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3-13 03:08:39

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2016年9月26日,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劳动保护》杂志社承办的第二届安全发展趋势研讨会暨易安网创办十周年活动在北京召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吕敬民出席会议并致辞,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毕树柏主持会议。

研讨安全发展趋势

作为第二届安全发展趋势研讨会的核心议程,大会邀请到了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公共安全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助理秦挺鑫,上海市闵行区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白杰,金川集团安全总监赵千里,分别就生产安全事故的舆情应对、应急管理与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融合、安全管理者的履职尽责和风险规避、缔造安全文化发展之路实现零伤害等主题进行研讨和互动。

2015年,第一届安全发展趋势研讨会邀请到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宣教办监察专员杨占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法司副司长邬燕云等,就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宣传策略、安全生产立法展望、风险辨识与控制以及安全文化发展之路、“安全生产与互联网+”等多个主题发表演讲,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反馈。

今年的研讨会上,黄毅介绍了十以来,党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并通过红线、责任、警醒、治本4个关键词,阐述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

演讲嘉宾秦挺鑫,是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公共安全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助理,安全与韧性专家成员,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与会的诸多外资企业安全管理者非常熟悉他。

他在研讨会上提出了以下问题:一旦发生业务中断或灾难事件,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财务损失或负面影响?发生业务中断事件是否会对企业的客户造成负面影响?企业的业务连续性计划能否满足客户支持服务要求?针对企业中的薄弱环节,最可能发生的风险是什么?并就此介绍,通过业务连续性管理,可以增强企业应对灾难的能力,包括预防潜在的威胁,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使企业的业务中断和损失最小化,最大程度地减小数据的丢失、收入的损失、客户的流失,增强投资者、股东和消费者的信心,维护企业的形象和信誉;还可以完善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包括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合规性,有助于不断地发现业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措施及改善业务流程。

业务连续性管理在美国奔驰、中国国家电网都有实际应用,通过标准化的体系建设流程,从项目规划、业务影响分析、风险评估、业务连续性策略、预警和沟通、事件响应机制,到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与测试、认知与培训、绩效评估和改进,最终实现有效的业务连续性管理。

上海市闵行区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白杰,是来自一线的监管人员,不仅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也十分丰富,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朋友圈内声望很高,也是易安网微信群――“易安之家”群里的灵魂人物。

在研讨会上,白杰就大家十分关心的《安全管理者履职尽责和风险规避》发表演讲,从认清自己、认清职责入手,谈如何规避风险。他以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为例,引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罪行,包括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及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等,并通过多年的梳理,列出了部级部门以上规章11个,明确其中需要企业做的“规定动作”,分为责任制篇、制度篇、档案篇、预案篇等,其中,制度篇就涵盖不少于90项制度,对企业非常实用。

作为金川集团安全总监的赵千里,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家、国家安全技术支撑专家、全国安全文化专家,也是“金川模式”创建者,这一模式得到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认可。

金川集团作为一家集采矿、冶金、化工、建筑等多个高危行业并存的企业集团,一直致力于风险防控。在研讨会上,赵千里以《让管理成为文化,用文化管控安全》为题,介绍了金川集团“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在企业安全管理的粗放松散、强制被动、依赖引领、自我管控、行为养成五阶段中,每一阶段都围绕“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文化落地”这一思想实施管控,并按照“安全+文化=安全文化”这一思想,“安全+到位+习惯=安全文化”这一路径进行建设。

回顾易安网这10年

2016年,时值《劳动保护》杂志社的网站――易安网成立10周年,来自北京、上海、苏州、南京等多个地区的易安网忠实粉丝近百名,其中70%以上是企业安全管理者,齐聚研讨会,与演讲嘉宾深入探讨,并庆祝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

研讨会上,《劳动保护》杂志社社长、总编李志华介绍,2006年,《劳动保护》杂志创刊53周年,以这本杂志为核心品牌的杂志社也已建社7年。面对这一年互联网web2.0风生水起,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博客、社区、视频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易安网顺势成立,并在人手紧缺、没有外部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逐步开设了杂志电子版、新闻、专题、问吧、博客、社区、法规标准、原创大赛等栏目,并随着新的载体的出现,不断推出易安网电子杂志、易安网新浪微博,以及易安网微信公众号,2016年又建立了微信群――“易安之家”,建群5 小时内,入群人数达到群上限500人,还有很多粉丝等待加入。

截至2016年9月底,易安网注册网友已近30万,在安全生产领域同类网站中,综合排名稳居前三,成为安全生产行业门户网站,也成为《劳动保护》杂志社所属《劳动保护》杂志和《现代职业安全》杂志的重要宣传平台。

此次研讨会上,易安网评选出“10年忠粉”,如北京市安全监管局侯占杰,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安全监管局孙锡云、杨远锋,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胡伟、库力索法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吴晓启等10位网友,并颁发荣誉证书。侯占杰作为忠粉代表发言。

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1)美国。美国的全国物流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美国物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20世纪初至40年代,物流观念的产生和萌芽阶段;②50年代至70年代,物流管理的实践与推广阶段;③70年代至80年代,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阶段;④80年代中期至今,物流国际化、信息化及迅速发展的阶段。

美国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政府依旧按照原职能对物流各基本环节分块管理。美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规,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市场的管制,取消了运输公司在进入市场、经营线路、联合承运、合同运输、运输等多方面的审批与限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物流发展。同时企业打破部门界限,实现内部一体化物流管理,结成一体化供应链伙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涌现出Dell,BIM,CISCO等成功的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

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方式。美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走在世界前列,注重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信息化、物流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建设与研究。比如,美国企业纷纷将物流信息化作为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做法有:普遍采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来提供运输和仓储的效率等等。

(2)日本。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到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开始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日本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形成阶段(1953-1963年);②以流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963-1973年);③物流合理化阶段(1973-1983年);④物流现代化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

日本是最早提出和发展物流园区(又称物流团地)的国家,目前,日本在22个城市,己建立20多个大规模的、布局合理、设施良好的物流基地的物流园区,集中了多个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日本物流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流信息化技术水平高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②物流设施现代化程度高物流领域均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③厂家物流系统、国际物流企业发展迅速;④物流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高。

(3)欧洲。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的先锋。欧洲物流发展的鲜明特点是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形成不同的物流发展阶段。具体如下:①工厂物流阶段(20世纪50-60年代);②综合物流阶段(70年代);③供应链物流阶段(80年代);④全球物流阶段(90年代);⑤电子物流阶段(90年代末-21世纪初)。

目前主要欧盟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总体规模越来越大,在运输、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利用专业化物流服务和外部资源的企业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的欧洲制造业企业认为物流是影响其竞争能力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资源和能力集中在掌握关键技术、核心业务和市场控制能力方面,而在物流管理等非核心业务和技术方面则采取利用外部资源和服务的方式。通过利用外部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制造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优化,这也是企业能够集中资源和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的保证。

(4)中国。在我国,物流是一个外来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当前国内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中国物流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计划经济时代的物流阶段(建国初-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初);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现代物流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我国物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物流效率和成本、专业化和信息化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现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②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③信息化程度低,但信息化进程在加快。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但物流企业及工商企业物流部门对现代物流管理日益重视,在加速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完善,中国物流管理软件开发也己经起步;④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中国物流业仍以多元的管理方式为主,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国内贸易局、外经贸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专业部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各部门之间分工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2物流业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是企业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实现这种战略,没有一个高度发达的、可靠快捷的物流系统是无法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物流的功能也不再是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发展成为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当前,物流产业正朝着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国际化与服务优质化的趋势发展。(1)物流绿色化。物流的活动过程对于环境会产生很大影响,例如用于运输的汽车所带来的废气污染,用于包装的包装物、衬垫物所带来的卫生污染以及垃圾污染等等。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提倡的是“可持续发展”,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地加强,物流企业也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还要遵守环保规则,注重社会效益,向“绿色物流”发展。例如,有的国家已经开始考虑限制卡车运输,鼓励铁路运输,以减少噪音和尾气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有的国家规定,旧电视机、电冰箱要有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和再生利用,以减少对环境卫生的影响。总之,现代物流要形成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形成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消费生活同时健康的物流系统,向环保型物流发展。

(2)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在各大物流服务商致力于寻求技术领先优势的竞争中,现代物流技术信息化、集成化发展迅速,这一点在横向领域里更为普及。在纵向领域里,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体化和智能化。

物流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经营管理、物流流程设计与控制和物流作业等物流活动中全面而深入的应用,并且成为物流企业和社会物流系统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一般表现为三方面:一是随着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实现物流信息的商品化;二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促进企业流程改造,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法,例如仓储优化、运输路径优化等;三是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提高上下游企业信息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物流的智能化也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目前,除了智能化交通运输外,无人搬运车、机器人堆码、无人叉车、自动分类分拣系统、无纸化办公系统等现代物流技术,都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还出现了虚拟仓库、虚拟银行的供应链管理,这都必将把国际物流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3)物流产业全球化与国际化。近些年,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更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资本“走进来”和国内物流企业“走出去”,推动国内物流产业融入全球经济。在我国承诺国内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领域全面开放之后,USP、联邦快递、联合包裹、日本中央仓库等跨国企业不断通过独资形式或控股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外资物流企业已经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域为基地,分别向东北和中西部扩展的态势。同时,伴随新一轮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我国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物资、原材料、零部件和制成品的进出口运输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正在发生较大变化。这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促进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物流服务优质化。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使得社会和客户对现代物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物流形式带来了新的挑战,进而使得物流发展出现服务优质化的发展趋势。物流服务优质化努力实现“5Right”的服务,即把好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合适的价格提供给客户将成为物流企业优质服务的共同标准。物流服务优质化趋势代表了现代物流向服务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延伸,表明物流服务的质量正在取代物流成本,成为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重要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全民理财投资热情高涨,各种理财投资工具层出不穷,其中黄金投资做为一种古老又新兴的投资方式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把钱投入到炒金行业,但是黄金投资市场是一个不断发展并且有待完善的市场,其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待有趋势的值得不断跟踪分析的过程。在整个市场发展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将以随着投资多元化发展以及它给黄金市场带来的机遇,通过论述黄金投资所需注意的问题并结合相关资料来对南昌现货黄金投资市场的现状及趋势进行浅析。

【关键字】黄金投资南昌市场现状发展趋势

一、南昌黄金投资市场的现状

我国黄金投资市场开放比较晚,但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使国内黄金交易迈出关键一步之后,黄金投资渠道逐步拓宽,交易品种不断出现,而各地黄金投资市场也跟着急剧拓展。

(一)黄金投资品种五花八门

目前,南昌黄金投资行业主要有两大黄金投资系列,即实金投资与纸金投资系列,但具体来说却几乎覆盖了国类所有的黄金品种,大致可分为现货金、纸黄金、黄金期货、黄金信托品种几大类。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银行自创的品牌金。如建行的“龙鼎金”、工行的“如意金”、中行的“黄金宝”,招行和农行代销的高赛尔金条,国家黄金投资集团推出的“招金”和“中国黄金”等等,加上金币、足金首饰,应该说是五花八门。

(二)实物金交易行情比较活跃

从整个南昌黄金投资市场行情来看,实金交易行情一直比较活跃,从07年11月由中金黄金公司与世界黄金协会联手推出的“中国黄金”投资金条在南昌亨得利隆重上市后并开创江西黄金市场上的全新销售模式以后,南昌黄金市场上实物金交易行情就一直处于活跃状态,而近期国际金市持续低迷,国内现货金价低们盘整,导致黄金饰品零售价持续阴跌。南昌的黄金价格完全跟从国际走势,所以变化也非常明显。从2008年7月的千足金265无形/克(以香港品牌、周生生,周大福等为例)、2008年11月初千足金的228元/克到08年11月中旬千足金的210元/克,价钱可谓每周都有变变化。从南昌黄金交易市场上的情况来看,零九年春节前段时间开始,关于牛年的黄金产品就已经开始大量出现,很多市民看好黄金的收藏和保值功能,纷纷出手在低价期间购买黄金进行理财。金牛饰品集体亮相,投资者则乐于“买账”,黄金饰品区的消费者明显多于其他区域。据工作人员介绍,随着金价不断走低,金饰品成交量逐渐放大,09年春节前1日均营业额比3季度多了10%。牛年贺岁金饰品集体上市后销量很好,20g、30g小金条销售数量很快。

(三)投资者热忠于黄金投资,股民“掉头”炒黄金现象增多

因为黄金投资可分散投资风险,抵御通货膨胀。与储蓄、国债相比,黄金投资的收益较高。随着黄金功能日益由避险向投资方向转变,加之当前股市高位震荡、风险较大,加上通胀压力,美元下跌,在这样的背景下,黄金就更成为投资焦点。于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都把投资目光放到了黄金投资上。除了许多新加入黄金投资行列的投资者外,许多股民因为股指高涨,炒股难度加大,股市行情低迷,也纷纷改变投资方向,寻找新的投资热点,其中大部分“掉头”的股民将目光投到了黄金投资上,在南昌黄金投资市场上,股民“掉头”炒金或是炒股同时兼炒金的现象越来越多。

二、南昌黄金投资市场存在的问题

虽然南昌黄金市场开放迄今在挺短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不少的成绩,但与周边市场相比,黄金市场则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问题是市场规模小,吸纳资金的容量有限,现国内几个前沿城市的投次市场相比尚有相当大的距离,其发展步伐则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大

具体表现在:

(一)投资结构的尚待完善

1.多头管理使市场发展缓慢

由于当前国内黄金及黄金市场的监管部门是中国人民银行,而商业银行个人黄金投资理财业务的主管部门是银监会,至于一般黄金生产及首饰经销疝的业务监管由是国家工商局,由此在当前国内允许黄金投资业务可以由商业银行和黄金生产经销商同时经营的情况下,市场上已经出现一个多头管理的局面,经营者和投资者们均感到不知所措,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交易也难以进一步增大.

2.政出多门使市场监管不力

目前南昌黄金投资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黄金投资经营管理模式的尴尬局面.而经营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双将会影响业务监管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如有些公司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从事投资业务,但又因其不是金融机构,不属央行或银监会的监管范畴,使得该投资市场混乱,难以规范和监管.

3.某些无资质金商造成投资假象.

一批不具备经营金融业务资质的黄金生产及首饰零售商对参与黄金货币金融市场动作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借商业银行处于观望等待之机,在黄金投资的旗帜下积极向投资都推介实物金条,而目前市场上确实对投资金条也有一定的需求量,由此造成一种假象,好像投资金条将成为国内黄金投资的主力品种.

(二)黄金投资公司资质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1.投资公司资质不齐,违规现象严重

随着南昌黄金投资市场的拓展,越来越多的投资公司也涉足其中,但总的来说,整个市场缺乏有效监管机制,不少投资公司没有相关资质,违规现象严重,这就至使了南昌黄金投资市场乱象丛生。搜狐网08年7月有报道称南昌一市民投资炒金,短短五天时间投入的两万元钱就被告知只剩下两百元,后经记者调查,该投资者选择的公司并无经营黄金投资业务的相关资质,而是假以其他公司之名进行违规操作,,而就单从操作流程上来说,该公司收取投资者现金,业务员待投资者直接进行操作等都属不合法的操作手段。

2.黄金投资市场乱象丛生,难找对口监管部门

对于南昌黄金投资市场的监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监管部门,《南昌日报》2008年7月报道一例市民炒金被骗的案例,当时记者就南昌黄金投资市场的各种违规现象进行调查时发现,目前黄金投资市场难以找到对口监管部门。记者从中国银行南昌中心支行了解到,现在黄金投资市场已经开放,投资公司要想从事黄金投资项目时并不需要到该行办理手续。而记者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西监管局了解到的信息是,黄金投资现在主要是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也主要由该所来规范会员的行为。投诉人可以将材料交给他们,但不一定能受理。如果市民觉得自己被骗,可以到公安部门报案,记者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西监管局得到的信息是,黄金期货投资属资本市场,不属于银监局管。

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1.1国外度假旅游与旅游度假地的发展

度假旅游始于公元初,开始是作为少数统治者消磨闲暇时间的一种需要。如最早出现的为了满足执政官需要而建立的公共浴室和相应的旅店配套设施。直到18世纪,休闲度假也只是少数统治阶级和富裕阶层消磨闲暇的一种活动,而并非大众生活中的组成部分(Tower,1996)。大众化的休闲度假出现于19世纪,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可自由支配的财富的增多,便捷交通的出现(刘家明,1999),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使大众休闲度假在欧美等国家日益活跃,具有医疗性质和保健性质的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域成了人们在闲暇时间竞相追逐的地区,出现了海滨度假、湖滨度假、山地度假和温泉度假等不同资源类型的度假地。进入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度假旅游的大发展,在加勒比沿岸、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国家的海滨地区、夏威夷、澳大利亚的海滨地区形成了以夏季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海滨旅游度假区,在欧洲的阿尔卑斯、韩国汉城附近的山地,出现了以冬季山地运动、健身为主要目的的山地度假旅游区。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多数欧共体国家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人口每年离家休假至少1次。到20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的度假旅游甚至成为各类旅游产品中居主导地位的产品。1994年,以度假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英国占59%,德国占75%,法国占57%,西班牙占55%(骆文滔,1997)。

20世纪后半期,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也成为该区域的新时尚。1994年,亚洲除韩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中休闲度假的比例至少占外出旅游的2/3。到泰国旅游的外国人中80%以上是为了度假观光,而新加坡的入境旅游者中以度假旅游为主要目的的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60%左右(刘家明,1999)。热带、亚热带海滨度假地是休闲度假的最主要去处。

为配合度假旅游的迅速发展与旅游区建设的需要,世界旅游组织聘请的有关专家,专门对世界上较著名的6个旅游度假区:西班牙的加那利蓝岛、土尔其的南安塔利亚、多米尼加的波多普拉、墨西哥的坎昆、韩国庆州的波门湖和印尼的巴厘杜阿岛等地的发展条件,规划与建设,对地方社会经济的作用进行了调查研究与总结(E.Inskeep,Mark.C.1993)。

1.2我国度假旅游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我国的度假历史也很早,早期的度假较典型的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式的旅游度假区,如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等皇家园林,以及苏州、无锡等地的私家园林,但度假的主体为极少部分帝王将相、皇亲国戚和社会名流。现代休闲度假则主要集中在海滨、山地和温泉疗养地等,以避暑和修疗养为主要目的。前者如著名的避暑胜地河北秦皇岛、江西庐山;后者主要为解放以后建立起来的各类修疗养院,如云南个旧为锡矿工人建造的温泉疗养院等。真正大众化的休闲度假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标志,我国的大众化度假旅游产品开始启动,特别是1995年“五一”双休日假期的启动,以及199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度假旅游主题年”活动。经过8年的发展,现已大体形成了一个“三三”式结构:一是以满足海内外度假需求为导向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和部分省级旅游度假区;二是以满足暑期度假休闲需求为主的海滨度假地;三是以满足双休日需求的环城市旅游度假设施。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度假旅游的发展趋势:观光度假旅游成为市场的主体。从单独分列的1999年来看,国内游客中以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的出游者占到总量的8.6%;2000年增至16.8%;2001年上升至17.7%。

从休闲度假的核心市场区——京津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来分析,其度假旅游的发育程度与速度惊人。京津环渤海地区以最典型的北京市为例,根据2000年的调查,在北京市常住居民中,占人口总数50%(中等收入者35%,富裕阶层11%,富有人群3%,豪富人群1%)的中等收入以上的人群中每年平均有1次以上的休闲度假活动,每年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占这部分人口中的比例超过50%。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市为例,1998年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其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的比例达到了29.3%。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最具休闲度假功能的珠海市为例,珠海游客的78.2%来源于珠江三角洲,从1999年的调查统计显示,到珠海旅游的游客中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占32.7%。我国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除了云南昆明的滇池、福建南平的武夷山外,其余皆分布在京津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或与此相近的海滨地区。

1.3我国旅游度假区的现状问题与度假旅游的发展趋势

美国未来学家甘赫曼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四次浪潮预言“休闲时代”,据一些国外权威研究机构的预测:旅游、环保、IT产业和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据WTO预测:到2020年国际旅游将达16亿人次,2万亿美元。休闲产业将取代传统的主导产业和现代的信息产业等,跃居世界第一大产业的位置,而我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第四大客源国。中国国家旅游局未来20年的目标是“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

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的总体特征是: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国际旅游向东亚太转移(旅游人数从1975年3.9%增加到1997年14.7%),我国已成为国际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旅游产品正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和专项旅游相结合的趋势发展,度假旅游正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旅游产品。一些书籍甚至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度假旅游收入将达到720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旅游总收入的51%。

鉴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特征,在“十五”计划期,国家和多数地方政府都将度假旅游的发展与度假区建设作为其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目标是“要在国务院批准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基础上,将一批条件比较成熟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外资建设的度假区批准为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增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数量,扩大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规模”;“把集中力量抓好海南热带海岛海滨度假地的建设作为全国开发旅游度假产品的重点”;“把青海、甘肃、新疆、黑龙江建成暑季度假旅游的新的热点地区,分流东部海滨压力,促进西北大开发”;“其他地区要在“十五”期间,规划建设一批借助山间、湖畔、林地、温泉等区位和资源优势的旅游度假地,以形成度假产品的多样化”;“环城市度假设施要更加适应家庭式旅游的需求,逐步增加和调整经营项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地方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以长江三角洲度假区为最。目前,江苏省已有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2个,在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中,将规划建设8个旅游度假区(省级及部级),其中多数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内,以苏锡常地区和南京为主(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阳澄湖旅游度假区、苏州金鸡湖旅游休闲区、连云港海滨浴场、常熟尚湖旅游度假区、东海温泉等)。上海市对度假旅游区的发展也相当重视,但限于自身的资源条件,度假区数量相对较少,除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外,主要分布于滨海和城郊区(县)。浙江省在2005年以前,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一个的原则,批准建设13—15个城郊休闲型、历史文化型、湖山型、滨海型、海岛型和温泉型旅游度假区。苏州市在《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中,将规划建设除太湖度假区外的淀山湖度假区和阳澄湖度假区等5个地方级的度假区。北京市在1996年就已批准设立6个市级度假区,目前发展的趋势有增无减。

与旅游度假的红火发展和度假旅游区的雨后春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将其归纳为3个方面: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国际化水平不高;海滨度假地的淡旺季严重失衡;环城市旅游度假设施的总体质量差强人意。除此之外,对度假旅游需求与旅游度假区发展趋势把握不准;旅游度假区策划创意与规划设计缺乏新意,雷同模仿;以及个别地方设立度假区的动机不纯(如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要目的)等,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度假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目前我国旅游度假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国外成功度假区的经验,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与规划将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度假环境的营造与旅游项目的策划(发展趋向)。

2旅游度假区的环境营造

2.1度假旅游与旅游度假区的概念

要弄清楚旅游度假区的环境营造,首先必须对“度假旅游”与“旅游度假区”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所谓“度假旅游”,即是“利用假日外出进行令精神和身体放松的康体休闲方式”(J.D.Strapp,1988)。早期欧美发达国家的度假旅游是先开发海滨和温泉旅游度假活动(R.C.MillandA.Morrison,1985),往往带有保健和治疗的目的,最后才发展成为社会交友、康体休闲和游憩的地方(刘家明,1999)。由此可知,度假旅游即是以度假(消磨闲暇、健身康体、…)为主要目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地(良好的度假环境)的旅游活动。

对于度假区,我们可以从以下有代表性的定义中找出其部分实质。“旅游度假区是旅游地的一种类型,属于纯粹的商品开发项目”(D.金,B.怀特英1994)。香格里拉集团T.B.Seng认为,旅游度假地是你创造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可以大批量地去度假的旅游中心“(A.Burkart,S.Medlik)。”服务设施相对综合配套的旅游地,一般提供有广泛的旅游服务和设施,尤其是休闲娱乐设施“(E.Inskeep,1991)。”旅游度假区概念的中心原则就是创造出一种能够促进并提高愉快欢乐感的环境。在实践中,它是通过提供娱乐设施及服务项目,创造愉快,宁静(或兴奋)的环境,尤其重要的是以亲切、友好的态度,根据客人的不同情况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来实现的”(朱卓仁,1992)。旅游度假地是以闲暇为导向、自给自足的设施与服务有机组合体,用以为游客创造一种特殊的环境与经历(邹统钎,1990)。

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度假区是旅游地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通过向旅游者提供配套的设施与服务的;并具有丰富休闲度假内容的,环境良好的旅游地。

2.2旅游度假区的环境营造

度假旅游活动一般具有客源市场相对稳定,游客逗留时间长,重游率高,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比例大的特点。从以上对度假旅游的定义可以看出,传统的度假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保健康疗,现代度假旅游的目的则逐渐扩大,除传统的健康消费外,亲情回归、社会交往、(旅游者)素质提高、会议商务、消磨闲暇等也成为度假旅游的目的。因此,作为度假旅游的主要目的地——旅游度假区,具有良好的度假环境应是旅游度假区的基础条件,而对度假环境的消费及为度假目的而配备的各项设施、服务和其他旅游内容是旅游度假区的吸引物体系。度假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3个方面,良好的度假环境应体现出舒适性、康益性和安全性。

舒适性

度假环境的舒适性是度假区设立的最基础条件,迄今国内外学者将此作为确定度假环境好坏的唯一指标,并且仅限于自然环境的舒适性。我国目前12个部级旅游度假区有5个分布在海滨,5个选择在沿海地区的湖、河边上,2个布局于山地,除了度假区的市场区位因子外,自然环境的舒适性是主要因子。国际上目前主要的度假地也主要考虑在环境舒适的海滨与山地。如美国的夏威夷、西班牙的加那利蓝岛、韩国庆州波门湖度假区等。舒适性指数一般包括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K)2个,其中以前者为主。温湿指数以度假区的气温和相对湿度的组合来评判度假区的舒适性,公式为THI=t-0.55(1-f)(t-14.47),其中t为气温(℃),f为相对湿度(%)。表2为度假环境舒适性的等级标准。

但是,将度假环境的舒适性仅限于自然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度假环境除了自然环境之外,还应该包括人文环境。人文环境的舒适性通过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的营造以及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宜人化的设施建设与优质的服务,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人文度假环境。

康益性

从度假旅游的主要目的看,早期的度假旅游主要以保健康疗为目的,即使现代度假旅游目的多样化了,但保健康疗仍是重要目的,更主要的是,从旅游者的特征分析,因为度假旅游的逗留时间长,重游率高,对环境和康体设施的要求较高,因此,度假环境的康益性成了旅游度假区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与“舒适性”一样,度假环境的“康益性”也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康益性。前者包括要有良好的绿化,优美的景观,无(或轻)污染、无(或轻)公害,保持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如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旅游度假区地面水应达到一级标准;大气达到一级(优);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率达到100%;噪声白天达到55分贝,晚上达到30分贝;绿化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建筑容积率一般小于0.3等。后者包括度假区建筑的艺术化与宜人性,具有地方性(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建筑功能等),具有各种康体设施和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即通过选择性的园林绿化、休闲性的康体设施、以及健身娱乐场所的设计和建筑设施的生态化,为旅游者在心理、身体上创造一种健康有益的度假环境。目前,国内外对旅游度假区环境的康益性越来越重视。除了选择温泉、森林、山地等自然环境康益的地区作为度假区外,在度假区内建设高尔夫球场、运动健身场、保健康疗中心等人工设施与服务,增强度假区的康益。如珠海御温泉,北京九华山庄;韩国汉城附近的温泉度假区,地中海度假地,以及加勒比地区的古巴保健度假地等。

安全性

安全是包括度假区在内的旅游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即使是以追求惊险刺激为主要目的的探险项目,现今也以“软性”探险为时尚,即在使游客体验惊险刺激的同时,保证游客生命的绝对安全是旅游经营者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其经营的基本前提。应该说,安全性对于度假区的重要性更高于舒适性和康益性。如200年印尼巴厘岛发生炸弹爆炸的恐怖袭击后的3个月内,其外国游客量几近为零。为恢复国际著名旅游度假地的吸引力,当地政府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加强安全。而浙江淳安千岛湖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沉船事件,使千岛湖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旅游“冬天”。对旅游度假区而言,其安全性除了自然环境条件的安全性以外,使游客在度假区内的旅游活动具备较好的安全条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旅游度假区选择在自然环境相对封闭独立的地方,如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安全的人文环境(度假区所在地方的社会治安好,当地居民对游客的亲善态度等);安全的旅游设施和项目及现代化的安全监控系统与快速救援系统便成为旅游度假区选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

3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向

旅游项目的策划是建立在度假区的发展趋向基础上的。分析国内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过程与趋势特征,可以看出,随着度假旅游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度假区之间竞争的加剧,定位核心客源市场,形成度假区特色,及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成为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新趋向。这些趋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主题性

所谓主题,即是度假地发展的主要理念或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形成或强化度假区特色,增强度假区的竞争优势,满足度假区核心客源市场的休闲度假需求。度假区的主题是与其形象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度假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度假区的类型也日益增多,除了综合性的度假区继续发展外,具有特定主题和专门内容的度假区得到了较快发展。如“海南博鳌”会议型度假地,作为以官方为鲜明特色的高层次论坛的会议型度假地,其“自由”、“合作”与“互信”的主题与政治形象非常鲜明。土耳其南安塔利亚海滨度假区,则以其“生态”、“健康”和“人文”主题著称于世。墨西哥坎昆旅游度假区则以“古老文明”与“现代休闲”有机结合的主题特色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旅游者。作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高档次商务会议型度假地,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规划突出了“生态、文化、科技”3个主题。通过文化与生态的锲入,以及现代科技的应用,形成度假区特色和舒适宜人的度假环境,提升度假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际比较优势,并产生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从而实现策划地域的综合效益的极大化。

3.2文化性

文化是度假区的灵魂,是度假区能够存在与发展的源泉,是度假区形成特色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文化既体现在度假区的特色之中,又成为度假区旅游吸引物的主要内容。如印尼巴厘岛的特色文化主要是巴厘传统习俗和社会习俗。国外游客到巴厘岛休闲度假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去领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度假区的文化一般有地域特色文化和现代休闲度假文化两部分组成,以形成既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又满足特殊客源市场的需求为目的。韩国庆州波门湖度假区则以地方古老文化和国际文化的兼容为特色。墨西哥坎昆大型海滨度假区以玛雅文化为中心。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文化则形成并集中展示了传统地域文化(吴地的地域文化)和现代休闲文化的有机结合。

3.3生态性

目前世界上被公认为取得很大成功的旅游度假区有印度尼西亚巴厘省的杜阿岛、韩国庆州波门湖、墨西哥坎昆、多米尼加波多普拉塔、土耳其南安塔尼亚、西班牙加那利蓝岛。这些度假区之所以成功,据世界旅游组织委托的有关专家的考察,是因为这些度假区都采取了一种“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平衡发展,严谨规划、认真实施”的综合开发模式。

对度假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一方面源自度假区生态环境的退化,另一方面则是旅游者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一个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黑烟弥漫、噪声刺耳的恶劣环境,不可能给人们留下美好印象。必须将“环境、旅游设施、旅游服务”视为旅游产品整体框架的一部分,重视旅游产品的生态含量,克服旅游业发展中忽视环保与生态的短视行为,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对度假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体现在提高度假区的绿化率,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进行生态保育,注意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尽量减少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并开始重视环保规划以及生态产品的生产。度假区的生态包括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度假区生态保护是要尽可能保护度假区内外的原生环境,保护动植物的多样化和文化的多样性。自然生态的改善,文化生态的营造,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旅游项目设计,支撑生态旅游项目的技术体系策划。

3.4景观性(园林化)

开发利用度假区内的风景资源并着力营造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是旅游度假区的又一趋势。一些度假区选择在风景区内或风景区附近,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如印尼巴厘的杜阿岛、多米尼加波多普拉度假区、土耳其南安塔利亚度假区和西班牙加那利蓝岛度假区,以及我国的武夷山度假区、无锡马山度假区、苏州太湖度假区和昆明滇池度假区等,无不设置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武夷山度假区距武夷山风景区只一河之隔。滇池度假区则直接融人于滇池风景区之中。

强调度假区的景观性一则因为景观本身是度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是休闲度假的重要旅游内容。对度假区而言,其旅游吸引物主要包括3个方面:舒适康益的度假环境;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保健康疗服务,以及优美风景的观光游览。到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游客以观光游览为主要目的的占了68.3%。对度假区的景观设计,通常是通过度假区原有景观系统,结合度假区的绿化、园林化设计,山水景区景点划分与策划、人工景点与小品及建筑等的布局与设计,营造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构筑度假区的观光游览系统,使度假区成为具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和优美景观的场所。

3.5休闲性

从严格意义上说,休闲与度假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谓休闲,是指对闲暇时间的消磨,而闲暇时间消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逛街,可以观光游览;可以在家,也可以出门旅游度假,还可以出席各种其他活动。将休闲性充实为度假区的一大特征,是由于消磨闲暇时间已成为度假旅游的一项主要内容,而度假区所具有的良好的环境,丰富的旅游内容为游客休闲提供了一项特殊的经历与体验。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度假区将成为人们消磨闲暇的重要场所。因此,针对度假区旅游时间较长和较高的重游率,增加度假区的休闲设施和内容,有利于丰富度假区内容,提升度假区档次。

4旅游度假区的规划特点

4.1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过程

1977年,Baud—Bovy和Lawson提出了总体规划的4个阶段,其规划过程与我国现状旅游度假区的条件有较大差异。1991年,K.Inskeep提出了较复杂但详细的度假区规划过程,其与我国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内容与规划管理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我国的现状实际,本文提出以下规划过程:

4.2旅游度假区的规划特点

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内容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确定客源市场及其需求特征、度假环境的营造、旅游吸引物体系的策划与规划、度假区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不同等级、类型与区位的度假区具有不同层次,相对固定的(潜在)客源市场,确定客源市场及其需求特征,开发针对性的度假旅游产品是度假区成功的前提。确定了客源市场之后,在度假区现状资源与环境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度假环境的营造与旅游吸引物体系的策划和规划,形成度假区的特色与主题,并开发出“适销对路”的度假旅游产品,这是度假区规划成功的关键。之后,提出度假区规划实施所需要的政策、融资、管理等保障体系。

旅游度假区的规划特点。科学性:科学的功能分区与旅游吸引物体系规划,环境容量确定与接待设施规划,道路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度假环境的保育规划。地域性:针对度假区的地脉与文脉特征,通过创意策划与规划布局,形成度假区的地域特色。可操作性:旅游度假地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实施,所以要将发展策划与规划布局有机结合,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相互衔接,旅游规划与实施管理紧密配合。

5结语

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市场类型已经转变。目前的药品市场,药品供给超过需求,药品零售领域的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药店的功能和经营重点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过去,药店从自身经营需要出发,工作重点放在进货渠道上;现在,他们的经营重心转向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不断在购物环境和服务水平上进行调整,以适应来自消费者的压力。

药店的布局不合理。药店的发展,在经历限制开办到放开开办的过程中,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一时间,各地药店纷纷开业,甚至出现了“药店多过米店”的局面,并且出现了扎堆经营的现象,有时在一条街上并排开着多家药店,但同时在城乡结合区域和广大农村又存在药店分布少,药品品种单一的局面。

药店的规模相对偏小。随着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工作的开展,部分低于40平方米的药店被淘汰出了药品零售市场,但是仍旧有很多药店的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且品种数量大多低于1000种,缺乏市场的竞争力。例如笔者所在的城市有40家药店,其中只有5家的经营面积是在100平方米以上。

众多药店陷入平价竞争的泥潭。现在药品零售业的竞争异常激烈,这种竞争在很多地方刚开始的时候只反映在价格上的竞争,这使得众多药店陷入平价竞争的泥潭为了更好的抢占市场,不少药店打出平价销售的旗帜,更多的药店又比着降价,一夜之间,平价风暴席卷全国,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使很多的药店到了举步为艰的地步。

药店经营成本在提高。利润在下降,而与此同时,药店的经营成本却在上升。近年来,随着医药分销领域的对外开放,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同时为了药品质量安全,国家也加大了对药品的监管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范和措施,比如药品实行分类管理,药店要通过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抗生素要凭处方销售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从另一方面来说提高了药店的经营成本。

企业整体服务意识淡薄,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够。

药店虽有其特殊性,但终究属于服务行业的一种,做好服务是其发展的根本,但目前,很多药品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还很淡薄,服务的主动性不强。同时药店销售的商品决定了它的专业性,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本领,才能对患者提供最佳的用药指导等服务,目前我国的执业药师的数量才10万人,且大多不在药品销售一线,与实际要求相差甚远。

从以上药品零售业发展的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出药店的发展趋势是:

首先,药店管理在朝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必然的,也是国家要强制执行的,因为药品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在药品经营领域实行GSP认证,它规定所有的药品经营企业都必须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这将使我国的药品经营企业严格依法经营,日常的管理也将进一步规范。

其次,从药店经营的角度来说,药店经营将呈多元化、药店规模呈大型化、药店模式呈超市化和连锁化。

在药店经营经历了从“卖药品”到“卖健康便利”的变化后,药店经营开始走多元化的道路,除药品外多种非药品(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美容护肤品、保健器械、保健类书籍等)已经作为药店经营的品种在很多地方的药店出现,同时部分药店成立了健康中心开展健康服务。为了需求,药店呈现出这种多元的趋势,而且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因为规模大的药店由于在品种、采购成本、价格上等有优势,它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现在在一些城市新开张的药店往往动辄几百平方米甚至上千平方米。而这种大型化的药店又多是以药品超市这样的模式来开展的,因为现在人们已形成了开架、自由选购的购买习惯,药店为了顺应这种变化,也开始超市化经营,这种模式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但目前我国的药店超市化经营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管理方法和经营思路上还与国外的药品超市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型化药店的另一种表现是连锁药店,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由于连锁药店在价格、服务、整体形象等面的优势,单体药店纷纷加盟连锁药店,事实也证明连锁药店在经营上的成功。但目前的连锁药店也存在在规模小、区域性强以及建设重复的问题,后期药店连锁化发展势必将朝着大型化、全国性以及连锁企业整体数目减少的方向发展。

发展趋势范文第6篇

博客发展的新闻化趋势

博客传播的强大力量在国外已初露峥嵘:1998年1月17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被德拉吉“博客”了,差点丢掉总统宝座;2001年美国“9・11”恐怖事件,博客成为主流媒体新闻的来源;2006年7月,美国全国大会在波士顿召开,互联网新兴力量“博客”派出记者,这是博客记者第一次获得大会组织方发出的采访资格证,博客记者与传统媒体记者一样,获得了采访权。随着博客文化的发展和普及,像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也开始允许博客记者参加新闻会。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马修・李是目前唯一有资格出席联合国记者招待会的博客记者。他在联合国有免费的办公地点,并且可以自由出入新闻吹风会和记者招待会。2007年3月,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旗下的新华网也开始建博客。2007年5月9日,新华博客的博友朱继东(新闻的良心),随从的同志一起飞往长沙,采访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发前朱继东博友就向新华博客的博友们发出了通知:《明天去长沙采访袁隆平,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随后的5月9日、10日,朱继东连续发出了两篇关于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接见采访团的博客。博客在新闻上的“贡献”有目共睹:李亚鹏借博客公布女儿的兔唇事件,甚至出现超女敌不过菲女现象;北大副教授阿忆两篇博客(公布自己的薪水表,宣布刘胡兰的死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央视著名主持人芮成纲在博客中呼吁星巴克退出故宫,引起争议;2006年3月份“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利用博客收集民意,央视王小丫等著名主持人也开通博客专门报道“两会”。博客的新闻功能不断强化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博客已经开始参与到原创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当中,成为许多传统以及专业媒体的重要新闻来源,同时博客网站也成为专业记者稿件的第二出口,博客报道成为专业媒体报道的延续。从众多都市报、晚报开辟博文精选、报博互动可知,博客内容充实了传统媒体版面、节目。

2002年以来,新闻博客以“个人媒体”的姿态在网络上普遍出现,并且以蜂窝状的组织结构形成一个庞大的民众性的文化社区,进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新闻媒体形式。在我国,博客媒体被传统媒体接纳,共同参与新闻信息的传播,无论是专业的博客网站,还是传统门户网站的博客专区,都带有新闻性内容或者设有新闻频道,专门报道实时新闻。在国内,许多记者专门开通博客收集新闻信息或者进行信息传递。2005年10月底“中国都市报研究会总编辑年会”上,全国20多家都市报联合签署了一份《南京宣言》,把矛头指向以新浪为代表的商业门户网站,呼吁“坚决维护报纸的新闻知识产权,改变新闻产品被商业网站无偿或廉价使用的现状”,以此作为克制新媒体的手段。可是不到一年,纸媒就改变策略,一方面积极让自己的新闻上网,同时将博客当做重要的新闻来源。

博客的新闻化趋势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促使了新闻来源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博客的新闻传播者都缺乏起码的专业训练,特别是对于复杂新闻事件显然缺乏全面准确客观传播的专业能力;其次,博客新闻传播是一种偶然和自发的行为,缺乏负责的对象,容易导致以讹传讹和不负责任的信息四处流传。因此,加强对博客新闻传播渠道的规范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对博客现象的思考认为,以个人为中心的博客潮流已开始挑战传统媒体,尤其是对新闻界多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博客技术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写作、设计和编辑自己的新闻产品并被其他人阅读、评论。历史上从没有如此众多的、热情的局外人,向职业新闻工作者发起如此凶猛的冲击。这些业余新闻工作者以各种方式与受众建立密切接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报道各类信息。他们的产品带有鲜明的个性,同时注重眼见为实,并带给受众大量的新知识。当然,正如广播电视的出现给报纸带来冲击一样,博客的出现不会造成传统媒体的消亡,而会促进传统媒体更好地吸收新技术,让老树焕发出新的光彩。

博客发展的商业化趋势

中外竞争市场是永远不变的规律。2005年的“博客元年”,雅虎、微软和Google等国际网站开始为中国用户提供中文版的博客服务。2005年4月6日,微软宣布正式在国内推出MSN“博客”服务――MSN Spaces。而微软的竞争对手雅虎也推出了博客服务“Yahoo360”,Google则早于2002年便推出了名为“Blogger”的类似服务。作为韩国的第一大社区网站――赛我网目前在博客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这些网站的名气吸引了我国的大部分用户,特别是赛我网引进我国之后,国内博客、交友、校友录、BBS社区单一网站都将会面临极大挑战,并将改变国内互联网站现有的竞争格局。

国内大大小小博客网站几百个,能否在市场上顺利走上轨道,首先要看它的规模大小,其次要看它的专业性强弱,再次要看它是否有特色。由于博客是从外国引进的东西,要想突出我国的特色,国内专业人士要寻求对策来应对国外博客的强大势力。

“博客经济”的喧嚣已经人所共知,关于博客商业化的讨论也已经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博客商业化的趋势慢慢呈现在我们面前。博客要长久发展下去,商业化是一条必经之路。博客的运行需要资金,博客的发展必然要求博主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及精力用于创作以及获取信息来源,而获取报酬是其投入的一种回报。如果博客总是免费,依靠别的收入来养活,作为新生事物总处在附属状态,肯定长不大。

博客发展的商业化趋势有两方面表现:一是专门的博客网站和开通博客的门户网站都极力推进博客的商业化运作;二是博客自身表现出某些商业化的特征。

目前,博客商业化发展如火如荼,除了博客广告之外,博客出版、博客无线增值等基于博客本身的商业模式纷纷浮出水面,博客商业化浪潮扑面而来。比如博客作者利用博客成名,博主出版博客书籍等。据有关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博客营业收入达6.5亿元,增长率高达85.71%。这说明,与传统媒体一样,博客不仅仅是内容的表达,也可以成为财富的增长点。

博客发展的无序化趋势

博客和论坛本是两个不同的网络精灵,但随着博客评论的发展,博客也越来越呈现论坛式的无序化。博客留言一盘散沙,有的甚至与博客内容毫不相干。特别是名人博客的评论留言更是五花八门,有的人只是为了去名人博客抢“沙发”坐坐,有的人只是表达自己由来已久的崇拜。博客的无序化并非博客自主为之,它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更多人眼里论坛跟博客没有什么区别。像“沙发”、“赞”、“顶”一类的论坛行话博客留言中比比皆是,各色人等怀着不同的心思在博客中“灌水”,这些都是论坛特点的延续。博客的低门槛以及根本不看博主写些什么便发帖的人,只能让博客无序化。

针对博客的无序化趋势,我们首先必须充分利用法规,加强对博客的管制,确保其在法律规范下正常运行。目前,我国已经了几种规范网络传播的法规,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并即将出台《信息网络传播权条例》。虽然理论界对“博客实名制”正在进行热烈的探讨,网民呼吁“博客公约”的出台,但是相关部门却还没有提出明确配套的法律规范,鉴于博客在我国信息交流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加强对博客利弊的分析研究,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科学、合理的博客法律管制制度是极为必要的。其次,规范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博客的监管,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特别是加强对互联网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建立严密的博客监管体系,避免有害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的不良信息在网络上流传,加快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信息传播。最后,全社会都必须意识到博客传播的“双刃剑”作用,共同打造绿色网络环境,趋利避害,使博客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博客发展的本我化趋势

“博客中国”由方兴东先生创建于2002年8月,创建之后由于一大批社会精英的加入与宣传,使得博客概念以及该站点迅速获得用户的关注与青睐。“博客中国”被誉为中国博客的鼻祖,2005年被有的学者称为“博客元年”。2006年是博客最红火的一年,“两会”博客、搜狐网启动“搜狐博客军团直击世界杯”活动,“博客记者”的诞生,博客逐渐从娱乐化、人际传播的方式,进入与大众传播相结合并共同发展的时期。

中国互联网协会2007年1月10日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称,到2006年年底,我国博客作者规模达到2080万,其中活跃的博客作者为315万;百度网2006年12月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当时近2000万的中国博客用户中,每个用户平均每7.6天更新一次博客,在用户更新的博客中,约42%的博客文章在500个汉字之内。越是长篇大论的文章,在博客中所占比例则越少,“两会”博客热度比2006年退热。由此,笔者认为,2007年中国博客已经走出火爆,回归本我。一些追逐时尚的人去播客或什么其他客去了,一些人去电子杂志了,只有一些有日记情结的人还在坚守。分众化是必然趋势,博客也不例外。无论怎样,了解这些趋势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不断变化着的博客精灵,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博客热。

博客研究的专业化趋势

博客研究专业化包括学术博客的产生和研究博客文章的激增。博客交流是一种非正式交流方式。传统非正式交流是在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学者之间产生,并且这些学者之间在此之前就有一定的认识和交往。它侧重于学者们之间在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然后共同致力于科研领域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而其他事先并无交往的学者以及普通兴趣者都无法介入,但在博客中无论是知名专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不需要传统严格的认证,只要注册或填写用户名就可以自由参与到学术博客中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博客用户并不需要了解对方,只要是对探讨的问题有兴趣便可成为该学术博客的成员。从形成全球资源共享角度,博客所带来的学术研究效应更是令人期待的。

2006年7月,中国新闻奖首次增设3个网络媒体参评项目,即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和网络新闻名专栏。2006年8月,“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Blog研究组”在北京成立,它是由13家单位成员和5位专家成员组成的专业博客研究机构。2006年9月,我国第一部博客研究专著《顺风新博客论――互联网2.0新思维》正式出版发行。中国知网统计,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12日,博客研究已有3890篇论文。专业研究组织、论文、专著及相关调查报告等,可以说中国博客研究已经形成了专业化趋势。它们分别从新闻学、传播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法学、地理学、图书馆学等角度,对博客及博客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进一步澄清了博客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理清了这一新兴媒介发展的思路与方向。博客研究的专业化,将进一步促进这一领域研究的更加全面深入的开展。

(作者为淮阴师范学院院报编辑部主任、信息传播与技术系副编审)

发展趋势范文第7篇

关键字:适应性住宅发展趋势

住宅灵活性与开放性的提起,是在大规模的建设使城市住宅在量的问题解决之后,转向质的提高阶段时出现的。人在住宅中的主体作用被强调出来,住宅应该主动地适应居住者变化着的生活,居住过程也是对住宅和环境的完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栋住宅交付使用之后,便处于永无完结的变革之中。在不同阶段中的不同的使用者,不断地改变着他们所居住的空间。实际上,住宅上一个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变化、灵活的开放的空间系统,灵活性、开放性、可参与性是住宅具有的特质,设计和建造是应充分考虑到住宅建设这一特殊属性。1977年《马丘比丘》中也曾指出:“住房不能在当作一种实用商品来看待了,必须要把它看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住宅具有灵活性,以便于适应社会要求的变化,并鼓励建筑使用者创造性地参与设计和施工。”

一、适应性住宅的历史及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住宅的适应性问题,自上个世纪初以来便成为建筑师们不屑的追求,手工业时代的住宅由居住者自建,增建改造因时因事有居住者自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文明的突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住宅的价值取向,及工业化手段,解决工业文明前提下的居住问题,对住宅的适应性问题的关注,第一代现实主义先驱者们,率先着手适应性住宅的开发和探索,为60年代以来适应性住宅理论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起步

20世纪20年代适应性住宅的探索已受到许多建筑师的关注,尤其是柯布西挨和密斯两位先驱,在适应性住宅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对日后的适应性住宅的发展功不可没。

密斯1927年在斯图加特魏森霍夫住宅展览会上展示的四单元组成的四层公寓,由于采用钢结构承重框架,解放俩住宅的内部空间,钢柱和大面宽给住宅空间极大的灵活性,也给居住者留有改动的余地,通过更动隔墙,使住宅空间适应自己的生活。钢结构住宅的灵活性和可改造性,远优于墙体承重结构,这是一座具有典型意义的灵活性的现代公寓住宅,在今天颇有示范意义,同时也是密斯的全空间理论在住宅上的一个典型意义的代表。

多米诺体系是柯布西挨和博伊斯于1951年共同研制的钢筋混凝土板柱体系。标准化的板柱体系,楼板类似密肋梁结构,框架结构代替墙体承重结构,造出一个可以自由分隔的平面体系,即多米诺体系。马赛公寓与“酒架”体系是二战后柯布西挨在住宅方面的代表作,直到现在马赛公寓不论是在设计构思上还是在空间形象上都被认为是当今高层住宅的经典;面对住宅适应问题的思考,也成为日后的适应性住宅的经典。

0世纪60年代之后,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告一段落,先进的西方工业国家此刻相继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以工业社会为背景的现代主义建筑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地位,建筑思潮走向多元,而社会思潮则从追求工业社会的高效率、高技术中反思人文价值和人类自身存在的意义,社会的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向文化倾斜,于是追求自我实现的行为和表现个性的意马愿成为风尚。居住生活上,不满足工业化体系中统一化、标准化的居住模式,营造适应自己的居住空间受到普遍的关注。

对于住宅适应性的关注,20世纪中期盛行于欧洲。代表住宅有,1954年瑞典威廉—奥森设计的格腾堡住宅,颇有1927年密斯的魏森霍夫四单元公寓,1964年格雷夫完成的16户公寓,法国阿尔森—亨利兄弟完成的蒙特劳住宅,20世纪50年代日本菊竹清训的“代谢式”住宅。

二、我国适应性住宅的发展

1990年以后,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工资改革和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中国的商品房市场日趋活跃,城镇住宅以每年4.5~5平方米的建设量推进,到2000年基本达到了户均一套住宅的小康居住水平。使用者在住房消费观念上更趋理智,在住房选择上更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

消费者将有条件地追求个性化的消费,他们会适时选择和更换户型,来适应自己家庭结构变更后的需求。

1994年制定的《导则》,明确指出:“住宅设计应采取新结构、新构造和新材料,实现住宅设计的灵活性、多样性、适应性和可改性。”

新闻媒体的住宅专栏中,也将灵活性、舒适性、协调性作为评定住宅水平的条件之一。

生产和开发商方面对适应性住宅的发展日益关注,考虑到购房者要求和心理,房型设计应作为一个可变量,留有调整和更新的空间。户型设计是一个互动过程,需要开发商和购房者一起协调,只有充分把握购房者的需要,同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才能打造出舒适的人居空间。

我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规律一样,住宅供应达到量的满足之后,进入质量提高的阶段时,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即显现出来。

三、适应性住宅发展的意义

1、家庭生命循环周期与住宅适应性

住宅是承载家庭生活的物质空间,人的一生有约1/3的时间在住宅中度过。由于家庭成员年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结构椰油生命周期,主要体现在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与家庭的关联上,未成年的子女依赖于家庭的抚养,子女成年之后独立谋生,组织新的家庭,步入新家庭的生命周期,此时原来的核心家庭出现空巢状态,并逐步步入老年。

一座住宅的寿命为7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1.8岁,相当于一座住宅承载一个人的一生。在人和住宅的生命相同的周期中,住宅应该具有适应家庭动态的生活过程的功能,事实上住宅一经使用便处于不断的被改造中,住宅对于每个家庭不是一个静态的商品。居住者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地适应年龄、家庭生活、生老病死等自身条件的变化,同时也不断地承受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条件等来自社会及周围环境给予的影响。住宅是一个持续发展、开放的建筑体系,建立开放、发展的设计观念,是住宅能够承载变化的居住生活。

2、居住生活的变化

家庭生命循环周期中反映出的居住生活的变化,主要是子女从养育到成人这一阶段中,进入老年之后,家庭面临再一次重组,再一次与子女和住组成主干式家庭,或者参加社会养老,直至家庭解体。在一个家庭中,对家庭生活和人员结构影响最大的成员是孩子和老人,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他们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孩子:

在幼儿阶段,由于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生理需要,决定了住宅应该满足他们的条件,比如阳光、通风、安静、足够的活动空间范围。

在儿童阶段,宜单设儿童室,此年龄段的儿童仍处于发育阶段,儿童在室内停留的时间仍多于成年人。儿童室宜保证有较好的朝向和直射阳光,以利身心发育。

儿童向青年转化阶段,此时人格,行为逐渐成熟,生活和学习方面走向自立,成为时代环境中的一员,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所担当的角色和应起的作用。在单人房间里面,应体现书房和卧室的两个功能,书房的意义更强一些。

从儿童出生到长大成人,这一时段中对住宅的布局方式、功能分室与各室的面积大小的需求,都处于变化之中,理想的居住模式是住宅的空间划分能适应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不同的要求,即可变、可改造调整的。

老人:

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以达13亿人,超过总人口的10%,全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已婚子女与父母之间在生活上保持联系,有条件的经营自己的独立的家庭生活,分而不离,各有个的家,生活上嫩相互照顾。

四、适应性住宅的特点

适应性住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间形态的开放性和使用者的开发性上。住宅单元内部可以重新分隔和改造,适应家庭结构和住户经济地位的改变;

2.适应长寿社会,住宅不仅年轻时可以住,老了也可以住

3.适应家庭亲情,使老、中、幼能同时住在同一个住宅地区,既能分区,也可以相互照应

“家”是有个性的,每个家庭,对每个人都是唯一的,同时承载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能动的改变住宅,使之适应自己的居住现状,住宅应该是可改造、可生长、可持续发展的,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终极产品。

适应性住宅是一种在社会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向精神方向发展的建筑上的表现。为了满足家庭在不同时期的成员要求、表现居住者的个性生活、解决住宅的二次设计等方面,适应性住宅是一个相当有用的设计方法。

发展趋势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间投资地位作用对策建议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间资本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增量资产中,地位更加突出。今后,中国国民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将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民间资本投资潜能的挖掘。因此,我们需要科学、客观地估价民间投资的地位和作用,并对民间投资未来发展的总体走势进行预测,以采取相应的促进政策。

一、民间投资的地位与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与地方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间资本投资的配套政策,民间资本投资增长的势头十分良好,对于拉动整个国民经济、消费、投资与就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今后一段时间,民间资本的投资将继续发展,并呈现出新的态势与特点。

1.民间投资将成为社会投资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国债投资拉动了社会投资的增长,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国债投资有一定的投向范围,要持久地保持投资增长的势头,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必须充分让民间投资发挥作用,使其在国民经济的战场上扮演重要角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目前,国有经济投资比例逐步下降,民营经济投资比例逐步上升,如1996年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为52.5%,2001年下降到47.3%,同期民营投资的比重则由46.2%上升到了52.1%.预计今后若干年,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将继续有所下降,民间投资将逐步成为社会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2.民间投资呈现高速攀升势头,有力带动社会经济增长。从近年来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而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过程中,又是民间投资增长对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的拉动力最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6年———2001年,在全社会投资增长速度起伏变动中,国有经济的投资增长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同期民间投资则呈现不断攀升的态势。2001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3%,国有经济投资增长6.7%,而民营经济中的个体经济投资增长15.3%,股份制投资增长39.4%,在整个投资中民间投资增长最快,这就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民间投资在一般竞争性领域中占有较大份额,将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漫长过程。目前,民营经济已在国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投资来看,2000年,民营投资(不包括外资份额)已占全社会投资的41%.民营投资在各业投资的比重分别是:投入高科技的占19%,基础产业占13.5%,传统制造业占21%,建筑业占43%,房地产占55%,批零贸易与餐饮业领域等服务贸易业占36%.同期,民营经济增加值已占基础工业增加值的28%,高科技增加值的32%,一般制造业的45%.可以说,民营经济已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众多部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推进民营投资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长远来看,民间投资、外商投资与国有投资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因此,确定未来社会投资增长的目标时,要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与特点,除了引导民间投资主体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继续扩大投资优势以外,应当特别鼓励与引导民间投资在国有资本难以发挥作用、国民经济又急需发展的领域加大投资,尤其是中小金融服务领域、中小城市建设和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要加大投资力度,以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

1.加大金融等服务业领域的开放,让民营投资主体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民间经济拥有巨大的资本供给潜力,可为我国资本市场与投资市场提供持久的发展能量。从资本的供给来看,我国民间大约有13万亿元的流动性资金。全国居民累计储蓄额有8.5亿元,居民手持现金1万多亿元,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在8.5万亿元以上。外资有3万亿元,民营企业中的私营、个体部分,2001年的注册资本至少为2.2万亿元。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对规范民间资本投资金融业的市场准入作出了规定。今后,应进一步鼓励民营资本借助资本市场,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多种资本经营方式进入金融业,在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的地区大力发展民间金融,组建地方中小银行,填补国有金融留下的市场空白,发挥民营金融机构的地缘优势与增长活力,降低对当地中小企业贷款的交易成本,不断提升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2.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让民间资本发挥巨大作用。加快城市化建设,是消除“二元结构”并存与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城市化建设可拉动巨额投资需求,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城市化水平,就能创造近千亿元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大量的农村就业需求。目前,大部分农民属于低收入者,广大农民个体带资进城创业的力量严重不足,对加快我国城市化进度的资本贡献率很低。而县乡两级地方政府一般是“吃饭财政”,无力为城市化增加投资,而外资对开发我国中小城市还没有形成投资兴趣,国家也不能对于中小城市的建设进行更多的投资,而大型国有企业一般很少涉足中小城市的开发建设。因此,正在迅猛发展的民营经济在提高城市化水平方面则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发展趋势范文第9篇

关键词:薪酬;发展;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27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114-03

薪酬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严格意义上的薪酬概念的出现尚不过半个世纪。与薪酬(Compensation)相联系的是工资(Wage)、薪水(Salary)、报酬( Rewards)和总报酬(Total Rewards)等概念。这几个概念的含义既有区别也有所侧重,当然还有重叠之处。但实际上,几个概念基本上反映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及企业实践中对薪酬(Compensation)的不同认识。厘清这几组不同概念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既可以看清薪酬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实际内容,也可以看到薪酬发展的未来趋势,从而为组织制定公平、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一、从工资(Wage)到薪酬(Compensation)

工资(Wage)这一概念大约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薪水(Salary)大约出现于20世纪2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薪酬(Compensation)这一概念流行。

人类社会早期,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与农业有关的劳动,因而劳动报酬就是实物,即食品、住宿和其他消费品,不同于现代商品经济的工资。那时,由于较高工资和较多自由的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到城市工厂找工作。由于这些人习惯了农村中的实物报酬,雇主们起初将工资的一部分用土豆、面粉等食物代替,剩余部分支付现金。或者是发放票证或债券从雇主开设的店铺中领取食物。这样就出现了早期所谓的“实物工资制度”。早期的工资激励形式可上溯到最早的文明时期。在公元前604年的巴比伦人,织布的报酬是用食物支付的,支付的数量取决于纺纱工人或纺织工人的产出(皮奇和雷恩,1992)。传统的农业社会本质上是以家庭自营生产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形态,没有雇佣劳动,因而也就没有以工资为形式的雇佣劳动报酬形态。中世纪早期和封建社会有一些农业工人计件工作体系的例子(马里奥特,1961)。只是直到中世纪晚期,这种体系才更常见。在中世纪的“家庭”和“行会”阶段,生产资料由家庭或手工业工人持有,产品在生产者的家庭中使用。到了“国家”阶段,大约在16―18世纪,生产仍然在家中进行,但资料由雇主提供。这一点将手工业工人转变成了“按件计酬”的工资赚取者[1]。

然而,只是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雇佣劳动开始普及,工资问题才开始真正出现。因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雇佣劳动的货币报酬形式,工资的产生和发展则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工业革命导致了分工,导致了工厂制度的产生,也导致了劳动者、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分离。工业劳动成为工业革命后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工资作为给雇佣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形式,便产生了货币工资的需求。随着工业社会发展起来的工资体系,本质上也与工业化进程下变化的经济哲学紧密联系。工业化使得生产者直接置于工厂的纪律和雇主的权威之下。因而工资的稳定形式就是作为促进管理控制的一种必要形式。其工资体系的特征也就与当时流行的有关激励雇员和刺激生产率的假设相一致。如斯米斯所说:“对劳动的慷慨报酬……增加了普通人的勤劳程度。劳动力的工资是勤劳的激励因素……(并且)当工资高时,我们将相应地发现工人比工资低的时候更积极、勤奋和敏捷。”(1969:214)有证据表明,在工业化早期和18世纪末及19世纪初,在棉花工厂工人、工程师、煤矿工人和其他行业工人之中存在着计件工资制度。到20世纪早期,约有1/3的工程性企业采用了计件工资制度。除此之外,还有基于时间的工资体系、基于业绩的工资体系、荣誉工资体系以及利润分红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等[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除一些发展中国家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员工的工资基本都用货币支付。后来,白领阶层与蓝领阶层逐步分化,出现了不同于传统工资概念的“薪水”概念。工资和薪水有着重要的联系,也有着重要的区别。工资和薪水相同的一面,都是雇佣劳动的报酬形式。不同的是,就一般而言,“对以工作品质要求为主的报酬支付称之为薪水;而以工作数量要求为主的报酬支付称之为工资。”即,“劳力者”的收入称为工资,“劳心者”的收入称为薪水[2]。在美国,薪水是指支付给那些不包括在《公平劳动法案》内,从而没有加班工资的被称作“例外者”的雇员[3]。他们通常是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其工作时间不是以小时或周计算,而是以月或年计算,从而薪水的支付也是以月或年为单位定期给付。那些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并符合《公平劳动法案》条款的、领取加班工资的雇员被称为“非例外者”,他们的报酬通常以小时计算,这类报酬称为工资[4]。著名薪酬研究专家Gerge T.Milkovich给薪水(Salary)的定义就是“给予那些受公平劳动法案豁免的员工的报酬,薪金是以月或者年而不是以小时为单位发放的”。而工资(Wage)则是“组织发放给公平劳动法案规定的员工的报酬。这些‘非豁免’人员得到报酬通常是按照小时而不是月和年来计算的。”[5]

自二战以来,现代工资和薪水制度的内容不断充实并发生新的变化,其中福利成为现代货币工资的补充形式,也成了现代薪酬制度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在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薪水和工资的区别还有一定价值,那么到了工业化的后期,特别是到了后工业化社会、信息经济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工作的本质差别日趋缩小。在生产一线,生产过程走向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过程也日趋复杂,生产一线的工人也需具备较高的教育和训练知识。传统的以薪水为报酬来源的白领阶层,由于大规模的普及使用和操作计算机,工作也不乏传统所理解的“体力劳动”。以往“劳心者”的薪水通常较“劳力者”的工资为高,而现在有许多“劳力者”的工资等于、甚至高于“劳心者”的薪水,因此两者的区别已逐渐模糊起来,严格地将两者加以区分已有困难,且也无多大意义和必要。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薪酬(Compensation)概念。Gerge.T.Milkovich指出,薪酬的意思是平衡、弥补、补偿。它暗含着交换的意思。在美国,人们把薪酬等同于辛勤付出或者工作所换来的工资和福利之和。他给薪酬的定义是“雇主支付给员工的所有有形的经济补偿和服务、福利”。他认为薪酬是雇员关系的一部分[5]。

1999年,George T. Milkovich和美国另一位著名的薪酬研究专家Jennifer Stevens应美国薪酬协会之邀①发表了《从过去到未来:一个世纪的薪酬历史》(BACK TO THE FUTURE: A CENTURY OF COMPENSATION)一文[6],以在《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上公开发表和期刊索引中的学术刊物上有关薪酬的文章,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四部薪酬管理经典著作②的目录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围绕100多年来薪酬的热点和薪酬实践中compensation's role in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deal、the evolution of pay-for-performance、the emergence of benefits和the bellwethers of compensation systems等四个问题,按照历史发展的四个阶段(1900―1925: Incentives, Contracts, Few Safety Nets, Foreman-In-Charge;1925―1950: Regulated Bureaucracies;1950s―1975: Predictability, Internal Equity, Continuing Regulation;1975 ->:Everything Old),总结出了对未来薪酬决策将会产生影响的四点结论:最终寻求适合组织的薪酬战略(End the search for the one "right" compensation strategy);探究问题的实质( Understand what in the context matters); 反复注重实效的试验(Continue pragmatic experimentation);支持不断学习薪酬知识( and Support continuous learning about compensation)。

美国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员工福利成本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从 1959年的24.7%增长到1995的42%,直至今天,仍保持在45%左右。而在1955―1975年的20年中,员工福利几乎是以员工工资或消费价格指数4倍的速度增长。最典型的是,通用公司一辆价值20 000万美元的轿车,从生产线上组装完毕后,成本会计师将会告诉你在成本中将有1 200美元用于员工的健康保险。

薪酬概念的出现,一是淡化了工资和薪水中纯粹经济的和货币的报酬成分,二是淡化了雇员(劳动者)的身份特征,体现了同属劳动者的平等地位,三是加重了报酬体系中的福利成分,即非经济和非货币的因素。从工资(Pay)到薪酬(Compensation)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强化收入的非经济因素,淡化收入的纯经济因素的过程;不断地强化福利项目,淡化直接的工资收入的过程。对员工福利的重视,已经显示出了对员工健康、成长及发展的关注,这也是从工资到薪酬的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变化。

二、从薪酬(Compensation)到总报酬(Total Reward)

2000年,美国薪酬协会(WAW)在总结多位专家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个总报酬(Total Reward)模型(见图1)。

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 ,在继续关注经济方面的薪酬(Compensation)和福利(Benefits)两大因素的同时,将非经济方面的工作体验(The Work Experience)作为总报酬框架的重要因素。而且将工作体验因素做出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揭示,即赞誉和赏识 (Acknowledgement),平衡工作与生活 Balance( of work and life),组织文化 (Culture),职业生涯发展 Development (career/professional) 以及工作环境Environment (workplace)。

经过六年多时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WAW于2006年对总报酬模型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见图2),这是目前关于总报酬模型的最新思想。

与2000年的总报酬模型相比,2006年的总报酬模型有三点突破。一是明确了总报酬的概念:总报酬就是用于吸引、激励和留住员工的各种手段的整合,它包括源于雇佣关系中员工能够感知到的一切有价值的事物①。二是明确了总报酬模型和组织发展战略的关系:基于总报酬的薪酬战略是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基石――薪酬战略就是组织吸引、激励和留住核心员工的战略。三是拓展充实了总报酬模型的构成要素,将原来的三个要素完善为五个要素:即薪酬(Compensation )、福利(Benefits)、 工作和生活(Work-Life)、 绩效和赏识(Performance and Recognition)、个人发展和职业机会(Development and Career Opportunities)。同时,对每一个要素给予了确切的解释。

薪酬。包括固定薪酬(fixed pay)和浮动薪酬(variable pay)两个部分。固定薪酬对应我们所说的基薪或基本工资,通常直接取决于职位的价值评估和薪酬结构,不会随着绩效水平或工作结果的变化而改变。组织根据员工在某一绩效周期内的绩效表现为其支付这部分报酬,浮动薪酬会随着绩效周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福利。福利是雇主为员工现金报酬所提供的补充。福利计划通常被设计用来保护员工及其家庭免受财务风险的影响,大致可分为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集体保险group insurance,以及非工作时间报酬pay for time not worked等。

平衡工作与生活。平衡工作与生活是组织所特别设计的一系列旨在帮助员工在事业和家庭方面同时获得成功的政策和制度规定,甚至只是一种惯例或者一种价值观。

绩效与赏识。绩效目标的实现是组织成功的关键,而对绩效结果的关注恰是总报酬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绩效计划Performance planning为员工努力指明了方向。赏识(recognition) 是指承认员工的绩效贡献并对员工的努力工作给予特别关注。

个人发展与职业机会 。个人发展指组织为员工提供有价值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以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通常与员工的业绩改善高度相关。个人发展与职业机会包括以下内容:学习机会Learning Opportunities;资深专家或导师的亲自指导Coaching/Mentoring ;发展机会Advancement Opportunities[7] 。

相对于薪酬理论,总报酬模型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了薪酬的非经济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各种需要的全面关注。不仅继承了薪酬理论对员工福利的关注,而且在此基础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薪酬对员工的全面关注,包括尊重、学习、培训、成长和发展。

从薪酬演变的历史来看,工资的概念经历了从“实物工资”(truck system),到“货币工资”(money wage);从货币工资,再演化为工资(wage)和薪水(salary)的区分;从纯粹意义上的工资制度(payment system),发展到包含非货币福利和延期支付的“薪酬”(compensation),再到今天将非经济方面的工作体验(The Work Experience)以致雇佣关系中员工能够感知到的一切有价值事物的“总报酬”((Total Reward)概念的出现和使用,这一历史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薪酬实质的不断认识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十分漫长和曲折,各个阶段以及从不同的角度人们的认识也会千差万别,但是贯穿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有一个至为重要的思想,那就是不断地赋予了薪酬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人的关注与尊重,对人的生存、成长与发展的关注。薪酬,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报酬的概念,它同时具有更多的哲学内涵。

薪酬发展的历史趋势告诉我们,薪酬不仅是一种控制工具、一种补偿工具和一种激励工具,薪酬更是员工心理满足的必需、学习的必需、成长的必需和发展的必需。

薪酬,关注人的生存与生命:是人的生存与生命的保障;关注人的发展与提高:通过教育培训,达到人力资本增值之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无太大压力的工作目标,以体现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关心;对人的尊重与理解:既承认劳动的重要,也承认劳动的差别;对人的潜能的挖掘:采用富于人性化的激励方式,既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也达到组织发展的需要,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尔利姆.沃纳.工商管理大百科全书:第3卷[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49-50.

[2]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18.

[3] U.S.Department of Labor Employment Standards Administration ,Wage and Hour division.

[4] 刘银花.薪酬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 乔治.T.米尔科维奇,杰里.M.纽曼.薪酬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65-585.

[6] CAHRS / Cornell University , July 1999 ,Working Paper 99-08,www.ilr.cornell.edu/cahrs.

发展趋势范文第10篇

当今国内住宅房地产市场,新产品层出不穷,Loft、Studio、Soho、Solo等纷至沓来,Townhouse作为这种独特的产品可谓一枝独。Townhouse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丰富了住宅产品市场,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我们在为其叫好的同时,应更多的关注其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方面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合理疏导,使Townhouse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一.Townhouse在中国市场的产生

Townhouse源自于欧洲,是工业产业革命时期的产物,是一种批量生产的供城市居民居住普通住宅。欧美的住宅发展是连续渐进的,即使在二战后的振兴时期,集中的公寓式住宅都难以成为住宅市场的主流产品,他们的理想家园仍然是要拥有草坪和阳光的独立式住宅,而Townhouse则是集中建设在中心城区出租的住宅。

中国的住宅发展因近代经济发展的落后而有别于西方,住宅的类型没有遵循传统方式发展,新的住宅类型全都是泊来品。如租界的建立,使中国有了洋房的概念;解放后的恢复时期,引进了苏联的公寓建设。结束,严重的房荒使住宅建设更多的关注于营造的快速,投资的节省,所以有现今多层及高层公寓式的住宅一统天下的局面。

住宅市场化的今天,人们在“别墅”和单元式住宅之间发现了Townhouse这一西方的传统住宅类型,将它引进、演变成一种新型的、面向中高端市场的产品,且大受市场的欢迎。在2000年前后,媒体曾大叫“汤耗子”来了。来了且受欢迎,说明我们现有的住宅产品类型不完善,市场有需求。单元式公寓是围绕“解决住的问题”而展开,是为达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而产生的一种经济快速的权宜产品,距舒适的居住方式相差甚远。为了适应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的生活居住需求,我们开始了大量的别墅的营造。由港台式、日本式,到现在的欧美风,总之有天、有地、有四面外墙。但这种“别墅”,是市场上的高端产品,目标客户群很小,服务的对象很少,不能适应大众的消费。随着人们居住水平大幅改善,收入大幅提高,人们开始在住宅市场上寻求新型住宅产品,终于就有了媒体所称的“汤耗子”。 天不算太蓝,地也不是很开阔,可以使花草直接滋养于土地,且楼上的响动不会来自别人家。天、地、庭园都不算太大,但都有了。犹如十万到十五万左右的轿车一样,配置齐全,性价比合适。可以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拥有私家车之后的奋斗目标,就该是拥有一套城市近郊的Townhouse了。

二.Townhouse的发展

1.Townhouse选址重视城镇依托

Townhouse作为一种全新的住宅产品类型,顾名思义,既要有Town(城镇)的支持,又要有House(独立住宅)的低密度品质。选址应在城市边缘,或者在卫星城内,具备完备的城市配套服务设施,距城市5-30分钟车程为宜,周围的教育、商业、医疗、休闲设施配套完善,最好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临近高速路,周边有方便快捷的交通道路网络。

2. Townhouse高品质的规划

Townhouse的社区规划应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创造出富有生气的建筑室内外空间。中国第一代的Townhouse产品中,如一栋洋房、康城等,在容积率为0.61~0.62的情况下,自身由灵活规划,提供了丰富的街景和足够的社区中央和组团绿化。而在以后的Townhouse产品中,容积率越来越高,规划形态主要是行列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容积率的限制,面宽加大了,进深减小了,层数也降低了,必然对规划形态有所影响。所以发展商应在重视户型设计的同时重视规划设计,提供更加理想的室外环境空间。

3. Townhouse产品的多样化

目前所谓Townhouse产品已由最初的三层为主、顶天立地、前后花园的联排住宅发展成为二类不同倾向的产品。一类是向高环境质量低密度发展,向别墅品质靠拢。具体在于加大面宽,降低层数。这一类可以被称为Townhouse 或独联体,因为有类产品每户之间侧墙已连接很少或不连接。平面形状往往表现为“L”形、“+”字形等。它所瞄准的是高档次的Townhouse消费者。

另一类产品是向高密度、低价位发展。增加层数,做成上下叠加。虽然每户都有或南或北的私家小园,但产品形态本身已更像城市集合住宅中的复式住宅。这类产品或称为叠拼,或称空中别墅或Cityhouse,也有叫做接地式住宅的。其产品存在的基础仍是市场对低密度住宅的追求,只不过它所瞄准的价位偏低,所提供的土地或庭院环境资源也不理想。这种产品分化其实也是Townhouse这种产品其自身特点决定的,它本身就是介于普通复式住宅与别墅之间的一种过渡产品。

4.立面的多元化与品质的高尚化

几年来Townhouse项目的立面设计多种多样,建筑风格非常的多元化。由于这类产品的特性与别墅不同,与多、高层住宅也不同,Townhouse的生活特点便是追求休闲,乡野味的生活。它不如别墅豪华阔气,但比城市普通集合住宅有明显的乡村倾向与高舒适性。以其产品品质特点来评判,其风格当突出高品质人情味与乡土化。

三、Townhouse项目开发中的问题

目前Townhouse项目开发中尚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不少开发商对Townhouse概念理解错误。将Townhouse作为一般住宅来开发。概念上的错误导致选址的错误,结果造成有的Townhouse项目有house而没有town,没有可以依托的城市外部配套环境。

其次是规划上的问题,片面追求高密度、容积率,有的达到0.7、0.8,使小区环境严重下降。根本不能发挥Townhouse这种居住形式的环境资源优势。

三是建筑规划设计上的问题,常常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照抄照搬国外项目,不考虑国内的气候条件与人文环境。另一种情况是设计师不理解这种产品的特性,以及其所体现的生活方式,设计出来的产品自然不能满足更高的使用需求,建筑外观形象与室内空间单调平庸、没有特色。

四是忽视社区环境的整体设计。建筑与环境自成体系,互不关联,环境设计粗糙,缺乏细部,室内室外环境过渡空间没有质量,没有把室外环境按照室内设计的精度进行设计和实施。对室内外空间环境的全方位整体设计可以表现为自然流畅,朴素清新的风格,同时在近人尺度的细部处理上精雕细琢,才更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和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应避免那种人工堆砌,矫揉造作的设计手法和假大空的环境空间。

五是规划设计中忽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不考虑建筑能耗标准,缺少能真正提高居住质量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技术的应用,使Townhouse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很快就在市场上失去。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规划范文 下一篇: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