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项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05 15:28:55

高校专项教育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第1篇

高等教育产生于中世纪的欧美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与转型,逐步得到完善。培养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为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目的、职责或者称之为使命。我国的高等教育就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被引进而来的,并且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社会对于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成不变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必须朝着社会需求的方向不断探索和前行。

2网球专项教育发展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引领

网球运动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项体育运动。在网球运动刚刚走入国人的视野中时,还未被广大中国体育爱好者所熟知,因此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就更少了。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攀升以及我国体育事业的飞跃式发展,加上李娜、郑洁、彭帅等中国金花在国际网坛不断取得佳绩,我国的网球运动如雨后春笋一般,网球人口也是突飞猛进地剧增。在此情形下,网球专项人才的就业缺口不断扩大和凸显,真切反映了我国网球专项教育功能的缺失和薄弱。网球专项教育是体育教育的分支,尤其是属于高等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产业化快速成熟和发展的当下社会,网球运动已经绝非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而已,它是一项涵盖着悠远的体育文化,并且在竞技体育领域和社会体育领域都扮演者重要角色。高校网球专项教育担负着培养能够很好的服务社会的网球专门人才的重任,也是网球运动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因此,网球教育发展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引领。

3社会需求背景下高校网球专项教育改革的路径

3.1树立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教育思想

高校网球专项教育改革的原动力和根本所在,就是要摒弃落后的网球教育理念,开放大胆地与时俱进。正如网球教育是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网球教育理念的演变与发展始终与体育教育理念保持协调一致。然而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体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体育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功用逐渐被人们所放大和看重,体育教育理念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已经从单纯对于人的体育教育,拓展为通过提高人的体育素养使其更好的为体育事业服务。网球教育理念亦是如此。网球运动传入中国之后,各大高校的网球专业和课程纷纷应势而生,这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了解网球文化和技能的需求。然而与网球普修和选修课程相比,网球主项课程的开设初衷以及生源条件远远不止如此。所以,网球专项教育改革的起点便是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3.2建立与社会需求相协调的课程体系

3.2.1培养目标

高校网球专项教育改革,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且特色鲜明。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网球运动的发展需要专项素养较高的专业化人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高校只要培养出会打网球的人就算完成使命了。当下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体育行业亦是如此。通过调查我国专业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方案发现,目前吉林体育学院等专业体育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多以“技术精良、人文厚实”为主导思想,重点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专业运动素养和技能,能够胜任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和学校体育教学,并能从事体育科研、体育管理和体育产业开发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凸显了高校对于大学生在人文素养、知识技能、实践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与社会需求相契合。与此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各高等体育院校在教学目标设定上的一个弊端,就是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趋同的现象比较明显。网球专项教育与其它主项一样,在高校教育中唯以运动训练专业为主要教育阵地。运动训练的首要原则是竞技需要原则。因此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多元化绝不能忽视训练为竞技服务的本质。培养目标的差异性能够引导人才培养方向的分异,提高社会对专业和人才的认可度,从而拓展高校和毕业生的生存空间。

3.2.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结合社会对于网球专项人才的实际需求。课程设置的变革是实现网球专项教育改革的具体途径和必要条件。通过对吉林体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可知,目前的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为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教育、体育基础、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等7个方面的课程,从学时比例看占据了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广泛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凝练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两个重要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其一,部分课程存在着教学效率不高和学生兴趣淡薄的问题。其二,专业课程的设置绝大多数没有实践环节。在课程设置的改革环节,我们要把握两个原则和一个方面有所革新。(1)教学时间上,确保足够的网球主项课课时。网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该项运动的场地大小和运动规则。目前高校网球主项课的上课人数都在每堂课15~25人次,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用于实际演练的时间和空间严重不足,限制了网球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因此必须通过足够的课时数来弥补课堂效率低下的弊端。(2)教学内容上,加大网球竞赛规则、裁判法、运动康复和指导等与社会应用紧密相连的内容的教学比重。在网球赛事不断增加,参与网球运动的群众越来越多的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对于网球专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上述教学内容。(3)实践环节上,确保足够的网球实战教学。实践教学的匮乏十分不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应当在教学大纲中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学时并加以重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为学生毕业后自如地从事本专业的社会工作提供专业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保证。网球专项教育的使命在于为社会培养网球专业人才,其课程设置应当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社会转化效率。

3.2.3教学方法

网球专项教学过程应当包含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网球运动对于我国而言属于舶来品,教学和训练的方法与手段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然而,高校网球专项教育者为了培养出高质量的网球专项人才,必须通过广泛学习和科学研究,为学生提供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调查发现:网球教师的专项教学多采用传统的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口述讲解、示范技术要领,学生模拟、练习技术动作的方法。训练中以多球抛球训练为主,辅以少量的对打和比赛。缺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不利于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规避错误的技术动作,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因此要求我们的网球教师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和训练方法,采用多元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网球教学。

3.3建设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网球专项教育改革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高校网球教师的学历水平已经有了飞跃式的提高,基本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由于网球教师的年龄较为年轻化,故职称以中级和副高级为主体。网球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瓶颈在于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实战经验、竞赛组织与编排能力以及裁判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因此网球教师在未来的自身建设中要重点提高以上几个方面。另外网球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视野的拓展方面也亟待提高。

4结语

网球运动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网球教练员、网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人员、网球裁判员、网球教育工作者以及网球理论研究者的严重匮乏,暴露了我国高校网球专项教育的缺失与不足。因此,高校网球专项教育改革必须以社会需求为指引,进行深入地多方面的革新。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 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 管理 对策

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4%的目标成为现实,这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预算125712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预算21165亿元,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16.8%,成为我国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而高等教育支出约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1%。在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中,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对促进高教事业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性带动作用,而且影响深远,研究变化中的高校财务环境和教育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经费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价机制,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深水区和攻坚难题。

一、高校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管理成效

近十年来,国家财政及教育改革层层推进,包括高等教育投入机制改革,进行预算拨款制度改革,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增量经费主要用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教育生均拨款明显增加,国家奖助力度增幅明显,加大了重大教育专项经费的资助力度,建立省部共建机制、以奖代补机制等,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实施研究生收费制度,中央、地方教育投入增幅明显,提高了高校办学财力,基本化解了高校扩招背景下的历史债务包袱,为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高校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提升高校办学软实力的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不足,使用不畅;提升高校办学硬件的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投入结构性过剩,经费使用的效益性差,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

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提升高校软实力的财政性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规定的支出内容与修缮、购置类教育专项雷同,没有区分不同类专项实际用资的特点和差异,严格限制人力资本消耗支出,不能匹配并满足这类专项的实际用资需求,资金供求形成错位,经费使用不顺畅,这种有钱花不出去的状况持续较长时间,将影响教育经费投入的决策导向,导致人才、师资建设领域的投入不足。

用于购置教学、科研等固定资产及修缮、基建工程类方面的财政性教育专项在不同的时期投入重复、交叉,未及时清理、进行有效的统筹整合,无形中助长了资产重复购置,共享效率低,使用低效的状况,绩效评价问责机制不完善,流于形式。

(二)虚构经济业务活动、虚列支出、套取专项资金的现象比较突出,面临资金的支付效率与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之间的矛盾

在专项经费使用中,用假发票报销,用真发票虚构经济业务活动的现象比较突出,比如:虚构劳务费、差旅费和会议费、签订虚假合同等。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是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的重点范围,现行制度将经费使用效率与财政预算拨款制度挂钩,一些高校为完成项目年度支付率,主观上也未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杜绝此类现象,导致经费使用效果下降,会计核算工作质量降低,财务信息失真,诚信缺失。

(三)高校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的内外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1、高校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预算申报管理制度不科学、不规范

财政性教育专项预算从申报到立项的时间短,校内预算申报评审制度粗糙、不严谨,形式评审重于实质评价,预算编制随意,准确性差。一些高校并未建立以项目库为基础的动态管理体系,一些高校预算申报的组织工作仓促,主管部门申报文件才开始启动,从发校内通知、受理申报、校内评审、筛选、确立申报项目到上报,这一系列流程时间短、任务急,没有建立完善的申报评审制度,就容易出现粗制滥造、闭门造车的申报结果。

2、高校的预算控制约束观念比较薄弱,在预算执行中,随意改变资金用途,预算执行与编制脱节

预算编制不准确直接影响预算的执行效果,容易造成经费使用的结构性浪费。项目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的制度调整预算,擅自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经费使用的范围和内容,结题时按照实际支出内容填列,与预算对比,差异较大,为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填列虚假分类的财务数据,人为与批复预算的内容保持一致,造成财务账表不符,也容易引发财务部门与项目执行单位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高校财政性专项经费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的内部管理改革没有及时跟进,未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性专项经费管理机制,内部管理能力和水平达不到教育、财政改革预定目标的要求

国家公共财政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对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内部长期形成的理财模式和管理组织架构惯性强,不能主动调整,而是被动应付外部政策的调整,以致高校内部管理能力和水平滞后于改革的目标要求。一些高校公开透明的理财观念薄弱,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淡薄,对越来越多的财政性专项经费管理还停留在过去的小规模的临时应付的思维里,旧制度不适用了,新制度又没建立,容易出现管理真空,无章可循,为权力寻租开方便之门,导致国家财政性专项政策的执行效果偏离预期的政策目标。

(二)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凸显出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些现行的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教条、过时,内容出现同质化、泛化趋势,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容易脱离用资的实际需求

现行制度设计内容面面俱到,重点雷同、经费使用的有效性评价标准不清晰,教育个性化指标不够完善,学校对专项资金使用的自主支配权受限,主管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难以落到实处。笔者对比现行各类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发现允许列支、限制或禁止列支的内容均大致相同,要求具体而泛化,不能满足不同类专项用资的特点及差异化需求。国库支付体系对各类专项经费实行“一刀切”的做法,无意中助长了“短、平、快”的实用主义思想和“立竿见影”的政绩工程观念,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和效益性持续弱化。

(三)财政性教育专项资源的配置结构有待改善,未达到教育改革的预期目标

现行财政性教育专项资源配置的顶层设计出现“碎片化”倾向,各级主管部门政出多门,一改革就设专项,导致各时期专项种类庞杂,范围交叉,内容雷同,旧的专项未清理,新的专项又出台了,缺乏资源配置的统筹及整合功能。笔者认为,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是影响高校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中就包括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向、结构、使用机制不合理,没有取得预期的公共利益及公共示范效应。高等教育系统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硬件轻软件、重物轻人的观念没有彻底扭转,没有把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等软实力的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制约了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在经费投入导向上亦如此,对办学软实力的投入上相对不足,重视不够。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应是高校长期投入的重点领域,在现行财务制度体系内,如何合法合理使用这类专项经费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四、高校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管理对策

(一)学校层面: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勤俭理财的观念,既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又要遵守财经法纪,做到制度先行,花钱有预算,支出有标准,结果有评价,问题有措施

1、以项目库管理系统为中心,建设统一的专项经费管理平台,完善专项管理组织机构,加强专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形成科学、完善的专项经费管理体系

项目库的建设应以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为中心,建立项目的遴选入库及退出机制,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通讯技术,在项目库系统平台上完成项目申报、评审、入库、上报、立项、执行、评价、问效等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成为校园一体化管理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管理能效。同时,要以项目库为中心完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复合型项目管理队伍,提高项目管理质量。高校理财环境的复杂性,经济活动的多样性,教育及财政改革的连续性、深入性、广泛性要求财务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各级领导应该高度重视财会干部配置的专业性要求,建立专业学习和工作培训制度,试行定期轮岗和交流制度,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与此同时,根据管理目标,坚持制度先行,修订旧制度、增补新办法,涵盖专项申报评审、立项执行、考核评价、绩效问责等全过程管理,形成人才、技术、制度三位一体的专项经费管理体系,通过务实高效的管理及服务创造经济效益。

2、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和会计核算体系

随着智能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结账、数据统计、信息披露等工作逐步被计算机网络及财务软件技术所取代,在单位决策管理中财务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有这些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如何延伸并深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高校财务管理应向战略管理延伸,建立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理财理念,各种办学资源的配置必须为高校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服务,紧紧围绕高校的长期发展战略、中期发展规划、短期发展目标调整现行财务管理体制,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而且,现行的高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原则,不同于企业注重成本、效益的制度设计,但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多元化的,除了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强制性要求,也有对内加强理财,提高经济效益的诉求,高校开始重视教育培养成本、国有资产折旧、后勤服务成本核算等,构建以绩效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和会计核算体系,就必须改进现行单一功能的预算管理方式和会计核算方法。2013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及即将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新增了支出绩效评价、国库集中支付、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部分引入权责发生制、内部成本费用管理等相关规定,为构建绩效导向的财务管理体系奠定了制度基础。

3、强化民主理财的观念,大力推进财务透明,信息公开,建立“阳光”财务工程

学校的教育经费来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理财用财不能设置“理财玻璃门”,看得见,摸不着,应当把财务资源分配的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建立财务民主决策制度,完善财务公开制度,包括财务听证制度、财务专家咨询制度、立项公示制度、财务信息制度等,明确规定财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间等,向港澳及国外高校学习,每年向信息使用者财务报告,扩大目前信息公开的范围及深度,以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为突破,从申报、评审、立项、实施、评价、问效等全过程公开,公开的内容应覆盖申报、评审、立项、预算、决算、支出标准、执行评价、绩效问责等全过程信息,并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帮助使用者正确解读财务报告及信息,防范信息误读、误解,做好信息公开后的舆情反馈处置工作。

(二)政策层面

1、坚持政校分开,准确定位政府职能,扩大高校理财自,调整专项经费的投入机制,实施结构调整,增强政策的顶层设计和资源的统筹规划力度,关注政策制定及实施的整体性、协调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统筹、清理、整合各类专项,调整现行设置单项资助、奖补的做法,解决顶层设计碎片化倾向

主要包括:增强资源统筹力度,提高政策执行的整体质量和效果,重点包括:依法、规范专项经费的设立权限,防止多头管理;明确专项经费的设立期限,强化目标管理,防止专项经费长期低效使用;加大专项信息公开力度,完善专项经费竞争性分配评审制度,加强化专项评价、绩效考核,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定期清理、撤销或归并专项,完善专项经费的进入退出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防止重复、交叉设置。

优化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结构,必须遵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根据高校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目标及要求调整财政性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方向,资源投入应更加强化对办学软实力的投入,实施功能定位,建立分类分级的投入模式。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的不同层次类型、结合同类型高校学科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目标进行制度设计,注重政策实施的唯一性、整体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财政性专项政策的引导、示范作用,推动高校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模式。

2、调整现行专项经费管理模式

建立小政府大学校的管理理念,以扩大高校理财自为出发点,明确区分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的专项管理权责,减少对微观事项的审批控制和行政干预等现象,在制度设计上应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扩大高校实施项目和使用经费的自,由高校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实施条件进行统筹规划,将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与其他国拨经费、自筹经费、社会捐赠及合作经费等各类来源的办学经费进行统筹使用,将项目实施中人力资本的消耗支出纳入货币补偿范围,由高校统筹考虑办学硬件和项目实施所必须的条件投入,主管部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度减少对专项实施中的微观事项和细节控制,加强宏观调控,重点提高项目评价的标准化建设水平,加强项目监督的有效性和动态性,加大项目绩效考核及结果利用的力度,健全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完善实物资产购置标准体系、实物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强化对项目实施的目标管理,引导高校健全资产共享、有偿使用的管理机制,盘活存量资产,统筹增量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3、注重实效,加强对高校办学资源统筹整合的政策引导

按照大学的功能,并结合国家及各省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清理现行各类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将功能相同、资助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专项进行归并、打包,撤销低效使用的专项,制定新的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引导高校改变现行专项经费的条块化管理模式,促进高校建立办学资源统筹规划管理机制,引导高校打通各类办学资源之间的使用界限,根据自身基础和优势特色制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打破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产业的条块化分割管理和学科专业壁垒,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师资建设水平及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三)技术层面:完善财政性教育专项评价及绩效考核机制

高校是提供公共高等教育服务的主要载体,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如何,既要关注支出的效益,又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高等教育服务的刚性需求。建立完善与公共财政相适应、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为导向、以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和效益性为核心的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机制,是现阶段财政性教育专项管理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改革立项评审机制

目前,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的立项一般采用部门统筹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在评审环节,专家的主观评价所占权重较大。应建立目标管理,设定目标权重,以业务目标为主,兼顾财务目标。建立竞争性因素评审机制,增加客观指标评价的权重比例,减少主观指标评价的权重比例,提高立项评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立项评审论证的重点应包括:实施专项的资源条件保障程度、实施专项的管理机制保障及创新程度、建设目标与任务的合理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贡献度等方面。

2、建立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经费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在优先保证经费使用有效性的基础上考核经费的使用效率

绩效评价标准是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尺度。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二者都是为评价目标服务的。绩效标准的制定应包括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指标标准水平的确定。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业务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业务指标、技术指标、经济指标、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等多层级指标体系。不同类的专项目标,选择评价指标的权重也应体现差异性。指标标准水平的确定必须考虑标准的通用性、财政专项支出的公共性和复杂性、地方发展的不均衡性、办学层次、类型及水平的差异性等多种重要因素的影响,并结合专项目标的个体专业标准、行业领先标准、国际先进标准等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进行确定。

3、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及应用。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及应用制度,形成长效的奖惩机制

主要包括:探索建立绩效评价与教育经费管理相结合的机制,现行的绩效预算拨款制度是政府探索绩效评价应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对评价优秀的项目实施综合或专项奖补,采取追加专项项目、奖金、荣誉表彰等多种方式。对评价差的项目实施退出机制,采取减少、缓拨或中止后续拨款,中止实施,退回已拨经费、强制退出实施等多种方式,督促高校改进预算管理模式,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教育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开发专项经费管理库信息系统,实现专项经费的动态、透明、全过程管理和联网监控,加大财务透明及信息公开力度,对专项工作的目标完成情况、绩效评价结果、经费使用的评价结果进行公示,对违规使用专项经费的行为进行公开,扩大专项信息使用者的知情权,信息传递对称,在专项经费管理领域逐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运行管理机制。

建立绩效问责制度,坚持“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通过内外部专项审计、定期专项检查、结项综合验收、绩效考核等多种方式实施定期监管,严肃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切实维护财经法规的严肃性。

总之,要用好高校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必须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熟悉办学的功能及内涵,掌握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功能活动的规律,围绕学校的发展战略及规划,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项目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战略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实现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目标,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出最大的长远效益,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唐万宏.高等教育投入机制改革的政策导向.中国高教研究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来研究在这样的全民健身操舞赛事环境下,对郑州五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选)班的课程设置的影响研究,从而揭示全民健身赛事对体育教育课程内容设置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全国全民健身操舞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一、前言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开展深入,人们科学健身观念和需求的不断更新改变,全国全民健身操舞赛事以其独特的健身形式、新颖的健身内容吸引着众多健身运动者和各级学校的参与。经对郑州五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班的课程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全国全民健身操舞赛事的发展对专业课程上的影响,以揭示健美操专项班现今和未来课程内容的改革重点。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郑州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师范学院、黄河科技学院这5所郑州的高校的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班为研究对象,研究全民健身操舞赛事对健美操专项课程设置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发放,调查了五所学校的学生与老师,为进一步的调查打下基础。

2.访谈法

笔者就全国全民健身操舞赛事和体育教育健美操专项班课程设置的问题,分别走访五所学校的健美操老师和其他健美操专项班学生,揭示在全民健身操舞大赛的影响下健美操课程内容设置的发展趋势和现如今的改革趋势。

3.数理统计法

将回收的有效问卷通过EXCEL2016进行百分比数理统计。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河南省全民健身操舞赛事的发展和参与现状

201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赛事,受到了各方的积极参与和一致好评。以郑州的5所高校为例,2015年比2014年参赛的队伍增加了4个队,人数增加了近2倍。2014年所调查的郑州5所高校共有5支队伍参与了四项套路的比赛,2015年所调查的对象组成了7支队伍参加了共四项项目的比赛。由此可以看出郑州市这5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班对全国全民健身操舞赛事的举办还是很重视,参与度还是非常高的。

(二)全国全民健身操舞赛事的举办后郑州五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选)课程内容现状

1.课堂内容安排现状

而经过对郑州的5所高校的现今的课程内容的访谈,一周3次专业课。在2014年之前,这5所学校的健美操专选课程内容以大众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各种风格的舞蹈和其他操类为学习内容。而在2014年全国全民健身操舞赛事举办后,在现在所安排的课程内容设置中,新加入了全民健身操舞的学习。

2.课时安排现状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班,总课时会在32-48个课时左右。通过对所调查的郑州的这五所高等学校进行走动访谈调查,得知他们情况如下:24年之前,各个学校都是32个学时,14年之后各学校都增加到了48个学时。这表明,赛事举办后,课次和课时量明显增加。全国全民健身操舞的课程内容所占的课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3.课下安排现状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班的一贯传统,大多会在正式课时之后的课下时间安排2-3次的自主训练时间。在全国全民健身操舞赛事举办之后,课下训练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师参与指导训练,学生积极刻苦的加入到课下训练之中,学生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对技术能力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培B和发展。

4.健美操专项学生对全民健身操舞内容的喜爱程度

为了得到此项调查,对郑州的5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班的220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得出了其对课程内容设置的喜爱程度的数据并加以分析,得出专选班的同学还是愿意和喜欢课程内容中增加的全民健身操舞的,也由此可以得出学生对全国全民健身操舞赛事还是很感兴趣,对其对课程内容的影响还是很喜欢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自2012年开始举办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开始,便受大到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无数好评,带动全民开始注重健身操的关注和参与。在全国健身操赛事举办后,郑州5所学校的课程内容中加入了全民健身操内容的课程,促使更加丰富完善了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班的课程内容,而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积极性也大大的提高了。在2014年之后,课时数为48次课每学期,不过课时整体大趋势为向全民健身操发展,竞技化在逐步减少。课下训练从松散自由组织,参与度不高到训练更加注重全民健身操的内容训练,老师组织,同学积极参与,训练更加系统化。所调查的郑州5所高校健美操专项学生对全民健身操舞内容的喜爱程度非常的高。

(二)建议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公共关系教育;人才培养

公共关系是人们所生存于并必须面对的由社会群体间互动而形成的关系,是社会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管理人性化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助推器。公共关系利用协调沟通、传播管理、形象塑造三大职能手段。在宏观上,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行为、净化社会风气,实现社会环境的优化;在微观上,辅助社会组织科学管理。化解矛盾冲突。协调多方关系,塑造组织形象,提高组织生存与竞争实力;通过对公共关系的学习与运用,更可促使个体观念更新、提高个人综合能力。高校普及公共关系教育既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迫切需要。

一、高校普及公共关系教育的现实性分析

(一)公共关系教育普及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大学是一个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教育部高教司杨志坚同志认为,“培养目标”是把人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预期和规定,体现着一系列思想观念,……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包括国家目的和社会目的两个方面。首先,国家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遵循的共同目标。从21世纪国内外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各种关系有待理顺,既要统筹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国际上,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依然是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口压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世界范围公共危机的频繁发生等全球性问题又不断恶化着人类的生存空间……面对上述严峻的历史课题。我国提出了抢抓历史机遇期,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宏伟目标。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等院校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肩负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任务――不仅要努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民族复兴,还要致力于消除社会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实现人类美好家园长期、文明、和谐地生存与发展。其次,从社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教育应具有传承和创新文化、提高社会生产力、完善个性和促进个人发展三大功能。仅从未来我国国内就业趋势来分析,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市场经济调节范围扩大,加入WTO,就业压力加大等综合因素影响,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生毕业将主要有四个流向:研究设计、市场营销、会计、中介服务、为社区居民直接提供的家政、服务等服务行业;占99%的数量份额,提供75%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的外资企业;自主创业。可见。21世纪大学生开办、加盟企业或从事服务行业的将占较大比重,形象意识、公众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等公关意识将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必备素质。掌握传播技术与技巧,精通WTO规则,善于参与国际事务的人才将受到欢迎。

我国高等学校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无论是创新型人才、素质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应该也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一是强烈的对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国家共兴亡的道德感使命感;二是运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开拓进取,寻求最合理与最可能的发展途径来解决人类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是掌握现代知识的能力与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知识结构合理,人格健全、心智健康、身心和谐。

(二)公共关系教育普及是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

历史与现实已然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做出昭示,同时也召唤着与之相匹配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逐步改革与完善。随着高校师资队伍水平的增强,信息资讯获得手段的多样化和便捷化,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学生专业素质水平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但同时也忧虑地注意到在社会变迁、教育体制等因素影响下,大学生整体素质依然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差甚远,这些差距具体表现为:

第一,受独生子女家庭抚养方式影响和社会变革思潮侵扰,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出现过分强调自我,漠视他人和集体利益,贪图安逸舒适,强调实惠和实用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倾向,道德信念水平降低。社会价值观念混乱。第二,市场经济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过分专业化、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层面狭窄,视野狭隘,思维固化。第三。经济改革深化所带来的社会意识多元化、分配制度改革、社会竞争加剧,也加大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失调,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大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弱,心理失衡现象较为严重。第四,受“一言堂”授课模式和试卷考核方式影响,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淡薄,表达能力、实际动操作能力较差,这些存在于学生思想观念层面、思维方式层面、心理机制层面的问题亟须一种先进的、开放的、灵活的课程体系去加以改善与解决,需要我们研究一种新的教育思路去应对挑战。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共关系教育自身特点决定其应是高校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中的首选。

二、高校普及公共关系教育的实证分析

依据研究小组成员在校内开设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部分学生中进行的抽样调查(调查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文秘、物业管理;年级范围:06级,07级,08级)下发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统计结果如下:

第一,《公共关系学》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调查显示,《公共关系学》的开设,使89.8%的学业生端正了对公关的认识,认为公关教育能提高综合素质,形成先进的观念、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心态;认为有利于树立形象意识者占89.6%;有利于树立公众意识、互利意识者占85.7%;有利于树立创新意识者占82.6%;能注重应用公关礼仪知识的学生为86.0%,认为公关能提高交往技巧。树立自信热情、开放的心理素质。

第二,《公共关系学》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能力的调查。调查表明,公关课的学习,使85.7%的学生能运用换位思考,很好地体会别人的心情;76.5%的学生能遵守诺言。讲求诚信;70.7%的学生喜欢参加群体活动;懂得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占到53.2%。

第三,对《公共关系学》课堂讨论的评价。《公共关系学)课堂讨论的开展使82.1%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协调能力;81.8%的学生认为能提高表达能力;80.5%

的学生认为能提高自控应变能力;79.0%学生认为能提高社交能力;72.6%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创新能力。

结合问卷调查,在多年实践教学的直接观察总结分析中,开设《公共关系学》选修课或公共课,对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如下效果:

(一)强化公关意识与创新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代公共关系学学科体系内容涉及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科学等诸多学科,既吸收了相关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也吸收了自然科学特别是现代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可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管理、策划、传播、礼仪知识。接受更为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学会危机管理,掌握关系协调,拓展思维空间,不仅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提高适应全球化要求的综合素质,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讨论也增进了学生们参与活动策划,参加社会实践的愿望,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形成全局意识

公众利益至上是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公共关系实践的基本原则。社会组织与社会个体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竞争,更离不开合作。公共关系竞争强调的是一种非对抗性的“双赢”经营艺术,要求社会组织具有包容性、渗透性,在服务社会中在维护社会整体效益中实现自身发展目标。进行公众利益至上,实现互惠互利教育是大学生学会关爱社会、生命、他人,正确对待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本前提,也十分有利于规范社会生活,维护公正合理社会制度,实现社会有效管理。

(三)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社会适应能力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外在资源。公共关系学课程通过对公关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公关人员必须具备的自信、热情、开放的心态面对社会和他人。在教学中,通过教育学生要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充分发挥连接课堂教学与大学生个人生活实践的桥梁作用;通过开展广泛的课堂讨论,设计特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逐渐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塑造个人良好形象。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懂得珍视自己的存在状态,并积极追求良好的存在状态,已经成为现代个人的基本生存观念之一。对于大学生来说塑造个人良好形象是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与良好修养的有机结合。通过形象教育,确立形象意识,将有助于社会个体提高道德修养与文化品位,遵守社会信誉,珍惜个人名誉。推动社会和谐、文明发展。仪表的规范、真诚的微笑与问候、得体的言语、文明的举止有利于融洽人际关系,消除人际隔阂,增强自信和自尊。提高自身素质与形象,进而营造出文明和谐的人际、社会环境氛围。

三、国内外高校公共关系教育普及现状分析

全球性的现代公共关系思想与公共关系教育的起源地均在美国。在高校公共关系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美国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曾最先对公共关系教师道德标准做出要求;在课程建设方面IPRA则从公共关系的工作流程构想出“教育之轮”;媒体资深编辑Elliot&Koper(2002)也提出公关教育应该重视道德与战略思考的主张;此外REDECK―ER(1992)建议在课程中加入课外实习。以上研究都对公共关系学科建设的实际操作起到有力推动作用。美国高校公共关系课程虽大多为新闻传播学院或管理院系学生开设,是公共关系专业的必修课,但全体学生可跨系、跨院、跨校选修。可见,公共关系教育在美国高校有一定的普及率,在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国内公关教育理论发展来看,自1983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把《公共关系》作为正规大学本科课程列入本科培养计划开始,大量公关学者、公关教育者从公共关系学科建设,包括教学体系与内容选择、教学手段与方法创新、师资力量加强等方面,从公共关系教育对人才培养作用的角度都进行了一定有益研究与探索;而国内公共关系教育实践,根据(中国公共关系教育二十年调查报告)显示。2000年以来公共关系本科课程教育不断完善,并已被新闻传播、人文、管理等学院,被旅游、文秘、公共卫生管理等专业设置为本科专业学位课或专业必修课。不少综合性大学还将

四、对策与建议

以上研究成果表明,公共关系教育与(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实现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就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本课题研究小组建议高校各专业将{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公共课或选修课来开设。具体操作方法建议如下:

(一)教学目标定位

现代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要在讲授公共关系基本原理,传授公共关系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侧重大学生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在立足专业、人文、创造素质培养以外也要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理、责任感缺乏等人格道德问题着重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全球意识,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意及公关教育应该重视道德与战略思考。

(二)教学体系与内容选用

由于是素质教育普及,公共关系公共课或选修课学时可稍少于公关专业课学时设置,可设成36学时。内容体系应主要包括公关原理与公关实务两大部分。公关原理部分涵盖公共关系基本概念、基本构成要素,公共关系形成条件、发展历史,公共关系基本功能、基本工作原则,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介绍等基本理论内容,可用一半左右学时由教师讲授完成;组织形象塑造、公共关系传播管理、公众关系协调,公关工作程序等内容可作为公关实务部分由学生参与完成。

(三)教学手法与考核办法采用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简政放权; 财政支持; 地方高校; 专项资金

中图分类号:F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002-05

一、问题提出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积累、生产与传播的主要场所以及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轨迹来看,高等教育地方化进程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简政放权的重要成果之一。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的论断,开启了高等教育地方化体制形成的大幕。1999年国务院将高等职业教育和部分本科教育的权责移交给省级政府,加大了后者的教育行政权与统筹发展权。此时,部门办学体制基本结束。21世纪以来,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理念下,逐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的高教管理新体制。实践表明,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高校办学理念、教学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都提出了新要求。 因此, 放松政府规制、简政放权、扩大办学自不仅成为学界的一个理论共识,也成为教育、财政行政部门的一个决策认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①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地方高校立足服务区域经济,主动承担起了为地方经济培养创新人才的社会任务。但是,在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高校债务过重甚至一度出现财务危机等问题渐次显现;在高等教育简政放权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定位不准确,学科优势不明显,办学经费紧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科研创新水平不高,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欠缺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更好地兴办高等教育事业成为当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国家层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为支持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下划调整的平稳过渡,中央财政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别设立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从而建立了连续和系统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制度与模式。事实证明,专项资金是高校重要的发展资金来源之一,特别是一些办学质量较好、有一定特色的地方高校在得到支持后发展更为明显。一般而言,专项资金与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合理使用和评价教育经费、确保专项资金的投入和产出达到预期目标,关系到地方高校的稳定发展。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注入和约束、激励下,在简政放权的逻辑下,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过程如何清晰界定,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使用效益,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专项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专项资金的拨付是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形式,尽管对地方高校的行业特色办学和优势学科建设,以及在统筹协调区域内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专项资金在支持范围、投入规模和管理等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一)专项资金投入规模和支持范围偏窄

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的财政支持制度促进了地方高校从“规模扩张型”到“质量提高型”的转变,但中央财政缺乏全面、统筹的财政支持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支持范围和投入重点都远远不能满足地方高校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面临扩招后在校生生均财政投入增长有限以及贷款建设新校区的债务负担沉重等发展压力,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投入规模相对较小,没有实质性解决和缓解地方高校发展中的资金难题。另一方面,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也偏窄。它主要表现为:一是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的学校范围偏窄,年平均支持300所左右。相比较而言,下划院校比地方高校得到的支持力度要大;理工类、综合类高校比文科类、专业性院校得到的支持要多。二是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偏窄。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地方高校的仪器设备购置、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基础实验室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等硬件建设,而对学科建设、机制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高校发展急需的软件建设支持较少,与高校在实际发展中的需求存在较大距离。

(二)重申请、轻管理现象突出

可以这么说,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争取专项资金成为地方高校扩大办学资金的重要来源。为成功申报专项资金,各地方高校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关注于“预算编制和项目论证”等前期环节,而弱化了后期的监管。比如管理中对票据、原始凭证本身的合理、合规性要求严格,而对专项资金实际经费开支过程中的偏离预算、经费支出随意性或不实、重复购置现象、突击采购、挤占挪用等专项资金使用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等问题的监督管理则相对较弱。显然,它造成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上的本末倒置,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目前高校对专项经费一般采用项目负责人审批、二级学院和财务处共同负责的监督管理机制,这种制度设计在实际运行中掣肘较多,财务管理制度上的院、处分工不清,渠道不畅。

(三)专项基金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简政放权并不意味着管理责任的完全下放和转移。就专项资金而言,绩效评价是责任管理的有效载体之一。因此,地方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需要省级乃至于中央层级的教育和财政部门进行监督审查。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财务、审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监督审查更多地限于形式审查,对地方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大多流于形式,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及预算执行着力较少而对专项资金使用的投入及其分配规模关注较多。另外,受专项资金来源的复杂性、学校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等影响,评价指标缺乏可量化性,绩效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很难非常客观地对专项资金发挥的社会效益和长远影响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估,难以制定出可操作的细则和措施。这些都大大限制了监督机制有效作用的发挥,制约了专项资金支出的使用绩效。

(四)省级财政责任不明晰

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激励约束机制,缺乏省级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统筹安排的责任界定。在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项目上也是如此,它主要表现在管理责任和配套责任的缺失上。其一,省级财政对专项资金的管理责任不明确。目前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统一评审,省级财政部门主要负责组织项目的规划、论证、审核以及资金的划拨,对于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监督方面的管理权限较小,管理责任不明晰。其二,省级财政的配套责任不明晰。专项资金要求省级财政给予配套资金支持,但由于没有明确地方的配套比例,地方财政实际配套金额随意性较大。中央财政投入多,地方财政配套少。同时,对于配套资金落实较好的省份缺乏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不利于充分调动地方财政主动配套共建资金的积极性。

三、专项资金制度绩效偏低的原因

(一)计划导向的专项资金分配体制

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高校经费由中央财政部门独自承担并以“戴帽下达”方式进行不同,20 世纪 90 年代末,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不断完善,在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专项基金这一制度设计上,逐渐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的体制。虽然,专项资金投入和管理主体有所变化,将专项资金的投资和管理职能下划给省级地方政府,有从一元到多元发展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体制依然存在计划分配的影子。《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七条关于项目申请和审批中规定:省级财政部门指导地方高校编制建设规划,规划汇总报送财政部备案,财政部对各地报送资料进行审核后,确定并下达项目预算。由此可见,目前的中央政府财政支持地方高校的专项基金,是根据各高校的行政隶属以及区位等关系来确定财政投入大小的配置。它表明专项基金投入体制依然是计划主导,其模式还是由政府主导型的分配体制。显而易见,这种政府主导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计划分配体制的绩效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地方财政配套投入机制失衡

一般认为,教育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虽然发展高等教育可以满足地方政府在城市文化繁荣、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发展诉求,但是作为一种地方性准公共产品,它天然地具有正外部效应。这是因为地方高校的受益范围可能超出地方政府辖区的边界,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更是如此。随着高校就业制度市场化改革趋势的不断深入,导致了毕业生向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入。因此,当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投入的收益外溢而其成本得不到相应补偿时,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本地区利益最大化,减少对区域内地方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成为帕累托改进的优选项。

从本质上讲,目前的专项资金这一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公平性②,更未考虑地方高等教育收益的溢出效应,忽视了地方高等教育收益与成本不对称的矛盾。其结果将必然导致地方高等教育的财政供给达不到社会需求的最佳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投入能力和积极性。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之一是跨地方政府间的教育成本收益的“内部化”。但是,相对于纵向的专项基金转移支付而言,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特别是教育经费的横向转移制度,还未有效建立起来。

(三)地方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制度保障层面,虽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高校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绩效的作用。但是在一些细则制度设计上还没有得到进一步跟进,比如“专项资金激励机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制度”、“项目跟踪检查管理制度”、“项目安全检查制度”和“储备项目调研、论证管理办法”等;在组织保障上,为高效地完成学科建设等专项资金任务,相关高校尚未成立诸如发展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财务审计部门全程参加的经费管理等组织形式,因而造成对专项资金项目的管理不到位,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在队伍制度建设方面,某些地方高校的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尚存在人员梯队行政化、学历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等影响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

四、简政放权视角下提升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简政放权的总体思路,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各级财政投入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建立和落实保障有力的地方高校项目管理新机制来加强项目管理。与此同时,切实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地方高校的积极性,探索在规划、申请、审批、项目管理、效益评价等领域的制度化办法,切实管好用好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以不断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发挥项目对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支持水平,促进高等教育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一)扩大专项资金的筹措方式和支持范围

在资金筹措方式上,一是调动地方政府及其所在区域的地方高校的积极性,可采取中央、地方和高校共同筹集地方高校发展所需资金的方式;二是在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支持层面,更多地采用配套或附加条件的专项资金转移形式,要求接收专项资金的地方高校应按一定比例提供配套资金或者要求接受方满足既定标准。显然,相对于无条件的财政资金支持而言,这一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拨款不仅保证了资金的有效使用,也将大大缩小地区间财政收入的差异。

在具体基金支持对象上,以统筹区域教育的发展来考虑建设项目,设立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高校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尤其是要向中西部院校倾斜。因为制度化、规范化的横向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制度,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又可以调节区域、地区间的不均衡,从而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统筹资金支持既包括中央财政层面的专项资金的扩大供给,也包括开展省级政府之间的地方高校横向转移支付。

(二)完善专项资金的项目申请与管理

理论上,专项资金的项目申请与管理水平与其绩效紧密相关。因此,在申请环节,应科学规划、统筹考虑学校发展规模和教学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项目规划。与此同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建设标准、落实项目责任制度、严把项目质量关。具体说来,其主要措施包括:采取管、办分离的原则,强化专项资金管理和监督;高校财务部门全程参与,承担总协调职能,建立财务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信息沟通平台,避免各专项经费重复购置、造成浪费;强化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控制,严格控制专项资金预算安排;严格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项目及预算执行,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强专项资金核算的控制与监督,保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审计部门定期对专项资金的立项、支出及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截留、挪用或挤占项目专项经费等违规违纪问题进行追责。

(三)合理确定专项资金的建设内容

从重点建设与特色发展等关键环节出发,专项资金的建设内容主要应从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教学实验平台、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在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从学科方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条件建设等出发,重点突出创新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在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以经批准的省(市)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为基础进行建设;在教学实验平台建设方面,以所在高校特色专业为依托,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大纲、实验教材。重点支持承担全校性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等;在科研平台建设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上,立足提高地方高校研究型人才和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质量,重点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符合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优先进行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交流与合作活动。

(四)强化绩效评价机制

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是保障绩效评价具体落实和绩效评价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完善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将有利于提高专项资金支出预算的合理性以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大致说来,与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相关的流程及其主要任务包括前期准备、实施评价、评价报告以及结果反馈等内容。其中前期准备需要做整体规划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技术准备、针对专项资金收集基础数据和资料等工作;实施评价阶段有资料审核、现场评价以及综合评价三个步骤。在此基础上,应撰写全面反映专项资金支出活动的绩效水平的评价报告,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财政部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编制下一年度绩效计划和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以此为手段,不断促进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效率,最终逐步形成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

五、结语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也正逐步由统一的集权管理向分权驱动的简政放权模式转变。在此背景下,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和自我发展能力。但是,目前地方高校专项资金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为有效配置资源并提高专项资金绩效,需要对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范围、方式、重点等问题进行绩效评价。因此,在合理处理“适当集中财权”与“分级管理”关系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专项资金的规划、分配、监督、评价等制度设计,将是提高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绩效的基本路径。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1-12-29.

[2]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S].2010.

[3] 陈桂生.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5).

[4] 龚文华.加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建设及管理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3(3).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 专项资金 管理 建议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逐步建设国际性一流高等院校,国家不断增加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金额有限的阶段只能长期阶段性投入专项资金来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教育突出、专研技术等高等教育学院。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建设专项研究教育,其目的主要是:专款专用、重点投入、重点支持,对于专项建设项目应该讲求建设效益,然而据统计我国85%的高等院校普遍只注重申请到国家财政拨款专项资金的投入,却无法保障专项资金管理的实用效益和效率,最终会导致无法实现高等教育学校发展战略。可见,优化高等院校专项资金管理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专项资金的特点与类别

高校专项资金是由国家相关部门(教育局)和高校根据国际和我国教育、国际教育实际情况探讨得出除基本支出以外的国家资金拨款投入,这资金具有专定项目和用途的性质,一般包括高校修购和购置、科研研究、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我国专项资金一般具有特点是:来源广,国家财政拨款是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捐款;专项申报和专用,对需要资金进行专门申报和根据申报情况进行实际专用;时效性强,专项资金普遍是当前的高等院校急需迫切的建设项目,资金也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或财政收回;政策性强,专项资金审批必须按照项目范围、内容、性质等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我国高等院校专项资金按同一性质大概分为以下几个大类:根据资金来源不同可分为国家财政拨款、地方拨款、自筹资金、社会各界人士捐赠款等专项资金;根据科研项目可分为国家科研项目、省级科研项目、校级科研项目;同一类专项资金又可分为不同的项目如,实验室专项资金建设中有金融实验室、财政实验室、会计实验室;根据国家政策可分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科研项目、“211”工程专项、“985”工程专项等等。

二、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资金投入数量持续增加,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到现今教育资金持续投入过程中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科研能力、人才引进、高校设施更新和添设、学科教学水平显著提高,然而专项资金支出占高校总体预算资金比重巨大,且我国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专项资金效益的发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各界人士对教育投资的热忱。目前,我国财政教育专项资金本身存在管理和申报机制不完善、专项项目使用混乱、资金匮乏等诸多问题,假如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其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将大大折扣。我国高等院校执行完专项任务后有结余,但由于高校项目繁多和相关部门无时间进行管理,造成了专项资金沉淀现象严重,有的高校有时候竟然挪用专项资金结余数,这种现象违背了我国专项资金的使用目标也占用了国家财政资金。我国专项资金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未受到高等院校投资者和管理者的重视,使得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不够合理、完善、有效。我国专项资金下达直至执行期间存在很多变化,比如购置实验室设备专项资金为了采购更加先进设备但有可能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导致设备已过时或不投产,又或者价格发生差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等院校专项项目建设的成效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国家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不健全使得专项资金才会出现后续变化。

三、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一)高校专项资金监管控制职能缺陷

据统计,我国79%的高等院校并不积极地研究、分析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仅仅没有采取措施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而且消极被动的应付专项资金管理工作。高等院校只是将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要求简单停留在基本使用程序上不出问题,也不科学合理地支配专项资金资源。专项资金的专项特殊性质决定了其不属于正常高校资金,专项资金金额的来源特点,使得其不能算高校正常资金,高校为了更好建设校园需要资金量是远远不足,这样容易形成高校管理者缺乏建设专项资金监管职能,即使有监管职能,也没有真正使用其控制职能。高校管理人员对专项资金管理的心存其他顾虑、故意缺乏监管的认识,使得我国高校在专项资金监管控制上的职能缺失日渐严重。我国专项资金项目的批复、执行程序和绩效考评等决定权属于上级教育部门或财政部门,那么高校就由对专项资金“全能”管理者转变为“旁观者”,加之高校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对专项资金管理职责缺乏明确认识,那么高校就会对专项资金在监管控制环节上采取“旁观者”的态度,致使高校组织层面上的监管控制职位缺陷问题不断出现。

(二)一、二级职能分离,不利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健全化

如今,我们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没有过多的关注使用和执行情况,还停留在形式上的建立,仅仅重视是否申请成功、投入规模和制定分配等。由于专项资金来源的复杂性、多样性、多面性,使得高校对专项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得不到统一的标准,评价指标也缺乏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这样一来不容易科学合理的评估专项资金对社会效益和长远有利的影响。

(三)注重专项资金取得,轻视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快速发展和竞争力日益激烈情况下,我国高校的办学资金不够用,这样以来专项资金成为高校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高校宁可不惜动用所有高校资源来成功申报专项资金就不足为奇了。在专项资金申报申请、预期使用计划和预算报告等方面往往虚化,这些申报资料看起来都是很漂亮,致使专项项目资金申报成功。当专项资金一旦进入高校账户,高校往往对专项资金的执行与申请时承诺的不一致,高校也对不一致给予了认为合理的解释,但是这种不一致却无从判断也无人过问,这样情况下纵容了高校占用专项资金用于其他用途的现象持续发生,资金效益受到影响,会加剧高校资金紧张的不良结果。

(四)高校内审机制未形成,专项资金管理缺乏审计监督

我国高校是专项资金管理的主体之一,其从专项项目申报到执行完毕的各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管理作用,其中作为重要环节的审计机制却得不到重视,即使有重视,也只是仅限于对财务票据表面的合规、合法、合理性进行审计,内审人员也不能参加专项项目前期申报和专项资金运用、耗费等整个运作过程缺乏甚少了解,可见,根本没有形成内审机制。内审机制未形成,使得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偏离前期预算、甚至背离前期预算的情况屡屡发生,经常出现专项资金支出随意性较大,无法达到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科学性、效益型进行全过程深层次内审监督。各高校内审水平差,内审人员数量少、不专业、能力不强且都是身兼数职,难以满足高校专项资金迅速发展的需求。我国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许多事项发生都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根据传统审计方法和手段是难以发现问题。

四、优化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实现一、二级整体化管理

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是一种目标管理也是责任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专项资金的管理和客观公正的评价其使用情况,进而提供合理科学的专项资金使用决策的依据。政府上级单位或机构和高校都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进行整体有效的建立,实现一、二级整体化管理,有利于规范高校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体操作如下:一是建立健全高校绩效评价和预算制度,建立专项资金使用原则、目标、审批程序、评价指标、组织管理、奖惩措施,从制度上保证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构建完整的专项资金绩效制度体系。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适时的专项资金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工程的评价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时时进行评价能够督促专项资金更好的、有效、科学、合理的运作。建立一套能够反映不同类别专项资金评价指标体系,达到绩、效与预算相统一的管理目标,使得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对于没办法量化评价考核的项目,应该参考咨询专家意见,从而不断更新设计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形成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反馈与改良科学循环机制。在专项资金运作过程中,对每个阶段收集校内专项资金使用信息进行绩效评价反馈,建立专项资金绩效信息资料库并对反馈内容进行调整改善,逐步形成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长期效益的机制。

(二)健全高校组织结构系统,承担更多财务管理与监控职能

随着高校专项资金量越来越大,高校财务部门不能只作为 “出纳”来负责费用收取、日常票据报销等简单工作,高校其他部门应该进行全面调整,健全内审部门、专项管理人员等,特别是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系统化,才能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与监控职能的健全。财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申报、执行到结束、审计、绩效反馈都应该提供全过程的财务监控职能服务,具有操作者、管理者和协调者。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对高校内外制定专项资金管理招聘高素质财务人员、业务人员、管理人员,使得高校专项资金得到很好的管理;二是由上级政府部门或者机构派人员对专项资金的运行进行考察和指导,这些人员不仅要综合考虑高校实际和规划情况等因素对有争议的事件做出妥当的解决,而且要尽量依照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和预算报告进行衡量考核;三是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较高管理水平、较高工作效率、实际操作能力、全面财务、公关等能力的职员),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既能节约专项资金,还能对专项资金的预算、运作使用、反馈等进行全面、有效管理控制。

(三)严格控制专项资金的支出和全过程管理

从项目管理角度讲,高校应该对支出管理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并增强专项资金使用全过程控制,根据“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各级部门应该各司其职,保证专项资金支出的必要性,而不是随意性,并做到开支范围、负责人签字、决算编报等流程严格控制。设立系统的监督内容,依法确保专项资金的支出合理化、合规化,使得高校能够把监督和管理有机结合,进而建立管理与监督工作相适应的监督管理组织体系。

(四)开展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跟踪审计

我国专项资金投入渠道和方式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来源投入对专项资金提出不同审计目标、方向、控制。高校专项资金跟踪审计是内部控制及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经济效益、规范管理及风险预警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对高校专项资金开展内部跟踪审计能够使得高校规模发展和经济效益起到至关重要杠杆效果。首先,应该明确不同类别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内容,确保审计管理覆盖到整个专项项目资金过程。其次,对专项资金管理每个阶段的审计重点,申报预算材料是否真实、合理、可行性;专项资金支出范围要求,支出程序是否专款专用、专项管理、有无超支(超支是否合理)及挪用情况等。最后,使用审阅测评法协助检查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利用跟踪审计法查清专项资金各明细的来龙去脉及重点支出项目的跟踪,采用审计调查法调查专项资金使用部门的帐外线索,核查有无挪用、截留等问题。还可以采用专项资金银行存款核对法原则,从专项资金银行账户入手,查明资金收支的合法性、账务处理的合规性和金额记录的正确性,这些是基本内部审计进一步核查。

总之,解决并进一步优化我国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不但要重视专项资金申请,更要注重资金的管理,确保专项资金投资、使用、产出达标更有效益,也能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素质质量的培养,发货高校的社会服务作用,促进高等教育学校实现全面、长远、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洪,言文.高校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初探[J].财会通信,2009(17)

[2]周斌.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现状及其改进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9,20(6)

[3]陈晶.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0,(02)

[4]宋海红,张晓玲.高校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刍探[J].管理科学文摘,2008(3)

[5]黄贤东.论加强商校内部审计[N],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2)

[6]谢保盛.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审计与理财,2005,(1)

[7]陈伟光.新形势下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9)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评价体系

本文所指的高校专项资金是指由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年度预算安排下达的除基本支出以外的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用资金,主要包括高校基本建设经费、大型修缮和购置费、科技三项费用、三重建设(重点科研、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项目、课程建设经费和后勤专项及其他具有专门用途的院控经费等。随着《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0]21号)的颁布和实施,全国650多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将在2010―2012年从中央财政获得数额庞大的专项资金支持。这就意味着专项资金对高校的支持不仅加大了力度,而且涵盖面更广、涉及的高校更多,这部分专项资金在高校的专项资金投入中所占比重将会增大。对高校的专项资金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具有科学使用管理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和为政府资金投向决策都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专项资金的新特点、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

一、目前高校专项资金的新特点透视

近年,高校为了加快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学校的综合竞

争力,在学校特定的、重要项目的资金投向和使用上越来越多地做了专项安排。除高校和地方财政逐年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外,社会各届也加大了对高校的资助力度。2010年财政部印发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0]21号),强调2010―2012年中央财政将在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拟逐年分期分批地对地方高校的发展给予有力的资助。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的专项资金资助扩大了资金使用范围、统筹兼顾了学校硬件、软件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兼顾了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职能,体现了对地方高校全方位大力度的支持。

中央财政的资金、地方财政增加的投入,社会各届对高校的资助,大部分是以专项资金的形式提供给高等学校的。这部分高校根据其发展规划在当年重点扶植的项目获取的专项资金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具有公共财政的共性,但因为融合了高等教育这个特殊背景加之中央财政高校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的扩大、支持方向的拓宽、资金额度的增加使专项资金在高校资金来源中占有越来越重的份额.在现时期的大背景下其具有来源更加多元化、使用范围更广泛、投入量更大、占用时间长、具有专门性等特征从而有着重要性、平衡性、长期性和非常规性等特性。

二、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问题揭示

一直以来,高校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对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能力,提高高校的学科综合水平和学校整体实力,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都起着有力地推动作用。同时又由于时代赋予高校专项资金的新特点从而导致专项资金的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也更容易暴露出问题。

1.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缺乏总体规划、其规范性亟待提高

一些高校缺乏科学、详细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经费使用细则,或不能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和完善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基本上比照高校正常业务经费办法执行和操作,忽略或没能充分考虑专项资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等新特点,导致高校专项资金在管理和使用上无章可循、无规可依,无序运作,加大了部分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随意性。有的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缺乏总体规划,专项资金管理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明晰,主管负责人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专项资金管理“政出多门,交叉管理”的机制加剧了相关职能部门的扯皮推诿;必要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致使监督机能弱化、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2.专项资金构成不合理的局面需要改善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体现拨款效益,在安排教育经费时,侧重专项资金的投入,忽视或者是把正常维持经费的安排放在了次要位置继而在高校出现“有钱买鸡,没钱买酱油”的反常现象。有的主管部门在下达专项经费时还同时附加经费配套的条件,安排多少经费要求学校配套多少经费投到专项中。一些高校为了争取到这些专项资金不惜挤占公用经费,从而加剧了学校公用经费紧张的局面。

3.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司空见惯、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问题严重

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用于办公经费或其他支出,或者把项目以外的合法票据直接在专项资金中列支,从而形成隐性挪用挤占专款的情况,后果严重的直接影响了专项项目的顺利推进和结项验收,干扰了高校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同时,由于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缺乏必要的绩效评价制度,一些专项资金在使用时出现盲目扩大支出,重复购置现象。比如一些不经常使用的设备,如摄像机、照相机、投影仪和一些大型专用设备等,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专用设备,形成或购置后,由于利用率不高,设备闲置,无形中造成严重的浪费。

4.绩效评价体系缺乏或不健全、监督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很多高校重视专项资金的立项和投入,轻视专项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绩效评价体系缺损失或不健全。此外,审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有效的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的缺乏也使得专项资金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大打折扣。

三、高校专项资金支出建立绩效评价机制的现实意义分析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中央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取得相应结果的有效性和效率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主要涉及绩效目标、效果、影响及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于西方国家的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并建立起的比较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广泛运用于中央、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校、国民保健机构等公共机构。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考评的实践为我国开展公共支出绩效考评提供了经验。尤其是自2010年9月1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下文简称《办法》)施行以来,舆论就对其推进高校信息公开、遏制教育腐败,寄予厚望,尤其是财务管理公开,普遍被认为是治理高校财务、基建领域腐败高发的良药。因为该《办法》第七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主动公开“财务、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财政性资金、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信息。

在这种大背景下,探索和建立高校专项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对高校专项资金的支出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部门预算改革稳步推进的形势下,研究和探索提高高校专项资金有效性的新措施、新方法、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就是进一步深化高校专项资金支出改革的重要内容。

1.高校专项资金实行绩效评价是顺应国际潮流、大势所趋

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渊源于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是西方20世纪“政府改革”运动的产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绩效评价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为50多个国家所采用,并成功地应用于高等教育评价上。绩效评价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处于试点阶段。2007年财政部教科文司和教育部财务司委托相关机构选择了8所部属高校进行试点研究,为开展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奠定了基础。作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也势必成为高校的热门话题。因此,研究和建立科学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估体系,避免评估变成形式主义和虚报浮夸、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2.绩效评价是高校改革的推动力

国家对很多高校投入了大量的专项资金,但是高校的科研成果并不因此而有重大突破。高校专项资金使用效果说不清楚;专项资金扶持建立的重点实验室“校产化”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学校的重点实验室都不能对社会有效开放,成为学校甚至某些教授的专有资源;就业率和科研质量与高校规模扩张及大额的专项资金投入存在负相关;在管理过程中由于对绩效认识不足,导致在办学过程中,一方面浪费严重,另一方面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以经费不足掩盖管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重新定位高校的办学管理,重新思考高校的办学业绩,通过开展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推进高校改革。

3.通过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推动高校绩效预算改革

对高校专项资金实行绩效管理也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顺应国际预算改革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财经委员会对2009年预算工作所提建议的第七条“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提出:加快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2009年工作要点》第二十五项重点工作“严格预算管理”中提出:扩大绩效考评试点范围、加快构建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机制。从政策解读和高校资金支出的实际效果来看,作为高校预算支出重要组成部分的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必将对属于预算支出管理范畴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4.对专项资金项目实行绩效评价是专项资金管理的进一步延伸

对高校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可以克服传统预算编制方法的弊端,在专项资金管理方面进行理念和方法上的改革,提供资金分配的科学性,防止和减少预算执行偏离支出预算的现象,健全预算监督机制;改变部门预算管理“重投入、轻产出、重分配、轻管理”状况,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有效地保证财政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同时对专项资金项目实行绩效评价和追踪问效也是《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是加强对专项资金管理的进一步延伸,通过绩效考评报告的信息反馈机制为高等教育专项资金下一轮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5.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财政支出绩效部门评价在教育资金绩效评价中的重要方面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就是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逐步融入市场经济国家惯例的间接监督管理方式和手段,对高校的财政资金支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控制,强化支出效益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支出效率,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财政资源,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据《法制日报》报道,中国政法大学生2011年12月1日《2010―2011年度高校信息公开调查报告》,教育部“211工程”中的112所大学,没有一所向社会主动公开学校经费来源和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也没有一家高校公布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在财务信息公开方面,112所被观察的高校集体得分为零。2010年9月施行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明确将“财务、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财政性资金、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等列为主动公开的信息,众多高校财务信息公开集体得分为零,除了让人感到震惊之外,不能不使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高校的资金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又是如何使用的?投入多少、其产出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效果怎么样?使用得合理不合理?其预算和目标完成情况又是如何?有没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央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了追踪问效机制,规定将由财政部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投入高校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和绩效评价,通过建立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确保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体现最大化。这一方面反映了对高校专项资金实行绩效管理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顺应国际预算改革趋势的基本思想和要求,另一方面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特征,体现了绩效评价和教育本质属性的统一。

作为教育资金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制的建立必将对财政教育资金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探讨和分析高校专项资金支出建立绩效评价机制的现实意义目的不仅仅是促成这个制度本身的建立和完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构建科学、透明、开放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以推动和促进高校绩效预算制度的建设和绩效管理,促使高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政府教育体制实施绩效拨款的需求、满足高校了解办学资源利用情况的需求、构建高校资源配置与绩效考核过程相互合作、相互激励和约束的绩效考核文化,最终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推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在具体实施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第一,效率和公益性的统一。效率是绩效评价的核心,而公益性则是体现教育的本质属性。第二,客观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绩效评价是建立在对指标数据分析基础上的事实判断,但判断的结果是对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的反馈,就是要通过客观的数据来说明高校专项资金的运用情况。第三,发展性和现实性统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结果是指向未来的,但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则是面向过去的。这就是说对过去已经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而目标是发现问题,为未来决策和分配专项资金提供政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宋海红,张晓玲.高校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刍探[J].管理科学文摘,2008(3).

[2]张春云,宋俊菊.高校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3).

[3]陈小湖,高一惠.高校专项资金管探讨[OL].jingji.省略/news/news_show.asp?news_id=5263.

[4]张少春.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6).

[5]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N].中国教育报,2009-12-10.

[6]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J].财教[2010]21号.

[7]高校财务公开 集体得零分令人惊愕[OL].大河网-大河报,2011-12-3.

项目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招标项目(编号:2011B358);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2011BJJ013)。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体系;绩效预算

近年来,高校专项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在高校发展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存在着大量的专项结余、甚至是净结余现象。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发展资金匮乏与专项资金浪费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如何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努力提高其使用效益,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必须积极推进高校预算管理体系改革,将“绩效预算”的管理理念引入专项资金管理领域,构建一个良性互动的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体系。

一、高校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回顾近年来高校专项预算管理的现状,总结起来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专项争取,轻支出管理”。在高校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的资金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来源于专项资金,由此导致各高校对专项资金的过度依赖。为谋求自身建设与发展,各高校都把争取专项资金视为办学经费来源的主渠道。至于争取了这些专项经费以后如何使用、如何管理,则考虑和研究不够。二是管理措施不到位。政府只是在专项申报或项目完成后,委托专家或审计机构在限定时间内对其进行评估审查,政府很难了解到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现状的真实性,也无从获取具体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对高校提供的信息材料的真实性、科学性、可行性也就无法加以甄别,致使高校把申报专项作为其预算管理的起点和终点,“申报时,精心组织,积极面对;资金到位后,消极组织,粗放管理”。三是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作为专项资金预算约束体的高校,对专项预算管理缺乏源动力,高校在专项资金到位后,不能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实施,专项资金执行进度迟缓,支出效益低下,在高校形成了“专项用不完,基本支出经费不足”的怪现象。

不少高校认为拨款方式不合理,专项资金占预算资金比重太大:专项拨款滞后,往往到年度终了时,专项资金才到位,造成各高校申报的专项项目无法按原计划组织实施;上级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统得过死,各高校在专项资金使用上无自等,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这些只是表象,关键问题还在于以下三方面:

(一)预算拨款制度不健全

预算拨款制度是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财政拨款体系应完全体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而我国现行的预算拨款制度由于“财政支持手段不精细、导向不明确,不能实现分类支持和引导;缺乏高校绩效监测和考评机制”(财教[2008]232号)等,导致财政拨款体系服务功能缺失。体现在专项资金管理领域,主要是高校法人管理的责任主体意识不强,难以消除传统预算管理观念的束缚,严重削弱了专项资金在财政预算拨款机制中所应有的功用。

(二)高校财务分级管理体制不完善

高校在推行财务分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大力倡导“财权下放”或“理财重心下移”,过度强调“财权”与“职权”的统一,从而出现新的问题。一是高校除预留一部分经费用于负担教职工人员经费支出、水电暖及物业费等日常保障运行经费支出外,将经费全部切块下放到各二级单位自主掌握使用,由该经费所形成的资产资源也被归并到二级单位使用管理。不但让高校丧失了对资产资源的统筹整合权力,也给高校盘活全部资源带来了一定阻力。二是“细化预算,重视预算执行管理”的理念难以在高校得到真正落实。各高校在实行财权下放时,并没有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规范和约束二级单位的行为,学校只是变相地成为了它们的记账员。三是高校在组织专项申报立项时,缺乏科学的论证评估机制。对立项前的可行性调研不足,监督不力。如二级单位在申报设备购置专项时,一味求好,不计效益,只注重选择性能好或配置高的设备,造成设备重复购置率、闲置率高,匹配率差,设备利用率低下等现象,带来专项资金的极大浪费;有些专项申报理由及项目综合效益陈述和事实不符,项目完成后的综合效益评价与申报陈述甚至存在逆转现象。

(三)政府拥有的专项资金信息资源匮乏

高等教育现代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这种政府与高校之间潜存的委托一关系。一定程度上滋生了政府和高校在信息掌握和追求目标利益上的不一致。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高校专项资金预算管理领域。近几年,尽管政府把提高预算资金、尤其是把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作为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但这并未引起高校对专项资金管理态度的实质性改变。专项预算管理也并未在高校取得显著成效。其原因归结为。因政府拥有的专项预算管理信息资源匮乏而导致其管理主体缺位。而代替政府对高校实施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权的财政及教育主管部门,仅能从指派的专家或委托的专门审计机构对高校专项申报、验收等进行评估审查时,或从高校上报的年终决算报表中获取极少量的信息资源,即便这样,也无法避免有些高校为谋取自身利益而提供不真实的信息材料,使得专项资金无法在高等教育事业领域完成政府赋予它的特殊使命。

二、高校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体系构建

2005年财政部制定的《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财预[2008186号),开始将“绩效预算”引入到高校预算管理领域。随着中央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化,“绩效预算”已从当初的预算评价方法,被诠释成~个全新的预算管理理念,“强调的是结果导向”,即“责任”与“效率”。因此,若想从根本上改变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应以“绩效预算”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在高校建立起新型的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体系。

(一)完善专项资金预算拨款机制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财教[2008]232号)文件,已提出了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这项工作系统性强,对可操作性的要求也极高,要将其真正落到实处,除尽快建立一个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外,还须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对传统的专项资金分类方式进行适当调整。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尚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绝大多数高校还是以教学型为主,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各行各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毕业生,因此,在进行专项资金分类时,应充分考虑专项建设与教学的相关度。将“师资队伍建设专项”、“学科建设专项”从“211”工程项目中独立出来,归并到高等教育类预算科目;增设“大学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学术成果”及“研究生创新实践”专项等,把它作为学生生均定额拨款标准的修正指标;增设“大学科研创新专项”,将它与科研孵化成果挂钩。作为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高校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奖励。

2 将专项项目量化成定额拨款标准。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还应将量化专项拨款标准纳入高校预算拨款机制改革中。将“实验室建设专项”分成部级、部级、省级三类,与之相对应的专项定额拨款标准也

划分为三类;将“学科建设专项”比照“实验室建设专项”分类方法,增加“特色学科”、“创新学科”两类,同时结合专业类别确定不同的定额拨款标准。一般来说,高校“大学生培养质量”与同类专业大学生相对就业率水平、大学生实践创新水平、大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等密切相关,其专项定额拨款标准的制定应以此为依据。按同样的方法,也可将“研究生学术成果”、“研究生创新实践”、“大学科研创新专项”等专项量化成定额拨款标准。把专项项目量化成定额拨款标准的意义,在于可以增加专项拨款的透明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内耗性费用支出。从某种程度上讲,还可以防止高校在争取资金资源过程中,滋生腐败现象,充分发挥预算的杠杆与导向功能,提高高校预算管理水平。

3 强化专项预算管理,将专项资金考评结果引入预算拨款机制。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在高校全面推进,对高校专项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应督促高校细化专项预算编制,提高专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对高校专项资金的支出与结余管理,建立专项资金执行分析制度,严防执行与预算脱节,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权威性。同时。改进预决算报表,可在中央部门年终决算报表附列资料中,增加专项资金执行情况分析表及其文字说明。通过上述举措,把专项资金执行情况作为考评高校以后年度审批立项及专项拨款增减的依据,从而实现将专项资金考评结果引入专项预算拨款机制的目标。

(二)建设专项资金信息管理系统

教育主管部门应以教育信息网络平台为依托,面向高校开发一套专项资金信息管理系统,并分别与国家“金财工程”中的“财政业务应用系统”、高校“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对接,将所需的相关数据信息导入该系统,对专项资金实施动态监管,随时掌握专项资金流向。这样,可把对专项资金的事后监督,改为事前控制和事中监督,增强专项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防止专项资金被违规置换或挪用等,为专项资金管理设置一道“防火墙”,解决政府与高校之间获取信息资源的不对称性,彻底改变目前专项资金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专项资金信息管理系统构成如下图所示:

(三)督促高校建立科学有效的专项资金评价机制

在不同高校之间,其管理水平及内部管理机制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有些高校没有建立专项资金管理的评价机制,还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制定专项资金管理的具体办法。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督促高校,在其内部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主要包括科学的申报管理程序、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绩效考评办法三方面。

1 建立规范的申报管理程序。具体步骤依次为:(1)各职能部门将申报材料报财务处。(2)财务处组织人员对专项申报材料进行整理,汇总排序后交学校专家委员会评估。(3)专家委员会组织人员对其客观性、科学性、效益性进行甄别。提出同意或不同意其申报的理由、评估金额确定的依据、或支出项目调整的原因等建议,并进行重新排序。(4)分管财务工作的校领导召集由财务处负责人、专家委员会指派专人参加的评审会,综合专家委员会、财务处及申报部门意见,对专项申报材料进行二次评议。然后根据评议结果,对专项申报材料进行重新汇总排序。(5)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确定后,由财务处负责完成专项申报的终稿整理工作,待上级指派的专家或委托的评估机构审定后,上报教育部。(6)预算批复下达,财务处将预算批复材料,分别递交项目单位或负责人、招标办、审计处,并组织预算执行与监督管理。

2 健全全过程内部监控管理制度。高校在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专项资金的特殊性。如专项资金所具有的政策性、专用性、技术性、效益性以及支出项目一致性等属性。一是重视事前的立项申报,成立专家评估委员会。其成员结构应科学合理,具有权威。一般来说,它应由分管校领导、财务处、国资处、设备处、基建处、招标办等部门负责人、专项项目负责人或熟知设备性能等技术指标、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学校资产资源的整体状况、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专家或相当于专家水平的人员参加。二是注重专项资金使用的过程控制与管理。它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为严防预算与执行脱节,高校应把专项资金支出管理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将支出预算、支出审批程序、支出内容、专项使用进度、结余管理、支出的监督检查及考核管理等内容,纳入专项管理办法中予以规范。

3 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办法。由于绩效具有多因性、多维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而绩效评价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极强的导向功能。因此,高校应遵循“科学、有效、便于考核与操作”的原则,制定相应的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办法,并注意以下几点:

(1)设定绩效考核的关键责任人。高校应将分管校领导、单位或项目负责人、项目使用人、相关财务及内审人员等,设定为绩效考核的关键责任人维度,并建立经济责任网络图,进行责任目标分解,以形成对专项资金的协同共管。

(2)设置关键考核指标。专用性、时效性、计划性与效益性并存,是专项资金特有的属性,高校将绩效评价的多因性特点与其结合,按“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经济性”原则,设置下列指标,可按某项、某类或专项汇总分别进行考核:

当年执行进度比率=(当年实际执行金额÷年度预算金额)×100%

累计执行进度比率=(项目未完成前的累计支出总额÷预算总额)×100%

时间效果=(实际建设期一预算建设期)×100%

资金使用效果=(项目完成后实际支出总额÷预算总额)×100%

资源优化配置率=(∑分值÷100)×100%(可按设备重置率、配置匹配吻合度、设备或项目利用率等设分值)

执行差错率=(∑分值÷100)×100%(按违规支出金额、次数、性质等设分值)

同时,学校应引入外部考评机制,在学科、实验室等专项建设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给学校、社会所带来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4 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注重审计及考评结果运用。“追绩问效”是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办法的灵魂。同时,也是高校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起点及终极目标。高校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内部审计责任制建设,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并注重审计及考评结果运用。一是根据审计与监督结果。对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办法中的考核指标等内容,予以适时调整、修正与完善;二是建立审计与考评结果公示制度,并视其性质,将审计及考评结果和责任人业绩评价、薪酬、职务升迁等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财随事走,事由财定”。提高学校专项资金管理的执行能力。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第9篇

(一)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演变

第一阶段(1985年之前),国家实行“基数+增长”拨款模式。在当时计划体制下国家财力较弱、高校规模较小和校内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比较简单易行,但易受人为影响,不利于激发高校办学积极性。第二阶段(1986—2009年),国家推行了“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拨款模式。这种模式增强了经费分配的公平性,比较贴近院校实际,但是各学校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确定,也主要是以前年度历史数据为依据,专项补助的分配也带有较强的主观因素。这一模式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限于财力,实行了“限额补助+专项补助”模式。这种模式在高校快速发展时期,难以保证高校的正常经费需求。第三阶段(2010年以来),国家开始推行“生均经费+专项补助”拨款模式,根据高校上年的学生人数和当年确定的高校生均拨款水平,区别高校的层次、类别和学科专业等因素分配拨款。

(二)当前生均经费拨款机制的制度设计

为保证公共预算教育投入达到GDP4%目标的实现,推动新拨款模式的落实,国家规定地方所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从2010年起必须实施生均拨款制度,并要求各地高校生均拨款水平2012年达到生均不低于12000元。实施的基本原则是:按照高校管理体制,分级承担财政责任;根据高校合理需要,制定基本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财政部、教育部要求地方政府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地方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健全经费筹措渠道;推动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保证事业发展与经费投入同步增长;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引导特色办学;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防范财务风险,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国家的这些规定都是原则性的,建立或完善生均经费预算制度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既要克服“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模式产生的一些问题,又要避免平均主义和效率低下的倾向,需要深入研究。

二、当前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高等教育拨款水平不平衡

2010年底全国2409所普通高等学校中,中央直属的只有111所[2],仅占4.6%,归地方政府管理的院校比例达95.4%;而当年普通高校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中,中央和地方所占比重分别为38.27%和61.73%[3],呈严重倒挂的现象,从而导致中央所属普通高校与地方所属普通高校生均公共预算支出相差悬殊,分别约为59471元[4]和8456元[5],中央高校是地方高校的7倍多。

(二)不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拨款水平差距较大

从近几年统计资料看,不同省区之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数额差距甚至达到8倍以上。2005年北京市普通高校生均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为17036元,而紧邻的河北省只有2757元,最低的四川省则只有2076元;2010年北京市普通高校生均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为34546元,河北省只有5238元,最低的河南省则只有4276元[6]。

(三)高等教育拨款分配不够科学

基本支出拨款预算编制粗放。部分地方按综合定额方法测算高校基本支出预算,但有的定额标准多年不变,有的虽有定额标准,但未按标准足额拨款。许多地方由于财力不足,无法平衡各高校的经费需求,“限额补助”实质上仍沿用“基数+增长”的拨款模式。项目支出拨款分配不科学。当前我国高校的专项经费由管理部门设置,由补助范围内的高校申请,然后管理部门再批复到高校。这种模式下,有的专项经费与高校实际需要不相吻合;有的专项经费不专,体现不了政府的导向;有的专项资金申报存在双向盲目性,高校和主管部门互不确定哪些项目能通过审批,也不确定能批复多少钱;专项经费还普遍存在分配不透明问题。基本支出拨款和项目支出拨款结构不合理。多年来,各级政府的不同部门设立了名目繁多的针对高校的专项经费,不断强化了项目式拨款在教育经费分配中的地位,有的地区项目拨款额度大大高于基本支出拨款。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比例的悬殊使高校财政拨款结构严重失衡。实际执行中,有些本应由基本支出经费解决的问题,由于经费不足只好被挪到项目支出中申报专款。

(四)高等教育拨款与绩效考核结合不紧密

高校财政拨款投入效益不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主要是根据国家发展思路分配预算,忽视了各高校个体的实际需求,导致有的高校资金过多,而有的高校资金匮乏。在高校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的拨款也存在着严重的效益低下问题[7]。有的高校运行成本过高,资源浪费严重,经费拨款得不到合理利用[8]。高校拨款与绩效考核脱节。虽然教育部规定对高校每五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但评估结果与政府对这些高校的拨款水平结合不够紧密。在高等教育拨款机制改革中,应该建立以绩效考核结果为经费分配重要基础的拨款模式,或采取多种混合拨款模式,强化对各高校经费使用效益的监督和考核。过于强调短期效益。比如重点学科考核评审中,由于基础学科产生效益慢,社会就业形势不够好,在政府拨款考虑的因素中处于劣势,其发展需要往往被忽视,因此许多高校的基础学科长期处于投入不足的境地。但基础学科对人才成长和国家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必须改变高校拨款重视近期效益忽视长远效益的倾向。

(五)拨款模式限制较多,高校缺乏自

一段时期以来,政府部门不断强化在高校拨款及经费使用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加强了政府对大学的行政干预,弱化了高校的办学自,这是导致高校行政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和体现。我国高校在政府拨款体制中缺乏应有的话语权,财政专项经费改革、政府采购改革、集中收付改革等又进一步限制了高校经费使用自。高校财权与事权不统一,缺乏充分的独立法人地位。虽然专项资金体现了政府部门对高校办学的引导,但过多的专项,过多的限定,使高校难以自主发展,也是高校逐步趋向同质化的影响因素之一。

三、改进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稳定的生均拨款投入机制

保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所以,高等教育经费应以财政投入为主。为保证财政投入主渠道落到实处,应加强对财政预算的审议和问责[9],当年财政预算应列示是否达到教育经费占GDP比重4%的标准,高等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是否合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应充分披露决算中教育经费法定“三个增长”落实情况的内容。大力推进高校生均拨款投入方式。经过长期摸索实践与比较可以得出,计划经济时代严格按学生数拨款的方式已经过时,“基数+发展”方式的不科学性也广受诟病,“综合定额+专项经费”的方式弱化了高校的办学自。综合对比后,生均拨款方式,即按学生人数为基数,考虑其他因素进行调整的拨款方法能被各界所接受,成为当前拨款方法中较好的选择。均衡高校之间财政投入水平。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制定各层次、各地区、各类别高校生均投入指导水平等措施,逐步平衡中央和地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高校之间的财政投入水平。

(二)构建多方协调运作的拨款体制模式

引入高校拨款中介机构。目前我国高校的拨款由政府行政部门直接拨款。由于政府部门精力有限,对高校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难以了如指掌,而且拨款分配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可以借鉴有关国家的成功经验,在运作机制上进行改革,利用有关的研究咨询机构、学会、评估公司等社会力量,引入拨款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进行相对独立的运作,将评估结果与拨款挂钩。构建“政府中介学校”三方协调运作拨款体系。由中介组织协调高校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从而变政府学校的双方互动模式为政府中介学校的三方协调模式。政府部门在其中的职责主要是:确定高校拨款基本政策,明确政府资金支持导向,制定有关经费管理办法,对拨款中介机构和高校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国家目标规划和政府意志导向的落实。

(三)推行科学公平的复合拨款分配方式

制定生均拨款综合公式。综合公式拨款是以体现学校特征的多方面因素为依据设立的一种拨款方式,为教育经费的公平分配提供了一个数量化的方法。可参照以下生均拨款综合公式:某高校生均拨款数=因素法测算拨款数+绩效奖补拨款数。其中,因素法测算拨款数=生均拨款基础标准×学科类别标准在校生数×在校生学生层次系数×学生就业率系数×学校层次系数×生师比系数×教学质量系数×科研能力系数×地区物价水平系数-化债额度调整数+其它因素调整数。(公式中,学科类别标准在校生数=∑某学科在校生数×该学科系数;在校生学生层次系数=∑某层次在校生数×该层次系数/全部在校生数;化债额度调整数=化债资金额度×拨款调整比率)引进合同拨款。在建立生均拨款综合公式的基础上,适当引进一定程度上的协商拨款即合同拨款分配方法。合同拨款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在政府与大学之间引进协商谈判机制,实现评估与拨款的最佳统一。合同制度既能促进高校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也方便社会对政府和高校进行了解和监督。

(四)优化资源配置引入绩效拨款方式

绩效拨款在理论上具有许多优点,但从国外实践看,由于高校办学效益的长期性、复杂性、难以计量性等特点,这种方法不宜作为高校拨款主要分配方式,只能作为一种有益补充。引入绩效拨款方式,首先需要编制高校绩效预算。所谓绩效预算,就是要明确申请拨款所要达到的目标,实现这些目标计划事项的费用需求,以及用哪些量化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情况。其次,高校绩效预算执行情况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评价,依据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遵循既定的评价程序,得到评价结论。依据评价结论,在下一周期的拨款分配中进行数额调整,实行奖优罚差[10]。

(五)合理界定职责促进事权与财权统一

目前财政部门对高校拨款管理比较深入,从资金分配到资金使用再到绩效考核基本由财政部门主导,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基本处于配合和执行的地位,自主度较低,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责任主要由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承担,事权与财权不统一的矛盾比较突出,从而造成财政部门想管好但又管不过来,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想办好事却又没有经费决定权。建议重新界定职责,财政部门只确定教育经费总盘子,教育行政部门划分各类教育经费大盘子和专项经费盘子,拨款中介机构确定各高校的具体经费数额,评价中介机构负责绩效评价,分配给高校的正常经费由高校自主决定用途。这样促进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增强高校办学自,使财政拨款用在刀刃上,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

高校专项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专项化;大学生;篮球;体能训练

篮球体能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一种较为综合的体能训练课程。文中以专项化视角分析了大学生篮球体能训练课程,其中详细阐述了专项化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并在此影响下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篮球体能训练的可行性路径。

一、专项化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一)有利于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体育教学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各高校方面也不断在学校内部提升体育教学水平,尤其是教育部门提出,“学校教育需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指导后,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体育的发展需要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全面发展人才。在此背景下,经由何种渠道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当前各高校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有关部门提出高校体育专项化改革,并明确指出,高校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需要坚持健康第一,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由此可以看出,专项化是落实教育部门所提出的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的有效途径,各高校可借助于专项化开展体育教学的改革,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二)促使体育教学更贴近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的心理已经逐渐成熟,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意义也能够深入了解,多数高校学生基于健身或未来发展等心理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形成一种学生虽然喜欢体育运动,却不爱体育课的状况。另外,由于学业压力以及各种网络电子设备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形成一种就坐少动的生活状况。针对此,高校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改革当前体育教学形式,而专项化便是一个有效路径。首先,高校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需要关注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提升学生的体育意识以及体育兴趣。其次,专项化教学改革中需要关注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

(三)体现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需求

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要求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制定符合大学生主体性需求的教学模式以及具体教学办法。教育部门所颁发的《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关注学生的需求,从而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学生为主是现代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而专项化恰好符合了这一思想的落实,借助于专项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将以学生为中心观念深化到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

二、专项化视角下加强大学生篮球体能训练的路径

(一)大学生篮球运动力量素质训练方法

在篮球运动力量素质训练过程中,合理的力量素质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提升,是在激烈身体对抗运动中获取良好比赛适应能力的基础。在篮球运动比赛过程中,大学生运动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整体力量,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激烈对抗的需要。力量是篮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需要肢体协调配合所形成的一种综合力量。以专项化为指导思想,在日常课程教学期间,教师需要针对大学生的力量素质制定合理的课程安排,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整体力量。

(二)大学生篮球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方法

速度对篮球这项运动而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篮球运动锻炼的核心项目。当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速度锻炼过程中,教师在锻炼学生速度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速度与反应能力、速度与力量的统一性,仅单纯的为提升速度而锻炼,影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素质的提升效果。针对此,需要教师制定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速度锻炼方案,能够实现专项化的教学,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速度与反应能力。

(三)大学生篮球运动耐力素质训练方法

耐力是所有运动项目都应该具备的一项素质,尤其是篮球这种高强度的运动,需要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大学生运动员专项能力如何与耐力素质具有密切关系。在大学生篮球运动训练过程中,大学生的体能训练脑力水平主要受到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以及机能素质的影响。针对此,需要教师制定的一个专项培养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的教学方案,经由有效的基础锻炼,提升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呼吸系统功能以及各项机能素质,由此提升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

专项化是现代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有效路径,将其合理的应用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就高校篮球体能训练而言,基于专项化视角分析,可针对学生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等各种专项素质的提升,制定专项化的训练方案,从而提升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综合体能素质。

参考文献:

[1]蔡国安. 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施路径[J]. 当代体育科技,2015,(06):56-57.

[2]孙一帆.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评价模型研究[J]. 运动,2013,(24):26-27+47.

[3]劲松. 提高大学生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对策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2):106-107.

[4]张磊.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3,(28):25+27.

[5]王强强. 高校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3,(06):36-37.

上一篇:市政道路管理范文 下一篇:土木工程监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