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道德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08:34:23

法律和道德论文

法律和道德论文范文第1篇

因为法律对职业法律人是有要求的,所以他们不能够像非专业人士那样考虑问题,他们的思维和大众的思维有所不同,他们的背后有一个支撑他的理论。③简言之,民众的思考是大众主义的思考,是主要建立在善恶道德基础上的评判;而职业的思考、法律人的思考则是以职业主义为原则,是主要建立在法律、事实和证据基础上的评判。

对于胡斌案,检察机关最终以交通肇事罪提起公诉,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讲,正是建立在法律思维上的,下面我们就用法律思维的三条规则来逐条讨论,从而对案件本身与法律思维和道德思维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一条合法性优先于客观性。所谓的合法性,就是作出的结论必须与法律的内在逻辑一致,也就是说,结论通过法律的思维方式能够推导出来的。客观性就是作出的结论必须与外在的客观事实一致。最理想的当然是结论既合法又客观,只可惜,在胡斌这个案子里,检察机关作出的结论,即以交通肇事罪与外在的客观事实:民众群情激愤要求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

检察机关是迎合民众,做人民满意的公诉人?还是坚守法律思维的底线,认定合法性是至高无上的上帝而虔诚地匍匐在合法性面前?答案是肯定的。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力求客观公正,在诉讼活动中,为了发现案件的真实情况,检察官不应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而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偏不倚的全面收集证据,审查案件和进行诉讼。通过独立的法律思维来维护法律至高无上的尊严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检察机关为人民服务,但不是讨好民众,检察机关有权力作出不被民众所欢迎的结论,只要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法律事实和程序正义之上的。合法性高于一切,这就是法律思维的特点。

检察机关以交通肇事罪,庭审中被害人诉讼人、被告人辩护人对此均不持异议,而一些社会舆论认为胡斌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何胡斌的案子会被民众提高到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他与酒后驾车、超载等行为有何异?南京一起酒后驾车就连撞了9人,这个危害也绝不亚于超速行驶。民众对检察院以交通肇事为何如此群情激愤?从思维的角度讲,主要是民众运用的是道德思维。在这里,人首先被分为好人和坏人,评判者主要用情感去体味和拥抱对象。这种思维使得胡斌处于不利的境地,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胡斌作为富商后代,是个有钱人。而在传统中国老百姓眼里,商人都是奸诈的,所谓“无商不奸”,“富二代”的胡斌难免被众人想像成“骄奢淫逸、惹是生非之徒”。通俗的讲就是不是好人。而肇事者与受害人家属达成的一百多万的民事赔偿费,更让民众产生质疑,认为是金钱战胜了法律,资本俘虏了正义。二是受害者刚巧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品学兼优,而不是什么贪官污吏奸商巨贾。这一种身份在朴素的民众心中自然而然成为令人同情的“好人”。当“坏人”杀死“好人”时,民众的关注度和同情度都会上升,对社会贫富悬殊的忧愤不禁渲泄。民众对刑事案件表现出的巨大热情和高度关注,应该说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中国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民众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但是,正是我们要依法治国,要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不能用道德思维去主宰一个人的法律命运,按法治的要求,雷锋和周扒皮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有有罪无罪之别。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是故意,是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检察院根据查明的事实,胡斌平时喜欢开快车,但其认为凭自己的驾驶技术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案发当晚,胡斌在超速驾车过程中未违反交通信号灯指令,遇红灯时能够停车,肇事时没有注意观察前方路面情况而撞上在人行横道上行走的谭卓,撞人后立即踩刹车并下车查看谭卓的伤势情况,随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以及122报警电话,并留在现场等候处理。

这一系列行为反映了胡斌主观上既不希望事故发生,也没有放任事故的发生,对谭卓的死亡,他内心是持否定和排斥态度,是一种过失的心态,因此,胡斌的行为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二条规则:程序公正优先于实体公正。这条规则对于民众来说有点违反常识,不容易接受,而这恰恰是法治国家必须遵循的一条思维准则。胡斌撞死了人,理所当然“一命抵一命”,不判死刑也得是个10年以上有期或是无期的,只要是罪犯得到了严惩,结果顺应民心那就是好的,是公正的,而不去关注程序怎么运行,是否合法,这就是典型的道德思维,民众把法律问题当成道德问题思考了。社会正义首先是制度的正义,而制度的正义首先存在于法律制度的正义。民众的正义是一种丛林正义,梁山好汉式的正义,他不考虑也不受任何程序的限制,这与司法正义是格格不入的,最终只能是造成乱治,司法公正是一种不完美的公正,是一种有限的公正,即以程序正义为前提来追求实体正义。道德思维是一种生活思维,而法律思维是一种技术思维,它存在于一个不同于生活空间的法律空间里。这个空间的三个维度是法律程序、法律职业和法律品质。法律程序是使法律空间区别于生活空间的第一个维度,从诉的提起开始(具体权利要求的设定),经过争议之点在法律意义上的形成(要件事实的确立)、证明和辨论以及上诉等阶段到达判决的确定,具体案件的处理可以视为一个“法的空间”形成过程。程序正象一条人造的渠道,把奔腾的生活之流引导到自己的空间里。这种独特的思维使得完整的“法的空间”得以构成,促使理性和正义的形成。④

我不敢说在胡斌这个案子里,每一道程序完完全全是真相和正义,没有一点受金钱权力、道德舆论影响的痕迹,但是,至少,从程序上来说,从公安机关的侦查到检察机关的审查提起公诉,再到法院的判决,都是按照程序办事的,没有恣意和操纵的行为。“检察官应尽力求真实与正义,因为他知晓,显露他(片面打击被告)的狂热将减损他的效用和威信,他也知晓,只有公正合宜的刑罚才符合国家利益。⑤

最后一条规则:法律思维的逻辑线索,这是法律思维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即法律思维必须以权利义务分析做为思考问题的基本逻辑线索,换句话说,权利义务分析应该是一条贯串始终的红线,可以说,法律思维就是权利义务分析。法律问题就是权利义务问题,合法性思考就是通过权利义务的分析对各种行为,利益,请求,期待做出合法性评价。检察机关作为职业法律人,以理性和中立客观冷静地分析犯罪嫌疑人胡斌和原告之间的权利义务,明确他们两者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没有“好人”与“坏人”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凡是被告享有的权利,都予以明确告知和充分体现,诸如申请回避、委托辩护人等,对于被告和原告之间达成民事赔偿协议,作为酌情从轻处罚的情节。对于民众认为即使胡斌是交通肇事,其也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检察机关认真对照法律条文,根据200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1、死亡两人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因此,胡斌的行为不符合司法解释关于交通肇事罪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具体规定,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也不能认定胡斌交通肇事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充分保护了被告在法律上的权利,使其接受法律所要求其履行的合法合理义务。

综上可知,之所以在胡斌这个案子里,检察机关与民众在定罪量刑方面会存在反差,主要原因在于两者之间的思维方式不同,检察机关作为职业法律人,更多的是从法律思维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民众更多的是从道德思维的角度来认识问题的。对于民众在这些刑事案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关注和热情,应该是值得称颂的,法治社会离不开全体民众的全面理解和积极参与。可以说,法治化这一“化”能否“化”好市民的总体素质至关重要,但是片面单一的“道德思维”却与法治化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有必要引导市民普遍形成“法律思维”的习惯,引导人们把“合法性”作为思考问题的前提,作为判断一切有争议行为、主张和关系的必要标准,只有“法律思维”普遍形成,法治化才不会是“空中楼阁”。民众只有以“理性”作武器,才能使他们的质疑掷地有声,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希望我们的民众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面对争议点时,能保持理性,不至于让道德情怀过于强烈而湮灭了理性的法律思维。

检察机关在处理案子时,要时刻谨守法律思维的逻辑,但除了法律思维外,也应该综合运用道德思维,检察官执法的依据理所应当是法理。但是,俗话说得好,法理不外乎人情,正义的法理本就应该是对情理的合理反映和体现,在对一些疑难问题往往用法律进行评判存在歧义而难以定夺时,情理则往往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的背后就是生活,生活必有人伦,生活脱离不开芸芸众生的常识常情常理。为司法正义代言人的检察官,一定不可让高墙遮挡睿智的目光,要忠诚的匍匐于合法性的法律思维中,也要深情注视围墙之外生活的沃野,到那里去寻找正义的支撑点。

法律和道德论文范文第2篇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一个值得人们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早在古代奴隶制的希腊,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等人就提出要由少数有德性的贤人来治理国家。《牛津法律指南》一书中对道德是如此定义的“道德和伦理与惯例、社会习俗、法律、习惯和舆论的含义是重叠的,一般说来人们可以说,道德是社会所接受的和生活于社会中的阶层所接受的行为准则……法律总的说来是确证并强化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行为;在这个社会中,法律控制并否证和惩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法律和所承认的道德之间并不是完全符合一致的,所谓道德并不是一部分法律条文或原则性法规,但它毕竟是描绘良心和社会控制良好行为的力量的一种名称,有时它是与自然法同义的”。可见,法律不是由国家制定的,是自然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或者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准则。而,法律和道德是两个层次上的东西,法律属于制度上的范畴,但是道德却是社会意识形态上的范畴。从唯物的角度上看,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即所谓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恩格斯说过:“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这表明道德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

但是,法律和道德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途径,而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动力,是法律的有益补充。没有道德的法律是冷冰冰的束缚,它只会规定各种人类改做的和不该做的事情,并且对犯错的人依法进行法律的制裁,这样的法律注定是不会被人民接受和认同的,注定会被人民所。同样,只有道德的法律是不完整的,它失去了法律所该有的最原始的意义,对任何人不构成警醒和约束,因而国家也就无法依法治理好它的人民。所以,真正的法律不是完全撇开了道德的范畴,它以道德为依据,并且用法的手段来提高人们对道德的认识。这样,法律和道德也就可以做到相辅相成了。

然而一个成功的人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同时也要有相当多的法律意识。没有法律的约束力,一个人的道德素养无法真正得到实现。只有心中有法的存在,人们在做人行事方面才会有所顾忌,才不会越过法律的界限做出不合法的事情。

现代社会的法律也正朝着人性化的一面发展和完善,法律再不是过去的只讲道理不看事情的真相。正是因为法律的道德性,人们的幸福感日益增加。再大力倡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物质条件的改善虽然带来了很多的新鲜事物,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人们的幸福感反而日渐减少,再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担心的事情太多,抢劫、偷窃现象屡见不鲜,有的人甚至患上了恐惧症。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国家对有关法律的完善。

前不久看的一部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中,主人公在十年前犯了法,但他因为害怕受到法律的制裁而隐瞒真相十年。十年后,他再也无法忍受良心的谴责和不安主动向警方自首,本以为等待他的是无尽的牢狱之灾,但是他却最终因为证据不足而被释放。这个案列不是告诉我们法律的不公平性,而恰恰是从侧面告诉我们法律的人性化。他是犯罪了,虽然他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在这十年中,他所受的痛苦和煎熬远超过与法律带来的。他受到来自自己的和社会各方的道德谴责,在这个层面上,他已经经历了自己的“牢狱之灾”。在这个事件中,法律的人性化和道德性体现的完美无暇。正像剧中的人所说,现在的法律也是讲理的,这正体现了新时期下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和要求。法律的底线是道德的自我约束,或许正是因为有些人们的道德自我约束力不够才要求有一种强制力的诞生来调解社会的矛盾,而法律就恰好扮演了这样子的一个强制力的角色。因而法律也就显得神圣而不可侵犯,在某种程度上甚至称成为了一种信仰。就我个人而言,法律应当成为一种信仰。“一个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生成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的关键性要素。正因为如此,伯尔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才会广为流传,成为所有崇尚法治的人们确信的一条真理性原则。”

有了法律和道德的双重保障,幸福感便也会迅速上升。有了法和德相互作用,社会才有可能出现家家晚上不用闭门的和谐现象。在法律的人性化的旗帜下,人们更确定了社会主义旗帜的正确性,才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当人们致力于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无论做什么都是有意义的,是可以感到幸福的。幸福的定义是什么?不是说一定要生活富裕了,手里有钱了,我们所讲的幸福要上升到精神层面。幸福就是人们的心理得到了满足,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至少他有动力去为了美好的未来去奋斗,这就是幸福了。

法律和道德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授助;道德;理性

一、中国法律援助的特点

法律援助制度又称法律救助扶助制度,是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对经济困难、生理残缺、智能低下而又需要法律帮助的当事人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费用而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种司法救助制度。这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法律援助包括减免诉讼费在内在的整个法律程序的各个环节上为受援者提供的法律帮助。狭义的法律援助是指法官、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为社会的贫困者、弱者、残疾人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费用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同国外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援助制度相比,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中国法律援助物质保障的现实性

中国社会主义法制不同于资本主义法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我们的法律既规定了全体公民一律平等的实体权利,又规定了为实现平等实体权利所必须的平等程序权利,而且特别强调为实现这些权利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实施法律援助制度,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完善平等程序权利的实施机制,切实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得以真正贯彻实现。这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援助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本质区别。总而言之,中国的法律援助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范围广、后盾强,有保障,是一项大有发展的公益事业。当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探索、解决和完善。

(二)中国法律援助主体的能变性

在中国,法律援助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行为。法律援助既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责任。就中国的现实情况而言,目前还缺乏大量的社会援助组织,没有形成稳定、可靠、充分的法律援助资金来源,而律师又已成为法律服务资源市场的竞争主体。因此,如果没有国家的全面参与和组织领导,单靠社会和律师个人的力量,要形成一种开展全方位法律援助活动的有效制度并维持整个法律援助机制的统一、有序运行,不仅是困难的,而且也是不现实的,而且还可能导致法律援助活动出现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管理失灵、形式混乱、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所以,我们的法律援助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这是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特点,也是其优点。我们在确立法律援助为国家责任的同时,也没有排斥法律服务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法律援助活动。这种以国家援助为主,社会组织和个人援助为辅的法律援助机制,不仅体现了国家在整个法律援助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而有些国家或仅仅把法律援助强调为一种国家责任,或只认为法律援助是社会组织和律师个人的人道行为。这两种作法,或是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或易导致法律援助工作的失控。

(三)中国法律援助范围、对象和主体的宽泛性

首先,从中国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来看,包括如下:刑事辩护和刑事;民事、行政诉讼;非诉讼法律事务;公证证明;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及其它形式的法律服务。而一些国家的法律援助则仅限于特定的刑事、民事案件的辩护及简单的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咨询。

其次,从中国法律援助的对象来看,只要是公民、法人确因经济困难或其它特殊情况,以及符合特定条件的外国人,都可以获得法律援助。而许多国家则完全排除了法人和外国人的法律受援权。

再次,从法律援助的主体来看,中国法律不仅明确规定提供法律援助是律师的应尽义务,而且还要求公证人员、墓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及其他法律专业人员也应为维护社会弱者的法律权益提供法律援助。而在一些国家,法律援助被认为仅仅是公设律师的工作和少数具有正义感的私人律师的善举。

二、中国法律援助展现极为重要的现代社会价值

(一)实现和保障人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就是一切人,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也就是说,一定社会中的一切成员或一定国家中的每个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语言、、政治主张、财产收入、教育程度等状况如何,其所受到认可和保障(主要是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障)的能够实际拥有的实然权利和应当拥有,但因目前种种条件的限制实际上还无法拥有的应然权利,特别是生存权利、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权利等,不仅在资格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应当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为此创造了前提和基础条件。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法律就是人权法。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无论是宪法,还是各部门法,对人权的保护还仅仅是一种立法上的承认,而对人权的真正保障,更重要的是在于使这些法律规定的权利真正地在社会生活中成为现实。一般而言,人权的实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法律行为来直接实现其实体权利;二是人们在司法救济中通过行使程序权利(诉讼权利)来保证实现其实体权利。以上两种实现人权的途径,随着法律规范的繁多复杂,越来越需要专业性的法律服务。但是在市场经济中,法律服务资源的有限性、有偿性往往导致社会弱者无法通过正常的市场交易方式获得相应的法律服务。因此,传统的人权保障措施已远远不够,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制度。所以,无论是从道德及人道主义的角度,还是从公正、平等的法律价值与评价的角度,或是从人权的角度,中国都不仅应当实行法律援助制度,而且中国的法律援助都应当比外国实现得更好。

(二)凸显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为解决各类社会冲突而追求或拥有的一种法律理想和法律评价。它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处理各类案件的过程中,既要运用体现公平原则的实体规范来确认和分配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又要使这种确认和分配的过程与方式体现公平性。一般把前者称作实体正义,把后者称作程序正义。要实现司法公正,仅有实体正义是不够的,还要有程序正义。要实现司法公正,仅靠司法人员的秉公执法也是不够的,还要有对社会弱者的法律援助。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对司法公正特别是对程序正义的种种障碍,其中包括社会弱者在寻求法律的平等保护时遇到的有形或无形的困难。具体而言,这些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经济上的障碍;知识与信息上的障碍;权利和义务观念上的障碍;沟通交流上的障碍;法律服务资源上的障碍;生理上的障碍;人身自由上的障碍。以上诸种妨碍司法公正的障碍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程序上的不公正,从而导致了实体上的不公正。而法律援助则是保障这两种公正的重要制度和措施之一。

三、中国法律援助蕴涵极为丰富的传统道德价值

法律援助制度是为了适应人人平等的共同道德需求而产生的。‘言首先是在西方社会出现的。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在一定程度上履行自己的“平等”诺言,积极支持在有关法律制度中订立给予穷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内容。如法国1851年确认法律援助制度,英国1903年颁布《保护穷人囚犯的法案》、1949年颁布《法律援助和咨询法案》等。西方法律援助制度的最初建立,是对封建地主阶级享有法律服务特权的否定,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是,从根本上讲,西方国家为穷人提供法律援助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并没有改变其维护资产者利益的阶级本质,且他们所宣扬的人权是以财产权为核心的人权,所以其法律援助制度不可能使资本主义法律成为普遍保障广大穷人利益的工具。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国家,穷人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的现象仍到处可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决定了我们国家对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应该提供法律帮助,保障实现其应有的合法权益。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同世界各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一样,反映了人人要求乎等、铲除人间不平等的共同道德要求。然而,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还具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它既反映了中国全体社会成员大都具备的或是能够接受的传统道德价值,又体现出了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必然联系。中国的法律援助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传统道德价值。

(一)体现仁爱积善

孔子云:“仁者爱人”,这是中国占代早期的人道主义。孔子从爱护他人、尊重他人的基本伦理立场出发,认为作为一个仁者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仁爱”思想,进一步提出人的“良知”问题,认为“良知”即“不虑而知者”,可与“良能”、“良心”视为同义语。“良能”,是指天赋为善的能力,也就是天生愿做好事;“良心”,即善良之心,不忍加害他人之心。且认为“恻隐之心”是‘·仁之端”。“积善”亦即多做好事,与人为善。铁面无私的包拯、刚正不阿的海瑞等为民请命、为民伸冤的壮举,流芳千古,可歌可泣,都是传统道德价值观在司法活动中的典型表现。

中国的法律援助,给在犯罪案件中无能力为自己辩护的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给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而无力支付律师费者,给请求给付抚恤金、保险金或与此有关的公证而无力支付费用者等等自然人提供法律帮助。同时,也给某些经济上有严重困难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纠纷提供法律援助。这些都可谓是为人民为社会做好事,同情弱者,扶贫帮困助残,充分体现了仁爱积善的传统道德价值。

法律历来被人们看成是公平和正义的化身。基于各种原因,社会上总会存在一些弱者,他们的基本权利受到侵害时,因经济贫困或其它原因,无法获得法律的保护。因此,对弱者的法律援助,不仅逐渐成为一种法律制度,也是社会道德的价值取向之一。为社会弱者提供减免收费的法律援助,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体现。

(二)强调义务,淡泊利益

义与利,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居于传统道德价值观主一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是重义轻利。它主张“君子义以为上”,“不义而富且贵”则“如浮云”。这种重义轻利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抵制贪欲、战胜邪恶的武器。在法律不断受到金钱腐蚀的今天,全国首届十佳律师王海云的话掷地有声:“做律师就不能为了钱!”仗义执言,为民请命,是律师至高无上的准则。律师提供的法律援助,己使许多当事人受益。法律援助,为贫弱者减免服务费,不正是重义轻利这种传统道德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吗?

(三)注重尊老爱幼

世界各个民族都具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在这方面更为突出。中国古代不仅有系统的伦理思想体系,而且有较完整的教育体制,向国民灌输尊老爱幼等伦理道德的观念。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把尊老爱幼与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今天,给无能力为自己辩护的未成年人、老年人犯罪案件提供法律援助;为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的案件提供法律援助;为赡养协议、抚养协议的公证提供法律援助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道德价值观。

法律援助与道德存在着必然联系。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法律与道德便成为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两大支柱。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般说来,凡是社会主义法律所肯定或禁止的行为,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要倡导或谴责的行为。法律援助本身就具有道德价值,具有明显的“善”的价值趋向,其实现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为人民服务、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等良好的道德风尚。

法律和道德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价值标准唯物化;网络学术监督平台;他律;自律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230-02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学术失范现象较为普遍,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对此非常重视,制定并下发了相应的文件和规定,许多高校也对教师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收效甚微,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屡屡发生。为此,本文认真分析学术道德缺失的原因,加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做到惩防并举,共同打造一个学术规范、道德约束、法律惩罚的三层监督诚信体系。

一、学术研究中的三个层次

学术研究中有三个层次[1],如图1所示。本文把学术规范放第一个层次,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或者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具体有:学术研究中的具体规则,如文献的合理使用规则,引证标注规则,立论阐述的逻辑规则等;高层次的规范,如学术制度规范、学风规范等。第二个层次是学术道德,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从事学术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学术研究者应遵循的道德底线。学术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术道德规范。学术道德失范则是学术人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学术道德失范表现为种种学术腐败行为,体现于学术活动的各个环节。申报课题中、投机钻营,研究过程中的弄虚作假、伪造数据、独占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专著写作中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学术评价中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学术批评中的人身攻击、打击报复,一稿多投等都是学术道德失范的行为表现。第三个层次是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凡是学术不端行为触碰到法律规范就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严惩。三个层次就如三个屏障,层层保护学术研究的纯洁性和科学性,在学术规范层一定要严格控制。依据科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图,分别找出学术规范、道德约束、和法律防线三个方面没有很好地制约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

二、高校教师学术失范的三个主要原因

(一)社会转型期的价值标准唯物化

我国的社会转型大致可以划分为转型初期、中期及后期三个阶段,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贫困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变。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中期阶段,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等各个层面发生了急剧变化,这种剧烈的变化给社会结构产生激烈碰撞,衡量个人的价值标准由原来的多元变向单元的唯物化,这种评价的标准渗透到中国的各个高等学校。

1.好老师的标准打上唯物的标签

“搞了多少课题,国家自科基金吗?多少钱?你上了多少课?那课时费就多啊?你发了多少论文?学校奖励多少?”。搞到自科基金可以买房了买车了买黄金了啊,许多高校校园到处停满了名车,都是在争取自己的利益在拼搏,很少有人问“上课的学生认真吗?”“学生工作找的怎么样?”“学生喜欢你的课吗?”“用了什么新的教学方法?”许多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去搞论文、搞课题、找发票套取国家的大量的科研经费,这种现象包括许多重点大学都存在。如关于审计署2012年4月审计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其中涉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人承担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等。这种唯物化的观念使社会具有功利性,科学研究产生浮躁。致使大批博士教授忽视了学术研究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约束,甚至触及了法律的底线。

2.教育唯物化

有些人把学术变成了可以转化为名利的产物,不择手段地用学术换取金钱、住房、职称、官位、奖品、名声……他们抛弃了社会科学改造社会、净化人格的崇高使命,把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仅仅转化为商品的价格。有些人就因为只看到了这种价格,便在出卖学术的同时也出卖了自己。”现在的教师还有几个能像孔子?为了金钱利禄,有人丧失做人准则,什么学生毕业20年不挣3 000万就不要来见我。我只把三分之一时间用在教学上……而这些教师却被封为“当代精英”“突出贡献者”。

3.权益筹码而非价值的体现

行业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内部之间工资差距相差比较大,职称与工资津贴挂钩,没有职称工资就比别人低,最高和最低收入相差几倍甚至几十百倍。致使许多教师因工资低生存压力大而去铤而走险。工资的高低与职称挂钩,职称的评定与论文课题的挂钩,教师的晋升和定岗考核也与职称以及论文课题挂钩,有一部分评上教授后什么都不做也拿教授的工资,实行教授终身制。而工资与教学水平和实际研究水平关系不大。致使许多没有科研能力的人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论文和课题就可以评职称,对教师所写的论文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放任自由。

高校的实力与的情况挂钩,过分强调的数量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助长了学术不端的风气,多数高校将科研成果与办学水平、领导政绩挂钩,有些学校在重点岗位聘任中,甚至明确要求教师发表文章和科研项目的数量。较少地审视自己在获得成果的过程中是否坚持诚信,是否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二)自我道德约束和监管机制缺失

高校教师学术素养的形成须借助于求学期间的系统训练,使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内化为基本的学术信念,使学术诚信转化为具体的学术行为。大学生未来将在各行各业承担起建设社会的责任,特别是部分硕士和博士将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如果他们不能在求学阶段树立学术规范意识、形成学术诚信品质,就必定会对其今后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2]。教育部出台了诸多相关学术规范的法律法规,也成立诸多学术道德的监管机制,然而对学术不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执法无力,任其泛滥。

(三)互联网对学术的影响

互联网加速了高等学校及个人和外界的连接,政府教育科研机构、学术机构期刊和社会非法团体通过互联网很轻易地产生连接,从而轻易地产生制造学术不端的网络平台,形成所谓的论文制造产业链。非法团体利用网站、微博、微信、QQ和邮箱等网络媒体手段渗透到高校学术领域,利用教师的功利思想从事非法的学术交易。

三、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的三层次对策

(一)对学术规范的相关对策

首先,由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地区教育局相互协作建立公开透明的网络学术诚信管理平台,任何学术不端行为都可以在网络公开公布,教育部、学术期刊、社会团体、课题部门及学校等课题和论文的审核与该网络关联,有不良记录的拒绝课题申请和,从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其次,成立独立的学术机构,其人事、经济和审核等权力不由高校领导层控制,直接由上一级学术机构控制,学术机构成员共同制定出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准则,编制成小册发给在职的教职员工,对学校教职工发表的课题、论文和书籍等科研项目进行定期和随时抽查审核,对审核有学术不端行为上报学校和上级部门,如果学术不端行为成立,将名单录入网络学术诚信管理平台,并开出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是杜绝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的重要措施。最后,学校做到官学分离,我国学术机构、科研院所中行政权力不仅能控制各种行政资源,而且能控制各种学术研究资源。这就使得手中掌握行政权力的人和与之相关的人在申报课题、评奖、职称评审中出现“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甚至出现“权色”交易现象[3],管理和学术研究分离意味着管理学校的领导要充分给教职员工以学术自由,不限制学术的自由发展,现在大部分的课题都在学校管理层,只有少部分的课题由教师担任,而控制课题的领导最终由于种种原因又交给其他的课题组成员,教师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出来,课题和论文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提高,抄袭的现象就随之而来。

(二)对道德约束的相关对策

冯友兰说: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一般人都处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只有极少的人能达到天地境界,而道德境界又有三层,第一层,利己而不损人,二层是利己利人,三层是损己利人。一般能到道德境界第一层就很不错了,能达到第一层的基本满足了前面两个境界,根据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满足下层要求后才能对上层要求提出要求,道德也是如此,一个天天为生活奔波、压力山大的教师哪有心情讲道德,当然影响道德还有许多因素。首先,政府要增加政府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在发达的西方诸多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资金非常大,教师待遇比较高,许多人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行业,从而乐意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其次,取消职称与经济利益挂钩,实现工资双轨制。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对目前水平的认定,但现实的教授基本是终身制,没有产出实际课题和论文等研究成果,工资却是高工资,所以取消职称与实际的工资水平挂钩,实现工资双轨制,依据教学和科研业绩,进行单独的教学和科研奖励。杜绝了部分人为了评教授而走关系或剽窃不端的学术行为,同时也断绝一部分评上教授不搞科研的行为,鼓励部分教师坚定地走自由和独立的科研道路,有教学能力的多去教学。第三,加强学术道德和师风师德建设,开展学术道德和师风师德建设,将道德他律行为变成道德自律行为,做到学术的利己而不损人及利人利己的学术道德层次[4]。树立师风师德榜样的丰碑,切实打造不同专业学科的师风师德团队,尤其是团队的领头人的学术道德,他的学术道德水平影响一个团队的学术道德水平,一个严于律己的道德高尚的人对自己团队同样也这么要求,这样学校就会容易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最后改善评价教师的标准,好老师不一定是那些科研学术做得好的教师,不一定是那些拿着几千万的课题经费开名车的教师,做到好教师评价的标准多元化,充分体现做老师的尊严和价值,使教师安心遵守学术规范,自由从事学术研究。

(三)对法律制裁的相关对策

对触及法律底线的学术不端行为个人和单位,包括课题的申报单位机构、单位和申报人,论文的期刊杂志社、论文中介机构、论文的和论文的最终作者等等,坚决进行法律制裁,诸多触及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学术行为要一网打尽,绝不姑息,为社会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学术风气,树立教师育人育德的风标。一方面政府出台相关的学术法律制裁措施,成立专门的学术监督机构,完善学术监督制度。另一方面,学校配合上级部门成立学术监督机构,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及时举报并开出具体的惩罚措施,触及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坚决移交司法部门处理,绝不姑息。

规范高校学术道德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只有依次有序对学术研究的学术规范、道德约束、法律惩罚三个层次建立有效的对策,加强执行对策力度,才能打造一个健康良性的学术道德诚信体系,才能为国家社会培养创新人才,才能做到学术道德的他律和自律统一。

参考文献:

[1]杜金玉.学术道德问题讨论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32-34.

[2]张英丽.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2(4):125-131.

[3]郝俊.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透析及防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54-56.

法律和道德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法律专业;毕业论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78-02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系统化工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学在职业类院校的定位应该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我们培养的是处于基层和服务前沿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法律人才。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的法律专业发展来看,我们逐步完善着专业的设置,朝着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向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三年学习成果检验手段之一的毕业论文环节却存在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一、高职法律专业的定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职业分工的细化,社会对高等技能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法律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建立和发展起来。高职法律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在历史沿革和专业发展上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伴随着我国1999年开始高考扩招,法律专业如雨后春笋在各高职院校开设,这样的繁荣景象一方面反映出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对这个“高大上”专业的向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呼职院)开设了法律专业(包括法律事务和法律文秘专业)。高职院校培养的法律专业学生与本科院校不同,后者更侧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高职院校对法律专业的定位主要表现在:1.法律高职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管理、服务及生活紧密联系,侧重应用。法律高职的专业要根据社会需求定位,社会对法律职业需求什么岗位,就设置什么专业,如经济法律事务、司法文秘、法律英语等专业的设置,就充分体现了“应需而设”的特点。2.法律高职教育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后能较快适应法律职业的需要。所谓法律职业,是指各种与法律有关的工作的总称;又指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即法律职业者。换言之,法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我们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正如张卫平教授所言“从法学教育观念上来讲,一直比较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注重灌输理论知识,在法学教育人才的培养上,没有把培养具有法律操作技能的法律实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二、高职法律专业毕业论文的设置目的

毕业论文对于大多数文科专业来讲,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是学校提高专业教育水平的参考要素之一。在以培养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教育理念的高职法律专业中,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也是写作能力和分析技能提升的过程。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法律专业为例,我们在大学三年级时往往会给出学生一个写作论文的大致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选择,并拟定具体写作目标。在论文题目范围的设定上,我们往往偏重于对具体的或有争论性的问题进行拟题。对学生而言,写作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各种平台和媒介寻找自己论文的基础支撑材料,然后根据具体写作目标进行甄别和思考,最后形成论文写作的大纲和思路。这是一个 “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学生在形成思路的过程中既能复习以往学到的知识,还能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和观点;同时,学生的专业写作水平和文书写作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也得以反馈。综上所述,在高职法律专业设置毕业论文这个环节是有必要的,应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同高职教育的培养理念和方案紧密结合,以期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操技能。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既是对学校、学生学风的检验,也会对学生将来的职业道路养成产生深远影响。

三、呼职院法律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自2007年指导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法律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至今,我发现学生在论文的选题、写作和答辩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中涉及到学生的态度、能力、论文的形式、论文的内容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在给定的题目索引里,学生毕业论文题目、题材选择过于集中,论文题目选择重复率高

很多学生在选择写什么方面的论文时并未仔细思索自己是否有兴趣并擅长或有能力创新,而是选择一些成熟甚至陈旧的内容,理由是这样的文章多已成型,观点表述上不会出现大的风险且答辩的时候能够对答如流。这样会导致一届甚至连续几届的毕业论文中“青少年犯罪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婚姻损害赔偿制度”等论文题目的“上镜率”很高。

(二)论文的内容陈旧、缺乏新意、没有创造性,科研精神缺失

论文格式不规范,甚至有的学生在出了两稿后论文的字体、行间距等基本规范问题仍未改正。有的学生在论文中的引例缺乏代表性,引用的法律规范内容存在滞后性,论文的内容在逻辑结构上不成体系,参考文献不规范。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在毕业论文中提出对一个法律问题的自我认识或对现行法律法规如何完善提出建设性建议。

(三)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态度不端正,出现学术不端和学术失范的行为

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中,有的抄袭他人作品,但未做标注或说明,有的将几篇文章进行拼凑形成自己的论文,最为严重的是有的学生全文搬用他人作品。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的是诚信缺失、学风不严谨、不求勤奋上进与求真务实、缺乏锐意创新等道德层面的问题。这样低水平的复制式论文写作完全与论文答辩的设置背道而驰,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四)学校和教师在就业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放任”了学生的论文失范行为

学校虽制定了毕业论文答辩的管理文件,但针对学生的失范行为缺乏必要的惩戒措施。很多学生虽知抄袭论文的做法不正确,但这样的行为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照样答辩毕业。因此,法律专业学生“不守法”的论文失范现象与有效的惩治机制不健全不无关系。

(五)学生论文写作中资料查找途径单一,论文缺乏有力基础支撑

大部分同学在毕业论文写作时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检索,甚至直接将要写作的内容从百度等搜索引擎中全文下载“引用”,对资料的真实性及原始性缺乏必要的甄别和考证。学生在资料搜索方面存在知识欠缺问题,缺失学习的主动性。

四、呼职院法律专业毕业论文的改进对策探析

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当下国家对法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深化对毕业论文存在意义的探析,改进毕业论文的写作,确立符合实践需要的目标

职业院校的法律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和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授课内容上的不同,实践技能的侧重培养使我们对学生在理论层面的知识要求程度要低一些,在毕业论文中的映射就是我们在对毕业论文的形式进行设计的时候也应该偏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目前,我们的论文题目索引给定的题目并未表现出这一特点。因此,在课程改革和完善过程中就需要大家集思广益重新确立论文题目库,给出学生偏实践性的指引。其实,除了现有的毕业论文写作方式,我们还可以运用调研报告或法律建议书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结业考察。换言之,学生在最后一年的学习中,可以利用假期时间或实训单一或组成团队针对感兴趣的法律问题进行调研,然后形成5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或法律建议书。这个过程既能使学生全程参与也能体现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针对学生的调研报告或法律建议书教师可以在答辩或交流过程中与其进行沟通并给出成绩。

(二)强化学术道德建设,净化校园学习环境,建立诚信校园

学术道德建设的强化路径可以在新生入学之初的教育培训中体现,也可以在日常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学术道德的建设和学校的学习环境息息相关,诚信校园建立后,大家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诚信做人、诚信做事。长此以往,心存侥幸的同学就会为自己的不诚信行为感到羞耻,从而纠正存在的学术失范问题,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完成大学期间的最后考核。

(三)建立失信论文惩治机制,保障毕业论文设置目的的实现

学生自我诚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任重道远。除此之外,对于学校而言,应该出台管理文件,对于在毕业论文环节态度不端、行为失范的学生进行教育、纠正和惩治。就业率的确能体现出学校的成绩,但我们给社会培养和输送的应该是优秀的人才,优秀不仅体现在技能上,还体现在职业道德上,职业道德又会受到在校期间的道德体系的影响。因此,通过对论文中存在严重学术问题的学生给予延迟毕业或重新组织答辩等形式的惩治是有必要的。一个完整科学的惩罚和有效纠正机制的建立能够为失范行为的约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发挥指导教师的督导和示范作用,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完成论文写作

教师,身肩“传道、授业、解惑”之大任,为人师表者必先正其身。因此,教师的学术良知和学术创新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近些年来,职称评审条件高门槛及的高难度导致在学界出现了诸多学术失范行为,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换言之,教师学术声誉的重建和学术责任的承担能够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另外,学生分配给导师之后,导师要能够时刻起到督导作用,无论从论文题目的遴选还是论文逻辑的架构以及论文内容的创作上都需要认真对待、实时关注,出现问题要及时纠正,逐渐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五)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在论文基础资料检索时途径过于单一的问题,一方面同他们的惰性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指引和学校资源平台的不完善。我们的图书馆中专业课程图书的存量不足和网络资源平台数据的更新不及时也是制约学生资料收集的原因之一。为此,索引知识的技能培训在论文写作前是必要的,另外,还需加大学校在教学资源上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资源平台并对学生适时免费开放。换言之,完善的“后勤”可以使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

上述毕业论文写作改进对策并不能涵盖高职法律专业在这一环节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我们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环节完善上还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实现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需求的“无缝对接”,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震江.法律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法律和道德论文范文第6篇

一、研究主题分析

对相关论文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成因、对策是研究的核心主题,在274篇论文中,此类论文共263篇,占 95.99%,而研究评价理论的论文仅有11篇,仅占4.01%。可见,现状、成因、对策研究是热点,而评价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律素质五个方面,前三方面是评价的热点和重点。在思想素质评价方面,主要围绕人生价值观、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而展开,其中,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和评价标准、对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的奉献精神、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是评价的核心内容。在政治素质评价方面,主要围绕政治态度(观念)、政治热情、政治觉悟、政治立场、政治取向、政治信仰、政治视野、政治分析能力、政治鉴别力、政治评价等问题而展开,其中,大学生对共产主义信仰、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态度、对国内外形势的关注和认识、对国家重大政治问题和政治事件的分析和评价、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入党动机、对党的热爱是评价的核心内容。在道德素质评价方面,主要围绕社会公德、诚信道德、恋爱道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校园道德、网络道德、道德评价标准而展开,其中,社会公德、诚信道德和道德评价标准是评价的核心内容。在心理素质评价方面,主要围绕自我意识、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而展开。此外,有个别论文从公私观、义利观、竞争观、消费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生命意识、民主意识、自我意识、宽容意识、感恩意识、权威意识、法律意识的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人际交往、合作精神、独立生活能力、学习目标、勤奋学习的角度开展研究。

综上所述,十五年以来的研究主题鲜明突出,评价的核心内容能抓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重点问题即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而展开,评价内容丰富,研究角度多样,重点突出,体现时代特征。但以上研究均从认知与行为状况两个基本视点展开,缺失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感因素的评价,也没有深入考察大学生思想道德动机水平,因此,目前的结论在深刻度和客观性上有待提升。

二、研究方法和评价对象分析

对相关论文分析发现,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基本研究方法。在263篇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的论文中,定性研究论文总计159篇,占60.46%,定量研究论文总计104篇,占39.54%,呈现以定性研究为主、以定量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特点。在定性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如,有的论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史料的分析,概述了新中国60年来五个不同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特点,包括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期、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90年代、21世纪五个不同时期的大学生。[1] 绝大多数的论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素质进行了系统分析,有个别论文比较了当代中外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社会公德素质、自我价值认识、个性心理素质的基本特点。[2] 在定量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有少数文章采用了以问卷调查为主,以访谈、座谈、讨论为辅的方法,对数据的分析统计均使用了百分比统计法。定量研究过程规范性和严谨性不足,绝大多数的调查没有经过信度和效度检测,有不少论文甚至连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也没有介绍,有的调查抽样不够科学,样本代表性不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论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可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注重传统研究方法且相对单一,重定性而轻定量研究,对数据的分析运用停留在最基础的百分比层面,定量研究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加强,新的、适切的、更严密的研究方法有待开拓,如,对社会学、心理学、模糊数学等学科相关研究方法的借鉴和运用。

在评价对象方面,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生是评价核心主体。在263篇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的论文中,以普通高校大学生为评价对象的有253篇,占96.18%,以高职和成教院校的大学生为评价对象的有10篇,占3.82%。在以普通高校大学生为评价对象的论文中,形成了类别研究风格,主要有15类评价对象,即综合类、师范类、文史类、理工类、医学类、体育类、司法类、艺术类大学生,还有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生子女、女大学生、贫困生、台湾大学生、80后、90后。在分类研究中,重点对综合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作了评价,此类文章共有84篇,在以普通高校大学生为评价对象的253篇论文中,占33.2%。可见,评价对象全面且丰富,分类科学且具有代表性。

三、评价理论研究基本结论

对相关论文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在274篇论文中,此类论文仅有11篇,仅占4.01%。到目前为止,已初步探讨了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内涵,研究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意义和功能、评价标准、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的实施与保障、评价结果的使用、评价工作的完善等。

关于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内涵。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思想道德素质内涵作了界定,认为它“是指一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由于人的内心世界具有内在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征,因而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测评就具有相当大的难度。”[3]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包括十方面内涵,即“爱心、集体荣誉感、团结协助、谦虚、诚实、信用、文明、精神状态、胸怀、遵纪守法”。[4]关于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有学者认为它“是在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以全方位收集学生活动信息为基础,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过程、水平作出定性、定量的分析和判断。它既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实自然状况的分析与评价,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检验与总结。”[5]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意义和功能、评价标准、评价原则。有学者认为评价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评价应发挥五方面的功能,即“前瞻、导向、选拔、诊断、反馈”。[6] 有学者提出了“真、善、美”评价标准,认为要“用真、善、美的多维效果去衡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7] 有学者提出要以“以社会发展利益为标准,即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标准来评价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8]在评价原则方面,提出要“坚持动态与静态、定量与定性、全面与重点相统一,坚持过程与效果、历史与现实、现实与发展相统一,坚持班级与系级、教师与学生、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相统一”。[9]有学者提出了“科学性、导向性、独立性、可行性”的评价原则。[10]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传统的经典评价内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素质五个基本方面,包含十方面的评价指标,即“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文明道德、协助精神、开拓创新、遵纪守法、综合能力、文化修养、身心健康、学业成绩”;[11] 有学者结合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新要求和新发展提出了六方面的评价指标,即“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自我控制、个性发展、人文素质”。[12] 在评价方法方面,目前主要有评语、考试(德育类课程)、档案袋(行为表现)、实证评价(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四种基本方法,在具体的评价实施中,有学者主张要采取“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社会测评、学校评价”[13]的操作方法,而目前经常运用的是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学校评价。在评价表述上有定量与定性两种方式,有学者主张“应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摒弃“绝对量化”的做法、“用模糊评价法取代评分法”。[14]

关于评价的实施与保障、评价结果的使用、评价工作的完善。在评价的实施与保障方面,要设立专门的评价组织机构,要建立、健全评价制度,要设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案,要建构评价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要开展常规性的评价检查和监督,要保障评价信息的及时公布、反馈和合理使用。在评价结果的使用方面,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与学校要求是否一致,便于他们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适度奖励和惩戒的重要依据之一;评价结果可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档案材料,是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思想品德考察的重要依据;评价结果还是学校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15]在评价工作的完善方面,要“综合运用心理学、管理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技术,利用各种测评方法进行优势互补以提高测评的信度和效度”,“积极开发思想道德素质测评的网络平台”,[16]建构可以随时调整的、开放的、科学的思想道德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四、未来研究走向

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成因、对策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评价理论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果,今后要使研究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果,需加强评价内容与方法的科学化研究、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建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强化类别研究和评价理论研究。

1.加强评价内容科学化研究,建构科学的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是否科学制约着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到目前为止,在理论上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内容达成共识,即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律素质五个基本方面。但对十五年以来的相关研究论文分析发现,在实际的评价中,人们往往重视对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评价,而忽视对心理、法律素质的评价,而且在对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评价时只关注某部分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典型性有待深化研究。今后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法律素质的评价,深入研究能反映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律素质五个基本方面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核心指标,建构全面性、典型性的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促使评价内容的科学化。

2.探索评价新方式。到目前为止,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是围绕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律素质五个基本方面(主要是前三个方面的素质),从认知和行为表现两个试点展开,也即是评价结果只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认知水平和行为表现的评定。国内外影响最广泛的“三元论”认为,思想品德结构由认知、情感、行为三要素构成,以“三元论”为依据衡量目前的评价可发现缺失情感因素的评价。由此,笔者认为,“三元论”为创新评价方式提供了理论支撑,未来的研究可以以“三元论”为依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认知、情感、行为水平开展综合评价。思想道德素质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得它比知识、能力评价困难得多,而情感评价更是难中之难,迎难而上的新探索,将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开辟一片新天地。一直以来,评价还缺失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动机水平的考察,如何客观评价动机水平,这也将是今后研究的新视点。

3.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和创新。上文对研究方法的分析可知,定性和定量研究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基本研究方法,重定性而轻定量研究是当前的研究走向,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都比较单一,有些定性结论依据不足,定量数据分析均使用了单一的百分比统计,定量研究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加强,绝大多数的调查没有经过信度和效度检测,有的调查抽样不够科学,样本代表性不足。鉴于此,笔者认为今后应增加定量研究,逐步形成在定量基础上的定性研究风格,定性与定量研究都要大胆尝试多种研究方法,诸如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中成熟的、适切的研究方法。当前,模糊数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也应积极探索用模糊数学的分析方法对统计数据作出定性与定量分析,增强定性与定量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克服“拍脑袋得结论”的现象,以增强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4.加强评价标准与评价对象分类研究、强化评价理论研究。评价标准规范和制约着评价指标体系,以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一直以来社会标准占据主导地位,今后的研究应该关注评价标准的完善,综合研究社会标准、学生个体发展标准、学校教育标准的有机统一,以促使评价的科学化,这是因为作为社会人的大学生,他们思想道德素质既有社会的规定性、又有个体的特殊性,还有学校的制约性。

一直以来,普通高校大学生是重点评价对象,在对其评价中已逐步形成类别研究风格。但至今,类别研究仍十分薄弱,在上文提及的十五类评价对象中只重点关注了综合类大学生,而对文史、理工等其他十四类别大学生的研究还不多,在253篇以普通高校大学生为评价对象的论文中,仅有29篇文章研究文史、理工等其他十四类别大学生,仅占11.46%。可见,今后应加强对不同类别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研究,特别是加强比较研究,如,不同时代、不同学科大学生的比较,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比较等,以把握不同类别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共性与个性,探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规律,提高评价的现实价值。

评价理论研究一直以来都十分薄弱,在274篇论文中,此类论文仅有11篇,仅占4.01%,可见,加强评价理论研究刻不容缓。今后应加强评价理论创新研究、国外评价理论的介绍与借鉴研究、国内成功评价经验的理论提升研究、评价模式研究、评价范例研究等。

可以相信,随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实践的丰富与发展,随着评价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评价研究将会取得更丰富的、突破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敏英,陈青山.新中国60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轨迹及其启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9):5~11.

[2]刘华香. 当代中外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比较研究及启示[J]. 前言,2006(5):83~86.

[3]邓秀芸,李志国 .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的内容与方法[J]. 教育长廊(中旬刊), 2009(4):54.

[4]罗群.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解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39.

[5] [6] [12] [13]孔凡莉. 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体系[J]. 思想政治教育,2008(7):68~69.

[7]孙庆斌,孙琳琼.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多维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真、善、美的统一[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8):87.

[8]宋宏.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评价和举措[J]. 教书育人,2002(9):5.

[9] [11]刘希贵,张成. 21 世纪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标准与评估实践研究[J].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9(12):12~13.

[10] [14] [16]邓秀芸. 浅析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体系的重构及保障机制[J].法制与社会(中),2009(7):273~274.

[15] 文士博.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体系的要素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53.

法律和道德论文范文第7篇

如果把当年孔乙己的这段话放在今天个别专家、学者身上,那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因为他们不仅大段大段地抄袭他人的文章,“制造”论文,而且还百般抵赖。

我国学术界向来被人们视作不染尘俗的象牙塔,学术道德理应为每位学术研究人员所遵循的准则。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中,有一些人功利思想严重,抄袭、剽窃、论文造假等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事件层出不穷,学术丑闻时有发生,把学术界搞得沸沸扬扬,“颜面尽失”。

据报道:2008年3-6月,海南省18个市县共1400余名中小学教师为评职称,在《新教育》月刊克隆版上,被骗取100多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新教育》编辑部主任董国柱和从事印刷业的沈学军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案件正在审理中。

2008年1月,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查实3起学术造假事件,涉及的教材抄袭、论文抄袭皆属实。学术规范委员会建议对涉及的外文学院、五官科医院和信息学院的有关教师、学生进行通报批评、停止招收研究生、开除学籍等不同的处理。涉案的9名师生包括博士生导师、年轻教师和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等。

2009年3月,浙江大学公开对“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进行了处理,贺海波因8篇论文存在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被开除教师队伍。

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我国学术界的形象和学术的尊严,破坏了学术公平竞争、择优支持原则,污染了学术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学术的发展和科研竞争力的提高,导致了民众对学术公信力的质疑。这固然与当前科研评估体系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效应、轻长期积累的价值取向和用人制度上的急功近力以及学术规范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是社会诚信缺失在学术界的表现,同时也还有更深层次的利益驱动。

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09年3月7日,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北京大学校长周其风等5位大学校长代表,就教育公平等问题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出对学术腐败的鄙视和反对学术腐败的坚强决心。

2009年3月15日,教育部召开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是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要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惩治和预防工作体系,通过提高道德自律,加强制度约束,发挥社会监督力量,使学者不愿、不能、不敢违背学术道德。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敢于对学术不端“下猛药”。为整治学风,教育部正逐步将学术道德建设纳入高校课程,并将把学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抄袭、剽窃、论文造假等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为何屡禁不止?

一、法律规范缺位,界定标准模糊

目前,我国在处理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行为上,更多只停留在道德层面,缺乏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如果不涉及到刑事犯罪,一般情况下,司法机关也不介入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案件的调查和处理。应该看到,道德提倡和舆论呼吁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对于那些不讲道德的人而言,其约束力几乎等于零。

这种法律上的缺位,使我国在对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案件处理上,少了法律的威慑力和尊严,社会效果大打折扣。对此,国家应加强对学术不端和学风不正的立法,依法规范学术行为。

目前,我国对什么是剽窃,具体的标准是什么,该如何处罚等,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而一些发达国家则有了明确规定。如:有的国家规定,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出现6个与其它文章相同的句子,就算作剽窃。再比如:在论文写作中,常常引用一些数据和资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但是,引用多少、如何引用算剽窃,在我国还没有一个标准。这就难免造成,现实中有的论文充其量只能说是资料的堆砌,而不是真正研究问题,纯粹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文章是付出了脑力劳动而产生的精神产品,作者对其具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刑法规定的盗窃罪是指盗窃他人钱物,且达到一定数额。剽窃他人作品,也应视为一种盗窃行为,如果达到一定标准的话,是否也可以比照盗窃罪论处。

二、专门处理机构的缺位

目前,我国尚缺乏一个统一的专门权威机构来负责对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行为的投诉、调查和处理。从对一些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案件的处理来看,一般都是由涉嫌者所在单位(学校或科研院所)负责调查,并作出处理。如果哪个学校出现了教师剽窃丑闻,对学校而言,肯定是件丢脸的事,会使人们对该校的教育质量和师德持怀疑态度,进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声誉。所以,对所发生的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案件,学校总是低调处理,尽量减少负面影响。涉嫌者本身是调查者的下属,难免让人产生“瓜田李下”之嫌,对案件的处理缺乏权威性。

因此,国家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对全国各类学术不端、学风失范行为的投诉、调查和处理。

三、对案件处罚过轻

出现学术造假的事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与所谓的声誉,相关学术单位甚至主管部门讳疾忌医,一味地护短,学术界缺乏自我净化、自我纠错能力。这种现象在国内比较普遍。现实社会生活中,一旦发生学术不端或学风失范事件,一些学校或科研机构都会怀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打苍蝇,不打老鼠,一些本该承担责任的负责人也会奇迹般地逃过惩罚。这同外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例如韩国。2006年1月11日,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由于论文造假,被韩国政府取消“韩国最高科学家”称号,免去他担任的一切公职,并由韩国检察机关成立特别小组,对“造假事件”展开调查。一个堂堂的韩国“最高科学家”,说免就免了,甚至还被司法机关追究责任。试问,在我国如此多的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事件中,有多少人因此被“摘帽”,又有多少人被追究法律责任?很显然,正是有关部门对于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行为过于宽容,处罚过轻,违规成本太小,才导致规则成摆设,潜规则被“热捧”;循规者吃亏,违规者得利,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术上的不正之风,使其得以蔓延。

对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者的处罚,如果只是取消评比资格、解除所签合同、追缴相关经费,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加大学术不端、学风失范者成本,加重处罚力度,使其变得无利可图甚至身败名裂,才是有效遏制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的治本之策,才有威慑力。

四、少数院士兼职过多

近年来,学术界浮躁风气流行,扎扎实实做研究的人越来越少,急功近利搞实惠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大学和企业为了抬高声誉,也为在相关评估“数字”上有更好的表现,聘用了一些“学术大腕”来撑“门面”,打起了“院士牌”,“共享院士”、“双聘院士”乃至“多栖院士”层出不穷。一些学者、研究人员也出于个人利益考虑,不顾自身时间、精力的限制,多处兼职,乐此不疲。实际上,有的院士或因年事已高,力不从心;或因工作繁忙,兼职过多,一年到头难得到兼职单位几次,更谈不上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不良兼职”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是它能给个人和相关单位带来利益。

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由国家出台相关规定,剪断利益链条。对此,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表示,少数院士对院士称号的荣誉和责任认识不够清晰,个别院士中存在兼职过多,活动过多过滥、福利待遇处理不当等问题。尽管这只是极少数人的行为,但已引起社会不满,严重影响了院士队伍的声誉,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说:“我历来反对教师过度兼职,当他把学校的工作当做副业,而把其他的职业作为主业的时候,这也是教师德行的一种腐败。”

名和利作为社会客观存在,本身不具有道德判断上的意义,但名和利一旦与人们谋取它的思想行为结合起来,使开始成为一个道德范畴。也就是说,名和利是人的客观需要,追求名利无可厚非,但怎样获取名和利就存在着“当”与“不当”的问题。倘若学术研究不再是一项高尚而严谨的事业,仅仅是获取个人名利的一种手段,无疑是非正当的。

五、教师职称评定方式亟需改革

当前,我国的教师,无论是幼儿教师、小学和中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都要评职称,都有的硬性要求。在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下,高校教师评职称,拿课题,数的多少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给一些大学教师带来了很大压力。在急功近力思想的指导下,一些教师置基本的学术道德规范不顾,学术不端和学风失范行为屡有发生。

实事求是地讲,一篇发表的教育论文,与这名教师实际的教学水平之间,究竟有多大联系,很难说。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应强调教学实践。让中小学教师写论文,体现了教育管理者“理论崇拜”观念,营造了教育界理论研究“非常繁荣”的表象。然而,那些花钱发表的论文,充其量不过是完成任务的“注水论文”,没有多大的学术价值。

法律和道德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65-02

高校一直以来被视为“象牙塔”,是学术领域的圣地。然而,高等学校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现象却屡禁不止,2013年1月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处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术失范行为的管理和处罚。国家对学术失范行为的重视说明,这俨然不是一个个体的行为,即将要演变成群体的行为。尼采曾说过:“疯狂对于个体是个例外,但对群体就是规律。”[1]在这种情况下,分析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的现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有裨益于研究生教育。

一、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的表现

(一)学术抄袭隐性化

在著作法中抄袭是指将他人作品据为己有,并且在不加以注明的情况下公开发表。而在研究生群体中抄袭他人公开发表研究成果的方式更为隐性,具体表现为转述他人学术思想,将公开发表的文章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原创成果。这种隐蔽化的学术抄袭有时很难被发现,却严重损害了学者的利益。有调查显示,94.7%的研究生认为在发表科研作品中大多学生存在着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现象[2]。而类似于“东北财经大学――最牛硕士论文剽窃”等新闻层出不穷。各种迹象表明研究生群体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的越轨行为愈演愈烈。

(二)数据修改随意化

研究生培养模式倾向于学术研究,与本科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截然不同。研究生群体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实验研究与数据调查,特别是理工科和社会学科专业的学生。然而,有些研究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验和调查的过程中不能脚踏实地搜集实验数据,对待科研数据态度过于随意,甚至为了得到自己理想的结果,篡改伪造实验数据。有部分学生表示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数据与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比比皆是,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等原因,30%的研究生表示会伪造、修改实验数据。由此可见,中国高校研究生群体中的“黄禹锡现象”已经相当普遍了。

(三)论文刊发功利化

研究生阶段对有一定的数量指标要求,评奖评优也与论文数量息息相关,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研究生群体为了达到这一指标,往往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或者将一遍文章进行简单修改便在不同的期刊上发表。有调查发现32.9%的研究生认为一稿多投现象很普遍[3]。除此之外还有署名“搭便车”现象,在自己未参与的课题或文章上挂名,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严重危害了学术研究的公平性和正义性,而且还浪费了稿件审阅的时间和期刊版面。这些功利化的行为,严重损害了莘莘学子潜心科研之心,更是不断拉低了研究生的科研质量和教育水平。

二、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的原因

(一)主观轻视,学术自律意识淡薄

自律是出于主体自身的,是不受外力控制的道德自觉,是内化的道德规范。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出现的主观原因是部分研究生群体缺乏学术精神,学术功利心过强,学术自律意识淡薄,对研究生的角色和任务缺乏清晰定位,没有准确解读研究生这一角色应该保持的学术态度和立场。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这部分研究生群体不注意知识积累和学术沉淀,没有严谨治学的态度,在学术创作时满足于东拼西凑的“成果”,往往力不从心,做出失范行为。

(二)利益驱动,获利远大于付出

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理论提到人们在行为选择之前会对预期收益和付出成本进行博弈,确定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做出相应的行为选择,这也是人类重要的理性原则[4]。而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行为便是一场成本与收益的博弈,是研究生在衡量学术失范的预期收益和付出风险之间做出的非理性选择。当前高校对研究生期间的数量有着明确的规定,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就也成为其评奖评优、顺利毕业、保博就业的重要衡量指标。而无法承受学术寂寞的学生,在利益的迷惑下失去正确判断的能力,选择铤而走险,做出学术失范行为。

(三)社会纵容,抄袭仅受道德谴责

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研究生为了增强自身优势,一味追求学术量化指标,做出急功近利的失范行为。而社会对于他们的失范行为并没有给予过多惩戒,他们也不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仅受道德谴责。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没有文件针对学术失范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详细解读,仅有一些单行条例对学术失范者进行行政处分,很少追究其刑事责任。个别媒体曝光的失范个案,也只能对其进行道德谴责。正是社会法律方面的缺失和宽纵,使得学术失范行为愈演愈烈。

(四)教育缺位,学术规范“形式主义”

研究生群体出现学术失范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学术规范甚至打破了这种规范,高校学术规范教育流于“形式主义”。许多高校忽视了对研究生群体的学术规范教育,只是通过简单的说教来宣扬学术规范,没有把学术规范的教育思想深入到研究生群体之中,形成群体规范。此外,高校道德教育过分追求理论灌输而忽视德行培育,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真空现状。另外,整个学术界也存在着不良的学术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官本位”等不正之风侵蚀着研究生,使他们迷失原来坚守的群体学术规范,在面对模棱两可的情况时,他们无法按照群体规范做出正确的行为表现。

(五)制度失范,处罚影响不大

群体规范的出现还需要制度的配合,目前高校在学术评价体系上缺乏严格统一的学术标准,过分追求量化管理,使得学术失范行为缺乏监督和惩罚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无疑更加纵容学术失范行为。此外,学术失范实施惩罚的主体是高校,然而一些高校为了避免学校声誉受到影响,通常对学生的学术失范行为低调处理, 甚至出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不曝光、不公开现象。即使做出惩戒,其力度也不足为惧,无法对失范者起到震慑作用。这种不健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在无形之中也为研究生群体的学术失范行为埋下隐患。

三、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的应对策略

当前研究生群体中存在学术失范行为,其原因是多元的,无法依靠单一的措施彻底解决,需要法律、制度、学校、个体等多个层面的配合,才有可能改善这种状态。

(一)个人自律,加强学术道德修养

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行为遏制的主动权在研究生自身,作为教育的较高层次,研究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群体,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使他们端正学术态度,找准自己的定位。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出符合角色的行径,这种角色意识是研究生学术道德品质和学术自律形成的前提。其次,自律不同于外在条约和规范,它是个体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规范,能够对行为起到约束作用。这种内在自律机制一旦养成,主体的任何行为都会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最后,要利用群体协同作用,发挥正式群体的榜样力量,对学术规范行为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来激励群体中的所有人向榜样学习,实现规模效应。只有当学术规范深深印入学生心里,内化成研究生的内在道德诉求和自律时,学术失范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二)健全体制,构建监督惩罚机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从根源上遏制学术失范的不正之风,首先要改变当前的学术制度环境,建立严格的学术失范惩戒机制。研究生学术失范问题单靠研究生自律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学术规范制度,双管齐下。学术制度是对国家学术道德相关法律、法规的补充,不能违背其本质,要按照法律的标准和要求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同时学术失范惩戒制度要不断完善,让学术越轨者承担必要的法律责任,实现学术失范惩罚的制度化、法律化。高校应该出台相关的文件,建立公平合理的学术规范蓝本,严肃处理学术失范行为,对屡教不改的研究生应该加大惩戒力度,在制度层面严守学术规范。

(三)聚集能量,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

社会学术风气对学术行为有很大的影响,针对每况愈下的学术氛围,净化社会风气,建立和谐的学术环境显得相当重要。研究生被浮躁的社会学术风气影响,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不再专注于学术“冷板凳”,有些甚至以高价购买他人的学术成果,滥竽充数,冒充自己的学术成就。因此,树立优良的学风,积极开展科学讨论,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对净化学术风气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正能量氛围一经形成,不仅会内化为研究生心中的学术道德规范,更会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所以,高校不能遮蔽掩盖助长研究生的学术失范行为,应勇惩学术不端之风,加大论文力度,让正义之气蔓延。

(四)规范评价,制定综合评价体系

学术评价体系对学术成果、学术质量等方面的鉴定有着重要作用,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能够激励研究生自觉恪守学术规范。首先要明确学术评价主体,做到学术评价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可以建立导师和专家双重评价体系,鼓励研究生进行学术创作要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避免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同时,不能仅仅把学术成果作为评价研究生优良的唯一条件,这会导致部分学生为了硬性指标铤而走险。因此,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学术性评价和管理性评价两个方面,既保持学术评价体系的公正客观性,也体现学术评价体系的合理针对性。只有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为研究生营造低压力、高自由的学术创作氛围。

参考文献:

[1]Stephen P.Robbins,Timothy A.Judge;李原,孙健敏

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52-274.

[2]李超.高校研究生学术失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3]宋雪.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2014.

[4]陈翠荣,胡成玉.高校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博弈分析

法律和道德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学术诚信 大学生 诚信 学术失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22-02

学术与诚信,犹如大学生的“才”与“德”,俗话说:“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兼备者,圣人也。”大部分学生具有学术诚信意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网络新媒体的普及,高校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了诸多挑战,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严重,阻碍了学术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当代中国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纾解当代中国大学生学术诚信危机的建设性意见。

一、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现状

(一)学习中的诚信缺失

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来看,遵守大学生日常行为准则是大学校园的主流现象,但无视学习纪律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例如代课签到、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旷课、作业抄袭等,还有部分学生存在“一稿多投”现象,学生把教师课堂结课论文简单修改换做其他教师的结课作业、学校组织的一些集体性课题,有些学生只是署名,从不踊跃主动参与调查。这些现象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缺乏责任感,没有学术诚信意识。

(二)考试中的诚信缺失

大学生考试作弊是诚信缺失最直观的表现。伴随着网络自媒体的普及,大学生考试作弊十分严重,例如考试中作弊夹纸条、百度手机答案;外语考试中使用电子笔、信号手表等;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监考教师夜晚监考略有懈怠,部分考生开始找替考。以上现象表明,大学生考试中的诚信危机也亟待解决。

(三)论文写作中的诚信缺失

论文写作是大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知识创新研究能力的直观表现,当代大学生论文写作的蓄意不诚信行为层出不穷。具体表现为:部分论文写作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故意帮犯不诚信行为,纵容他人使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等。例如大四和研究生阶段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压力之下盲目引用他人论文,引用无引号,引用部分句子没有标明材料出处等;部分理工科学生论文写作篡改实验和统计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学术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其恶劣程度不言自明。

二、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当代中国大学生诚信道德意识淡薄和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奉献精神两个方面是学生学术诚信滑坡的根本原因。一是部分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舍本逐末,不讲诚信。《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R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将“诚”作为人们认识、修为和治国的重要环节。诚信做人,踏实做事,诚信做人是踏实做事的前提,更是学术上有所为的前提。二是部分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个人越是不断创造,越能够适应社会需要,也就越有价值;一切个人的社会价值无不取决于他为推动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与创造,取决于他的社会生产价值。有些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社会实践能力差,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学术诚信意识的培养。

(二)高校因素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因素也是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差

部分高校重教学轻育人,校园文化忽视诚信育人,忽视实践教育活动培养理性认识的有效途径,高校开展类似活动少之又少,大学生参与度低,最终导致实践教育效果欠佳。

2.校园学术诚信规章制度不完善

部分高校尽管设立学术诚信规范守则,但也只是一些教师的口头约束,缺少具体的践行守则,导致大学生学术诚信意识淡薄。

3.没有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监督及奖惩机制

尽管部分高校对毕业论文、作业论文等有明确要求,但实际情况是教师发现学生有蓄意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行为也大多宽容对待。

4.部分高校教师未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人格魅力对学生有深刻影响。个别高校教师存在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行为,学校对于此类教师的处罚也不够严厉,这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价值观泛滥,同时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部分法律法规不完善,这都加重了大学校园的诚信危机。有的大学教授讲求“天桥把式,光说不练”,乐于“短平快”,忽视“高精尖”,这种重利轻信的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和校园风气,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部分大学生家人由于自身学识狭隘或者功利价值观念过重,也同样不利于大学生学术诚信观念的培养。

(四)网络自媒体因素

网络失信行为助长了大学生学术诚信的缺失。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自媒体的迅速普及,大学生对网络自媒体的依赖性愈加强烈,例如大学生经常上天猫网、京东网购物,使用美团、糯米软件预订美食,使用滴滴、优步软件打车代步等等,在这种“开放”又“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遇到网络诚信缺失的现象早已经以怪为常。“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对于“慎独”意识差的学生来说,网络失信行为有可能蔓延到学术领域,致使大学生学术诚信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纾解大学生学术诚信危机的对策

为应对当今高校严峻的学术诚信危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出纾解学术诚信危机的对策。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诚信观念

纾解大学生学术诚信危机,要从根本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诚信观念:

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大学生应当有“摩顶放踵利天下”的奉献精神,认识到个人越是不断创造,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也就越有价值。例如,理工专业学生应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踊跃参加“挑战杯”、三维建模大赛等实践活动;文史哲专业学生应参加社区服务、小百家争鸣等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大学生学术诚信意识

大学生要培养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和责任意识、自律意识,从而提高道德认知力和道德判断力。例如,观看关于伟大科学家成长史的影视作品,举办伽利略、哥白尼科学求真精神的讨论会等;还可以学习身边的诚信道德榜样,通过学习认识到诚信是立人之本,学术诚信是追求真理的根本,更是云程发轫的奠基石。

(二)健全学术诚信档案机制

学术诚信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培养学术诚信意识要健全学术诚信档案机制,做好学术评价,完善学术诚信奖惩制度。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制订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标准,客观的评价标准是作出公正的学术奖惩的前提。此外,高校对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要加大,例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法学院认为缺乏学术诚信意识的大学生害人害己,踏入职场后也极有可能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对于其他人产生连带效应,为防患于未然,该学校会考虑把缺乏学术诚信的大学生上报到德克萨斯州的律师协会以及学生生源地的律师协会予以惩处。

(三)完善学术诚信法律法规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社会要重视法律对培养大学生学术诚信意识的作用。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内容,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高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大学生的发展。坚持人本思想,针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特点,完善学术诚信法律体系。例如,2008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这项举措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学术诚信意识提供了法律支持。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通过的《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严格要求大学生学术自律和学术规范,提升了法律对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的约束力。2015年11月,《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首次明确将组织考试作弊规定为一种具体的犯罪行为,情节严重者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2016年12月9日在德治与法治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法律是任何时候都应遵循的准绳。关于学术诚信的法律法规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加以完善。

(四)网络道德建设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集聚实现中华民族ゴ蟾葱酥泄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网络世界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调,培育具有网络道德的“四有新人”。例如,当代大学生使用微信要有“微德”,“微德”最能反映大学生的情商和教养,重视“微德”诚信观建设,有助于进行无障碍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和校园诚信文化的手机软件,通过在校园微信公众号插入学术诚信专栏,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

四、结语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结合大学生学术诚信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校内诚信档案与校外诚信档案的有效结合。还要做好“回头看”工作,开启对学术失信行为的“深度扫描”,对处理过的学术失信行为再督查,对学术领域的深层问题再发现,对学术失信行为重犯的学生再加压,对明辨笃行的学生表扬奖励,将学术诚信作为一种文化在校园与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发扬。

参考文献:

[1]田德新.美国高校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诚信[J].外语教学,2014(4).

[2]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法律和道德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工科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调查对策

工科学生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前沿,是综合国力提升和科技进步的巨大推动力,笔者以工科研究生为数据采集对象,对其学术道德认知、学术诚信状况、自我评价、评价他人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对策,旨在对提高攻克研究生的学术自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术道德总体状况良好

本文中的“学术”特指学术研究活动。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的:发出问卷共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其中:博士生42份,博士一年级6份,二年级24份,三年级12份;硕士生142份,硕士生一年级50份,二年级68份,三年级24份。

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所选择对象的总体学术状况良好。体现在以下命题和选项:撰写论文时,79.8%能够做到遵守论文的写作规范;从未请人论文或代人写论文占到89.8%;从未有过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用金钱购买他人学术产品占到92.4%;从未把别人的论文拼凑、包装成为自己的论文占83%;95.3%从未在答辩过程中,以不正当行为影响评委;94.1%从未有过个人学术情况填写不属实的情况;94.1%在投稿时,从未有过影响编辑的行为;88.2%从未有过一稿多投现象;85.9%从未有过论文署名“搭便车”现象;85.9%的人从未有过在自己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等等。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信用缺失环境影响学术诚信行为选择。

在问及“你认为造成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的原因”时,32.6%的人选择“社会风气不良”,排在第一位。学术道德问题应该首先从社会大环境说起,它是社会风气和道德状况在学术领域的延伸和表现。目前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如不良信贷、产品造假、政府失信、官员腐败、司法不公等直接危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必然影响了研究生对学术信用的认同。

在问及“你认为导师在你的学术活动中的表率作用”时,选择“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占63.2%,选择“一般”和“很难说”占37.8%。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导师的学术行为对学生起了正面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但占37.8%的“一般”和“很难说”的比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据。俗话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导师不仅要“授业”,而且要“传道、解惑”,应该是既解学业之惑又解思想之惑,导师在学术信用方面失范所引起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当问及“你身边的同学是否存在学术剽窃和伪造等学术越轨行为”时,11.6%的人选择“普遍”,其他人选择“少有”“没有”和“不知道”。从中可以得出结论,学术诚信目前得到了普遍的重视。随着良性的社会诚信环境的逐步建立,良好的导师示范作用正在发挥作用,普遍性的学术越轨行为也在逐渐降低,但还未达到完全杜绝。

2.对科学道德的认知取向影响学术诚信行为选择。

在“你选择攻读研究生的目的”中,53%的人选择了“在就业时增强竞争力”,而只有16%的人选择“从事科学研究”。说明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献身科学的思想,也没有心甘情愿坐科学的冷板凳的准备,因此也就不可能拥有科学精神,当受利益驱动时,行为就会产生偏差。

在“剽窃是否涉及道德问题”及“抄袭、剽窃与偷窃哪个在道德上更应该受到谴责”等选项中,有21.8%的人认为不涉及道德问题,43.7%的人认为偷窃更应受到道德谴责,还有个别人提出学术剽窃与偷窃是不同的概念,不存在可比性。这充分说明对于学术诚信伦理价值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区。

3.学术诚信教育力度不够。

在“你对研究生学术行为的关注程度”的问题调查中,“很重视”只占13.8%,而“一般”和“无所谓”占到86.2%,表明行为人对学术诚信行为的重视不够。

对于“你对于引用别人成果的法律规范的了解程度”,“不太了解”和“根本不了解”的回答占66.3%。在“您认为引用其它著作自述超过多少字属于剽窃”的回答中,58.5%的人选择300字以上,表明行为人对学术诚信内容了解不够。

关于“你认为造成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的原因”的问题中,“学校的学术规范教育缺失”占28.2%,而81.8%的学生选择“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学术规范教育”,表明对行为人的教育缺失。

4.人才培养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相对于本科生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经验而言,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还显得很薄弱,导师数量不足,思想教育力度不够,科研任务重等问题普遍存在。“你认为造成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的原因”,“科研压力过重”占29.3%;“假设您摘抄别人的论文可能会想”,“自己不会写,没办法”占30.3%,因为有49.4%的人选择不做假设,因此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

5.评价机制尚需完善,监察力度不够。

现行的研究生评价体系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视远远甚于对研究生道德素质的重视,过分偏重量化的指标体系。加之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监管不利等因素的存在,许多开题、答辩、盲审等环节流于形式。而且学校对研究生的失范行为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和及时的惩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部分研究生的侥幸心理、漠然态度和失范行为。“当发现有学术作假、学术抄袭等现象时,您是否会制止或举报”,其中“不会”和“视情况而定”的比例占87.5%。

三、对策与建议

学术失范现象的出现,并不单纯是个人德行伦理的缺失问题。它不但涉及“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涉及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学术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1.加强管理规范,发挥他律的外因作用。

学术规范是学术发展和学术进步的保障机制。“现代管理学理论”研究表明,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博弈规则,反映的是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制度的合理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众的道德意识和道德选择。“你认为学术道德规范应该是程序性的规范还是具体内容的规范”,内容规范占69.3%,远远高于占30.7%程序性规范,说明人们在内容规范问题上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

(1)建立完善的学术审查和惩诫制度

按照经济学的“经济人”的假设,人都有投机取巧,自利的机会主义倾向。要保证学术法律制度能够起到规范、导引人们的行为,还必须有完善的监察制度和惩罚制度。完善的学术监察制度,可以使学生中的失范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的识别,从而起到遏止他们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动机的作用;完善的惩罚制度可以使违规者得到应有的惩罚,这就可以使那些精于算计的理性人感到违约成本太高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在监察制度的设计方面,应做到依靠教授专家,实行民主管理,指导教师应肩负主要责任。在惩罚制度方面,应重视学术法律制度的建设,运用法律武器来规约人的行为。如在防剽窃方面,在美国不只是一种学术上的违规行为,而且是一种法律上的违法行为,剽窃和学术不端行为是可以导致教授被学校除名的重罪之一。由于我国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特别在知识产权法的普及方面尚有欠缺,此外,大多数教师、研究生对论文署名、文献引用规范仍不够清晰,经常会导致学术不端的发生。这次的数据抽样结果表明在研究生的入学教育时,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建立完善的学术评价标准

学术评价要采用科学有效和同行专家评估的方法,不能采取行政决断的方法。比如,在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方面,如果仅仅根据的数量进行评定,将极容易导致研究生向低水平,甚至垃圾杂志投稿,从而产生大量的学术泡沫。在这方面,同行专家的评价就极为重要。同行评议制度是指学术评价制度中的评价主体应是同行专家。当今学术发展日益分化,通晓诸多领域的百科全书式的专家是不存在的。因而,要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评价主体只能是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其次,建立同行评价的制度方面,应注重制度的设计,功能不健全的专家评审制度,不仅会给滥竽充数和投机取巧者以可乘之机,造成不当得利的后果,而且会使原本符合评审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因担心评审不公正而无可奈何地加入“走后门”的队伍,从而使学术腐败演变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3)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

首先要把学术诚信纳入个人信用体系之中。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设起来,但高校可以首先建立学生信用档案,将学术诚信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将在就业、职务升迁、银行信贷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要明确学术道德评价指标。如果一项制度存在模糊性,可能会诱使更多的作弊行为发生。不仅要制定诚信手册和荣誉守则,明确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定义、表现形式、处罚规则、申辩程序等,而且要及时应对新情况。

2.加强道德规范,发挥自律的内因作用。

要使学术诚信管理制度运行顺畅,还必须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因为法律法规在制定的过程中总是有不可能究尽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调查中“你认为当前的学术规范能够约束学术行为吗”,“能”占15.9%,“不能”占59.1%,“不知道”占25%。因此必须依靠道德自律的形成,促使道德主体出于道德自觉而规避学术失范行为。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加强道德规范,发挥自律的内因作用。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在学习之初,就要有明确的什么是“学问”,什么是“研究”,什么才是“做学问”,科学精神的精髓是什么。要创造学术精品需要埋头工作,长期奋斗,做学问最忌讳的是急功近利。所谓“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就是科学的探寻精神的写照。

要在研究生层面开设学术规范教育课程。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教育思想、观念、宗旨转化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加强科学精神、诚信意识、道德自律的教育,应传授学术规范的相关基本知识,包括本学科的研究方法,文献检索的技术和方法,引用文献资源时应遵循的规范等,进而达到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的目的。83.7%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针对学术规范进行专门教育。但“如果学校开设了学术规范的选修课程,您会?”的问题中,“很愿意选修”占30.7%,“没事就去听听”占60.2%,“肯定不去”占9.1%。因此,如果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还要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要加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力度。明确研究生院、学院、导师三级管理职责,并把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和实施效果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研究生院应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制订政策,更好地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性的问题。院级管理部门要增强责任心,设立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应以导师负责制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科团队的作用,同一导师梯队中,导师起“传”的作用,优秀的高年级研究生、博士生起“帮、带”的作用。

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大学社会功能作用的发挥,也加剧了社会风气的败坏。因此,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解决研究生的学术诚信问题应摆在研究生教育的首位。

参考文献:

[1]朱月晨.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的博奕分析.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王林.研究生学术教范教育的调查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5,(10).

[3]陈朝氽.加强高校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的探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2).

[4]谢维营,刘晓雪.对我国学术失范现象的制度伦理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4).

[5]North,Douglass.C.,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上一篇:法律与道德论文范文 下一篇:法学系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