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07 11:02:19

高中德育教育

高中德育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以人为本;开展;加强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方思想、价值观、互联网等新事物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伴随着这些新事物长大的高中生也和以前的高中生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就对高中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德育教育必须朝着符合新时代高中生特点的方向进行内容、形式、思想等方面的调整。

一、坚持“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进行高中德育教育

当代高中生自我意识较强,要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权利的保障。所以高中德育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要本着尊重、平等、关怀的态度去研究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在德育方面的困扰和意见,力求做到德育教育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为主,教师积极引导为辅的模式。同时,在发现学生德育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本着尊重以及解决问题的态度,积极地了解情况对学生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德育存在的困难。

二、开展德育活动,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

1.坚持做好传统的德育工作。如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和班会对学生进行激励、鞭策。2.德育工作要结合多种形式,将德育融于教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中心是学生,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努力开展和组织学生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各种有益活动。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组织了各种外出实践,参观西柏坡、红旗渠等地接受爱国主义,去幼儿园、医院献爱心,开展观看教育类纪录片等,此类灵活多样的形式,更有利于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3.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视频、影像、讲座往往比单纯的口头教育更有说服力,如我校曾经邀请医生来做戒烟的讲座,这种形式下学生更易信服吸烟的危害。学生自己从网上搜索吸烟的危害视频等,大大增强了学生 的主体参与度,达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4.充分运用名人效应,树立榜样典型。很多高中学生喜爱的明星热心公益事业,如范冰冰救助车祸男孩、韩红成立了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自掏腰包救助重症患儿,以及汶川地震后众明星捐款等。一些明星的个人奋斗历程虽然艰辛却充满正能量,如韩庚、吴奇隆等。优质偶像是学生努力的目标、奋斗的榜样,激励着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朝预定的方向发展。

三、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强调以下几点:一是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二是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三是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加里宁曾说:“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教育者不仅要时刻自警,还要时刻想着怎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只有教师把最好的一面呈现个学生,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引导他们,学生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既增长文化知识又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成为有用之才。

四、取材于生活,创新德育内容

有时,学生不是不愿学好,而是缺少榜样的引导和激励。由于学生阅读面不广,知识面狭窄等原因,学生对于历史上,现当代的优秀人物缺少了解,所以缺少目标,缺少激励。这就要求教师注意介绍和树立典型,激发学生。如历史上司马迁受宫刑却著《史记》,近代的钱伟长本来以文科的优势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但时值九・一八事变,他毅然改学物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是他的心声,最终取得杰出成就。中组部等六部委评选的“双百”人物的事迹、近几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特别是当代中学生同龄人的先进事迹、同校同班的优秀同学等,都是生活中的优秀典型,都是学生的榜样,应该介绍给学生,值得学生学习和超越。

五、立足课堂,落实各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学阶段是学生获得良好德育重要时期,学校也是学生获得良好德育重要场所。但往往各科教师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升华,造成学生德育教育的缺失。其实,中学各学科无论是政史地还是语数外,无论是体音美还是理化生也都包含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比如合作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等。这样,德育不仅仅是政治教师、班主任或是学生犯纪律时学校政教处的事,而应是各学科老师共同承担,这符合教学与育人的目的。只有各学科教师有意识地担当,落实各自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避免德育只是少数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德育不是数理化的知识点,一学就会,学会就用。德育是需要个体亲身去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某些感悟、启示,并自觉完成德育的内化。德育需要与时俱进,根据高中生的特点时时调整。高中生正值青春期,德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家校合作的环境下,采用有效新颖的教育方式,着重培养当代高中生应有的自律、合作和责任感的意识,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德育的新使命。

参考文献:

[1]黄蓉生,青年学研究[M],四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曾科成,合继承优秀传统,创新德育体系[J],管理研究,2011(12).

[3]李志刚,高中德育工作之思考[J],教育科学,2011(5).

[4]查英,加强高中德育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1

[5]黄蓉生.青年学研究[M].四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高中德育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教育观 价值观 德育教育 道德水平

在学生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个性化倾向日趋明显,批判欲望逐渐加强的今天,许多教育工作者们并没有完全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甚至还停留在过去,用老眼光老办法来看新问题。面对新一代的学生,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看不惯学生的表现,任由其发展;有些则会表现得极不理智,或骂之,或罚之。师生之间矛盾重重。新的教育现象,亟待所有教育工作者作思考。

一、提高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视

1.增强师生之间的民主意识,促使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更加的强烈,让学生觉得教师要求他们做到的,教师也要做到,形成平等的教育观念。

2.重视学生张扬的个性,今天的高中学生很有想法,很难接受批评。教师应充满耐心,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点,及时鼓励和表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调整好心态,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的学生,要学会宽容和忍让,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3.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对德育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时代不断刺激着学生对求知的欲望,他们对教师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提高职业技能、专业水平。当然专业水平不仅仅是指学科水平,还包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意识、教育眼界、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教师更不能把自己仅仅定位在知识的传播者这一角色上,也不能简单地把自己当作长辈。面对日益发展的教育形式,研究教育策略,走出德育教育的困境列入教师的工作重点。事实上,我们十分清楚,成长需要两种力量:一是关爱的力量,一是批评的力量。有时批评的力量比关爱显得更有必要。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我们在这方面显得技乏力穷。教育中的许多悲剧常常就源自于教育行为的简单粗暴、缺乏教育艺术等。

二、培养良好的高中德育思维

1.培养良好的德育思维,必须从学生的对社会对生活的角度出发,从一些能够影响学生的事例去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从一些事例中让学生明白怎么样做才是符合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修养。首先让学生获得尊重,教师不仅仅要学会尊重学生,还要思考受尊重的品质值,更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个人素质,赢得学生的尊重。不伤害学生是道德的教育的第一条原则,关注学生的利益,道德的教育意味着教师要身体力行地体现教育的原则。要求考虑学生不同的但合理的观点。

2.教师职业的生命是教学,也是保证教师获得学生欢迎的基础。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源自教学的成功。因而着力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艺术,就是强化德育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一个有意义、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一定要把德育教育的行为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去的。

3.培养良好的品行习惯。良好的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努力,也是德育教育成功的保证。因此,德育教育不仅仅要从讲大道理入手,更重要的是从生活中的小事抓起,从学生的言行举止等细小的方面入手。细节决定成败,用生活的事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用学生关注、喜欢的事例教育学生,从事情利害的正反两面讲清道理。

4.掌握学生的秉好,因材施教。教师做到与学生同步成长,包括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认知方式等都必须与学生一同成长;道德的教育不是一个智商的问题,而是意味着要设立一个高标准和预期目标,因此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培养良好的德育思维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实效性

1.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表现为一定的道德行为,并不是去构建一种道德理论。因此,假如我们希望了解人们的某种道德行为,就必须去分析促成这一行为产生的动机背后的动力――人的需要。这里的需要包括学生个体内在需要和学生的社会需要。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个体人格和品德形成和建构的过程,也是个人需要和个人社会需要的对话过程。因此,首先要关注现阶段高中生的个人需要,分析高中生内在需要的心理源泉,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引导高中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同时,也要增进他们对社会了解需要,并能自觉地改善自己的德育行为。

2.高中德育工作加强情感教育相结合

高中道德教育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他们都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判断方法,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有极强的可塑性。学生一方面在学校的课堂上接受思想品德方面的正面教育,另一方面又不同程度地接触和参与社会活动。当发现自己接受的思想教育与某些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甚至撞车时,他们就会产生迷茫、徘徊、怀疑,甚至排斥学校里的正面教育。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要求学生掌握道德规范并按照道德规范去做,而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首先必须符合规范。只有当德育教育工作者以身试教,走得端,行得正,经得起道德规范的检验时,讲出的道理才会深刻,才有说服力,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情感关怀既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又是人类的基本关怀。思想道德教育是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是人们彼此之间的交流活动,情感教育便是其中的剂。同时,强烈而丰富的前提是有情感的道德行为。但是并非有了道德认识就必然有相应的道德行为,只有当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相融合而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时才能实现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因此,增强道德的需要、实现道德的行为,重要渠道就是道德情感的培养。

3.高中德育教育的科学精神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相结合

德育是一种系统工程,包括并取代其他学科的教育,又可以渗透在许多课的教育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和本质,科学精神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了。科学精神是各种科学形式所共同具有的实质精神。求真、实际、坚持、勇于创新等就是科学精神的范畴,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具要有高尚、善良情操与精神等,这是人文精神的范畴。道德教育工作就是把科学的精神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相结合,体现道德教育的功能和社会的作用。它把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促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高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4.加强高中德育教育与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相结合

高中德育教育与常识性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提炼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特殊事例去感染高中生。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虽有了一定的模式和方向,但是尚未稳定,激发他们的德育常识确实能增进局部性和阶段性的飞跃。但大量的现实思想问题的解决要靠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不断增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还要在潜移默化中的渗透道德教育,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学阶段学习所遇到的苦乐、得失、荣辱、人际交往等问题。把立身做人道理贯穿于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达到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自我目标。

高中德育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一、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方面,祖国的未来寄予青少年,民族的希望寄予青少年,青少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因此,增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高中生正处于日趋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思想较为单纯,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与经验,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对新鲜事物能够很快地接受,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必须把高中德育教育摆在首要位置。

二、目前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对德育教育的缺乏

一方面,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现阶段的大多数高中生为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亲人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集父母、长辈宠爱于一身,因此,家庭缺少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从而导致现在部分高中生养成了没有礼貌、自私自利、目中无人、不尊老爱幼等不良习惯;另一方面,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仅仅是学校的职责,家里只管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现在进行的应试教育,学校只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缺乏甚至没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此,现阶段高中生道德教育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2.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高中生作为青年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处于人生最为关键的时期,对新事物能够很快地接受。而当今社会充斥着大量的不良文化,对于财色、权利、物质享受的追求日益盛行,一些娱乐节目、影视作品也在宣扬这样的观念,这就使得一些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因此,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高中生德育教育的影响不容小视。

3.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当前的教育也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多落后的省市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教育的结果是很多学生没有道德修养,变得高分低能,只会学习。另外,很多学校没有明确的德育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德育教育只是一个形式,德育内容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

1.提高高中教师的道德素质

教师这个角色对一个人的人生道路特别重要,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教师的日常行为,小小的心灵会对教师产生崇拜和尊敬,对老师言听计从,所以,遇到一个有较高道德修养的教师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一个德才兼备的老师才会给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然而教师的道德修养不能停留在理论上,更重要的是实践。

2.学校、家庭、社会的道德教育联合

现在很多家庭缺乏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或者说家庭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不够,而社会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这就要求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应以父母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提升,当今社会为背景。

3.加强对高中生思想理论基本知识的普及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的国内外见闻增多,会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发生的事件作对比思考,产生自己的结论。德育教育要引导他们对历史、现实以及事物本质有全面、正确的认识。高中生要关心国内外大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要知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有力保证。

4.加强心理咨询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

如今,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很多学生缺少释放压力的方法,在面对困难时意志力不足,不能及时释放压力,解决困难,随着压力的积攒,如果不能找到正确释放的方法,容易导致心理崩溃。因此,加强对高中生进行心理教育特别重要。这里所说的心理教育指的是针对个人的心理教育,是指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每一个人进行意志与品质的心理咨询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顽强的意志,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

5.加强社会实践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应该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学校应提高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与日常教育相融合,把学生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6.利用新媒体的积极影响,正面引导高中生

当今世界,新媒体正在迅速发展,由于新媒体具有原创性、多样性、及时性、虚拟性、平等交互性等特点,深受高中生的喜爱,因此,我们应该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利用其积极影响,正面引导高中生。通过新媒体,我们可以发挥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比如就某一件事情展开讨论,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讨论中寻求共同点。由于新媒体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因此学生可以在讨论时隐藏身份,脱离世俗的眼光,让一些内向的学生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家长以及最亲密的朋友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纠正其错误的观点。

四、结语

一个没有良好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的民族,不可能有一个繁荣、强大、美好的前程,同样一个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的个体,也不可能拥有辉煌的人生,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更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中是一个人成长的转折时期,因此,加强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必然的要求。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高中的德育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高中德育教育范文第4篇

一、现状

1.德育教育这一手“软”高中教育正处在学生由少年走向成人阶段,是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然而德育教育较小学、初中阶段都要“软”,所开设的政治课程事实上离学生如何做人相去甚远。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没有部颁的课程标准,没有适合高点的鲜活教学内容,没有完备的评价体系,没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没有必要的德育教育资源,没有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是此学校的德育教育更多的是以“堵”代教,通过制定各种纪律来硬性约束学生的行为,即不准做的要求多,但做好了的关注却很少(校内的三好学生也只有10%),学生德育水平高低更没有与升哪类大学直接挂钩,事实上德育教育这一手比智育教育,甚至体育教育都要“软”。

2.教育环境不够净化德育教育环境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在社会和学校这两方面都存在着一个诚信危机问题。特别是干部队伍中揪出的那些贪官,昨天还在大会小会上信誓旦旦大讲要如何实践“三个代表”,结果在背后大肆贪污、索贿受贿,参与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这种极少数领导干部“两面人生”对高中生诚信不能说没有影响。商业上普遍存在的欺诈行为学生更深有感受。学校里的不诚信现象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如为了应对上级名目繁多的检查,学校不得不要求学生配合学校进行包装;学校不准学生上网玩游戏,而老师却在办公室里上班时间玩游戏,有时一个老师玩,几个老师围着看。学生耳闻目睹了身边这些不诚信的行为,学校再要求学生讲诚信能有力量吗?

3.学生德育观念淡薄关于如何做人的道理,农村重点高中的学生也都能答出一大套,但他们不能较好地将德育要求内化在行动上。有的学生对公益活动缺少激情,不是把自己当成集体中的一分子,而是喜欢游离于集体之外,缺少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有的不讲诚信,晚自习之后跑到城里上网,夜不归宿,老师谈话之后,保证下不为例。可没几天在别人的诱惑下又翻墙出去上网,老师再次谈话时,却堂而皇之为“宁可受批评,不能背弃了朋友”。有的自我中心意识强,忽视了身边人的利益。如自己在外剧烈运动后感到热,回到教室把电风扇开到最高档吹风,不管其他同学是否受得了,会不会因此感冒。有的同学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好,看到别人潇洒的消费,自己也打着脸充胖子,挥霍父母的血汗钱,不体贴父母劳动的艰辛,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有的学生对敬业乐群,公而忘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厚德载物,达济天下;见义勇为等民族传统精神不屑一顾,缺乏认同感。

二、原因

1.德育教育的机制缺陷从现实社会的角度看,一个人接触社会的时间越长,积累起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生活经验越多。高中学生一般在16—18岁,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其接受新的道德规范的难度越大。此时如果我们的德育教育不力,其积累的反面生活经验占了优势,就会发展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果我们的德育教育生动有效,就会使其自觉剔除积累的反面经验,弘扬积累的正面经验和接受新的更高层次的道德规范要求,成国家的有用之才。然而国家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看起来主要放在各学科的渗透教育中。这固然不错,但现实中各科渗透教育的伸缩性非常大,由于教师的素质问题很多德育渗透教育都难以到位,实质上是严重削弱了德育教育,这是非常危险的!

说德育教育这手“软”,还因为没有把学生的德育水平纳入高考升学之列。美国的高中和大学都非常看重学生的德育,对学生的德育社会活动有客观详实的记载,是大学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之一,文化成绩再好的学生,德育社会活动内容不佳就不能上重点名牌大学。这是因为一个对他人、集体、祖国冷漠的人不会对人类有所贡献。是此,只有改革和完善目前的德育机制,才能使德育教育由“软”变“硬”。

2.学校教育的功利行为目前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看一所重点高中的办学水平,就是看它的升学率,看它考取北大、清华有多少学生,过一类线的比例有多大。通过纵横向的比较,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就出来了。因此,升学率成为学校发展的硬道理。要提高升学率,必须以加班加点的强化训练为途径,是此,学校不得不顺着升学率这根棒子转。关于德育教育只能把要求编成清规戒律让学生走向“文本”了,对学生中失范的行为只能以“堵”代教。若真正让学生把大块时间用来搞社会实践活动,在时间上学校花不起。若一任校长在升学率上扎了牌子,他将成为学校的“罪人”。这种功利行为是从小处和短处着眼的,说到底是一种私利行为。再之,搞好了德育教育未必就没有了升学率。

3.教师对德育教育缺乏责任感目前高中的德育教育理论上是靠所有教师协同完成,表现为教师的示范性,教学的渗透性,与学生的互动性上。然而目前有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的失范行为不是引导,不是平等交流,而是指责、训斥。对教材中具有教育性的内容,不是去开动脑筋,创设情境,有机渗透,因材施教,而是干巴巴地“教教材”。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是用激情去激励,用爱心去抚慰,用真诚去感染,而是用信条去训告。这些行为反映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育人方法问题,而是一种对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的态度问题。

4.德育教育科学研究滞后社会在不断发展,观念在不断更新,德育教育应具有预见性和超前性。然而目前的德育教育并没有完成“由文本走向生本”的转变。德育教育不是学生对德育知识量的获取多少,而是受教育主体通过社会活动对德育要求内化,即是否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形成了奋发上进的人生价值观,是否激发了勇往直前的拼搏进取精神。目前有些农村重点高中实行了一种叫做“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即学生的学习、生活、运动都不出校园,这种管理是减少了不少“麻烦”,“净化”了学校的教学环境,但学生却真正成了笼中之鸟。这种回避现实矛盾的做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即直面德育教育现实,理清德育教育问题,试验德育教育方法,找出德育教育规律,才能提高德育教育效率,达到德育教育目的,使之事半功倍。毋庸置疑,目前学校的德育教育研究滞后,还没有走出“文本”和被动应对的误区。

高中德育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特点;创新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方思想、价值观、互联网等新事物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伴随着这些新事物长大的高中生也和以前的高中生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就对高中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德育教育必须朝着符合新时代高中生特点的方向进行内容、形式、思想等方面的调整。

1.当代高中生的特点

当今的高中生多为90后,由于计划生育等原因这批高中生多为家里的独生子或者独生女,生理和心理发展接近成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同时当今中国社会展示自我能力,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追求自己想要的。故当今的高中生生理和心理发展接近成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第一,他们追求个性、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第二,由于生长环境和个性原因存在着偏激固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更加注重个人权利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三,有较强的自主性,对社会及生活有自己的见解,但由于经历和知识原因看法仍然很幼稚片面;第四,缺乏理智冷静、易冲动,往往仅凭一时之快意气用事;第五,在情感上,他们向往亲情、爱情、友情但是他们的感情承受力较弱。故对于当代的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必须推陈出新,采用新的符合他们特点的德育教育。

2高中德育教育新要求

结合当今高中生的特点,高中德育教育必须更新观念、顺应时展、贴合高中生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重新调整。

2.1 坚持“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进行高中德育教育

当代高中生自我意识较强,要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权利的保障。所以高中德育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要本着尊重、平等、关怀的态度去研究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在德育方面的困扰和意见,力求做到德育教育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为主,教师积极引导为辅的模式。同时,在发现学生德育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本着尊重以及解决问题的态度,积极地了解情况对学生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德育存在的困难。

2.2 依托课堂开展与知识能力目标结合的新德育教育形式

思想品德素养与科学文化素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各学科的教学目标都应该由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维构成,缺一不可。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目标达成,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高分低德。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的高中生面对纷杂的信息,鉴别能力较弱,这就使得许多学生的一些认知是不正确的。而各学科老师在进行课堂教育的时候,是可以通过联系课堂知识内容对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

2.3 以大众传媒为媒介,创新德育形式

当今时代是电子时代,互联网、电视、电影、广播、手机等都是有着传播面积广、信息量大的特点。同时,高中生对于这些电子产品也是十分的感兴趣,生活中也充满这些产品。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口头教育、书本教育,更应该依托新媒体进行网上教育、广播教育等。可以给高中生播放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歌曲等,使学生在看电影、听歌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收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增强作为公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这样的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同时具有趣味性的,更加符合高中生追求潮流、追求新鲜事物的特点。此外,依托大众传媒不仅可以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还可以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扩大德育教育的影响范围。在寒暑假期间学生一般都是在家里的,教师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面对面集中地德育教育,便可以通过人人网、微信、QQ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教育。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增强德育教育的时间性,使德育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

2.4 建立新的德育评价体系,学生参与自我德育评价

高中生往往渴望独立、渴望自己管理自己、渴望自由,对于教师的管理在心理上是排斥的。同样地,在德育教育方面,高中生普遍认为自己和教师一样是成年人,品德素质水平相差也不大,教师对自己进行德育教育德育评价是不合理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改革德育评价体系,要把学生的自评以及同学们之间的互评作为德育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德育自己可以做主,自己的改变自己可以感受,自己的表现自己可以给自己打分。

同时,德育教育的评价和目标一直以来都是过于理想化、一致化的,十分难以做出真正的量评。故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设立不同的德育评价指标。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教育也是一样的。

2.5 创新德育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以往德育教育活动大都是教师开所谓的主题班会,整个班会都是教师站在讲台上面滔滔不绝地讲大道理,学生要么在底下昏昏欲睡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要么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整堂班会下来,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枯燥乏味,德育教育效果微乎其微。现如今的高中生最是反感这种填鸭式的教育,他们喜欢新鲜的、刺激的、有意思的事物。所以德育教育的形式除了上述讲的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教育形式外,还可以开展一些符合学生要求的富有趣味、创新、参与度高的活动。同时除了在学校开展诸如此类的活动以外还可以带学生去养老院、残疾人院、孤儿院等地方,实地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去养老院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家属看望情况,进行尊老教育。这种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用脚去丈量,用心去感受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真真切切认识到德育教育不是空话,而是真实存在于生活中的,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总之,德育教育不是亘古不变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有很多新的方式、内容、内涵出现。只有与时俱进,根据高中生的特点时时调整德育教育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做好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黄蓉生,青年学研究[M],四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曾科成,合继承优秀传统,创新德育体系[J],管理研究,2011(12).

[3]李志刚,高中德育工作之思考[J],教育科学,2011(5).

高中德育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现状;对策;分析

我国在教育普及中不断强调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控制能力也不足,因而在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外界不良因素诱导时,学生容易以心理敏感或情绪压抑作出不当举动。针对这一点,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正确认识德育内容、观念和价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1]

1高中德育教育现状及主要问题

1.1社会环境方面:高中学生个性特点鲜明,这一点符合其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学生的个性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能够促进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认识,但是也容易造成学生在人际交往和学习中忽略他人的有效建议,形成“偏听则暗”的局面。例如当今社会大发展中强调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学学生选择辍学打工,技能不足沦为盗抢和乞丐群体,这就是当前德育教育与社会不相适应的现实案例。1.2家庭环境方面:高中生尚处于青春发育期,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较强烈,在与外界人、事接触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同时又过度重视自我感受,容易导致偏激性心理产生。高中生在学习生活中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学校和家庭,但是关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能一味寄托在老师和学校身上,需要将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德育教育相连接,为学生营造更加充分和完备的受教育环境。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由于高中生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导致对其心理、情绪等关注不够,家庭教育出现缺失和错位,使学生缺少正当的家庭关爱和教育。例如在相关调查中发现,许多高中生父母对孩子家庭教育不当,助长学生不良习惯,部分学生不懂得尊老爱幼、骄纵任性,甚至偷盗父母钱财、打骂父母等。[2]1.3学生自身的“三观”问题:而高中老师并没有完全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依旧老眼光对待新学生,依旧把文化课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好说。所以逐渐出现了一些极不和谐甚至让人痛心的事,究其原因,德育教育被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我德育教育意识缺乏,导致人身观、价值观扭曲,在高速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中,盲目追随潮流,却不能明辨是非。例如当今校园暴力事件频出,学生甚至将打骂、侮辱同伴的视频和照片上传网络,追根究底,使学生受不良影视、小说情节影响,错误代入到现实,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

2高中德育教育问题解决对策

2.1教育环境的优化:高中生德育教育包括思想素质教育和道德理念教育,高中生由于心智发育尚且不够完善,因而在实际教育中,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均要做好引导、辅助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教育观。从学校教育层面来说,老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变化,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化解重重师生矛盾,并且在相互沟通交流中促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学校方应该切实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新的教育现象引导高中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同时以交流会和座谈会的形式宣传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建立起完善的学生考评制度,将德育考察项纳入其中,综合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优化德育教育环境,还需要家庭和社会做好正确的引导,家长要言传身教,鼓励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和认识,社会媒体宣传方面则要注意信息传播的有效性。[3]2.2德育活动的开展:高中德育教育出现种种问题,现实堪忧,因而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形式,通过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学生在实践感悟中充分感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性。高中学习不能停留在课本上,学生需要走出校门、走向生活,高中生也不能仅仅学习文化知识,需要在社会体验中完善自我德育教育工作。据此,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安排学生参加烈士陵园扫墓等社会公益性活动,让学生参与植树环保、敬老爱老活动,学生在与不同的社会群体接触中能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作用。开展与时代相适应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还包括捐款捐物、义卖等,学生能够在实践体验中意识到德育教育对自身道德品格和思想培养的作用和影响。[4]2.3德育教育渗透: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人们心理上的浮躁和欲望表现明显,这种价值观念也对当代高中生的德育教育产生严重影响。当代教育工作中,学校和老师为学生提供文化教育服务,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学校的教育工作开展中过于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学校德育教育华而不实,德育工作落实靠后直接导致教育恶性循环,不良效益日益凸显。因而在现代德育教育工作中,无论是社会、学校、家庭还是学生自身均应该摒弃浮华,时时刻刻渗透德育教育,把育人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将德育教育融入课本、融入生活,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感悟人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自我成长和进步。

3结语

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形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社会在变革,而高中德育教育也要有新的对策,针对当前高中德育教育问题,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究其原因,积极分析出现的问题,找出应对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孝顺.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知识经济,2010,04:148.

[2]罗群珊.浅谈新时期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成功(教育),2010,09:128-129.

[3]朱向东,顾彩平.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7:20+133.

[4]罗景燕.当前普通高中德育现状调查分析和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2:19+28.

[5]梁坤.浅析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3,28:174.

高中德育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德育;创新发展;课程改革

1高中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缺乏对不良思想的辨别和抵制能力

1.1.1社会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社会上出现了以“黄、赌、毒”为主的不良思想,而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的广大高中学生,必然受到影响,身心健康受到损害,阻碍青年学子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1.1.2个体的心理。高中学生处在青春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又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性的独特。学生对于新事物盲目崇拜、学习,只顾追寻所谓的潮流,缺乏对不良思想的抵制力和自控力。因而潜移默化中侵蚀了青少年的思想,使其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下降。

1.2家庭环境阻碍高中生健康发展:现代社会中,一方面,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不断增加,父母一味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缺乏对孩子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异、突发性事故,导致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这种家庭环境极易造成孩子孤僻、自卑。这两种家庭环境对高中生性格上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自私、自卑、孤僻的性格必然不利于其在德育方面的健康发展。

1.3传统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1)传统教育模式是建构在传统思想文化基础之上的,传统思想中保守、愚昧的一面反映到教育模式上,则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禁锢。教育目标上,往往停留在升学层面,忽视人的健康、快乐的成长,把升学看作了目的;课程设置上,往往陷于功利层面,以高考统领一切,重眼前轻未来,忽视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学方式上,往往停留在静态的传授知识,忽视动态的建构知识,轻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人格养成上,往往满足于封闭性的道德认知的传递和刚性教条的约束,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培养和不同思想观点的交锋磨砺。(2)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当今教育部门在高中德育教育内容的创新发展上缺少政策引导。在这种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高中生的德育发展被牢牢禁锢。

2高中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2.1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使得思想文化的传播越来越速度,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在开阔人们视野,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对高中生的思维、品行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德者,才之率也。”真正优秀的学生应是德力具足的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健康的成长并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学生。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够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埋下良好的伏笔,不至于在社会激烈竞争的浪潮中被淘汰。高中德育教育内容的创新会使青少年具备乐观向上的精神、较高的德育素质,促进高中生健康成长。

2.2推动社会进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高中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对未来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的进步需要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全面发展,思想文化又会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当前中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思想道德修养却提高缓慢,国民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要想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应重视思想文化建设,让高中德育教育内容的创新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3高中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发展的措施

3.1构建德育教育创新发展的优良环境

3.1.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德育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应是父母关系和谐、父母与子女相处融洽、家庭环境宽松的,并且父母对子女在德育发展方面进行积极引导。父母与孩子应该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3.1.2社会环境。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下,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如今多种多样的思潮、观点不断涌现,使得缺乏辨别力、自控力的高中生丧失了自我。因此,应该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向社会传播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如每年评选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的光辉事迹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为高中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社会大环境。

3.2借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省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要改变传统教育单方面地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精神层面的培养。传统教育模式有其积极方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则体现在思想保守、内容单一、形式古板方面,这些都不利于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课程中渗透德育,并在每一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有关于“情感和态度”的目标,强调要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有效的德育必须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来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增进学生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3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3.3.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在高中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应多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

3.3.2集体主义教育是强调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在课上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对小组这个整体进行综合评估;课外活动过程中,开展“我们是一家”、“滚雪球”、“蒙眼作画”等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完成游戏。既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广泛学习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

3.4借鉴国外优秀的德育教育思想

19世纪以来,西方利用以“育人”为本,以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合作能力,自主独立和创新意识的学生。而在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下,恰恰忽视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教育,使我国学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对待国外思想文化,我们应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积极吸收引进国外德育教育方面的优秀思想文化,并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学生情况,对其中有利于我国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发展的部分进行利用。切不可“闭门造车”。学习、借鉴、吸收其中的精华是我们进行高中德育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赵斌 单位:浙江省上虞中学

参考文献:

[1]周谷平.全球化与高校德育改革[J].高等教育,2009

[2]高德胜.生活德育引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高中德育教育范文第8篇

摘要: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针对这一特殊时期下高中生学习压力问题和青春期心理问题,老师和学校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和原则,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高中德育教育内容和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并针对德育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其成因,探讨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现状;对策;分析

我国在教育普及中不断强调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控制能力也不足,因而在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外界不良因素诱导时,学生容易以心理敏感或情绪压抑作出不当举动。针对这一点,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正确认识德育内容、观念和价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1]

1高中德育教育现状及主要问题

1.1社会环境方面:高中学生个性特点鲜明,这一点符合其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学生的个性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能够促进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认识,但是也容易造成学生在人际交往和学习中忽略他人的有效建议,形成“偏听则暗”的局面。例如当今社会大发展中强调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学学生选择辍学打工,技能不足沦为盗抢和乞丐群体,这就是当前德育教育与社会不相适应的现实案例。

1.2家庭环境方面:高中生尚处于青春发育期,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较强烈,在与外界人、事接触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同时又过度重视自我感受,容易导致偏激性心理产生。高中生在学习生活中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学校和家庭,但是关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能一味寄托在老师和学校身上,需要将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德育教育相连接,为学生营造更加充分和完备的受教育环境。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由于高中生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导致对其心理、情绪等关注不够,家庭教育出现缺失和错位,使学生缺少正当的家庭关爱和教育。例如在相关调查中发现,许多高中生父母对孩子家庭教育不当,助长学生不良习惯,部分学生不懂得尊老爱幼、骄纵任性,甚至偷盗父母钱财、打骂父母等。[2]

1.3学生自身的“三观”问题:而高中老师并没有完全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依旧老眼光对待新学生,依旧把文化课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好说。所以逐渐出现了一些极不和谐甚至让人痛心的事,究其原因,德育教育被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我德育教育意识缺乏,导致人身观、价值观扭曲,在高速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中,盲目追随潮流,却不能明辨是非。例如当今校园暴力事件频出,学生甚至将打骂、侮辱同伴的视频和照片上传网络,追根究底,使学生受不良影视、小说情节影响,错误代入到现实,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

2高中德育教育问题解决对策

2.1教育环境的优化:高中生德育教育包括思想素质教育和道德理念教育,高中生由于心智发育尚且不够完善,因而在实际教育中,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均要做好引导、辅助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教育观。从学校教育层面来说,老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变化,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化解重重师生矛盾,并且在相互沟通交流中促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学校方应该切实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新的教育现象引导高中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同时以交流会和座谈会的形式宣传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建立起完善的学生考评制度,将德育考察项纳入其中,综合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优化德育教育环境,还需要家庭和社会做好正确的引导,家长要言传身教,鼓励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和认识,社会媒体宣传方面则要注意信息传播的有效性。[3]

2.2德育活动的开展:高中德育教育出现种种问题,现实堪忧,因而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形式,通过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学生在实践感悟中充分感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性。高中学习不能停留在课本上,学生需要走出校门、走向生活,高中生也不能仅仅学习文化知识,需要在社会体验中完善自我德育教育工作。据此,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安排学生参加烈士陵园扫墓等社会公益性活动,让学生参与植树环保、敬老爱老活动,学生在与不同的社会群体接触中能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作用。开展与时代相适应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还包括捐款捐物、义卖等,学生能够在实践体验中意识到德育教育对自身道德品格和思想培养的作用和影响。[4]

2.3德育教育渗透: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人们心理上的浮躁和欲望表现明显,这种价值观念也对当代高中生的德育教育产生严重影响。当代教育工作中,学校和老师为学生提供文化教育服务,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学校的教育工作开展中过于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学校德育教育华而不实,德育工作落实靠后直接导致教育恶性循环,不良效益日益凸显。因而在现代德育教育工作中,无论是社会、学校、家庭还是学生自身均应该摒弃浮华,时时刻刻渗透德育教育,把育人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将德育教育融入课本、融入生活,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感悟人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自我成长和进步。

3结语

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形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社会在变革,而高中德育教育也要有新的对策,针对当前高中德育教育问题,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究其原因,积极分析出现的问题,找出应对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孝顺.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知识经济,2010,04:148.

[2]罗群珊.浅谈新时期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成功(教育),2010,09:128-129.

[3]朱向东,顾彩平.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7:20+133.

[4]罗景燕.当前普通高中德育现状调查分析和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2:19+28.

[5]梁坤.浅析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3,28:174.

高中德育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10-002

在新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自身水平的提升以及自我能力的飞跃,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大途径。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充分张扬个性的时代,需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充分的个性展现,以求在社会上发现自己的生存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跨越,实现人生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欲横飞的时代让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和发展上的障碍,要彻底摒弃这种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就必须对现阶段的高中德育教育的困境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该问题的基本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进行反思,形成自身的发展路径,实现中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现阶段,是充分张扬个性的时代,对于学生来说,个性也是极为重要的个人体征,在进行对传统观念批判的同时进行的教育理念的改变,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要实现的一次飞跃,在这样的飞跃中可能实现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如果运用机遇不善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的社会适应度的提高起到反作用。笔者对于中学的德育教育观念有较为明确的认知,并对中学的群体有常规性的了解,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当前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基本问题

高中作为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显得尤为必要,德育教育是实现这一引导机制的最为集中、具体的体现,要实现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就必须对现阶段的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详尽的分析。对高中德育教育现状的分析可以从教育的形式、内容、效果、定位等几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在德育教育的定位上

从现实的教育体制以及教学实践来看,教育行政部门以及老师在头脑中并没有形成全面的素质教育观念,在综合考评以及系统内的评价中,总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评学生发展的重要甚至是唯一条件,同时也成为学校考评教师机制的一个关键手段,在学生中会形成“一份值千金”的思维,而道德因素在考试评价中却得不到任何的体现,因此德育教育的无用论日益膨胀并发展迅猛,学校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必然的,但是在学习成绩与德育之间要形成一个相互激励的机制,二者要达到一定的平衡,如果单独的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重要性,而偏废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就会导致对教育目标的偏执理解,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学生也一味的强调成绩的重要性,而对于基本的道德体系建设不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就在德育教育方面形成了定位上的误区,这个是形成当前高中德育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核心因素,也是必然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其次,在德育教育的教育内容上

我们知道,高中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现阶段的德育教育中可以看出,其教育的内容是较为抽象空洞、陈旧不变的,并没有实质性的教育内容。可以看出,在当前的高中德育教育中,其基本内容已经被思想教育所代替,但是我们知道,德育教育与思想教育是存在较大的差别的,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综合适应社会能力的提升,要求学生用这一观念来统筹自身的发展规划,但是在思想教育中可以看出,其目标是强调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邓小平理论、思想、三个代表”等等,这些思想理论都是在大的方向上提供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却是小之又小,德育教育要求的是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对社会有较为明晰的态度,其中包含关于思想教育的内容,这对于素质教育来说是较为全面具体的,德育教育中的内容的空洞性、陈旧性表现的较为明显,应该引起德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再次,在德育教育方式上

在教育方式上,现阶段的德育教育方式表现为简单灌输、途径单一的特点,这也是阻碍高中德育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方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效果的好坏。德育教育表现的较为现实的就是一种理论上的提升,同时是一种理论向现实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素质教育就必然要对这两种理念进行分析和评价,寻求其中的完美契合点。某报端曾现这样的报道,在某雷锋活动的宣讲会上,同学们个个听的津津有味,触动很大,热泪盈眶,但是到了活动结束后,活动现场却没有人能主动进行打扫;献爱心活动中将整钱换为零钱进行捐献,攀比的是谁的次数多,这无疑是对德育教育的一种讽刺和嘲笑。我们说的素质教育或者德育教育表现的是一种思想上的升华,用这种升华的思想去完善现实中的行为,两者达到平衡,就真正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而并非上述的跟风、攀比,只讲形式不讲内容的活动,这是对德育教育形式的一种理解误区。

最后,在德育教育的效果上

高中德育教育是一种在理解能力上的素质提升,同时也是一种思维理念的升华。这就要求所产生的效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所创新,也是素质教育成果化的集中表现。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德育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德育教育的效果是微弱的,德育教育的本意是要带动整个德育水准的提高,但是收效甚微,有的学校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成为学生的话柄,这与德育教育的坚持力度、实施策略等有直接关系,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基本效果,就有必要实现德育教育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与时俱进,让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实现德育教育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形成良好的高中德育教育机制。

二、完善我们高中德育教育机制策略分析

要实现德育教育目的的完整性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系统化进程,就有必要对高中的德育教育进行良好的规划和引导。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提升高中德育教育的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优化德育教育的目标

优化德育教育的目标体系,也就是说在德育目标上应注意基础性和层次性。德育目标应依据高中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接触的社会关系的顺序,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低到高,按学段、分层次,归纳系列,构成整体,使之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简约性。如:通过教育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现代法律观念和法制意识,他们要懂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和相应的行为方式;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要能够遵守社会公德;有利他主义精神。它是一种内化的准则和行为,这是德育的核心层面。学校教育在德育上达到这样的层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学生要有理想、有信仰、有高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其次,强化德育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

德育是态度的教育,除了接受价值观教育以外,更重要的在于学生自己是否愿意去做。因此,在德育的教育方式上要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其思想上有所触动,心灵上产生体验。主要方法如社会调查、实际锻炼、自我教育等,这些方法都能增强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学生的主体性,让其认识到学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能够体现出来的各种作用,通过这些形式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注意发挥各方面的联合德育功能

德育教育不是一方或者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各方面进行有效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笔者认为,在学校方面,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功能,如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利用各种活动进行教育等。家长方面也应配合学校教育。可谓是根植于家庭,表现于学校,家庭环境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在社会方面,要净化社区环境。在强调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时,我们要关注一下社会大环境给孩子们提供了什么。

参考文献:

[1]汪才明.论道德需要与道德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郑富兴.德育情境的建构──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校的品格教育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高中德育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德育 德育教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86

班主任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相处时间最久的人,学生有什么问题也比较喜欢向班主任请教。因为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也可以让班主任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本班学生情况。但实际情况却大为不同,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而是片面的了解学生,通过对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表现来判断这个学生处于一种什么状况,也不去深入了解这个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去理解学生的需求。其实很多学生都没有那么糟糕,也不是都那么不听话,他们很多时候只是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关注他们,能够听他们讲一讲心里话。只要教师用心去倾听他们心里的想法,他们一定可以打开自己的心结,与老师诉说自己的想法。

如果班主任愿意用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去关注自己的学生,就很有可能改变学生的错误思想,改变学生的人生。如果班主任没有关心呵护学生,那么学生就很有可能一直无法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久而久之由于得不到帮助,学生一直处于错误的状态中无法自拔,这样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有可能影响他们的未来。那么在当前高中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教学措施呢?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发现以下方式可以很好的运用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这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一、班主任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让他们发挥想象创造属于自己的天空

现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教育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念,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班主任是和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相对于来说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的人,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是他们在学校里最值得信赖的人,如果教师不注重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就容易产生信任危机,变得不相信教师,不相信别人,继而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改变以往的传统陈腐观念,树立当代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班主任要具有平等思想,学会和学生平等相处

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和学生的作用都是同等重要的。在传统的德育教育过程性中,教师总是喜欢把学生管得死死的,把一切关于道德品质的思想强制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接受这些思想就完事了,根本不管学生是否理解其内涵,是否有无疑惑。在这种方式下培养的学生固然会按班主任的意思去做,但是这样的学生依赖性很强,自身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意识。所以教师在对当代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班主任一定要树立平等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班主任要和学生形成互动关系,在教学中要经常和学生交流教学观点

高中学生学习课程多,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作业,教师一般都是上完课就走,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很少,由于班主任的工作量大,很多时候也没有抽出时间去了解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一般都是单向性的,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学生对班主任所讲的意思也是模棱两可,无法理解透彻。同时,教师所讲内容比较空洞无味,学生还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不接受班主任的教导。所以班主任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注意和学生形成互动的情景,让学生和自己交流沟通,使双方的观点都得到展现。

四、班主任要言于身教,要以身作则做好带头作用

当前我国的教学主要是采取班级制,班主任是每个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所以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班主任必须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转变他们内心的错误想法。如果班主任只是把德育内容讲授给学生,而自己的行为却与之相悖,那么学生就会认为教师讲的是假的而不去执行老师的安排。长久下去学生还容易养成表里不一的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班主任在指导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带头作用,树立良好的师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去改变学生。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多种德育教育途径。高中生活单调而枯燥,往往没有很多的课余生活,即使这样,班主任也要发现学生平时生活出现的情况,运用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德育教育就在我们的身边。

五、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教师也要加强学生这个方面的指导

虽然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但新课程标准提倡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觉思考的习惯。在学习的空隙,教师要利用时间让学生放松一下心情,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新的德育教育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他们的思维。同时,班主任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集众人所长,取其精华。

六、班主任在德育教学要注意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当下的德育教育我们可以发现,班主任的教学方式单一,导致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这样学生就无法正确地认识德育的内涵和实践德育的内容。所以,班主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制定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搜索更多的德育教育途径,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法进行德育工作。比如,学生对故事感兴趣,那么班主任就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另外,学生的好奇心重,喜欢动手操作,那么班主任就可以开展相应的德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德育知识。通过周末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去孤儿院看望残疾儿童,去养老院拜访老人,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意义是非凡的,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加强德育思想的培养。

上一篇:医院税务管理范文 下一篇:报纸广告设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