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赠言范文

时间:2023-03-11 06:14:36

高校毕业赠言

高校毕业赠言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灵 重塑 故事

一、女生小佳

她又红着眼睛去找数学老师,要求数学老师补给她0.5分,说这0.5分很宝贵,加上去,她的期中考成绩和总分就可以跃上班级的第二名,说着说着眼泪婆娑了,数学老师没了招,给了她0.5分,于是她破涕为笑来找我改分,数学老师摇摇头,叹了声这孩子……

这孩子就是我们班的小佳,文静内向,从小就聪慧伶俐,学习刻苦,各科成绩极其优秀,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上一直是常胜将军,在班级中,鹤立鸡群。经商的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拿她当骄傲的资本,寄予她极高的希望,要她目标是一中,大学非考个北大、清华不可。父母的朋友羡慕他们又这么个优秀的女儿,她自己呢,没辜负父母的期望,忘我地学习,成绩突出。对于这个学而优的孩子,各科老师当然喜欢,各式比赛自然少不了她,赞扬的话不绝于耳。

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后的家长会,从她的父母口中我了解到了她学习勤奋的程度令人震撼,假如明天考试,她今晚必定熬个下半夜,甚至通宵,假如哪一天考试发挥失常,分数落后一点,她会痛苦万分,把自己关进小房间,叹气哭泣,不吃不喝……周末,节假日除去去补习奥数、美术外,她从不出去玩,伏案读书、算题、听英语……这使我不禁为她担心起来,她的心理,她的健康,也让我意识到她超负荷地学习,是为了取得最优异的成绩,捍卫自己的学习地位,其实,她也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呀!

我考虑如何走近她,帮助她,让她放下身上沉重的包袱。这时,我收到了她的一篇周记,娟秀的文字,委婉地向我提出不当班干部的请求(她任学习委员)。她说自己从小学到现在,一直任班干部,有点累了,想休息一下,说自己学习极忙,学奥数,学科学,学美术,精力已经透支,无暇顾及班级工作,还让我理解她。这篇周记使我想起同学们告诉我的话,说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得高分”,班级里的事情,她不闻不管,有人请教她数学问题,她都懒得回答。班长也告诉我,说她连政教处召开的会议也没去参加,与她论理,她还说拒绝当官不吃政治饭!于是,同学们背后给她取了个绰号“冷血美人“。

种种迹象,让我感觉到小佳一个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突出,而心理偏曲的学生。

由她,我想起了教育中的一个普通存在的现象:成绩优异的学生毕业后,他们中很少有人惦记着当年教他们的老师,并常来看看他们,而成绩差经常受批评的学生毕业后却格外尊重老师,他们会常来向老师问寒问暖。看来,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心灵塑造,人格培养,及心理健康不可等闲视之。我觉得自己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去开启她心灵之窗,驱散她心中的乌云阴霾,让她心中有阳光,从而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学生。

二、重塑心灵

1.师长联袂。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帮助,就将一事无成。我当机机立断,招来她父母商谈此事,她父母感激万分,他们也正担忧孩子如此读书会读出病来,担忧她足不出户会产生抑郁之病。商谈结果,达成共识,她母亲放下一部分工作,周末带女儿去户外活动、散步郊游呼吸空气、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同时,母亲也一改往日说话内容而时常关注她的健康,这一招使孩子多少又些感动,开始变得愉悦起来。

2.赠言疏导。在学校里,我避开长篇累续的说教,而是在平常学习中更加爱护她。中午,课间拉她到校园林荫小道上散步聊天,表达要与她交朋友,她欣然答应,并立约每星期互送赠言。

第一个星期,正值她科学考试第一名,我送的赠言是:学习本身是一个对未知世界不断认识和探索的过程,成功和失败始终贯穿其中,关键要善于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失败中追寻进步。星期一,她返校也给了我几句话:从成功中去找自己的不足是最明智的!我惊喜于她的感悟。

第二个星期,我给她的赠言是:下一次考试,希望考砸!当晚,我打开QQ,她在线,立马质问我什么意思,我回答说:人生是需要挫折磨难的,这是另一笔财富,能激励人生,如果遇到挫折,就“趴下”,那么注定要失败。顿时,她明白了说:谢谢老师指点,我懂了!

那个学期,她参加自然选拔赛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我写上送给她赠言:马有失蹄,人有失手,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失败。岁寒知松柏性,走过冬天是春天。她回言:“失败成功均乃生活的享受,感谢挫败,让我找到弱点。”第二天她依然一脸春风。

一个学期的互送赠言,我们建设了师生友谊,又彼此勉励提醒,我觉得她变了,依然勤奋,但对分数也不再斤斤计较了,人也开朗了不少,其他学科的老师向我发问:那个小佳好久没来抠分了,怎回事?我笑而不答。

3.传递真诚。记得临近期末考时,她母亲打来电话说她感冒发烧,请假两天。下午放学,我便组织了几个同学到她家里探望,同学们递上糖果、卡片、及纸鹤,十来个同学团团围坐,送上祝福,嘘寒问暖,小房间温暖如春,欢声笑语。趁着这个机会,我对孩子们说:大家在一起多幸福快乐,人哪,不能孤立地活着,人与人组成了社会,丰富了人生,只有想着他人,帮助他人,自己就会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就会感受到温暖,社会课中“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说得就是这个意思,你们明白吗?孩子们静静地听着,似乎在品味,在思考。

分手的时候,她连声说:谢谢同学,谢谢老师!双眸间分明跃动着泪光。

此后,她的班级工作做得特别好,收作业本、发作业本、编辑黑板报、帮同学解题,“冷血美人“的外号再也听不到了。她母亲也来到学校,欣喜地告诉我:女儿再也没有关门不理人了,更没有不吃不喝摔东西了。这个小佳呀,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

4.感受感恩。教育的核心是爱,而爱的源泉是心怀感恩,才会感受到父母之爱、老师之爱、亲友之爱;心怀感恩,才会感受到温暖与美好,才会去回报于父母、老师、社会。我女儿十四岁的生日到了,女儿闹着过生日,一盒蛋糕,几盘糖果,几杯清茶,构成了温馨、简朴的生日派对。席间我让女儿说几句话,她说:我的生日是母亲的痛苦之时,我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我感谢教过我的老师,是他们给了我知识。也许是女儿的话感动了她,也许是气氛感动了她,她哭了,表示自己的生日到了,一定会给母亲一个惊喜,给老师一个惊喜,说着与母亲相拥而泣。

看着眼前这个清秀女孩的变化,我倍感欣慰,似乎置身于美丽的百花园中,目睹一朵艳丽之花在徐徐开放。

三、案例反思

学优生(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通常有良好的学习成绩,有骄人的学习成果,赞美落到她们头上,好学生的荣誉桂冠似乎成了他们的专利,正是这些光环掩饰了他们心中的一些“不良”,他们在家庭、学校高期望值下产生的无奈、担心自己学不好比不上的烦躁、忧虑;一些学优生由于自己的成绩突出,自我形象完美,习惯了自己的明亮地位,做不了周围星星的骄傲,一些学优生因为长期养尊处优,一旦遇到失败失误就消极、沮丧;他们更有“不闻窗外事,人际孤独的脆弱……总而言之,学优生们也背负这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人格扭曲。

几年来,学优生自杀身亡或走上犯罪之路的实例屡见报端:

2004年12月24日,广东鹤山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自杀于家中,原因很简单,老师把一个她不喜欢的同学位置排在她身边。

2006年5月,浙江某镇三位学习良好、颇听话的学生受了老师的批评,集体喝农药自杀。

2006年6月,西安某高校高三班一个学生杀了一个同班同学。

2008年某月,某高校一个农民的孩子,成绩优异却残忍杀害了自己的女友。

血的事实,触目惊心,告示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的同时,还要关注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关注他们的人格品质。如果一味只看到优秀学生的骄人成绩,而忽略了对他们心灵的塑造,恰是我们的一种失职,也是对成绩优秀学生的一种伤害。也许班主任成了他们温柔的杀手。

高校毕业赠言范文第2篇

大家好!

今天是**大学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日子—————也是我校设立的第一个“毕业日”!从今年起,我们将逐步改变以往的毕业典礼形式,要将“毕业日”作为送给全体毕业生最值得纪念的礼物,让**学子记住这一天,让这一天终身陪伴你们,鼓励你们奋进,分享你们的成功,成为你们永久的精神财富。

四年前,你们来到**大学,也许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在突然间开始了几个重要的转变: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变,从家庭到学校的转变,从父母照顾到独立生活的转变,从娇生惯养到几乎无人照顾,反而要饱受挫折,面对许多障碍的困难局面的转变。对于来自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同学来说,泉州校区地处交通不便的小城市的郊区,校园不大、不新,生活、学习条件不尽理想;厦门校区也位于有待开发的郊区,尤其是你们入学的当年,校园更像个工地,环境很差,生活、学习条件十分不便。也许你们当时内心充满了担心和忧郁,也有观望和期待。但是,**学子的身体中都流淌着注满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的血液,你们不折不挠,逐渐融入**校园文化,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投入了紧张的学习,在意志和精神上不断地锤炼自己,追求学问,增强能力,优化素质,而且开始创建崭新的厦门校区文化。四年过去,你们学到了科学知识,懂得了许多事理。可以说,你们完全变了样,从刚走出家庭的毛孩子变成了激情奔放、充满信心、洞悉社会、踌躇满志的热血青年。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家长们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同学们:**泉州校园既不古老,也不壮观,但是它简洁、朴实、沧桑、厚重,是中国大学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初具规模的厦门校区虽然已经展现了它的魅力,但下一步的建设还面临许多困难。在中国的大学中,**大学的物质条件算不上好,但作为承载国家特殊任务的一所重要高校,它为国家的建设和国际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其他高校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由于历史、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没有进入“211工程”,更无缘“985”,我们有一批敬业奉献的优秀老师,但几乎没有泰斗级的大师,我们的教学、科研条件也有很多不足,未能很好地满足同学们的需求;无论是泉州校区还是厦门校区,学校的地理位置都不在大都市,交通购物、餐饮娱乐、学术交流等难以和大城市相媲美。前天,我注意到网上有一个帖子,很长,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作者很偏激,从各个方面激烈地攻击**,其中也包括对我个人的批评。关于这个帖子,我不想说什么,同学们的大量跟帖中有很多客观的评议,从中也印证了前几天华中科大李培根校长在毕业典礼上所说的话:“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可以一天骂它八遍,却决不许别人骂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我们欢迎同学们充满善意和期待的骂,因为这样的骂,和学校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家希望**大学弥补不足、克服困难、提高水平、跨越发展,尽快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一流的大学;大家也希望**大学有一个更好的校长!因此,我真诚地感谢给我提过意见、甚至骂过我的同学和老师们,因为**大学是我人生的最后驿站,我退休后不会离开这个校园,将继续奉献**的发展,终身以**为荣!

同学们:四年里,你们沐浴在“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校园中,亲历了学校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这一段重要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和见证者,华园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印下了你们永恒的足迹。

毕业意味着离别,在火红的凤凰花再度盛开的今天,你们要和学校、和师长、和学弟学妹们说再见了。人生总有许多的离别,唯有大学毕业的离别最为刻骨,心境最为复杂,因为这四年里,你们可能有遗憾、惆怅、抱怨、苦涩,但我相信,你们更多的是获取、成长、进步和喜悦。在毕业之际,你们增添了对事业发展的憧憬,对父母养育的感恩,增添了在事业上大有作为的高远志向。

大学毕业,只是人生新的起点。同学们将进入更为艰苦的环境,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我受学校领导和老师、职工的委托,对你们说几句临别赠言,以为共勉。

首先,希望同学们明白:信心可以移山!在你们明确了自己奋斗的目标之后,要敢于面对压力和竞争而不屈。中国大陆约有700所本科高校,**大学的名位不高,但我们历届毕业生都受到社会的赞许和欢迎,有许多担任了重要职务,有的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我们相信,今天的毕业生一定能够超越前者,自强不息,创建新业。你们的成功,也必然会大大地增进母校的声誉和地位。让我们树立信心,共同努力!

第二,大学毕业以后,非智力因素往往成为一个人能否迅速成功的首要因素。你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后的事业,不要被遇到的困难吓倒,不要在乎眼下的损失和委屈,要学会容忍上级的误解,化解同事的冒犯,允许下属的过失,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失败。有了这样的胸怀和气质,你们便会超凡脱俗,登上更高的人生境界,拥有辉煌的未来。

第三,请同学们记住,在步入社会之后,一定要谨小慎微,深谙“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的规律,勤恳踏实,厚积薄发,虚心学习,诚实做人。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们要遵循自己刚才的誓言:让先进成为个性,让优秀成为习惯。要知道,任何物质利益都是短暂的,会很快贬值的,唯有品性的提升才是永恒的,不断升值的!

最后,我要说到今年的50周年校庆。**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中,历尽沧桑,它被停办过,被解散过,也被压抑过,翻看**校史,它没有太多的辉煌业绩和伟大成就。国家给我们的办学经费,只相当于多数“985”高校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我们维持着几乎全国最低的学费。这些困难严重制约了**的发展。而我们为泉州、为福建、为国家和海外培养了十余万名优秀的建设者。**两千多名教职工,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在这个山边郊外的校园里辛辛苦苦、默默无闻地劳作,许多老师在很差的条件下,创造出足以与一流高校的名师相比肩的科研成果!**是悲壮的,**是坚强的,**是朴实的,因此,**也是伟大的!尽管它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也有很多对不住大家的地方,但这不应该减弱我们对母校的情怀和尊敬。我们希望,同学们在校庆期间依然关注**,为**加油!为**的下一个50年祝福!

毕业典礼之后,有的同学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有的同学将继续学业深造。不论在何地、何为,请大家记住陪伴你们度过了青春岁月的母校和老师,记住秋中湖和纪念堂。**的发展,需要学校师生和全体校友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到了工作地点以后,积极参加当地的校友会,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关心母校,以各种方式与母校保持联系,为学校的建设献计、出力。

同学们:你们的毕业,昭示着你们将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可能成为时代的精英。我们期待着今天**的毕业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的贡献,也为母校增添荣誉和光彩。

高校毕业赠言范文第3篇

大家好!

今天是华侨大学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日子—————也是我校设立的第一个“毕业日”!从今年起,我们将逐步改变以往的毕业典礼形式,要将“毕业日”作为送给全体毕业生最值得纪念的礼物,让华大学子记住这一天,让这一天终身陪伴你们,鼓励你们奋进,分享你们的成功,成为你们永久的精神财富。

四年前,你们来到华侨大学,也许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在突然间开始了几个重要的转变: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变,从家庭到学校的转变,从父母照顾到独立生活的转变,从娇生惯养到几乎无人照顾,反而要饱受挫折,面对许多障碍的困难局面的转变。对于来自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同学来说,泉州校区地处交通不便的小城市的郊区,校园不大、不新,生活、学习条件不尽理想;厦门校区也位于有待开发的郊区,尤其是你们入学的当年,校园更像个工地,环境很差,生活、学习条件十分不便。也许你们当时内心充满了担心和忧郁,也有观望和期待。但是,华大学子的身体中都流淌着注满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的血液,你们不折不挠,逐渐融入华大校园文化,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投入了紧张的学习,在意志和精神上不断地锤炼自己,追求学问,增强能力,优化素质,而且开始创建崭新的厦门校区文化。四年过去,你们学到了科学知识,懂得了许多事理。可以说,你们完全变了样,从刚走出家庭的毛孩子变成了激情奔放、充满信心、洞悉社会、踌躇满志的热血青年。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家长们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同学们:华大泉州校园既不古老,也不壮观,但是它简洁、朴实、沧桑、厚重,是中国大学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初具规模的厦门校区虽然已经展现了它的魅力,但下一步的建设还面临许多困难。在中国的大学中,华侨大学的物质条件算不上好,但作为承载国家特殊任务的一所重要高校,它为国家的建设和国际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其他高校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由于历史、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华大没有进入“211工程”,更无缘“985”,我们有一批敬业奉献的优秀老师,但几乎没有泰斗级的大师,我们的教学、科研条件也有很多不足,未能很好地满足同学们的需求;无论是泉州校区还是厦门校区,学校的地理位置都不在大都市,交通购物、餐饮娱乐、学术交流等难以和大城市相媲美。前天,我注意到网上有一个帖子,很长,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作者很偏激,从各个方面激烈地攻击华大,其中也包括对我个人的批评。关于这个帖子,我不想说什么,同学们的大量跟帖中有很多客观的评议,从中也印证了前几天华中科大李培根校长在毕业典礼上所说的话:“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可以一天骂它八遍,却决不许别人骂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我们欢迎同学们充满善意和期待的骂,因为这样的骂,和学校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家希望华侨大学弥补不足、克服困难、提高水平、跨越发展,尽快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一流的大学;大家也希望华侨大学有一个更好的校长!因此,我真诚地感谢给我提过意见、甚至骂过我的同学和老师们,因为华侨大学是我人生的最后驿站,我退休后不会离开这个校园,将继续奉献华大的发展,终身以华大为荣!

同学们:四年里,你们沐浴在“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校园中,亲历了学校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这一段重要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和见证者,华园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印下了你们永恒的足迹。

毕业意味着离别,在火红的凤凰花再度盛开的今天,你们要和学校、和师长、和学弟学妹们说再见了。人生总有许多的离别,唯有大学毕业的离别最为刻骨,心境最为复杂,因为这四年里,你们可能有遗憾、惆怅、抱怨、苦涩,但我相信,你们更多的是获取、成长、进步和喜悦。在毕业之际,你们增添了对事业发展的憧憬,对父母养育的感恩,增添了在事业上大有作为的高远志向。

大学毕业,只是人生新的起点。同学们将进入更为艰苦的环境,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我受学校领导和老师、职工的委托,对你们说几句临别赠言,以为共勉。

首先,希望同学们明白:信心可以移山!在你们明确了自己奋斗的目标之后,要敢于面对压力和竞争而不屈。中国大陆约有700所本科高校,华侨大学的名位不高,但我们历届毕业生都受到社会的赞许和欢迎,有许多担任了重要职务,有的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我们相信,今天的毕业生一定能够超越前者,自强不息,创建新业。你们的成功,也必然会大大地增进母校的声誉和地位。让我们树立信心,共同努力!

第二,大学毕业以后,非智力因素往往成为一个人能否迅速成功的首要因素。你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后的事业,不要被遇到的困难吓倒,不要在乎眼下的损失和委屈,要学会容忍上级的误解,化解同事的冒犯,允许下属的过失,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失败。有了这样的胸怀和气质,你们便会超凡脱俗,登上更高的人生境界,拥有辉煌的未来。

第三,请同学们记住,在步入社会之后,一定要谨小慎微,深谙“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的规律,勤恳踏实,厚积薄发,虚心学习,诚实做人。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们要遵循自己刚才的誓言:让先进成为个性,让优秀成为习惯。要知道,任何物质利益都是短暂的,会很快贬值的,唯有品性的提升才是永恒的,不断升值的!

最后,我要说到今年的50周年校庆。华大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中,历尽沧桑,它被停办过,被解散过,也被压抑过,翻看华大校史,它没有太多的辉煌业绩和伟大成就。国家给我们的办学经费,只相当于多数“985”高校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我们维持着几乎全国最低的学费。这些困难严重制约了华大的发展。而我们为泉州、为福建、为国家和海外培养了十余万名优秀的建设者。华大两千多名教职工,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在这个山边郊外的校园里辛辛苦苦、默默无闻地劳作,许多老师在很差的条件下,创造出足以与一流高校的名师相比肩的科研成果!华大是悲壮的,华大是坚强的,华大是朴实的,因此,华大也是伟大的!尽管它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也有很多对不住大家的地方,但这不应该减弱我们对母校的情怀和尊敬。我们希望,同学们在校庆期间依然关注华大,为华大加油!为华大的下一个50年祝福!

毕业典礼之后,有的同学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有的同学将继续学业深造。不论在何地、何为,请大家记住陪伴你们度过了青春岁月的母校和老师,记住秋中湖和纪念堂。华大的发展,需要学校师生和全体校友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到了工作地点以后,积极参加当地的校友会,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关心母校,以各种方式与母校保持联系,为学校的建设献计、出力。

同学们:你们的毕业,昭示着你们将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可能成为时代的精英。我们期待着今天华大的毕业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的贡献,也为母校增添荣誉和光彩。

高校毕业赠言范文第4篇

《我爱XXX》

1994年的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88级毕业生、中戏图书馆教师史航的单身宿舍。(史航,知名影视、话剧编剧。代表作有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射雕英雄传》、《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等。――编者注)

史航是个胖子,当然,8年后他写《射雕》电视剧本的时候我看到他更胖――那天晚间我们去胡同外点红烧肉吃。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然后,孟京辉,(国家话剧院导演,中国先锋戏剧的代表人物。导演代表作有《等待戈多》、《我爱XXX》、《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等。――编者注)这个88级导演系的研究生,也嘻笑着冲着我们走了过来。那一天,我们在一起开始筹划话剧《我爱XXX》。

后来,2000年的时候,孟京辉编《先锋戏剧档案》,我才知道,我们曾经差不多同时,在各自的校园里,干着相同的勾当――那年老布什打伊拉克,又是约翰・列侬被刺10周年,他们在戏剧学院高唱《给和平一个机会》,又组织一些前卫戏剧的演出。我那时在政治学院,因为是教工的电声乐队的成员,得以把乐器弄出来,跟别的乐友一起排练BEATLES,后来还跟当时北京一个有名的“棚虫”商量弄一场首都高校演唱会(未果)……

于是差不多,我跟史航他们的心贴近了,在1993、1994年那些混乱的、全民炒股的岁月里,我听着孟京辉不停地在史航的那间小屋里咆哮着:“我爱!我爱!我爱!”我听着史航犀利地在楼下的操场大叫:“金刚!电话!黄金刚――找你的!”

电话是孙乐冰打来的,他是北外英语87级的,当年我俩就在一起跟那个“棚虫”折腾着。后来,他毕业去了海南,在那边几年没音讯,不料此时他也出现了。

几天后的下午,人民大学的学生会还是一个什么学社,叫我去给他们唱一场。我跟史航、孙乐冰,还有另外一些朋友,背着吉他,开始了那一次的《追忆高等学府》之旅……

追忆,高等学府

1993年,已经从学校出来两年的我,跟另一个已经从学校出来8年的张广天跑到人民大学租教室办广告培训班。(张广天,吟唱诗人、音乐人、戏剧导演。代表作有电影音乐《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离开雷锋的日子》,话剧《切・格瓦拉》、音乐剧《风帝国》等。――编者注)张广天在广告班上给三教九流的等着拿结业证的学员们讲:“广告,就是一种宣传,时期的大字报,也可以说是那个时期的一种广告。”现在想来,2000年在神州上下掀起偌大风波的《切・格瓦拉》,做为导演的张广天可能在当时,就已经为此作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并在实践中开始尝试了。

我们不但在人大进行商业培训,更多的时候,我们也在各高校跟学生们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

那一年的高校活动在年底达到了高潮,制作纪录片的独立制片人王光利约我在9月的时候前往大连,我们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冬季。10年前的大连,一切都在蠢蠢欲动的萌芽中,除了随处可见的“建设北方香港”的大标语,整个城市一点都没有看头。我和光利不停地穿梭于大连的那些高校中,跟学生们谈感情,谈事业,也谈人生。后来,一个偶然的际遇,我落入了一场爱情;再后来,像一个不得不d醒的梦,在一个人乘车回北京的途中,我开始构思这首《追忆高等学府》:

回忆清华就是回忆歌唱,

朋友们都爱去操场,

纪念一个个离去的诗人,

俞心焦就住在北门。

回忆师大就是回忆流浪,

在西北楼前缅怀刘和珍,

每一个寝室都曾收藏过我,

每一个朋友都唱我的歌。

回忆人大就是回忆工作,

同学们都不怕和我讨论,

从许多年前到许多年后,

从一些骗子到很多朋友。

那个爱上喇嘛的女同学,

在大学画一棵菩提树。

那个教我弹钢琴的男同学,

在高原让我忘掉孤独。

那些在山路上游走的女教师,

那一个夏天我躲在你们教室。

那个湖水边的重庆师范学院,

红卫兵的坟墓有谁看见。

圣诞节晚上的东北财经大学,

是否欢迎音乐家和制片人,

是否借点饭票借点微笑,

我们走的时候会还给你们。

追忆那些年的高等学府,

老师同学来自各个民族。

老师同学现在读什么书,

是否记得这最后的净土。

向那些被占领过的校园致敬(此处指1968年法国巴黎“五月风暴”中大学生反抗资产阶级的行动)

向那些制造噪音的宿舍致敬,

向保卫民间艺术的社团致敬,

向伟大的高等学府致敬。

……

回过头来再说那天下午,在人大的教室里,朋友们听我唱了一些新写的歌。

那天一起去的,还有中戏89级的关山。1993年的时候,正是关山的毕业作品《安道尔》排演,我、张广天、史航、关山、孟京辉这一伙人通通就认识了。许多年之后,一身瘦削的关山背着个巨大的行囊,拿着一幅精心制定的全国路线图,边走边采访,边走边纪录,历时一年的行程几乎比我们这帮人走过的加起来还要多,最后弄了一本书名为《一路奔走》的“底层实录”,得到了诸多媒体人士的一致鼓吹……

也许,在那时的年轻人心中,行走,在这个国家的版图上行走,依然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情――虽然,大学的教育给了我们现代文明和学术传统的启蒙;但是,一旦面临着沧桑巨变的时代和暗潮汹涌的社会,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心灵操守,就只能靠我们自己,在埋头前行中去独自寻找了。而且,也只有到那时,对于曾经苦苦追忆过的高等学府,你才有理由说一声:

我毕业了。

我毕业了

1992年,经历了4年左右大学生活的祖国各地的88级大学生,在那一年的夏天都毕业了。在首都高校的校园里,当昔日的莘莘学子如今一个个或满怀憧憬或满含热泪地收拾行囊、告别旧交的时候,一件很有意思的“文化衫”在他们身上流行开来。“文化衫”是那个理想主义泛滥的时代的产物,普通人,只要自己在家里用纸壳制一个版,弄一些图案或文字的模子,然后直接在T恤衫上按着模版喷墨,就可以创作出一件具有所谓文化意义的休闲装。而当时那件流行在毕业生身上的文化衫,上面印着的是这么两句话:

高高兴兴读书来,

平平安安回家去。

高校毕业赠言范文第5篇

1.称谓的正确使用:一是正确使用书面气息浓厚的称谓,如:令堂、令郎、令尊、家父、家母等;二是要注意语境不同,使用人称和称谓也不同。

2.口语和书面语要正确使用。

3.用词要得体。

题型一般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

例1.(2014・广东卷)有的同学喜欢引用孔子或者孟子的名句写毕业赠言,下列赠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初中三年,你始终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这让我十分敬佩。

B.希望你时时刻刻记住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诫,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C.铭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勿强求,“人和”不能丢。

D.困难是暂时的,切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古训,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解析:此题考查得体地使用名句的能力。解答的时候,我们要结合语境运用排除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B项说希望同学“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那么言外之意是同学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此话放在毕业赠言中,不是很得体。

答案:B

例2.(2014・四川德阳卷)下列生活中的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在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的新作已出版。今日登门拜访,送一本给您,敬请指教。

B.杜衡的妈妈从厨房探出头来,吩咐杜衡:“别玩游戏了。去,邀请你舅舅来家里一起进晚餐。”

C.我校初二(2)班在这次汉字书写大赛中胜出,获得班级优秀奖,在此向他们表示慰问和鼓励。

D.一辆公交车刚驶入站台停稳,司机就大声地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解析:此题考查生活情境中得体表达的能力。通过具体分析,我们发现A项表述得体,因为B项的情境是属于日常生活中的,而表达过于正式;C项慰问是对别人的安慰问候;D项适用场合与引用句子不符。

答案:A

例3.(2014・北京卷)学校举办了“海洋,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关注海洋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祖国海洋事业的热情。校刊记者向参加活动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资源的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保卫祖国海疆的战士?”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 )

A.只要能为祖国海洋事业作贡献,无论当海军战士还是做勘探者,我都愿意。

B.我愿意当一名海军战士,驾驶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

C.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准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D.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将来能当一名海洋资源的勘探者,是我的理想。

解析:此题考查面对别人的提问得体地回答的能力。解答的时候,我们一要积极走进题干的情境中;二要认真分析备选项;三要利用排除法。C项表达的意思与参加海军和从事海洋勘探工作没有关系,甚至没有提到与海洋相关的内容。

答案:C

所谓“得体”,也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语言环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外部语境”则包括口语交际时的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表达方式、情境等。要做到语言得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看准对象,掌握分寸。口语交际是双向的,既有说或写的一方,也有听或读的一方。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恰当的话,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2.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指的就是要适应不同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场合有种种不同,或悲痛,或欢乐;或正式,或随意;或紧张繁忙,或轻松愉快,等等。

3.把握语体,用语准确。比如文言词语典雅、简洁、庄重,应在比较庄重的场合使用;而在日常生活中,则应多用口语。

1.(2014・黑龙江哈尔滨卷)下面情境下,表述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小明把从小刚那儿借的书弄脏了。他不好意思直接把书还给小刚,就委托小亮代还,并且让小亮代他致歉。小亮对小刚说:

A.小明把你借给他的书弄脏了,他不好意思自己来,让我代还,并替他说声“对不起”。

B.我来替小明还书。书被他不小心弄脏了,他不好意思自己来。不就一本书嘛,你就别计较了。

C.这是向你借的书,现在还给你,但书不小心弄脏了,真是对不起。

D.这是你借给小明的书,他让我还给你,并让我转达他对你的谢意。

2.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中,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去世时,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五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界的鼻祖啊!

①“______”改为“______”;②“______”改为“______”;③“______”改为“______”。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奥运五环展示环节出现故障,本将形成五环的五朵雪绒花有一朵没有打开。闭幕式上,穿着亮片服装的舞蹈演员不断变幻出各种图案,没想到最后一幕竟然重演了开幕式的“故障五环”――四组演员都拉成了圈,而右上角的一组演员抱成一团。几秒钟后,最后一个环缓缓打开,一个完好的奥运五环呈现在世人面前,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高校毕业赠言范文第6篇

老师送我铅笔,使我憧憬未来;老师相信我没撒谎,更使我深感温暖。时间过去了57个年头,许多事情忘记了,这件事却不但始终不忘,而且让我生发出了好些感悟。感悟一:老师的关心,对学生是上进的激励。那只是一支铅笔吗?不,那是一句无声的赠言,一种对学生未来的期盼。我曾经写过《亦师亦友志在高山》的文章,讲述我和我的硕士生、博士生们的关系,文章的基本理念正是源于半个世纪以前的这件事。感悟二:老师的信任,对学生是守正的诲导。假若那时候他对我表示出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怀疑,对我来说心灵上都会终生不得安宁。由此我深信一条人生哲理:诚为立身之本,诚实才能心安。为了问心无愧,从做人到做学问,都一定要诚实。近年来,我发表过一些有关学风、文风和文品的文字,包括《治学之道学风先导》《社会公益对学风文品的规约》等,实际上都是以“诚实”为基点作文章的。感悟三:老师的言行,对学生是无形的牵引。1952年,好几个黄流同学考取了琼台师范学校,其中一个是我。大家都为能上琼台师范而备感荣幸。就我而言,报考琼台师范学校固然是因为这所学校声誉很好,同时也是因为我的老师是琼台师范毕业学校的,他对我具有一种潜性引力。

教与学,师与生,在教育发展史和学术发展史上,历来是起着筋脉贯通作用的重要话题。大家都景仰被称为“圣人”的孔子。《论语・述而》录载孔子的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子罕》录载学生颜渊的话:“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张》录载学生子夏的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一册《论语》,实际上就是师生共同谱写的一部气势磅礴的大交响乐。在我们炎黄子孙共同拥有的国学宝库中,同类记录很多,反映的是教师的风范,尊师的美德,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关爱。

黄流中学是南国人才培养的摇篮。六十年来,黄流中学向国家各个高校各个部门输送了大量俊士,黄流中学的老师们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发表了散发着浓郁校情气息的大量文章,如此等等,都是学校辉煌历史的实证。我在黄流中学度过了人生起点上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段,承沐了良好的熏陶,终生受益。对于黄流中学,我有不尽的回忆,无穷的感念。在母校六十周年校庆之际,我讲了上面这件小事,是想说明,小事不小,黄流中学之所以能成为名校,既是因为各方面都有令人瞩目的建树,更是因为蕴积有深厚的师德根基,具有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这可是黄流中学的“传家宝”!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的诗句,可以借来演绎黄流中学的发展: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日益富强,母校定会日新月异,越办越好!

高校毕业赠言范文第7篇

关键词:校史馆 ;更新;历史;现代;数字多媒体

新时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恢复和发展壮大,标志着大学教育文化识别符号的校史馆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合校以及校庆活动等因素,应运而生的校史馆建设对展示学校历史、弘扬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国教育,指导师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扩大学校社会影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2 0 0 2年 历时兴建五年的北大校史馆正式对外开放,时任国家主席亲自为校史馆题写了馆名,它开辟了我国校史馆发展的新历程。

各地大学校史馆的陆续开放,加快了校园文化的传播,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高校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迅速发展,及时续写新校史、更新校史馆、展示学校新的发展成果显得尤为迫切,很多数据、教学科研成果亟待更新。但是,更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到,缺乏理性思维的盲目更新,往往浪费了人力财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个有着整体意识、具有连贯性和前瞻性的更新,会使校史馆更具历史感和现代感,还会成为一个学校永具魅力的亮点。校史馆的更新和新建是两回事,更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补充和刷新,要保持原来已经形成的整体风格,在原有的基础上,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地撰写文案,搜集选择图片、核实数据,把校史的发展脉络展示给世人。

1 丰富、完善历史篇

一个学校之所以能建校史馆,就是因为这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办学水平有了深厚的积淀,其悠久的办学历史、教学水平、科研成果、校友风采,足以支撑起作为历史记忆的校史馆。学校在兴建校史馆的时候,大都有一个很强大的领导、专家组成的建设班子,作为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来做,有专门的整理搜集资料的人员、专门的文案写作班子、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等。由于历史的沿革,学校的发展史大都分为历史篇和现代篇,也有的称为历史部分和现代部分。历史篇往往经过校史馆建馆时的最大努力已经发掘和整理展出到位,成为一个学校曾经辉煌的历史结晶。在校史馆的更新中,通常不涉及或很少涉及历史篇的更新。但是,历史也是在不断被发现中丰富的,在以往的建馆过程中,为了校庆等庆典活动,赶时间进度,展出的内容准备不足,没有充分到位就匆匆开馆了。一些被遗漏的和不曾被发掘的历史资料和珍贵实物,随着校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不断被发现,应该借助校史馆的更新写进学校的历史,以此丰富校史馆的历史篇。一些老领导、老教师的收藏及遗物,知名校友的资料,往往是充实丰富历史篇的珍贵实物。另外,校史馆展区的展板、图片、实物,也需要在更新时更换更环保更新型的材料,对历史图片和实物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总之,历史篇的更新,应本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和保存完善历史的原则进行。

2 更新、续写现代篇

校史馆的更新重点是在现代部分。一个展馆的历史篇固然重要,她定格了一个学校的历史,使参观者在浏览参观后能够穿越时空心生敬畏,留下深深的历史印记。然而,一个学校在新时代的发展历史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当下最能激发人心,最能展示一个学校的发展速度、办学规模、未来前景。现代篇的更新,一般情况下延续原有的布展和文案风格,严格按照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整合、补充、续写。

2.1 成立更新班子

校史馆的更新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全校上下应该高度重视,首先组建一支由分管校长领导、主管部门牵头的更新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参与,全方位开展工作。校史资料图片的搜集和之后文案的写作,同样需要成立专门的班子,应将所征材料进行论证筛选,设计可行的主线框架,定好基调,明确编辑思路,切记面面俱到,加强特色的挖掘和整理,合理分配各栏目版块的比例,以图片展出为主,图文并茂,突出重点和亮点。

2.2 确定更新时间内容

从展馆已有的现代部分展出内容的截止时间到当下的更新应该有个最近的截止时间,根据时间段更新数据、收集图片、撰写文案。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不同学校其校史馆的分管部门有所不同,有的学校归校办、有的学校归档案馆,有的学校在宣传部,这也造成了在管理和更新上的不到位。其更新的时间也差别很大,有的学校一年一更新,有的几年一更新,有的甚至建成开放后就从没更新过。当然,最可取的是一年一更新,在这方面浙江大学等一批211大学做得很好,他们每年一更新,有专门的更新工作人员,实现了准确及时更新的良性循环,其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校史馆在更新中,除了确定更新内容的截止时间,还要确定更新工作的截止时间,能够在一个有效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完成这项工作,及时对外更新信息,高调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开放。

2.3 文案的写作和定稿

校史馆主要是以图片、实物配以文字说明组成的,虽然不是以文字为主,但在前言后序,及各个板块的文字说明中,简明扼要的文字叙述与实物图片的恰当配合,才能给人以视觉和阅读的双重享受。专门的写作班子应该对文案的风格基调准确定位,全面统筹,专人写作,专家通稿,反复修订,最后由领导审定。

3 史料、照片及实物的征集

校史馆的更新,首先要有材料,材料从何而来,首先是从每年的档案中整理出有展出价值的东西,根据各个板块的需求提炼这些材料,进行整理、二次加工或深加工,形成和原始档案材料不一样的表现形式,这也就是对档案的有效利用。各方面的数据、归纳都是对档案资源运用、编研的成果,也是对档案开发利用的创新。其次,从校史、年鉴中获取材料,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比较重视年鉴的出版,年鉴记录了高校年内在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校园文化、行政后勤等方面的大事件,基本对应了校史馆的各个板块,是更新校史馆的重要资料来源。另外,需要校内外公开征集(包括所有历史时期的材料)。校史馆的更新涉及面广,需要调动各方面的人力物力,需要校内外及全社会的积极帮助。应充分发掘反映学校各个时期发展标志性办学成果的实物、历史文献材料和有影响的人物、事件的文献图片等材料;对当时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事迹材料(包括照片、实物、书籍、报刊、录音、录像等);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知名教师的个人照片、聘任书、证书及获奖材料等原件或影印件,论著、手稿及在校期间使用过的有纪念意义的实物;反映学校新时期的重要活动及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利用保存价值的各种不同载体形式的史实材料,如文件、证书、奖杯等;与国家、省部级领导、市领导、社会知名人士以及重要外宾合影照片及录像带等,有关领导同志及国内外友人的题词、赠言手迹以及赠送的纪念品等;与国内外机构、高等学校交流合作的资料、实物、照片等;国内外机构、海内外各界人士、校友捐资助学的资料、照片等;各个时期新闻媒体对学校重大事件、活动、人物的报道;学校各个时期制发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印刷品、实物,使用过的校徽、纪念章、袖套、袖章等实物和照片;校友和师生员工在校期间使用过且有纪念意义的有关证件(如早期的学生证、借书证、毕业文凭等)实物和照片;历届学生录取通知书、毕业生派遣证、自荐书、毕业合影、同学录、纪念册、师生间赠言题录等实物和照片;知名校友事迹介绍或相关资料、实物、照片、音像、书刊等,校友个人创作的作品,如:绘画、书法、篆刻、雕塑、曲谱、剧目、工艺等。征集来的实物、资料要配以简明准确的文字说明,经过归类编排根据版面对号入座。

4 数字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诸多高校校史馆由于建馆时间比较早,受当时条件和多媒体现状的制约,数字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校史馆的比较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校史馆中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深受广大校史工作者和参观者的欢迎。校史馆更新中,在传统布展中,恰当穿插使用多媒体技术,成为更新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中,数字沙盘系统已经开始成为校史馆应用的重要展陈手段,它有别于传统沙盘的搭建实物模型方式,是利用投影设备结合物理模型,通过精确对位,制作动态动画,并投射到物理沙盘上,从而产生美轮美奂的展示效果。 在校史馆实体更新的同时,还要建立或者补充完善网上校史馆。目前,建立网上校史馆已经是众望所归,但是,真正拥有网上校史馆的大学还不是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重视不够,另外缺乏专业工作人员。网络作为普及化的文化建设和传播载体 ,其突破时空的传播效果已经为全社会公认,一所大学在拥有一个实体校史馆的同时,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网上校史馆,无疑是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张亚娟:关于高 校 校 史 馆 建 设 现 状 的 研 究[J]山西建筑,2010,(17)

作者简介

高校毕业赠言范文第8篇

正如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一所大学也都有着自己的精神气质,或是文艺,或是前卫,或是顽皮,或是随性。

又是一年开学季。大雪熊特意为你捡拾几样热事,一晒国内大学N宗“最”。无论你的“菜”是否在这里,大雪熊都要借此祝福即将进入大学校门的你,选中的大学与你个性最match!

最随和 浙江大学——毕业演讲“萌”翻你

长驻西子湖畔的名校浙江大学,在你心目中是不是一副冷面古典范儿呢?其实,名校大腕们往往亲切随和,大学之大,有容乃大嘛。

今年,浙大法学院毕业典礼上,教师的一番致辞在网上红极一时,浙大的随性亲和从中可见一斑。数分钟里的数千字,总有一句“萌”到你!

“竺校长(竺可桢,前浙大校长)曾经问过两个问题,‘到浙大来干什么,将来毕业要做什么样的人’。你们说,到浙大来混,将来要做一个‘混混’。

“但是,浙大毕业生不能做个小混混,要做个敢爱、敢恨、敢‘裸奔’的文艺混混……

“紫金港、西溪、玉泉、之江、华家池,浙江大学每一个校区都带着水字,浙江二字一半是水,所以,浙江大学是中国最‘水’的大学。

“但是,我们的毕业生绝对不能做水货!我们今天不能做富二代,我们也不要去当屌丝。

“你们经历了三年的‘有期徒刑’,有人是打着游戏度过的,有人是打着酱油度过的,不管你们曾经打过什么,你们统统‘刑满释放’。出去后,要记得,得人品者得天下,要以德服人。

“最后,请让我以老师的名义说声:真的爱你。”

毕业典礼,对学生来说,是要告别人生中最美丽的一段时光,聆听校长、老师的临别赠言,也是最值得反复回味的记忆。虽然发表这番致辞的浙大老师高艳东声称这段脱口致辞有些是即兴发挥,但不难从中看出他“提倡快乐学习”的为师风格。

大学之大,不在于出多少大官、有多少老板,在于学生毕业的时候,是否把真善美化为了内在气质。

最顽皮 厦门大学——开“爬树课”逗乐你

“厦大准备开设爬树课,已经在本部后山寻找场地。您没看错!是爬树课!!!(户外体育部给学生新增爬树课,这门课程将教会你:如何安全地爬上任何树,并在上面自由移动,甚至在树木之间灵活穿梭。)这样的厦大,让你惊喜不断!”

近日,厦门大学微博协会爆料厦大准备开设爬树课的微博引来全国学生争相关注,消息随即得到了校长的证实,并迅速占领“热点微博”宝座。厦大的美丽浪漫闻名已久,想不到一直走文艺小清新路线的她也有如此顽皮的一面。不论你认为厦大此举是“复古”“逆天”,还是体育课的创新,顽皮的厦大在这个夏末给了我们另一番校园惊喜。

而厦大的“顽皮作风”早已不是第一次。大学里,各高校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选修课,厦大在选修课上同样占据“顽皮排行榜”头名。2010年厦大的“开卷有益”项目,开了厦大选修课的先河,在全国高校中也属首创。课程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出,上课的老师也经由学生精挑细选,有多家咨询集团的资深讲师,甚至有咨询集团的董事长。不仅有团队拓展的户外活动,更有到咨询公司观摩职场的新鲜体验,还有面对面的真实面试。

看来,“顽皮”的种子已深埋在厦大骨子里了,你喜不喜欢这样的大学呢?

最前卫 南航大——高科技通知书亮“瞎”你

乍一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与其他通知书没什么区别。

对着阳光晃一晃,却能清晰地看见黄色纸张中间有一道长十厘米、宽一厘米的芯片。它记载了关于新生的所有个人信息,并可实现十五米之内的感应。

新生入学时,刷通知书。“滴”一声后,便可享受全自动一站式服务:报到时,刷卡上校车;抵达时,刷卡过门禁;对校园环境陌生?没关系,“滴”一声获取校园地图;天生路痴不懂路?不要紧,“滴”一声打印路径图供参考。

凭借一枚小小的芯片,南航校内导航、信息查询的人工服务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同时,老师们也可通过这小小芯片就能够完全了解“你”报到的最新动态。是不是科技全方位呢?想不想真实体验一下呢?

最个性 南科大——不走寻常路

从没有一所大学的招生像南方科技大学这般“折腾”。

去年,南科大45名教改实验班学生自动放弃高考,“自愿做教改的白老鼠”,轰动一时。

今年,南科大“转筹为正”,却不改锐意作风,对所有考生采取了“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高中阶段的平时学业成绩占10%,南科大自行组织的能力测试占30%,最终构成考生的综合成绩。

来看看南科大自主招生部分考题:

(1) 在7分钟内按顺序由数字1一直写到300;

(2) 老师拿着写有10个毫无关联词汇的纸,展示40秒后就遮上,请同学把这些词汇一一写在答卷上。词汇包括太阳、扫把、钞票、火车、战士、公园等。

“不拘一格降人才”、废除一考定终身就是南科大对这番举措的解释。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对学校的各种改革创新信心满满。你是不是也看好这样的革新呢?

最田园 华南农大——牛羊在草地上散步吃草

微博名叫“薛蛮子”的著名天使投资人近日在微博上了一幅以剑桥大学为背景的照片,并附文:“剑桥大学的草地和正在吃草的牛群,这种自然风景咱们哪个大学有?”薛先生的疑问一呼千应,不久就被华南农业大学的同学们排了5000+的长队。这般景色,对于华农学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华南农业大学早就以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而在华南片区高校中驰名,近年来更是着力于建设“五湖四海一片林”的雅致景观。漫步校园,不消几步就能看到视野开阔的湖面碧波荡漾,柳条枝蔓水边摇曳,除了吃草的牛羊,更有“红掌拨清波”的白鹅从桥下成群而过。若是夜间畅游,“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便会真实地闯入你的感官世界。

每逢四月,校内各处紫荆花盛开,或粉或紫的五瓣花朵一簇簇挂在枝头,与百年校舍的红砖绿瓦相得益彰,长达百米的紫荆桥隐没在一片花海之中,吸引来一拨又一拨的摄影客与游人。伴随紫荆花开而绽放光华的紫荆科技节、食品文化节等更是引得媒体争相报道。这样的紫色浪漫,不知你有没有兴趣一探究竟呢?

最诗意 中山大学——毕业“嘉年华”让你泪奔

与去年一样,今年的中山大学毕业“嘉年华”上, 校方向毕业生们免费派送明信片,同时提供免费邮寄服务。

明信片上的图片均由学生拍摄,体现学生眼中的中大,将母校象征性的美景定格,给毕业生们留下心动回忆。

明信片的介绍词这样说,“方寸之间,是母校特地为你发行的纪念版明信片;字里行间,让远方的亲友和我们一起分享毕业的喜悦。一枚邮戳,一瓣心香。今天,我们寄出祝福、感恩和喜悦,来日,一起收获激情、梦想和成就”。

除了明信片,“嘉年华”还为毕业生们准备了“时光囊”、留言墙、毕业设计衫等。

高校毕业赠言范文第9篇

摘要: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大社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建设“爱心图书阅览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阐述了阅览室建设中图书的来源、管理和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3-0045-02

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阅览室是收集、存储、借阅纸质图书,并兼有管理和服务职能的部门,是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保障和服务的机构。而爱心图书阅览室的建设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1爱心图书阅览室建设的意义

“爱心图书阅览室”就其名称来说不同于普通图书阅览室,它是由充满爱心的个人、社会各界机构、爱心基金会、一些实体财团等出于爱心而捐赠建设的图书阅览室。在网上利用百度搜索“爱心图书阅览室”这一条目,发现有上百万条,其内容都是报道社会各界为中小学、社区等捐建爱心图书室的,要用爱心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而在高校图书馆,这种“爱心图书阅览室”的建设也是尤为必要的,却很少有人提及。这种主要由具有爱心的同学及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捐赠而建的“爱心图书阅览室”不仅解决了特困生的教材问题,更体现了同学间那种浓浓的爱,社会的爱,是一种爱心的传递。因此,建设“爱心图书阅览室”有以下三点重要意义。

11让爱心在大学里传递,会形成一种爱心文化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认识,适应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要求。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爱心文化以其朴实的道德教育价值,无疑应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组成[1]。而“爱心图书阅览室”的建设是推进和发展校园爱心文化建设的平台之一,也是图书馆服务育人的又一阵地。爱心捐赠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回报母校的平台,活动不仅体现出了广大学子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意识,同时也体现了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关怀他人、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美好品质。以爱心传承希望,以希望展望未来,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12学习方法、学习体会的传递

“爱心图书阅览室”图书的主要来源是来自毕业生、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捐赠的图书。在捐赠的图书中都留有学哥学姐们孜孜苦读的痕迹,哪个句子难懂,哪个部分重要都在书中留有印记,这是在其他书中难以见到的。学弟学妹踏着学哥学姐们的足迹前行会少走弯路。

13为特困生提供教材和参考书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爱心是育人之本。贫困生是我国高校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短时期内难以消除社会贫困现象,这直接导致相当数量高校贫困生的存在。据统计我校在校贫困生约占20%,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由于在校大学生所需书目种类繁多,除了课本以外还需要很多辅助教材和课外读物,而现在纸质书籍的价格又很贵,一些贫困学生无法购买所需的大量书籍,这样就影响了他们的学习,限制了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因此高校贫困生群体是当前高校育人任务殊关注的群体之一,对贫困生的关心、爱护和帮助是高校的重要任务。而图书馆“爱心图书阅览室”能为这部分学生解决用书之忧。

2“爱心图书阅览室”的建设

21图书的来源

“爱心图书阅览室”图书的主要来源多半是靠捐赠。有毕业生离校前的集中捐赠和在校师生平时的零星捐赠;国内外大学、机构或社会团体的批量捐赠;政府部门、国内外文化团体、企业及个人的资金捐赠等等。

211毕业生离校前的捐赠

我校图书馆每年在5~6月份毕业生离校前,都与校团委、学生会联合举办“情留母校—爱心图书捐赠活动”。每次活动前都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印发传单、制作宣传板,并召开由主管领导参加的活动启动仪式。号召毕业生踊跃捐赠图书,为学弟学妹伸出爱的双手,传递爱的信息,情留母校感染后人。对捐赠的图书,捐书内页可写捐书人姓名、专业、捐赠时间、赠言等多项内容,这是一种无声的心灵交流,鼓励低年级同学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保持节约资源的美德,在高校形成一个良好的节约氛围,也是一种最亲切最直接的学生之间互动方式,对改善高校学生人际交流冷漠的现状、改变学生的心理抑郁疾病、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2]。2012年我校毕业生毕业前夕共向图书馆捐赠各类图书2,300余册。

212离退休教师及在职教师的捐赠

每年的图书捐赠仪式启动之后,我们都以此为契机向教师广泛宣传,请他们将手中无用但可为学生作为参考的图书捐给“爱心图书阅览室”,许多老师都能积极响应,特别是一些退休的老教授亲自将书送到图书馆,令我们十分感动,这些爱的行动也感染着广大学生们,共收到教师捐赠的颇有价值的图书百余册。

213国内外大学、机构或社会团体的批量捐赠

我馆偶尔会收到国内外大学捐赠或交换的出版物。例如教育部组织的国家赠书转运站,主要有美国亚洲基金会设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赠书转运站,美国友好基金会即“美中之桥”设在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的赠书转运站,这些转运站主要负责外文图书的捐赠接受,并向全国的高校图书馆转赠,各馆再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挑选。笔者所在的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与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有着多年的接受捐赠的关系,不定期地去挑选国外赠书,这已成为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为特困生补充双语教学所需参考资料的有效渠道。另外,还有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及一些大学出版社等也将自己出版的大量图书捐赠给各高校图书馆收藏,这对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补充“爱心图书阅览室”资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2“爱心图书阅览室”的命名

“爱心图书阅览室”建设的目的更主要的是以此为平台,作为宣传爱、传播爱、奉献爱的基地。因此,“爱心图书阅览室”的命名也就显得十分重要。郭明义同志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这说明了郭明义的精神实质就是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写照。雷锋身上有爱心,也有奉献的精神,因而,社会学家艾君认为,“爱心”就是郭明义思想情操的写照;郭明义身上似乎有双无形的翅膀,那就是“爱心”的翅膀。郭明义是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在我校设有郭明义爱心团队,他的爱心团队就在我们身边。因此,以郭明义命名更能体现出“爱心图书阅览室”建设的意义。建议我校图书馆“爱心图书阅览室”命名为“郭明义爱心图书阅览室”。

3爱心图书阅览室的管理和利用

“爱心图书阅览室”的管理是其能否发挥出“爱心”作用的关键,与其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阅览室的管理利用可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图书的排架方式

阅览室多为中文科技和社科类图书,图书统一由文献加工部进行加工分类,按照中图法以学院为单位的方式排架,此方式可增进同一学院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同时也便于学生自愿或学生管理员管理。

32借阅方式

对贫困大学生实行免费自由借阅,借期可为一学期,使之正好能完成一门课程一学期的学习,对于两个学期才能完成的课程,可再续借一个学期,其目的是减少贫困生经济负担。

4管理人员

阅览室的管理主要靠学生自愿和勤工助学的学生,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由本部门主任负责。阅览室管理人员的挑选要严格,要挑选那些热爱公益、富有爱心、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因为本室的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秩序的维护和借阅指导。更主要的是能使“爱心图书阅览室”营造出充满爱心、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充满活力的氛围。在本阅览室学生可以讨论交流,内容可以是文化课学习的体会,也可以是人生理想、公益爱心等。也可以适时邀请郭明义老师进行爱心文化的学习指导,使学生在此阅览室真正感受到“爱”就在身边。

5结语

在当今倡导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背景下,建设“爱心图书阅览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既可以弘扬爱心文化,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发动师生捐赠图书,可以增加图书馆的馆藏,更重要的是在校园内形成一种“爱”的氛围,也是一种最亲切最直接的学生之间互动方式,对改善高校学生人际交流冷漠的现状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图书馆通过服务育人的又一良好渠道。

参考文献:

[1][ZK(#]佘万斌高校爱心文化建设探索和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64-65

[2]张艳琦高校大学生个人文献信息资源再利用的调查与对策[J]现代情报,2009(5):189-192[ZK)]

高校毕业赠言范文第10篇

北大毕业生在“崛起”

李成,华府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的中国问题专家,从1980年代起着手建立中国大陆官员数据库,研究新一代中国官员。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拥有北大教育背景的官员人数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5月底,拥有北大教育背景(曾在北大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等)、在任的副省部级以上官员共有57人。包括新晋政治局常委和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

在57名官员中,1950年代出生,年龄在48-57岁的官员占39人,正属于5年前逐渐成为政界中坚力量的“共和国一代官员”。

清华毕业生的“辉煌”

过去几十年内,清华大学为中国培养了很多领导人。在20年的历届政治局常委中,清华毕业的就有姚依林、宋平、胡启立、朱基等多人。政治观察人士将之概括为“清华现象”。按照通常的正部级官员65岁、副部级官员60岁退出“一线领导”岗位的标准,在未来5年内,目前在任的清华教育背景的官员,至少超过一半的人将进入这个序列。

中国校友网2007年1月公布的“高校杰出政治校友榜”中,清华大学以拥有41名“杰出政治校友”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34名“杰出政治校友”的北大紧随其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在美国留学时,曾对清华教育背景官员做过一些研究,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当时清华出身的省部级官员占到总量的40%以上。而据清华大学统计,近10年来,清华至少已培养出300名以上省部级官员。

这是个令人惊叹的数字。清华背景官员在当时的大量涌现,至少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952年秋,当时的教育部按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提出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

清华大学的文理法三学院并入北大,原有文化和科学并重的气质被改变。在院系调整当年出任清华校长的蒋南翔,将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具有一流科学水平、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一代新人,作为清华的办学方向。

他提出“两个肩膀挑担子”,要求干部和老师同时担负起政治和业务两方面的责任,并抽调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政治辅导员,希望实现“业务工作优秀的人懂得政治思想工作,而政治思想工作优秀的人又懂业务”。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清华历届校系领导中多数在学生期间担任过政治辅导员,而清华毕业生中成长为高级别官员的,也有不少人担任过政治辅导员。

蒋南翔还倡导“各按步伐,共同前进”的政策,要求清华人认识“我们的事业是集体主义的事业,任何工作都要靠同志间的团结与密切合作”。每次留毕业赠言,“谦虚谨慎,注意合作”是他必写的内容。

事实证明,在这样的校训指引下,清华人长于实干、为人谦和、有合作精神,适合担任社会管理者角色。曾在北大和清华两校任教的赵晓力对此颇有体会。

赵晓力表示,在清华下去搞法律援助,订票之类的事,学生分工明确、井井有条,老师扛着脑袋跟着学生走就行。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湘林认为,改革开放后,处在工业化进程的社会急需工科人才,储备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清华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再加上清华人在学校所受的训练,较易获得用人机构的好感。

北大传统与官场共性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这是北大早年校歌《燕园情》中的一段,“浪漫气质、自由情怀、高远志向”充溢其中。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当年倡导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至今还被称作北大精神的一部分,追求“自由民主”也一直为老北大人所津津乐道。

尽管建国后这样的风气一度丧失,而改革开放以后,相比其他大学,北大的传统依然顽强。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视野开阔、能适应社会多元化的进程,但和官场稳重务实的气质有较大差异。事实上,北大也正在改变和政治“保持距离”的传统,越来越多的官员愿意到北大接受培训,并取得北大的学位,北大似乎也愿意接受他们。如徐湘林供职的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对官员的吸引就很强烈。

在这个过程中,北大也将越来越多的官员请到学校任职。2003年5月,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两周年之际,时任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的徐光春,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和时任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等被北京大学聘任为兼职教授。

有人认为,北大的职责应该为国家、民族培养更多“仰望星空”的人,培养政治领袖不是北大的传统。

大部分北大毕业生并不以仕途为追求,现在居于政界中坚位置的北大教育背景的官员,不少人是通过学生、青年工作的渠道步入仕途的。

人文社科背景官员占主体

北大教育背景的官员九成多就读于文史哲、法学、经济、政治等人文社科专业。在上述57名官员中,仅有中国科技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邓楠、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两人就读于北大的物理、化学系。

与此相对应,在整个官员群体中,文科背景的官员所占比重明显增加。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07年5月末,全国31个省市区的省委书记和省长中,拥有人文社科类教育背景的官员占总量的75%以上。

出现这种现象的大背景是随着社会管理的复杂化,国家对人文社科背景官员需求量上升的结果。北大原校长丁石孙说,世界变得如此之小,但所有的民族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差别非常之大。我们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快地去了解别人,学习别人,而不是简单地照搬?首先应该是互相了解,互相比较,这样一来,人文学科就大有作为了。

上一篇:大学毕业赠言范文 下一篇:研究生毕业赠言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