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感恩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12 15:24:25

高校感恩教育

高校感恩教育范文第1篇

(一)对感恩教育认识不到位,是高校预科生感恩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

通常,我国高校忽视对少数民族预科生开展感恩教育,人们更多地认为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校学习时间仅一两年,这期间,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对其加强基础课程教学,提高汉语水平和社交能力等,至于感恩教育可有可无,没有把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感恩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尤其是没把感恩教育提升到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培养和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高度来理解、认识。此外,由于高校预科生的感恩教育多以搞活动为主,不注重目的、实效,只强调是否进行过、宣传过,只强调次数而不在乎效果,特别是在一些高校,许多感恩教育由于事前没有讲清楚举办感恩活动的目的,就盲目让学生“活动”,以致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以为意,形式化、仪式化现象严重,无疑,这样的感恩教育活动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举办活动并不是目的,它只不过是感恩教育的手段和形式而已,感恩教育并不是罗列学校搞了哪些感恩教育活动,更主要的是要看这些活动取得的实际效果。缘于此,感恩教育活动的目标一定要明确,目标不明确,无以谈效果。当然,从保障机制来看,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让感恩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没有把握住预科生感恩教育特点,难以深入开展感恩教育

当前,我国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做法几乎雷同,大家共享一种方法、一套模式、一个版本,很少结合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众所周知,我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家庭经济普遍相对困难,受成长环境、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等影响,他们来到内地进入预科阶段学习,容易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如因汉语水平低,难与内地同学深入交流;学习基础薄弱,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气候不适应,水土不服等,因而高校在开展感恩教育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实际,从预科生均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入手,采取与其他普通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不一样的方式方法,效果就会好些。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实践,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当前,少数民族预科生感恩教育更多地在学校推行,然而家庭教育作为感恩教育的关键环节,家长们更多地偏重智育而忽视德育,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可以,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行、意志等关心不够,影响了孩子的道德基础、感恩教育及其他综合素质的发展。家庭教育如此,社会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育人阵地,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特别是为社会奉献的人时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这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预科生感恩教育更多的只是学校在倡导,与学生家长及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少数民族预科生感恩教育的项目不多,加之很多高校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感恩教育未能贯穿于学生的整个预科学习生涯,以至于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感恩教育流于形式。

(四)感恩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收效甚微

目前,我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感恩教育缺乏创新意识,特别是大多数高校都没有设置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高校用于预科生感恩教育的题材多是些陈旧的故事、陈年的事例,感恩教育的内容缺乏现实性,未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以致感恩教育难以落到实处。就教育形式而言,我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感恩教育主要有问卷调查、看电影或纪录片、主题班会、征文比赛、倡议签名等,活动形式还算丰富多样。不过具体到每次感恩教育活动形式就比较单一了,多数感恩教育还是以教师的说教为主,即教师讲授感恩知识或感恩故事,学生在下面听。显然,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积极性,感恩教育的效果十分有限,特别是感恩教育过程中教师喜欢拿一些完美的感恩人物做榜样,这种做法难以让学生真正接受,其教育效果不佳。

二、加强高校预科生感恩

教育的对策确切地说,少数民族预科生只是“准大学生”,而非全日制本专科生,预科教育是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性教育。如何加强他们的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很值得研究。

(一)要提高对高校预科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解放,就很难做到实事求是。缘于此,加强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感恩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到它对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由于高校在预科生感恩教育中地位特殊,因此要转变以往预科生因培养时间不长,只重视文化课程和语言学习而轻感恩教育、育人实践的观念。通过实实在在的感恩教育活动,矫正传统高等教育重科学知识传授、轻人文精神培养的弊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在这里,提高认识就是要把少数民族预科生感恩教育置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角度,把感恩教育上升到增进民族团结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对待,使高校预科生的感恩教育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要求来推进,引导预科学生有感恩意识,养成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待人处事原则,维护社会安定。高校预科生感恩教育一定要围绕所处时代的总目标来进行,要体现预科教育的特色与定位。

(二)要把握预科生的特点和实际开展感恩教育

预科生均为少数民族学生,民族班可谓名副其实。就预科教育而言,它既非大学学历教育,也非中学教育,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个学习经历。在预科学习期间,学生主要是为下一阶段的大学学习做准备。由于预科学生多半来自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一些预科生汉语水平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在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首先要做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学生能直接参与体验最好,这样才能调动预科生参与感恩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从预科生、预科班、预科教育的民族性、政治性视角来看,感恩教育一定要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大局出发,一是要加强对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民族政策的感恩教育,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懂得正是因为有了预科政策,才有今天在大学校园深造的机会。二是要加强学生对有关内地省市大力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感恩教育。内地高校招收预科学生,是教育对口支援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体现了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的无私援助和深情厚谊,对此预科学生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三是要加强对老师、同学给予的关心帮助的感恩教育。预科教育尽管时间短暂,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学习、生活,结下了友谊,学生从这里迈进大学生活,因此要教育学生对老师、同学懂得感恩。总之,高校预科生的感恩教育一定要立足于预科教育的特点与实际来落实。

(三)感恩教育一定要与学生的日常行为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众所周知,今天是一个网络时代,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均与互联网密切相关,高校大学生、预科生消耗在网络等传媒的时间居多。基于这样一个时代特点,我们的感恩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新闻传媒的优势,提升、扩大感恩教育的影响和范围,增强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如,开设感恩教育网站、建立QQ群、制作3D感恩系列电子教材等,让感恩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在落实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而不是好高骛远;一定要明白并非回报大恩大德才是感恩,对他人的关心、问候实际上也是一种报恩。鉴于此,感恩教育最好要抓住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来宣传、开展,让这些先进事例成为感恩教育的生动教材,或许这样的感恩教育会更有效果。

(四)感恩教育要创新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要多样化、系统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高校预科生的感恩教育无论是从教育形式上还是教育内容上都要创新,与时俱进。结合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实际特点,感恩教育内容不仅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等理论教育内容,也要包括其他少数民族生活中活生生的感恩事例。就教育形式来看,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也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能歌善舞的特点,多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将感恩意识植入学生大脑、日常生活中。另外,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实践活动,如深入社会、社区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公益活动,体验感恩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感恩情结。要在全校进行感恩教育的大学习、大讨论、大思考、大总结,动员全校师生行动起来,积极营造充满爱心、懂得感恩的校园氛围,培育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怀。当然,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一部分,感恩教育连接着高校、家庭与整个社会,因此要把感恩教育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角落,培育感恩教育的社会环境,争取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高校感恩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 新历史时期 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22-01

一 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营造浓郁的校园感恩文化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是在大学自身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激励、指导和规范大学生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的独特气质。大学生的这种精神一旦形成就会渗透到各阶段成长的各种文化教育载体中,并在大学阶段各种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教育者在培养过程中应通过积极的向上心态、严格的管理制度、多样的文化活动等来营造良好的感恩文化。

二 感恩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抓手

1.强化教师在感恩教育中的榜样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开展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传授与渗透、积极的引导;另一方面教师自身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和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就是对大学生而言最好的感恩教育。英国心理学家彼得・麦克费尔等创立的体谅模式中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强调德育中的情感关怀、体谅和感情移入,推崇教育者的表率作用,这些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由此可见,在学生感恩教育中教师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所以,高校在开展感恩教育的同时,也应重视师德建设,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教育者的崇高形象。

2.促进大学生感恩意识要以党团建设为抓手

高校里除了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一切党团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更加丰富的实践方式,几乎在大学学习的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课堂。

第一,在各类专题教育中开展感恩教育。如新生入学教育。每年的8月和9月,是大一新生进入新的阶段和开始自己人生新起点的时候。此时大部分学生远离家乡、父母、亲朋独自在外求学,心理上存在一个“断奶期”。这时学校利用开学典礼、军训教育、专业教育和家长座谈等契机开展感恩教育,对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具有重要的帮助。形势与政策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等都是开展感恩教育的良好契机。

第二,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如举办感恩专题辩论、名人讲座等活动,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单位开展学雷锋活动,开展“寻找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等主题活动,增强党团员的奉献意识和感恩意识。既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加强了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效果显著。

第三,在助学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目前,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逐年加大,高校辅导员和班级导师可有效地利用每年的奖、助、贷、减、免等资助政策,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如在评选之前先开感恩教育会,明确大学生的使命与责任,列举学生中的先进事例,由此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知道国家的培养、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都是恩情,从而树立知恩图报,进而上升到报恩的意识。

3.重视在管理和服务中进行感恩教育

管理和服务是高校感恩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刚柔并济”的特点,用管理的强制性来规范人,用服务的渗透性来感化人,一方面,根据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心理和生理方面还尚未成熟,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管理上不可忽视。另一方面,由于服务活动的广泛性和实践性,使得服务的过程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较强的渗透性。

三 加强传统感恩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注重自我修养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学习也变得功利和浮躁,自身人文素质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缺失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所以,在这个更加崇尚个人奋斗的时代里,我们一定要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大学生们知道,科学技术知识固然重要,但离开了人文素质的渗透,“人将不人”,社会在向前发展,文化也需传承。只有将“致真知”与“致良知”有机地统一起来,大学生将来才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之,处处都可以成为感恩教育的场所,时时都可以成为感恩教育的时机。新历史背景下,面对新问题、新挑战,高校教育者应转变观念,努力探索,通过德育教育的引导,使大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冯刚.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 推进高校德育创新与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1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高校感恩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感恩教育;教育载体

感恩教育是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的,有利于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不足。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发展衍生的网络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具有的即时便捷、传播广泛、平等互动等特点因而广受年轻人的欢迎,但同时也冲击着大学生已有的价值、道德观念。感恩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在网络文化、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正面临挑战。“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背景下,提升感恩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是丰富创新感恩教育载体。

一、感恩教育载体的内涵及现状

教育的主体问题,是学者于光远1980年在其论文《教育认知现象中的“三体问题”》首先提出,“三体”指主体、客体以及环体,“三体一要素说”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客体、环体三个独立的实体和载体组成。糅合两种观点,延伸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则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双主体)、教育环境(环体)、媒介要素(载体)。感恩教育载体是指感恩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的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以及把这些思想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的各种活动方式和手段。感恩教育载体具有明显的特性:一是丰富的情感性,通过丰富感人的情景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可取得有效成果;二是坚定的原则性;三是潜移默化的渗透性。近十年,我国学术界才兴起对感恩教育的研究,其也成为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当前我国感恩教育存在内容理想化、教育方式陈旧,实施过程中存在庸俗复古的倾向。教育体系不完整、理论基础不扎实、传统显性灌输教育方式、与学生的实际脱节等都是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由于新的教育载体的出现,是提高感恩教育有效性的良好机遇,同时也给高校感恩教育带来了挑战。

二、创新高校感恩教育载体的必要性

(一)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全球经济的发展,促使科技发展,科技的发展又进一步促使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必须的。在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人格的重要责任。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想要保持创新态势,就应创新感恩教育载体,进而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需求。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而感恩教育又是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侧重正面、单一、直接的等问题,是明显的“显性教育”模式。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思想开放活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实效性就要满足学生追求新事物的需求。只有创新应用感恩教育载体,才能满足多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需求。

(三)是满足拓展感恩教育覆盖面的需求。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转换中的社会新旧体制,给正在形成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大学生带来不可轻视的影响。大学生的交往、娱乐和学习方式因新媒体的出现而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对大学生思想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良影响。感恩教育亟需拓展覆盖面,以减少不良社会思潮对学生的影响。及时进行感恩教育载体的创新应用,采取大学生普遍能够接受的方式拓展感恩教育的覆盖面,实现全面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目的。

三、拓展感恩教育载体的路径

(一)积极营造感恩氛围。仅仅通过思想疏导、理论传授的感恩教育难以触动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灵,应要理论联系实际,透过具体的教育载体,让学生得到切身体验、获得锻炼,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对每一位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建立感恩教育档案,内容涉及最喜欢的老师、是否独立到校报到注册等;接通与家庭之间的桥梁,定期请家长反馈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包括生活费、事物决策情况等;抓住节日、班会、毕业教育等关键环节,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感恩节开展“感恩”主体征文比赛,邀请校友回校开讲座,分享在校时期的点滴真情等;挖掘感恩榜样,开展“感动人物”评选活动,让学生的感人事迹感染更多人,让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感动人物、事物。以鲜活的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感恩意识,既体验感恩又实践感恩,从而增强感恩教育实效性。

(二)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传播媒体种类由较早的QQ、MSN等,到近十年出现的博客、微博以及最新的微信、Instagram。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诞生,在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又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当前,几乎百分百的大学生对网络有极强的依赖性,且新媒体对大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前学生都是“90后”,他们特点就是个性独特、思想开放,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握这个良好机遇。“互联网+”时代,为了消除代沟、增强亲切感,教育工作者应学会使用最新的网络交流方式、了解最潮的网络语言,建立自己的微博、微信,与学生“互粉”、互加好友,以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现代大学生思想、意识容易受网络信息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或转发传递正面、积极思想的微薄,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通过微信平台,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同时了解学生的动态。

(三)创新感恩教育方式。感恩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生不教,师之过”,因此学校首要严抓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工作者的言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老师不但是传授知识的人而且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将感恩教育与《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相衔接,深化其内涵、提升其层次。邀请道德模范来校做报告,以其真实的经历感染学生,树立感恩榜样。积极组织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社会调研等课外公益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多种途径动员全体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锻炼大学生吃苦耐劳、奉献社会的感恩精神。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李文鞋译.存在心理学探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1

[4]蒲清平、高微、苏永玲、徐爽.高校大学生感恩心理现状及培养对策———以重庆为例[J].青年教育,2011,5

[5]肖慧.基于活动载体的大学生感恩教育创新工作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8

[6]王婕鹏.关于“90后”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7]刘燕楠.多元文化视域下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路向与价值选择[J].教育研究,2015,9

高校感恩教育范文第4篇

1、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

上文所述还只是众多实例中的一小部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天之骄子”变成了感恩意识淡薄、感情冷漠的“冷血动物”呢?归其原因,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逃脱不了干系。首先,家庭道德教育的不足。当代中国家庭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众多家长中受到太多的疼爱,以至于不愿意让孩子受到一点点的挫折和磨难。“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被绝大多数中国家长认可,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求任何回报”的付出。孩子的合理和不合理的要求都被慢慢的满足,哪怕在背后是父母的血泪也在所不惜,有人戏称自己的子女是“吸血鬼”,这个词听起来恐怖,但确实如此。父母的无私关怀造就了孩子认为得到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从来不曾想到父母的艰辛。目前,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十分关心,每天花大量时间放在孩子的作业上,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兴趣爱好漠不关心,用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孩子是否听话的标准。这样就造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的功利心态。其次,目前的学校教育模式亟待改进。在当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和家长关注的是学校的升学率和就业率,成绩成了学校的唯一追求。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招生,关乎学校的发展和生死存亡。在一切向成绩看齐的前提下,学生的道德教育被淡漠了。在当今很多高校中,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供了很多培训的机会,比如各种证书的考取、面试技巧、岗前训练等等,都是为就业做准备。在如今经济不景气的压力下,学校想尽各种办法提高就业率,忽略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很多高校依靠学生学费生存,相当数量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自己是学校的“衣食父母”,老师的关爱和知识的传授被认为是利益驱动下的“理所应当”,而被授予者则少了一份感动和感恩之心。另外,社会上的一些功利思想也起到了消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迎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腾飞,还有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改变。物质丰富了,经济发展了,思想改变了。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容易感动,凡事以个人得失来衡量,常常探究善事“背后的故事”,功利色彩严重。一次以《你为什么而感动》为题的征文,一个学生写道:“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只有学习好,压倒别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社会不需要感动和感恩。”

2、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施建议

到底大学生需不需要感恩之心?答案是毋庸质疑的。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对生我、养我、无时无刻不惦记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对教授自己知识、关心自己生活和学习的老师都不尊敬,对帮助自己的朋友、救助自己的恩人都不感恩,这样的人有怎么能回报社会呢?哪怕他有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灵,不能善待师长和朋友,也只能是一个道德残缺的健全人。第一,加强传统教育。常怀感恩之心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故事。“知恩图报”、“知恩不报非君子”、“施恩不图报”等古训无处不在,不论达官贵族,还是黎民黔首,知恩、感恩都是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是中华精神的具体体现。从一个人感恩思想的形成过程来看,以“爱亲、敬亲、养亲”为主要内核的传统孝道思想是一个人学会感恩的起点。只有懂得了对父母、家庭恩情的回馈,才能够懂得如何去感恩他人、社会和大自然。我们以传统教育为视角,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必须对传统思想进行合理的梳理,剔除被封建统治者泛化的部分,挖掘出其中的精华之处,结合时代要求进行重新诠释。第二,重建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和学生的感情交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老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道德的塑造者。在当前“重学历、轻能力、重成绩,轻教育”的人才评价体系下,老师多扮演的是“授业、解惑”的角色,必须要认清“成才”概念,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育角度。“人才”不能简单地从成绩的好坏、技能的熟练程度来定义,应该是“知”和“行”的统一体,既有丰富的知识又具备良好的修养才能感恩和回报社会。这就要求学校要改变当前僵化的评价模式,在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时候,把“德”提高到和知识技能相同的高度。知识教育多在课堂,而情感教育存在于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教师自身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要有为人师表的职业操守,教师自身的高尚情操和对学生的关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在和大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要避免空洞的说教、说空话、说大话,应该把教育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真正地放下高姿态和学生平等地交流。第三,在实践中加强感恩教育。高校必须积极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从实践中体验恩情,学会感恩。一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团体活动,组织对抗,使团队成员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会关怀、学会感恩。二是以感恩教师、锻炼能力为目的,开展“班务我来管、为校出份力”活动,选拔学生担任本班的编外辅导员,协助老师管理班级事务,体验老师的深切关怀和辛勤付出。三是利用专业特色组织感恩活动。比如护理专业观摩人的生产过程的护理实践,体验母亲在养育自己过程中付出的心血,体验医生、护士在工作中的辛劳。在教育中,情感交流是贯穿整个感恩教育的纽带,只有在情感上激起青少年的感激之情后,才能够使其懂得如何去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以专业特色组织感恩,可以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以后工作的艰辛,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家庭和社会不能忽视自身的责任。在家庭中,父母要以亲情为纽带,积极灌输尊敬师长、关心他人观念,让孩子懂得自己取得的一切都是在他人劳动的基础上的,培养尊重和感恩意识;社会必须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摒弃一切贪婪、唯利是图、自私自利,发挥报纸、杂志、网络的舆论导向作用,营造一个相互协助、博爱、感恩的和谐社会。感恩是一种道德良性互动的剂,拒绝感恩则是道德的癌细胞,它吞噬着社会善良机体,让人们对善举失去反应,使人们对善良变得麻木。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感恩是家庭、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一种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规范。感受到父母、老师、社会的关怀和呵护,我们的大学生就能以自己积极的努力来回报社会,做祖国的建设者,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王艳娜 周欣悦 单位: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感恩教育范文第5篇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的动力,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良好的潜移默化的效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因此,在高校内,感恩教育的实施者不应仅仅是德育教师,而应是全员育人;感恩教育的对象不应仅仅是学生,而应是全员教育。其中,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的表率示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很容易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绵阳师范学院在加强师德建设过程中,注重把感恩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育广大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特别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体谅和感情投入,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在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大量感恩教育的内容,将感恩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使感恩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注重在教育中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他们感恩社会、感恩祖国和亲人,帮助他们树立感恩意识。此外,学校还把感恩教育尽可能地寓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环境创建中,让大学生于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启迪,真正提升感恩教育的实效。

二、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构建感恩教育新体系

载体是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内容的实施、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因此,全面把握感恩教育的载体,并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和感恩教育的发展,选择合适的载体,是加强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感恩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激发人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使之养成相应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高校感恩教育要以实践教育为手段,内化大学生的感恩品质。开展各类感恩教育活动,强化感恩教育实践,化抽象为具体,化说教为行动,要以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在现实行动中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等交融在一起,进而在这种交融和行为表现中丰富、发展感恩品质,最终才能在现实中实践感恩。绵阳师范学院在震后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让这些颇具特色的活动成为“隐性课堂”,成为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感恩氛围。学校组织开展了系列地震纪念活动,深情追忆地震遇难同胞,鼓舞广大师生士气,营造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校园氛围,在教育教学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升学校科学发展的水平。学校为以“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为主题,举办大型纪念晚会、“教师情系灾区专场音乐会”、“外籍教师赈灾专场音乐会”和“师生灾区行油画作品展”等,用音乐、舞蹈和画笔寄托哀思,用表彰“5•12”抗震救灾先进、优秀校友和为“震不垮的一代”主题征文获奖者颁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结合“三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对全体学生深入进行感恩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坚强不屈、镇定理性、团结协作、乐观向上、懂得感恩。学校还开展“我爱我的祖国”系列班团主题活动,利用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班团活动,对广大学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活动中激励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以社会实践为突破口,拓展感恩教育新渠道

“知道为智,体道为德”,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重视并加强感恩实践环节。在感恩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和学校公益性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参与的各种活动中感受恩德,感念恩情,履德践行,使其成为知理、通情、达行的高品格的人才。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践行感恩社会实践是磨练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大学生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带领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暑假“三下乡活动”、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鼓励和无私帮助,从而懂得理解、尊重和同情他人,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绵阳师范学院每年定期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县千村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学校在灾后积极支持地方基础教育,每年派出优秀毕业生到地震重灾区进行顶岗实习支教,支援灾区基础教育,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学校积极结队建设志愿服务基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如关爱留守学生、社区结队帮扶、“清除白色垃圾”、城市环境维护、构建节约型社会义务宣讲、教师节感恩行动、帮残助困募捐、与绵阳市公交公司结队义务反扒等,深受师生和市民好评,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地震发生后,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果充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组织志愿者服务地震灾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咨询、援助活动,用实际行动深化了感恩意识,让感恩教育真正进入了学生的心灵,有效内化为学生的感恩品质。

四、以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感恩教育和谐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具有导向、熏陶、激励、辐射的功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应,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这种和谐的氛围会让学生更加理解亲情,接纳他人,保持健康、乐观、积极的情绪,拥有一颗宽容仁慈之心;会让他们以善意、热情的态度去生活和学习,理解、尊重父母和他人,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绵阳师范学院注重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宣传感恩的意义,树立感恩的典型,让学生置身于浓烈的感恩氛围中,从感恩环境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注重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标语、宣传栏等平台,利用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建设布局等,大力宣传尊师重教、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等美德;注重以校规校纪、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制度为中介,将知恩、识恩、感恩的观念和行为渗透其中,从而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养成感恩习惯;注重加强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利用校园网、手机短信、博客、QQ等学生日常生活交往载体,并以此为阵地对学生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教育学生了解感恩、自觉感恩。

高校感恩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感恩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78-01

前言

对于高校感恩教育,其实效性的提高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感恩意识的基础上,实现感恩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发展的智慧结晶,将其应用在高校感恩教育中,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并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注重传统文化与高校感恩教育的融合十分必要。

1.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感恩教育的影响

(1)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高校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

传统优秀文化是我国发展的瑰宝,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感恩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引导高校大学生,帮助其正确的看待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并培养大学生学会正确的抒感及良好的报答社会心理,以此全面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从高校传统道德文化的角度看,传统文化是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基础,将传统文化应用在高校感恩教育中,能全方位的促进高校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

(2)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高校感恩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的言行举止、内心发展进行基础教育,这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必然阶段,对于高校感恩教育,可以说是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进行深入引导,以此保持高校大学生内心的正确性。对于传统文化,是经历过漫长岁月发展而来的,通过传统文化,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感恩心理,提高高校感恩教育效果,这对于高校感恩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2.传统文化在高校感恩教育的应用

(1)以情感教育为出发点缔造学生纯洁心灵

对于高校感恩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内心情感,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此帮助学生缔造纯洁的内心世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在净化学生内心世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感恩教育中,采用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应该以情感教育为出发点,用真情打动学生,保证学生能将真切的情感抒发出来,这样才能促进高校学生的内心健康发展。对于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保持学生内心的纯净是十分重要的,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渗透在高校感恩教育中,能指引大学生内心思想的健康发展,使其树立积极回报社会的正确观念。

(2)以情感教育为基础促使学生形成感恩意识

在高校感恩教育中,应该将情感教育当做是基础教育课程,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挖掘,让大学生能流露真情,这样才能通过接下来的感恩教育,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发展方向。在高校感恩教育中,对学生的自我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有很高的要求,为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积极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学校的关怀,以此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回报学校、回报社会的感恩意识。

(3)融合传统文化推动感恩教育实施

在我国传统文化系统中,感恩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感恩的心理回报学校、回报社会是高校大学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在高校感恩教育中,应该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并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心态、感恩行为,从而实现高校感恩教育的顺利实施。传统文化的特点在于其思想具有时代进步性,对于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高校大学生内心情感的形成也是如此,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融合传统文化来推动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施。

(4)利用传统文化提高感恩教育针对性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注重对人的意识观念进行培养,通过净化人的心灵,来培养人的良好道德素养,进而对人的言行举止起到约束作用。高校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感恩教育中,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内心情感。高校感恩教育能适应不同学生人群的发展需求,传统文化的融入,更能提高感恩教育的针对性,以此促进高校感恩教育活动的更好发展。

3.总结

高校感恩教育的教学质量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环境下,为全面提高高校感恩教育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在高校感恩教育中,以此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并做出相应的感恩行为。

参考文献:

[1]赵赓,徐景升,张敬丹.浅谈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1):19-20.

[2]欧阳西子.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3,(06):289-290.

[3]王海彬.浅析传统文化作用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应用途径[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5,(01):78-79.

高校感恩教育范文第7篇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现状,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昌学院、西华大学、泸州医学院、西南科技大学、攀枝花学院、乐山师范学院6所四川省高校的在校生进了调查分析。此次调查设计了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包括高校感恩教育的内容、形式、运行机制和教育效果等方面,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有效率达到90%。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及分析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内容方面 为了更好地推进贫困生感恩教育,各高校围绕“感恩”这一主题,选取了多方面内容对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通过调查,可以发现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在内容方面较为丰富。

由表1可见,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内容较为丰富,涵盖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国家领域,包括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感恩教育中得到体现。其中,家庭的养育之恩和社会国家的资助之恩得到了高度重视,而老师的教诲之恩、亲朋好友和同学的帮助之恩稍微欠缺。

分析其中原因,主要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机制有关。当前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主要依靠学校、社会和国家提供一定的资金资助,主要局限于经济扶贫,因此,高校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别突出家庭养育之恩和社会国家的资助之恩,而老师、亲朋好友和同学的资助并不纳入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机制。如果说社会、国家的资助属于“显性”资助的话,那么老师、亲朋好友和同学这三类人群的资助则属于“隐性”资助,并不为学校或者大众知晓,因此,学校的感恩教育在这一方面难免有所欠缺。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形式方面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各高校针对不同的感恩教育内容采取了不同的教育形式,总的来说,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见表2)。

由表2可以发现,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形式多元。这些教育形式借助传统传播媒介和现代信息技术辐射高校大学生的课堂内外,其中,课堂主题教育是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通常采用的形式。同时,可以看出在网络平台和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各项教育的今天,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缺乏对校园网、校园论坛、手机平台、博客和微博等新媒体的使用。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机制方面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关的感恩教育机制。一方面,各高校都把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纳入了学校工作的大系统,构建了“学校――院系――教师(辅导员)――学生”为主轴的感恩教育工作系统,明确了感恩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性质,对相关工作计划作出了安排;另一方面,建立了感恩教育保障机制,为感恩教育提供物质支持,确保感恩教育顺利而有序开展。但对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缺乏相关监控机制,难以对感恩教育工作进行反馈和评价。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对策

进一步丰富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内容,加强内容资源整合 首先,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感恩教育的内容,用传统文化深厚的感恩文化,特别是儒家的孝悌忠信、仁义礼智等内容充实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相对于学校、社会和国家的经济资助而言,亲朋好友、老师和同学的资助与帮助更加贴近贫困生的心灵与情感,更能激起他们努力拼搏改变人生的斗志。因此,除了通过教育让他们学会对家庭父母、学校、社会和国家进行感恩之外,还要把亲朋好友、老师和同学纳入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这个大系统里。

其次,要把感恩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以丰富感恩教育内容。感恩教育侧重于唤起高校贫困生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帮助高校贫困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和法制观等。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形成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情况下,高校贫困生才会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

再次,要把感恩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整合资源实施感恩教育,提高高校贫困生的把恩和施恩能力。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核心目标并不在于让学生知恩和感恩,而在于报恩和施恩。可以说,报恩和施恩的能力及实际行动直接体现着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成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贫困”,有利于高校贫困生塑造阳光自我,告别“边缘人”角色,以健康、乐观、向上的美好心灵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融入广阔的学校生活。而在感恩教育与专业知识技能的结合,则可以帮助高校贫困生在形成感恩意识与感恩情怀的同时,以扎实的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服务于同学、老师、学校和社会,增强感恩体验,牢固树立感恩观念,为报恩和施恩创造良好的条件。

充分利用新媒体,推进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形式创新 首先,要充分认识新媒体对推进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信息化社会中,校园网、校园论坛、手机平台、博客和微博等新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日益增长,这些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和对文字、图像与声音的有效整合使其作为传播工具具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感恩教育中要充分认识新媒体对人的塑造力,利用好这一新工具。

其次,要投入相应资金设备创建新媒体平台。这是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形式的物质基础。通过建设感恩教育网站、论坛、博客和微博,推进贫困生之间、贫困生与学校之间、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贫困生在虚拟的空间里隐匿身份,摆脱贫困生身份的束缚,感受恩情,培养感恩意识,丰富感恩情怀,形成新的成长与进步。

再次,以先进文化引领新媒体,使其有效服务于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信息海量性难免会对性格较为孤僻、心理较为封闭的高校贫困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应以先进文化引领新媒体,以丰富时新、健康积极向上和主题鲜明的内容净化新媒体空间,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和引导高校贫困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以关爱的情怀让高校贫困生收获心灵的成长。

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运行机制建设,促进感恩教育取得长效 首先,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课程机制建设。一方面,要形成专门的感恩教育校本教材建设机制,为整合和利用感恩教育内容资源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设置感恩教育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利用中西方传统节日营造全面、和谐、良好的感恩教育大课堂,使高校贫困生既形成感恩教育的感性认识,又形成理性认识,进而持续推进感恩教育工作。另外,还要把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融入非贫困生群体的感恩教育之中,实现两者的衔接、共进与双赢。

其次,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激励机制建设。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涉及高校党团部门、职能部门和学生社团,因此,要对实施感恩教育表现突出的相关部门和社团进行物质激励与精神,把感恩教育不断推向新台阶。同时,还要对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突出的高校贫困生进行激励,以让贫困生和其他学生深化对贫困生感恩教育的认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中来,壮大感恩教育力量,增加感恩教育影响力。

高校感恩教育范文第8篇

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是指高校教育者们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将特定的教育内容,通过创设教育情景氛围,对免费师范生这一特殊受教育者群体进行的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及职业责任感教育的过程。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旨在更好地延续、传承一种情感的情感教育,进行一种言传身教的道德教育,以及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一种职业责任感教育。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首先是一种延续、传承情感的情感教育。高校免费师范生的未来职业是特定的,他们将是教育的主力军之一,这就要求高校免费师范生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感恩情怀外,更需要感恩以及教会别人感恩,高校免费师范生正是在接受了免费教育后,在知、情、意、行上与其他非免费师范生相比更懂得感恩的重要性,最终更好实现“感恩”的延续与传承。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其次是一种言传身教的道德教育。高校免费师范生未来将走上教师这一社会岗位,作为教师就必须要做到德识统一,做到“为人师表”,更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自己的“言传”教育学生,以自己的“身教”指导学生,并持之以恒。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就是要让他们具备教师应该有的文明行为和良好道德,以及给予学生正确人生导向、正确人生坐标所需要感恩价值观。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职业责任感教育。高校开展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上,更应该与免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责任感教育和职业情感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无可挑剔的道德品质,更要有深爱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免费生尤为如此。他们是国家、社会在他们最需要帮忙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助他完成大学学业,对于教师这一职业而言高校免费师范生应该有一种更为沉重的责任感。这些都需要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来实现。

2开展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高校免费师范生职业道德的提升感恩应该是高校免费师范生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一名接受高等教育的免费师范生,特别是作为一名未来将长期从事基层教育的“教师”,崇高的职业理想、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必不可少,这些素质、素养的培养都可以通过感恩教育实现。向免费师范生进行感恩思想教育来引导、提升他们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可以自觉、自愿地接受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以感恩的心态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使感恩高校免费师范生这一群体树立做人的基本准则。由于高校免费师范生未来将长期从事基层教育工作,为了保证高校免费师范生从事基层教育工作的稳定性,正式上岗之前需要他们具备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感恩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一员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他们认识到在学校接受了社会、他人的馈赠、援助与支持的同时,应该承担起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社会责任。

2.2进一步优化高校免费师范生育人环境感恩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之一,也是道德价值的源泉,更是家庭、社会和谐的重要根基。开展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环节。高校免费师范生们怀着感恩之心、行着报恩之举,成为高校每个学生的行为“榜样”,更成为公民社会的“楷模”。通过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使他们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起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引领作用。同时,这一榜样、楷模群体的存在,也使和谐校园建设成为可能。在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过程中,教师引导免费师范生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从而培养免费师范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团结协作精神,能够有效遏制社会不良风气在校园的滋生与蔓延,减少高校学生群体感恩意识缺失现象。同时,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念、社会心理、行为方式等会转化为高校校风、学风,有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建成。

2.3促进高校免费师范生健康成长与发展高校这一特殊环境中,高校免费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地区,家庭经济背景、地区文化背景和所受教育背景不尽相同,但他们却学习、生活在一起/由于“差异”存在无疑会使他们表现出诸多的“不一致”,如果彼此之间不能做到谅解、关心,就很容易产生矛盾,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针对高校免费师范生开展感恩教育,会使他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感谢别人,感谢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近而彼此之间相互尊重、友爱与理解,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高校免费师范生感恩教育更有助于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从“感”到“恩”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更能体现免费师范生们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心理发展过程。通过感恩教育,关注免费师范生的精神生活,解救他们精神上的失落和迷失;通过感恩教育,陶冶免费师范生的情操,锤炼他们尊重他人、宽容、谦和的优良品质,培养他们互助、团结、友爱、奉献的精神;通过感恩教育,塑造免费师范生健全的人格,促进高校免费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与发展。

高校感恩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感恩教育

随着高校招生计划改革,高校的贫困生大幅度增加,我国贫困生体系也逐渐加大。国家通过奖、助、贷,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等资助体系来帮助贫困生解决困难。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资助政策措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贫困资助体系,从制度上减少了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但是,有些高校贫困生在接受贫困资助的同时,却出现了不感恩的不良现象,给和谐校园的建设和高校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高校的教育者,针对此现象应当深思,应对感恩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一、感恩教育内涵及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

现在,普遍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这给学校、社会以至教育者一个警钟。目前,感恩教育的开展工作涉及很少。但感恩教育已经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所以,高校应该多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为大学生好好补上这一课。

(一)感恩教育内涵

感恩教育,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品行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需要教育者在被教育过程中自觉体会和发现[1,2]。感恩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内在修养品质,有助于传播人性美。

(二)感恩教育的意义

思想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道理和传授知识上,应注重传授做人的道理,感恩是衡量学生道德修养的一个标准。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塑造贫困生的健全人格,是高校教育者刻不容缓的事。1.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水平。感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贫困生在受助后能否具备感恩意识,是衡量道德素质的基本尺度。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3]。目前,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是德育教育的失败。通过感恩教育,使大学生学会感恩他人,回报社会,从而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2.有助于提升贫困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性、人格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其本质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规范,表现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4]。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不同影响。通过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懂得知恩、感恩、报恩。3.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贫困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提高大学生感恩之心的意识,增强回报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担任起构建和谐校园与社会的责任。

二、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受资助的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归结起来,大致有几下方面:

(一)家庭因素

父母认为孩子最重要的是掌握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却忽视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加上贫困生一般是来自农村,很多父母文化程度低,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自己外出打工,而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对孩子的教育甚之又少,孩子自然而然缺乏感恩意识。

(二)学校因素

在学校,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更是有力,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一些品德恶劣的人为伍,会染上恶习,进而丢失感恩意识。还有学校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有的学校虽然进行了感恩教育,但却走形式,使学生产生更加厌恶的心理,使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淡化和冷漠化。

(三)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存在许多不良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许多传统美德受到了冲击,许多领导人起了不好的因素。凡是利字当头,使得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扭曲,人际情感淡漠,感恩意识淡化和湮灭。

(四)贫困生自身因素

许多贫困生因为家里贫困而产生自卑的心理,进一步对外界条件产生抵触心理,使自己的内心封闭,羞于表达。有的不愿接受说教式的教育,导致感恩教育难以对他们进行影响,因此,造成了感恩教育的缺失。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具体措施

(一)加强感恩教育队伍建设

使全体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适应感恩教育的要求,同时开展教师有关感恩教育的教学培训,提高教育水平,加强教师对感恩教育的理论学习和经验交谈,从而培养出一支适应感恩教育的教师队伍。

(二)开展有关感恩主题的活动

高校可以召开以感恩主题的活动大会,通过宣传活动营造感恩的教育活动氛围,借助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等节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首先让学生有感恩意识和学会感恩,进而加强学生的报恩意识。

(三)学校及教师多引导贫困生和关怀贫困生

贫困生易产生自卑心理,作为学校和老师要多加引导学生和关怀学生的日常生活,时刻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随时调节和疏导贫困生的情绪,多鼓励他们,使其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了解老师是关心他们的,认识到真情的可贵,有助于打开贫困生的心扉,促进他们各方面的提升。

(四)转换资助形式

最初的资助模式从一定程度给学生造成压力,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因此高校应该转换资助形式。当前高校内“勤工助学”开展后成果颇丰,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劳动换取相应报酬,这样可以给贫困生提供良好的机会[5]。这样使贫困生更加积极向上和自信,会感恩学校给予的机会。

结论

在开展对贫困生资助的同时,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还要注重他们精神上的感恩意识,使感恩教育在高校中得以开展,使学生心怀感恩之心,存感恩之情,让感恩教育见成效,并且能够传承下去,使贫困生在感恩教育中成长和大学生将来可以担任国家重任,成为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9-12.

[2]朱峰.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与感恩教育[J].才智.2008(21):263-265.

[3]陈晨.刍议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1(03):69-72.

高校感恩教育范文第10篇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人与人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产生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指主体之间是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之间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2]用主体间性理论的视阈来看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旨在倡导感恩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关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充分保证感恩教育效果落到实处。基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当前高校感恩教育效果弱化的原因,可以发现高校感恩教育工作在以下几方面存在问题:第一,高校管理者感恩教育的理念落后,目标定位不准。理念是教育的灵魂,感恩教育工作的理念直接影响感恩教育活动的成效;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感恩教育的目标直接决定感恩教育的内容、方式的选择和教育的实效性。在理念设计时,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忽视感恩教育工作,没有系统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机制来指导或保障感恩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内容设计上,高校过多地把重心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养上,在制定教育计划时主动放弃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培养目标不够准确,内容不够完善。第二,学校教育者感恩教育的主体意识不强,推进力度不足。教育者直面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努力尝试教育内容的丰富、教育形式的多样和教育途径的有效。很多高校的教育者在感恩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主导性、创新性,没有科学设置系统周密的感恩教育课程,没有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没有形成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多维一体的教育模式,也忽视了新媒体背景下校园感恩教育的氛围营造和感恩教育实践平台的创新。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不能结合学生实际,不能很好地贴近学生生活,致使教育活动内容空洞乏味,实效性不强。第三,大学生参与感恩教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当被教育者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尊重和满足时,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产生一种认同感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对被教育者利益的尊重和满足,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性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前提条件。”[3]当下的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体性更强,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厌倦教育者“填鸭式”地灌输知识,厌恶参与各类流于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感恩教育过程中,他们一旦发现个体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常会消极对待,甚至选择逃避,感恩教育的效果也就很难得到保证。

二、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感恩教育工作原则的启示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提倡多元、差异和宽容的承认姿态,旨在转变传统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民主的课程、民主的教育。”[4]高校的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及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5]。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才能脱离困境,感恩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保障和体现。第一,主体间性理念倡导围绕“以人为本”的宗旨,建立全新的教育者主体体系。主体间性理论重视教育者知识的传授和受教育者知识的接受,更注重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以人为本。这就要求高校应充分注重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因材施教,对学生提供全面贴心的爱心保障,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在这样的氛围下,感恩教育有了平等、尊重的基础,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知层面的感恩意识、情感层面的感恩情怀和实践层面的施恩善举也就能顺利实现。第二,主体间性理论倡导紧扣“师生共通”的目标,营造和谐的感恩教育环境。传统的感恩教育更多的是教育者通过知识的灌输,让受教育者达到“知恩”和“识恩”,但是这种教育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物化教育”或“占有式教育”过程。“主体间性就是对片面主体性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进行的重新认识与理解。因此,倡导主体间性对迷恋占有式主体的主体教育可以起到纠偏的作用。”[6]主体间性强调在感恩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共生”性,倡导过程中的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注重相互理解和和谐通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仅是思想上的交流和知识上的互通,更是角色上的转换和情感上的共融。“互识”和“共识”的背景下,教育的过程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或者知识的传输,而是一种开放式的对话式的互通,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第三,主体间性理论倡导坚持“贴近生活、面向生活”的原则,实现感恩教育的有效全覆盖。“教育即生活”,感恩意识的养成不是抽象知识的堆砌,而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受教育者的不断感受和体会,“感恩教育只有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才能发出力量而且成为真正的教育”[7]。主体间性下的感恩教育模式更富有生活气息,贴近生活,面向生活。教育者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成为感恩的榜样和示范,受教育者在教育者身上学到感恩。感恩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涵盖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自然等。感恩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这一单一的舞台,家庭、社会、自然等都成为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互动式的感恩体验和施恩善举的积极反馈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

三、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感恩教育实现途径的启示

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的感恩教育,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感恩教育实践过程中密切联系,转变传统的说教方式下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间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形成“互识”,同时对感恩教育的教育实践内容达成“共识”。要实现“互识”和“共识”,高校的感恩教育工作可以从课堂教学、校园环境、实践育人、榜样示范和家校互动等途径进行有效推动。第一,将感恩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大学课堂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把感恩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感恩状况,用身边的实例教育学生,触及学生的灵魂。感恩教育的内容既要符合时代的要求,也要符合大学生精神诉求,还应该注重与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课程开设的形式也应该既符合社会的价值判断,也符合大学生的现实要求。高校除了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道德讲堂”、“感恩论坛”等形式提升大学生学习感恩知识的主动性。第二,建设和谐的感恩教育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既能让学生懂得知恩、识恩,又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感恩、施恩的乐趣。营造一个处处充满感恩元素的校园氛围,可以在校园里树立一些感恩圣贤的雕塑,悬挂或张贴一些感恩教育的名人名言,通过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推送感恩模范的先进事迹,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时刻感受到感恩的熏陶,感悟着校园环境所传递的感恩正能量。同时,管理者应该通过顶层设计,制定感恩教育的有效管理机制和考核标准。譬如把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感恩实践的考核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综合测评的导向作用,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激励大学生投入到感恩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师生友善共进,同学互帮互助,和谐校园内无处不感恩,无处不施恩。第三,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被教育者的美德是内隐于其观念和人格之中的,它只有通过被教育者的具体行为才可能得以外显和实现。如果不见诸具体的行为,只停留在自我欣赏、自感欣慰的阶段,被教育者的美德就没有应有的实际意义。”[8]实践是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离开实践,教育活动将会变成空洞的说教。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提供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感恩实践机会,促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升华成学生的施恩行为。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看望慰问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开展“写一封感谢信”等感恩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感恩、学会知恩;通过组织大学生到敬老院等开展爱心义工活动,在社会实践锻炼中,使大学生的感恩认知从感性到理性,进而形成自觉的感恩意识,并升华为施恩行善的主动行动。第四,发挥教师感恩的表率和引领作用。“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是实现感恩教育时效性的重要保障。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好的“教书匠”,要精通书本知识,有渊博的知识,有诲人不倦的敬业态度。教师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入研究,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其次,教师应提高个人素养,通过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身边学生,富有魅力的师德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深远影响。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谢学生的配合,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同事和邻里的互助和照顾),要对学生体贴关心,尤其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生活有困难、心理有障碍、就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予施爱与帮助,学生从老师日常生活的点滴言行中,最能够学会知恩和感恩。第五,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高校应重视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资源,形成立体式的感恩教育系统环境,搭建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保障大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能力的充分培养和有效塑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和家庭的积极性,邀请家长和家庭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环节,譬如通过“一封家书”、“读书成本账”、“我给父母洗洗脚”等活动进一步拉近父母和子女的距离,实现“共融”。高校也要高度重视调动社会力量的介入,可以引入社会爱心力量设立奖助学金、邀请感恩模范开展公益讲座、挖掘校友会资源进行捐资助学,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爱心暖流,同时在农村、社区等设立感恩实践基地,引导大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巩固大学生知恩和施恩的行为。

上一篇:高层建筑设计范文 下一篇:专业工程建设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