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范文

时间:2023-08-07 17:01:05

高中地理课堂

高中地理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活力

高中地理教学正处在新课程改革中,它作为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越来越受到重视。高中地理知识结构完整,内容框架清晰,适合高中生学习。而且,地理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都离不开地理,比如当前人们讨论最多的雾霾天气,地震是如何形成的,月食的表现是什么,赤道上的人们生活习惯等,各种各样的现象都与地理有关。可见,学好地理的重要性。但是,现在的高中生对地理重视程度不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教师布置的地理练习或者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地理考试时逻辑推理能力差,课堂枯燥乏味,非常不利于地理教学的开展。因此,要想改变高中地理课堂现状,为学生呈现一个具有活力的新型课堂,就要求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授课,把课堂教学的主人还给学生,让高中生可以在地理课堂发挥自己的优势,锻炼自己的能力。我根据自己的高中地理教学经验,重点分析一下如何让地理课堂更加有活力和生机。

一、营造开放、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创造新型的地理课堂需要开放式的教学做铺垫,因此,地理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注重高中生的思想变化和个性培养,教会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高中生提供发挥特长的机会和平台,锻炼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提高地理课堂活力的有效方法。师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互相信赖、互相支持、平等民主的关系,而不是沿用以前那种教师比学生高一级的想法。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要走入学生中,做他们的参谋和助手,与学生心平气和地交流,体现人文关怀。高中地理课堂要想充满激情与活力,就要营造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愉悦身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地理教师要帮助学生释放内心的压力,快乐地度过每一节地理课。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高中生上地理课时不爱动脑思考,教师提问时不爱举手发言,地理考试时成绩不理想等问题。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实际地理水平,为他们设计了很多教学小游戏,可以有效缓解教学中的紧张气氛。

二、课堂教学要生活化和简单化,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的乐趣

我一直以来都主张教学生有用的地理。地理并不是仅仅背背矿产分布和河流走向等,而是要掌握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发展演变规律。高中地理课本中有很多图需要学生掌握,对此,我会为高中生详细归纳识图技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无论是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矿产分布图,还是时区图、气压图、生态平衡图都需要学生掌握其分布规律。复杂的知识会增加学生记忆的负担,所以我将知识简单化,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通过现代化教学技术,我将地理知识做成生动的动画,在课堂上用大屏幕投影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记忆。在地理教学中,我会尽量将所教的地理知识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地理原理。

三、把兴趣培养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注重课堂表现力

高中生由于生理特点,决定他们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所以高中地理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地理教材其实就很注重调动学习兴趣,如开篇第一章对宇宙的奥秘、自然奇观、四季交替等问题就能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这种地理知识,我会通过模型、幻灯片、图片、视频及手势等多种方式给学生讲解,并利用实际结合理论的方式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很多抽象的地理知识其实高中生都很感兴趣,但是由于这些知识不是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对此,我通常从地理教材出发,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进行循序渐进地辅导,提高他们的接受能力。地理课堂的活力还取决于教师课堂的表现力。很多地理教师虽然掌握很多地理知识,但是学生特别不喜欢上他的课,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教师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只顾自己完成教学任务。我在地理课上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运用自身的魅力和地理知识的特殊性去感染学生,让学生配合教师工作,而不是装作很严肃的样子去震慑学生。高中生需要有活力的课堂,需要有活力的教师,他们向往自由和开放。把兴趣培养贯穿在地理教学的始终,通过趣味性和游戏性的教学可以避免出现学生掉队现象,减少地理成绩的两极分化。

四、结合课外实践活动,让地理知识得到更全面的拓展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合课外实践活动会更加具有活力。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知识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自己探索,所以,地理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协作能力。

另外,地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地理知识竞赛,选择一些具有操作性和开放性的试题,帮助高中生掌握地理知识,锻炼分析探索的能力。学校也要加大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提高师资力量的投入,完善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施,为地理教学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帮助。学校可以从外校聘请专家到校给高中生做地理知识讲座,丰富学生的情感,鼓励高中生积极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将地理更加系统全面地展示给学生。

总之,通过地理教师和学生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创造出精彩纷呈、活力充沛的高中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高亚环.浅论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活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

2.吕洪华.浅谈高中地理课堂创新改革[J].考试周刊,2011(9).

高中地理课堂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实效性;资源开发

一、高中地理课堂实效性偏低的原因分析

1.教师讲解有限,课堂实践活动较少。

地理课堂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原理现象并不能够简单巧妙组织学生活动,很多教学理论若是组织活动进行实验、考察和求证需要花费教学时间安排。例如,大气、宇宙、时区时间的变化、地球公转自转等,无不需要学生亲手动手实践从而加深知识理解感知,同样对于经纬线、等高线等绘制更是需要学生亲手演绎才能够形成深刻印象和直观认知。这些过程无不需要教师与学生耗费精力和时间,然而对于处于时间宝贵的高中阶段学生而言实在是比较困难,教师考虑到这点也变忽视略过,自然是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此外,课堂教学缺乏互动。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许多的教师为了在短期内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应试要求,往往会选择这种以教师为主的灌式教育,学生在这种模式里始终处于被动位置,被迫成为“知识容器”。在这种模式之下,缺乏互动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学生不得不被长期压抑在这种环境中,自然难以自觉的去完成要求,更不要说自行去拓展和提升自己了。

2.教师观念陈旧,课程资源开发不足。

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沿袭多年,可对于眼下步入已然步入信息时代的社会现状来讲已存有很多不适用,对于新时代高中生也是极不公平。教师教学开展对课程资源开发不够,课堂教学内容绝大多数来源于课本教材而照本宣科,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使得学生对于地理的视野褊狭,课堂效果也是毫无深远深刻可言。

3.入学学情不佳,高中阶段学习受到制约。

实效性偏低的一大影响因素在于学校对于地理学科重视程度不够,相较其他高考科目显得远远赶不上,这也就造就了学生掌握基础地理知识不扎实和缺失地理学习基本技能,以及对地理科目学习兴趣也是普遍降低,久而久之,也变创酿了学生地理基础薄弱以及高中地理教学实效性一直无有提升的事实现状。

4.人文情怀欠缺,地理教学使命感不强。

教学涵括教与学,地理教学的精髓并不只是简单的传授地理知识,而是应当引领学生习得地理技能以及形成地理理念。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文艺,弘扬发展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立足社会责任使命感以及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行高中地理学习。地理教学不能够单纯凭依教材而脱离使命感,否则远不能深刻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实效性的策略措施

1.教师少讲给予学生更多机会。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不再适应当下新课标要求,眼下应以集合实际案例为载体、以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地理知识学习以及地理知识技能培养有机衔接结合起来。应用具体案例于地理教学中充分提下高中地理学科实用意义价值,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知识迁移以及现实生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既然教材中存有这些具体的案例活动就应当有其存在价值,我们就应到更好的应用带领学生去体验发挥其作用,让学生在现实体验中真真切切的感知地理现象以及地理观念的形成。

2.立足传统基础之上不断创新。

传统教学模式沿袭多年,教师处于课堂主体进行知识填鸭式灌输,课堂气氛处于缺乏活力状态,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受到极大影响。长期以往,就将铸造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彻底丧失兴趣甚至开始产生抵触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应道改变教学方式和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组织开展课堂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得学生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束缚,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而是富有生机活力,对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激发有着极大促进作用。

地理教学在高中课程中已有多年教学理念,地理现象的感知到地理理念形成和地理技能习得自身必然体验的经历过程可谓不可撼动也是不容更改的,然而体验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灵活变动。眼下步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应当成为辅助叫是开展教学的工具从而快速提升地理教学实效性。因此,新课标倡导教师在信息技术于地理课程教学中多下工夫,注重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形成教学丰富手段及内容。

提高高中地理课堂实效性,是教育教学一个永恒的主体,增强改善地理课堂实效性的措施自然不止本文所提及的这几种,需要教育工作者可观看待眼下当代地理课堂教学现状,透过表面看其间寻找其问题源头,针对性的有目的的采取适当策略措施,就能够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苏玉兰.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探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1(08).

高中地理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效教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教师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反馈,就直接决定了整个教学的综合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水平的提升。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熟练掌握高中地理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以学定教,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创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经过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笔者总结出提高中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的一些方法,希望这些可以促进高中地理的高效教学,提高地理教学的综合效益。

一、图文并重,提高课本内容教学的效果性

高中地理学科,与其它文科学科不同,它有独特性:一方面,有较强的理论性,需要用文字进行说明;另一方面,地理学科还需要用理科的逻辑思维去思考问题。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图示向学生展现具体的问题。

比如,在讲解影响气候的因素时,可以通过下图让学生思考陆地地形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出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两侧A、B两地的降水量图,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但两地的降水量差异却很大。原因就是,B地位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受山地阻挡,降水少。通过出示图片,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同时更好地展现教师索要教授的知识和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重视基本方法与技能传授,帮学生自主学习

很多教师在开始新的内容教学之后,没有设置学生预习、课堂提问和课后复习的环节,致使教学效果很差。教师应该改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课前朗读跟读的习惯,设计多重提问环节,结合新旧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

针对每年高考都会出现的一道关于气候成因分析的主观性试题,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对于这种主观问题不知如何解读,无法从材料的文字和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常出现思维不严谨、答题要点不准确、不全面、文不对题等现象。因此,在“气候成因”的章节课堂授课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总结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和它们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其次,帮助学生学会从类似的材料的文字和图形中分析出各要素对气候的具体影响。最后,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学生的解题步骤,形成思维定势。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结合生活实际,着重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地理学科,源于生活。高中地理学科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解答自己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疑惑,学以致用,对自然变化等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因此,教师要创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就必须结合具体的生活实践,进行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或是体会中,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启发学生在遇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用地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水平。

比如,在高一地理湘教版教材中,在讲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时,请同学们运用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并结合水稻的作物习性,来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这样,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实例,用课本的理论进行实践分析,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性。

四、实施以学定教,打造高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必须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潜能的激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进行以学定教。如果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引导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的变化,时刻对学生的注意力、参与意识、思维状态和情绪等方面做出客观评价,并采取相对应的策略。

“以学定教”强调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需求和意愿进行教学目标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改善。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反应,进行思路与方法的创新调整,将教学思路与学生发展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学习。“以学定教”还要求教学要根据学生差异,设定因材施教。学生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学习的,学生存在个体上的较多差异,因此,在进行以学定教时,要根据学生的多样性和发展阶段,进行内容的设定和教学方式的选择。

另外,还要对学生多加鼓励,提升学生自信心。自信心对于学生积极学习的作用巨大,学生缺乏自信,是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少正面批评学生,在众人面前多加鼓励和引导,避免学生因教师的批评而对课程本身产生反感。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五、结语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构建,不是老师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启发学生,让学生进行很好的配合,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本文结合实例,主要在理论方面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分析,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学要不断探讨和发展,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高中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朱丽.建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几个基本视角[J].地理教学,2012,08.

[2]高中地理教学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2,09.

高中地理课堂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堂效率 思维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14-01

高中地理是高中文科中的理科,在逻辑思维这一块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对于文科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众所周知,地理学科学习的是世界各国以及咱们中国的人文自然地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块块富饶的土地,一片片炽热的国土,地理学科就是把这一切展示在我们中学生面前,揭示地球的奥秘,引领着我们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努力去建设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1 改变模式,夯实基础

众所周知,地理学科在初中是不受待见的。换句话说,由于中考对地理学科不做要求,造成了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普遍认为初中地理是副科,学好学坏都没有关系。很明显,初中地理在初中不受重视,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对初中地理不重视。很多学校考虑到地理学科在中考中不占太多比例,所以干脆不任命专业的地理老师任课,而是让一些课较少的语文、政治老师等老授课,这在地方的私立学校尤为严重。二是教师不重视。由于地理在学校的不受重视,地理教师在初中学校的地位也不怎么高,地理教师对教学也是敷衍了事。三是,学生不重视。可想而知,学校以及老师都不重视,学生自然而然对学习地理也提不起兴趣,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初中地理基础较低。所以要提高高中学生的地理,首先就要改变初中地理的教学模式,夯实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空间意识。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学生一步步提高地理的地位,培养学生兴趣。

2 创新教学,提高兴趣

古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如下几点:

2.1 上好第一课,培养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增强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应该在初一第一课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眼球,提起学生的兴趣。其实,同学们从小到大有很多问题都没有真正的得到答案,我们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来引生深入。例如“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为什么一年有356天?为什么一个月有28、29、30天之分?为什么有些地方人少,有些地方人多?为什么有些地方经济发达有些地方贫穷落后?这一系列的问题正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突破点。只要我们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自然而然走好了第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2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提高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兴趣教育,这并不能让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得以长期 保存。所以对于高中学生我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艘轮船要远航需要长期的动力支持,高中学生要学好高中地理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学习动机。学生只有弄清楚自己学习地理的原因,才会努力的去学习,去创造。所以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时可以这样告诉学生:“学习地理可以给同学们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带来更多便利,读懂地图可以让同学们旅行畅通无阻,熟知地理可以让同学们在工作岗位上更好的工作,建设祖国,甚至经商的同学们还可以利用地理知识分析各地的地理条件,寻找商机。”这样把地理与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一节完整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应该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要想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效率最重要的就是在教学方式上下功夫。高中地理不同于其他科目,他更重视学生有全局意识。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广阔的。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如果只是进行局部教学,就不利于学生整体意识的培养,学习地理就会吃力。所以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说在上一节新课时,要注意精彩的导入可以让学生融入整个课堂,同时还要注意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图文并茂,让学生对比地图和课本,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上,树立整体的思维意识。又比如说,我们在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时,不要只是单讲知识,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我们可以让同学们自己画地图,并且思考为什么某某地方为什么是高原,而同一纬度的其他地方却是沙漠等等问题?另外,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比如可以举办一些知识竞赛,画地图比赛等等。从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的同时又学到了许多地理知识。

4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地理不同于初中地理,不是简单的看图,计算,背诵就可以轻松应对。它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一定分析鉴别能力,要有整体观念。由于我们的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不了解高中地理的综合性、地域性,再加上个人的思维的广度及深度又不够,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从而在学习高中地理方面力不从心。所以我们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实际情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建构学生地理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改指出地理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应该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让学生积极思考。一方面我们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一方面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做适当的总结就行。

5 优化评价方式,促进课堂效率

新课改提出高中的评价要多种方式相结合,评价目标要多元化。所以我们的高中地理课堂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形成有效地评价体系。比如说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等等。显然,我们以往成绩说明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如果继续这样只会让学生更加厌恶地理,慢慢的成为考试的工具。既然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世纪的教学,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优化评价方式,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的情况下,抓住时机适当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课堂效率。

高中地理课堂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积极主动 课堂提问 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一直被教师和学生形容为“文科中的理科”,因为高中地理有很多知识需要强大的逻辑思维,在记忆的基础上需要计算,这些内容基本是在课堂上掌握,所以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地理课堂,是教师和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对此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鲁教版的高中地理,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示意图繁多、复杂,课本上给出的示意图虽然画的很精致,标志的也很清楚,结合文字内容,是可以进行阅读的,可是会造成很大的难度,让地理课更加的枯燥乏味。其实,很少有一门课会有这么多的图示,这本来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但是因为包含的地理知识较多,加上课本给出的图案比较死板,反而会给学生造成负担,不仅要记住课本上的文字知识,还要学会图示的画法,所以要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地理。把课本上的图或者文字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形象的表达出来,把静态的图片转换成更为直观的视频形式,让学生更加清楚相关的变化,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记忆,做题的时候才能不出错。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准备好相关的视频资料,上课时结合这些动态的资料进行授课,可以让学生更积极的吸收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例如,在鲁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第一章“从宇宙看地球”中,主要讲解的地球和宇宙的关系,涉及到太阳、地球、月亮以及各大行星的运动,其中的知识繁杂,适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首先是天体系统的示意图,包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三部分内容,而这三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书中只是一个平面图,在多媒体播放的视频中可以清楚的观察到三者的关系:地月系处于太阳系之间,而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在银河系之外还有很多我们没有探究到的地方,成为河外星系。其次是太阳系的的运动,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在太阳引力作用下,行星及其卫星绕其运动,而且有各自的轨道和周期,这些可以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学生可以看到更立体的天体运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知识点,从多媒体视频可以清晰的看出两者的运动过程,教师结合课本上的介绍进行讲解,学生可以更轻松的掌握这一块知识。

二、教师要掌握提问技巧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进行提问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重要手段,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专心的听课。但是,很多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注意方式方法,只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提问,让学生有很大的压力,不少学生会觉得被提问的时候很紧张,学生一旦回答不上来教师的问题,教师会责怪学生,或者对学生进行处罚,虽然学生没有掌握好这一块内容是不对的,但是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达到提问的目的,也要让学生积极的进行回答,才能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有一定的目的性,不能过于扩大范围,让学生不知所措,其次,教师的提问最好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问题上,能主动的去思考,而不是害怕被提问。当学生回答的不规范或者不正确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引导,让学生慢慢的回答上完整的答案,而不是一昧的去批评学生,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让课堂的效率逐渐提高起来。

在学习第二单元的“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时,重点是“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这一块内容,这一节内容较长,所以在讲课途中要进行提问,从而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内容,并且引出下边要讲解的知识。

三、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地理课是联系实际应用最多的一门课程,可是因为目前教育的大趋势,教师注重的只是考试的成绩,而忽略了课程本质的东西。学生在繁忙的功课中,都希望有一点新颖的东西出现,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课本练习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地理成绩。教师在一堂课开始之前,先给学生们讲解一些现实中的事例或者时刻在接触的东西,分析其中的地理知识,或者设置一些疑问,然后再带着学生从本堂课中得到答案,既丰富了学生的阅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从而提高地理成绩。

在开始学习“水圈和水循环”之前,教师给学生一个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学生争相回答:“空气、水、森林。”教师说:“空气并不是地球独有的东西,而森林是由水孕育出来的,所以,水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那么地球上的水又是怎么循环的呢?”有的学生回答道:“地面上的水蒸发到天上,再通^下雨和下雪的途径返回到地面,从而变成水。”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这一节课的内容了。在学习完这一节的内容以后,教师要再次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印象。

总而言之,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深浅程度是直接决定成绩的,教师要掌握提问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的气氛,注重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从而认真积极的对待地理课程。

【参考文献】

[1] 张永来. 优化课堂结构 构建高效地理课堂[J]. 新课程(中学),2014(01).

[2] 高洁. 浅析如何实现高中地理有效学习[J]. 学周刊,2014(02).

[3] 王卉. 关于高中地理教学干扰的探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 (17).

高中地理课堂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250-02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与传统的地理课堂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无论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高中地理教师与学生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方式均有着较大的变化。国内外的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被高中地理教师竞相搬上讲台,使得原本在高中映射下的高中地理课堂逐渐的活跃起来。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逐渐映入了人们的眼帘,即如何才能够将活跃的课堂与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结合起来。伴随着探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先进的评价方式的运用以及丰富多彩的现代教学方式逐渐被运用于现代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之中,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之中却凸显出来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自有教育,便开始了对于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关系问题的探索。我国传统教育之中认为“师道尊严”,往往认为教育者处于教育活动之中的主体。通过教育者对于教育内容的整合,经一定的教学媒介进而传授给学习者。学习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类似一个容器,将教育者传输过来的知识,全盘接收。但是,伴随着人们对于教育活动思考的日益深入,部分学者又认为学习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例如,以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所认为的“以学生为主体”,使得整个教育活动又指向了学生,认为学生是对于知识与技能的重新组织者,教育者所设计的教育活动需要通过学习者进行重新整合,因此,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之中也面临着关于“谁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问题的探讨。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则很难真正地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主张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即在整个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提倡让学生能够自己去主动获取高中地理的相关知识。但是,在具体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之中,部分地理教师片面地理解 “自主式学习”的内涵,而直接导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降,这无疑是对教育活动之中教育者与学习者两者地位理解不清所导致的。笔者认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育者与学习者两者之间均为主体。但是,面对的对象不同,从地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来看,即“教”来看,高中地理教师由于“闻道先”于学习者,因此占据着“主体”地位,在“学”的活动之中,由于高中地理知识要通过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新建构而最终纳入其知识结构,则可以认为在“学”的活动之中,其是主体。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要能够在教育活动过程之中把握动态的主体,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合作式学习与“合在一起”学习两者之间的区别

众所周知,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主张合作式学习。从教育史上来看,较为成熟的提出“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可以溯源于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合作教育学”。Cooperative Learning被提出后,逐渐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重视,尤其是西方国家的重视程度更为显著,逐渐发展成为了多种多样的合作学习模式。例如,Robert Slavin的“Student Team Learning”(学生团队学习模式);S.Sharan的“Group Investigation”(团队探究模式);J.Britton以及D.Barnes的“Collaborative Approach”等等。但是,由于不同的学者对“合作学习”具有不同的见解,这使得目前对合作式学习模式还未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结合“合作式学习”的基本特征来看,合作式学习对于促成学生多种能力的共同发展、促进学生习得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均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从目前我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来看,由于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对于合作式学习认识不全面,进而使“合作式学习”变成了“合在一起”学习。所谓“合在一起”学习,是我们常见的在一起学习。即每个个体之间各学各的。个体的学习活动与其他个体之间的学习关联并不是十分紧密,这直接导致“合作式学习”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优势。同时,由于新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使得部分高中地理教师认为不采用“合作式学习”,似乎就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从整个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合作式学习”来看,其仅仅作为一种新课程的表现形式,而忽视了其内在优势的运用。从学生来看,许多学生从内心上来讲,仍然将自己看做单独的学习个体,根本不具备参与合作的心理状态。更有甚者,笔者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之中,常常发现部分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与课堂教学活动无关的活动。例如,部分学生借助地理课堂的“合作学习”探讨与地理课堂教学完全无关的事情,等等。同时,由于部分高中地理教师缺乏对于合作式学习的研究,许多学习在合作过程之中,并没有被安排到具体的任务,很多学习较差的同学更多是成了陪衬和观众。这使得“合作学习”成了一纸空谈,因为在探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时,对于“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其他的教学方式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三、给学生以正确的、科学的赞誉

笔者参观过几次高中地理公开课后发现,新课程影响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之中赞誉之声不断。但是,笔者发现一个较为奇特的现象。即当学生回答错误后,仍然可以得到教师的赞誉之声。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提问学生时,让学生陈述“沙尘暴”时,一个学生脱口而出“狂风四起,扬起地面尘土”竟然得到的赞誉是“极富创新精神”、“你真棒”以及热烈的掌声。学生在回答地理教师的相关问题时,当学生的回答缺乏科学性时,竟然能得到教师跷起大拇指的赞扬……虽然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对于学生的学习要给予人文关怀。课堂的整体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但是,如果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不分回答的是否正确与科学,一概的采用“真棒”“很好”等词汇进行表扬,就能够真正的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吗?笔者认为未必。笔者认为的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与鼓励性为主的科学的评价制度相统一。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来看,由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地知识点的陈述(这一点可以从高校之中一直将地理学科划分为理科可以看出),因此,对于正在处理成长之中知识与经验相对并不成熟的高中生来说,不可能每个回答都可以得到教师的赞誉。当地理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形式化的评价形成习惯时,虽然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其消极作用更胜一筹。因为高中学生已经对于评价的客观性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如果那些明显的地理知识被部分学生回答错误,并被赋予扭曲的“创新”则很难“服众”,进而导致学生对于地理教师产生怀疑,很有可能进一步导致课堂的失控,使课堂教学实效性大大降低。笔者认为在学生发言后,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教师以“鼓励性评价”取代“倾向性评价”的做法是可取的,但要把握操作的分寸,同时,针对学生发言中表露出来的不同思想观点、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要抓住“小结点拨”的契机表达自己鲜明的观点。新课程理念下的“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的课堂评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从而积极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四、创新式学习与基础知识的学习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的水平产生了新的需要,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已经逐渐成为其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求能够使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能够“在积极的思考下进行创新式、探究式学习”。这使得笔者不由得想起了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即创新与基础之间的关系。从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知识点的构成我们不难发现,仍然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为重心,并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适当地加入了一些启发学生思维的章节。但是,在具体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果处理不好创新与基础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则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相对极端的情况。第一,以高考为纲,一切符从高考指挥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第二,片面强调创新而使高中地理课堂发展成为“讨论课”的课堂。创新与基础知识的学习密切不可分割。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基石,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何来创新,创新之源又在哪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之中的创新,是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基础上的创新。笔者曾见,部分高中地理课堂之中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认为活跃即为“创新”),表面上课堂很热闹,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堂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并没有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一节课下来,学生受益很少,情绪高度兴奋,难以平静。这样的教学设计背离了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浪费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在课堂活跃热闹的气氛中,学生的思维却停留在肤浅的状态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改革下我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学实效性随之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满足于我们的既得成就的同时,我们要能够清醒地看待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之中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仇彬.怎样增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09,(26).

[2]吕大瑾.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之我见[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5).

[3]刘伟.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标的一些体会[J].考试周刊,2009,(24).

[4]张芹.怎样掌握高中地理教学的设问技巧[J].考试周刊,2009,(22).

[5]朱源.浅析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中案例的应用[J].考试:教研版,2009,(6).

高中地理课堂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题探究 教学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73-02

地理课堂上不同的教学模式的尝试,改变了学生的地位,由被动的接受上升到亲自体验,教学效果会明显提高。但收放的权利在老师手里,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才会转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深地探讨如何发挥地理课堂素质教育功能,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探究情境

高中地理教学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首先认真领会教材的意图,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选择好作为情境的问题,然后以问题作为依托,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比如在学生学习了地方时、区时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等概念之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作为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某人乘飞机到美国洛杉矶出差,飞机在上海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2014年9 月18日10:40,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于洛杉矶当地时间9月18 日9:30安全降落,问飞机的飞行时间是多少小时?问题设置能联系实际,又用到了刚学过的知识点,学生兴趣浓厚,会立刻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当然有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到外进行的探究性的实践活动,除了要求天气晴朗之外,还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实验的器材,以保证活动能顺利进行。比如测量某一天某地正午时分太阳的高度,教师必须提前安排好测量的场地,并准备好竹竿、卷尺等实验用具,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测量时还要做好记录,结束后根据采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讨论。

二、妙创教学情境,巧设探究课题

高中地理新课程强调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框架中学习并探究地理知识。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最好能联系生活实际,提前为学生设置好问题情境的素材,以适当的途径让学生进入“情境”,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一定的课题下,问题情境创设巧妙,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因为在一定问题的情境中能够产生学习的愿望,诱发学生学习的需要,促进探究式课堂教学深入展开。联系生活实际,让地理学的学科的知识有用武之地,体现它的实用地位,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以致用,极高地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在教学“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时,就可以以央视天气预报“寒潮橙色警报”进行问题情境设置,从而引出“寒潮的源地和成因”。然后就创设的问题情境来确立课题,继续探讨:寒潮是怎样形成的?将会如何影响天气的变化?对人类有益处吗?问题环环紧扣,不住地引发学生的思考,课堂高潮迭起。一浪接着一浪,非常巧妙新颖,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三、提出问题或假设,激发学生探究

探究式教学是通过相关的问题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前提必然是提出问题或者假设。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包括图片、视频以及实物等等。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提出假设。按文本要求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只要能够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就可以凭借这些问题或假设不断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比如高中地理学科中有很多知识点与中东地区有关,教学中就可以以中东作为一个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进行问题设计或假设。学生会很感兴趣,不免会在心中产生疑问:为什么战争和冲突总是在这里频繁出现?正是因为不解,才产生了疑问,引起了他们探究的兴趣。此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战争或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鼓励学生作更多的假设。同时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鼓励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假设或见解。答案会有很多,比如,有的会认为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经济要发展,必然会有能源之争,也有的会认为该地区文化差异较大,不同民族的有差异,宗教战争的可能性比较大,还有的学生会认为中东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也必然是兵家必争之地,甚至还有的学生会具体的谈到美国。

四、及时交流反馈,创新提高探究

交流反馈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一个问题探讨结束之后,学生说出自己的探究结果,一般情况下,结论都是不会完整无缺的,必然会引来其他同学的质疑。他们通过查证据、挑错误、指出解释中证据不符合事实的地方,也可能就同样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释,而说出结论的同学又必然会据理力争。学生之间这种相互讨论或辩论,必将会产生新的问题,可以继续探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当最终一切问题和矛盾都变的统一的时候,实验的结论得到了巩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设置问题情境,把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延伸,得到更为广阔的地理思维空间。比如可以这样提问:在地球之外的其它星球上是否还会有高智慧生命存在。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布置同学课后通过看资料、上网、采访相关专家等方式去获得资料,并进行汇报。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显他们的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语言只是穿针引线,上一堂名副其实的创新教学的探究课。

总之,上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高中地理课,老师应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关心热点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才能和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才能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让他们爱地理,学地理,用地理。在这种模式下更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培养良好的地理素养,营造出高效的地理教学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郝志军.探究性教学的实质:一种复杂性思维视角[J].教育研究,2012(11).

[2]李晓云.对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尝试[J].当代教育科学,2010(14).

高中地理课堂范文第8篇

所谓分层教学即指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按各自水平接近程度科学地划分组别进行差异化教学,在教师采用分层的差异化教学策略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学习特长,提高自身学习水平。在分层教学方式中,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差异化教学手段是分层教学的核心。

2高中地理课堂运用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重要影响。分层教学能够有效针对学生自身在智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区别对待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探寻到符合自身的最佳结合点,从而使全体学生学习水平整体得到提升。高中地理实施分层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现状的必然产物,对改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分层教学对高中地理课堂的影响

3.1高中地理实施分层教学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分层式地理课堂教学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采用学生适应的教学方法,创造适应学生个体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享受知识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理课堂气氛得到活跃,学生自身差异性得到兼顾,地理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3.2分层教学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地理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实施分层式地理课堂教学,有效兼顾到不同学习群体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个体不同特点进行差异化地理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养成热爱思维,善于思考的习惯,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4高中地理课堂实施分层教学面临的问题

分层教学虽然是现代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助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1学生或家长心理存在抵触情绪。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划分为若干群体,依据这些群体的具体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但在教学的开展中或多或少会受到学生或家长的抵触。原因在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没有被划分到成绩优秀类,对他们实施相对较为简单的地理知识教学可能会被学生或家长看着是一种“打击”,学生心里难以接受,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一种没有被认可的负面情绪。

4.2分层教学进入到大小班,快慢班划分的误区。

实施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一些学生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武断地将学生分为两拨:大班或小班,快班或慢班,普通班与重点班。这种划分方式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有些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厌学心理。

4.3分层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未真正落实到位。

分层教学理念容易为师生所接受,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实施分层教学是一大难题。分层划分把握不当,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进行分层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5高中地理课堂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在素质教育方针中,高中地理课堂应该充分利用分层教学方式,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自信心和效果。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5.1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和家长明白分层教学真实目的和重要意义。

分层教学手段的实施要扫除来自学生或家长的阻力,必须使学生和家长了解到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良苦用心,只有使学生和家长懂得分层教学的真实含义,摒除内里的抵触情绪,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才能成为可能。

5.2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分层,确保分层结果的有效性。

确保对学生分层的合理性是分层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详细、周到分层,才能体现分层教学的巨大作用。在高中地理课堂分层教学中,可以初步将地理学生划分为优、良、差三类,然后充分考察学生的实际情况,考察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经过科学、周密的考察,得出分层的具体依据和标准,最终做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为分层教学的实施迈开最坚实的一步。

5.3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手段和目标。

不同层次的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达到的教学目标都不尽相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打造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产异化,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活动教学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4分层教学应注重教学的公平性。

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应该保证教学的公平性,在地理分层教学中,老师要严格遵守重要原则,即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再差,也应该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履行分层教学有下限,无上限的思想,这是教育公平性的重要要求。

5.5积极引导不同层级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虹,引导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间彼此分享有益的学习经验和体会,提升分层教学的实际效果。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若干地理问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进而得出答案。总而言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是新时期高中教育“因材施教”的必然要求,分层教学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思维,开放学生智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高中地理课堂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实践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是课堂教与学的交汇点,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扩展与补充,也是学生巩固、深化课堂所学内容,锻炼相关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所以,不应忽视地理课堂作业的教学设计,应将高中地理课堂看作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不仅学生需积极、认真的完成,教师也应在备课时将地理课堂作业的设计纳入教学设计的要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为此,本文特展开以下探讨。

一、高中地理课堂作类型分析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是按照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地域性和空间性特点,有计划的设计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调查、绘图、交流和实验等方式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培养他们的地理能力。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维方式出发,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有以下四种类型:首先,是阅读分析类型。此类型的载体是地理文字材料的呈现,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应该从报纸、期刊、杂志等媒介上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关的文字材料,作为地理课堂作业,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老师的讲述和教材知识来掌握材料的背景和内涵,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教材知识。其次,是操作实践类型。此类型中的地理技能为学生提供了地理思考的技术和工具,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然后,是探究钻研类型。此类型倡导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学生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整理并汇报各自的探究结果,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会逐渐增强,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最后,是合作讨论类型。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根据地理概念、事实、原理来分析论证,并进行陈述。通过大量的讨论交流,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会大大增强。

二、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的设计实践

1.文字材料类地理作业的设计例析

文字材料类地理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对地理教材中的文字材料进行阅读并分析,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并逐渐建立起空间概念。例如,在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的学习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气团的概念。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或口头阐述来让学生了解有关气团概念的阅读材料。因为气团在特定的空间中存在,水平范围和垂直高度非常大,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气团的存在范围进行阅读,将气团比喻成操场,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许没有提及地理空间,但利用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有意识的建立起气团存在的地理空间范围。每一种地理事物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存在,教师应该有目的的设计阅读分析类的地理作业,引导学生在文字中想象和感受地理空间,并逐渐具备地理空间相关概念。

2.图表类地理作业的设计例析

图像可以说是地理学科的又一种语言,能将地理信息准确的传递。地理图表主要有地图、统计图、景观图、漫画和示意图等。地图的空间性和墙,通过大量的地理信息和现象的反映,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景观图能对地区特有景象进行反映,能加深学生对区域特征的理解;统计图能帮助学生弄清各个区域的气象特征。教师在地理课堂作业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图表类作业,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地球运动一节内容的讲述中,需要对地图和经纬网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教师可以设计一道读地图类作业进行练习:

题目:下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有如下的思维过程:首先,对甲地的经纬度继续判断。然后,通过空间定位和空间想象能力,将新加坡和甲地在世界地图中的大致位置定位出。最后,按照方位来判断并得出合理答案。此题能有效的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空间定位以及读图能力。

3.实验模具类地理作业的设计例析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模拟实验演示教学可以更加形象、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理解困难,例如地转偏向力。这是一个假想的力,原本不存在,能对地球的空间是时间范围造成影响,而学生对大范围和长时间下的这种现象很难理解。如果通过实验的设计,组织学生亲自观察、操作和讨论,使得地转偏向力能具体的呈现,那么学生能快速的掌握相关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固定一个地球仪,让学生上台进行如下操作:(1)地球仪静止时,将红墨水滴在60度N的位置,观察轨迹;(2)从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将蓝墨水滴在相同的地点,观察轨迹和之前的相同与否。另外,在地转偏向力的作业设计中,还能选择身边的现象和事物来向学生演示,例如设计如下实验:安排一间实验室,组织全班同学将自来水打开,对落水口出的漩涡各自的旋转方向进行观察。这样一来,通过直观的让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效果良好。

三、结语

地理作业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学生深化、巩固地理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内涵和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课堂作业类型的不同,从文字阅读类作业、图表类作业和实验模具类作业三个角度探讨了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升地理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呈云;精心设计,提高高中地理作业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10期

[2]林小鸟;王宝剑;熊莹莹;试论新课程视阈下的高中地理作业改革[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罗赛清;科学设计学生作业提高学生作业效率[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2期

[4]张文华;作业的意义、设计及批改[J];教学与管理;2001年15期

高中地理课堂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思辨性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思辨性教学是指在教师合理的引导下,以地理的发展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予以解决。因此,必须立足于地理知识,在其基础上贯穿对其他科目的教学。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争取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思辨性教学课堂的效果。

一、构建思辨性高中地理课堂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了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上的提高。构建思辨性课堂有助于满足这一要求。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一个人的才高八斗可体现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由此可见,高中地理这一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

思辨性的高中地理课堂实用性极高,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挖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对培养学生客观、思辨的思考能力有益无害。

(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学生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模式和科学人性化的教育理念,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充分激发他们对地理课堂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自发地去学习。按照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构建思辨性高中地理课堂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无异于是锦上添花。

二、构建思辨性高中地理课堂的具体方案

(一)提倡探究性训练教学方式

探究性训练教学方式的引入是构建思辨性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助力。这一教学方式是把具体的科学研究程序压缩到一段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练习,接着利用具体的练习,让学生能够直接进入科研过程,从而增进学生对于地理自然科学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对零散信息的整合化能力等。

在这一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情况,如其掌握知识的能力、现有的知识储备量等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引导与教学。同时,在具体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以一些极具创造性的问题呈现出来,并且为学生准备所需的相关资料。教师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引导工作需贯穿始终。下面就具体地理教学案例进行阐述。

如在进行“二氧化碳和全球性气候变暖”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在第一阶段大体可以列出以下几个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在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与全球性气候变暖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持续性全球气候变暖有哪些直接与间接的后果?在第二阶段中,积极引导学生以这几个具体问题为切入点,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地去探究问题的本质和答案。在第三阶段中,则让学生带着自己通过查阅资料和自主思考获得的成果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学习。在这一阶段中,可以使学生自发地形成讨论小组,交换意见和看法,开拓思维,通过具体的探讨,形成强烈的认知感,增加求知的欲望,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体现了思辨性的特点,以思辨性的思维模式去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地理问题进行思考,充分展示了构建思辨性地理课堂这一宗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理论结合实践的思辨性教学方式

高中思辨性课堂的构建离不开理论,同样也离不开实践,这二者缺一不可。在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地开展具体的实践工作,才能更好地保存理论教学的成果。这不仅仅满足了教材教学的要求,更是符合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例如在进行“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应的设备,如天文望远镜,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认识宇宙,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配合,充分利用其各自的优势,才能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加优化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地理课堂的思辨性注重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引导,这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符合人才培养要求。

上一篇:语文教学理论范文 下一篇:中学舞蹈教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