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4 08:25:23

高考状元学习经验总结

高考状元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姓名:孙一丁

性别:女

毕业学校:吉林毓文中学

高考成绩:678分

最想报考的学校:北京大学

随着2006年吉林省高考分数的揭晓,一个女孩5年来的心愿算是圆满完成了,北京大学的校门已经徐徐地向顽强执着的孙一丁敞开了,她也由此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这个女孩有点特殊,她有着健康的体魂,更有着坚韧的意志,为了心中的一个“北大梦”,她两次选择了复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6年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孙一丁所在的吉林省是考前报志愿,考后老师让她自己看一下答案,看做得怎么样。孙一丁本人也急切地想估摸一下能得多少分,可是对答案时发现很多错了,她差一点哭死。“后来我才发现不一定错那么多。”原来是开始的答案对错了。孙一丁开始估分比较低,她想保守一点,因为高考的时候生病了,上吐下泻,怕是没有发挥出最好水平。

“等到出分的时候,我不在市区,查分用座机打,一个小时之内不停地接到我同学告诉我他们的分数,并问我多少。我不知道,因为怎么打都打不过去,一个多小时查不到,后来学校给我打电话,因为怕我今年考不好,心理承受不了。”最终还是孙妈妈接的电话,回忆起得知分数的那段对话,孙一丁至今记忆犹新:“我妈妈说678,我说618?还说什么?我妈妈说是678!校长一直对我比较好,知道成绩了我告诉校长是678,校长特别冷静,说没事了,这个分数还能有什么事?还说你知不知道你位次,我说不知道,不是还没下来吗。你全省第一知道吗!真的假的,别逗我,真的?确定呀,我已经确定过。我说谢谢,电话就啪一下子挂掉了。”

“这次绝对是咸鱼翻身,以前总是差那么一点,我中考之前就有一个省三好的加分,中考加三分给我,但是被人家顶走了,结果中考的时候就差3分。”孙一丁回想起自己坎坷又莫名其妙的求学之路,不免自嘲一下。她最后来到了毓文中学念高中,在吉林市这是一个以文科见长的学校,只差3分没有考上理科最强的吉林一中,这让本来高中想学理科的孙一丁着实郁闷了好一阵。

用孙一丁自己的话说:“我3年都是空的,就一个北大,北大。”今年孙一丁报的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孙一丁之前已经获得北大艺术特长生的考试,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填的是编导专业。不过北大对高分的考生有一个政策,就是可以进校后任选专业,这条政策帮了孙一丁。

为圆自己的“北大梦”,孙一丁在自己的第三年“高三”毅然决定报考北大的艺术生作为提招志愿。她是那种尽力做一件事就要做到底的人,包括第三年考艺术特长生也是,在报考之初,周围说什么话的人都有,去年8月份北京特别热,那天孙一丁是坐着硬座从吉林到北京去北大咨询招生的事情。当时抱着希望到其他学校也走一走。那时候她已经是复读的第二年,真的是有点神经崩溃。那天她知道北大招影视艺术特长生采取自荐报名的方法,一共报了几万人,抽三千去考。孙一丁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复试通知下来了也不敢查。等她知道自己通过了的时候才开始练手风琴,但是等到去考的时候,难听的话更多了:你高考都考不上,还考这个?“艺术特长生这种东西大家都觉得不可控性更大了。但是我妈妈仍旧带着我去考,考完回来,知道可以降分录取了,我才敢报北大,要不然很可能会改变学校。”孙一丁想起那时的经历虽然觉得有些赌气,但这终归是过去的事了,也不要随便地歧视复读生,因为不管是一年考上,还是几年考上,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孙一丁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母亲是她最好的朋友。她感谢最多的是妈妈,给她支持最大的也是她的妈妈。小时候,一丁非常喜欢拉手风琴,可是家里很穷,家里都不同意她学乐器。可是只有妈妈支持,妈妈说,不指望她能学出什么,但是只要她喜欢学,就愿意培养她,让她提高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这样贫苦的家庭,供小一丁坚持学习了8年的手风琴,直到她学习功课太紧才停止。

孙一丁说,我小时候妈管我非常严,比如我要什么东西,我妈的原则就是你要我绝对不给你买,如果听话,才允许。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去买雪糕,我说妈妈想吃雪糕,我妈说不买,我哭闹也没买,这也是被她锻炼出来的。很多的原则在小时候规矩好了,等到大了以后父母就挺信任我了,不用让他们操心了,自己开始干自己的事。最重要的很多决定必须我自己做,从小到初中、高中到上大学,都是自己决定的,我想走哪步就走哪步。5年高中苦读,孙一丁说她的妈妈为她付出的太多太多,妈妈为照顾她,很少出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在开学前带妈妈去一次北京,去看看北大,去看看未名湖。

孙一丁连续两年高考都是报北大,心理压力特别大,父母也都十分担心。她第一年没有报北大,第二年犹豫过,有很多原因加在一起又报了,但是没有上。孙一丁觉得要不留遗憾,她觉得并不是自己非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而是觉得文科和理科不一样,文科一定要上北大。很多人都知道不能冤枉自己,只要尽力一回,再用一年的时间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她说:“我宁可这样,也不愿意走一条别的路。”

孙一丁用自己5年的高中生涯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她认为这也是一种历练,她从中学会了珍惜,也学会了乐观,更学会了面对挑战应有的心态。高考总算完了,她想好好调理自己的身体,但也不会忘记学习的,特别是英语。她说英语不学会生疏的,她会每天坚持学习半小时的。

兴趣爱好

看书,看碟,拉手风琴。

孙妈妈眼里的一丁平时就很听话,什么事做错了,只要一点拨就会明白,而且会尽力做得最好。一丁永远是妈妈眼里的骄傲,而一丁最崇拜的人是妈妈,这就是母女之间最幸福的写照吧。

“孙一丁是一个好强、坚韧的孩子,她为了圆她的北大梦,为了两分之差,复读了两年。很多人都说,不错了,有一个好学校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上北大?可一丁就是要坚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给别人看。”那时候只有孙妈妈能理解自己女儿的心思,因为妈妈知道那是女儿的梦,所以她会尽自己的全力去支持一丁圆这个梦。就这样,母女互相鼓励着,终于在今天把一丁的梦圆了。孙妈妈说,在知道这个消息时,两个人激动得抱头痛哭。这泪水中更多的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快乐。

状元自述

注重基础

文科注重基础,我很喜欢有连续性地学习一科,这样可以连贯地串起这门学科的各个知识点,而且这样学习可以使前后看到的内容相互提示,记忆更清晰牢固。比如看地理,看一个小时过去,别人看来我似乎没有看什么,一般人完成90%,我看50%就不错了,我看书是越看越慢,每一课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基础。不怕慢,而是尽量要求详细和准确。高考考的都是书上的知识点,记住了就没有什么大不了。基础不好,思维再清楚,再有创造力也弥补不了,如果基础好的话,考试就会很好。

数学也是这样,数学做题并不是越多越好。一样的题做一百遍都是一道题,与其如此,不如把精力放到解题的方法上。做题时应该注重不同类型,把同类的题归纳到一起,反复熟悉同类的题型,最后高考决不会出了你总结的题型范围。尤其很多文科生会觉得数学很难,其实做好了总结的工作,就会发现,原来数学就是那几样题来回考,再没有什么不会做的了。

时间分配

我的数学平时的练习连一套题都没有完整做下来。这是因为我把做数学题的时间都拆分开了。选择题需要经常练,要提高正确率。但是做选择题需要的时间也不多,集中精力20分钟做十几道题。再对一下答案,就达到了有效练习的目的。至于大题,并不需要总是花许多时间去把步骤写清楚,平常我只看一下答案,看看思路是不是自己熟悉的就可以了,熟悉的就往下看,不熟悉的再仔细琢磨,或标记下来,有时间自己做一做。毕竟大题思考起来、写起来都是相当费时间的。而对于文科生,我们要背书,而且要不停地背,最后历史书上某些很重要的小字,我都会原文背下来。文科更注重连续性,哪怕这一课只看20分钟,也要天天看,要不然三天以后就都忘掉了。所以要把每天大量的时间用来背书,而且是每一科都要兼顾,每天每一科的每部分内容都要检查检查自己是否还能记得。这才是最耗费时间的,所以就要合理安排时间,把能挤出的时间都挤出来,专攻这一大块内容。

听老师的话

我这些年的经验得来的重要规则就是,复习中一定要跟老师走,这点非常重要。我复读了两年,在高考复习中仍然紧跟老师的步伐。一点不敢超前。因为我知道,我即使有两年的高考经验,但还是不如经历了十几年高考的老师经验丰富。老师安排的进度是最合适的,老师的要求也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有人觉得有些老师讲的自己已经会了,就可以看一些自己的东西,但是我见过很多学习不好的同学,都是因为自己太有主意了,结果倒把自己坑了。

另外,记笔记也很重要,老师讲到的我都认真地记笔记,我的那几本地理笔记。几乎正反面都写着很小很小的字,所以显得密密麻麻。我觉得,做好笔记可以帮助自己有条理地记忆,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帮助自己找到最重要的部分,抓住重点,这样就比自己在书上一点一点地找,挑拣着背效率高多了。由于文科要记要背的东西非常多,没有笔记就很难回忆起那么多的东西,也就没法一遍一遍有效地复习。所以跟住老师,记好老师总结的精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心态很重要

我在第二年重读的时候,身边什么难听话都有。但是我觉得别人说什么话都不要在意,出自无心的伤害也好,真的有些人落井下石也好,都不要听。当时全省排名第二的那个同学和我的关系特别好,我比他高两届,他高一的时候我高三,他管我叫爷爷,正好他们班有一个重读生,他叫父亲,他就是孙子了。我回到学校后第一天他就说“爷爷孙子三代都聚全了”,当时那一句话没把我恨死,我有点情绪失控,那么厚的《新华辞典》照着他就打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真的很暴力,从那以后得了一个绰号叫“暴丁”。但是老师特别体谅我,说你先回家,先调节一下。这个时候的人心里都十分的敏感,但一定要注意调节,我还好性格开朗一点,就很容易挺过这一段心理压力很大的时期。其实现在想起来真的没有什么了,但是挫折似乎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不论在什么状况下心态的调整都十分重要,经历了这段漫长而难忘的高考岁月,我的心态也日渐成熟,为我高考的时候以及今后的生活都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高考数学最后两道大题很难,计算量也很大,我就和自己说,我不会做的,其他人也不一定会做。第一科考完的时候天气突然就不好了,我出考场时被大雨淋到了,就感冒了。下午的数学答得晕晕乎乎,一直想千万不要吐。可是就因为大雨淋的,吉林市区的考试很多人在考试吐了,我们班一个高个子1.90米,下午答题的时候一会就出去呕,一会又出去呕。我也吐得厉害,家人担心得不得了。可我认为没有问题,而且第二天的文综我自认为考得最好,就因为及时调整好了心态,我想自己那么多大风大浪都经历了,这点小病不会影响我的,更何况很多人都是这样,就算受影响,也有那么多人陪着我,我吃不了多大的亏。心态好了,病也算不得什么了。要是我当时总是在想自己怎么这么倒霉,是不是天生就不是高考的命,就没法享受今天的幸福了。在身体得病的情况下,在遇到超难的考题时,以及一切突发的状况下都要保持镇定的状态、积极的心态。因为你要知道如果为了这些外界因素,无谓地影响了自己的心情而造成发挥失常是多么不值得的事呀,而只要你保持了好的心态,你就能有平时的发挥。心态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在高考的准备阶段就不断磨炼自己,所以不要怕失败,只要失败没有发生在高考时就应该庆幸自己又多了一次锻炼的机会。把握每一次机会,历练自己,对高考、对自己的人生都是有好处的。高考状元有运气成分,好成绩则需要平时的锻炼和良好心态。

考前心理

我们吉林省的学校都是在考前报志愿,考前报非常折腾人,因为不知道自己会考成什么样子,所以心里就忽上忽下,特别难受。但是不要把这看成是负面的因素,我就觉得那段日子对考生特别有用,因为所有考前报的考生一定要在高考前保持一种高水平的状态,正是有了这样的压力,我才能把良好的状态一直延续到高考,不放松,不退步,也是我拿到状元的重要原因。而且我的学校对待高三考生非常有经验,有直到高考前都不给放假的习惯,就是因为怕学生会松懈。而且每天晚上上课到11:30,我回到家都是第二天的凌晨。也正是由于充足的学习时间,以及良好的状态,我们这届学生的成绩都不错,全省第二就是我前桌。

经验总结

我觉得第一轮复习的时候还是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知识是今后复习的关键,如果一开始基础没掌握好,今后的复习就会比较吃力,而且还要分出时间再巩固基础知识,这样就很容易被落下。在第二轮的时候注重知识架构,要不断补充、总结,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完整的知识结构是在充分掌握基础知识的层面上建立起来的,有了完整的知识结构,看到题目脑中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知道这是在考哪部分的哪一个细节,不会混乱,也利于记忆和梳理答案。第三轮的时候,要注重答题方法。这就进入了考试的最后备战阶段,要掌握一些适应考试的方法来作答,要答得更有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觉得这是三个重点,到各个复习的阶段应该有所侧重。

高考状元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近年来,曲靖一中继承优良传统,遵循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地超越自我,在云南省基础教育中始终居于前列。2016年高考,碜郧靖一中的母昌程、沈铂涵两位同学以713分的相同高分分别摘取云南省文科、理科状元。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原因在于,自2002年至2016年的15年高考中,有8名省状元桂冠都是由曲靖一中学子摘得。其中,曲靖学子已于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获得高考省文理状元双桂冠。

在2016年学校组织的高三毕业典

礼(师生及嘉宾千余人)上,高考状元母昌程与学校领导同台主持活动,其台风稳健,综合素质过硬,亦成为曲靖一中学生高分高能的一个明亮注解。

而在曲靖一中,母昌程同学这样的综合性人才并不是个例。优秀人才的群出与曲靖一中高度重视校园生态和育人环境的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笔者身处曲靖一中教学一线多年,现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视角,将曲靖一中在优化校园文化生态中的基本经验总结为“一训三风”,初浅介绍,呈与教育界同仁交流讨论。

校训: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曲靖一中每间教室正墙面黑板上方,都端正地镶嵌着“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八个大字,这是曲靖一中积淀、坚守多年的校训。“知行合一”是明朝王阳明先生思想的核心。在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王阳明提倡“致良知”,主张“求理于吾心”,突出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演变到今天,“知行合一”更突出地概括了言行一致、学习与操作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基本思想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行动的基本要求。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直译为“达到完美和终极才停下来”,寓意着“崇尚完美”“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后人将“知行合一”与“止于至善”完美结合,要求人品向善、人格健全、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追求真理、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等。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佳言良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曲靖一中学子志存高远,不懈前行。同时,这也是曲靖一中全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做人、做事始终要追行和遵循的基本准则。

三风:校风、教风、学风

1.?校风:慎独求真,团结勤奋

“曲靖一中风气好得很,孩子在里面读书太放心了。”曲靖一中的好口碑是众所周知的。那么,曲靖一中有什么样的风气?风气又好在哪里呢?

曲靖一中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的“慎独求真,团结勤奋”的纯正校风,它已经成为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独特的心理环境和精神风貌。它是学校的灵魂,对全体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稳定良好的导向作用。“崇德善学,教书育人”的教风和“勤奋活泼,善思致远”的学风都是曲靖一中学校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慎独:学习、工作、生活,言行举止,不管是否有他人注意和监督,自觉自律不苟且。教师工作一丝不苟;学生学习安心静心、持之以恒。慎独是曲靖一中的核心特色,是师生共同追求的人格品质。

求真:求真务实,学习工作脚踏实地,不浮躁,反对虚假,教师要真实成绩,学生要真实分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1943年语)追求真知灼见,成为曲靖一中浓厚的氛围。

团结:州(市)学校毕竟没有省城学校的区位优势,从整体看,教师的专业能力可能比省城的要弱一些。然而,多年来,曲靖一中的教育质量并不比云南其他名校差。“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和谐的学校氛围促进了曲靖一中的良性发展。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曲靖一中得到较好的落实,教职员工具有共同的教育愿景,虚心诚恳,互相尊重,工作上顾全大局、互相支持配合,老师们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意识。学校重视对学生团结意识的培养。刚进校新生,独生子女多,学生原来所在的初中学校各不相同,不少学生缺乏集体观念,我行我素。学校从高一开学军训开始就重视团结教育,通过各种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组织各种文体竞赛活动,以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学校对学生增强人文关怀,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互相帮助、鼓励,克服淡漠,增进友谊,团结友爱,善于合作。

勤奋:勤奋是师生个体良好的意志品格,?勤奋是学校最珍贵而不可或缺的氛围。“业精于勤,荒于嬉。”在学校,教师或学生不勤奋,就不可能产生好的成绩。曲靖一中多数老师都具备勤奋刻苦的工作习惯和精神品格,“不用扬鞭自奋蹄”;也存在思想懈怠的老师,但在学校传统、制度因素和社会压力的约束下,不跟进也不行,勤奋变成了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老师们都能勤奋钻研业务,勤奋工作。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本来就是奔着“优秀”进入曲靖一中的,通过立志教育、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以及学校“勤奋”风气的影响,能够较快融入“勤奋”的氛围。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部分懒惰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教授学习方法,督促并养成勤奋的学习习惯。许多校友就读一流名牌大学,不少校友取得杰出辉煌成就,这些都给予学生很大鼓励。学生能以在曲靖一中读书为荣,珍惜青春,奋斗不懈。

2.?教风:崇德善学,教书育人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身怀高尚的师德品格,是中学教师的两项重要品质,教师必须德才兼备。曲靖一中以“崇德善学,教书育人”为教风,它是学校教职员工的精神旗帜,对学生也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崇德,要求全校教师追求高尚师德,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依法执教,关爱学生,甘为人梯。善学,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立志成为成功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专业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成绩都要追求精益求精,专业学习提升永远在路上,将自主学习和教学研究养成基本习惯。教师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教给学生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学风:乐学善思,活泼守纪

乐学,乐在其中的一种学习境界。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曲靖一中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重视学法指导,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乐学”,从被动学习到自觉自主学习。教师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毅力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善思,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只有积极思考,学习才会有效率,思维才能得到训练。科学知识只有在思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善于阅读学习、积极思考辨析的好品质。曲靖一中的学习氛围比较宽松,学生自主活动时间比较多,非毕业班从不安排补课,学校重视引导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进入曲靖一中,经过培养熏陶,耳濡目染,一般能走向“乐学善思”的境界,学习能力普遍比较强,学习效率比较高,学生成绩优异,发展潜力大。

活泼,是曲靖一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典型特色,经过启发引导和氛围影响,学生不读死书、不死读书,学习生活讲究规律,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学起来就好好地学,玩起来就放心地玩,劳逸结合。活泼,不等于学习中欠缺规矩,必须自觉自律,必要的学习任务必须完成。守纪,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自以为是、为所欲为,不仅自己不会走好,还要影响他人。曲靖一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重点对极少部分违规学生教育转化,让所有学生逐步养成遵守班规校纪、遵守国家法律法令的良好品质。活泼守纪,可以致远。相对而言,曲靖一中的学生能文明礼让,遵规守纪,充满自信,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个性张扬,机灵不死板,举止大方,适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较强。

高考状元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一、用高考状元编笑话

自主招生考题:用高考状元编笑话

“题目难度果然增加了。”“四道数学题你答出来几道?”近日,“北约”“华约”和“卓越”三大自招联盟的27所高校同时举行自主招生测试,笔试内容的减少让考生们在体力上感觉到了轻松,但试题难度的增加却让考生精神上一点都轻松不起来。还好,今年“北约”的语文题目笑点较多,让考生们答起来很欢乐。

尖子生拼前程

今年“北约”“华约”均在青岛设考点,考点依然选择在青岛华夏职教中心,而“卓越”联盟则把全省唯一的考点设在了济南。记者在华夏职教中心考点看到,门外陪考的家长们大都来自青岛、潍坊、烟台、威海和日照等半岛城市,不过也不乏省内其他地方的考生。一名来自莱芜一中的“北约”考生告诉记者,父亲有朋友在青岛,可以接应一下,就选择了青岛作为考点。

据介绍,今年共有近1 300名考生在华夏职教中心考点考试,考点共安排了44个考场,其中“北约”考生不足600人,“华约”则考生近700人,两大联盟的报考人数均超过去年。

联盟开考时间“撞车”已不是第一次,但三大联盟同时撞还是首次。2010年是高校抱团联考的第一年,“华约”“北约”时间“撞车”,在舆论的质疑中,第二年两大联盟考试时间错开一天,报名人数随之大幅飙升,但去年两大联盟又恢复“撞车”,报考人数随之出现小幅下滑。

“北约”的语文试卷在微博上引发了网友的“吐槽”。“3个小时的时间里,要答完数学和语文两张卷子,时间本来就够紧张的了,还让我编笑话,我实在编不出来。”一名来自潍坊一中的考生表示,自己编的笑话实在是不好笑,只能算是自圆其说地写了一个小故事。

据介绍,这道题目的要求是让学生用“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四个词,编一段150字的笑话,要求积极健康,幽默诙谐,机智风趣。一名考生表示,看到这个题目掀桌子的心都有了。“我编了半小时都编不出来,最后憋了个,觉得10万个人能有一个人被冷到就不错了。”

记者看到,今年“北约”的语文试卷在业界得到了颇高的评价,很多教育界人士认为“北约”的语文选取了试卷出题较活,带有明显的北大特色。其中作文题目电影《刘三姐》插曲中的一段歌词,只有“山中只见藤缠树,世间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共28个字,要求考生将这段歌词扩充为一个500字的故事。“我都准备好了写议论文,没想到让编个故事。”安丘一中的考生小刘说,这个故事同样让自己非常头疼,最后编了一个“吊丝与女神逆袭”的爱情故事。小刘说,其实语文卷有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如果自己平时看书少、没有积累的话很难得分。

四道数学大题挺难

今年在教育部的要求下,三大自招联盟的笔试内容全部瘦身,其中“北约”理工科类专业考核科目为自然科学基础,包括数学和物理两个学科;文史类专业考试科目为人文科学基础,包括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

“华约”继续沿用“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考试科目为2门,其一为《数学与逻辑》,这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二为《物理探究》或《阅读与表达》,考生可从中任选一门。每门科目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从测试时间看,今年考生只需要3个小时就可以完成AAA测试,比去年减少了1.5个小时。“卓越”的笔试内容分为两类,即学科基础测试一(涵盖数学和物理知识)、学科基础测试二(涵盖数学和语文知识),笔试内容比2012年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的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要少,化学和英语学科知识从笔试内容中被剔除。

正是由于考试内容的减少,考前就有人预计考试难度将会增加,走出考场后,参加“北约”和“华约”考试的考生均表示数学试卷难度超过往年。“数学一共四道大题,我只做出一道半来。”来自胶州实验中学的小王报考的是“北约”的华中科技大学。来自烟台一中的小梁表示,多道数学题目均超出了高考的范围,比高考难了不少,很多知识点都是高中没有接触过的,考的是学生日常的积累,这名考生表示四道大题自己只答出了两道。

不仅是“北约”的数学难度大,“华约”也不例外,来自诸城实验中学的小刘平时在年级排前三名,原本对测试充满信心,但走出考场后,小刘明显情绪低落,数学卷中7道大题有3道题的第2问没有做出来,答出来的有几道题目也不确定能否得满分。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报考“北约”和“华约”的多名考生,没有一名考生把数学题全部解答出来。“每年的数学题目都很难,解不出来在情理之中。”一名考生表示,与数学卷难度较大不同,考生们大都表示物理卷比较容易。

(来源:《青岛早报》 记者臧旭平)

北大自主招生“神题”遭网友吐槽:

要想成为状元郎 还要师从郭德纲

十年寒窗数理化,最后却要讲笑话;要想成为状元郎,还要师从郭德纲。

对对子、讲笑话,近日,记者收到了近百条读者短信答题,答题内容包罗万象,有的针砭时事,有的抒怀,有的自嘲调侃。“真是没点幽默感都不敢来考试啊。”新浪、腾讯微博上,网友们也饶有兴致,加入答题行列。

【笑话篇】

135980193××:兄妹俩同年参加高考,兄长叫尚北大,是理科状元,考上了清华;妹妹尚清华是文科状元,考上了北大。报到这一天,清华的老师对尚北大说:“你走错了,这是清华。”北大的老师对尚清华说:“你走错了,这是北大。”兄妹俩只好交换了录取通知书,这才名正言顺地上了北大、清华。

@彦雅:三个男孩同时喜欢上了一个女生,他们一个就读于北大,一个就读于清华,更是当年高考状元,但是女孩却选择了学历普通的第三个男孩。众人不解,问其故,女孩说:“他能买到火车票。”

@耶耶耶夜:小明的妈妈总是对小明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好好学习,结果考上了清华北大。”于是小明也开始发奋努力,最终成了高考状元,考上清华北大。他对妈妈说:“妈妈,这是我最后一次这样叫你了。”妈妈很疑惑,问他为什么,小明说:“因为我是别人家的孩子。”……

@小时候可猛了:你还在为不会讲笑话而烦恼么?你还在为北大清华高高的门槛而苦恼么?为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及北大清华的招生要求,特开设笑话培训班,为莘莘学子顺利进入“北约”提供捷径。我们力争培养出一流的笑话生。开口即笑,十秒爆笑,是人非人都要笑。不必去羡慕高考状元!只要报名,你也行!

@开心得合不拢嘴:考场上小强奋笔疾书,对“状元”自信满满的他,剑指“清华北大”,一路过关斩将,没有一道题可以挡住他,最后一题,就最后一题啦……天啊,竟然要讲个笑话,小强不由望天长叹:十年寒窗数理化,最后却要讲笑话;要想成为状元郎,还要师从郭德纲。

【对联篇】

上联:北京雾锁车迷路

豪气冲天派

135988636×× 下联:飞船冲上天畅通

135266305×× 下联:西昌云开箭升天

胸怀大志派

187135786×× 下联:中国倡改革开放

182394762×× 下联:科技先进带导航

时事调侃派

136503803×× 下联:南城墙拆人徒途

136539037×× 下联:黄浦江飘排骨香

建言献计派

151389068×× 下联:节能减排见青天

136736091×× 下联:空气润醉人心畅

我爱我家派

135264509×× 下联:河南车拉炮断桥

135266905×× 下联:河南霾堵人不出

温情暖心派

138380109×× 下联:忙煞交警指路程

158380550×× 下联:中原花开景寻人

五湖四海大比拼

135234967×× 下联:南京霾封人蒙眼

【名人答题】

@王大绩老师: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

北京雾锁车迷路,上海春萌彘满江。

@郑渝川:广东“三个火”之一,知名书评、时评作家

北京雾锁车迷路,北京的道路系统是清华毕业生规划设计和改造的,中国好多汽车企业的老总是北大毕业的,因此,在雾天的北京,高考状元常常开着车迷路了。

@潮商老邱:尚都创投高级副总裁、决策会成员

北京雾锁车迷路,上海潮堵猪抢滩。

@孟德楷:华特迪士尼(亚太)有限公司特别项目总监

北大清华最职业的活儿就是聚天下高考状元而毁之。

@北晚郭强:《北京晚报》副总编辑

北京雾锁车迷路,考生对曰:广州水淹鱼满城。咋样?还工整吧?

@张黎明:宝宝乐园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联:北京雾锁车迷路 下联:首都细粒二百五。

(来源:《郑州晚报》 记者张竞 实习生孙慧)

二、你是发言人怎样应对H7N9

4月6日,是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复试的日子。

上午的场次开考后,于涵便揣着一份考试题目步入教室,开始了与多家在京媒体的见面互动。按照惯例,这位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有多项内容要向外界,其中就包括他口袋里那份官方版本的复试题目,这一举动即便在全国自主招生高校中也十分罕见,现场不少记者感到“意外”。

此前不久,一份被教育部提到“贯彻落实”层面上的指导意见刚刚掀起一阵波澜,这份全称为《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提到,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笔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主要考查考生学科特长基础”,被不少媒体解读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向”的风向标。

自2003年22所高校首批启动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以来,截至2012年,试点高校达到90所。经过10年的改革,“自主招生”毁誉参半,其中最为社会所诟病的就是自主招生的走样,它成了一些高校“掐尖”的手段,同时给那些备考的学生增加负担,沦为“小高考”。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也曾公开表示:“学校考核是对高考的补充,因此没有必要搞类似高考的重复考试。”

于涵对此却不担心,他说,清华大学早在2011年就已经在自主选拔复试中采用综合面试和学科专业面试相结合的形式,而这与教育部指导意见中提及的“自主选拔录取主要招收的对象应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的说法不谋而合。

就清华大学对外公开的考试题目来看,在学科面试环节,建筑学科要求考生利用自制的PPT进行自我介绍,用5分钟时间“有声有色”地展现考生对建筑学的理解和个人的审美能力;数学学科则采用“同起跑线考核”的办法,在考核现场先向考生讲授30分钟的全新知识,之后组织考生交流讨论,并马上就此进行笔试和面试。

在综合面试中,一些最新的时事热点问题被采用,比如第一道题目:“近期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接连出现H7N9型禽流感的感染病例,并且造成数名感染者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政府都高度关注这一病情,并且采取了积极的救治措施,但是公众依然非常想要知道和这个事件相关的各种信息。假如你是一位新闻发言人,你认为在这个时候公众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相应的追问是:“如果信息后社会出现了恐慌,你要怎么办?”

更为重要的变化体现在初试环节,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三大联盟(“华约”、“北约”和“卓越”)的笔试科目均有“瘦身”,从此前的三门甚至七门缩减至今年的两门。以清华大学为例,笔试科目为“数学与逻辑”加上“物理探究”或“阅读与表达”两门。复试当天,于涵并未给出有关笔试科目的具体题目,但他给出了一份在“华约”七校“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的考生调查。

于涵介绍,这份调查从AAA测试题目的题量大小、题目难度、开放性、探究性、新颖性等多个维度来提问,调查对象包括报考“华约”七校在内的1 300多名考生,涉及8个不同的考生生源地。该调查显示,在题目难度和探究性的指标上,“数学与逻辑”结果显示“49%的学生认为题目较难”,“51%的学生认为题目探究性较强”,另外两门科目在这两项指标上的对应数据分别是55%、63%和51%、71%。这让于涵感到“欣喜”,他说:“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学生之所以认为题目难,更多地在于题目出得‘活’,而不是题量大或是太过于奇怪。”

因此他也认为,这样的题目对选拔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有较好的导向作用,“我们杜绝‘小高考’,也绝对不是高考的加强版”。

那些在平时的高考评价体系下,综合排名靠前的学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似乎不再“吃香”了。于涵拿出一个最新的例子,在今年800多名复试考生中,北京生源占100多名,其中一些就是非“全才”的考生。他告诉记者,“像人大附中,学校前30名的学生非常优秀,在以前,他们想考哪儿的学校都行,但在今年,前30名考生在清华这儿‘折的’(没进入复试――记者注)有将近10位。”

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对象明确后,其相应的选拔考试也在随之变动,依据这样的逻辑,于涵说:“可能以前大家认为自主招生就是这个大学在高考之前的‘小高考’,甚至像一次加分考试,如今再这么想或这么准备,就错了。”

不过,在实际考生比例中,学科特长的考生数量似乎还有待提高。于涵介绍,清华大学今年进入学科专业面试的学生不到200人,占总复试人数的1/4还不到,而最终通过这一渠道选拔上来的,即获得专业加分的自主招生考生“只有4成”――不到100人的名额。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三大联盟考题“瘦身”,自主招生避免沦为“小高考”的同时,也应当警惕掉进“奥赛”陷阱、成为一场纯粹由特长生参与的游戏。换言之,在明确“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为自主选拔的主要对象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如何挥动对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尤其在中小学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则是一个新的问题。

于涵表示,对那些综合素质较强的考生还可以申请新的试点,比如清华大学现有的“领军计划”。就这一问题,于涵还希望高校可以多做一些自主性的探索,他因此呼吁,“希望对大学多放点儿权。”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三、《西游记》里一共有几个妖怪?

75分钟内,一位考生要接受5位教授的轮番脑力“轰炸”,不少考生反映遭遇“压力型”教授,总是不断提出各种问题,让你招架不住。复旦大学2013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面试(“千分考”面试)近日举行,500多名苏浙考生(苏、浙各250余名)接受了复旦考官的面试“轰炸”。

浙江、江苏和上海的考生将分别以大约2取1的比例进行遴选,参加高考且成绩达到当地重点线即录取。这一比例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对于预录取的考生,学校将严格按照专家面试中给考生的排名及考生的专业志向择优确定其入学就读的专业。

5间考场各有一位教授坐镇,5人一组轮流进行15分钟面谈

当日,杭州外国语学校的王同学早早就来到了复旦大学光华楼前,此时这里已聚集了许多考生。由于自己的面试被安排在早上,王同学和家长特地提早一天坐火车赶到上海,选了复旦附近的宾馆住下,第二天步行来到考场。

8点半,200多名考生进入光华楼,复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学校选拔人才的标准。9点半左右,考生们坐上了学校大巴,前往复旦大学江湾校区面试地点。

面试分上午和下午两场,考生被随机分配成5人一组,并且与专家组随机配对,一名考生分别接受5名专家一对一的面试,总计75分钟。今年的一个新变化是,专家组面试前审阅材料的时间将从60分钟延长到75分钟,这让专家能对考生的学习基本情况和志向兴趣有更多了解。

记者采访了几名杭州考生,同学们普遍反映“奇葩题”不算多,考官基本上还是围绕个人材料和所报的专业来提问的,比如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有何兴趣爱好、参加过哪些志愿活动等。同时,也有不少学生被问到了时事热点,比如最近牵动百万人的“长春婴儿事件”,以及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空气污染治理、房价上涨、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

去年的复旦“千分考”面试时,一道“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谁大”的题目在网上疯传,争议颇大。今年,考官似乎仍然对《西游记》感兴趣,秦同学就被一位考官问道:“《西游记》里面一共有几个妖怪?”“我问孙悟空和猪八戒算不算,考官说不算,我说我数不清,要不列举一下,结果考官打断了我的话。”秦同学事后还打趣道:“估计‘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谁大’就是这位教授问的吧。”

传说中的“压力型”教授

“奇葩题”不算多,但有考生“吐槽”:也许每组都有一位“神一般存在”的“压力型”教授!原来,不少考生在回答问题时,频频被考官打断,同时快速提出另一个问题,让人来不及接招。“有个‘压力型’教授不断提问,你回答不出他就继续问,一直问。有一个问题是假如我是一个驴友,在深山里迷路了怎么办?结果我每说一个答案,教授就否定我。”

杭二中的何同学似乎也遇到了传说中的“压力型”教授。由于自己报的是经管专业,教授就问她今后想从事什么职业,何同学说想自己创业,于是考官问:要想办好一家企业,决策者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我当时回答首先是情商要高,能够管理好下属。”正当何同学要说第二点时,教授立刻打断了她,问:“情商高的人也会重感情,要是你的好朋友在工作上犯错了,你会不会下不了手?”

“只要犯错我一定公事公办,能处理好私人感情和工作的关系,也是情商高的表现。”何同学说,整个过程自己说话被考官打断N次,还不停跳跃性提问,幸好自己没有慌乱,“考官始终乐呵呵的,所以不会太紧张。”

部分面试题

面试结束后,我们电话采访了多名考生。根据他们的回忆,整理出了部分面试题。

一瓶矿泉水和纯净水的化学成分有什么不同?

你在父母眼中是乖乖女吗?

假如海平面上升会把上海和杭州的某些地方淹没,如果你是领导人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有两枚硬币,用抛正反的方式在三人中公平抽取一人要怎么做?

3月5日是学雷锋日,有一部电影当天上映,票房非常惨淡,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你觉得雷锋精神是什么?

电子书和纸质书有什么差别?

给你一个20位的数字,让你现场背出来。

为什么会出现彩虹,红色是在彩虹的哪个位置,为什么会出现双彩虹?

101-102=1,请移动一个数字使等式成立。

平面上有1 000个点,是否总存在直线能把1 000个点分成500和500个,如何证明?

不能用酒精,如何把碗上的油渍去除?

你认为有外星人吗?

科学与伦理的关系。

一个硬币绕另一个硬币旋转,内侧硬币不动,问外侧硬币转了多少圈?

什么是成功?

如何看待教育公平?

怎么看异地高考政策?

直线是从经验总结而来,还是人类定义的?复旦有一个数学系的教授不同意你的观点,怎么办?

如果你是市长,如何治理城市拥堵?

有一个封闭的房间(和外界没有能量交换),里面有一台空调,无论是开冷风还是暖风都能降低室内湿度,这是为什么?

你有多少好朋友?你最好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

最近几年谁对你影响最大?如何影响你?

你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哪方面胜过成绩好的学生?

你对人们追逐服装时尚潮流有什么看法?

你最想去哪个朝代?

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你认为中国的老龄化和西方的老龄化有何不同?

你打过架吗?为什么打架?

你谈过恋爱吗?

人为什么鼻孔朝下?

52张牌,4种花色,抽几张牌能保证有7张相同花色?

你如何看待闯红灯这种现象?可以从心理考虑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你觉得这个世界需要国家么?你认为国家是什么?

为什么玻璃能透光,煤炭不能?

你把我们前面问你的问题全部复述一遍。

(来源:浙江在线)

四、孔子与老子打架你帮谁?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人们对考试题目的反应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小学的那些“脑筋急转弯”题,中学的“脱离生活浪费资源”题,大学自主招生中的“让人哭笑不得”题,更是招来社会各界的猛烈抨击。

熊掉进陷阱里,它是什么颜色?

最近,一道被称为“神题”的试题出现在网络上。

题目是:“有一只熊掉到一个陷阱里,陷阱深19.617米,下落时间正好2秒。问熊是什么颜色的?” 5个备选答案分别是“白色”、“棕色”、“黑色”、“黑棕色”、“灰色”。

这个题目一出来,立即引起网友的围观:“这是什么意思啊?”“掉进陷阱里,跟颜色有关吗?”

不过,出题者给出来的答案,马上又让更多的人“折服”了。

首先,根据题目算出g=9.8085,陷阱所在地的纬度大概是44度左右。根据熊的地理分布,南半球没有熊,可以得知应该是北纬44度;

其次,既然为熊设计地面陷阱,一定是陆栖熊,而且大部分陆栖熊视力不好,难以分辨陷阱,所以容易掉入陷阱;

至此,可选答案有:棕熊和美洲黑熊、亚洲黑熊,鉴于题目只有棕熊和黑熊,那么只剩下这两个答案。 既然陷阱深19.617米,土质一定为成土母质,这样才易于挖掘。棕熊虽然有地理分布,但多为高海拔地区,而且凶悍,捕杀的危险系数大,价值没有黑熊高,而且一般的熊掌、熊胆均取自黑熊。又因为黑熊的地理分布与棕熊基本不重合,可以判定:该题的正确答案为掉进陷阱里的熊是黑色的。

原本以为是一道无厘头的题目,竟然能考查这么多知识。

小学一年级语文题,考查“脑筋急转弯”

“有个人到一个地方去,他来去乘的交通工具是一样的,可他去时只花了一个小时,回来却花了两个半小时。请问这是为什么?”这是给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做的一道语文题。

记者请同事、中学生、大学生甚至大学教授回答这是为什么,都没有一个人回答正确。原来这是一道考标点符号的题,题目中的“两个半小时”中的“两个”和“半小时”之间读起来要稍停顿一下,这样“两个”“半小时”加起来也就是一个小时了。

武汉市积玉桥学校校长祝正洲说,这样的题目出给一个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做,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有点越来越钻牛角尖了?

“读过中学的人大概都记得有一类数学题,严重脱离生活实际。”

祝正洲说,比如初一数学中总喜欢出现“一个游泳池有一个进水口、一个出水口,其中单独使用进水口把游泳池注满需要X小时,单独使用出水口把满池水放完需要Y小时,请问两个管口一起开,几个小时可以把水注满?”之类的题目。

“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会出现吗?”祝正洲说,出题者没有将题目和生活衔接起来,只关注知识点,用脱离生活的东西去“死搬硬套”。

“还有一些题目,甚至有悖于和脱离了道德伦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举例说,某大学有道期末考试题目是要求考生写出平时喜欢旷课的同学的名单。

“这不是要学生相互揭发吗?”熊丙奇说,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考核考试,老师可以尝试创新,但创新必须有基本的伦理底线,避免给同学们带来道德伦理上的困扰。

下面两道“神题”还是有些靠谱的

“当然,有些题目虽然看起来很雷人,但仔细一读,确实水平很高。这类题目就应该提倡。”祝正洲说。

在武昌区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中,记者在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上,看到这样一道试题:“笑笑的妈妈做饭所需时间如下:洗米3分钟、煮稀饭10分钟、洗菜6分钟、切菜6分钟。请问笑笑的妈妈至少要花多少分钟做完这些事?”

“这道题不是简单地将4个时间相加,而是运用了算术和统筹规划两个方面的东西。让学生不仅仅学会简单的计算,还要学会如何做家务,是典型的‘生活数学’。”祝正洲说。

在这套试卷上,还有一道题目让记者印象深刻。“下面哪个重量接近1吨?”四个选项分别是10瓶矿泉水、40个同学的体重、1 000枚硬币、1火车皮煤。

显然,这道题目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可以解决的,需要孩子们运用生活中所学到的知识来判断。

“神题”两例

“神题”一:

在去年的某高校自主招生试题里,出现了:“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哪个大?”“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

“神题”二:

今年,上海某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蜜蜂、小鸟、兔子和熊猫四种动物,请从中找出跟其他三种不同的动物。”

标准答案:熊猫。

理由:熊猫是须由动物园饲养的动物,其他三种动物可以不用由动物园饲养。这不就是典型的“脑筋急转弯”嘛。

(来源:《武汉晚报》 记者翁晓波)

五、鸟叔名字翻译成中文叫啥?

自主招生试题很开心很娱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测试中,80%的试题都不是出自高中课本,因为“雷人”的试题太多,被考生戏称为“开心辞典”。

面试中,每位考生的时间最多8分钟,包括自我介绍、抽题答题等。来自黄冈中学的张静雯同学抽到的题目是:“你对2013年春晚有什么看法?”来自辽宁本溪的钟梓心同学抽到的题目是:“哥本哈根和哈根达斯有什么区别?”

在选择题中,有一道题目是:“韩国娱乐明星‘鸟叔’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叫什么?”

在这份试卷的材料分析题中,第一题的材料来自某报的一篇报道(《洪山城管首创“献花执法” 听劝的占道商户获赠玫瑰花》),请考生谈谈对“洪山城管献花执法”的看法。

考生周斌说:“没想到新闻也成了考试题了。早知道这样,平时应该多关注一下报纸电视。”

(来源:《武汉晚报》 记者翁晓波 通讯员陈博 实习生张喾文)

六、母狮子为什么要养小羚羊?

“母狮子为什么要养小羚羊?”“微波炉门上的金属网格有什么作用?”“中国有四大发明,如果有五大发明,你推荐一个看看。”这是2013年南京大学自主招生面试题。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考生参加南大自主招生面试,今年的考题虽然并不刁钻,但灵活有趣,很多内容涉及日常生活,考生感觉提前准备似乎没什么用。

“蜗牛为什么要自杀”难住考生

300多名考生首先进行了一小时的英语笔试。考生纷纷表示难度并不是太大,但时间太短,对做题速度要求很高。其中作文题是:“有人认为,看了网上哈佛的关于‘幸福’和‘死亡’等公开课,就不用上大学了,谈谈网络精品课程对传统课程的影响,以及你的看法。”这让考生倍感压力。在紧张的笔试后,考生抽签分为上下午进行面试。面试的形式延续了南大传统的多对一面试形式,4位来自不同院系的教授对每个考生进行十分钟的面试,每人会被问到2~3个问题。

“草原上一只母狮子收养了一只小羚羊,你觉得狮子为什么这么做呢?”这是一位江苏常州考生遇到的题目。“当时我就觉得这个题目很有趣,答案很多样,我是从羚羊顺应时势,取得母狮子怜爱的角度去回答的。”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考生碰到这道题目时,都有自己的见解。有的考生甚至想到了可能是母狮子刚刚失去了小狮子,所以把爱转移给了小羚羊。记者了解到,这道题其实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网上还流传了一组由摄影师Adri De Visser拍下的图片。一头狮子猎杀了一头乌干达赤羚之后,突然远处蹦蹦地出现了一只小赤羚。母狮子本可以轻松享受这份饭后甜点,但她却似乎是母性大发,一爪子将其揽入怀中,然后领着小羚羊去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不过让大多数考生一筹莫展的是一道关于动物行为学的“蜗牛自杀”题目:“蜗牛生病之后会从自己的壳里钻出来让鸟吃掉,这是为什么?”一位考生说,这个实在答不出来了。

文理交融,事先准备没什么用

“PM2.5值偏高主要是因为建筑工地扬尘还是因为汽车尾气排放?”来自扬州中学的理科生小周同学被问到这种专业与时事结合的“活题”。并没有太多犹豫,周同学选择了“汽车尾气”。对面的教授们立即询问他如何设计方案得到确切结果,他回答道:“运用统计学方法,单个汽车排放物和建筑工地进行样本分析,再乘以样本总量。”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也出现在考题中。“电冰箱可不可以用来给整个室内制冷?”略加思索,扬州中学的周同学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回答“不能”,“即使电冰箱效率达到100%,也只能让室内温度保持不变,加上功率损耗,应该只会使室内升温。”

另一位考生被问到:“微波炉门上的金属网格的用途是什么?”他思索了一会说是隔热。其实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金属网格是为防止微波泄漏,因为金属有反射微波的作用。考生普遍感觉是,文理交融,理科生会遭遇“人文题”,而文科生也会被问到科学题。一位来自宁波的文科生说,她被要求从物理和人文两个角度来分析惯性。所以有考生说,面对这样的面试题,事先准备好像没什么用。

来自扬州中学的小陈被问到:“某些高校取消了5 000米锻炼,你觉得合不合理?当代中国学生为什么体质差?”小陈首先陈述了运动猝死等突发原因造成取消5 000米的合理性,但是也指出缺乏锻炼和饮食不合理对学生身体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其实5 000米还是应该保留的”。

南京一位文科生被问到的题目是“众所周知,中国有四大发明,如果中国要选出第五大发明,你觉得是什么?”这位考生想了一下,给出的答案是:“昆曲。”理由是,“昆曲是中国的传统曲种,如果选昆曲的话,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会起到很大的帮助。”而考生小周则被问到:“中国家长都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觉得你是输了还是赢了?”小周说在这种情境下只能展现自信说“赢了”,“我父母除了给我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让我培养自己的课余兴趣爱好,比如钢琴。”

热门面试题精选

1.常有人把单词“Chemistry”拆分为Chem is try,谈谈你的看法。

2.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谈谈你的看法。

3.跟正方形四条边都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有多少个?在同一个平面内有多少个?

4.微波炉门上常加有铁丝网格,能起什么作用?手机在铁盒里为什么就听不到铃声?

5.说说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思想家。

6.对吴仁宝的华西村模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7.说说SARS和H7N9的关系,以及区别。

8.简述光电效应,第一个因研究光子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是谁?

9.对越来越多的家长送学生出国说说你的看法。

10.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1.对网络文化中传统经典日渐衰落的看法分析。

12.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理解。

13.对“人生而平等,但又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你怎么看?

14.母狮子收养了一只小羚羊,你觉得为什么?

15.百家讲坛一开始都是请杨振宁等物理学家讲授专业的物理学知识,可是在最火的时候却是请易中天、于丹等学者讲授传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你怎么看?

16.说出地壳结构中最多的前五位元素。

17.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18.国家的GDP怎么算?

19.中国有四大发明,如果选出第五大发明,你觉得是什么?

20.能用若干个不同的小正方形组成一个大正方形吗?

21.你对《哥特巴赫的猜想》怎么看?

22.从物理和人文的角度谈谈“惯性”一词。

23.中国文明从石器、青铜器、铁器一步步地进化,你怎么看?

24.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海水酸度上升,会有什么影响,应该有哪些对策?

专家称“说怪不怪”,标准答案并不重要

“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谁大?”“荷叶上的水珠到底是什么形状?”高校自主招生面试题常被指怪诞诡谲,让考生们一头雾水。今年南大的部分自主招生面试题也同样让不少考生“头脑一片空白”,尤其是那道“蜗牛自杀”题:“蜗牛生病之后会从自己的壳里钻出来让鸟吃掉,这是为什么?”

南大近3年来的自主招生面试题,每年都有这样看上去有点无厘头的题目,比如2011年那道著名的“火车开车前为什么会先退一步然后再前进?”也没几个考生能完全答对。而“一密闭瓶子内有一只正在飞舞的蜜蜂,现将瓶子放在一台精密天平的左侧盘内,天平平衡后将瓶盖揭开,此时的天平还平衡吗?”这道题也被考生奉为“诡谲之首”。

而2012年面试中,不少考生被问到“如何用4个0来算24点”,还有“如何把3个水果分给5个猴子”,甚至“鸡在下蛋前,公鸡和母鸡间会怎样交流?”不过相对而言,今年的面试题中,生活化色彩更浓。从冰箱能否用来给全室制冷,到微波炉的“网格”作用问题,都考查了“生活科学”。而“时事”也是面试中的关键词之一。从PM2.5超标的原因分析到比较SARS和H7N9,很多围绕时事的内容让考生感觉必须关心“天下事”。而从2011年开始,南大自主招生面试开始打破文理的学科界限,每组4个考官,文理各占两个,每位老师都会问问题。

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自主招生面试说是考试,其实更像是一种交流,并非每个问题非要有一个标准答案。比如“火车开车前为什么会先退一步然后再前进?”如果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你还可以从文学的角度给出解释。考官更希望通过交流来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思维灵敏度、思维开放程度以及学科发展潜力。考官还常会根据考生的一个回答引申出更多为他量身定做的问题。因此,南大一直强调不用上培训班来应付面试,上了也没用。

(来源:《扬子晚报》 记者孙华超 于逸凡 周炎炎)

公众热议

自主招生“神题”装“神”,除使考生焦虑别无价值

继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出“西游妖怪”题引发热议后,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又出“落水体”来“刁难”莘莘学子。

“教授、孕妇、运动员、企业家、将军、劳动模范、大学生和医生,这8人同时遇到海难,请排出救人的先后顺序,并陈述理由。”这道四川农业大学自主招生的压轴试题,一经在网上曝光,就引来各路网友争答“最佳答案”。因为孕妇“一人两条命”,先救孕妇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

四川农业大学的出题考官向记者表示,问题不在于答案,而在于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但有专家表示,这些考题的质量本身并不高,除了“神化”自主招生,增加考生的焦虑外,并没有多大的价值。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李华 实习生张瀛子)

“雷人”考题影响高考备战?

“根据‘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四个词组,编写一个笑话。”“如何理解‘莫言空前莫言绝后’这句话?”……这是上周末刚刚结束的“北约”自主招生语文科目的考试题,不少现场考生直呼考题“雷人”。

有人说,高校自主招生中出现的“雷人”考题严重制约了考生发挥,甚至影响他们的高考备战。不过说到底,“雷人”考题无非是为检验学生的知识面、逻辑思维能力和随机反应能力,这些素质正是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考生从容应对即可。当然作为高校,也不应该以博眼球、出风头作为出题的目标,而要从考生实际出发挖掘高素质人才,这才是自主招生改革发展的方向。

一辩:“雷人”考题影响高考备战?

正方:基本与高考无关,费时费力

王圣学(化名,高校大学生,曾参加2012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了自主招生的队伍,各种“雷人”的考试题目也层出不穷。不过我认为,考生真不能花太多精力在这些考题上,它们基本与高考无关,并且费时费力。

我参加了去年的复旦大学自主招生。之前就知道自主招生的考题很灵活,所以花了接近半年的时间在搜罗各种怪题,准备应试,高考复习都受到了影响。但真的考试时,有些考题还是出乎我的意料。比如,“玉皇大帝和如来佛谁大?”这样的考题让我完全不知所措。更重要的是,经历了这些考题后,我回到学校面对的还是那些正规的考试习题,之前的准备似乎完全没有意义。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自主招生毕竟是“小众”。

反方:“头脑风暴”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对高考有好处

刘锦瑞(天津宝坻中学学生):我倒是不怕那些“雷人”的自主招生考题,反而觉得这些题对高考复习还能有所帮助。它们能帮我开阔自己的眼界,活跃思维。我是过完春节开始准备自主招生考试的,在网上下载了一些过去的题目,包括那些所谓的“雷人”考题。其实那些题目都挺好的,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对考生的素质要求很高,自己的知识面都扩大了许多。还有一些要求“头脑风暴”的题目,更是会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我相信这方面的锻炼对高考是有帮助的,是很重要的加分项。

二辩:“雷人”怪题是揽才的“试金石”?

正方:全面检验考生的综合素质

王旭进(外企高管,朝阳区学生家长):高校在近年的自主招生中出现了一些所谓的“雷人”考题,引发了许多争议。许多人批评这些题目太不符合中学生的特点,对此我不敢苟同。其实这些怪题就是高校招收人才的“试金石”,能够帮助他们全面检验考生的综合素质。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和考试过度推崇标准答案与定势思维,极大限制了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其实与全国统一招考比,各高校自主招生自由度更大,他们应该为教育考试创新作出有益探索。我们必须看到,一些考题看似“雷人”,实际上是给考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反方:学风、基本功扎实比“天马行空”更重要

王惠华(大学教授):现在的高校自主招生考题五花八门,不乏各种耸人的表述。我认为已经过分了,对于大学来说,学生拥有扎实的学风和基础知识基本功,远比那些天马行空的“脑筋急转弯”重要。

我曾经参与过学校组织的自主招生面试,当时有命题专家提出“雷人”考题方案时,我坚决投了反对票。自主招生是“优中选优”,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术特点,来设计能考核他真实学业基础、学术思维能力的考题,而不是折腾各种八卦。

三辩:高中老师应加入自主招生命题?

正方:弥补自主招生考试与高中课程的脱节

刘若谦(教育杂志编辑):实行多年的自主招生考试至今仍然饱受诟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考题与我们现有的高中课程内容脱节,考题偏难、偏怪。要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让高中老师加入自主招生的命题队伍。

现在总体感觉,自主招生考试和高中所学内容脱节的情况有些严重,就拿物理来说,自主招生考试重点考查了热学和原子物理,在高中学习中,虽然也包含了这两块内容,但高考的要求只是知识性、记忆性的考查,并不会考得很深入。比如数学中的微积分,高中只是简单介绍,自主招生考题却明显更深。至于出现类似“上行科学对下行科学的作用”这样的考题,高中生以现有的学识几乎难以应对。而让高中老师加入命题队伍后,针对高中生学习特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题就会更多地纳入其中。考试的质量会更高,选拔人才的效果也会更好。

反方:为大学选才,而非检验高中所学

侯正方(教育学博士):这些年一直有专家提出要让高中老师参与自主招生的命题,据我所知已经有一些高校在进行这方面的试点,但效果不是很好。其实自主招生考试就应该由大学老师命题,因为这是在为大学选才,不是在检验高中的教学成果。

自主招生考试的目标是为大学选拔高素质的人才,既然这样,考题和考试形式就必须基于这所大学的学科特点、人才培养方式展开。而这些,高中的老师是不会理解的,他们只适合出会考考题,自主招生对他们并不合适。

众说纷纭

让出题者先做一遍“雷人”考题

网友“站着看灰机”:现在自主招生考试的题目越来越奇怪了,我觉得相关部门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规范,要创新同时也要有规矩,不能没有方圆。教育部门可以设立一个督导组,每年三四月份对一些名校的招考进行督导。

网友“一针溅血”:那些看似“雷人”的自主招生考题,如果抛开题的本身来看并不“雷人”,恰恰表现了名牌大学自主招生的目的,就是杜绝“书呆子”“读死书,死读书”类型的学生。应试教育下太多的孩子只知道书本里的知识,而缺乏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甚至是生活自理能力。

网友“京畿道侠客”:我建议让出题的人先做一遍“雷人”考题,以免他们信马由缰地随便为难考生。还有,清华、北大、复旦这样的名校在自主招生考试中要带头规范各个环节,这样才能还高等教育招生一片净土。

专家说法

“神化”自主招生,增加考生焦虑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众所周知,升学考试的基本功能是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选拔优秀人才。为了让考试实现这种功能,应避免偏题、难题、怪题,否则,就会导致评价出现偏差。而自主招生考试中越来越多的偏题、怪题,除了“神化”自主招生,增加考生的焦虑外,并没有多大的价值。

偏题、怪题、难题的盛行,体现了我国自主招生命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尤其是面试中更加普遍。究其原因,在于自主招生改革,没有给学生选择权,每个考生都只能拿到一张学校录取通知书,不能拿到多校录取通知书再做选择。这也就决定了招生学校难以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只有当考试从行政垄断走向市场竞争,才能让考试出题者关注考试评价质量;同样,只有学校面临“被选择”,才会尊重学生的权益。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航)

自主招生切勿变成高考“加强版”

提起H7N9、房地产、诺贝尔奖、感动中国、人与自然,我们或许很难想象这些题目会出现在高中生的考试中,并成为通向大学梦的测试内容。日前,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复试引发社会热议。这场考试并不是高考的“加强版”,而是围绕一个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延伸开来,更加注重学生能力体系的“社会维度”。

2003年,中国逐步推行高等教育自主招生政策,10年过去了,自主招生究竟选拔了哪些“特殊人才”?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追踪数据,是时候“对评价本身进行评价”了。

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秦春华曾经遗憾地写下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季逸超的计算机天才,高中期间就研发了适用于苹果手机的猛犸浏览器,然而最终因为“文化课问题”未能出现在2011年北大自主招生的录取名单中。季逸超后来获得“Macworld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特等奖,又入选《福布斯》“中美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季逸超的故事多少令人惋惜,这也促使我们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自主招生考试还是停留在“高考2.0”,那无非是把过去的“群殴”变成现在的“单挑”罢了,本质上依然是换汤不换药。敢问自主选拔制度的“新意”何在,“出路”何在?

某种程度而言,美国高校几乎全部实行“自主招生”。除了SAT和ACT两个通用考试成绩,一个最为重要的评价内容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国的自主招生也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往往因为概念本身过于宽泛而聚焦不实,相关测试最终流于形式。在美国大学那里,综合素质并非一个很“虚”的概念,而是有着相对明晰的指标体系,大学希望在这里发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对于综合素质测试,美国大学更看重学生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校内活动、俱乐部活动等。

在这些社会活动中,美国大学特别看重一个学生的社区活动和社团活动,因为这里储藏着美国文化最核心的价值构成和行为素养。教育与社会互为前提,深度对接。大学除了测试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在有意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良心和公共责任,而社区活动和社团活动恰恰提供了再逼真不过的孕育土壤和践行土壤。

美国大学招生非常强调推荐人的声音。植根于美国社会由来已久的社会信任传统,大学更看重“同行专家”“离学生最近的人”和“有良好社会信用的人”的推荐意见。在中国,推荐人选往往锁定为中学校长,推荐信往往是一种形式,并未发挥它应有的“分量”。其实,中学校长事务繁重,更多地扮演着一种“行政推荐”角色,究其原因,本质上还是骨子里的行政思维在作祟,因为校长对学生的了解,某种程度上还不及教学一线的班主任。

今年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看到了素质测试的影子。“我和诺贝尔的距离”“如何应对H7N9禽流感恐慌”等问题已经超出了书本知识,对准了书本外的世界,强调对“活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具体的学科专业测试中,一道道“量身打造”的题目同样令人耳目一新,比如地理学专业“人与自然的关系辨析”,经济学专业的“房价与人民幸福指数”等。这些问题正在隐隐地回归自主招生制度的初衷,即不仅强调对学生基础性思维的发现,更强调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现,而后者恰恰是素质教育的真谛所在。

如果更多的自主招生学校能够逐渐走出“高考2.0”测试模式,侧重知识与社会的深层对话,这无疑向全社会传递了可能会“撬动”基础教育现状的一个改革信号。为了鼓励学生走进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基础教育势必会调整原有的“步伐”,开始“留心”外面的世界,“留心”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当自主招生多了一个社会化测试维度,其意义注定是深远的,如同一股强大的召唤力量,为呼吁多年的素质教育改革注入一种新的憧憬和希望。

高考状元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一、选稿标准要着眼于“三突出”

全民阅读简报应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突出全民阅读活动的指导思想。“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之初,省里明确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学习型湖北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文化强省,打造精神高地,提高全民思想文化素质,加速推进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省全民阅读活动简报的宣传,十分注重站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维度上来布局谋篇,无论是主题的确立,还是题材的选择,尽量做到立意高远,力求“篇篇有思想,期期有新意”。从另一方面看,突出宣传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利于营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氛围,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发展,为建设“五个湖北”提供强大的精神和智力支持。

二是突出全民阅读活动的客观规律。阅读是人类文化交流的纽带、知识繁衍的手段,是提高人口素质和国家实力的引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脚踩西瓜皮。“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阅读活动简报宣传着重在培养读书习惯上花精力;在满足读者需要上下功夫;在实现精神追求上做文章。因此,全省各地紧紧抓住荆楚文化这一重要的精神食粮,找源头,读原著,悟精髓,重实践,在文化湖北上各出奇招,异彩纷呈。如武汉传承红色文化,用“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复兴大武汉。襄阳以“三国文化图书展”为主题,以缅怀诸葛孔明的方式开启阅读之风,建设“文化襄阳”。孝感传承孝文化,在加速推进孝感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小孝于父母,大孝于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荆州传承楚文化,弘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努力打造“文化壮腰”工程。

三是突出全民阅读活动的地方特色。抓住了特色,简报的宣传就有了差异化;坚持了特色,阅读活动才能打磨成品牌。2012年,我们总结宣传“创新阅读机制,确保活动常态运作;引领阅读方向,确保活动全民参与;构建阅读平台,确保活动形式多样”的经验被主办的《宣传工作》全文刊登。2013年,我们撰写的坚持“顶层设计,用新的理念指导全民阅读活动科学开展;活动引领,用身边典型扩大全民阅读活动辐射范围;系统推进,用精品项目打造全民阅读活动品牌”一文入选全国全民阅读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阅读活动正是突出了地方特色,所以一直沿着全民化、多样化、常态化的方向稳步前进。

二、表现形式要着力于“三出新”

一是更新观念。过去提起简报,人们往往表现为一脸的不屑:讲版面,小报模样;比长短,“火柴”文章;看资历,“韭菜”寿命;论影响,传单印象。故此,简报发到那里,人前是重要的,人后就不要了。现在,省全阅办将全民阅读简报和书香荆楚杂志、网页实行资源整合、整体联动,阅读简报就不是过去的传单或“明日黄花”了,而是有思想深度、有实在内容、有一定感染力的多种体裁组成的宣传载体。

二是换新角度。当然,整体联动不是南郭先生吹竽――滥竽充数,而是强强联合,各自创新。本简报的作法是“本地抓特点;全局抓亮点;社会抓热点”。如校园阅读,云梦的特点是“在书目上突出云梦特色;在形式上突出云梦特长;在主题上突出云梦特点”。站在全省的角度来看,我们注意抓分级阅读、分类指导的亮点。如在城镇小学,重在亲近母语,培养习惯;乡村小学,则把阅读当作实现弯道超越的最佳方法。中学阅读重在张扬感悟;大学阅读则是价值取向的引导。再如,社会上对高考状元的关注和对“汉字英雄”的重视,本简报从校外阅读和家庭阅读的角度切入,既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又增加了全民阅读的吸引力。

三是翻新体裁。全民阅读活动简报所刊登的文章体裁不拘一格,既有行政体的经验总结,也有新华体的动态消息,更有散文式的见闻、巡礼、掠影和走笔。还有的文章“三不像”,说它是通讯,却是由一篇篇精短的散文组成;说它是散文,又像是一幅集锦;说是集锦,又是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如《三屏阅读十 秋来喜讯胜阳春》一文就写了三个小故事:一是十代表“手机播报会场的喜悦”;二是山区气象员用电脑屏幕感受“国家气象”;三是渔民在“仙湖岛上收看十”。三个故事来自三个单位,本报将它们巧妙地编在一起,全方位地反映荆楚儿女运用新媒体,尽情享受着十东风的现场,营造了浓厚的“京华传喜讯,大地小阳春”氛围。再如一组反映节点阅读的稿件,是三篇非常精美的短散文。一篇是“母亲的力量”;一篇是“妈妈来看我”;一篇是“倚在门上的爱”。母亲节期间,我抓住母爱这根永恒的精神支柱,以《品读母爱 感恩母亲》为题,剔除一切议论,只留下三个人物一言一行一貌的生动细节,让天下儿女一起来品读母爱,感恩母亲。不少读者读了后,觉得这些文章语言如诗、意境如画。他们感到阅读简报不仅能交流信息,还能指导工作,也能让自己在浓郁的书卷气和书香味中得到一些文学和精神的熏陶。

四是创新方法。多请示、多争取、多阅读是吃透上头的可靠方法;到现场、摸实情、挖细节是吃透下头的有效途径;设邮箱、加微信、入群聊是广采信息的最佳手段。可以从网上把握全民阅读活动的态势,在简报中了解兄弟省市同行的做法和经验,在QQ群里了解新闻线索,在基层阅读活动中挖掘典型。

高考状元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错题;功能;探究

几乎所有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会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希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帮助,很多高考状元在介绍学习经验的时候也常常提到建立错题集的方法。教师如果仅仅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却忽视错题集的利用,那么教师教学的效率、学生学习的效率还是无法真正提高的。

很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教授首先提出错题管理这一概念,从学生层面对错题的利用进行阐述。许多权威杂志上也随处可见一线教师关于错题的经验总结,如,《从对错误的反思中体悟数学思想方法》等。这些都只是侧重于某一方面的,错题的利用应该包括教师的利用和学生的利用两个方面,我认为错题其实是有教学功能的,只是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探究很少。如果我们能探究清楚错题的教学功能究竟是什么,就会更加有方向、有重点、有系统地对错题加以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错题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何为错题的教学功能?1999年版的《辞海》对其功能的解释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凯洛夫的“教学”定义是“教学过程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活动(教),同时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学)。教和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彼此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我认为错题的教学功能就是指错题对于教(教师的教)和学(学生的学)的有利作用。

一、错题对于教的功能

1.错题可促进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错题是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教学材料,是真正适合学生的题目。每次考试或作业后,学生总有一些错题,错题的背后总隐藏着学习过程中的某些漏洞,如何弥补这些漏洞,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习题课或试卷讲评课中,教师可利用错题寻找学生的知识漏洞和思维漏洞,将学生的错题整理出来,在课堂上给学生整体纠错,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查漏补缺。

例如,在函数概念的一轮复习时,我利用错题设计了以下题组:

案例1

(1)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1,5,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函数y=f(x)的图象与直线x=1的交点个数为 。若函数y=f(x)的定义域未知,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函数y=f(x)的图象与直线x=1的交点个数可能为 。抛物线一定是函数图象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回顾函数的定义,或纠正学生对于函数定义的错误理解。】

(2)将函数y=sinx(0≤x≤2π)的图象绕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 θ(0≤x≤2π)角,得到曲线C。若对于每一个旋转角θ,曲线C都是一个函数的图象,则满足条件的角θ的范围是( )

A.0,■

B.0,■∪■,■

C.0,■∪■,■∪■,2π

D.0,■∪■,2π

(3)函数f:1,2,31,2,3满足f(f(x))=f(x),则这样的函数个数共有( )

A.1个 B.4个 C.8个 D.10个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概念的考查,在高考中,并不一定是单独考查,可以和其他知识综合在一起考查。】

2.错题可促进教学优化

教师的最重要价值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错题的有效利用,可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积极的作用,达到教学优化的目的。错题中有许多是经典好题,可以将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教师可利用错题归纳解题方法,整理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典型例子及变式题组,经过一题多解向学生展示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或由多题一解体现一些形异质同问题的处理方法。

案例2:已知抛物线C:y=-x2+mx-1,点M(0,3),N(0,3)若抛物线C与线段MN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常见的问题是抛物线(圆锥曲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但此题做了一个小小的改编,将直线改成了线段。题干变化不大,但处理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方法一:将抛物线方程与线段所在的直线方程联立,转化为方程-x2+mx-1=3-x,即x2-(m+1)x+4=0在x∈[0,3]上有两个不同的解。然后结合韦达定理找到两根x1、x2落在区间[0,3]上的充要条件x1+x2>0,且(x1-3)+(x2-3)≤0。

方法二:x2-(m+1)x+4=0在x∈[0,3]上有两个不同的解的问题也可转化为函数f(x)=x2-(m+1)x+4=0在x∈[0,3]上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的问题,采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去处理。

方法三:可将方程x2-(m+1)x+4=0化为x2+4=(m+1)x,将问题转化为函数y=x2+4与y=(m+1)x的图象在区间[0,3]上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虽然也是抛物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但此时抛物线是固定的,直线的斜率是变动的,从函数图象的直观认识上其实容易多了。

方法四:将方程x2-(m+1)x+4=0先分离参数化为:(m+1)=x+■(x∈[0,3])。这样问题就转化为直线y=(m+1)与函数y=x+■的图象在x∈[0,3]上有两个不同交点的问题。

以上不仅是一题多解的例子,而且也揭示了一类函数交点问题的处理方法,在以上问题的讲解之后,还可进一步将上述处理方法迁移到其他的问题中,如,将x2-(m+1)x+4=0在x∈[0,3]上有两个不同的解,求m的取值范围改为不等式x2-(m+1)x+4>0在x∈[0,3]上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这一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处理也可类比上述四种方法。据此,教师可将上述问题设计成一个变式题组让学生训练。通过这种整理、探究、改编、迁移活动,教师与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发散性得到很好的养育,教学优化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3.错题可促进教师的发展

教师利用错题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再次解读教材、理解知识、梳理概念、明确重难点并探询解决方案的过程,有利于培养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利用错题进行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的变式题组归纳整理则使教师对于相关数学问题的处理在深度和广度上有长足的进步。日积月累,教师可积累起丰富、优质、典型的教学素材,可运用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可整理成文发表,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错题对于学的功能

1.错题可促进知识的内化整合

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错题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与方法漏洞,学生通过对错题的再次回顾,可纠正知识掌握上的错误,反思蕴含在错题中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解题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这一过程实现了知识的内化与整合,对学习的有效性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在上述案例2中,学生对错题进行再次的纠正、理解之后,会促进对函数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搞清楚函数概念所包含的本质内容,即为对应关系。

2.错题可促进学生学习的互动

由于基础不同,每位学生所建立的错题本也不同。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一方面可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与人相处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使自己获得学识上的进步。曾经就有这样的学生与我交流某一题目的改编,我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探究精神。

案例3:已知平面向量■,若向量■满足■·■=0且 ■,则■的最大值为( )

A.■ B.■+1

C.■+1 D.■

这类问题一般可从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几何意义两方面考虑,但此题若用坐标法,涉及的变量较多难以求最值,故可采用向量的几何意义处理。课堂上我把解题过程讲解完后,有的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1)把■改成■,■后这个问题可不可以解?

(2)这类问题很多,第一次的模拟考试也有相关的问题,它有哪些方法可以处理?

其中第二个问题我是打算在讲完这个问题以后,将别的相关问题展示出来后请学生思考解决的。现在学生在我没讲之前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说明学生对错题是经过思考、对比、体会的,这让我很欣慰。而第一个问题确实是我始料未及的,这位学生考虑得比我深刻多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发现这个问题也是可以求解的,在解题过程中也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通过这一师生的互动过程,大家都学习了新的知识经验,获得了意外的惊喜。

3.错题可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建立错题本之后,通过教师对于如何利用错题的引导和示范后,掌握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学生一生的学习都是有益的。自此,学生获得了学习能力上的发展。万事开头难,虽然学生会感到一开始建立错题本比较费时,难以坚持,但当他们真正坚持下来的时候,当他们在学习上有所收获时,他们会获得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这种喜悦与信心将伴随他们的一生,对他们的人生和事业都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上几个错题的教学功能入手对错题进行管理。如果我们能切切实实地利用好错题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错题的教学功能指导教学,必将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真正实现优质轻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江涛,李云芳.高中生错题管理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01):54-58.

[2]孙晓俊.从对错误的反思中体悟数学思想方法[J].中学数学杂志,2010(09).

高考状元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人的一生中至少会有四个影响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一是从小长大的家;二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三是拥有终身伴侣的婚姻;四是开创新天地的事业。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但也不完全是,为什么呢?

虽然穷富人家的孩子起点不一样,但是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许多穷人家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发家致富;而有许多富家子弟,因为挥霍和懒惰一败涂地。

虽然都是闯过独木桥过了千军万马,中了高考状元,但因为有的人把这当成一个新的开始,走得更远;而有的人把这看成了终点,却止步不前。

虽然都是经过千挑万选走入了神圣的婚姻殿堂,有的人会用心经营收获幸福;而有的人却把婚姻当成了筹码,他的成就因此而缺乏底蕴,其婚姻因此而有可能昙花一现。

虽然都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但因为创业者自身品性问题,有的企业走向了成功,甚至建立起百年基业;而有的企业却走向了失败,甚至于只是“几日游”。

所以说,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关键因素,不是家,不是高考,不是婚姻,也不是事业,而是这个人的品性。

人生职场不过30多年,就好比三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不同的时期理应对应不同的财务报表。忠于我们的家庭,忠于我们的职业,忠于我们的公司,很多走向成功的人都是源于具有忠诚(诚信和守信)、正直、厚道等好的品性。

比如梅兰芳天赋不足,曾被人讥笑为“祖师爷没给你饭吃”,但因其祖父诚实守信、助人无数的好品性,吴先生为报恩成了梅兰芳的师傅。

比如华人首富李嘉诚对“长江”情有独钟,就是因为他欣赏长江精神,崇尚长江的好品性――容纳百川,不择细流,百折不回,奔流不息,永世不竭。正是因为李嘉诚在品性修炼上十分出色,所以他在生意场上创造了极佳的人缘,朋友多如繁星,也因此为自己带来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成功、成就、升迁等原因的85%是因为我们的态度,而仅有15%是由于我们的专门技术。

心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若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若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若改变,人生跟着改变。所以播种一个好的品性,就能够创造一个好的人生!

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翻开中国企业的历史,有的企业走向了成功的殿堂,如海尔、中兴、华为、万科、格力、阿里巴巴……一个个都是从小到大,从优秀到卓越;有的企业却步入了失败的漩涡,从标王秦池,到巨人大厦;从野太阳亚细亚,到三株帝国;从东方魔水健力宝,到黑马顺驰……一个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品牌,现如今都已退出公众的视线。曾几何时,他们都是MBA研究的企业案例;曾几何时,他们都是管理学者拿来说事的典范。有人把他们的成功归结于“领头羊式成功”,有人把他们的失败归为“中国式失败”。企业家作用、品牌定位、产品质量、细节问题、盲目扩展、资金链……,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正是能够找到很多的原因和理由,但没有一个答案能够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经受考验,能确信无疑地回答哈佛商学院教授尼汀・诺瑞亚的问题:什么对企业真正有效 (What Really Works) ?能保证企业基业长青。

如果我们去细想一下,不管是一个国家的兴亡、一个家庭的好坏,还是一个企业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因人而起,因人而止的。因为任何一个组织里最小的单位就是人,就好比一个人身上最小的单位就是细胞一样,这个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个人的

健康,这个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个组织的走向,所以企业的成败也在于是否把这般人管理好。当然,这里讲的管理是对企业内部人员,外部人员不是管理,而是影响。而万科的第二次起飞,正是靠对80、90后新生代的成功管理。

做企业都是围绕“人”转动的,一方面是让内部员工满意,一方面是让外部顾客满意。对于那些追求卓越和长远的公司,应该培养员工是第一营销对象的意识,因为只有先让员工满意了,我们的员工才能通过设计好的理念、生产好的产品、提供好的服务让顾客满意。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已经认识到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人的管理”至关重要。

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归根结底,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对员工的成功管理。

好品性带来好结果

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人才的成功管理!

决定个人成就的关键因素是个人的品性问题!

所以一个好的管理,要先从人的品性开始,从改变和培养下属的品性入手,这是一个核心的切入点。

胡雪岩是我国清朝末年著名的红顶商人,富可敌国。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对胡雪岩成功之道总结为三点:勤劳、节俭、忍耐。估计很多人听完这样的总结会很失望,勤劳、节俭、忍耐,这些特点算什么呢?似乎谁都可以做到,但转念又想,简单之处一定隐含着不寻常。

如果仔细推敲的话,你会发现无论是勤劳,还是节俭和忍耐,都是可以分四个层面:

一是观念层面,就是我们对勤劳、节俭、忍耐的认同度。

二是能力层面,就是我们不仅认同,而且有能力做到。

三是行为层面,就是我们不仅有能力,而且会这样做。

但有些人可能也仅仅是停留在这三个层面上,知道什么是勤劳,什么是节俭,而且高度认同勤劳光荣,浪费可耻,没有人会认为成功是因为懒惰,也没有人会认为成功是因为奢侈。同时,勤劳、节俭、忍耐也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行为,偶尔也能做得到。

比如,当我们决定要做成一件事的时候,每天都按计划做到日事日毕,甚至于要付出很多的休息时间和额外的精力,这样就少了很多逛街、打牌、K歌等休闲的时光,但问题是,有的人能够坚持十年,甚至于一辈子,而有的人只能坚持1年,甚至是1个月。

又如我们的企业,如果老板抓一抓品质,这个月的品质一定能上去,甚至品质管理指标一下能从50%升到98%,创下当年最高值;如果每个月老板都严格抓品质,那么每个月员工都能做出98%的合格产品。

所以,观念上的认同和偶尔为之的行为都没有问题,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不能够做到持之以恒。这就是第四个层面――品性层面。什么是好的品质,什么是好的习惯,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优秀的人不仅知道,并且能坚持做到,时间长了,就成了他身上固有的优秀品性;而一般人也知道,但问题就在于他仅仅偶尔能做到,无法固化成为他身上的优秀品性。

同样的道理,什么是好的管理,什么是好的制度,海尔知道,很多企业也都知道,但海尔不仅知道,且能持之以恒,天天都能做到,比如海尔的当日事当日毕,或者叫日清日结,多么有效的一个管理办法,多么简单的一个管理工具,可海尔就能够天天做到,人人做到,而很多企业不仅做不到天天做,也做不到人人做。所以成功企业和失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成功企业明白简单的道理,能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到位;而失败企业尽管明白道理,也有能力做到,但就是不会天天去做。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给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为两个字――“坚持”,这么多年走过来,他们不仅自己

坚持了很多东西,时间长了,坚持的东西就成了他们的品性,并且这种品性也成了企业的品性,这就让他们拉开了与一般人的距离,让他们的企业拉开了与其他企业的距离。

“品”有三个“口”,口就是嘴,每人有一张嘴,三张嘴意味着三个人。中国话常说“三人为众”,所以,“品”字也就是众口一词的意思,就是大家都说这个人有这个优点,这就是品性。“品德”是大家都认为这个人有这个德行,“品牌”是大家都公认的牌子。品德、品质、品性、品牌都是一个“品”,这个“品”就代表我们具备的这个特点是长期的、持续的、稳定的。所以,长期、稳定、持续,才是我们解决管理问题的核心,百年企业、基业长青才是我们创办企业的宗旨。

品性不可复制但可训练

一撇一捺就成了“人”,这说明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相互扶持的,是需要组织的;无论是国家、企业、学校以及家庭,他们都是组织,区别就是或大或小、功能不同,但有一个功能是他们共有的,那就是教育功能。企业就是教育机构,好企业是好的教育机构,差企业则反之;领导就是老师,管理就是教育训练系统;生产就是合格的缔造过程,好的生产是既生产合格的员工,也生产合格的产品,差的生产是既生产不合格的员工,也生产不合格的产品。所以,

――老板就是校长,企业培训负责人就是教导主任,各级领导就是老师。

――企业既是生产系统,也是训练系统,更是教育系统。

――企业既生产产品,也“生产”人――员工。

这已不是什么新概念了,因为成功的企业都是这样做的!

松下幸之助说:“松下生产人,同时生产电器。”

星巴克霍华德・舒尔茨说:“星巴克经营的是人的事业。”

海底捞张勇说:“把他们当人看,双手改变命运。”

我们的许多企业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老板于是开始花高价从外面聘请培训师、咨询机构,只为生产合格的员工,可惜都收效甚微。

这是为什么呢?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

“你爸妈在家里一般几点钟起床?”

“五六点钟。”

“那你在家里一般睡到几点起床?”

“起码睡到八九点了。”

“为什么你不能五六点起床,而你爸妈能做到?”

“他们习惯了。”

实际上,早起床的习惯是我们在生活中养成的,是通过生活训练出来的,而不是通过上一堂《早睡早起》的课程就能够养成的,所以,最好的训练就是生活本身,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员工在公司的主要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最好的训练。

所以,企业每时每刻都在训练人,这是企业的属性,更是企业的责任。所以,不是培训咨询没用,也不是培训师无能,更不是培训内容无用,培训咨询只是一种常规训练系统,有一个比它更强大更有效的训练系统――我们日常工作的训练系统。

比如,公司物料采购不准时,出货不准时,于是企业的第一反应就是外请老师来培训一下,外聘顾问来上系统,但如果我们的日常训练系统没有改变的话,估计神仙来了效果也不会好。因为老师一走,员工依然我行我素,你问生产:什么时候可以出货,他还会说七八天、十来天,但就是没一个是准确的;顾问一走,系统依然运作不畅,你问采购:物料什么时候能送到,他张口就说快了,或者说在路上,但实际上人家还没有装货。

要想让培训和咨询有用,就必须先改变我们实际做事的方式,将我们的管理系统改造成一个有效的训练系统,让正常的管理系统产生有效的训练功能,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变革之路。

所以,如果你抱着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不是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去思考问题,就必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所以,日常的活动能够培养出人的好品性,这是塑造优秀企业的唯一出路。而要培养人的好品性,就得从一件件小事抓起,紧抓不放。人是通过行为改变的,通过事情改变的,别以为天天跟他讲道理他就改变了,只有你天天看他做的事,要求他必须这样做、不能那样做,他才能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

所以,通过改变事来改变人,是真正有效的管人思路。

所以,人与人的差距、企业和企业的差距,表面看来是能否坚持,核心还是谁有一个好的品性塑造系统。

建立企业品性塑造系统

智者曰:你改变不了客观,但可以改变主观;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你改变不了他人,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心态决定状态,这就是你主导人生境况的砝码。

生活经历告诉我们,我们所有的行为先是源于心中的想法,想法开始左右心态,心态会影响行为,行为慢慢就养成了习惯,习惯会形成性格,性格塑造成固有的品性,品性最后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所以,积极的品性能够创造人生,消极的品性可以消耗人生。如果您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精彩、更滋润、更喜悦、更成功,那么以下积极的品性必须要了解:

要有“归零”品性:归零是为了重新开始,不断改善,持续发展。

要有“学习”品性:学习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才能输出。

要有“阳光”品性:事物永远是阴阳同存,阳光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看世界是快乐的,看他人是善意的;灰暗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看谁都是不顺眼的,看谁都是一身毛病。

要有“舍得”品性:舍得是一种因果关系,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要有“坚持”品性:90%以上的人不能成功,为什么?因为他们不能坚持。

要有“合作”品性:合作是一种境界,强强联手打天下。

要有“宽容”品性:宽人,容人,不与不同意见的人针锋相对,不与人斤斤计较,才能多方位思考问题,才能多角度看待世界。

要有“感恩”品性:人是要懂得感恩的,如果不懂得感恩的话,那你注定会失去很多的东西,因为从根本上讲,任何人都必须依赖他人的帮助才能生活,离开了他人,离开了社会,谁都难于生存。

要有“敬畏”品性:人有所敬畏,才能知止,才能尊重规律,尊重文化,尊重法制,尊重秩序,尊重礼仪,尊重他人。没有敬畏之心的人,几乎注定是一个“混人”。

“企”字,用中国的拆字寓言解释为:“人”在上,方为企;反之,企无“人”,则止矣。如把企比喻成一个“个体”,则人就是个体里的细胞,故,人既如此,企更如此。

我们的企业是否没人敢说真话,没人敢多做事;没几个人有责任心,没几个人对公司满意?……

我们的企业是否各自为政,遇事相互推卸责任,不懂得沟通,不愿意协调?……

我们的企业是否制度定了一大堆,可没几个能执行的?……

这些看似公司缺乏执行力,员工缺乏责任心,实则因为我们的企业或者我们的员工缺少归零、学习、阳光、舍得、坚持、合作、宽容、感恩、敬畏九大品性。

高考状元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中学生体质下降影响因素

近年来,国家对于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方面已经重视起来,但是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显示有关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些重要指标还在持续下降,比如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中长跑成绩下滑严重,有的甚至跑不下来,说明心肺功能较弱。柔韧素质差主要表现在肌肉软、关节硬、动作协调性差,平衡调节能力弱,城市里晕车的孩子明显增多。笔者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和实地取证,认为总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的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2.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3.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呈下降趋势;4.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很多人把“应试教育”推为罪魁祸首,认为它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其实现实中如生活环境、体育课教学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1.生活环境的影响

1.1 长期的睡眠不足。有研究表明,大约近半数的中学生每天睡眠在7小时左右,纵观中学生睡眠时间,随着中学生年级的增长而递减。睡眠主要作用是为保护身心健康,使大脑和全身获得消除疲劳的机会;同时,也为身体积蓄新的能量,补偿消耗的能量。有研究证实:睡眠不足造成胰岛素大量丧失,致使压力荷尔蒙升高,而压力荷尔蒙升高,会大大降低人体免疫力,降低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因而会给人留下心脑血管及其它一些慢性疾病的隐患,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视觉模糊、脉搏跳动加快等生理和心理反映。

1.2 网络、电子游戏对中学生的吸引力太大。值得引起有关部门注意的是,目前农村学校的环境周围正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以前在城市中出现的现代文明的产物――网吧和游戏厅,正在迅速地向农村蔓延,农村的中学生以前没有体验到电子游戏方面的快乐,有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大规模爆发。无论城市或是农村,经常缺课或者熬夜上网对学生体质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另外,大部分中学校园周围也没有可以自由锻炼的体育设施能把同学们从网吧里吸引出来。

1.3学生家长对此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原因有四:(1)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有学习好才是最好,应试教育的思想严重;(2)对健康的理解片面,没有病就是健康;(3)教育方法出现偏差,爱变成了溺爱。因为溺爱使孩子缺少吃苦精神,因为溺爱使孩子变得懒惰,过于依赖,没有锻炼意识;(4)农村家长对体质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此淡漠。原因是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另外就是大多数农村家长外出打工,只要孩子吃饱穿暖,能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相当大的关怀了,很少关心孩子的体质。

2.监管体制不完善

根据有关规定,学校体育工作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该由学校的一把手主抓,并且有具体的人负责。对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应该是每年一次,面向全校的所有年级。然而事实上,对每个年级都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学校非常至少,特别是高三年级,还有许多校根本就不能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另外,从体育课开课、体育工作日常管理、中学场地器材配备、中学生日平均锻炼时间等数据来看,部分学校明显违背体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要求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根据《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2005年10月1日国家颁布并开始实施《中小学生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的要求,目前我省的场地器材配备离规定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各级政府部门都把升学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升学率和考上多少名牌高中和大学的学生数量作为重要权衡指标,这样的思想渗透于学校的各个角落,监管体系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框架。所以,看似多部法律的约束力,各个政府部门的监管力,最后还是没有形成合力。这种监管不力,有法不依的漠视,反馈到学生身上,即学习是首要目标,没有了学习成绩,就没有了一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就明确指出,学校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种监管体系的漠视,最终将导致评价体系在体育方面权重的下降或缺失,必然影响广大中学生体质下降,而国家监测的数据就是最好的佐证。

3.体育课教学

3.1体育课教学对中学生体质的作用,表现在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和发展智力两者密不可分,这是因为良好的身体条件是进行智力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质增强了,能使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交替进行,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从而有利于消除大脑的疲劳和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能更好地掌握体育卫生基本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使孩子终身受益;能使孩子在思想品德方面受到良好教育;通过体育锻炼能有效地提高孩子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3.2 体育课程的设置。目前仍然有的学校高三没有体育课的记录,高三复习班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在任何一个学校,体育课正常上课的节次都保证不了的话,体育课的课时目标就不能保证完成,中学生想在体育课上学到体育技能的任务就很难实现。从更深的角度去想,授课教师在体育课可有可无的环境下,自身的价值也很难实现,长此以往,体育教师身上就不能迸发感染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对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更为不利。

3.3 体育课内容“自由”成分过大。中学体育课大多是选择了自由活动,如果说体育课的缺失曾经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生体质停滞不前的症结,那么如今体育课的走过场和体育课向休闲课的不恰当转轨,是目前学生体质下降的另一个症结。笔者在进行实地调查时发现,有些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值得反思,由于教师对于新课标理解不够,认为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应充分尊重学生,应“以人为本”,学生喜欢什么就应该教什么,学生爱做什么,就应该让他们做什么,否则就是扼杀学生的天性。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没有教师的精心设计,对学生放任自由,成了“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认为,提高学生体质,体育课应发挥重要的作用,“体育课是使全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方式,要像文化课那样,既有国家规定的课时保证,又有计划、有内容,循序渐进,根据不同年级以及不同季节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体育教师更要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运动技能,他们在参与体育活动或锻炼时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成就感。当乐趣和成就感日渐在学生的心理堆积的时候,其锻炼身体的意识就会从要我锻炼变成我要锻炼,从没有场地到自寻场地,从跟着老师学变成跟着同伴学,从别人影响自己锻炼变成自己影响别人锻炼,学生体质的恢复就指日可待了。

3.4 中学场地面积小,器材数量匮乏。场地、器材始终是困扰学校体育顺利开展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初中,场地器材的匮乏让人难以想象。同时,现有器材中有不少陈旧、破损,其中不乏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时等人为因素。如此,一方面器材匮乏,一方面人为浪费,令人心痛。同时也给正常的体育教学埋下了安全隐患。运动场地的严重不足,既制约了耐久跑的正常进行,同时也限制了课外长跑活动的开展。长期缺乏耐久跑锻炼,必然导致学生心肺功能衰竭,耐力素质下降。还有一些农村中学在凸凹不平的土操场上体育课,同学们手脸冻紫。而且在跑步的过程中时常有人伤脚,虽然问题也不是很大,但对同学们心理的影响却很大。体育课下来,谈及对体育的感受,同学们大多表示,不喜欢上体育课,太难受了,强烈的外界条件刺激(如过冷、过热)已条件反射地令他们抵制体育课。所以体育教师也很难组织有效的教学,加上器材数量有限,能让同学们掌握一门体育技能并非易事。相比较而言,城市的中学生面临的压力要比农村的学生多一些,为了考上一个好的中学,为了不让父母在“择校”中奔波,初中生的生活更是一张绷紧的弓。即使平常有充足的课余时间,他们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锻炼当中,况且为了将来的就业压力,城市家长还给孩子们报了名目繁多的补习班,尽管部分城市学校的场地器材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但也极有可能被闲置。

4.课余运动

4.1 早操、课间操等整体开展情况较差。从早操和课间操的内容来看,内容安排有些单一,一个学期下来,几乎没有换过,学生对此有些厌烦。早操、课间操可以安排一些符合中学生口味的健美操、形体操、体育舞蹈等有节奏性的运动来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早操和课间操几乎都是学校强制性的锻炼时间,在开展的学校里,学生还能到操场上去,可是自由的课外活动时间不能被学生用到锻炼中来。学生不积极参与,生活的重心始终离不开作业,离不开分数,离不开学习成绩,体育锻炼被置于思想的边缘化。学生没有精力和耐心走到操场去,中学生的体质何谈保持,更不用说上升了,那么下降就成了必然的结果。因此,如何在不改变现行教育体制的情况下,能让大多数中学生勇敢地走到操场上锻炼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4.2 中学生课余锻炼时间少。有数据表明,每天锻炼在0.5小时以内的中学生占60.0%,而每天锻炼在1小时之内的仅占33.6%。从学生的课余时间分配可以看出,用来做没有完成的作业支配了中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无论我们怎么减负,即使是学校的老师不给学生留过多的作业,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可能也会安排学习的内容的,或者去参加特长班,培训班之类。学生余暇时间的多少与家庭有很大关系。我国许多中小学生的家长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望子成龙心切,除了要求自己的子女完成老师留的家庭作业以外,还聘请了家庭教师给学生补课,留下了一大堆作业,或者逼迫自己的孩子学这学那,学生根本没有一点自由的时间。

5.中学生自身的认识不够

5.1 中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我们中学体育教师看来,学生对于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并不高。所以,当前最关键的还是要通过宣传体育,带动中学生参与体育,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5.2 中学生对体质的关注因地域、性别、学习成绩等不同而不同。学生整体对自身体质好坏的关注程度不是很高,城市的中学生关注程度高于农村;因为男生生性好动,对于体育项目的热爱程度要高于女生。而据《京华时报》的消息――清华新生66%体质不达标,高分低体能生开始补课――汇集了全国众多高考状元的清华大学内,新生体能不达标的竟占66%,可见学习成绩优也没能提高学生对自身体质的认识。

中学生体质下降,是多个方面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众多因素中,应试教育是最深层次的原因,它可以对其它的因素产生导向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国龙.影响我国学生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其体育干预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5).

[2]余学好.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

[3]陈静,朱素英.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

[4]耿宁,方敏.中学生锻炼行为与决策平衡的关系.沈阳体育学院学报[J],2007,(6).

上一篇: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小学六年学习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