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09:32:32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为加强我校与高中的联系,搭建在校学生回报母校平台,吸引更多优秀高中学子报考我校,根据《xx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学发[2017] 号,附件1)文件精神,2018年寒假继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8年寒假期间

二、活动宗旨

感恩高中母校、展示学子风采、弘扬大学精神

三、活动内容

在校大学生在寒假返乡期间,通过拜访母校领导老师、与学弟学妹们座谈以及举办讲座或报告会等形式,汇报自己在大学的学习、发展以及取得的成绩等情况,并就学习方法、志愿填报、个人规划等方面与母校师生交流心得、分享体会。同时通过《我们的舞台》宣传片播放、“我的大学”PPT宣讲等途径介绍我校的发展历程、专业特色、办学条件以及就业去向等情况,解答高中学生关注的有关高考和大学生活的热点话题,努力搭建起我校与相关高中学校之间的桥梁,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报考xx信息工程大学。

四、组织单位

由学生工作处、校团委联合主办,学工处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各学院学办、分团委负责在本学院范围内组织落实。

五、参加对象

全体在校普通本科生均可报名,以个人名义或自行跟老乡、高中校友等一起组建团队参加,学校鼓励成绩优良、性格开朗、表达能力较强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及曾获校级奖励的学生积极参加。

六、活动组织

1.策划报名

请各学院通知对活动感兴趣且有能力完成活动任务的学生,积极开展活动策划,并于2017年12月27日前到所在学院学办辅导员处自愿报名,原则上参加活动的学生不可同时申报个人与团队,请参加的学生填报《“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报名表(个人或团队)》(见附件2)。团队人数建议控制在3-5人范围内。

2.学院遴选

各学院汇总本院学生报名表后,在审查、遴选或面试的基础上,确定推荐参加的学生名单(建议不低于本院本科生的4%),面向我校优秀生源基地或省级重点中学的优先,并填写《xx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报名情况汇总表》(附件3),于12月29日下午16:00前将汇总表纸质版(领导审批签字、盖学院公章)和电子版报送至学工处招生办公室。

3.集中培训

寒假前,各学院负责面向本学院参加活动的学生开展院级层面培训,培训涉及安全教育、活动准备、活动组织、活动总结以及学校介绍等内容。

4.活动实施

寒假期间,参与活动的学生(含团队)根据活动策划和学校学院相关要求,具体实施“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

5.总结报告

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请参与活动的学生(含团队)向所在学院学办提交活动总结报告。报告包括如下四项:

(1)“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反馈表(附件4,纸质版);

(2)图片(与高中大门的合影,代表性图片3-5张,电子版,JPG格式);

(3)“优秀学子母校行”活动小结(纸质版);

(4)媒体报道等其他有关支撑资料(原件或照片、截图等,选报)。

6.成绩考核

“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我校社会实践领域的常规性内容,纳入学校的社会实践成绩考核与学分认定范畴,具体内容以《xx信息工程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管理暂行办法》(校发〔2008〕11号)规定为准。各学院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做好成绩考核与学分认定工作。

7.评奖推荐

根据《xx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学发[2017]45号,附件1)文件精神,活动设置先进个人、先进团队、优秀实践报告、优秀指导教师以及优秀组织奖。

请各学院在开学后两周内,汇总学生提交的总结材料,进行考核鉴定和评奖推荐,根据文件规定的评选标准,按比例推荐先进个人、先进团队、优秀实践报告、优秀指导教师,并填报《“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汇总表》(附件5)。推荐名单须在学院范围内公示三天,无异议后通过奥蓝将电子版材料报送学工处招生办公室。优秀组织奖由学院按规定自行申报。

8.总结表彰

学工处汇总后,组织复核、公示、发文,适时开展全校表彰活动。

七、工作要求

1.“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是落实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各学院应高度重视,依据通知要求,结合学院特色进行招生宣传,明确专人负责,统筹策划,精心实施,在宣传南信大的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2.活动前,各学院要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指导,为每位学生(团队)配备活动指导教师,确保活动全过程安全、文明、有序,真正展示出我校优秀学子的风采,同时努力做到“学生有收获、活动有成果、媒体有声音”,积极发挥微博、微信、QQ群等传播平台,宣传活动的开展情况。

3.活动后,各学院要及时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具体成效、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改进措施(总结文字部分要短、实、精)。下学期开学两周内,总结纸质材料、申报优秀组织奖报告、附件5评奖材料等(无须报送学生纸质申报材料)经学院分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后报送学工处招生办公室,电子材料通过奥蓝系统或电子邮箱报送。

八、联系方式

活动联系人: 办公电话: ;

办公地点:老 电子邮箱:

学生工作部(处)

校团委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社会实践能力提高

从高中的整体教学氛围来看,教学重心仍然是高考,在高考的重压下,适当减少一些实践活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教师应保证学生有一定量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笔者看来,高中语文是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因为语文的教学相对灵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教师应该改变对社会实践的固有看法,在保证高考复习质量的同时,为学生制定丰富的社会实践计划。

一、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作用,合理分配语文课堂时间

对高中生而言,主要任务仍然是备战高考,努力复习。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做足准备以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持有主观且片面的观点,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存在影响了学生的复习计划,让学生无法专心复习。从一定程度上说,社会实践活动占用了学生的部分学习时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但这不是教师减少学生社会实践机会的理由。在繁重的备考环境中,学生承担着过重的压力,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缓解复习压力的渠道。对教师来说,应该正视社会实践的作用,合理课堂时间。以劳逸结合的复习方式,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全面的计划,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足够发展。为使计划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也可以适当采纳学生的建议。学生的建议往往反映了学生最迫切的需求,教师应该多听取学生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计划应有一定的原则,在教师听取建议时切忌为学生左右,这样会影响学生的整个复习计划。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的学习仍然以备战高考为主,教师应该分清主次,在保证学生复习计划的同时,开拓社会实践活动。而对学生来说,也应该改变对语文学习的传统认知,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丰富高中生活,在实践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锻炼的绝佳机会,学生应该把握住机会,为高校学习做准备。

二、根据语文课堂内容,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适合开展实践活动。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需求和个人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活动的注意事项。社会实践活动不同于校园中的学习,有许多潜在影响因素,这些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要在教师的考虑范围之内。为了贴近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活动方案,以活动作为课堂内容的延伸。这样的好处是既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也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发现幸福》这一开拓性的活动课题,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用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幸福”的范围十分广泛,一次理想的成绩、朋友之间的友谊、夫妻之间的感情,都是对幸福的定义。实践活动可以“发现”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发现校园内的“幸福”。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发现幸福。学生可以采访的形式随机采访学生,寻找学生的幸福,也可以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普遍调查。这都是此类实践活动中十分有效的调查方法,在实践结束后,应该做好总结工作。社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丰富学习生活,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实践活动后的总结则是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要做好实践互动的总结工作。总结是对整个活动过程的叙述,以及在活动中的感悟,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

三、社会实践中应避免的问题

学生接触社会实践的时间尚短,活动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在做一些调查类的实践活动时,学生应该注意调查群体的普遍性,能够反映调查问题所反映的问题。除调查人群外,学生也要做好记录和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普遍性结论。为了促进自身的升华,学生也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身的收获,促进自身的进步。在进行校外实践活动时,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安全问题。高中生的社会经验不丰富,为了做好安全问题,教师应在活动开始前做好安全防患工作。对学生来说,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在遇到超出自身能力的问题时,要及时和教师联系,避免受到伤害。对教师来说,应该选择安全的实践场所,尽量降低来自外界的安全威胁。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也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动向,确保学生的安全。

结语

社会实践是高中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而高中语文教学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材知识,延伸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则,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又能产生一定的亲切感。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正视实践活动的作用,合理分配语文课堂的时间。最后,教师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在实践中,教师要教导学生正确且安全地开展活动,善于总结经验,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喜文、董桂军.开拓社会实践课堂增强理论教学效果[J].高教文萃,2009(12).

[2]仇志海、赵雷、凌月莲.浅谈如何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15.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高中学生能从实践中深化和拓展知识,挖掘“乡土”典型,加强乡情教育,使学生倍感亲近、亲切,原来书本中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既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情感。高中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感到很迷惘,有学生说:“市场经济讲究物质利益,个人是物质利益的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把个人放在首位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一思想,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其中一组调查、访问了市先进党组织――龙山西门外村党支部,该支部在“鸭司令”陆永康的带头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几年来,他们从未向村里领过一分津贴,相反从自己的“私企”中拿出四十多万元用于村集体建设。这一真实的典型事例深深地激荡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心悦诚服,并深深地感受到“旗红、村强、民富”。

培养学生正当的爱好和志趣,丰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了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小组等。结合社会热点,广泛接触社会。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在活动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育的。在高中进行“共同富裕”教学时,为把先富与共富关系讲深讲透,尝试了社会实践教学法,把一个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参观工厂,访问先富的私营企业主,调查农村走向共富的现状,然后各小组撰写参观访问记、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既巩固深化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能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诚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的社会实践,其效果就是指由实施这一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等发展变化的社会效应。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社会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 “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的关系

所谓社会实践的“显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在行为表现上所发生的种种有形变化。所谓社会实践的“隐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上的无形变化。事实上,高中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后在信念、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有形变化”和“无形变化”的矛盾运动,“无形变化”是“有形变化”的必要前提,而“有形变化”则是“无形变化”的必然结果,两者完整地体现了社会实践的辩证效果。为此在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坚持两分法,反对只把“显效益”作为唯一效果的一点论观点。

2. 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教师是主导,如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巩固提高,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则是主体,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

3. 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手段,是途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手段时时要为目的服务,目的处处体现着手段的作用。切忌为社会实践而实践的形式主义,以杜绝负效应。

总之,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推进素质的有效手段。高中政治教师只有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以创新的精神实施创新教育,才能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张家如

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形势下,怎样有效地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素质?笔者认为,组织高中学生以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为主要内容,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公益劳动、专业生产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确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1.社会实践是坚定信念的“催化剂”

《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程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要提高学生觉悟、规范和训练其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信”无疑是首要前提。所谓“信”,是指信念,它是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由衷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并强烈地感受到“内化’与“外化”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定信念的“催化剂”,“知行合一”的中介和关键。在高中《理想与奋斗》教学时,部分学生对现阶段还要提倡艰苦奋斗表示不以为然。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组织学生访问了市级明星企业——宁波兴业集团。该企业原只是5名工人,12000元资产的村办小厂,20多年的艰苦创业,使企业成为有6.26亿元资产,年产值6.01亿元,利税3193万元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他们至今保持着创业者们当年“只值几分钱的旧扫帚柄也加以再利用”的优良传统,规定“上至厂长,下至各级管理人员,不得私用、挪用企业的信封、信笺”。通过调查访问,使学生懂得“经济发展了,但艰苦奋斗绝不能丢”,“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小结会上,一位家境较为富裕的男生说:“过去我一直大手大脚化钱,月生活费支出五百元以上,从未考虑过节约,有时随便丢弃半成新的鞋、袜等,通过这次活动,我深为过去的行为而惭愧。”

2.社会实践是乡土教育的“好教材”。

高中学生能从实践中深化和拓展知识,挖掘“乡土”典型,加强乡情教育,使学生倍感亲近、亲切,原来书本中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既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情感。高中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感到很迷惘,有学生说:“市场经济讲究物质利益,个人是物质利益的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把个人放在首位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一思想,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其中一组调查、访问了市先进党组织——龙山西门外村党支部,该支部在“鸭司令”陆永康的带头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几年来,他们从未向村里领过一分津贴,相反从自己的“私企”中拿出四十多万元用于村集体建设。这一真实的典型事例深深地激荡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心悦诚服,并深深地感受到“旗红、村强、民富”。

3.社会实践是培育兴趣、发挥特长的“沃土”

培养学生正当的爱好和志趣,丰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了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小组等。结合社会热点,广泛接触社会,如针对国企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走访了本市最大的国企——慈二棉;针对企业转轨问题,走访了国家优秀企业——中国金轮集团;针对富起来的农民如何消费问题,对市文明村——宗汉庙山村和中国周巷食品城的农民公园进行了调查。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在活动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社会调查基础上撰写的调查报告、小论文,分析入理,见解深刻,为有关部门高度肯定,并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其中《金轮的秘诀》荣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小论文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4.社会实践是学生能力的“培育场”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育的。在高中进行“共同富裕”教学时,为把先富与共富关系讲深讲透,尝试了社会实践教学法,把一个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参观工厂,访问先富的私营企业主,调查农村走向共富的现状,然后各小组撰写参观访问记、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既巩固深化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能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诚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的社会实践,其效果就是指由实施这一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等发展变化的社会效应。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社会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显效果”和“隐效果”的关系

所谓社会实践的“显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在行为表现上所发生的种种有形变化。所谓社会实践的“隐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在

思想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上的无形变化。事实上,高中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后在信念、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有形变化”和“无形变化”的矛盾运动,“无形变化”是“有形变化”的必要前提,而“有形变化”则是“无形变化”的必然结果,两者完整地体现了社会实践的辩证效果。为此在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坚持两分法,反对只把“显效益”作为唯一效果的一点论观点。

2.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教师是主导,如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巩固提高,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则是主体,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

3.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手段,是途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手段时时要为目的服务,目的处处体现着手段的作用。切忌为社会实践而实践的形式主义,以杜绝负效应。

总之,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推进素质的有效手段,其效果是客观的,贵在持之以恒。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1.社会实践是坚定信念的“催化剂”

《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程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要提高学生觉悟、规范和训练其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信”无疑是首要前提。所谓“信”,是指信念,它是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由衷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并强烈地感受到“内化’与“外化”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定信念的“催化剂”,“知行合一”的中介和关键。在高中《理想与奋斗》教学时,部分学生对现阶段还要提倡艰苦奋斗表示不以为然。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组织学生访问了市级明星企业——宁波兴业集团。该企业原只是5名工人,12000元资产的村办小厂,20多年的艰苦创业,使企业成为有6.26亿元资产,年产值6.01亿元,利税3193万元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他们至今保持着创业者们当年“只值几分钱的旧扫帚柄也加以再利用”的优良传统,规定“上至厂长,下至各级管理人员,不得私用、挪用企业的信封、信笺”。通过调查访问,使学生懂得“经济发展了,但艰苦奋斗绝不能丢”,“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小结会上,一位家境较为富裕的男生说:“过去我一直大手大脚化钱,月生活费支出五百元以上,从未考虑过节约,有时随便丢弃半成新的鞋、袜等,通过这次活动,我深为过去的行为而惭愧。”

2.社会实践是乡土教育的“好教材”。

高中学生能从实践中深化和拓展知识,挖掘“乡土”典型,加强乡情教育,使学生倍感亲近、亲切,原来书本中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既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情感。高中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感到很迷惘,有学生说:“市场经济讲究物质利益,个人是物质利益的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把个人放在首位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一思想,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其中一组调查、访问了市先进党组织——龙山西门外村党支部,该支部在“鸭司令”陆永康的带头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几年来,他们从未向村里领过一分津贴,相反从自己的“私企”中拿出四十多万元用于村集体建设。这一真实的典型事例深深地激荡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心悦诚服,并深深地感受到“旗红、村强、民富”。

3.社会实践是培育兴趣、发挥特长的“沃土”

培养学生正当的爱好和志趣,丰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了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小组等。结合社会热点,广泛接触社会,如针对国企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走访了本市最大的国企——慈二棉;针对企业转轨问题,走访了国家优秀企业——中国金轮集团;针对富起来的农民如何消费问题,对市文明村——宗汉庙山村和中国周巷食品城的农民公园进行了调查。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在活动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社会调查基础上撰写的调查报告、小论文,分析入理,见解深刻,为有关部门高度肯定,并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其中《金轮的秘诀》荣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小论文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4.社会实践是学生能力的“培育场”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育的。在高中进行“共同富裕”教学时,为把先富与共富关系讲深讲透,尝试了社会实践教学法,把一个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参观工厂,访问先富的私营企业主,调查农村走向共富的现状,然后各小组撰写参观访问记、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既巩固深化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能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诚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的社会实践,其效果就是指由实施这一活动所引起

的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等发展变化的社会效应。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社会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显效果”和“隐效果”的关系

所谓社会实践的“显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在行为表现上所发生的种种有形变化。所谓社会实践的“隐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上的无形变化。事实上,高中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后在信念、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有形变化”和“无形变化”的矛盾运动,“无形变化”是“有形变化”的必要前提,而“有形变化”则是“无

形变化”的必然结果,两者完整地体现了社会实践的辩证效果。为此在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坚持两分法,反对只把“显效益”作为唯一效果的一点论观点。

2.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教师是主导,如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巩固提高,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则是主体,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

3.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手段,是途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手段时时要为目的服务,目的处处体现着手段的作用。切忌为社会实践而实践的形式主义,以杜绝负效应。

总之,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推进素质的有效手段,其效果是客观的,贵在持之以恒。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6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x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工作意见(试行)》的精神,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实际,特对我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提出如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以“三个面向”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实验)》要求,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造就一批掌握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勇于开拓和创新的综合实践活动专兼职教师队伍,改变普通高中学校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均衡化和办学行为的规范化。

二、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实践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开放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养成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的个性倾向和初步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包括: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获得亲身体验,亲近并探究自然,走进社区和社会,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与了解,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整理、归纳、识别、判断、利用信息,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素养。

4.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勇于创新、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习惯。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参与调查研究、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及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增进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同时,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发展认识自我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有着共同的课程目标,但在开发和实施的具体操作方面,又具有各自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形成探究和积极运用知识的意识,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社区服务要求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参加本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促进自身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实践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关注现实的生活环境,关注全人类科技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三、课程设置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的学习领域中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是国家设置并制订指导纲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指导与管理、学校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并组织实施的综合性活动课程,是与其它学科课程并列而不是从属或依附于其它学科的一门国家必修课程。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部分。

(一)课程结构及内容说明

项目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容学习类型:

--课题研究类活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

--项目设计类活动:社会性活动设计;科技类项目设计。

研究范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公益活动类:如社区卫生服务活动;认领绿化带服务活动;植树造林活动;学雷锋活动;做志愿者服务活动等。

宣传教育类:如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远离宣传活动;防震防灾宣传活动;公共安全宣传活动;各种社会调查活动等。

爱心帮扶活动类:如走进社区福利院活动;参加爱心捐助活动;城乡“手拉手”活动等。校园实践活动:如值周班活动;各种社团活动;各种节日活动;体育、艺术节;科技节等。

外出参观考察活动:如郊游;夏令营活动;参观各种纪念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行业体验活动:如军训;劳动体验;技能体验等。

式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班级、年级或更大范围合作研究。主要有五种组织形式:学校统一活动;年级统一活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参照社区服务组织形式进行。

骤一般可以分为:

1.确定课题

2.制订计划

3.实施计划

4.总结研讨

5.交流评价

6.自我反思一般可以分为:

1.确定活动项目

2.拟定活动方案

3.进行必要培训

4.实施服务活动

5.开展总结交流参照社区服务一般步骤进行。

排高一108学时不少于5个工作日1周

高二108学时不少于5个工作日1周

高三54学时1周

高中

学分

认定15学分2学分6学分

1.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主要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设计两大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

一项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属于一种类型,也可以包括多种研究类型。综合性较强的专题,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内容,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参加者之间的分工协作。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它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参与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3.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个部分的侧重点不同,目标、内容、实施时间安排及组织方式上都有差异,不能相互替代。学校在具体实施时必须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设置课程,开足课时。

(二)学分配置与学时安排

1.研究性学习活动

(1)高中三年内学生需要完成3-5个研究课题或项目,获得15学分。

(2)为获得研究性学习活动的15学分,学生在高中三年中需要完成270课时的学习活动,即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上学期,每周3学时,时间安排一般采用“1+2”的形式,即一节课单独排,用于集体指导、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任务的分工等活动,另2节课连排,用于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实践、交流与展示等活动。此外,还可以采用半天连排,或者一学期中某些周次分散安排、其他周次利用几天时间集中安排等方式。

对于有些课题研究无法在学校教学时间里统一安排,而必须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在校外进行的活动,学校课程管理部门和课题组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并做好相关的管理、保障工作。

建议高中一年级拿出—定的学时给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通识培训,让学生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学习选题论证和资料综述。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1-2个大主题,长周期的项目研究。高中二年级每位学生开展1-2个大主题、长周期的项目研究。高中三年级学校可根据实际自主安排,建议从建构思维模型、改进学习策略等方面选题,并安排一定时间,用来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价和学分认定,同时为部分学生补修学分提供机会。

2.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时间以高中三年为单位安排,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获2学分。可以由学校、年级或班级统一安排,也可以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时间自主安排,但学生的自主安排必须得到学校和指导教师的认可、指导和管理。

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以学年为单位安排教学时间,每学年总的活动时间不少于1周,约为36学时,获2学分,高中三年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时总数不得少于3周,共6学分。时间安排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一般情况下,比较可行的方式是每学年集中1周时间一次完成,或分两次在两个学期中完成。

四、课程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方面。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植物保护、天文地理、水文气象研究等。

(2)社会方面。如社会关系研究、企业发展研究、社区管理、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

(3)自我方面。如中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研究、中学生行为方式研究、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与师生关系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研究、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社会适应性研究等。

2.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1)可行性。根据学生自身已有知识经验、认识水平以及学校和社区条件确定研究课题。好高骛远的选题,会导致研究难以开展,对此必须加以重视。

(2)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的确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3)生活性。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身处其中的生活环境为基础,密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事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融合。

(4)实践性。强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健康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形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个性。

(5)综合性。一般情况下,一个课题的研究内容会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它可能是以某学科为主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考察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无论是自我问题、自然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在一个课题的研究中都应对自我、自然、社会作整体关注,通过综合性课题的选择,整合学习内容与方法,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在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的内在价值。

(6)开放性。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研究”仅仅是方式,落脚点还是“学习活动”。当学生选择了一个研究课题以后,采用什么样的研究视角、研究目标、研究的切入口、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的结果如何呈现等,应该有较大的弹性。

3.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的开发策略

(1)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开发各种教育资源,设计活动内容。在校内外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社会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素材,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要注意选择和利用一些时间性、季节性较强的事件,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活”的资源。

(2)逐渐积累,形成研究序列。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没有“教材”,但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同一学生(小组)三年当中研究的问题要形成一定的系统,要适当照顾到“自然、社会、自我”三种取向的内在平衡;不同年级以及全校所有学生所研究的问题也要保持一种合理的关系,适应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发展差异,避免简单的重复,避免层次安排上的混乱。

(3)适应学校和地区差异,形成自身特色。引导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一方面要体现“三个面向”的要求,一方面要依据学校自身的办学传统和资源优势,构建有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研究内容体系,使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4)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要注意在相互借鉴、类比学习中得到启发,共同提高。鼓励邻近学校特别是同一社区中的学校开展较为紧密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4.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活动准备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交流反思阶段。在学习进行过程中,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实现课程目标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第一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本阶段要为师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般可以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方式,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课题,并做好其它后续工作。

确定研究主题,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学生自主确定课题,教师只在课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面给予适当的指导。二是学校根据社会、周边环境、文化背景、学校资源条件和教师特长爱好拟定几个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其中进行选择,经教师指导后予以确定。三是学生确定课题有困难时,可由学校或教师提出若干便于实施的课题供学生选择确定。集体课题须经小组协商达成共识。

确定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活动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专题,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

二是小组合作研究。小组合作研究是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最常用的方式。一般在行政班、年级、学校等不同范围里建立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从教学管理的可行性与活动安排的灵活性方面看,以行政班为单位建立小组应是主要形式;也可在同一年级当中跨班或在全校范围内建立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学生甚至可以跨学校、跨地区组建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

学生分组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先选定课题或活动项目,按照学生兴趣相同的原则分组;另一种是先建组后选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自主的活动,在分组问题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学校和老师要关注小组成员的个性、能力、特长及男女生比例等因素,在相互协商的情况下,还可帮助学生对小组成员构成作出适当调整。

小组人员的数量。每组3-10人的规模更适合于研究活动的开展。学校可以根据课题的大小与复杂程度,允许人数有所不同。如,可将报名人数众多的小组确定为总课题组,然后分出若干子课题研究小组,进行相同问题的研究或系列化的分工研究。原则上在同一时间内一位学生只参加一项主题活动。

小组人员的分工。在课题研究小组内部,必须实行分工负责制。分工包括角色分工和研究内容分工。角色分工:每个小组通过选举、自荐等形式,确定组长、副组长、联络员、活动过程记录员等,每个人担任不同角色,要有明确的职责,保证高效率地完成活动;角色分工是相对的,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研究内容分工:小组内每位学生都应大致均衡地承担研究任务,防止出现“一人干、几人看”的现象,确保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减少因角色分工不明确所造成的任务偏差和人力浪费。

三是班级、年级或更大范围合作研究。班级、年级或更大范围合作研究也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采用的组织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可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以拓展活动的时空范围,为学生进行跨班级、跨学校、跨地区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为教师进行跨班级、跨学校、跨地区的合作指导提供条件,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制订活动方案,力求规范、简明。活动方案应包括以下要素:①活动主题名称;②选题背景;③活动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④活动任务,即主题应涵括的主要内容;⑤活动适用年级、规模及人员分工;⑥活动时长及流程,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场所、活动形式与方法、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等;⑦活动成果形式与展示方法;⑧活动建议,主要指活动反思及对本活动的拓展与延伸方面的建议。

教师在本阶段的指导任务主要为帮助学生解除思想上的困惑,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协助学生确定课题、组建研究小组并审定活动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

这是关系研究性学习活动成败的关键阶段。

搜集和分析文字信息资料。学生应通过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途径,获取相关文献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形成对所研究问题的初步了解或认识。同时要注意分析所形成的认识是否准确客观,还需采取何种研究方式解决问题或形成最终结论。

开展实地考察、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方案,按照确定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时机、地点和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实践获取研究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通过文字、音像如实记录实践过程及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同时从各种观察、实验、调研结果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或途径的可能。

初步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得到的初步结论或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通过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结论或成果。如果是小组合作研究,还应在组间成员交流并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的集体成果。

本阶段中教师的指导任务主要是维持学生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注意强化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信心,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研究进展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与调节或其它的帮助。

第三阶段:展示交流阶段

整理汇总。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形成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材料或其它表达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恰当形式。

交流研讨。学生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研究日记、主题演讲、小品表演、展板、墙报、文字(电子)刊物或口头报告等多种方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及结果(或成果),供大家讨论评议,或通过指导教师主持答辩会。

评价反思。学生应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情况展开评价,从中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成功和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和缺点,通过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并接受学校或老师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认定和成绩等级评定。

本阶段教师的指导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经验交流和研讨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学会欣赏、学会反思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与愿望。同时,会同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阶段性成绩等级评定和学分认定工作。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流程可以简化为六个步骤:选定课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总结研讨汇报交流评价反思。

(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指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通过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增强社会责任感。

1.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会实践的内容一般以主题形式呈现,主要包括:

(1)学校传统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各项活动,以丰富学生生活并促进其健康成长,这是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的重要来源。具体包括以下几类:一是节日活动。如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以及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运动会)、成人仪式等。二是值班活动。让学生参加学校或班级生活方面的管理、学习的管理、学校专题活动的管理等。三是社团活动。如文学社团等各种校内社团组织的活动。

(2)外出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开阔视野和思路、增进对社会的理解。该类活动包括:一是参观活动。如参观教育基地、社区人文或自然景观,考察社区环境、传统、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情况等。二是调查活动。如对社区机关、特定群体、典型人物、热点事件进行调查、访谈。

(3)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学校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各行各业,亲身体验真实的社会。如军训、学工(商)学农、志愿者活动、科技文化活动、勤工俭学等。

社会实践应尽量涉及多种活动,不能只用一种或少量活动的学时替代社会实践学时。

2.社会实践的实施

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充分关注活动的社会化特点,帮助班级和学生小组、学生个人做好社会协调工作。实施步骤一般为:

(1)确定活动内容。学校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综合考察学生班级、人数、经费、意愿以及能够提供实践(服务)活动机会和其他各项支持的社会机构或社区团体等多种因素,以便制订可行的实践(服务)活动方案。

为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连续性、有序性和完整性,建议以主题形式来选择和组织内容。如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包括考察某一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状况、地理、建筑和人文景观、商业设施,以及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等;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包括社区服务、生产劳动以及参与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等。

(2)拟定活动方案。由教师、学生、社区机构相关人士共同拟定计划,内容包括实践(服务)活动主题,实践(服务)活动目标,实践(服务)活动时间、地点及对象,执行步骤与进度,分工情况,经费预算,预期成果,评估方式,相关人员的责任规定及安全和注意事项等,学校还可制订书面的实践(服务)活动指南。

(3)进行必要培训。学校与相关社区机构在学生参与实际活动之前还应对其进行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实践(服务)活动内容、掌握基本的实践(服务)活动技能、建立正确的实践(服务)活动观念,懂得如何处理实践(服务)活动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与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反思和撰写实践(服务)活动心得。

(4)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日志及时纪录实践(服务)活动经验和积极体验,形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与习惯;还要注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

(5)进行总结交流。学生参加实践(服务)活动之后,应在教师指导下借助学习日志把自己或小组在活动中的经验、收获和心得体会整理成口头或书面汇报材料,向全班同学汇报并展开相互评议与反思,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总结交流活动可邀请家长、社区机构相关人员以及服务对象等共同参加。

3.社会实践的组织

社会实践一般包括学校统一活动、年级统一活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等五种组织形式。一般应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校外实践基地或校内组织开展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每组一般不少于6人,小组的形成可由学生自由组合或教师根据一定原则组织。

社会实践应统一时间、统一组织,保证课时。

(三)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学生为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提供的公益,属于志愿活动或带有义工性质的活动。学生应以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服务社区的各项活动中,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为社区提供有意义的服务,不断增强对他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

1.社区服务的内容

社区服务的内容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包括各种社区公益服务、宣传教育、帮助贫困人员与家庭等。服务内容一般包括:

(1)通用内容。如拥军优属、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等。

(2)特色内容。城市学校可进行的活动有居民小区公共卫生、社区辅导(如保健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等)、板报宣传、维持交通秩序以及其他志愿活动。农村学校可进行的活动有参加农忙、扫盲辅导、乡村农技站(组)的科技活动、镇村公共卫生等。

(3)自选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服务上形成自己的特色项目。

2.社区服务的活动步骤和组织形式

社区服务的活动步骤和组织形式可以仿照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应尽量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活动。小组可由教师组织,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小组不少于3人。活动开始前,需将服务对象、内容、地点及时间告知教师及家长并征得同意。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开展由于与社会各部门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时间安排上宜采用弹性课时制。学校应鼓励学生在节假日和双休日开展实践活动和服务活动。

五、评价建议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和监控作用。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指导教师的评价和对学校的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原则

在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时,要确立整体的评价观,评价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结果的呈现既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结论性的;既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质性的。

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激励性原则。指导者对学生的评价要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完成活动任务。

(2)差异性原则。活动评价要做到因人、因题而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不要用同一尺度对不同学生进行评价。

(3)全面性原则。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他人与社会的态度、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等,都应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不应过分强调活动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过程性原则。评价活动要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中,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作出评价,并作为学生在课程中总体表现的评价依据;应明确评价是整个活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在结束课程后另外进行的工作。(5)多元化原则。学生个人、小组以及教师个人和教师集体都要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

2.评价内容

(1)对活动小组进行评价。其内容主要有:合理地选择了活动课题,并完成了整个活动;小组内的合作、组织和管理水平;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情况;活动结果或产品情况。

(2)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其内容主要有:参与活动的态度与表现;与活动相关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科学素养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活动的收获和成果。

3.评价方式

(1)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重视学生通过反思性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改进。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对自己和他人的活动经历作出评价,并和其他人讨论他们所开展的活动。

(2)日常观察与成果展示相结合。提倡为每一个学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档案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整理、存放,以便使学生深入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他人分享探索的成果、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3)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的评价相结合。在适当时候以适当方式让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参与评价,能使他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学生评价的具体操作方式有:自我阐述、交流讨论、观察记录、档案袋、评语、成果展示、调查问卷、实际操作等。

4.学分认定

(1)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

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具备五个条件:要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方案;要有体现完整研究过程的详细记录或原始佐证材料;要有研究的结果,实物或书面报告;要有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审核结果;要有学时的保证。学生获得每个学分需完成学校组织的18个课时的学习活动。没有参加或参加时间不足,或没有提供参与研究性学习有效证明的学生均不能认定学分。

社区服务应具备三个条件:要有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要有社区提供的证明材料;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没有参加或参加时间不足,或没有提供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有效证明的学生均不能认定学分。

社会实践应具备三个条件:要有学生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要有学校或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周。没有参加或参加时间不足,或没有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证明的学生均不能认定学分。

(2)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

学生按要求完成一个单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习后,由学生或指导教师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学分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根据学分认定条件进行对照,提出对学生学分认定的初步意见。

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对学生申请和指导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进行审核,作出认定结论,并由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意见。认定结论为“同意认定”和“不予认定”两种。

学分为“同意认定”的学生名单,应在学校范围内公示。对“不予认定”的学生,要书面通知其本人并告之原因。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一般在每学期或学年末进行。

(3)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复议

学生对学校作出的学分认定意见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或接到通知之日起规定时间内向学校书面提出复议要求。学校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复议,给学生书面回复,并做好思想工作。

学校对学分“不予认定”的学生,应根据原因指导学生补足学时、重修课程,或改修同一学习领域的其他科目,但原则上不得以改修其他领域科目的学分来替代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的不足学分。

各地、各校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学分认定程序,规范学分认定过程。防止用学科课程中的实践活动和综合性学习替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防止重复计算学分。学校教务部门要严格审核程序,并建立公示、抽查或回访验证制度,防止弄虚作假。

(二)对指导教师的评价

1.认识到位。明确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了解其本质以及与分科课程的差异性,对活动中学生、教师的地位、任务认识清晰。

2.组织指导有效。能指导学生根据学校和自身的现有条件和特点制订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在活动中能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大胆探索,促进合作交流;并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实践能力的指导,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必要和适度的帮助。

3.评价导向正确。重视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态度、探究创新、合作状况等方面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人文素质的提升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评价体系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订并组织实施。

(三)对学校管理的评价

侧重于考查学校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状况,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实施方案、课时安排、师资配备及培训、过程管理与指导、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等方面。

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评价体系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订并组织实施。

六、课程管理和保障措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和指导,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

1.加强课程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的领导,督促学校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开足、开好课程,帮助学校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督导评估细则,定期进行专项督导,把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年度考核范围,及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先进学校的评估和表彰工作,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域推进和校本实施;普通高中学校应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开发、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分认定等作出整体规划,建立健全学生选题、教师指导与管理、档案建设、课程实施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经费保障、诚信和安全等方面制度,不断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由省组织培训,专兼职教师的培训由地方和学校负责;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带头人,逐步建立起一支能较好地引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骨干教师队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享受其它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3.加强教学研究与指导

各市、州应配备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研员,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教研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研究与指导工作;应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活动纳入工作计划,通过开展观摩教学、课题研究、优质课评选、专题讲座、集体备课、专项视导等多种教研活动,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课程实施水平。

4.资源开发和利用

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建设,争取社会力量支持等多种方式开发和利用校外一切可以服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会性资源,努力形成共享机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专题网站,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各学校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相对稳定的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校外学习活动,建立比较系统的综合实践活动体系,满足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需要。

5.安全保障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和安全防范预案;有专人负责学生的安全工作,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6.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网络管理平台

省教育厅以普通高中学生学籍库、教师库为基础,建立全省统一综合实践活动网络管理平台,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记录、学分认定、逐级评价、社会监督等功能,辅助课程实施管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研究成果,教师的指导、点评等应在网上记录,系统将自动判断过程记录的完整性,过程记录不完整不能给予相应学分;建立基于网络的综合实践活动跟踪和评价机制,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络记录为基础,实现省、市(州)、县(区)、学校逐级评价的网络化管理;利用网络公开公示过程记录和评价结果,提供网络举报途径,形成社会参与、互相监督的氛围,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追究相关责任。

七、研究专题

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实施需要,提出下列课题供学校、教师开展研究。

专题一: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策略研究

(1)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区域管理策略研究

(2)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校管理策略研究

(3)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管理策略研究

(4)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专题二: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研究

(1)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区域推进策略研究

(2)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常态实施策略研究

(3)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

(4)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施策略研究

专题三: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研究

(1)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理念研究

(2)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3)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分认定方法研究与实践

(4)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校)评价研究

专题四: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1)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2)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设计研究

(4)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活动基地建设的研究

专题五: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1)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2)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3)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方法指导策略研究

(4)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习方式研究

(5)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内(外)指导策略研究

专题六: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建设研究

(1)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培训内容与策略研究

(2)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团队合作方式研究

(3)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模式的建设研究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7篇

高中学生能从实践中深化和拓展知识,挖掘“乡土”典型,加强乡情教育,使学生倍感亲近、亲切,原来书本中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既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情感。高中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感到很迷惘,有学生说:“市场经济讲究物质利益,个人是物质利益的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把个人放在首位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一思想,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其中一组调查、访问了市先进党组织——龙山西门外村党支部,该支部在“鸭司令”陆永康的带头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几年来,他们从未向村里领过一分津贴,相反从自己的“私企”中拿出四十多万元用于村集体建设。这一真实的典型事例深深地激荡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心悦诚服,并深深地感受到“旗红、村强、民富”。

培养学生正当的爱好和志趣,丰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了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小组等。结合社会热点,广泛接触社会。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在活动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认真备课,做好充分准备

备课是上课前的一个必要环节,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几年来,我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材就是钻研教材,准确掌握知识点,理清知识结构,把握重点难点。备学生就是必须首先了解学生,这是教学顺利展开的前提。备课的中心是备学生,所以,我们应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品格、方法等各个方面,学生知识的深浅、能力的强弱、品格的好坏、方法的优劣,是教师教学的客观依据。知识是能力增强、品格提高的前提,方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手段。为此,我们要明确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点、接受度,了解学生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民主兴教,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三、要采用新理念审视、评估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充分说明了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潜在的能力,确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地成长,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对学生充满信心。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不少老师经常性地抱怨学生的素质差,理解能力差,记忆力差,解题能力差,这也差那也差,甚至在课堂上对所谓的差生轻则予以讽刺挖苦,重则予以打骂,这是很不道德的,更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的,其结果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上进心,膨胀学生的自卑心,其后果可想而知,不但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而且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埋下隐患,必须纠正。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育的。诚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的社会实践,其效果就是指由实施这一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等发展变化的社会效应。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社会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一、“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的关系

所谓社会实践的“显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在行为表现上所发生的种种有形变化。所谓社会实践的“隐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上的无形变化。事实上,高中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后在信念、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有形变化”和“无形变化”的矛盾运动,“无形变化”是“有形变化”的必要前提,而“有形变化”则是“无形变化”的必然结果,两者完整地体现了社会实践的辩证效果。为此在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坚持两分法,反对只把“显效益”作为唯一效果的一点论观点。

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教师是主导,如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巩固提高,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则是主体,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

三、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手段,是途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手段时时要为目的服务,目的处处体现着手段的作用。切忌为社会实践而实践的形式主义,以杜绝负效应。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8篇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了本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一)、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二)、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及具体过程

(一)、组织形式:

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也可以青年志愿者小分队活动组织。

(三)、注意事项:

1、就近就便。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

团队规模要适中,不开展跨区的活动。同一社区、同一乡村的高中生应在当地团组织的统一指导下开展上述活动和其它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在生活中提炼。

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兴趣中选择。

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

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

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参观活动

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着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二)、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绿色环保宣传

2、保护母亲河、水质污染情况调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

5、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6、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7、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

8、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中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

1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中学生零用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

(三)、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

1、各位同学要认真填写XX年寒假社会实践表,并以书面形式做好总结并附带证明材料。

2、2月12日至2月18日各班团支部要根据方案内容及个人寒假活动情况报告表内容和实际表现,进行总结评比,评出班级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占本班总人数10%)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9篇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在《病起书怀》中的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激励了无数后人的爱国情怀;范仲淹老先生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诠释了无数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怀。在顾炎武先生的人生态度中,我们读懂了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谭嗣同先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凛然正气里,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因为这些仁人志士、知识分子对国家、对社会拥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们才名垂青史、激励后人。

一、社会责任感的含义及其意义

1. 社会责任感的含义。“对于普高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则是指高中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的生力军,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使命感,并承担起国家发展、民族崛起应负的责任。具体表现在平时“孝顺父母、尊师爱友、乐于助人、积极进取努力成才”等优秀品质。

2. 社会责任感的意义。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对于普高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其健康成人成才,实现个人价值,造福自身、家庭、国家,乃至社会。

二、普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1. 普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问题。现在的学校教育有一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传统教育、人格教育、人文主义情怀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学校大多通过平时的爱国主义教育,如升国旗、唱国歌、了解国家历史等教育活动,使大多数学生到高中阶段已经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且立志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但少数高中生存在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象,他们不愿付出,只愿享受,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更多的是抗拒、被动,没有集体荣誉感,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于家庭、国家、社会所应尽的责任或义务。这样的高中生很难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即使能力突出,也很难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2. 部分高中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良社会风气。社会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滋生,这些错误观念和不良风气对于尚处在青春期、思想意志薄弱的高中生来说容易冲击他们的正确价值观,不利于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2)学校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让教师学生都只重分数、轻素质。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学生的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是否优秀的标准。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分数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许多学校以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为主,学生的素质教育存在严重不足,致使一些学生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明显不足。

(3)家庭教育的缺失。现今大多数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度溺爱致使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缺乏集体责任感。同时,家长对孩子成绩的过度关注往往导致其忽视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把孩子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是非常困难的。

(4)学生自身的不足。现今,高中生的生活都比较单纯,与社会接触的较少,没有足够了解社会的光明面与阴暗面,对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并不能够很好的接受。他们缺乏分析选择能力,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样一来,他们很难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因而缺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实践是提升普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途径

实践证明,社会实践可以让高中生走出校园生活,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增进对社会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加强社会实践对于提升普高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十分必要的。

1. 社会实践能够提升高中生的责任认知。一定要让高中生走出校园,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高中生了解国情民情,关注社会热点,让其明白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认知。

2. 社会实践能够丰富高中生的责任情感。“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情感,情感往往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和感染性。”高中生在社会实践中所体会到的不同人们的疾苦,容易使其产生相似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丰富他们的责任情感。

3. 社会实践能够锻炼高中生的责任意志。“责任意志是指个体从思想到实际实现的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行为。”通过在社会实践中的各种磨炼,高中生的主人翁意识会不断增强,对责任感的信念会越来越坚定,最终会转换为顽强的责任意志,表现出持续的责任行为。

四、如何在社会实践中提升普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是提升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而如何运用好这一途径则又是重中之重。下面本文将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在这些方面中运用社会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 营造社会精神氛围。社会精神氛围的形成有待多方面的参与,而媒体和企业在这其中又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将其于高中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呢?首先可以通过报刊、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报道宣传正能量事迹,同时通过校园媒体加以转播,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并加以讨论写下观后感等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可通过校企结合,组织学生参观优秀企业,感受优秀企业文化,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社会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2. 营造学校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借助多种多样的载体,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身心。学校可以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将社会责任感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参与校园语境设计,如学校的标语、橱窗、升旗仪式、校报(刊)、广播、网站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感觉到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就在践行社会责任感,进而培养并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3. 营造家庭教育氛围。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把孩子的道德发展作为核心目标,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首先,家长要树立好的榜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其次,可以多带领孩子参加各种社区活动,丰富孩子的校外生活。社会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还能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再者,家长应多于学校交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同时,学校也应多重视引导家长,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为契机,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开展感恩教育。在社会实践中让孩子体会社会责任感。

4. 营造自主锻炼氛围。一个人成才受多方面的影响,但最终最为重要的是自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个好的教育者必然是教给学生好的思维方式、道德标准,而不是教条主义。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给他们充足的自由和空间,适时予以提示和总结。想必这样的锻炼比在课堂上本本主义来得更为生动、深刻。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锻炼氛围,对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都是有益的。

五、结语

托尔斯泰说过:“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与失败。”责任心或者说社会责任感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是其健康成人成才的关键。社会实践是培养高中生社会责任感最好的途径,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都应对其引起重视,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以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兰萍.论大学社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作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11(6):60-62.

[2]朱尚华.论责任感的形成与教育机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15(5):69-71.

[3]郑旭东.变革时代的教育技术创新和发展:唐纳德.伊利教育技术学思想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2).

[4]蒋明和.从“电子书包”到数字化学习[J].中国教育报,2012,12,7.

[5]田爱奎,杨瑛霞,夏天,张际平.数字化游戏学习的发展和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06.1.

[6]刘维良.教师心理卫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1999.206.

[7]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19(1):62-64.

高中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范文第10篇

一、社会责任感的含义及其意义

1.社会责任感的含义。“对于普高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则是指高中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的生力军,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使命感,并承担起国家发展、民族崛起应负的责任。具体表现在平时“孝顺父母、尊师爱友、乐于助人、积极进取努力成才”等优秀品质。2.社会责任感的意义。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对于普高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其健康成人成才,实现个人价值,造福自身、家庭、国家,乃至社会。

二、普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1.普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问题。现在的学校教育有一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传统教育、人格教育、人文主义情怀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学校大多通过平时的爱国主义教育,如升国旗、唱国歌、了解国家历史等教育活动,使大多数学生到高中阶段已经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且立志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但少数高中生存在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象,他们不愿付出,只愿享受,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更多的是抗拒、被动,没有集体荣誉感,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于家庭、国家、社会所应尽的责任或义务。这样的高中生很难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即使能力突出,也很难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2.部分高中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的原因。(1)社会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良社会风气。社会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滋生,这些错误观念和不良风气对于尚处在青春期、思想意志薄弱的高中生来说容易冲击他们的正确价值观,不利于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2)学校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让教师学生都只重分数、轻素质。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学生的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是否优秀的标准。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分数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许多学校以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为主,学生的素质教育存在严重不足,致使一些学生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明显不足。(3)家庭教育的缺失。现今大多数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度溺爱致使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缺乏集体责任感。同时,家长对孩子成绩的过度关注往往导致其忽视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把孩子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是非常困难的。(4)学生自身的不足。现今,高中生的生活都比较单纯,与社会接触的较少,没有足够了解社会的光明面与阴暗面,对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并不能够很好的接受。他们缺乏分析选择能力,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样一来,他们很难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因而缺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实践是提升普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途径

实践证明,社会实践可以让高中生走出校园生活,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增进对社会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加强社会实践对于提升普高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十分必要的。1.社会实践能够提升高中生的责任认知。一定要让高中生走出校园,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高中生了解国情民情,关注社会热点,让其明白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认知。2.社会实践能够丰富高中生的责任情感。“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情感,情感往往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和感染性。”高中生在社会实践中所体会到的不同人们的疾苦,容易使其产生相似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丰富他们的责任情感。3.社会实践能够锻炼高中生的责任意志。“责任意志是指个体从思想到实际实现的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行为。”通过在社会实践中的各种磨炼,高中生的主人翁意识会不断增强,对责任感的信念会越来越坚定,最终会转换为顽强的责任意志,表现出持续的责任行为。

四、如何在社会实践中提升普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是提升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而如何运用好这一途径则又是重中之重。下面本文将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在这些方面中运用社会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营造社会精神氛围。社会精神氛围的形成有待多方面的参与,而媒体和企业在这其中又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将其于高中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呢?首先可以通过报刊、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报道宣传正能量事迹,同时通过校园媒体加以转播,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并加以讨论写下观后感等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可通过校企结合,组织学生参观优秀企业,感受优秀企业文化,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社会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2.营造学校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借助多种多样的载体,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身心。学校可以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将社会责任感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参与校园语境设计,如学校的标语、橱窗、升旗仪式、校报(刊)、广播、网站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感觉到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就在践行社会责任感,进而培养并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3.营造家庭教育氛围。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把孩子的道德发展作为核心目标,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首先,家长要树立好的榜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其次,可以多带领孩子参加各种社区活动,丰富孩子的校外生活。社会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还能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再者,家长应多于学校交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同时,学校也应多重视引导家长,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为契机,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开展感恩教育。在社会实践中让孩子体会社会责任感。4.营造自主锻炼氛围。一个人成才受多方面的影响,但最终最为重要的是自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个好的教育者必然是教给学生好的思维方式、道德标准,而不是教条主义。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自己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给他们充足的自由和空间,适时予以提示和总结。想必这样的锻炼比在课堂上本本主义来得更为生动、深刻。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锻炼氛围,对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都是有益的。

五、结语

责任心或者说社会责任感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是其健康成人成才的关键。社会实践是培养高中生社会责任感最好的途径,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都应对其引起重视,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以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上一篇:社会实践情况分析总结范文 下一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