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2-22 23:16:43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人物;障碍

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036-01

编剧在写作时,需要揣摩人物心理,使其刻画生动立体。情节由人来创造,人的行为和心理是改变情节发展方向的因素,而心理主导着行为,顾及情节的跌宕起伏,需要心理的特殊化。而表导演也需要从人物心理出发,体会人物。心理常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与周围人相似,没有特别令其他人难以接受的表现且符合社会规范。心理变态是指一个人的很多心理因素,比如思维、情感等与常人有很大差异,变得极端。定义变态行为或判断某种行为是否正常往往取决于这种行为所处的环境。其他用来判断行为正常性的标准包括行为文化标准、行为异常程度、行为是否给行为者造成不适、可识别疾病的存在,以及行为是否干扰个人机能并造成适应不良。

《哈姆雷特》讲述了王子复仇的故事。其中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是具有典型人物特点的,可以结合变态心理学进行分析。

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被哈姆雷特误杀,奥菲利娅受到极大刺激,导致精神失常,出现了种种幻想。这是一种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出例如过度警惕、重复经历创伤体验和精神麻木。此类病患必然是经历过极端的负面事件,但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其他症状则表现为躯体和精神的麻木状态――感情迟钝和社会退缩。菲丽娅得知父亲死后,直至她被水淹死前一刻也没有意识到死亡来临。患症后她开始演出本真,与之前的菲丽娅判若两人,这也是增加戏剧冲突的方法。本来一个逆来顺受的角色不被人重视,随着剧情发展她的个人特色越来越明显。

哈姆雷特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剧本中多次出现哈姆雷特的内心斗争思考并由他本人说出从而引导读者,引出事件。他在准备复仇的过程中过度焦虑担忧,难以控制焦虑情绪,心神不宁,易激动,这些证明他已经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这种情况在任何环境下都会焦虑不安。哈姆雷特面对弑父的叔叔、不忠的母亲、见风使舵的大臣,加之他已经知道真相并要所有人付出代价之际,作为一个受害者的儿子,他在一次次地忍耐,没有释放冲动的能量。同样,他也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比如他得知噩耗,并亲眼目睹了父亲的亡魂,导致了他对周围事物过度警惕,时常以那晚情景的重现来提醒自己,对母亲没了母子间的情感也疏远了他的朋友。这些都是突出的症状表现。

《雷雨》同样是一部多人物的作品,其中每个人物都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关系复杂,结构精巧,有很强的吸引力。作为心理分析,在这里选择繁漪与周朴园作例。

繁漪嫁给比自己大20岁的周朴园,存在心理落差,且周朴园看她只是生养的工具。如今在大家眼里她就是一个病人。与她年纪相仿的大少爷周萍的出现,给了她生活的希望。直到鲁四凤出现,她唯一的生活乐趣没有了。她和周萍以母子相称,使她苦闷积在心中。丈夫不体恤,下人把她当病人看,所以,她成了一座孤岛,内心早已经波涛汹涌,情绪非常不稳定,这是抑郁症中的单项抑郁。单项抑郁患者感觉悲伤,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睡眠及活动水平改变,产生自己没有价值及绝望和自杀的想法。最常见的抑郁情绪是悲伤。发作时就会有食欲睡眠的变化,没有胃口,失眠,行动迟缓。亲密关系中出现问题往往导致抑郁症。在那个年代,这尤其显得格外不正常,也难怪周朴园称她生病了。

周朴园是一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人,他对人总是扮演支配的角色。这是戏剧化情绪人格障碍。患者在处理社会交往中喜欢支配别人,性情暴躁,对人漠不关心,倾向于表现出冲动,而几乎不考虑自身安全或其他人的安全和需要。他还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趋向,对其他人有持续、普遍、无根据和适应不良的不信任和怀疑。这类患者认为别人会欺骗自己,于是过于关注别人的忠诚与信赖度,对证实了怀疑的事情提高了警惕,并能继续深挖,而且患者不会错过不容易注意到的细节。

在角色创造时,可以运用变态心理学来塑造人物,可以呈现一个朴实立体并且有特点的人物。作者可以宣泄内心的变态心理,不加掩饰,淋漓尽致地创造人物。同样,观众也可以通过剧目进行自我治疗与反思。作品里的角色行为可以与变态心理学结合,这个方面的心理学并不是大家印象里的怪诞与恐怖,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希望大家可以破除对它的误解。

参考文献:

[1][美]苏珊诺伦霍克西玛著.刘川,周冠英,王学成译.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

[2][苏]阿尼克斯特著.李衍柱等译.莎士比亚的创作[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3][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4]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2篇

汽车行业的传奇CEO艾柯卡说过,他上大学的时候学过的对管理公司比较有用的课只有两门,其中有一门就是变态心理学。

管理界的人大都熟悉一些性格理论,例如精神分析大师荣格的内倾型性格和外倾型性格理论,以及美国人据此开发的职业性格测试问卷MBTI。这些性格理论大多没有涉及变态心理学。2005年,英国萨里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博德和弗里松,用性格问卷对照测评了两组人――高层管理者和被诊断有精神病症状的罪犯,他们发现,有三种人格障碍在高管组中的比例竟然高于在精神病罪犯组中的比例。它们分别是:戏剧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强迫症型人格障碍。

这三种人格障碍其实都是可以容忍的。戏剧型人格障碍,又称歇斯底里型人格,主要表现为肤浅的魅力、不诚恳、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利用他人;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大、过分关注自我而缺乏同理心、无视他人利益并且剥削他人;强迫症型人格障碍,则主要表现为完美主义、对工作过度投入、固执、专制等。

谈到戏剧型人格,我不禁想起曾经接触过的一位来自总部的公司高层。初次见面,他很快便博得了大家的好感。但是很快我发现他并不真的对我们感兴趣,他要我们写邮件给他,提出我们的建议,我们照做了,可他却没有任何回复。我想,这就是所谓“肤浅的魅力”吧。而他深入基层的巡视,也不过是逢场作戏的“路演”罢了。我有时候会想,那些过多的培训所提供的领导“技巧”(实际上多是忽悠人的把戏),如果全部生搬硬套地贯彻下来,久而久之,是否会把一些本来人格正常的人变成戏剧型人格的人呢?戏剧型人格障碍更让我想起惠普前CEO菲奥莉娜的一句名言――管理就是一场表演。哗众取宠,的确能够鼓舞一时的士气,但真正的管理,光靠哗众取宠是远远不够的。

说到自恋,我想起了迈克尔・麦考比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文章――《自恋的领导人:难以置信的优点,难以避免的缺陷》。文中提到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以及甲骨文公司创始人埃里森,并把他们作为正面例子。我想如果麦考比了解华为,他一定会把任正非也名列其中。自恋的领导人的确能够力排众议,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在现实中,很多领导人的自恋情结却往往导致了失败。

至于强迫症型人格,这几乎就是美德了。勤奋、工作狂、没有个人生活、工作就是一切,这些都让企业的股东们感到欣慰,难怪高层管理者中具有强迫症型人格的人比例较高。这种人如果在你的企业工作,难道你会不愿意重点提拔他们吗?

以上三种在高层管理者中高发的人格障碍,都是双刃剑,虽然有不利于管理的一面,但也毕竟都有可取之处。真正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是以下三大人格障碍: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以及边缘型人格障碍。企业对于这三大人格障碍,绝对不可容忍。

型人格障碍,主要体现在道德内化的失败,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良心被狗吃了”。

多年前,我在《温哥华太阳报》上读到这样一段关于领导人“人格变态”的话:

“人格的人有能力装扮成理想的领袖,他们能够表现出企业需要的品质。”纽约的心理学家巴比克如是说。他估计,在大约100个同事中,有一到两个是人格的人。他告诉人们,人格的人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他们衣冠楚楚,富有魅力,完全像一个优秀领导人。但是面具背后,隐藏着他们的狡诈和蛮横,他们侵吞公司资产,危害股东权益。

行为模式的本质,是正常的外表下隐藏着不正常的敌意。由于社会化过程失败,没有内化道德规范形成良知,或者没有形成控制愤怒与攻击性的能力,因而会做出伤害周围人的事情。

研究人格长达40年之久的加拿大心理学家海尔认为,对企业领导人进行人格检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企业中大量存在的欺诈行为。然而,我并不像海尔那样乐观,在我看来,这些人早已聪明到可以骗过心理测验。

巴比克和海尔两位专家列举了10条判断高管的表现:

衣冠楚楚,有魅力

谈话时话题大多引向他自己

贬低他人,抬高自己

对同事、客户、合作伙伴撒谎时脸不变色心不跳

认为不如他聪明或被他利用的人愚蠢

奉行投机主义,憎恨失败,不择手段地争取成功

令人感觉冷漠,非常工于心计

行事不道德,不诚实

在公司内部拉帮结派,以牟取私利

对危害公司、股东、员工的失误毫无悔恨之意

公司大了,难免会有人格的人出现,也就是俗称的“害群之马”。这些人在工作中欺负同事,怠慢甚至侮辱客户,压榨供应商,消极怠工,损坏公物,偷窃公司财物,窃取公司商业机密,违反纪律,撒谎,装病,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向上级提出不合理要求,无理取闹地跟公司打官司,假公济私,损公肥私,贪赃枉法。很多人格的人,通过努力、聪明、魅力爬到领导岗位,然后就开始虐待下属,,逐渐暴露出其本质。其危害程度随着职位的增长而增长,必须对此特别引起警惕。

也许那些让你头疼的经理人实际上就是人格的人。管理者不妨从心理学角度思考他们的问题,而不必过于自责。对付害群之马,几乎没有什么十足有效的办法。人格是一种人格障碍,几乎无药可治,心理治疗对它也基本不起作用,因为这不是精神病,因此也不能把他们送进精神病院。这么多年来,对于人格,精神健康领域的研究,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看来,对于企业而言,在招聘这一关把这类人直接过滤掉,才是上策。有专家称,人格的人外表通常还比较有魅力,脑子也比较聪明,一开始往往看不出他们的危害。所以,企业在选拔人才,特别是选拔管理者的时候,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人格的人优秀的外表和智力迷惑。企业需要特别注意敬而远之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的人:

第一,多疑。他们怀疑下属的忠诚,不相信周围人的诚意,过度揣摩上级的心意。总之,他们时刻在监督或提防别人。

第二,情绪管理能力缺失。他们喜怒无常,做事冲动,像三岁小孩,说变脸就变脸。

第三,感恩心缺失,不知恩图报。这样的人,企业在他们身上的投资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无论企业如何善待他们,他们都仍然觉得企业欠他们的。个别不懂知恩图报的人,在一段时间内对上级会十分温柔顺从,但这只是为了利用上级,这种“功利性的温柔”绝不会长久。

第四,羞耻心和内疚感缺失。他们中的有些人信奉“超越世俗”的道德准则――马基雅维利主义(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代表作为《君主论》),即利用他人,视他人为工具。他们认为周围的人都过于愚蠢,只配为自己所利用。

偏执型人格障碍,实际上其主要表现并不是“偏执”,而是“多疑”。不信任人的领导,是最难追随的领导,他们不信任下属的动机,总是把人往坏处想,处处设防,城府极深;不信任人的下属,是最难领导的下属,他们不信任上级的动机,总是把人往坏处想,无法安心工作,而且不断滋生是非,破坏团队士气。可以说,任何伟大的管理者都无法激励偏执型的领导人,而至多能够把偏执型领导人对团队的危害最小化。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是喜怒无常。具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情绪不成熟、不稳定,行为冲动,不计后果,自我控制能力薄弱。这类员工经常与他人发生冲突,会极大地牵扯管理者的精力。边缘型员工的发作往往具有周期性,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引发一次冲突,对团队士气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无论哪种人格障碍,都是在个人成长经历中逐渐形成的,因此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转变。具有人格障碍的人一旦进入企业,往往会成为企业的负资产。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在招聘这一关过滤掉以上三种变态人格。此外,作为企业管理者,还要警惕抑郁症,它是自杀的罪魁祸首。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3篇

第一节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人的心理活动存在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这种正常与异常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

对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理解:

1.有精神障碍的人,其心理活动并非全是异常;

2.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相互转化;

3.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类群体中并存是永恒的。

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尚缺乏确切定义(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有观点认为,应将异常心理作为疾病来研究------病理心理学;

也有观点认为,有相当多的心理异常,尚无器质性损害证据,不能称作“疾病”,只能看作脑的功能。

目前只能用”Abnormal psychology”,即变态心理学或异常心理学来命名。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

变态心理学:心理学分支,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分支,着重研究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二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1 精神分析的理论说明

两个基本命题: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性的冲动,广义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性”:个体为了求得愉悦而对躯体部分进行的操作活动(如吸吮、抚摸)。

主要观点(基于上述命题推演出的判断):

(1)力必多: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口腔欲阶段:出生~1岁左右,婴儿的生物本能与欲望主要是获取满足与舒适。“自我界限”尚未形成,整个心理生活处于“自爱”阶段;

欲阶段:2~3岁,心理发展上,最主要的课题是学习如何控制、驾驭自己的生物本能和生理机能,来适应现实的世界。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幼儿反抗期”;

生殖器欲阶段:4~5岁,完成“自我界线”的划分,同时已能区分男女两性差别,表现出对异性父母的特殊情感----“性蕾期”。

人的心理结构:

潜意识:被深深埋藏而不能被意识到的精神活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幻想、梦、精神错乱、催眠状态、或精神分析时使用“自由联想”,才会出现于意识中;

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精神活动,虽属无意识,但经本人加以注意或努力,即可易于浮现到意识境界;

意识:能被意识到的精神活动。

人的防御机制

防止冲突引起焦虑的能力(弗洛伊德称之为“压抑”或“克制能力”);

是应对挫折或困难时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方法;

多为无意识过程;

恰当地使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而过度、不当使用则可能为病态表现;

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必要条件。如果发展受挫,会出现性心理发展的“固著”或“退化”,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和心理异常;

“自我”必须学习外部世界,理性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因而体验焦虑;

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如果克制和压抑非理性冲动的力量不足,会产生异常心理和行为;如果压抑力量足够强大,会形成意识不到的痛苦,这种冲突痛苦隐藏在潜意识中,但常会以扭曲的形式变相表达出来。

2 行为主义的解释

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

巴甫洛夫既非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亦非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心理与行为,而是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条件刺激 (食物)

+ 反射(流涎)

非条件刺激(铃声)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理论:

三个特征:

强度: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存在强弱之分;

平衡性: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强度的均衡性,存在平衡与不平衡之分;

灵活性: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有灵活与不灵活之分;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

尽管目前许多学者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开端,但按上述路线探索人类心理现象的第一人是桑代克;

美国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

华生:旧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其将对人或动物的行为的环境影响归纳为:刺激与反应(S- R)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其发明了“斯金纳箱”,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评价1

不同行为主义观点,虽然其各具特色,但最终按科学发展的自身规律,达到互补的目标。特别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脑科学的结合,对人类变态心理学的解释与矫正,开辟了新的途径;

评价 2:

尽管对行为主义理论也有褒贬之辞,但其下述论点得到人们的认可,即:人类无论是在种系进化中,还是在个体发育中,其定向反射(探究反射)作为一种适应环境和积累经验的本能(认知本能),绝对是心理发展的动力之一。

3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关注人的经验,将人作为处在其整个生活过程中的一个整体进行理解;

强调人类独有的特性,如选择性,创造性和自我实现;

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的潜能和发展;

潜能概念:人的潜在发展能力;

潜能性质:无论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均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解释:

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基本焦虑”),即“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人的根本意义是“存在”,是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性,同时又有义务维护自已赖以生存的群体---人类社会,因此必须承担“责任”。 这种“存在”与“责任”的冲突对立所造成的焦虑,就是“存在焦虑”;

第三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正常心理活动功能:

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异常心理活动:

上述正常心理活动功能丧失,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社会活动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受到损害。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

(1)、内省经验标准:

病人: 病人本人的主观体验;

观察者: 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对被观察的行为作出正常或异常的判断;一致性训练问题。

(2)、社会适应标准:

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能否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否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

是否具有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相称的社会能力。

将个体的行为与社会行为常模相比较

4、心理学区分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其形式和内容上必需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

自知力:

定义:患者对自已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

“自知力丧失”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鉴定标准:自知力,妄想

(2)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鉴定标准:情感(逻辑、意向)倒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而言的稳定性。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个性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需怀疑其心理活动出现异常。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变态心理学 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96-02

变态心理学教学存在内容抽象、空洞,缺乏特征性等问题,缺乏临床实践的在校生难以掌握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学生普遍反映本门课程学习难度大,各种概念及相关疾病临床表现难以理解,部分精神心理疾病临床症状类似而难以区分。多数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招收文科生或文理兼招,其专业培养方案缺乏系统的诊断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医学科目的教学,学生相关医学的基础较差,虽然通过系统的变态心理学理论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相应精神心理疾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理论知识,但学生难以将理论联系实际,对于部分精神心理疾病难以理解,甚至部分该专业毕业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识别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使本门课程知识的掌握存在表面化倾向。提高变态心理学教学质量,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从事变态心理学的教学经验,探讨适用于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变态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以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应用PBL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PBL教学法(基于问题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五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常以小组进行,以问题为中心,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激发学生创新性、主动性等优点,目前在各学科教育中已广泛应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变态心理学教学章节的特点,选取部分较难掌握的疾病或重点内容,如精神分裂症、癔症、广泛性焦虑等,在授课之前布置相应的病例并提出相关问题,如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相关干预方案等,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以书面作业或在课堂中回答这些问题,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关资料的查阅,问题讨论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其良好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授课教师针对病例予以适当讲解,以加深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理解。PBL教学法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将之前部分科目的相关知识进行很好的链接。如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内容需复习普通心理学课程中关于心境的含义,完成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相关问题需了解发展心理学的部分内容,理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社会康复需结合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二、加强课堂案例讨论,强化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理解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部分精神心理疾病过于抽象使学生难以理解,如人格障碍与普通人相似使学生很难区分,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因学生缺乏临床实践难以掌握其妄想、幻觉、情感淡漠等临床特点。只有将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典型症状与具体案例相结合,避免单纯的理论讲述,才能使学生充分了解该病特点。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学习内容;在临床案例教学时,增加案例讨论学时数;根据案例分析其临床症状并完成课后相关作业,以增强学生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三、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变态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不易掌握的章节可以通过运用学生感兴趣、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电影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避免填鸭式或纯理论教学影响学习效果。如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在本门课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学生缺乏临床实践,较难理解该病幻觉、妄想、智力等方面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选择观看电影《美丽的心灵》的部分内容,通过分析影视作品中纳什的特点,结合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该病的幻觉、妄想的临床表现。同时,影片中纳什在服用药物过程中出现的思维活动缓慢、情感表达异常、下降等特点,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抗精神病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康复的意义。在孤独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缺乏孤独症临床经验的实际,可以通过选取观看电影《雨人》的部分内容,结合雷蒙的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kanner三联征(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动作行为刻板)”的临床表现。对于部分较为空洞的教学内容,如人格障碍,可以结合某些历史、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讲授偏执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讲授冲动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水浒传》中的李逵;讲授强迫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历史中的诸葛亮。通过介绍这些人物的相关事迹帮助学生掌握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部分心理疾病,如神经症,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要求学生分组模拟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通过亲身参与感受,了解相关心理疾病的特点及问诊注意事项,加深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理解。

四、改革考核模式,提高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题目主要由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这种考核方式存在死记硬背、内容偏多、不重视实践操作技能掌握及学生易作弊等诸多弊端。变态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质的学科,其考核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赣南医学院自开办应用心理学专业以来,变态心理学考试试题全部由案例组成,要求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决相关问题,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将变态心理学科目成绩分多次考核,将在PBL教学过程中的发言情况、平时案例分析及讨论情况、课程论文、病例情景模拟等内容作为成绩的一部分,考核学生平时对各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总结,达到教学目的。

五、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传统的变态心理学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课间见习,使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因此,对于某些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神经症、抑郁症,或综合医院常见的心理问题,如躯体形式障碍、肿瘤科患者身心问题等,应尽可能安排精神科或综合医院心理卫生门诊的课间见习教学。学生通过查阅病历、观摩问诊、案例讨论、询问病史等临床活动,结合心理测验及相关心理治疗等工作,了解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分类、诊断标准,提高问诊、询问病史、精神检查、辅助诊断、常用心理测验量表使用等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目的。

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视人文精神培养

目前,我国重性精神病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而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应急相关障碍等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变态心理学教学需要适应时代要求,将课程重点内容向神经症等倾斜。同时,由于历史和社会文化原因,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容易受到社会歧视,在就医过程中更需要心理治疗工作人员的支持、鼓励和理解。因此,在具体的变态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如增加变态心理学发展史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在历史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了解人文精神在变态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等学科逐步建立在人类发展史上的意义。通过相关的介绍,提升学生人格的整体境界。

综上所述,通过对变态心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丰富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变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心理测试与评估、发展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相关科目的掌握和理解,能够初步识别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优秀的临床心理工作人才打下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新民.变态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王红星,蔡焯基.提高医学生精神病学临床教学质量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202-204.

[3] 潘俊.关于高职高专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8):108.

[4] 郭慧荣.《精神病学》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原则与程序[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117-118.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变态心理学;基于问题学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38-02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和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变态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指导,研究异常心理的表现与分类,探讨其原因与机制,揭示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转变的规律,并把这些成果应用于异常心理防治实践[1]。因此这门学科的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更应该侧重对异常心理的实践能力的掌握,即解释、评估、鉴别、治疗和处理等基本技能。然而,变态心理学的学习对很多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更好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成为了目前教学的重点。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大多较为传统,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成为变态心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介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对知识点有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使之成为变态心理学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一、“基于问题学习”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让学生通过解决不一定具有正确答案的真实性问题来获取知识的教学,是由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构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2]。PBL的主要特征包括:问题是课程的关键;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习的辅导者或引导者;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共同学习;问题是解决问题技能发展的载体;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新信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是各种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核心思路。针对PBL的效果,研究者发现PBL虽然在短期里不能让学生学到较多的知识性内容(长期看,PBL的学生保持的程度要好),但是却能让学生在短时间里获得解决问题、高层次思维等能力,对学习过程保持更高的满意感[3]。本次基于问题学习的“问题”是癔症,选择这一问题,是源于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教学框架完成之后,大多数学生对癔症这一概念依然一知半解,对它的来源、分类、诊断和鉴别诊断等仍不明确,针对变态心理学中类似的难点问题,采取更为新颖的教学方式,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基于问题学习”的具体操作环节

虽然PBL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但是都具有相似的环节过程[4]。下面结合“癔症”案例,谈谈基于问题学习的具体操作环节。

1.呈现问题情境。在呈现问题之前,教师必须创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中能够自由地提出建议并表达思想。例如,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谈话:“同学们,当我们学习‘癔症’这个知识点时,我们的学习方式与过去有所不同。在学习癔症的过程中,你们要自己承担绝大多数的工作,学会如何自己了解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要学会自己指导自己。我在这里只是一个配角或者一个顾问,帮你们澄清自己的想法,对行动的历程提点建议,但我不会告诉你们答案,也不会判断对错。”呈现给学生的问题情境,应该与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理论课中学习到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如有学生提问“灵魂附体是不是就是癔症?”即可作为很好的问题情境。不是所有的疑问都能成为好的问题情境,教师选择的问题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学生先前经验出发;第二,问题具有真实性;第三,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第四,鼓励结构不良问题;第五,问题需要合作解决。在PBL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作为设计者、支持者与评价者[5]。例如,提问“什么是癔症性病态人格”,鼓励学生分析这个概念,用真实性案例让学生讨论,不批评学生不标准的答案。除此之外,一次给学生提供的信息不能过多,学生必须通过设问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料,学生在这个具有有限问题的问题中分析更多的信息,有学生提到“表现欲”,这是一个很接近正确答案“高度自我显示性”的回答,予以肯定,其余不加赘述。

2.研究问题。确定了问题后,就要开始对问题“癔症性病态人格”进行研究,工作“白板”(whiteboard)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考工具,共包括问题中的事实信息(facts)――癔症、病态、人格,学生们的想法和假设(ideas)――是否分析人格特征?所确定的学习议题(learning issues)――情绪性、暗示性、自我显示性、幻想性和行动计划(action plan)――查找资料、分析实例。要从学生中挑选一个人做记录员,负责在白板上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师生一同来填写这个白板,进一步澄清学生的思想。

当学生熟悉白板的操作后,要让他们尽可能地发散出解决问题的想法、有关问题的事实以及待澄清的学习论题。完成白板的前三栏后,每个或者每组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想法来加以检验。一旦这个想法被认可,这个或这组学生就要看一看学习议题栏,并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疑问去加以调查研究。最后转到最后一栏,看看什么信息来源可给他们所选的疑问提供更多的信息。他们要使用最后两栏中的信息,草拟出一份具体的行动计划。教师告诉学生他们可以使用多少节课来进行独立研究工作,并让他们开始工作。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随着学习的进行,学生能更多地管理他们的学习要点,教师就要慢慢地“隐退”。学生们分头去探索他们所确定的学习要点[5]。

3.重新研究问题。当学生做完独立研究后,全班又重新聚集在一起,对“癔症”这一问题进行再次考察。教师首先让每个或者每组学生报告他们的工作。与此同时,教师要对学生所使用的资源、时间的利用以及对他们行动计划的整体有效性进行评定[3]。学生们根据其他小组所做的研究又产生了新的疑问,或者又想到了一些新的解决办法。这时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额外的研究时间,让他们检验这些新的疑问和解决办法。在第二轮研究中,各小组可能会去研究在第一轮研究中所没有研究的其他解决方法。如果没有新的疑问和解决方法产生,全班或者各小组可以投票决定他们想用哪一个解决方法来完成他们的项目。教师也可补充一些新问题。

4.交流与汇报。交流和汇报研究成果是整个PBL任务所要达到的成果目标,它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的研究成果既可以包括许多不同的部分,每个或每组学生分别完成各部分,也可以使各组合并各自的项目。

5.反思与评价。为了帮助学生提炼所学到的东西,教师要有意地鼓励学生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思考这个问题与以前所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如提问“‘癔症性木僵’和‘精神病性木僵’的异同”,这对帮助学生概括和理解知识的应用情境非常有帮助。而评价是贯穿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整个小组的表现以及问题本身的质量。当然开始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些困难,教师可能要给他们提供一张自我评价表来帮助学生过渡。从教师能力提升方面来说,与平时的“只受不授”的学习比较起来,对“癔症”这一知识点获得了更深入的学习和透彻的理解。查阅资料是对于癔症的知识不断更新的过程,知识面也在扩大。因为总览大局,要给与学生以指导,对每个的知识点都记忆深刻,分析点评更为生动,讲述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多变。

三、体会

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变得更加受重视,教师教得不好,学生就不愿意学。变态心理学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始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问题学习”在变态心理学各个章节的学习中都可以采用,都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但对担任“设计者”、“支持者”、“评价者”的教师而言,无疑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经验的教师更容易胜任,他们对知识点重复次数多,理解透彻,在设计问题方案时各方兼顾,课程进行当中引导方向,抓住主题,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更为中肯,易被学生接受;新教师往往会存在这方面的局限。以“基于问题学习”方式教学,能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未来高校教改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变态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Barrows,H.S.,&Tamblyn,R.Problem-Based Learning: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M].Springer,New York,1980.

[3]Norman,G.R.,&Schmidt,H.G.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urricula:theory,practice and paper darts[J].Medical education,2000,(34):721-728.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在中小学的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2):22-3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南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资助。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意义学习;变态心理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64-03

一、变态心理学课程及其教学困境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亦称为心理病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障碍与异常行为的科学。大学本科教育中,变态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四部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标准;心理学各理论流派对心理异常的解释与观点;心理异常的实质即异常心理的原因、机制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的分类和表现特点。[1]

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变态心理学是我国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核心课程,是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的重点内容。可见,变态心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虽然多数学生对各类心理障碍案例较感兴趣,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形成原因仍需进一步探讨,导致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都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变态心理学中绝大多数心理障碍患者都不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对象,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要推动变态心理学的教学改革,必须转变教学思维,将专业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有效的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有意义的、内发的和经验的学习。罗杰斯的意义学习观为这种教改的尝试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罗杰斯的意义学习观简介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C.R.Rogers)指出,意义学习(或有意义学习)(Significant learning)是指所学的知识能够引起变化、全面渗入人格和人的行动之中的学习。[2]这样的学习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渗透到了学生个人的成长经验之中,学习的结果既是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

在罗杰斯意义学习观中,学习是以以下十个假设为基础的:第一,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第二,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第三,学习是学习者对自身状态变化的觉察;第四,外部威胁最小时,学习内容才更易被觉知、理解和同化;第五,把有意义的经验与其他部分区别开来,学习就会得以顺利进行;第六,有意义的学多是通过“实际做”获得的;第七,学习者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要比被动的学习有效得多;第八,最持久的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内发的,最有效的学习是整个人的智力与情绪参与的学习;第九,自我评价比他人评价对学习更为重要;第十,学会学习的过程(learning the process of learning),使自己与变化的过程相结合,并对经验持续开放。[3]

意义学习不仅证明了有意义的、内发的、经验的学习的可能性,而且也表明了有意义的、依赖于自己的学习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可行方式。[4]这一理论为变态心理学的教学实践打开了新思路。

三、罗杰斯意义学习观视域下的变态心理学教学实践

(一)专业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相结合

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内在潜能,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学习、发现、扩充知识经验的欲望能够释放出来。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教师必须根据学习者的天然学习需要进行教学。此外,罗杰斯还指出,当学习者觉察到学习材料的意义与他们的目的的关系时,就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5]这就意味着教师在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

经调查,教师发现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单纯的理论授课兴趣不大,学生普遍希望有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能在课堂上讲授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并希望以课程为凭借,提高处理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的心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引入一些学生较感兴趣的教学环节,如在讲授心理评估三要素之一评估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时,教师强调了良好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并引入了“真假情侣”环节。随即播放10个小视频,视频内容是10位男生分别向10位女生表白说“我爱你”,其中有五对男女是真正的恋人,另外五对是临时的“拉郎配”,请学生猜猜哪组为真哪组为假。辨别真假的要素既包括声音和语调等言语线索,也包括眼神、面部表情、面部朝向、身体朝向、身体动作和空间距离等非言语线索,这些线索不仅是心理障碍评估的要点,其实也是心理咨询中心理学工作者须观察的要素。此外,教师还借此环节介绍了心理咨询时来访者言语线索和非言语线索不一致时的应对方法。类似的活动环节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颇受学生欢迎。

在讲授焦虑症中日常焦虑的应对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简化版的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和想象音乐放松训练。简化版的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即由教师采用“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的顺序,现场指导学生依次放松双手、前臂、上臂、前额、嘴唇、颈背、肩膀和下颈部、胸部、腹部等身体部位;想象音乐放松训练即以音乐为背景,学生在老师的指示下想象特定的情境,达到放松的目的。此外,教师还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放松训练应对失眠。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罗杰斯认为,最持久的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内发的,最有效的学习是整个人的智力与情绪参与的学习。学习者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要比被动的学习有效得多。[6]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课堂试讲环节、小组讨论环节和情景剧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从教学内容中抽取出“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这一章交由学生讲授,把全班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节内容。在多个年级试验后发现,学生对课堂试讲的积极性很高,大多数小组备课很充分,并积极查阅参考资料给其他小组的学生拓展视野,有部分小组还播放了相应的心理视频,如讲授“抽动障碍”的小组播放了心理电影《叫我第一名》片段、讲授“学习障碍”的小组播放了心理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片段,讲授“注意缺陷与多动症障碍”的小组播放了心理访谈视频《我家有个多动症》,这些素材极大程度的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理。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在最后的补充总结前先由本小组成员评价本小组的讲授,之所以强调自我评价,是由于意义学习观认为自我评价比他人评价对学习更为重要,当学习者比较多的注意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而不是靠别人评价时,独立性、创造性、自力更生等因素都会对有意义的学习起促进作用。[7]

罗杰斯特别针对大学教学提出了“学习自由模式”,他坚信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自主性,强调讨论式学习比讲座式教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8]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开展小组讨论,首先采用随机的方式划分小组,然后提出讨论主题,如运用心理学各理论流派分析青少年吸烟成瘾现象、躯体化障碍与疑病症的异同点、强迫冲动障碍与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区别等,引导学生组内充分讨论,最后组间交流。

情景剧的开展须有一个前提,即学生只有掌握了课本知识才有可能把知识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讲授完“癔症”这一章后,把全班学生分成3个小组,然后把“癔症”中的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漫游和分离性身份障碍作为3个主题随机分派给3个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主题用30分钟时间准备8分钟的情景剧,用剧情充分展示出相应的临床表现、产生原因和治疗方式。该环节深受历届学生欢迎,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三)“实际做”――帮助学生获取“行动中的知识”

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学多是通过“实际做”获得的。“实际做”是改进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如要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在教室里学习和在手术室里学习是不一样的。[9]这种“实际做”的理念与美国学者舍恩提出的“行动中的知识”有异曲同工之处。所谓“行动中的知识”,是指专业工作中那些书本知识无法发挥效用,而只能凭借实践者通过体悟、反思而形成的知识。[10]通常这种知识需要通过长期的专业实践慢慢积累,但也可以从大量模拟性实践训练中获得。

变态心理学的实践教学通常会安排学生到精神病院进行短期实践或临床观摩,但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直接观察和接触心理障碍患者的机会不多,而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又复杂多样,容易混淆,要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实属不易。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沙盘游戏疗法(sandplay therapy),该疗法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瑞士荣格心理分析师多拉・卡尔夫(Dora Kalff)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其特点是在治疗关系和沙盘的“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建。沙盘中所表现的系列沙盘意象,营造出沙盘游戏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发展。[11]

在讲授“抑郁症”时,教师引入了荣格心理分析师茹思・安曼(Ruth Ammann)的案例,她曾经治愈了40岁的重度抑郁女性伊娃,共经历了16次沙盘,她在著作中清晰地呈现了这16幅沙盘图。[12]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把这16幅沙盘图呈现给学生,并请学生动手在沙箱中模拟出这些沙盘图,然后由教师结合系列沙盘讲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成因和治疗方式。再如讲授“焦虑障碍”时,教师介绍了学者陈顺森的案例,他曾经治愈了一位重度考试焦虑学生,历经20次沙盘。教师也请学生亲手在沙箱中模拟出这些沙盘图,然后给学生介绍该患者的沙盘图如何从最初的贫瘠、凌乱、静态发展到丰富、有序、动态,并最终实现自我整合。[13]通过“实际做”,把患者的心路历程清晰的重现在沙盘上,赋予无形的心理以可见的表现和转化形式,给教学带来了形象直观的视觉效果,极大改善了授课效果。

在讲授人本主义理论中的“共情”时,教师开展了一场团体心理辅导:“漂流瓶”。活动步骤大致如下:请学生把自己的小困惑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不记名),然后塞进漂流瓶里扔入“大海”漂流;教师着重讲解共情的含义、意义及共情的五个水平;漂流瓶漂到每一位学生手中(每位学生拿到的都是他人漂流瓶),要求学生对漂流瓶中的小烦恼做出共情,并要求写在小纸条上;各学生依次宣读纸条上的小困惑及自己的共情内容;分享活动感悟;教师总结。通过这样的“实际做”,一则让学生宣泄了压力,二则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人本主义的重要知识点共情,三则学生体会到共情不但可以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也可用于日常生活。

在讲授“自杀的预防”时,教师在教室现场设立了危机热线电话,由教师提供危机事件,学生现场模拟热线干预。通过这样的“实际做”,学生掌握了电话咨询的策略。

综上所述,以罗杰斯意义学习观指导下的变态心理学教学实践,主要采用的是把专业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以及“实际做”――帮助学生获取“行动中的知识”这三种措施,由此而带来的学习效果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变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 注 释 ]

[1] 刘毅,路红.变态心理学(第二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2.

[2][3][4][5][6][7][8][9]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4,442-443,442,442,443,443,

451,443.

[10] 唐纳德・A・舍恩著,郝彩虹等译.培养反映的实践者――专业领域中关于教与学的一项全新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

[11] 高岚,申荷永.沙盘游戏疗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5.

[12] 茹思・安曼著,张敏等译.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创造过程中的呈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9-79.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7篇

变态心理学简史

早在公元前4、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已经开始对人的变态心理进行过一些描述和研究,并试图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心理异常现象。他反对以求神诅咒等方法对待患者,认为应从患者的身体和大脑中寻找致病原因。

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另一位古希腊医生阿斯克列皮阿德斯首先使用了“心理障碍”与“心理不健全”的术语。此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变态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领域,使有关变态心理的研究从思辨转向实验,从患者的外部表现进入其内心活动。在中国,公元前11世纪的殷代末期,就已有“狂”这一病名载于文献。成书于秦汉时期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最早列出“癫狂篇”,对变态心理作了医学描述,并且存录了有关治疗的资料。以后历代医家和学者在探讨医药或哲理的过程中,对于变态心理的表现、成因和矫治等屡有论述,至明清时期,更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重要的进展。

二十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各国有关变态心理学的著作陆续介绍到中国。中国学者朱光潜等较系统地评价变态心理学的各种学派,论述了这一学科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推动了当时中国变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其后,不少学者相继撰写有关变态心理学的著作,并开展了实验与临床的研究。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整个心理学、特别是医学心理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变态心理学受到重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变态心理学的内容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从异常与正常的对照中更加清楚地揭示人的心理本质,即揭示心理现象对于大脑的依赖关系,以及对于客观现实的依赖关系。

变态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包括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为基础,它的研究成果又可为普通心理学开辟新的工作领域,提炼新的研究课题,从而充实、丰富普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医学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交叉渗透,互为补充。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不同的任务和课题。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以变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直接服务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其临床资料和实践成果又可丰富变态心理学的内容,验证变态心理学的理论和假说。

对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有多种探索途径。由于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对变态心理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在变态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不少试图解释各种病态心理或行为的变态心理模式。这些模式都较注意根据统计结果区分病态和常态,考虑到变态心理和常态心理之间存在连续的量的改变。通常,人们总是把在群体中出现频率高的心理现象称为常态,反之则称为变态。例如,在群体中智力的分布,呈现为常态曲线,若以智商表示,群体中95%以上的人的智商在70~129之间,属正常;智商不到70者,约占5%以下,则被视为智力低下;130以上者则一般称之为智力超常。

按躯体疾病的模式来理解变态心理,称为生物医学模式又称疾病模式。希波克拉底曾以四种体液不平衡来解释变态心理。中医沿用躯体疾病的理论对癫狂进行辨证论治,即属于这一模式的代表。19世纪菲尔肖提出细胞病理学说之后,从人脑的组织结构改变中找寻变态心理的原因曾风行一时。最成功的例子是麻痹性痴呆,病理学家不仅发现了患者脑结构的典型改变,而且还从死者的脑组织中找到了苍白螺旋体。此外,各种急性和慢性器质性脑病综合征以及症状性精神病都显示了变态心理与躯体疾病、特别是脑病的因果关系。于是,变态心理的医学模式获得了大量的论据。

精神异常被看作是一种疾病状态,躯体和行为的异常改变组成其症状,根据特别的症状组合即可作出疾病诊断。克雷佩林根据大量临床观察经验,按照医学模式对形形的变态心理加以分类,建立了精神疾病现代分类系统的雏型。

心里动力学模式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说明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认为变态心理不符合一般疾病的概念,而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即内驱力和欲望引起的内在冲突,以致产生固恋及倒退行为等,这均可引起情绪障碍甚至导致心理变态。

处于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经常要求获得满足,但又因社会的制约而不得不被意识压制下去,于是形成内心冲突,因而往往引起焦虑。为了减轻或消除焦虑时的紧张不安,以保障内心的安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系列心理防御机制,各种变态心理就是各种防御机制单个的或多个组合起来发生作用的外部表现。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的过度运用,常引起明显的精神异常和人格缺陷。

行为主义模式以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来说明病态行为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即所谓心理冲突之类概念不过是主观臆测,不可能进行客观的测量和评定,对变态心理的研究应注重于可观察的行为表现;病态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而也可以经过再学习,通过对抗性条件作用加以矫正。行为疗法应用于临床,在矫正恐怖症性变态等病态行为方面取得的成效,使这一模式经受了实践检验,获得支持,并对行为医学的兴起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学模式强调社会因素对发生变态心理的作用,认为经济贫困、种族歧视、生活变更、社会压力等,都可能引起变态心理,而变态心理乃是社会病理学的反映。跨文化精神病学的研究成果显示,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对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患病率的统计分析、症状的表现形式以及预后的估计等,都可能存在差别。例如,从社会利益的角度来看,人格障碍、性变态,瘾癖之类问题,都是破坏性的、属于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为社会所不容。从医学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类人存在着心理变态,致于不能恰当地适应社会生活。

变态心理有多种表现形式,可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其严重程度分类。按心理过程或症状,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

评定心理现象是否异常,有赖于制定明确的客观标准。然而,心理的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限往往只是相对而言,不一定十分清楚,有时又可互相重叠。一般说来,所谓异常至少有三方面的含义:首先从统计学方面考察:处于群体中常态曲线两个极端的个体处于异常;其次从个人生活史考察:常把个体当前的心理活动与以往的加以对比,看是否有异于寻常的改变,临床病史往往会反映出这类变化;最后从社会适应状况考察:可根据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缺陷的程度,分析其是否属于异常,患者的家属常常是以此为标准而要求治疗。此外,在评定心理现象是否异常时,不可忽略参考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资料。

对变态心理的矫治,可分为心理治疗和躯体治疗两大类。

心理治疗是矫正变态心理的基本方法。由于各学派的理论观点不同,施治方法也各有所异。言语和非言语的心理疗法目前均已被广泛用于各类变态心理患者;催眠疗法、暗示疗法、行为疗法等则各有其相应的适应症,只有选择恰当,才能获得显著的疗效。

躯体治疗包括精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生理治疗和外科治疗。20世纪50年代初,精神药物问世之后,改变了以往对严重的行为碍障束手无策的状态。精神药物对幻觉、妄想等表现的精神病以及躁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情感障碍,都有显著治疗效果。30年代开始使用的胰岛素治疗,已为精神药物所取代,电休克治疗几乎极少应用;对一些严重的难以治愈的变态心理,也很少使用对症性精神外科治疗。此外,包括心理治疗、躯体治疗、工作治疗、文娱治疗的综合性疗法,效果显著,被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所重视和采用。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8篇

PBL教学法(基于问题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五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常以小组进行,以问题为中心,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激发学生创新性、主动性等优点,目前在各学科教育中已广泛应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变态心理学教学章节的特点,选取部分较难掌握的疾病或重点内容,如精神分裂症、癔症、广泛性焦虑等,在授课之前布置相应的病例并提出相关问题,如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相关干预方案等,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以书面作业或在课堂中回答这些问题,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关资料的查阅,问题讨论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其良好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授课教师针对病例予以适当讲解,以加深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理解。PBL教学法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将之前部分科目的相关知识进行很好的链接。如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内容需复习普通心理学课程中关于心境的含义,完成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相关问题需了解发展心理学的部分内容,理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社会康复需结合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二、加强课堂案例讨论,强化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理解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部分精神心理疾病过于抽象使学生难以理解,如人格障碍与普通人相似使学生很难区分,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因学生缺乏临床实践难以掌握其妄想、幻觉、情感淡漠等临床特点。只有将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典型症状与具体案例相结合,避免单纯的理论讲述,才能使学生充分了解该病特点。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学习内容;在临床案例教学时,增加案例讨论学时数;根据案例分析其临床症状并完成课后相关作业,以增强学生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三、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变态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不易掌握的章节可以通过运用学生感兴趣、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电影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避免填鸭式或纯理论教学影响学习效果。如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在本门课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学生缺乏临床实践,较难理解该病幻觉、妄想、智力等方面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选择观看电影《美丽的心灵》的部分内容,通过分析影视作品中纳什的特点,结合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该病的幻觉、妄想的临床表现。同时,影片中纳什在服用药物过程中出现的思维活动缓慢、情感表达异常、下降等特点,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抗精神病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康复的意义。在孤独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缺乏孤独症临床经验的实际,可以通过选取观看电影《雨人》的部分内容,结合雷蒙的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kanner三联征(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动作行为刻板)”的临床表现。对于部分较为空洞的教学内容,如人格障碍,可以结合某些历史、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讲授偏执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讲授冲动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水浒传》中的李逵;讲授强迫型人格障碍可以结合历史中的诸葛亮。通过介绍这些人物的相关事迹帮助学生掌握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部分心理疾病,如神经症,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要求学生分组模拟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通过亲身参与感受,了解相关心理疾病的特点及问诊注意事项,加深学生对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理解。

四、改革考核模式,提高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题目主要由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这种考核方式存在死记硬背、内容偏多、不重视实践操作技能掌握及学生易作弊等诸多弊端。变态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质的学科,其考核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赣南医学院自开办应用心理学专业以来,变态心理学考试试题全部由案例组成,要求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决相关问题,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将变态心理学科目成绩分多次考核,将在PBL教学过程中的发言情况、平时案例分析及讨论情况、课程论文、病例情景模拟等内容作为成绩的一部分,考核学生平时对各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认真思考、总结,达到教学目的。

五、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传统的变态心理学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课间见习,使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因此,对于某些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神经症、抑郁症,或综合医院常见的心理问题,如躯体形式障碍、肿瘤科患者身心问题等,应尽可能安排精神科或综合医院心理卫生门诊的课间见习教学。学生通过查阅病历、观摩问诊、案例讨论、询问病史等临床活动,结合心理测验及相关心理治疗等工作,了解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分类、诊断标准,提高问诊、询问病史、精神检查、辅助诊断、常用心理测验量表使用等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目的。

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视人文精神培养

目前,我国重性精神病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而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应急相关障碍等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变态心理学教学需要适应时代要求,将课程重点内容向神经症等倾斜。同时,由于历史和社会文化原因,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容易受到社会歧视,在就医过程中更需要心理治疗工作人员的支持、鼓励和理解。因此,在具体的变态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如增加变态心理学发展史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在历史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了解人文精神在变态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等学科逐步建立在人类发展史上的意义。通过相关的介绍,提升学生人格的整体境界。综上所述,通过对变态心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丰富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变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心理测试与评估、发展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相关科目的掌握和理解,能够初步识别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优秀的临床心理工作人才打下基础。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9篇

左东岭先生曾撰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中心与边界》,指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形成依然存在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古今文学观念的差异问题,二是中西文学观念的差异问题。中国古代文学的边界相当模糊,左东岭先生还说:“它就像一颗树,你能够看清其树干与枝叶,却并不能轻易弄清其根须究竟伸向何处。你可以说根须不是树,但没有根须却永远不可能长成树。因此,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既要紧紧抓住其审美的根本特征,从而总结出适合于世界的共同文学经验与文学理论;同时又要深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入探讨各家思想学派对文学的不同看法与复杂影响,像儒家的诗教观念,道家的解脱理论,禅宗的妙悟境界,都是中国所独有并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观念,不弄清这些,就很难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因此,所谓回归中国本体与建立中国话语,都是既要照顾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又需要广阔的世界视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重要领域之一的中国文学史研究,明白这种边界的界定尤为重要。

现就古代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作一阐述:

一、古代文学研究与心理学的交融

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与心理学的交融范围与日俱增,这与心理学的蓬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像心理学对古代文学的爱情主题的解释,变态心理学对古代文人的分析等等,都是这种趋势的表现。

1、心理学对爱情主题的影响

爱情是文学中最为珍贵也是最有生命力的主题。从宋玉的《高唐》《女神》二赋的巫山神女情结中,研究者们嗅到了弗洛伊德在《诗人与白日梦》的气味:“作家每一次幻想都包含有一个愿望的实现,通过乔装打扮,来弱化白日梦中的自我主义性质。”又从《登徒子好色赋》“礼对性的约束”,找到《精神分析引论》的观点。直至后来研究者从傅毅《舞赋》,曹植的《洛神赋》,杨修、王粲、陈琳、应?的《神女赋》,阮籍的《清思赋》,谢灵运的《江妃赋》,江淹的《江上神女赋》,乃至《聊斋》《红楼梦》《牡丹亭》等等中,提取出“巫山神女情节”,并定义为“后俄普斯情结”,并切合心理学大师荣格的理论:“每个男人心里都有女人的一种永恒形象,不是这个那个女人的形象,而是一种绝对的女性形象。”[1]

没有爱情的文学,不是完整的文学。爱情的过程中,必然有心理的变动。因而用心理学来分析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作品形象,对于古代文学研究是重要的途径。

2、精神分析心理学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影响

精神分析心理学在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20、30年代,对文学理论影响巨大。郭沫若1921年发表的《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是第一篇运用精神分析学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论文。他从精神分析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必定受尽种种约束和诱惑,逼成了变态者,正常的感情被破坏,性也不能完完全全地向正当方向发展,很明显,郭沫若是以精神分析学说来张扬《西厢记》中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人性自由的精神。他还以为《楚辞》《胡笳十八拍》《织锦回文诗》等都可以用此说说明。还有孙席珍的《变态的林和靖》,用变态心理学来解释林和靖不仕不娶的心理原因。张弓的《中古文学鉴赏》自觉借用变态心理学理论解释文学创作的和品赏,认为“纯真的文学”,皆是“文学者的白日梦”,而“纯真的文学者”,又大概是有“暴露心的生活的狂疾者”。赵景深的《中国文学史新编》依据弗洛伊德的变态心理学来解释阮籍和李渔。说阮籍是一个“变态者”,曾自称“少年时轻薄”(《咏怀》)又未能忘情于“欢爱”和“美人”;论李渔的传奇多写变态心理,如《怜香伴》,是写女子的同性恋爱;《意中缘》里强盗大王说林天素欢喜北道,不欢喜南道;《巧团圆》中的儿时忆梦,都可用弗洛伊德的变态心理学来解释。闻一多先生不仅继承了清乾嘉朴学大师的考据方法,而且也意识到借鉴西方新兴学科方法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朱自清论闻一多时说:“他不但研究文学人类学,还研究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来照明原始社会这个对象。[2]”

二、古代文学研究对民俗学、人类学的延伸

神话人类学、民俗学是19世纪在西方思想兴起的学术热潮。这种思想的实证主义方法,偏离正统的思想观念的特征,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严复很早就应用“图腾说”来解释中国古史。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刘师培的《舞法起于祀神考》《说文巫以舞降释》等文章把戏曲歌舞和巫风祀神的原始习俗联系起来,像顾颉刚,黄作宾,周作人,魏建功,茅盾,钟敬文,郑振铎,闻一多,孙作云等等先后在中国古代神话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孙作云说过:“古文学的研究已经由文字训诂、文学欣赏诸方面进到民俗学,考古学的领域了。我们对于一篇古代文学研究,不应专斤斤注重于文字学或文学史的研究,应该从这些较古的作品中,寻求古代人的生活及风俗习惯,迷信,传说等等。[3]”闻一多研究《诗经》,运用了民俗学等多种方法,而根本目标是在于“带领读者到《诗经》的时代[4]”。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立足于文学审美,借用人类学的性格研究来分析司马迁,让司马迁的形象显得更为饱满。

三、理科思维对古代文学的推进

胡适曾经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成为科学研究的法则。从1916年《诗三百篇言字解》到1960年《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胡适一生所写注重“学问思想的方法”的文章,不计其数他坦承杜威的“有系统思想的分析”对他的帮助,他还反复强调自己研究《红楼梦》的目的在于“传播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理科思维的引入,极大地冲击了以经学考据为代表的传统模式,对学术的现代化转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理科思维对文学研究的变革引导也随处可见。条理性层次性渐渐在古代文学的研究中显露出来。如同科学的方法阐发阐发文辞意蕴和文理思致,就是以楚辞学研究名世的姜亮夫的方法论特点,王易在《词曲史》“序言”中阐述其编纂意图说:“以科学之成规,本史家之观察,具系统,明分数,整齐而抛解之。”凡在《自序》中也提及撰写《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目的就是要用“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总而言之,近代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大大借鉴了理科思维中的各种理论方法[5]。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心理障碍;诊断技能;过程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02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11

当前,变态心理学考核主要以笔试的方式进行,重在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但在实践中,很多学生并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障碍诊断工作。为此,我们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专门开展了心理障碍诊断技能的过程性学习与考核。

一、心理障碍诊断技能的主要内容

(一)了解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

通过课程讲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常与异常区分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的原则、心理活动内在统一原则和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其中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问题属于正常但是不健康状态,神经症、精神疾病属于异常状态。

(二)掌握基本的诊断程序

1. 正常范围内心理障碍诊断的基本程序

一般而言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包括以下五个步骤: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精神病相鉴别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形成初步诊断。其中一般心理问题的主要特点是:(1)有现实原因;(2)持续时间短;(3)情绪和行为尚可控;(4)社会功能受损不严重;(5)未泛化。严重心理问题的主要特点是:(1)有现实原因;(2)持续时间较长;(3)不可控;(4)反应对象泛化。

2.异常范围内心理障碍诊断的基本程序

异常范围主要包括神经症、重性精神病及人格障碍。其中神经症的诊断主要以许又新提出的诊断标准为主,即病程标准(1分:不到三个月为短程,2分: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3分:一年以上为长程)、精神痛苦程度(1分: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摆脱,2分: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须靠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3分: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社会功能标准(1分:能照常工作学习或者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2分:三中度社会功能受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3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推卸,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为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如果总分不小于6分,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重性精神病和人格障碍主要根据其典型症状进行诊断,这里就不单独列出。

二、诊断技能的过程性考核方式

(一)收集心理问题案例

每个学生根据任务分配,主要负责某一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案例收集,某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至少收集3个案例,要求学生把每个案例进行标准化处理,即案例信息必须满足诊断要点,能够为诊断程序提供足够的信息。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重点对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典型的精神病、典型的人格障碍进行案例收集,性心理问题及性心理障碍则没有让学生收集。提交的考核材料主要就是学生收集并标准化的案例。

(二)自编诊断流程及标准

学生在标准化案例后,需要对自己的案例进行编号,对每个案例撰写诊断程序、诊断标准和最后的诊断。要求是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但基本程序完整,可以根据案例实际跳过一些步骤。每个案例的诊断标准单独用Word文档编辑好,做到与案例一一对应。提交材料、电子文档及打印材料。

(三)现场模拟诊断考核

将全班同学的案例及诊断流程及标准汇总,老师与几个学业优秀的学生对案例和诊断标准进行修改,然后让全班同学相互交流学习全部案例及诊断流程和标准。任课教师担任评委,也可根据需要挑选几位同学担任评委(学生评委要对全部案例都很熟悉),学生现场抽取案例,准备约3至5分钟后,现场阐述自己的诊断步骤和诊断结果。评委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打分。

三、诊断技能的过程性考核效果

变态心理学诊断技能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学习并掌握心理障碍诊断的主要内容(这部分不计分,因为学习效果在后面的过程中会体现出来),案例收集与标准化(20%),诊断流程与标准(40%),现场模拟诊断(40%)。

诊断技能过程性考核结果与上一届仅仅通过期末考试的学生进行比较。选取期末考试中出现的诊断技能的题目对当前学生进行测量,对比两组得分情况,以此来评估过程性考核对于学生掌握变态心理学诊断技能的效果。通过过程性的学习和考核,学生在诊断步骤的完整性(85%vs. 72%)、诊断结果的准确性(95%vs. 75%)、对信息收集的完整性(92%vs. 80%)以及正确处理心理障碍(90%vs. 60%)方面得分都显著高于仅仅通过理论学习和结果性考核的学生。

四、讨论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这门课程需要掌握的心理障碍诊断技能帮助学生未来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过程中很好地区分自己的工作对象,更好地帮助工作对象,意义重大。此次尝试对于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心理障碍诊断技能有一定的效果。这次的实践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过程性考核内容还是显得较单一,比如,可以增加学生模仿表演一些心理障碍,然后让另外一些学生进行诊断,这样可能效果更好;此外,考核效果仅仅与期末考试中的诊断案例得分情况进行比较也不够严谨,以后可以设置对照组(正常学习变态心理学,不参加过程性考核)和实验组(既参加正常学习,又接受过程性考核),然后再比较两组的诊断技能成绩差异,这样会比较好一些。

参考文献:

[1] 王建平.变态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上一篇:犯罪心理范文 下一篇:女心理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