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主体管理范文

时间:2023-07-19 11:05:03

经营主体管理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第1篇

该书有以下鲜明特点:

①内容丰富翔实 在对不同类型蔬菜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实地调研与总结基础上,构建风险识别与认知―风险估计与衡量―风险管理策略的写作构架,逻辑严谨,结构完整。

②研究方法科学 采用多种数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蔬菜生产经营主体的风险管理行为,并对不同类型的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认知与评估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和演绎。

③研究结论切实可行 构建蔬菜生产经营主体风险预警体系,并采用主观测度法、加权移动平均系数法对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损失程度和损失频率进行度量,通过对蔬菜经营主体风险的衡量与预警,使研究成果更具有现实意义。

著作介绍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综合路政管理; 经营性高速公路; 行业管理

Abstract: Highway funding diversification lead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main highway management, while the highway as public goods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of its public nature, requires motorway operators can not be limited by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benefits chasing big intooriented. Highway management agencies as highway management body in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highway operators industry must people team. In this paper, from the necessity of the highway industry management, explore implementation covering the entire transport sector (except for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road administr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management problems of operating highway industry.Keywords: road administration; operating highway; industr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要求高,配套设施多,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来进行建设,一条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需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资金,如此巨大的投资需求,仅靠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来解决,显然是非常困难的。近些年来,我国坚持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由最初的以交通部门投资为主、银行贷款为辅的模式,逐渐发展为国家投资、银行贷款、上市融资、社会集资、引进外资、转让收费权等多渠道筹资模式,这种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势必导致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而根据《中华人民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经营性高速公路的经营者不但拥有高速公路收费权、服务设施经营权、高速公路广告经营权等权益(以下简称高速公路经营权),还承担高速公路养护、水土保持以及收费、通信设施维护等义务,是事实上以营利为目的高速公路运营服务主体。由于其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恰恰是高速公路运营服务的主要内容,既关系高速公路使用者的权益,又是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实施行业监管的对象。本文拟从高速公路综合路政管理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实现有效实施对经营性高速公路的行业管理。

1加强对经营性高速公路行业管理的必要性

经营性高速公路是指由特定企业经营的,以盈利为目的的高速公路,它是与政府直接管理的政府还贷高速公路相对而言的。加强对经营性高速公路的行业管理,是由多种客观因素决定的,例如:高速公路的公益性,法律的规定性,多主体的矛盾性,双方权利和义务等等。

1.1 高速公路的公益性与高速公路经营者的利润最大化存在矛盾

高速公路作为国家交通主动脉,现阶段已构成我国交通运输最重要的基础环节,其主要为经济服务,为其他产业服务,为高速公路同行者服务,作为公共产品的公益性特点十分突出。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享有经营权的高速公路经营主体的唯一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过分强调经营获利而忽视或者漠视所承担义务,势必造成了高速公路“不安全、不畅通、不高速”等后果。因此,通过行业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才能将各经营主体纳入到这一轨道上来。

1,2法律的规定性与管理实际的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六十六条明确规定:经营性公路的养护工作,由各该公路经营企业负责,同时,又要求经营主体在经营期间应当按照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作好公路的养护工作,在转让收费权的期限或经营期限满时,公路应当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而事实上获得高速公路经营权的经营主体,在利润相对固定以及国家通过各种绿色通道、节假日免费等政策,减少其利润空间的情况下,各经营主体只能通过怠于或者不履行所承担的高速公路养护、维护等义务来实现或保持例自己的利益。为达到这一目的,防止经营主体为追求个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损害公共利益,就需要对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工作有一个完整的监督、管理、制约机制,而进行行业管理是最适合的机制。

1,3 经营主体多元化与监管主体不足的矛盾

由于筹资模式的多元化,导致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主体与经营主体并存,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股份制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制企业、合作制企业、外资企业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协议,对高速公路实施着管理和经营,而很多省份,同一条高速公路上存在着两家甚至数家管理、经营主体。而根据《公路法》经营高速公路监管主体是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而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由于受体制和编制、技术的限制,事实上又不可能实施有效监管,只能委托高速公路管理家机构具体监管。大多数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多是管理与运营的综合体——既有行政管理职责,自身又具有养护、维护等运营职能,行成了即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尴尬位置。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相互掣肘、工作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就不可避免。因此,加强行业管理是必然的选择。

2经营性高速公路行业管理的运作模式和发展思路

2.1建立一个有效的、统一的行业管理基本模式是进行行业管理的前提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Logistic模型;影响因素

一、引言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而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升级主要依赖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瓶颈是其内部财务会计规范化、信息化问题。因此,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成为当务之急。推进会计信息化,必须准确分析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意愿的因素,量化分析这些因素对其意愿的影响程度与形式,从而有针对性地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规范化发展,带动实现会计信息化,进而有效地保障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与现代化的实现。目前,已有较多学者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现状特征、内部控制、体系设计、系统安全、实施效率与周期、发展战略、道路探索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相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方面的研究还较少。郝佳(2014)认为我国农业企业会计信息化与会计准则影响了其发展进程。高芳(2015)认为合作社内部财务控制仍然存在管理层观念落后、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通畅、监督缺失等诸多问题。为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武恒光与王乐锦(2009)认为必须建立与完善农业信息化会计核算标准体系。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方面的研究较少,仅能找到的文献也只是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微观个体视角研究出发,没有全面科学涵盖近些年异军突起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少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意愿的影响因素方面的探讨。那么到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意愿受到那些因素影响;其影响的程度又如何;政府应该怎样加以引导?这些都是学者和政府部门亟需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为了探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厘清其实际影响效果,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笔者对湖北省73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与调研,对相关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模型班杜拉人类行为模型认为,外部因素会激活个体的意愿与认知,在个体内生因素作用下最终影响个体决策行为。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会计信息化的意愿(认知)模型(见图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生因素、行为动机以及外部影响因素决定其对会计信息化的诉求方式和搜寻活动,而信息的扩散与获取则直接影响其认知水平,最终影响决策行为。

(二)研究假设假设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意愿受个体特征因素影响显著选用样本中负责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打工经历四个因素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体特征因素。第一,性别因素。从经验来讲,男性敢于冒风险,接受与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强,对会计信息化新技术的意愿也会较强;但女性性格更注重细节,更愿意细化了解财务收支情况,因此预期性别因素会产生显著影响。第二,年龄因素。代际差异理论认为新一代(主要指80-90后)更渴望采用新技术,属于风险偏好型,因此年轻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意愿强。第三,文化程度。一般来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决策者文化程度越高,认知层次越高,越会认识到采用会计信息化规范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第四,打工经历。拥有打工经历的经营主体思想受到迁移地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较为开放且更新意愿强,因此会计信息化的意愿也较强。假设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意愿受主体特征因素显著影响本文选用样本的经营类型、从事产业类别、经营土地面积、固定与流动资产投资、年收入等五个因素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征影响因素。第一,经营与产业类别。农业经营主体类型与产业类别决定了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因此本文预期经营类别与从事产业会产生显著影响。第二,面积与收入。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面积会产生规模效应,进而影响其改变经营模式,同时由于“棘轮效应”与“学习效应”的双重影响,经营规模越大其越愿意采用会计信息化。经营规模越大的农业经营主体管理难度加大,既可能获得更大地规模效益,也可能承担更大的经营风险,从而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就更强烈。第三,固定与流动资产投资。从总体上讲,投入越大,风险意识也会越强,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越迫切。但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入的风险意识表现应当有所不同。由于固定资产更新速度慢、投入大,可以从多年经营中进行折旧处理,而流动资产在当年或当期的经营中,就可能产生利润或亏损。为此,本文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小,而流动资产投资影响较大。假设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意愿受外部政策社会因素影响显著本文选用其家人支持度、社会关系、同行的影响、定期接受培训、政策扶持等五个因素作为外部社会政策因素。近年来,政策扶持与培训已经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推手(韩俊,2013),因此本文预期两者影响较大且为正。依据信息差异化理论,信息资源越丰富、渠道越稳定,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机会就越多,成本越小,认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本文预期,作为主要传递信息的家人、同行、社会关系会产生影响;但由于信息具有失真性特征,无法判别影响的正负与大小,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验证。

(三)样本数据搜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课题组分别在湖北省武汉、宜昌、荆州、襄阳、黄冈、咸宁等市,对参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培训的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制定无记名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36份,回收率达98.13%。本文在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会计信息化意愿的影响因素时,将其决策者个体特征与生产性主体特征信息诉求动机归纳为内生影响因素,而社会、政策因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的影响归纳为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在充分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基础之上,结合调研实际,将因变量定义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意愿,自变量为个体特征因素、主体特征因素、社会政策因素等。具体的变量选取与赋值详见表1。

(四)计量方法选择概率模型(Logistic、Probit和Extremevalue)都是排序选择模型(orderedchoicemodel)常见的估计方法,当因变量离散数值为多元时,一般采用多元概率模型。考虑本文选择了意愿为因变量,即设定不愿意=0、比较愿意=1、一般愿意=2、非常愿意=3,存在排序关系,因此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量化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其数学表达式为:y*=Lnp(y燮j|x)1-p(y燮j|x)燮燮=uj-α+Kk=1Σβkxk燮燮(1)其中,y*是因变量y的潜变量;两者关系如下:y=0,y*燮0y=1,0燮y*燮u1y=2,u1燮y*燮u2y=3,u2燮y*燮u3βββββββββββββ(0燮u1燮u燮u3)(2)(1)式中间代表3个有序Logit函数,分别为:Lnp1p2+p3燮燮=u1-α+Kk=1Σβkxk燮燮、Lnp1+p2p3燮燮=u2-α+Kk=1Σβkxk燮燮、Lnp2+p3p4燮燮=u3-α+Kk=1Σβkxk燮燮(3)(1)式中自变量x与因变量y对应关系如下:prob(y=0)=F(u1-β'xk)prob(y=1)=F(u2-β'xk)-F(u1-β'xk)prob(y=2)=F(u3-β'xk)-F(u2-β'xk)prob(y=3)=1-F(u3-β'xkβββββββββββββ)(4)(4)式中F(β'xk)=exp(β'xk)/[1+exp(β'xk)]uj为门槛,α为截距,xk为自变量。自变量中的虚拟变量与定序变量均以协变量的形式引入模型;分类变量则以哑变量的形式引入模型。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实证检验结果本文采用stata14.0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从模型拟合优度检验指标看,LRX2=473.83,其伴随概率p=0.0000,PseudoR2=0.2659,综合表明有序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较理想,整体上显著。

(二)实证结果分析(1)个体特征因素中的性别、文化、打工经历等在1%水平上显著,与假设一致。第一,性别影响显著且为正。调查中发现,男性592人,其中“敢于率先采取新技术”的有487人,占80.74%;女性144人中仅有23人明确表示选择意愿,仅占15.97%;因此,可以得出男性影响更显著;第二,文化程度影响显著且为正。表明负责人文化程度越高,对会计信息化意愿越强;第三,打工经历为显著正向影响。这说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在外出打工的过程中,普遍受到大型工业化企业现代管理的影响和熏陶,对规范化的会计信息化手段更加注重;第四,年龄特征影响不显著且为负,与假设偏差。因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年龄基本集中在23岁至45岁之间,代际差异并不明显,且都具备“接受新生事物容易,思维开放活跃、领导能力显著”等特质。(2)主体特征因素中的经营类型、产业类别、经营土地面积、流动资金投资等对意愿影响显著,与理论假设基本相符。第一,经营类型影响显著且为正。因为农业公司、合作社财务信息对决策更加重要,财务管理内容更加复杂。因此,对会计信息化意愿强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第二,产业类别影响显著且为正。这说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意愿受到所处产业链位置的影响,从事深加工的经营主体较从事初级种、养殖的意愿强。因为,从事深加工经营环节更多,财务信息对其管理的作用更加重要;第三,经营土地面积影响显著且为正。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越大,对于会计信息化需求越大。因为,随着经营规模的增加,其经营压力更大,风险和利润也同步增加;第四,流动资金投资影响显著且为正,固定资产投资影响不显著,与假设一致。(3)社会政策因素中的家人支持度、社会关系、政策扶持等对会计信息化意愿影响显著,与假设基本吻合。第一,家人支持度影响显著且为正。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择会计信息化决策行为受到家人态度影响较大;第二,社会关系影响显著但为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社会关系越强,在运作资金、利润分配、政策补贴等方面操作越不规范,存在累积因果循环,因此对于规范化、信息化管理财务意愿较低;第三,政策扶持影响显著但为负。获得国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款的是个别少数,而这些人都有把扶持款模糊化的强烈意识。因此,政策扶持款呈现负的显著性;第四,同行的影响不显著且为负。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地缘较近的同行之间往往存在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核心是技术,因此现阶段的同类经营主体之间仍存在“信息规避”现象,与“羊群效应”不同,原因是同行之间具有传统的防范意识;第五,定期接受培训因素影响不显著,与预期不符。主要是教育培训本身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受访者尚未受到培训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会计信息化意愿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个人特征和经营主体类别影响。从个人特征来看,性别、文化程度与打工经历等个体特征因素对意愿的影响非常显著性。从经营主体类别来看,产业越大、管理越复杂越愿意实施会计信息化管理,故经营类型、产业类别、经营土地面积、流动资金投资等主体特征因素对意愿影响显著。第二,会计信息化受经营环境因素影响。从微观环境影响因素来看,家人支持度、社会关系对其有显著性影响。从宏观环境因素来看,国家政策扶持等因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意愿影响显著。第三,会计信息化受经营外在因素影响不显著。从回归结果来看,年龄、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同行的影响、定期接受培训等因素对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二)政策建议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倡导农业经营财务管理信息化,促进农业经营管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一是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宣传力度。从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范围、提升宣传效果等三个方面入手,通过现代化的传媒技术,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并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创业知识竞赛等结合,在负责人群体中广泛传播经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知识。二是广泛开展经营主体财务管理信息化培训。在现有职业农民培训体系中,突出财务管理相关知识板块,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会计信息化意识。三是逐步建立科学的农业经营财务管理体系。探索建立科学的农业经营财务管理体系,最终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2)倡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知识化,促进农业经营主体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一是重点强化新型农业经营负责人职业知识。建议对负责人开展分层次、分专业、多形式的职业知识、技能长期培训,不断提升负责人职业综合素质。二是鼓励农科大学生返乡充实职业农民队伍。可以通过制定农科大学生专项扶持资金、创业培训优先参加、信用贷款优先安排、土地流转优先满足等政策,以充实职业农民队伍,提升整体文化水平。三是形成常态化的新型农民职业化教育。通过短期培训,学历教育、职业门槛等多种方式,推进农民职业化教育并形成常态,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变。(3)倡导农业经营组织管理规范化,促进内部经营管理从内部控制向民主监督转变。一是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内部机制规范化建设。可以引入现代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规范农业经营组织的法人与股权结构、财务与员工管理、绩效管理等。

二是推动经营组织内部经营管理民主化建设。实现经营组织内部管理层选举、管理、议事、决策、执行等公开化、民主化;同时,提高组织成员参与经营管理的分量。三是推进内部管理机制保障实施制度化建设。可以通过强化监事会,监督经营管理日常事务、财务审计等,促进内部经营管理从内部控制向民主监督转变。(4)倡导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促进经营管理决策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一是加大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议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会计信息化专项基础建设计划,对于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级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等,提出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并通过他们逐步带动。二是逐步推进经营主体全产业链财务会计信息化。倡导实现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明确财务分析,实现农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财务会计信息化。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经营管理科学化决策体系。完善会计信息化财务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对全产业链的财务登记、记账、核算、审计等专业化监测与管理,完善农业经营管理科学化决策体系,努力实现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变。(5)倡导国家扶持款项企业资本化,促进企业经营追求从侧重个人向侧重企业转变。一是建立国家扶持款项企业资本化管理制度。采用企业资本化管理方式,将国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有扶持款项计入经营主体股本,作为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类项目管理,逐步完善资本化管理制度。二是推进国家扶持款项企业资本化积累建设。通过指定试点等方式,创新扶持款项的用途,建立扶持款项作为经营主体资本化积累制度,以杜绝扶持款项“层次性流失”,确保其能真正扶持经营主体发展。三是加强扶持资金使用和收益情况监督管理。建议定期安排会计师事务所对国家扶持资金使用与收益相关进行审计与监督,防止国家扶持款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别人员贪污,或挪用成为个人资产,提高国家扶持款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效果,促进企业经营追求从侧重个人向侧重企业转变。

参考文献:

[1]毛元青、刘梅玲:《“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会计研究》2015年第11期。

[2]杨周南、刘梅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会计研究》2011年第6期。

[3]李闻一、穆涌:《会计信息化实施效率、实施周期与客户认知程度》,《会计研究》2013年第6期。

[4]徐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第9期。

[5]汪发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面临的问题与化解对策》,《经济纵横》2015年第2期。

[6]倪慧、龚春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实践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农业经济》2015年第8期。

[7]汪发元:《中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比较及政策建议》,《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10期。

[8]张普玮:《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及其对内部控制的新要求》,《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1期。

[9]彭超然:《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财政研究》2014年第4期。

[10]武恒光、王乐锦:《基于农业信息化建设要求的会计核算标准体系研究》,《东岳论丛》2009年第12期。

[11]郝佳:《会计准则变革对农业企业的影响》,《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第5期。

[12]韩俊:《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与政策展望》,《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1期。

[13]林毅夫:《禀赋、技术和要素市场:中国农村改革中关于诱致性制度创新假说的一个自然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财务 二元主体说 主体分层说

众所周知,在古典企业制度下,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信息处于完全对称状态,经营者不可能“偷懒”或故意投资某些项目损害所有者利益。因而,也就不存在多个财务主体的问题。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情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1993年底以后,我国开始用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产权的新两权分离来代替原来的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老两权分离。企业法人财产权概念的提出,可以说是我国企业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所有者可能只有物质资本而无经营管理能力,经营者有经营管理能力而在经理人市场上待价而沽。

一、财务二元主体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并列的财务主体,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回避所有者财务,会导致经营者侵蚀所有者利益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而忽视经营者财务,又会使大股东有恃无恐地侵犯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

1.所有者财务论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干胜道博士在1995年第6期《会计研究》上发表《所有者财务:一个全新的领域》;1997年第6期《财经科学》发表《试论创建所有者财务学》;出版《所有者财务论》。他认为,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都是独立的财务主体,忽视哪个财务主体都是行不通的,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在目标、职能、对象及运作规则上都有差别。所有者财务的目标是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主要职能是对企业及其经营者的理财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主要内容是资本运作和财务监控,主要行使方式是选聘经营者、参与重大决策、收益收缴与再投入、财务监督与考核。该理论认为,所有者财务主体与经营者财务主体是并存的。

2.出资者财务论

谢志华1995年曾为中国新型建材集团建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激励约束体系,提出了出资者财务及其管理的内容。后来,北京商学院会计系在《会计研究》上发表了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部门的财务三篇系列论文,其中出资者财务是由他撰稿的。他认为,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导致了经营者和出资者在财务上的分离,出资者不等于所有者。

二、财务一元主体说的主要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财权独立后,出资者对经营者形成一种委托关系,它不可能拥有独立完整的财权,只保留剩余收益索取权,企业经营者形成独立的财务主体。

1.财务分配论

刘贵生在1995年第6期《会计研究》上发表《论产权结构与财务主体》,从财务分配权的归属出发来讨论财务主体问题,认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产权与企业资产所有权合一,其财务主体是一元性的;而股份制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法人和原始产权主体均拥有一部分财产分配权,因而其财务主体具有二元性的特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现代股份制企业中,所有者作为企业财务主体越来越只具有一种形式上的意义,真正的财务主体日趋移位于企业本身这一经济实体。

2.财权基础论

伍中信2000年第7期《财政研究》上发表《现代财务理论的产权基础》;在2001年《财会月刊》发表《试论股份公司财务主体的一元性》,从财务本质的财权流理论出发,对财务主体进行了新的研究。他认为,财务主体是指具有独立财权(产权)、进行独立核算、拥有自身利益并努力使其最大化的经济实体,即财务主体必须具有财权独立性、经济性和目的性。二元性的财务主体必然会带来二元性甚至多元性的财务目标,最终会导致企业财务无所适从,因此财权独立性是财务主体一元性的根本保证。

三、财务主体分层说的主要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法人财产权的确立和运行,使财务分层管理成为可能。

1.财务分层论

汤谷良《会计研究》1994年第5期发表《现企业财务的产权思考》;《会计研究》1997年第5期发表《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他认为,法人财产权概念的提出使原来集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于一身的财务管理机制发展成为以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分工协作为特点的财务管理机制。

2.企业财务的两权三层次管理

裴伯英在《论现代企业财务的分权分层管理》一文中支持了汤谷良的观点,认为财务主体不同于财务管理主体,在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中,出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务管理主体是一元的,而在公司制企业中,出资者与经营者对企业财务管理事项在不同方面发挥决定作用,二者都具有财务的直接管理权,这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二元化。同时,可以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机构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职权来划分企业财务的管理层次。

四、财务主体一元性与财务分层的融合

财务分配论、所有者财务论、出资者财务论、经营者财务论、财务分层论等观点构成财务分层理论,并且引申出财务主体多元性的意思,从而引起关于财务主体一元性与多元性的争论。笔者拟运用财权与财权主体的概念对此进行探讨。

1.财务主体多元性的观点实际上是混淆了财务主体与财权主体或财务治理主体的概念。这些观点其实想强调所有者、出资者、经营者等产权主体应该对企业财务资源配置活动施加一定的影响,以维护其产权利益。但是由于观点提出时并未形成较为成熟的财权概念,也没有形成财权主体的概念,用财务主体这种行为意义上的概念来表达这种影响,不能清晰、充分、显性地揭示出这种影响的来源实质上就是一种支配财务资源运用的权利,从而引起了行为意义上的财务主体与抽象意义上(权利义务关系上)的财权主体的混淆。

2.建立维护出资者利益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毕竟出资者和经营者不能建立两套制度各行其是,他们必须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建立,以使出资者财务目标内化为经营者财务的有效约束,通过经营者财务达到其财务目标。

可以考虑通过找到出资者和经营者利益所共同依赖的基石,即维护出资者权益,实现出资的保值增值,保证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能力,来建立出资者权益维护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使财务分层说和财务一元主体说达到有效的协调。

参考文献:

[1]干胜道.所有者财务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1).

[2]赵华.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系统思辩[J].财会月刊,2000,(2).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第5篇

一、财务二元主体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并列的财务主体,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回避所有者财务,会导致经营者侵蚀所有者利益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而忽视经营者财务,又会使大股东有恃无恐地侵犯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

1.所有者财务论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干胜道博士在1995年第6期《会计研究》上发表《所有者财务:一个全新的领域》;1997年第6期《财经科学》发表《试论创建所有者财务学》;出版《所有者财务论》。他认为,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都是独立的财务主体,忽视哪个财务主体都是行不通的,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在目标、职能、对象及运作规则上都有差别。所有者财务的目标是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主要职能是对企业及其经营者的理财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主要内容是资本运作和财务监控,主要行使方式是选聘经营者、参与重大决策、收益收缴与再投入、财务监督与考核。该理论认为,所有者财务主体与经营者财务主体是并存的。

2.出资者财务论

谢志华1995年曾为中国新型建材集团建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激励约束体系,提出了出资者财务及其管理的内容。后来,北京商学院会计系在《会计研究》上发表了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部门的财务三篇系列论文,其中出资者财务是由他撰稿的。他认为,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导致了经营者和出资者在财务上的分离,出资者不等于所有者。

二、财务一元主体说的主要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财权独立后,出资者对经营者形成一种委托关系,它不可能拥有独立完整的财权,只保留剩余收益索取权,企业经营者形成独立的财务主体。

1.财务分配论

刘贵生在1995年第6期《会计研究》上发表《论产权结构与财务主体》,从财务分配权的归属出发来讨论财务主体问题,认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产权与企业资产所有权合一,其财务主体是一元性的;而股份制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法人和原始产权主体均拥有一部分财产分配权,因而其财务主体具有二元性的特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现代股份制企业中,所有者作为企业财务主体越来越只具有一种形式上的意义,真正的财务主体日趋移位于企业本身这一经济实体。

2.财权基础论

伍中信2000年第7期《财政研究》上发表《现代财务理论的产权基础》;在2001年《财会月刊》发表《试论股份公司财务主体的一元性》,从财务本质的财权流理论出发,对财务主体进行了新的研究。他认为,财务主体是指具有独立财权(产权)、进行独立核算、拥有自身利益并努力使其最大化的经济实体,即财务主体必须具有财权独立性、经济性和目的性。二元性的财务主体必然会带来二元性甚至多元性的财务目标,最终会导致企业财务无所适从,因此财权独立性是财务主体一元性的根本保证。

三、财务主体分层说的主要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法人财产权的确立和运行,使财务分层管理成为可能。

1.财务分层论

汤谷良《会计研究》1994年第5期发表《现企业财务的产权思考》;《会计研究》1997年第5期发表《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他认为,法人财产权概念的提出使原来集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于一身的财务管理机制发展成为以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分工协作为特点的财务管理机制。

2.企业财务的两权三层次管理

裴伯英在《论现代企业财务的分权分层管理》一文中支持了汤谷良的观点,认为财务主体不同于财务管理主体,在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中,出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务管理主体是一元的,而在公司制企业中,出资者与经营者对企业财务管理事项在不同方面发挥决定作用,二者都具有财务的直接管理权,这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二元化。同时,可以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机构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职权来划分企业财务的管理层次。

四、财务主体一元性与财务分层的融合

财务分配论、所有者财务论、出资者财务论、经营者财务论、财务分层论等观点构成财务分层理论,并且引申出财务主体多元性的意思,从而引起关于财务主体一元性与多元性的争论。笔者拟运用财权与财权主体的概念对此进行探讨。

1.财务主体多元性的观点实际上是混淆了财务主体与财权主体或财务治理主体的概念。这些观点其实想强调所有者、出资者、经营者等产权主体应该对企业财务资源配置活动施加一定的影响,以维护其产权利益。但是由于观点提出时并未形成较为成熟的财权概念,也没有形成财权主体的概念,用财务主体这种行为意义上的概念来表达这种影响,不能清晰、充分、显性地揭示出这种影响的来源实质上就是一种支配财务资源运用的权利,从而引起了行为意义上的财务主体与抽象意义上(权利义务关系上)的财权主体的混淆。

2.建立维护出资者利益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毕竟出资者和经营者不能建立两套制度各行其是,他们必须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建立,以使出资者财务目标内化为经营者财务的有效约束,通过经营者财务达到其财务目标。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第6篇

一、对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实施建档管理的必要性

(一)自然人网店的大量存在,是当今网络市场发展的客观现实

所谓网店,是指经营者利用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开设的从事网络商品和服务的网页空间。目前,网络交易平台对在平台上申请注册开办网店,一般都无特别的条件和手续,其简单、便捷、随意的特点为公民个人提供了低门槛、低成本的创业新途径。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1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我国个人网店的数量达到1450万家,预计到2012年将达到1710万家。从2007年的520万家算起,我国个人网店的平均年增加量在250万家以上。在这数量庞大的个人网店中,其开办者或经营者,除了少数是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之外,更多的是未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自然人,即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

(二)自然人网店的存在,被现行法律法规有条件地认可

2010年7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颁布实施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第十条规定,“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自然人,应当向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提出申请,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实身份信息。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第二十条规定,“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对暂不具备工商登记注册条件,申请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自然人的真实身份信息进行审查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实更新。核发证明个人身份信息真实合法的标记,加载在其从事商品交易或者服务活动的网页上”。

通过以上条款的规定,《办法》将个人从事网络商品交易活动的市场准入分成两种情形进行管理:一是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自然人,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提倡和鼓励经营者主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依法从事经营活动:二是对暂不具备工商登记注册条件的自然人,在国家相关规定明确以前,暂不强制要求其办理营业执照,但应接受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对其真实身份信息的审查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将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核发的证明个人身份信息真实合法的标记,加载在其网店的网页上。《办法》以立足发展促规范的理念,为自然人网店经营提供了市场准人的法律支持。

(三)仅仅依靠网络交易平台商对自然人网店进行管理是不够的

按照《办法》的要求,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商应当负有对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网店经营者进行经营资格审查登记公示,交易商品服务和交易信息检查监控,注册商标专用权、企业名称权等权利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制止违法行为等多项义务和责任,切实履行作为网络市场开办者应该承担的管理责任。但是,从对实体市场的长期管理经验来看,单纯依托市场开办者实施对市场内经营者的管理是不全面、不深入、不到位的,也是不现实的。真正有效的管理还需工商机关直接主动的作为,对于网络商品交易平台内网店经营者的管理也是如此。

(四)对自然人网店的监管,不但是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商所在地工商部门的职责,也需要网店经营者所在地工商部门的主动参与

《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由发生违法行为的网站的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按此规定,网络交易平台上的网店应该由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商所在地的工商部门管辖,对平台上网店的监管是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商所在地工商部门的职责。然而,网络交易平台特别是大型网络交易平台聚集的网店经营者众多,网站经营者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面临巨大的监管执法压力,甚至不堪重负。即便按照《办法》的规定,“网站的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县级以上T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异地违法行为人有困难的,可以将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情况移交违法行为人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但在实际监管工作中,操作繁琐而困难,客观上造成“能管者管不了,想管者管不着”的局面,最终带来谁都不愿管的结果。

(五)对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应当通过建档管理实现常态化长效监管

目前,工商机关在开展网络市场监管工作中,实施管理的对象和举措主要是针对已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网络经营主体,其监管方式是建立网络经营者主体信息数据库,实施属地化监管,我们称之为建库管理。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和完善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才能明确监管对象,从而建立常态化的网络监管长效机制。同样,对于未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虽然其隐蔽性更强、流动性更大,但也只有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实施有效监管。对此,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展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网络商品交易平台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工商部门应当建立对平台内网店经营者日常网上巡查工作制度,并负责建立平台内网店经营者网络经济户口;网店经营者所在地工商部门应完善网店经营者的主体信息,将有关数据纳入本地建立的网络经济户口,并根据网络经济户口信息对网店经营者进行实地检查。

二、对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实施建档管理的合理性

对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实施建档管理的设想,来自对国家工商总局2005年印发的《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办法》的启发。该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免予工商登记、对农民在集贸市场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免予工商登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监管执法工作的需要对从事经营活动但依照有关规定免予工商登记的个体经营者进行备案,记录其基本经营情况,以掌握市场交易动态,规范经营者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以此为参照和支撑,并结合总局《关于开展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精神,我们提出了对未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自然人网店经营者实施建档管理的办法和举措,即"212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监管执法工作的需要,对重庆市依法不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进行收集建档,记录其主体基本信息和经营情况,以掌握网络交易动态、规范经营者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网络市场秩序的管理措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办法不是对管理相对人设置的义务,而是一种工商系统内部工作管理的方式方法。

三、对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实施建档管理的可行性

对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实施建档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技术保障、人才队伍、制度建设等方面提供可行性条件。

(一)打造网络监管信息化平台,为建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对网络商品交易的监管,具有强烈的技术依赖性。实现对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建档管理必须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搭建统一的以互联网为对象和环境,以主体和行为为重点,具有搜索分析、跟踪、监测、巡查、监管和数据记录、统计、分析等有效功能的网上监管平台,通过“以网管网”的方式开展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重庆市工商局近年来致力于工商信息化建设,构筑起“一网四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从搜索、监测、巡查等各方面充分满足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监管的需要,也为实现对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实施建档管理提供了切实的技术保障。

(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网络监管人才队伍,为建档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有一支作风顽强、技术过硬的高素质监管人才队伍是开展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先决条件。在网络监管工作中,监管执法干部既要了解网络市场现状、掌握现代网络技术,又要熟悉工商法律法规、具备实际监管执法技能。重庆市工商局在近年来的电子商务监管实践中,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集中授课、送教上门、举办专家讲座、开展岗位练兵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培训学习,逐步提升网络监管执法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三)建立顺畅高效的体制机制,为建档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对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实施建档管理,是一种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各个业务领域,必须强化上下联动、业务配合和部门协作,构建顺畅高效的网络监管执法协同机制。在近年来的网络监管实践中,重庆市工商局在系统内,凭借完善的体制优势,以制度作保障,实现了网络监管工作从市局到区县局和工商所,以及各业务处室之间的“统一指挥,快速调度,协同配合,顺畅对接”。在系统外,特别注重加强与公安网监、通信管理等部门的密切协作,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工作联席制度等方式,在网络案件调查、电子证据固定、关闭违法网站等方面,建立起顺畅的协作机制。

四、对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实施建档管理的操作性

为全面深入实施对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的建档管理工作,确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重庆市工商局专门制定出台了《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建档管理办法(试行)》,对建档管理工作的有关内容和要求作出明确规定。

(一)组织实施

全市系统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建档管理工作在市局统一组织指导下开展,由区县局、直属局及工商所负责实施。

(二)建档对象

凡在本市利用互联网或其他信息网络手段从事经营活动且依法不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自然人网店经营者以及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等其他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实行建档管理;已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实行建库管理。

(三)建档方法

全市系统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建档管理工作采取市局分派监测数据建档与区县局自行征集建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市局分派监测数据建档,是指采取“市局集中搜索监测,区县局认领排查建档”的方式,市局定期或不定期运用技术手段对符合建档管理条件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进行集中搜索监测,然后通过指定管辖,将搜索监测数据分派给区县局进行认领排查和建档管理。区县局自行征集建档,是指区县局通过网上巡查、网上搜索,与有关部门、机构、组织和行业协会进行信息交流,以及依法向网络交易平台获取资料数据等各种积极有效方式,全面征集全市范围内符合建档管理条件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按照“谁建档,谁监管”的原则实施建档管理。

(四)建档内容

区县局及工商所应通过重庆市工商局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监管系统,对纳入建档管理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建立管理台账,记录以下内容:网店(网站)名称、网店(网站)域名、主要经营内容、经营者住所、联系方式、所属网络交易平台。

(五)信息维护

区县局及工商所在巡查中发现建档管理主体的记录事项有差异变化的,应及时修改更新。发现建档管理主体已停止经营的,应及时进行失效处理。

(六)监管措施

区县局及工商所应对所有建档管理主体落实监管人员,将经营活跃、交易规模大的建档管理主体确定为重点监管对象,按照以下要求开展网上巡查并作好巡查记录:对重点监管的建档管理主体的巡查,每三个月不低于一次;对其他建档管理主体的巡查,每半年不低于一次。区县局及工商所可以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增大对建档管理主体的网上巡查频率。

(七)引导规范

在实施建档管理中,对已具备工商登记注册条件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应积极引导、帮助其及时办理营业执照。

五、对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实施建档管理的有效性

对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实施建档管理的积极意义和有效作用,至少可以体现为“三个转变”:一是通过建档管理,将自然人网店经营主体的存在由隐性转变为显性,使监管对象得以明确,监管责任得以落实。二是通过建档管理,将工商网络监管工作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而逐步建立对网络市场经营主体的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三是通过建档管理,将网络经营行为的随意性转变为可控性,对事前防范和事后追踪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铜陵县

中图分类号 F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3-03

按照中央和省市工作要求,铜陵县土地确权工作已全面完成,因行政区划调整和建设规划原因,本次确权涉及全县除五松镇以外的其他7个乡镇共100个行政村,全县累计调查承包户6.1万户,实测耕地1.86万hm2、地块23.16万块,基本实现土地承包权属明晰,承包地块空间位置明确、四至清楚、面积准确,促进了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向合同管理、登记管理、流转服务和纠纷仲裁“四位一体”管理并重转变,达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目标。为充分利用农村土地确权成果,根据中央和省文件要求,铜陵县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对缓解“三农”融资抵押难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1 主要做法

截至2015年10月,全县共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抵押贷款业务4宗230万元,尚有5家经营主体贷款审批业务正在办理中,申请额度逾200万元。主要做法如下:

1.1 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机制较为完善 2012年,铜陵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1+8”方案,即《铜陵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若干指导意见》、《铜陵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总体方案》、《铜陵市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使用权管理试行办法》、《铜陵市农村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铜陵市农村产权融资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铜陵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铜陵市农村房屋抵押融资管理办法》、《铜陵市农村产权价格评估管理办法》和《铜陵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为农民利用土地、财产等资产开展估价、变更、抵押、融资、入股等提供了一系列政策依据。

1.2 合理界定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对象与用途 贷款对象为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森林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农户,或通过其他承包方式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森林林木经营权的承包人,以及通过依法流转方式取得农村土地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森林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规模经营业主体。抵押借款只能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性用途,不可挪作他用。

1.3 规范制定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操作流程 一般流程为借款人申请,部门推荐保险公司和银行进行资格审核并受理保险公司和银行进行贷前调查,协商确定贷款金额借款人办理抵押物登记和价值评估手续银行向保险公司出具《农村产权融资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联系单》保险公司为借款人贷款办理保证保险(保险受益人为贷款银行),以及借款人的法定代表人购买人身保险等保险公司和银行与借款人面签相关协议等银行发放贷款贷后检查贷款归还。当发生贷款违约风险,银行催收追索未果的,由保险公司按照保证保险条款内容和协议相关约定先行代偿。保险公司代为清偿后可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处置抵押物,行使优先受偿权。

1.4 设计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 市、县(区)政府设立农村产权融资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总额600万元,其中市财政200万元,铜陵县财政200万元,郊区和狮子山区财政各100万元。试点工作期间,保险公司、政府、银行按5∶3∶2的比例承担风险。发生贷款本金损失风险后,保险机构先行偿还试点银行50%贷款损失资金,试点银行还可申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补助30%贷款损失资金。对借款人所发生的融资贷款保费,在专项资金中按保费总额的50%给予补助,最高补助不超过其贷款总额的1%。当贷款保证保险对应的贷款不良率超过20%,贷款保证保险赔付率达到120%时,暂停新增业务。

2 存在的问题

通过1a来的探索和实践表明,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使经营主体认识到土地不仅是一种生产生存的资源,还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融资,从而解决了新型主体担保难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如下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2.1 抵押贷款有“四难”

2.1.1 取得承包方签字同意难 根据制度设计,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应取得承包方签字许可。实际操作中,一方面,经营主体所对应的承包方数量众多,签字难度大;另一方面,铜陵县经营主体流转农户土地,多采取每年收获后支付土地流转租金,如果农户同意经营主体抵押土地,当发生贷款风险时,农户不仅不能获得租金,其转出的土地经营权还将被处置,因此担心收益和失地风险可以理解。

2.1.2 抵押登记难 根据铜陵市农村产权融资贷款保证保险要求,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需要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但由于抵押登记涉及抵押物范围农户众多,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尚未最终形成,登记申请人一次性按照规定提交完整登记材料难度极大。同时,登记机关为每一流出户出具抵押登记证明,登记工作量也极大。再者,由于经营主体所流转的土地并未全部包括农户的所有承包地,以致不能简单的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进行抵押融资。为了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县农业局在没有获得抵押物涉及范围农户的书面同意,以及没有查明抵押物的四至范围情况下,向申请人及抵押权人出具抵押登记凭证,导致一方面要承担违规登记造成抵押权人不能实现抵押权的责任,另一方还要承担因违规登记对抵押物涉及范围的农民侵权责,风险极大。

2.1.3 价值评估难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是金融机构授信贷款额度的基础,但由于目前铜陵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中介机构尚未健全,暂由市农委组织系统内农业专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进行测算评估,缺乏专业资质,仅以土地租金及地上附着物的价值来确定抵押物的评估价值,主观意愿成分较大,过高或过低都会形成不同的风险。土地估价较低,则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商品性不能通过市场得到公允的表现。土地估价较高,由于农业生产经营易受自然灾害影响,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加大,易形成不良贷款。

2.1.4 抵押物处置难 一方面,因经营主体提供的土地流转合同不够规范,发生贷款风险时,保险公司存在不能实现抵押权的风险;另一方面,乡、村成立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主要提供土地流转政策咨询、合同鉴证等服务性工作,没有涉及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招标拍卖、协议转让、挂牌交易等抵押物处置问题。

2.2 土地流转规范管理有“两难”

2.2.1 土地流转合同修订难 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是办理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的基础,由于铜陵县土地流转工作开展较早,现有经营主体多为存量土地流转大户,流转合同备案率虽高,但流转地块的编码、四至、面积等信息不完善,补充协议难度大。加之经营主体90%以上都是本地人,大家知根知底,在土地再流转、互换等方面,为求方便就体制外运作,向乡村两级备案意识不强,导致乡、村两级对辖区内土地流转变动情况信息不明、底数不清,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2.2.2 乡镇土地承包管理机构职能弱化 乡镇农经管理部门依法负责本辖区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管理、鉴证及纠纷调解工作。自2000年机构改革以来,铜陵县乡镇农经管理机构与财政所合并成立财政经济管理所(以下称财经所),农经管理人员逐年减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职能弱化,确权登记后的常态化管理更是难以保证。

2.3 经营主体发展不规范 铜陵县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或直系亲属往往同时举办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多个新型经营主体,且各主体之间财务、业务、管理人员混同,导致各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不清,银行在贷款时对象甄别难。同时,受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在财务和销售等经营管理方面还不规范、不明晰,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往往因信用评级和能力评估通不过而被拒之门外。

3 对策建议

3.1 创新土地流转双方利益联结机制 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经营主体,按照保底加效益分红的方式获得收益,使其不再是经营主体发展的旁观者,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破解签字难题。

3.2 以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引入有资质的评估机构 政府部门通过公开招标,引入具有权威的专业中介机构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价值进行准确评估,合理确定农村土地价值,为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创造条件。

3.3 整合搭建乡镇交易平台 鉴于农村土地流转交易规模小、交易地域性强的实情,为方便交易,在框架设计上,应确立乡镇是基础、县级抓监管、指导的基本定位,依托乡镇现有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科学整合成一个功能完备、运转规范的交易平台,接受抵押权人委托,负责对欠债欠息的农村土地物权收回、储存、发包、还贷,使抵押权人能够及时通过乡镇交易平台,将抵押的流转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变现,为抵押物处置搭建成本低廉、运转高效的交易平台。县级工作重点主要是侧重于监管和服务上,负责抓好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层面的工作,为乡镇交易平台实施正常交易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3.4 加强乡镇土地承包管理机构建设 可将乡镇农经管理部门作为县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部门的派出机构,承担辖区内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工作。强化其土地流转信息与准入资格审核、政策咨询、合同签订指导与监管,以及矛盾纠纷调解等4项管理服务职能。利用土地确权成果,落实好流转合同修订、备案、审查和流转情况登记制度,确保土地确权成果“有人管、管得了、用得好”。

3.5 加快新型经营主体提质升级 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明晰产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使其经营管理符合金融机构的信贷准入要求,推动其成为独立的、稳定的承贷主体。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保定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5.007

1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迫切性分析

几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不光是在数量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质量方面也有所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相比,其资金及信贷需求较旺盛。并且要求低成本、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2009年后,我国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基础覆盖,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各种金融服务办理比较滞后,农业信贷投入相对不足,农村信用社、各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使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致了农村经营主体信贷难度增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绝大多数为小规模企业,其抵抗风险能力比较低,面对金融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资金难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难以抵抗市场的变化。综上所述,互联网精神与金融行业的创新融合值得深入研究,进而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互网金融因其方便快捷、门槛低等优势更能够有效当前的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信贷融资难等困难。

2保定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保定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稳健增长,并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大户,增大了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据统计,保定地区已累计兴办家庭农场8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达到9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规范运行、稳步提高中逐渐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截至目前,保定市新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多达1500余家,成员总数更是多达27.38万人。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同时,市政府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投资发展现代农业,整个保定地区已有各类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农业加工企业174家,新注册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近70家。现代农业园区颇具规模,农业产业园区已经达到20多个,乡镇园区200个。近几年间,保定市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逐步增强。经营主体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合作形式日益多样,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产业模式。

3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农业经营主体自身行为不规范

互联网金融支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模式起步较晚,相比较传统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无法形成科学的管理系统;商业信用比较低,存在着欺诈行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规模小、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正确利用互联网金融,导致了融资难等情况;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管理存在问题,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倾向于向传统的金融机构寻求金融支持,并没有合理运用这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透明度低,金融机构对其认可度比较低,导致其贷款难,筹资难,发展收到了限制。

3.2金融机构没有切实发挥作用

随着农业转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农村经济水平较低,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欠缺,融资受到阻碍,形成了经营主体融资难,信贷问题依然突出的局面。同时,相关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经营主体的贷款门槛设置过高,一般经营主体难以达到要求,农业贷款途径少,难度大,资金来源受限。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进一步发展。

3.3政府支持效果不明显

政府出台的相关措施尚未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当前互联网金融诈骗行为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这一问题显示出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运行过程监管不力,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农村经营主体对互联网金融的需求。

3.4信用体系尚未健全

近些年来,我国的信用评价系统尚未形成,在农村信用评级上尚无统一标准,信用评级结果难以反映被评对象真实的偿债能力和信用情况,在金融交易的实际过程中,线上线下交易存在信用业务交叉的现象,经营主体信用评级不被金融机构普遍认可,影响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进行,导致涉农企业贷款难度加大。

4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建议

4.1加强经营主体内部制度建设

大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起步和建设阶段,其核心竞争力也没有较大优势,经营规模小、内部管理粗放、组织文化程度低、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整体运营机制也不够成熟,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重要地位,不利于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起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经营主体内部自身建设以提高自身整体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动力和支持保障。就互联网融资体系而言,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充分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求,使企业向组织化、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转变,逐步建立起现代管理制度,做好配合互联网融资的基础性工作。

4.2支持互联网融资软件的开发

当下正处于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传统的融资交易软件难以满足当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需求。保定市农村占地面积较广,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为促进互联网金融技术对农业的有效支持,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必须营造安全可靠的互联网环境,加大技术投入,健全法律法规,依法有序创新,严明监管标准,完善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定市政府应当制定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政策,改善基础环境,加大资金投入,组建专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专职履行监管职责,加强互联网融资信用系统建设。为融资软件的研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4.3“产业链”与“大数据”相结合

金融机构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为其提供金融支持,例如原材料供应商、与经营主体相关联的水电供应处、劳务公司、加工厂、批发商等等。为解决农户信息不对称情况,通过“信用推荐+大数据防控+生产经营数据”的模式进行筛选,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较顾虑的欺诈风险评析、整体信用评估、资产信贷风险等问题。通过筛选后,当地金融机构(银行)再次实行贷前调查,对符合准入标准的单位发放适度贷款。贷款发放后,主要通过云端“大数据”的合作模式,解决银行与农户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将有效为农户的产业化提供一种低成本、批量化、系统化的贷前调查和贷后监控管理方案。切实提高融资风险的可控性,同时农户及相关产业链的贷款成本也能降低,实现多方共赢。

4.4“金融机构、经营主体、互联网”合作模式

在保定市的农业产业领域内,大多数经营主体之间经常进行合作,其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相担保,为彼此争取了信贷支持,这对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a成本、贷款成本产生了较大影响。三方合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金融机构(银行)“为谁提供贷款服务”、“服务对象资信状况”经营主体“如何获得更便利的金融支持”“如何扩宽销售渠道”等问题。通过大数据平台,结合农业经营主体的内部信息数据平台,选择关键性指标,帮助金融机构找到信用良好、生产状况稳定的客户,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方面的困难。

4.5加快构建农村信用体系

“信用”对于现代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不仅在交易市场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在融资市场上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搭建良好的信用监督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成为建设企业间融资市场的重中之重。以保定市为例,首先应当构建全市(含所有区县)统一的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通过该信用信息库就可随时核查借贷双方的信用记录,做到风险的长效监控;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推动信用市场的建设,坚持法制化、系统化、市场化的原则,促进农户与金融支持机构的联系,不断培育信用文化;相关机构可通过定期评选“保定市守信经营主体”,给予减免税收、技术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于失信的个体或企业,可采取限制发展、取消其互联网融资资格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封杀其日后任何形式的贷款活动等惩罚措施。除以上措施外,最核心的一点,即农业经营主体自身更应该提高经营管理者的自身素质,长期培养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融资意识,解放思想,不循规蹈矩。

4.6完善互联网相关法律体系建设

保定市有关部门必须对范围内农户的网络信贷进行有效的监管。要提高对网络信贷和信用融资等互联网金融的管理,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完善政策支持互联网金融支持体系。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市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把握严谨监管力度的同时鼓励创新融资。对于参与实体交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监管要求按照线下金融机构的体制来进行,严格按照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办法进行监管。建立高效、权威的网上财务信息认证体系。及时掌握新的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信息;掌握和监管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动态。严格监督,确保互联网金融不出现违法集资等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乔立娟,于洁,王芹.网络金融创新支持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J].经济论坛,2016,(10).

[2]周海登.用“产业链”+“大数据”的办法解决农业贷款难问题[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6,(11).

[3]江维国,李立清.互联网金融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模式创新[J].财经科学,2015,(8).

[4]商文瑜.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调查与建议[J].西部金融,2015,(10).

[5]孙立刚,刘献良,李起文.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5,(5).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第9篇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的《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实行定人定岗定职责的管理模式,制定《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十大制度》。

20__年新年伊始,分局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的领导,分局成立了一把手__分局长担任组长的分局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__为副组长,______*为成员。确定了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工作一把手亲自抓,主管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原则,确定了两项基本制度,一是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以片区责任人为主,责任区主管责任为辅的原则,在?个责任区监管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分为?个食品安全片区,实行定人定岗定职责的管理模式责任;二是实施食品安全指导员制度,?个食品安全责任片区指定由?位工商工作人员负责责任片区食品经营户为食品安全指导员,明确了每一位工商工作人员的监管责任,落实了“一人一岗一责任”,从而确保了监管责任追究到位,

二、为严格清理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和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切实维护食品市场秩序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分局辖区范围内有条不紊地开展了依法清理规范食品经营户主体资格。

分局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结合本辖区的实际,今年3月中旬至6月初,结合各类经营主体年检工作,本着“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和“严查食品经营行为关”方针,采取“谁登记,谁负责”“谁年检,谁把关”原则,对辖区内的食品经营主体证照进行重点审查。一查证照是否齐全;二查证照是否有效,三查经营主体的实际经营状况是否与登记注册一致,四查实际经营商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通过四个环节的查证,对符合的经营主体资格要求的349户食品经营主体,32户食品生产主体,7户餐饮经营主体,按户登记相关事项,落实“一户一档一卡”,建立了健全的食品经营主体的档案,并输入计算机建立了统一定食品经营户信息管理数据库。同时对无证照生产经营和经营行为不规范的食品经营主体依法予以清理整顿。在清理规范食品经营主体期间,分局公出动563人次,检查食品经营主体1365户,取缔无照经营29户,查处涉及食品经营违法违章案件8件,注销登记63户,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整改规范经营主体877户。

三、借鉴企业分类分级监管,加强食品经营企业的日常管理,将食品经营行为的监管纳入日常管理突出位置,切实维护食品流通领域的正常市场秩序。

所谓分类分级监管,是指工商部门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中,根据食品经营主体在审查主体经营资格、检查经营行为规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平时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信用积累等方面的各种影响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将食品经营主体按照其信用积累分值,分为A、B、C、D4个等级,并分别对4个不同的等级,确定实施不同的监管频率。A类信用经营主体,采取A类监管频率,日常检查半年不得少于1次;B类信用经营主体,采取B类监管频率,日常检查季度不得少于1次;C类信用经营主体,采取C类监管频率,日常检查每月不得少于1次;D类信用经营主体,采取D类监管频率,应当监督经营主体停业整顿或监督其退出食品经营主体。分局将食品经营主体的分类分级监管和市局有关食品安全的专项检查有机结合,通过工商所管理系统实行派单,进行系统化和网络化管理,并将其纳入工商执法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月度绩效考核中进行考核,使食品案件监管步入系统化、网络化和规范化的渠道。为了加强示范放心店的管理,在监管系统中重新设置监管频率,变更为每月一次巡查,尽可能满足上级对放心店监管的要求。

四、实行食品安全监管指导员制度。针对责任片区食品经营户经营能力和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分局决定实行片区食品安全监管指导员制度,从“建、聘、创、查”四个支点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监管。

一是建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增加消费透明度。针对农村食品安全信息来源渠道缺乏的现状,分局决定在商品准入实施单位、农贸市场、村委会办公场所、示范放心店经营场所等公共人群集中的场所,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19个,食品安全监管指导员定期公布食品安全信息,每月不得少于一次,特殊情况要及时更新。食品中的水产品、肉制品、豆制品、腌制品将列为日常检测公示重点,公示栏还将公布来源于媒体、上级局公布的不合格食品信息,对经销食品出现卫生安全质量问题的业户,将采取警示、临时控制、公示召回、强制退出等措施并在栏上曝光。分局今年共食品安全公示信息12次。增加了广大消费者消费的透明度。二是聘维权监督员,增加社会监督力度。辖区在4个办事处建立了4个消费监督站,在89个

行政村建立了89个消费维权监督点,聘请消费维权监督员96名。分局为了提高消费监督员的业务水平,在4月和11月分别两次召开了消费维权监督员法律法规培训会议,并对参加培训会的监督员进行业务考试考核,在不断完善消费维权网络的同时,提高消费监督员的业务水平,使他们真正成为食品安全监督的监督员。三是进一步创“农村放心示范店”,增强食品经营户诚信意识。通过“考核评优优胜劣汰“,激发经营者“放心示范店”创建热情,分局已建立“放心示范店”89家,全面完成村村创建放心店建设任务。在创建中,食品安全指导员帮助经营者建立商品质量监管、市场商品准入、商品查验、不合格食品退市撤柜等制度,提高经营者守法经营、规范经营的意识,实施流动巡检和定点抽查,出现问题通过核查追溯,把过期、伪劣食品及时清仓净柜。四是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出发,对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实施有效监管,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隐患。以农村放心店、超市为重点检查单位,重点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制售“三无”食品、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经销不合格食品和有毒食品、经销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全年共查处涉及食品安全案件7件大案要案,如啤酒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侵犯“青岛”商标和虚假宣传啤酒原料的案件,总经营额在6万元以上,分局对其违法经营行为处以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受到市局的充分肯定,同时被列入市食品安全十大经济案件。五、工商所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放心店建设和农村消费维权网络的建设捆绑综合考核,全面推进食品安全规范化、放心店工程和农村维权网络建设。

在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实施过程中,针对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畏难道情绪,分局适时推出《食品安全监管规化管理制度实施办法》,通过制订阶段性目标,落实一把手、责任区、片区责任人职责分工,详细制订综合考核查评标准和考核方法,具体落实奖惩措施,综合推进食品安全规范化、放心店工程和农村维权网络建设。一明确责任目标,落实责任主体。农村“放心店”规范建设、农村消费维权“三位一体”网络建设情况,统一纳入责任目标,形成综合创建、整体推进的新格局。通过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制,以落实片区责任人责任为主,追究责任区责任为辅,为食品安全监管行为套上紧箍咒,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二明确考核标准,实施严格考核方法。详细列明农村“放心店”“九条验收标准”、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十四条查评标准”和农村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四条考核标准”,以总分120分为标准由考核小组综合查评;考核分每月中旬和月尾两次,以实地查评和书式档案、机读数据相结合查评考核,到11月底完成考核的各项指标,并进行综合评分。三明确奖惩措施,落实责任追究方式。分局设立局长专项奖励基金¥¥元,根据综合查评结果评出个人优胜奖1名、优良奖3名,分别奖励20__元、1000元,根据责任区整体工作情况评出优胜奖、优良奖、合格奖各1名,分别奖励3000元、20__元、1000元;对责任区、片区责任人的综合查评考核得分分值为末位2名的,不仅取消物质上的奖励,且而取消市局和分局年终评优评先的资格。

经营主体管理范文第10篇

2004年4月,连云港工商局连云分局在调研中发现,集贸市场管办脱钩后,市场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传统管理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市场管理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国家、社会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市场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日渐增多,特别是市场流通环节、商品质量检测、交易结算方式、消费需求形态等都发生很多变化,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市场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传统的市场巡查、市场处罚、市场调解等管理方式已明最不适应现代市场管理的需求。

(二)市场管理资源不足与市场不断扩张的矛盾突出。市场管办脱钩后,国有、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纷纷进入市场投资主体行列,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在短期内迅速形成,各种有形市场数量在短期内迅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和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市场管办脱钩后市场管理人员由过去几个人管一个市场转变为一个人管几个市场,管理力量的相对单薄与市场数量增多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且有逐步加大的趋势。

(三)滞后的市场管理法规已不能很好地适应调整当前市场管理中出现的新矛盾。当前,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集贸市场的法规主要有《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和《江苏省城乡集市贸易管理条例》。前者是1983年2月的,属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后者是1997年7月公布实施的。无论是《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还是《江苏省城乡集市贸易管理条例》,其中一些条款已不能很好地调整市场发展、经营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法律、法规的滞后,导致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市场时法律依据不充分,处理一些违规经营行为时无规可循,往往出现许多管理不能到位的现象。

(四)市场主办单位投入不足,与工商机关市场管理目标形成反差。市场管办脱钩后,部分市场主办单位在市场的建设上舍不得投入,市场硬件设备陈旧老化。损毁严重。在布局上多考虑短期效益,缺少长远规划,占路为市、占路设摊时有发生。消费者对购物环境的脏、乱、差颇有意见,与当前工商机关市场管理目标形成较大反差。

针对上述问题,连云工商分局先后在14个市场主办单位、2600户经营户中开展了“如何管好市场、办好市场”、“我想对市场管理说”等内容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使连云工商分局的同志颇受启发,相当一部分市场主办单位和经营户认为管好市场、办好市场非常符合自己的愿景,自己也想着要出点力。循着这个思路,连云工商分局经过认真的思考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市场管理的先进经验,大胆提出市场契约化管理的模式,很快得到了市场主办者和经营户的广泛认同。

所谓市场契约化管理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市场主办单位、市场经营户,在发扬民主、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以契约的形式,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市场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市场主办单位、市场经营户的责、权、利分别予以明确,用签订契约的形式来规范市场管理,约束市场主办单位和市场经营户的经营行为,从而实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市场的管理目标。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市场主办单位、市场内的经营者签订的管理契约不同于一般民事合同,也不同于以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命令,在市场管理契约的缔结、履行及违约责任等各个环节都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主体身份的双重性决定市场管理契约的特殊性。连云工商分局在与市场主办单位、市场经营户民主协商研究签订管理契约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摆正三方契约主体的地位。首先,作为行政执法主体的工商部门既是依法行使职权的市场管理者,也是为市场投资主体、经营主体提供社会公共产品的服务者。其次,作为市场建设的投资主体,既是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市场主体,又是市场内经营主体的管理者。第三,作为市场经营户既是工商部门、市场投资主体的被管理者,又是工商部门管理市场的支持配合者。三方主体身份各自都具有其双重性,必然表现在市场的管理、经营、发展目标上的关联性和一致性,这是区别于其他民事合同的显著特征。

(二)共赢目标主导着契约内容的框架。连云工商分局与市场主办单位、市场经营户签订的管理契约所锁定的目标是共赢。契约的内容重点围绕工商机关把好市场准入关口;坚持产品质量监督监测制、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及时受理消费申诉、投诉举报制和督察目标责任制等,以促进工商机关管理市场职能的到位,进而保持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对市场投资主体而言,则是如何集中财力、人力对市场进行长期规划,改造升级,设立市场肉菜粮检测中心,购置市场安全监控设备、电子屏幕等设施,提高市场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尽力为市场经营户提供安全、舒适的市场经营环境,以促进市场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经营户则致力于如何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不坑不骗,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货真价实、安全放心的商品,以促进其经营利润更加丰厚。这样,三方都有责任和义务,三方都能从中获得益处。

(三)协商制度凸现契约内容的民主。协商的实质就是自由合意。连云工商分局在与市场投资主体、市场经营户签订的管理契约中,从契约的缔结、内容、违约责任的形成以及履行等各个环节都贯串着协商的精神。协商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市场主办单位、市场经营户召集在一起,就市场的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协商,让大家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市场主办单位、市场经营户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市场的规划、管理、发展的协商讨论,在注意吸取各方的意见的基础上,协商形成一致的意见。例如,工商部门通过与经营户、市场主办单位的协商,促成在市场内建设宰杀活禽的隔离设施,对水产品交易大厅重新规划布置,让熟食品、豆制品统一进市场现场制作、销售。工商部门通过与市场主办单位的协商,共同制定了市场管理的网络、规范、制度管理软件。让三方的真实意愿在市场的规划、管理、发展上形成聚集,充分体现出契约管理内容的民主。这样,契约内容的民主,使三方面具体责任的履行都有了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市场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契约管理体现了管理者与管理对象法律地位的平等。管理契约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市场投资主体、市场经营户三者的管理关系作出

了重新的调整和定位。行政机关与市场投资主体、市场经营户法律地位平等,责任、义务地位平等,在管理契约中不再体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强烈的权力色彩,减少了强制、高压手段。增加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的内容,让市场管理主体、市场投资主体、市场经营户成为平等的工作伙伴,互相依靠、相互配合,同时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市场管理的目标在和谐共赢的氛围中实现。

市场管理契约化,是对市场管理工作的探索和创新。契约化管理的实践证明:在管理资源相对缺乏,行政管理与市场主体之间关系不顺、价值目标不够一致时,契约化管理模式可以缓和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的矛盾,实施和谐管理,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真正实现市场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其成效是明显的,

(一)扩大了管理资源。市场契约化管理实施后,市场投资主体、市场经营户消除了管理上的抵触情绪,由过去的不服管、逃避管转变为配合管、主动接受管。市场主办方和经营户经营理念由此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普遍认识到市场经营秩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场交易额的高低:经营者诚信度的高低和商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经营户的受益。许多过去的违规经营行为者,被一纸契约唤起了社会责任感,转变为行为自律、讲究信誉的诚实经营者,市场内交易纠纷和矛盾大大减少,绝大多数的市场经营户从过去被动受管理的单项角色转变为既是自身经营行为和周围同行经营行为的管理者又是主动接受工商行政管理的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由此,管理资源得到相对扩大,市场管办脱钩后市场数量扩张与工商行政管理资源相对缺乏的矛盾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二)理顺了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契约化模式的实施,让管办脱钩后的行政管理主体、市场投资主体、市场经营主体三者之间没有理顺的管理关系得到重新梳理。行政管理机关从简单管理、动辄罚款、居高临下的高压位置,转变为与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坐到一条凳子上共同民主协商、互惠合作的平等地位。市场投资主体、市场经营主体也由过去的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颇有微辞甚至对立的情绪,转变而为对工商行政管理的理解、支持、关心和配合,由过去的与工商部门是“冤家”,变成了经营过程中离不开的“亲家”,从而扭转了市场管办脱钩后,市场投资主体、市场经营户不愿配合甚至排斥工商部门管理的尴尬局面。

(三)提高了管理效能。市场管理契约化的实施,提高了市场投资主体、市场经营户主动支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的能动性、创造性。形成了契约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取代了过去市场管理方式的简单化。现在,市场突击式管理、运动式管理逐步被契约化的长效管理所替代。现在,管理市场的行政成本高、管理效能低的状况,也被低成本、高效能的管理效应所取代。这些变化,也让市场的主办者信心十足,加大投入,市场经营户更加安心经营,进而逐步解决市场投资不足,市场设施陈旧、经营环境恶劣、管理方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四)促进了市场繁荣。在市场管理契约化模式的推动下,市场的长效管理得到巩固,市场内的管理秩序、经营秩序、卫生状况明显好转,短斤少两的现象不见了,诚信经营的文明工商户多了:出售劣质过期商品的少了,经营货真价实商品、讲究信誉的多了: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少了,文明经营、礼貌待客的多了。市场契约化管理模式的推行,大大提高了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市场较大的无形资产,从而带来较大的品牌效益。据统计,连云工商分局所管理的14个市场中,市场摊位使用率从2005年度的86%上升至目前的100%。2006年度全区14个集贸市场经营额达到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海棠路综合性集贸市场成交额达7.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该市场摊位租赁费由2005年度的700万元上升到2006年度的1000万元,增长42.8%。海棠路集贸市场1100家经营户因为市场管理契约化模式的推行,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规范经营、诚信经营,经营者的年受益也由每户过去平均3至4万元,增加至户均6万元以上。目前,全区14个市场经营户诚信经营、消费者放心消费、经营秩序越来越好。

市场契约化管理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履职到位有着较大的辅助和促进作用,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几点有益的启示。

(一)为弥补工商法规不够完善进行了新探索。通过契约形式,在不违背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能够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够具体的领域与相对人通过合意形成其所预期的约定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或者实施比法律、法规规定更加严格的规则,以达到行政规制的目的。通过契约的形式,在三方都愿意的前提下能够灵活地根据形势需要不断地调整政策姿态,进行政策选择,从而弥补立法不足、法规陈旧,化解主要矛盾,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更加扎实、和谐地开展。通过契约的形式,在各方都能接受的基础上,可以将抽象的法律法规变成更加具体化、明细化的条文规定,让管理相对人更好理解、更好遵守,不断减少或杜绝行政管理机关与管理相对人之间在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情绪对抗和行为对抗。

(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降低行政成本探索了新路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过契约的形式把过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应干预、不应包办的事情,不应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使的有关职能转让给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或企业,可以大大降低工商行政管理的部分行政成本,进而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的成本意识、效率意识,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集中力量,实现国家工商总局提出“四个统一”管理目标,创造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为市场主体增强自律自治意识提供了新思路。管理契约对行政主体、市场投资主体、市场内的经营主体权利义务作了明确约定,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明确行政机关和相对人的各自责任,对彼此都具有同等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不是通过实施行政处罚、警示告诫等行政管理方式来强制被管理者执行与服从,而是通过民主协商、和谐共赢赢得各种市场主体的信服与遵照,以行政相对人的心理认同为前提,弱化了行政主体的强制力,管理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行政相对人通过自己签订的契约进行自律和自行调整产生作用,所有这些,有利于提高市场主体的自律自治意识,有利于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自我行为管理、自我行为调整,扎实有效地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上一篇:实用技术范文 下一篇:法律与法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