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法规范文

时间:2023-07-19 11:05:03

法律与法规

法律与法规范文第1篇

一、协调机制尚不完善,认识依然不充分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已经提出:“发展改革和旅游部门负责实施本纲要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相关部门要将旅游休闲纳入工作范畴,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共同推动国民旅游休闲活动发展”。目前,沈阳市在促进旅游休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协调作用的发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协调机制上不完善。不能充分认识旅游产业地位和作用。目前,旅游业早已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从定位角度讲,旅游业没有被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只将其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定性角度讲,旅游的社会功能被忽视,强调其为经济产业,只看重其旅游的经济功能,故而形成了占主导地位的利润导向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多数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不能充分体现,文化品味偏低等现象依然存在。旅游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文化交流,扩大对外开放,增加社会福祉。同时,旅游业还可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增加外汇收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产业。“大旅游”概念认知不足。提高旅游休闲消费拉动社会消费的能力,关键在于发展“大旅游”,做大旅游产业规模和加强与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

二、旅游产业链缺失,要素不够完善

要想把沈阳市建设成为东北亚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就必需打造国际性的旅游城市,国际旅游城市的旅游产业不仅可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创汇产业,而且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旅游产业必须具备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吃、住、游、行、购、娱”旅游六要素中,“购、娱”要素重视不够,这两要素一直是沈阳市旅游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由于旅游购物、娱乐不发达,外地游客在沈阳游览时间相对较短,导致在旅游营业收入中,商品性收入所占比重很低,而这恰恰是制约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重要因素。

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和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散客和自助旅游在旅游市场的比重迅速增加,进入高度散客化时代。旅游公共信息、旅游集散、交通、咨询中介、投诉处理、引导标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现代网络技术等科技成果运用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散客旅游对各服务信息的需要,游客在消费体验不同旅游项目的时候没有明确的导向和指示,旅游消费项目、时间和路线的安排往往只能盲目选择,大大降低了旅游休闲消费的质量和乐趣,影响了游客逗留时间。由于缺乏统一完善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渠道不畅通,甚至市内的著名景区缺少完善的信息传递,有的连我们当地的市民都不甚了解,即便了解想去游玩,有的却不知道如何乘车前往,更何况外地人。例如,全运会期间,遇到一对来沈旅游的母女,到沈阳故宫游览后,到五爱市场,之后乘车前往北陵公园,与其交谈中感到由于没有可靠便捷信息渠道,多走了很多的冤枉路,而且在游览故宫后错过了张氏帅府,留下了遗憾。还有,周末很想乘公交车前往蒲河景观带和七星湿地公园游玩,网上搜寻信息,感到相关信息不完备。说明一些旅游休闲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重视不够。

四、城市目的地整体形象不鲜明

依照旅游决策理论,游客的旅游决策是建立在个体特有的动机以及目的地的特征上的,也就是所谓的“推——拉”因素。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是“拉动”潜在消费者最终确定要前往的旅游目的地。目的地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独特形象,以区别于其他或邻近的竞争性目的地。我市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旅游产业体系比较完善,整合宣传推介不够,目的地整体形象不鲜明,一直以来,探索打造出“活力之都中国沈阳”是城市总体品牌形象。我们很多人对其含义理解还不够,一是缺乏整体包装。旅游总体形象定位和宣传还不够突出,旅游市场整体宣传推广投入不到位;沈阳旅游经常宣传的“活力之都”城市整体形象,公众对其认知不清晰,给人的印象并不深刻。今年,“沈阳城市旅游标识”设计完成,相关推介和应用不够。二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乏足够的旅游品牌的支撑;三是宣传促销的方式不够丰富。在宣传方式和手段上比较传统,缺乏旅游宣传促销奖励机制和长效机制,缺乏旅游营销系统推进。近年来,由沈阳市委宣传部启动,在全市开展“微笑沈阳”行动,积极打造自信、礼貌、热情、友善、文明的沈阳人新形象,以文明沈阳的良好形象,“时尚辽宁,微笑沈阳”的宣传口号已深入人心。但是与“活力之都中国沈阳”的城市总体品牌形象缺少对接。

五、《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落实不够到位

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8年)落实不实,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休闲消费有抑制作用。黄金周、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各地、各旅游景区人满为患,说明休假需求远远大于假期供给。劳动者的休息和旅游权利要保障,政府要想方设法从制度上保障。

法律与法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互动关系

工程建设标准是加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和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为工程建设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依据。笔者通过对“工程建设标准与法律法规的互动关系研究”这一课题的讨论,表明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标准化进程的指导意义,为推进我国工程建设标准法制化进程做出合理化建议。

一、工程建设标准与法律法规概述

(一)工程建设标准的相关分析

工程建设标准是指相关部门在从事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依据和遵循的,经过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化秩序,对整个工程建设活动过程能够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的制式文件。工程建设标准作为工程建设重要的技术基础和保障,必须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制定实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保证工程建设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工程建设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的相关分析

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构针对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定和实施的一些列保证工程建设标准有序实施的法律体系。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通过对工程建设主体相关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层面予以规定,引导、规范工程建设主体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开展工程建设活动,以行政手段和强制性措施保证工程建设标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指导性地位。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系统性、行政性、科学性的特征。

二、工程建设标准与法律法规互动关系分析

(一)法律法规影响工程建设标准

首先,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即法律层面,法规层面,执行层面。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对工程建设相关卫生、安全、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进行强制性、原则性的约束;相关法规是针对法律层级的细化,将相关法律约束具体细化,在细节方面对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规范和指导;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以政府行政手段对工程建设标准的贯彻落实进行监督,保证工程建设标准的顺利有效实施。第二,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的横向与纵向分析,虽然在具体要求标准和细节上不尽相同,但是相关法律法规都对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实施、修改全过程进程监督和指导,所以,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标准的影响和指导意义是贯穿全程的,对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各个程序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工程建设标准影响法律法规

工程建设标准是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的技术保障,主要通过技术层面对法律法非予以支持。第一,工程建设标准能够细化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弥补,尤其在工程建设主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方面,工程建设标准能够促使工程建设主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充分发挥自我调节能力,最终实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的目标。第二,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依据工程建设领域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要求,工程建设标准能够为法律法规建设提供具体参照标准,促使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具有合理性。因此,工程建设标准是法律法规的主要参照对象。第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和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在工程建设实践活动中的有效应用。所以,法律法规能否在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过程中发挥时效性,是法律法规制定和修改的重要依据。

三、促进工程建设标准与法律法规共同发展的措施

(一)发挥工程建设标准重要作用,促进法律法规完善进步

工程建设标准的有效性能够为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如果工程标准的适用性不够良好,必然导致法律法规在技术标准上出现问题,影响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保证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与合理性,促进工程建设标准法制体系的发展。

(二)发挥法律法规积极作用,保证工程建设标准顺利实施

在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发挥法律的有效监督和引导职能,以强制性手段保证工程建设标准能够贯穿于工程建设活动的始终,通过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使工程建设主体能够明确工程建设标准的重要意义,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将工程建设标准作为工程建设活动的行为指南。确保工程建设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时效性。

四、结语

随着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确立,对工程建设标准化体系的逐步完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加快工程建设标准化法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进程。

[参考文献]

[1]方俊,叶炯,付建华.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互动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05(10):158-161.

[2]郝婷,黄先蓉.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行业标准与法规体系的协调发展及其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启示[J].出版科学,2012,02(01):53-57.

[3]朱宏亮,张君.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及其管理制度现状分析[J].标准科学,2011,06(01):10-14.

法律与法规范文第3篇

1.1主体立法方面

我国的物流主体立法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物流行业组织和协会的立法规范,另一个是各种物流业经营主体的立法规范。前者主要是在行业自律和保证市场正常秩序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后者主要是物流经营者主体资格认定、并更、灭失的立法规范。在法律意义上,国家还未制定关于物流主体的综合性法律法规,当前使用的物流法律规范都散见于部门规章制度中,法律执行效率较低。

1.2行为立法方面

物流行为立法调整的是物流业经营主体之间从事物流活动的立法规范,在法律意义上属于民事行为法的性质[1]。当前颁布的民事行为法规当中,对物流活动的表述本质上就是合同行为,但是《合同法》中合同行为注重的是交易的结果,物流合同注重的是服务过程,两者在本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为了在立法角度上加以区别,有必要对这种特殊的合同形式重新进行规范。

1.3物流经济调控立法方面

在调控方面,物流经济调控主要由宏观调控和微观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构成。大部分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法律规范同样适用于物流经济的宏观调控,如《预算法》、《金融法》、《价格法及投资法》、《外汇管理办法》等,物流市场的宏观调控也有其相应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如《航空法》、《邮政法》等。物流微观市场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在对物流市场进行微观调控管理时发生的物流经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般而言,市场微观法律制度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补贴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这些市场微观法律制度同样也适用于物流经济微观调控。

1.4争议救济立法方面

在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物流活动的不断延伸以及物流参与者的不断增多,各种物流权益纠纷也随着增多。在国内程序立法领域,解决物流纠纷的途径还是主要以诉讼和仲裁两种方式为主,依据相关法律作出的判决书和裁定书等仍具有法律强制执行效力。《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是解决物流纠纷适用的最主要程序法律依据。

2我国物流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2.1物流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对滞后

当前,我国物流业执行的法律法规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环境延续下来的,这些法律规范是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制定的,对推动当时的物流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基本上能维持当时物流业的经济秩序。但由于时代的发展,这些物流法律规范难以满足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更难以满足中国物流业国际化的发展需要,需要补充、修订和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2物流法律法规之间不协调

由于物流活动的环节众多,这种特点使得调整物流的法律规范散见于体现为代表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利益制定和颁布的部门法中,形成了多头而分散的局面。同时由于协调不到位,有时候会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法律法规“打架”的现象,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属于立法资源浪费,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发展和规范。

2.3对物流市场的准入条件缺乏统一法律规范

从物流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物流准入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保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例如在德国,对物流业的审批制度是非常严格,物流公司的注册要有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双重审核制度,对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学历要求,而我国对物流企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现有的《民商法》和《工商注册法》也仅对运输企业成立作了若干规定和详细要求。而我国多数的物流企业都是从运输公司和仓储企业转型升级而来,缺乏相应的法律地位,完善物流企业市场准入问题、资质问题的立法更是当务之急。

2.4我国物流立法无法适应入世的需要

当前,国内物流行业执行的物流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是某一领域的法律关系,而现代物流业涉及的领域众多,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电子商务等[2]。运用这些法律规范来调整物流关系时,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无法满足现代物流对法律的一体化要求,物流立法的滞后、缺乏前瞻性的这种特点,导致的结果就是物流新业务、新问题无法可依和无法可行,进一步会导致物流市场的混乱局面,不利于物流市场健康和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物流政策的出台,往往都是出现问题后才会进行法律规范的调研和退出,这与高速发展时期的新型产业—物流业的发展完全不相适应。在经济全球化、物流国际化、商务现代化的现代物流供应情景下,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更加需要对我国现行物流法律规范进行深入的修改和补充,以适应物流高速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为国内物流走出国门,成为大型跨国物流企业提供机制保证。

3构建和完善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几点建议

3.1更新完善物流立法,有针对性的制定物流法律法规

面对我国相对滞后的物流法律法规,必须尽快更新完善,制定符合国内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定和法律规范[3]。国内各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物流业发展也不平衡,加上物流业起步较晚,在这种情况下,不通过调查而制定出来的相关物流法律法规和实际脱节,达不到制定之初的预想效果,因此,政府部门和国内立法机构要根据国内物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物流法律法规。

3.2建立一个协调的物流管理机构,制定出统一的物流法律规范

从以往经验来看,物流业在宏观和微观经济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我国应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物流管理执法部门,统筹物流活动的整个环节。在这方面,可以学习德国的管理模式,德国采取政府监督控制、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运作模式对物流业进行管理,统一管理物流部门的政府机关是德国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部(BMVBS),德国联邦物流采购协会(BME),德国物流联盟(BVL)以及德国运输物流协会(DSLV)等协会部门具体负责行业管理,同时这些协会也负责物流法律法规的制定,这样制定出的物流法律法规就比较适应物流业的发展。

3.3完善现代综合物流准入法律制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在国内,关于物流产业政策有《关于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开展试点设立外商物流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还没有上升为法律规范。而目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等综合物流服务发展迅速,从单一的提供运输、仓储服务转向更广泛、全面的综合物流服务,而现实国内关于第三方物流等综合物流服务的准入制度立法还处于空白阶段,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所以应尽快加强第三方物流的立法,明确第三方物流的法律责任,界定其服务范围,规范其组织形式、准入资本、技术设备要求及服务人员要求等,禁止一些低利润、低技术的企业进入物流行业,破坏市场信用,明确市场准入的基本原则。

3.4制定与国际化发展接轨的物流法律法规

随着中国加入WTO,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陆续进入我国,对我国本土物流企业势必造成一定的冲击。WTO奉行的原则是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理念,而我国的本土物流企业这方面的意识不到位,竞争力缺乏,在与大型物流企业竞争中肯定会处于下风。面对这种形势,本土物流企业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同时国内的立法机关要善于学习国际先进的立法观念,在制定法规规范时,要尽量考虑加入世贸后相关体制的接轨问题,做到既要符合我国特点,又要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物流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壮大我国物流产业,提高其竞争力,为中国物流产业进入国际市场做好护航保驾。

法律与法规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流法律法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logistic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of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each country to promote the social economic growth, but in China's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not very obvious, the reason is that China's logistics laws and regulations exist many problems, the need for perfect. This paper describes our logistics laws and regulations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our country's logistics laws and regulations.

Key words: logistics laws; market access; managment system

物流自20世纪70年代从日本传入中国,在国内逐渐发展开来,但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建设滞后,导致物流业处于缓慢发展和无序推进的状态;同时我国未出台一部专门针对物流行业的法律规范,调整物流各环节的规章制度都散见于各部门法中,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物流法律法规的这一现状已经不能适应新世纪物流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服务业的物流势必也将面向全球,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法律环境,既能保证国内物流产业健康和持续发展,也对我国物流企业走向国际化具有重大的作用。

1 当前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现状

当前,我国现有的物流法律法规对物流领域的发展和整体调控,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缓解了物流领域发展的“法律真空”状态,在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

1.1 主体立法方面

我国的物流主体立法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物流行业组织和协会的立法规范,另一个是各种物流业经营主体的立法规范。前者主要是在行业自律和保证市场正常秩序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后者主要是物流经营者主体资格认定、并更、灭失的立法规范。在法律意义上,国家还未制定关于物流主体的综合性法律法规,当前使用的物流法律规范都散见于部门规章制度中,法律执行效率较低。

1.2 行为立法方面

物流行为立法调整的是物流业经营主体之间从事物流活动的立法规范,在法律意义上属于民事行为法的性质[1]。当前颁布的民事行为法规当中,对物流活动的表述本质上就是合同行为,但是《合同法》中合同行为注重的是交易的结果,物流合同注重的是服务过程,两者在本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为了在立法角度上加以区别,有必要对这种特殊的合同形式重新进行规范。

1.3 物流经济调控立法方面

在调控方面,物流经济调控主要由宏观调控和微观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构成。大部分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法律规范同样适用于物流经济的宏观调控,如《预算法》、《金融法》、《价格法及投资法》、《外汇管理办法》等,物流市场的宏观调控也有其相应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如《航空法》、《邮政法》等。物流微观市场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在对物流市场进行微观调控管理时发生的物流经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般而言,市场微观法律制度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补贴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这些市场微观法律制度同样也适用于物流经济微观调控。

1.4 争议救济立法方面

在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物流活动的不断延伸以及物流参与者的不断增多,各种物流权益纠纷也随着增多。在国内程序立法领域,解决物流纠纷的途径还是主要以诉讼和仲裁两种方式为主,依据相关法律作出的判决书和裁定书等仍具有法律强制执行效力。《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是解决物流纠纷适用的最主要程序法律依据。

2 我国物流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对滞后

当前,我国物流业执行的法律法规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环境延续下来的,这些法律规范是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制定的,对推动当时的物流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基本上能维持当时物流业的经济秩序。但由于时代的发展,这些物流法律规范难以满足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更难以满足中国物流业国际化的发展需要,需要补充、修订和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2 物流法律法规之间不协调

由于物流活动的环节众多,这种特点使得调整物流的法律规范散见于体现为代表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利益制定和颁布的部门法中,形成了多头而分散的局面。同时由于协调不到位,有时候会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法律法规“打架”的现象,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属于立法资源浪费,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发展和规范。

2.3 对物流市场的准入条件缺乏统一法律规范

从物流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物流准入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保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例如在德国,对物流业的审批制度是非常严格,物流公司的注册要有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双重审核制度,对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学历要求,而我国对物流企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现有的《民商法》和《工商注册法》也仅对运输企业成立作了若干规定和详细要求。而我国多数的物流企业都是从运输公司和仓储企业转型升级而来,缺乏相应的法律地位,完善物流企业市场准入问题、资质问题的立法更是当务之急。

2.4 我国物流立法无法适应入世的需要

当前,国内物流行业执行的物流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是某一领域的法律关系,而现代物流业涉及的领域众多,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电子商务等[2]。运用这些法律规范来调整物流关系时,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无法满足现代物流对法律的一体化要求,物流立法的滞后、缺乏前瞻性的这种特点,导致的结果就是物流新业务、新问题无法可依和无法可行,进一步会导致物流市场的混乱局面,不利于物流市场健康和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物流政策的出台,往往都是出现问题后才会进行法律规范的调研和退出,这与高速发展时期的新型产业―物流业的发展完全不相适应。

在经济全球化、物流国际化、商务现代化的现代物流供应情景下,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更加需要对我国现行物流法律规范进行深入的修改和补充,以适应物流高速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为国内物流走出国门,成为大型跨国物流企业提供机制保证。

3 构建和完善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几点建议

3.1 更新完善物流立法,有针对性的制定物流法律法规

面对我国相对滞后的物流法律法规,必须尽快更新完善,制定符合国内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定和法律规范[3]。国内各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物流业发展也不平衡,加上物流业起步较晚,在这种情况下,不通过调查而制定出来的相关物流法律法规和实际脱节,达不到制定之初的预想效果,因此,政府部门和国内立法机构要根据国内物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物流法律法规。

3.2 建立一个协调的物流管理机构,制定出统一的物流法律规范

从以往经验来看,物流业在宏观和微观经济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我国应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物流管理执法部门,统筹物流活动的整个环节。在这方面,可以学习德国的管理模式,德国采取政府监督控制、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运作模式对物流业进行管理,统一管理物流部门的政府机关是德国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部(BMVBS),德国联邦物流采购协会(BME),德国物流联盟(BVL)以及德国运输物流协会(DSLV)等协会部门具体负责行业管理,同时这些协会也负责物流法律法规的制定,这样制定出的物流法律法规就比较适应物流业的发展。

3.3 完善现代综合物流准入法律制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在国内,关于物流产业政策有《关于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开展试点设立外商物流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还没有上升为法律规范。而目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等综合物流服务发展迅速,从单一的提供运输、仓储服务转向更广泛、全面的综合物流服务,而现实国内关于第三方物流等综合物流服务的准入制度立法还处于空白阶段,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所以应尽快加强第三方物流的立法,明确第三方物流的法律责任,界定其服务范围,规范其组织形式、准入资本、技术设备要求及服务人员要求等,禁止一些低利润、低技术的企业进入物流行业,破坏市场信用,明确市场准入的基本原则。

3.4 制定与国际化发展接轨的物流法律法规

随着中国加入WTO,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陆续进入我国,对我国本土物流企业势必造成一定的冲击。WTO奉行的原则是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理念,而我国的本土物流企业这方面的意识不到位,竞争力缺乏,在与大型物流企业竞争中肯定会处于下风。面对这种形势,本土物流企业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同时国内的立法机关要善于学习国际先进的立法观念,在制定法规规范时,要尽量考虑加入世贸后相关体制的接轨问题,做到既要符合我国特点,又要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物流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壮大我国物流产业,提高其竞争力,为中国物流产业进入国际市场做好护航保驾。

参考文献:

[1] 朱长根,安礼奎,付小宾. 完善我国现代物流法律制度的思考[J]. 企业经济,2014(11):189-190.

[2] 陈金涛. 完善我国现代物流法律制度的理论思考[J]. 当代法学,2007(3):120.

[3] 刘丽艳. 论我国物流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北方经贸,2006(11):49.

[4] 周昌昊. 现代物流产业法律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法律与法规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租赁 法律 法规

金融租赁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1]。 在20世纪中期,美国出现了金融租赁行业,我国则是从1981年起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如今的规模。随着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其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 我国金融租赁法律法规的现状分析

1.1 立法方面――法律不健全,缺乏针对性

自1981年以来,我国针对融资租赁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是迄今为止仍未出台一份专门地针对融资租赁的法律文件。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融资租赁相关法规《海关总署关税处关于租赁进口设备申请免税问题的复函》,此后,相继出台和修正了将近400个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虽然法律文件众多,但是非常的零散,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而目前,针对我国融资租赁业一些纠纷,仅在合同法进行了部分规定。

1.2 监管方面――司法混乱,缺乏统一监管

金融租赁属于租赁行业,同时又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监管方面就面临多方监管混乱的问题。此外,涉及金融租赁业的法律法规众多,而且分属不同的部门。例如,人大根据《合同法》对金融租赁予以监管,财政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租赁》进行审查,而银监会则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进行监督。这明显说明我国对金融租赁业的监管混乱,没有专门的法规,众多监管机构难以统一。

1.3 政策方面――税收优惠制度不健全

(1)投资抵税制度不健全。我国目前公布的有关投资抵免的暂行办法和规定都没有明确指出给予的优惠是否适合于金融租赁业,以及这些政策是如何在金融租赁业中实施的。例如,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虽然规定了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指定的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可按照投资额的10%可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但又注明了通过金融租赁方式获得的该项专用设备不可享受此优惠。这就使得金融租赁机构有更高的成本,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2)加速折旧制度不完善。在折旧制度方面,美国《税法》规定的折旧机制比法定折旧年限短短10%-25%,而且美国的会计准则允许租赁公司的计提折旧在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折旧法等加速折旧方法中自由选择,且呆帐准备金比例自定,租赁机构具有极大地自。较平均折旧而言,加速折旧前期税基小,成本低,能够很好地拉动金融租赁的发展。虽然我国的金融租赁行业也实行了加速折旧制度,但是,租赁公司在进行加速折旧时,须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审批,公司的自受到很大限制。

2 对我国金融租赁法律法规的思考

通过对目前我国金融租赁行业法律法规现状的总结,得出我国金融租赁行业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此,我针对金融租赁业的法律法规建设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对于租赁行业而言,其发展需要法律、会计准则、监管和税收这四大支柱的支持,而金融租赁作为租赁行业的一种,自然也不例外。

首先,从立法方面来说,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否,在于存在纠纷时能否有效地解决,使纠纷有法可依。但是,法律的建设是一个过程,是随着融资租赁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不可能先于经济的发展而存在,法律只有在发展中针对不断产生的纠纷进行完善。立法是为了让融资租赁当事人在面对类似的纠纷时,能够有法可循。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融资租赁成为一种很好的融资渠道,企业之间的这种合作方式增加,然而,融资租赁租赁期限长、成本高的特点,租赁过程中的纠纷也会增多。所以有一套统一的、专门针对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从监管方面来说,租赁行业少不了监管。监管过松,不起作用,监管过严限制行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银行2000年6月30日,正式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范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租赁公司的管理。此外,就目前我国金融租赁业多方监管的现象,有其利处也有其弊端。一方面,多方监管可以增强企业的效率,减少违约行为的发生,然而,这要以有序的监管为前提。如果,对于一起纠纷根据不同的法律由多方监管,则容易造成混乱,反而不利于监管的进行。因此,对于我国的金融租赁行业来说,应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多方合作进行监督管理。

最后,在政府制度法规方面,税收对于金融租赁行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国外,现代租赁行业发展初期,国家都曾经给予一定的税收政策扶植。例如,日本就规定对于IT行业注册资本在3亿日元以上的承租人,可以少交租赁总费用6% 的所得税。而我国对金融租赁行业税收优惠严格受限,而且租赁公司需纳税项目众多,严重影响金融租赁业的发展。此外,在折旧制度方面,我国应借鉴美日等国家的加速折旧制度,由当事人自由选择折旧方式,放宽折旧方法和加速折旧的条件的限制,从而促进我国金融租赁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银监会《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2]马思萍.融资租赁法律特征及法制健全之思考[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6,4.

[3]郑娟.我国融资租赁立法现状及其完善[J].中国第三产业,1999(3): 31-32.

[4]余羚.试论我国融资租赁法律体系的完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2(3): 24-26.

[5]曾雅珊.我国融资租赁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3.

[6]陈云涛.我国融资租赁法律制度分析[J].浙江金融,2006(3):54-56.

[7]宋丽丽.中国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17-19.

[8]蒋宁.中外融资租赁制度的比较分析与法律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1):153-156.

法律与法规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会计资料勘验;经济法;法律;法规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840(2016)02-0039-02

会计资料勘验作为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一种特殊的措施手段,其应用的范围、方法和程序及其欲达到的效果,必须受到刑事法律、经济法律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引和规范,这是依法侦查、确保侦查效率最大化的有效保证。我们在这里只研究会计资料勘验与经济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法是会计资料勘验的直接法律基础

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经济司法活动的基础。会计资料勘验作为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司法活动,其与法律的渊源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与经济活动运行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经济法作为会计资料勘验活动的直接法律基础,为会计资料勘验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法律依据和指导原则以及相关的会计、审计技术方法和规则等。

1、《会计法》与会计资料勘验的关系

《会计法》为会计资料的勘验提供了最直接的法律依据。在《会计法》总则中明确地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会计法办理会计事项;各单位必须依据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施行会计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法》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各单位的会计行为,明确了各单位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相关会计义务,为会计资料勘验活动奠定了法律基础。《会计法》保证了会计资料勘验活动的有效性。《会计法》第六章对相关单位及人员违反该法的法律责任做了专门规定,明确了对尚未构成犯罪的违反会计法行为的行政处罚,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会计资料勘验活动的有效性。通过会计资料勘验,既有利于打击经济犯罪,获取经济犯罪案件侦查证据,还有利于规范经济活动秩序,发现并处罚有关单位及人员的违法会计行为,充分发挥会计资料勘验活动的效用和社会意义。同时,会计资料勘验作为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司法活动,其要求从事专门知识的主体要严格遵守《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的相关规定。

2、《审计法》与会计资料勘验的关系

会计资料勘验与审计关系密切,它不仅以审计理论作为其直接的理论渊源,还需要审计技术和方法的支撑,同时需严格遵守《审计法》的相关规定。《审计法》分别从审计机关权限和审计程序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审计活动做了明确规定,同样适用于注册审计师进行会计资料勘验工作。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从各方面负责任地履行了所做的承诺。在会计领域为了与国际会计制度和规则接轨,在2006年2月第十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修改了《审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修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建立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开始。

3、财税金融法与会计资料勘验的关系

伴随着涉税犯罪案件和金融犯罪案件的不断增多,会计资料勘验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应运而生的财税金融法律、法规也成为会计资料勘验的重要依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立法逐渐完善,除税法外,还囊括了如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各级人民政府等制定的有关税收的各级、各项法律法规等,为会计资料勘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比如,在我们常见的偷税案件的立案审查中,可以通过会计资料勘验检查各级账簿和有关纳税申报资料来核实经营情况、利润状况,从而方便查明是否存在偷税行为,是否需要立案侦查,而这一切的工作必须以现行的税法为准绳,并且综合运用会计、审计的方法和手段,对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核算和检查。而金融法是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总称,其涵盖多部涉及金融类的具体法律。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金融法律、法规相当多,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担保法》等法律,以及国务院颁布的百余部金融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了会计资料勘验的法律基础,同时也为会计资料勘验依法高效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其他法律法规是对会计资料勘验的强有力补充

1、司法鉴定相关法律、法规与会计资料勘验

从会计资料勘验作为广义上的司法会计鉴定角度看,有关司法鉴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自然是会计资料勘验的重要法律基础。而司法会计鉴定是指依法取得有关司法会计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受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运用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检查、计算、验证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等财务状况等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我国现行的跟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公安机关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等。司法会计鉴定与会计资料勘验的目的一样,都是为诉讼活动服务,并提供相关证据,它们是侦查诉讼活动中的两个步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也紧密相连。当会计资料勘验所获取的证据足以直接证实所需查明会计事实时,则无须进行司法会计鉴定。相反,不足以证实其存在时,则需要进行司法会计鉴定,来获取更进一步的证据。因此,会计资料勘验是司法会计鉴定的前提与基础,直接关系到司法会计鉴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司法会计鉴定则是会计资料勘验的加强和延伸,是对会计资料勘验结果的确认和固定。

2、民事法律法规与会计资料勘验

会计资料勘验必须依法进行,除按照《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所规定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和程序外,还要注意遵守相关民事法律、法规。在具体实践中还应尊重和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尤其是通过对现金、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实物进行盘点,来确定其存在、分布以及损失、被侵害程度等情况时,更要提高民权意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结语

随着当下经济犯罪案件案情的日益复杂和数量的不断攀升,会计资料勘验要面临各种突如其来的考验,需要更加完备的法律保障。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前提,单凭会计知识难以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所有会计事项,而法律对市场经济的规范也需要通过会计核算。我国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完善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完善司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会计资料勘验技术法律标准,从而确保会计资料勘验的高效、客观、公正、合法。

参考文献:

[1]杨为忠.司法会计鉴定检材选取范围应当是涉案会计资料[J].会计之友,2014(6).

[2]谌艳青.经济犯罪侦查中会计资料勘验思考[J].财会通讯,2013(8).

[3]谌艳青.会计资料勘验在经济犯罪侦查中的作用[J].财会月刊,2013(9).

[4]张宝瑞.会计资料勘查[M].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5]段露茜.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犯罪案件侦查对策研讨[J].现代商业,2013(11).

法律与法规范文第7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体系;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03-02

当前,校企合作正在从一般的公共问题演进到公共政策问题,并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教育是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训工作有机结合形式,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为目的的教育模式。2010年9月,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中国确定了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即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合作共建高等职业院校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一、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

校企合作是世界各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当前全国各地发生“技工荒”的形势下,更加彰显出它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校企合作既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组织模式,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的途径。职业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只有好的员工,才会生产出好产品,企业最终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同时学校不可能配备与企业当前正在使用的完全相同的设备设施,单靠学校培养是不可能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合格员工,校企合作办学有效利用了社会资源,节约了资金和成本,解决了学校场地、设备、师资不足的问题,解决了设备、技术落后这一现实问题。

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零距离”,它有利于学校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也有利于企业吸纳人才,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直接走出校门,进入厂门,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中国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体系的概况

目前,中国校企合作更多处于民间活动状态,学校常常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普遍把校企合作当成是发展的负担,究其原因除了社会观念的滞后,更重要的是法律法规体系的滞后与不完善,国家没有明确、具体的专门针对校企联合办学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中国关于职业教育的基本立法由《职业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三部法律组成,但总体上讲,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法律规定比较笼统,多属原则性规定,权利边界不明确,程序性规定缺位,缺乏可操作性。

第一,《职业教育法》对企业参与学校职业教育的有关规定包括:企业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特别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提供方便”的义务;再有就是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除了《职业教育法》规定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关义务,而对于其有何具体义务,以及对于违反义务应当承担何种责任并没有做出规定。第二,中国《职业教育法》在第四章中,对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来源进行了明确规定,但缺乏政府相应的针对性的资金投入,对于国家、政府和企业各自所应承担的经费责任和义务,该法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也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对企业参与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和鼓励,使校企合作的资金和经费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中国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也提供了一些优惠与奖励政策,如可以给企业税收方面的优惠等,但实际上,就全国范围而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税收优惠政策还没完全落实。第四,由于现有的法律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责任分担没有明确规定,使实习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伤害无法得到有效预防及有力的保障。

三、国外校企合作立法状况

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等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都离不开国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及严格的执行。

(一)德国的法律状况

德国政府制定了《职业教育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劳动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等法律法规来调整校企合作中多方关系,对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义务、责任都作了明确规定。德国于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2005年进行了修改,该法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的目的、内容;明确规定了职业学校、企业、培训机构以及受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规定了联邦职业教育和研究所的地位、权力和责任。依据《职业教育法》,企业里的培训都必须遵守联邦政府在该法中规定的全国统一的企业培训规章条例;企业作为法定的职业教育主体始终对培训负有完全的法律责任,学徒在培训前须与企业签订条款明晰的培训合同,合同的形式内容及企业的责任和义务都已事先由国家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了,包括专业名称、培训年限、培训学校、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和考试要求等内容也必须是在《职业培训条例》和《框架教学计划》中所规范的、全国统一的、国家认可的。按照职业教育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来源渠道是由联邦、州政府及企业分别承担的。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费基本上由企业自己负担。企业除了负担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还必须支付学徒工在整个培训期间的津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等。

德国联邦政府于1981年颁布《职业教育促进法》,规定德国所有国营和私营企业,无论是培训企业还是非培训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中央教育基金,然后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发放该基金。中央教育基金规定,只有培训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才有资格获得培训资助。

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监控校企合作,法律规定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可免交部分国税。而对于违反条例者《职业训练条例》和《职业培训规章》则都明文规定可“判处关押”或“处以不超过一万马克的罚金。”

(二)美国的法律状况

从美国的法律发展史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美国国会和政府对教育立法的重视。美国是典型的以法律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其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基本上是:法律出台后,紧跟着是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以此推动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美国职业教育法律的制定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推进的。美国在职业教育系统化之初,企业就开始参与职业教育。美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规,推动学校和企业合作。1963年的《职业教育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大力发展部分时间制的合作职业教育,政府给予财政上的支持。该法规定开展工读性质的课程,要求大学阶段的学生一部分时间参与校园学习,另一部分时间参加有薪专职工作,二者交替轮换。法案要求各州的职业教育部门与企业要相互合作,并规定为工读课程提供财政支持。1994年,时任克林顿政府通过的《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更是把美国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学校和企业必须一同工作以创造合作关系,企业负责延伸的学习活动,如提供合作学习课程,向高中学生提供实习职位以及提供实地工作指导,同时联邦政府拨出专项资金用以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在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方面,美国政府规定,地方学区经费主要有三个来源:地方资助,主要是地方财政税收,占55%;州政府拨款占35%,主要来自于地方所得税,按学生人数拨款;其余10%,主要来自于联邦政府。可以说,这些发达国家在校企合作的具体环节上,包括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及实习生的劳动报酬、劳动保障等等,都有法律法规的指引和约束。

四、完善中国校企合作立法的若干建议

这些年,中国不少地方和行业企业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已经率先制定出台了地方区域性的政策法规,宁波市首开校企合作的国内立法先河,颁布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但这毕竟只是地方性法规,不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法律,无法对全国范围的校企合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因此,参照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制,我们建议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法》,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第一,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应明确规定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职业院校建立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实践制度,规定企业在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老师实践中的相关义务,对于未能履行职业教育义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惩罚,明确政府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要强化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信息、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责任。第二,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基金。应规定各级政府应当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并对专项资金的用途、额度以及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等作出规定。第三,采取各项优惠手段,尤其是在税收方面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优惠,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对接收实习生和毕业生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并按接受人数减免部分企业所得税,允许企业适当提高职工培训经费提取比例,列入成本开支。第四,通过立法建立预防和妥善处理实习学生发生意外伤害的机制,明确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安全义务,要求学校或企业为实习学生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从而为实习学生实习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免除学生、学校、企业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王梅珍.尽快出台校企合作促进法[J].职业技术教育,2010,(9):25.

[2] 张明亮,薛梅,安荣.借鉴国外经验,切实搞好中国校企合作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9):79.

[3] 谢俊琍,杨琼.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解读及现状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2.

法律与法规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会展政策;法律法规;区域协商

DOI:10.14097/ki.5392/2016.01.043

一、引言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区域,其不但能够在原材料,生产技术,厂址选择,消费市场选择上实现互补的区位优势,还能够对周围地区起辐射带动作用。纵观当前的京津冀经济环境,其在会展经济上又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良现象,阻碍了会展经济的成熟和效益展现。如何在一体化环境下发展区域经济是当前京津冀地区的主要问题,这对于我国日后的战略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从会展政策和法律政策出发,着眼于京津冀在一体化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征和不足,为其加快在经济,社会及生态上的一体化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京津冀一体化介绍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京津冀地区的协调性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在经济领域联系更加密切,区域间的产业生产相互配合,利用各自的市场,原材料和生产优势使得产品成本下降。除此以外,以京津冀为一体的市场整合度不断提升,开始在全国形成独特的区域竞争优势。但是在繁荣的发展下,京津冀一体化也呈现出许多不足:首先,目前京津冀地区各个政府间的合作不够密切,缺少高效的协调机制和沟通体系,导致许多需要协商的发展政策无法及时发挥其效果。因此整体市场缺乏有效的磋商,使得市场合力不足。其次,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分工还有欠缺,由于地域上的特点基本一致,所以京津冀各城市很难找出其独有的发展优势。同时在产业转移和承接上,仅有北京和天津地区较为完善,其余各城市间转移进程较为缓慢,企业后续发展动力不足。最后是法律法规方面,由于京津冀一体化需要协同多个行政区域,在法律法规协调上面临较大难度,所以其进程一直较为缓慢。而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障一体化进程顺利进行的基石。

三、京津冀一体化下的会展政策调整

我国的会展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势头较猛,但是存在众多缺陷。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当地的会展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承接国内外的各类会展机构众多,但是总体来说,在京津冀地区举办的会展缺乏立法,导致针对区域性的会展管理文件稀少,这导致会展行业大多数比较无序,容易引发会展经济风险。针对这一会展业特征,首先要求其改变“法律”真空的现状,完善区域性发展法规,从会展的特征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法规,法律法规的制定一方面使得会展行业的管理规范的以完善,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会展行业执法活动的开展,使得对于会展行业的执法活动有法可依。其次,要灵活运用国家已经指定的通用性法规如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促使会展从筹划到举办全程都能受到法律的监管,法规的健全对于会展行业的服务意识以及规范意识的提高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除了要在立法上进行完善,政府行政部门还需要提高管理意识。会展业作为新兴的经济发展体,尤其是在一体化环境下能够形成较强的凝聚效应,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刺激,但是监管不力会导致这一影响削弱。因此京津冀地区的行政部门要相互协作,提高对于会展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会展的正常举办,以便协调区域内的发展优势,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另一方面,也要严格地遵照法规进行执法。不可否认当存在着许多以会展之名制造经济风险的行为,因此政府要严格审批会展申请报告,对于报告不明确的项目坚决否定。此外,还要实时监督会展筹办情况,严格审核参与会战的商家,对于商家参展的产品和服务要仔细审核,确保其质量达到行业一流水平,避免与会展无关的非法因素混入筹办过程中,影响会展的信誉。

四、京津冀一体化下的会展法律法规调整

(一)京津冀一体化下会展政策与法律法规协调机制建立应当遵守的原则

1、政策的合法性原则。会展政策的制定固然要考虑到地方的实际,因地制宜保持其灵活性,但是在构建会展政策与法律法规协调机制时,应当保证制定的会展政策的合法性。该原则要求在京津冀一体化下的会展政策制定前应当经过充分的调研和专家论证,在这一过程中法律学者的参与应当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通过论证会展政策方案的合法性,使得政策的制定有着充分的法理基础,同时政策制定的程序也应当保证其符合法律的规定;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将合法性原则贯彻其中,不得有超越法律规定的行为存在。政策的合法性原则协调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基石,如果会展政策的制定与法律的规定和法律所体现的精神相违背,将会导致会展管理过程的无序和混乱,这对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2、法律的实施以政策为辅助的原则。法律以其权威性和稳定性指导社会运作的过程,但是立法的稳定性也预示着其修改的复杂和程序上的繁琐,在当前我国会展行业发展不是很成熟的阶段,滞后性的法律规定必将会阻碍会展经济的增长,特别是京津冀一体化下由于行政区域所形成的行政壁垒和管理差异,对于法律的协调性要求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一体化背景下,有关会展法律法规的实施应当坚持以政策为辅的原则。具体说来即是,在会展法律法规调节会展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或者缺少规定的方面,政策发挥其灵活性,因地制宜,以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填补法律规范的缺失,以实现会展业健康、快速和稳定的发展。3、政策与法律相冲突时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一般来讲法律调节的范围以宏观为主,特别是有关行业法律法规的制定,更多的是从概念以及程序的角度对行业的发展给予相应的规范;而政策的制定则更为详细,更能体现微观的调适。由于思维角度和研究方法的差异,政策和法律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对于两者冲突的处理原则应当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京津冀一体化下的会展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一些地方在政策制定时可能会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出现会展申报、展馆登记等程序上或者实体上的违法行为,从短期看,确实获取了一定的利益,但是该种利益的获取不具有持续性,并且其是以牺牲法律的权威性作为代价的,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将会给会展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不仅是保证会展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发展产业经济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京津冀一体化下会展政策与法律法规协调机制建设的策略路径

1、建立区域立法协调机制。区域立法协调机制是完善区域性法律的先决条件,只有在立法程序上达到一致,后续的执法和监督工作才能够得到保障。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协调性较好,已经吸引了大量展会入驻。这种情况一方面促使会展业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其存在的诸多不足。对此,必须整合各个行政区域各自的法律法规特点,保证新的立法体制不与各自的法律法规相矛盾,而是对继承其的立法理念和立法原则。由于我国在立法工作上一项较为薄弱,因此更需要完善区域立法机制,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建立与会展有关的执法协调机制。在完成会展立法工作完成后必须开展执法工作,会展的主要特点是将同一行业的众多生产商和经销商集合起来,减少供货环节的中间流程,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最高的服务。还能够形成巨大的影响力,有利于形成专业的产业知名度。但是在经济利润的冲击下,也容易导致不法商家出现违法法律的行为,危害一体化及进程。针对这一风险,各级政府行政部门要以大局为重,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于违法现象做到必查,必究,用严格执法的力量维护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和谐氛围。3、建立会展违法追查协调机制。当前对于会展行业的监管力度还薄弱,许多商家无视会展条例,恶意破坏会展秩序,甚至欺骗消费者,导致会展信誉受到损害。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会展违法追查机制,其主要有两个关键点:一方面,必须保证追查和惩罚行为的公开透明,这有利于防止社会舆论发生偏转和误传,也有利于对市场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要完善区域间的追查协调机制,一些经济犯罪往往涉及多个区域,因此单凭一方追查无法获得有效证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各个行政区域间展开合作,共同调查案件的来龙去脉,在获得完整证据的情况下再进行追查。

五、总结

京津冀地区有着绝佳的区位发展优势。拥有渤海湾,并沟通黄海和东海,联系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消费市场,会展行业的发展将会给其充分展现该地区资源和产业优势提供良好的宣传平台。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不仅能够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还能够为国家经济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张黎,周会兴.《京津冀未来的区域发展和规划》,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期。

法律与法规范文第9篇

关键词: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土地复垦条例;新变化

土地复垦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建设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必然产物。它涉及生态、环境、法学等多门学科,而且土地复垦的过程也是恢复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1]。由于土地复垦工作的综合性特点,复垦过程需要多方向同时治理,以达到综合治理的效果。因此建立健全的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20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专门的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土地复垦规划内容、验收标准、复垦资金来源、各政府部门的职责及复垦技术作了详细的规划[2]。由于其完整的规划体系及严格的执行制度使得大多数发达国家土地复垦率达到50%~80%左右[3]。我国土地复垦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为了加强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国务院于1988年制定了《土地复垦规定》(简称《规定》),由于相关规定的不健全,使得我国平均土地复垦率低于20%,有的地方甚至不足10%,这些都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相背离。

1 我国《土地复垦条例》新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设占用耕地需求不断增大,然而实践过程中经济建设损毁和环境破坏土地严重,为了使土地复垦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明确复垦义务人和加强公众参与力度,于是原有的《土地复垦规定》必须加以修改[4]。经过多年的论证分析,2011年3月5日,正式颁布实施了《土地复垦条例》,遵循原《规定》合理部分的同时,修改和增加了相应的条例,使其更能够符合现今中国的土地发展状况,并在2012年12月11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明确了详细的实施细则。首先对《土地复垦条例》新的变化作如下总结:

1.1 定义的变更 《土地复垦条例》第2条对土地复垦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的定义:本条例所称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以及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或者恢复生态的活动[5]。相对与《规定》中的定义而言,增加了历史遗留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地的整治,同时要达到恢复土地的生态活动能力的目标。增加了复垦土地的类型,扩大了复垦土地的面积,由简单的强调破坏土地的恢复上升到生态修复,在原有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增加了土地复垦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增加土地复垦范围的同时提升了复垦的宗旨。

1.2 强化了土地复垦责任主体 《土地复垦条例》规定,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生产建设损毁土地的土地复垦义务责任人由造成破坏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同时复垦义务人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编制土地复垦方案,落实复垦费用、实施土地复垦工程和投资预算、报告有关情况,并对不依法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给于处罚,同时对在土地复垦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于表彰或者奖励。《条例》中对历史遗留废弃地和自然灾害毁损地能够复垦的,首次提出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复垦,有效明确了这部分损毁土地的责任主体。

1.3 加强了土地复垦监督管理体制 《土地复垦条例》把土地复垦方案作为申请工矿用地或建设用的必要程序,同时也是监督复垦义务人履行复垦义务的重要依据和手段。规定中指出,在申请建设用地等使用权前必须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未按要求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或者方案不符合要求时,不得颁发采矿用地许可证或不得批准建设用地。对于土地复垦工程建设费用应设置专项土地复垦资金,并将其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资金的使用要按照土地复垦方案规划中提取。同时相关主管部门应督促复垦目标在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如土地复垦义务人不复垦或者复垦质量不达标经整改仍不符合要求的,应缴纳土地复垦费,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为组织复垦。使监督管理部门起到应有的作用。

1.4 支持土地复垦科研创新,明确法律责任 国家鼓励并且支持与土地复垦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特别是对于历史遗留和自然损毁地,其土地复垦义务人不明确,应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利益主体投资和政府的资金投入等多种筹集资金的渠道。这样既落实了土地复垦义务,又激励了社会投资主体及地方政府的参与,同时使土地权利人获取应有的利益。《条例》中首次规定了国家监管人员不履行职责,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不按规定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缴纳复垦费用、非法使用复垦资金等根据情况不同给予不同形式的惩罚,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2 《土地复垦条例》存在的不足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现《条例》相对以前的《法规》,从基本概念到资金管理形式、公众参与的鼓励方式、政府的监督机制及相关的法律责任上都更有针对性、更全面完善。这对于现今我国土地复垦现状有很大的作用,对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更加明确,为了保证土地复垦的有效实施所颁布的《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也明确细化了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和历史遗留地与自然灾害损毁地的土地复垦方案的目标、任务、生产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土地复垦专项规划的内容、复垦验收原则、土地复垦激励措施及监督管理办法等。对于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和重要的指导。但是相对我国土地复垦工作的复杂、长期性,《条例》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土地复垦法律体系的现状,现存的很多实际问题也需要解决。

2.1 我国土地复垦法律体系不完善 虽然现行的很多法律法规中都相应的对土地复垦有初步的定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第四十一条、四十二条、七十四条和七十五条规定对破坏土地应进行复垦,对不履行义务者给于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第十八条、二十八条、四十一条和四十四条作出了同上类似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的第十七条和三十一条对采矿权人应履行的义务作出了详细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对损毁的土地资源的恢复、治理办法、资金筹措方式等都有不同形式的规定;还有比较广泛的地方性规章或规定都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相应的依据。但是,在这么多不同形式的法规中,除《土地复垦条例》比较全局性的针对土地复垦项目制定外,并没有专门的土地复垦法律,不同的损毁土地复垦只是零星的出现在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这些法规对土地复垦的规定相对比较简单,随着经济建设的增大,用地需求的紧缺,使得现行的一些法律、法规不能在较高层次解决土地复垦问题。地方性的规章没有深入实践,未能依据不同地区地质、地形条件、采矿用地规模等出台相应的复垦规章。这些都说明我国土地复垦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性。

2.2 专门的土地复垦管理机构缺乏 土地复垦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来执行此项工作,但我国到目前为止并未设置此类型的专业机构,相关工作基本都是由国土资源管理机关的耕地保护部门负责。由于土地复垦涉及的学科较多、领域比较广,使得单一部门开展工作时相对比较困难,一是缺乏专业性和技术指导,二是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协调机制较弱,最终导致土地复垦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低效性。

2.3 土地复垦法规缺乏针对性 我国土地面积较大,地形比较复杂。而政府并未针对不同地区出台不同性质的土地复垦法规,如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气候恶劣;矿山开采地区荒漠化严重,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等,这些都没有很好的土地复垦技术支持,这与我国在土地复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有关,这些都使现存的土地复垦法律法规显得很“脆弱”。

2.4 公众参与形式缺乏多样性 虽然《土地复垦条例》中规定了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但是具体的参与形式、程序并未明确规定,使得公众并未参与决策过程、参与功能并不明显,缺乏群众基础。

3 结束语

面对目前我国严重的人地矛盾问题的严重性,土地复垦是解决用地不足的有效手段,同时对保护土地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建立健全的土地复垦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土地复垦工作的资金投入,研究先进的复垦技术,加强政府的管理机制,鼓励公众的参与力度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虽然我国已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复垦方法和技术,但由于土地复垦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各项管理机制、法律法规不健全,并且待复垦面积大,复垦资金投入不足,加之公众认识度不高,使得土地复垦率一直较低。为了缓解这种矛盾,近两年国土资源部和地方政府不断补充和完善土地复垦的政策法规,但由于损毁土地类型较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并且复垦技术理论研究又落后于实践工作,至今仍然未形成一套完整、适合的土地复垦体系来指导土地复垦工作。要健全科学使用的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就要适应土地复垦工作范畴的扩展和工作要求的提高,加强管理技术体系,优化和补充复垦技术研究,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完善资金来源与使用程序,细化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复垦方法,投入土地复垦工作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善我国土地复垦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田新凯.土地复垦法律法规问题研究.山西财经大学,硕士,2012.

[2] 路文丽,郭颖良,谭锋等.土地复垦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6) .

[3] 金丹,卞正富.国内外土地复垦政策法规比较与借鉴[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0) .

[4] 郧文聚,范金梅.中国资源枯竭城市土地复垦研究[J].中国发展,2012,12(5) .

[5] 《土地复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1年3月.

法律与法规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民参与途径;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

一、公民参与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的主要途径

现阶段我国公民可以主要可以通过七个途径来参与到我国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征集中,针对法律草案内容,提出问题,表达个人意见。

(一)参与立法项目建议或法律法规草案稿的意见征集。在立法预告制度中,公民可以以组织或个人名义提出立法建议,经相关审核,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将被列人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草案。

(二)参与立法调研的形式。对列人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草案, 官方、半官方以及纯民间的组织会进行一系列的立法调研工作,公民可参加其组织的立法调研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参与书面征求意见的形式。此形式主要针对业界的专家学者。对于常委会初审后的法律草案,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会以书面形式征求业界专家学者的意见, 然后将收集的意见整理并反馈给相关委员会和常委会,专家学者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参与座谈会的形式。公民可以参与法律法规起草环节或审议环节中由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及常委会工作机构召开的各种类型的座谈会,针对法律法规草案的形成或审议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意愿。

(五)参与论证会的形式。此形式与书面征求意见方式针对的公民群体大致相同,为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他们可以通过参与此方式对法案中的专业问题进行论证和探讨,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为常委会审议工作提供专业方面的参考。

(六)参与立法听证会的方式。立法听证制度来自于美国,因为针对的公民群体范围广,近两年来发展很快。通过这种方式,公民可以在听证会上就法律法规草案中的争议性问题提供证据,陈述理由,并由具有决定权或裁判权的个人或机关做出裁决和决定。

二、公民参与征求意见主要途径中的现实问题

现阶段公民参与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的主要途径有七种之多,但公民的参与度仍然较低。当然,公众意识的淡薄是原因的一方面,但我们更应该追问,这诸多途径的本身是否也存在这制度或操作层面的问题,以致效果不佳。

(一)立法项目建议或法律法规草案稿的意见征集方式未能法定化。这种方式在地方的立法实践中取得良好的实效,但是我们注意到,立法法等法律中并没有关于这种方式的明确规定。以该方式参与法律草案的意见征集并非公民的法定权利。未能给予公民法定权利,更难以保证公民会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

(二)立法调研方式的科学系受疑。立法调研由官方和非官方之分,而这两种形式也存在着各自弊端。官方调研主要由法制办组织开展,虽然有强有力的支持,也容易被官方采纳,但其数据的真实性一直被人诟病。是否真正代表民意,一直是这种方式的硬伤。而非官方调研被采纳的可能性是这种形式的软肋,难以被参考也就失去调研原有的目的。而且如果公民知晓自己反映的调研意见难以被采纳,自然积极性不高。

(三)书面征求意见和座谈会的方式广泛性难以保证。现阶段书面征求意见方式主要针对业界的专家学者,是面向小众的意见表达方式,是重要方式,但难以成为主要方式。座谈会虽然从本质来讲这种方式并不是面向专家学者的小众意见表达形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座谈会主要群体还是专家学者及企业的代表,法律法规草案真正利害关系人的比例还是较小,公众参与度较低,此方式还待一步的平民化。

(四)论证会方式受众面小。论证会的形式是面向权威专家学者的意愿表达形式,只有专家学者参与的论证会难以保证一定会形成科学有效的建议。缺乏普通群众意见的学术建议真的有效可行也不一定符合社会现实,相信这些疑问能为论证会的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导向。

(五)列席和旁听方式缺乏互动。公众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或间接见证公民的意志上升为法律,但是列席的人大代表或公众只有倾听的权利,没有意见表达的权利。这样缺乏表达的参与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见证而已。那这样缺乏双向互动的参与方式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六)立法听证会的问题。近年来,该形式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途径。立法听证会由于具有公众参与广泛的特点,这两年发展较快,吸引了较多的眼球。自然,这种途径暴露出的问题也受到极大关注。首先,听证内容过浅,由于听证会参与主体水平参差不齐,程序设计不合理,听证会讨论内容内容浅显,效率低,使听证会意义大打折扣。而且听证会参与者确定方法不科学,这些都导致听证会的效率难以得到保障。

三、完善公民参与征求意见的主要途径

对主要途径逐条分析过后,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制度本身问题或许正是压制公众参与意识的关键。经过科学调整,才会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一)关于立法预告、立法调研和书面征求意见的建议。这三种形式运行已相对成熟,经过细微调整即可。既然立法预告已在地方司法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个人建议首先将其列入地方立法,成熟以后可在全国推广。对于立法调研的真实性问题,只要加强对组织单位的监督和增强对结果的重视,其效力自然提高。而书面征求意见形式增强专门性,按照群体分类进行比例调研。

(二)关于座谈会形式的建议。座谈会虽然名义上面向社会全体,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公众席位被挤占的问题。应该加强对该途经实践环节的监督,确保法律法规草案涉及的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意志表达途经不被挤占。如条件允许,可采用不同利害关系人集合与分批开会相结合的形式,既保证意志的充分表达,有保证不同意见的分歧点可以被发现。

(三)关于论证会形式的建议。论证会形式主要面向专家学者,但是纯学术观点并不等同于科学可行的实施措施。专家学者受相关条件的局限,难以充分了解社会大众意志。将合理比例的普通代表列入论证会与会者的行列,可以有效减少学术观点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提高论证会的效率,推动论证会讨论结果的质量提高。

(四)关于列席和旁听的建议。本文前半段已指出该形式的最大弊端―缺乏双向互动。针对这一问题,可在列席和旁听之后增加意见反馈环节。基于对会议效率的考虑,可以根据不同的会议规模采取会后交流反馈与书面反馈的形式,改变以往参与者单纯扮演见证者的角色。

(五)关于立法听证会制度的建议。立法听证会制度应该承担起“公民参与意见征集最为重要途径”的责任。作为一种参与主体最为广泛的途径,需要改进的问题也最多。第一,应该根据以往经验对不同级别听证会的程序做出准确的规定,通过科学的程序保证听证会的效率。第二,采取科学的形式确定与会名额,保证立法听证会参与者的普遍性,建议以随机摇号为主,辅之以其他形式。第三,增强对听证结果的重视程度,建立一套完备的结果反馈体系,通过制度来保证听证结果的有效反馈。

四、结语

综上所处,当前公民参与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的途径还需进一步拓宽,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还需完善制度设计,提高效率,公众参与意见征集的效果才能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严海燕.公众参与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王芳.关于我国立法民主化的思考[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02).

[3]林纯青.国外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启示[J].人民政坛,2011(01).

[4]秦耘.我国公民参与立法途径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

上一篇:经营主体管理范文 下一篇:公共基础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