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传播学范文

时间:2023-06-12 11:07:27

法律传播学

法律传播学范文第1篇

商务传播学是一个古老却又年轻的学科。称其古老,原因在于人类的第一次商业交换,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就离不开沟通与交流。有学者还指出,人类最早的媒介工具文字是由于交易记账的商务需要而产生的。在古今中外的商务实践中,传播一直伴随其间。称其年轻,是指由于商务活动在新技术、新媒体的推动下,呈现出全新的业态与格局,改变着传统的商业传播环境。美国商务传播学有着七十多年的历史,相对于我国有较为成熟的系统。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商务传播学发展概况及趋势进行的研究,为我国商务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研究性组织

美国商务传播学的建立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成立之初,商务传播学的主要内容是商业写作。例如,1936年正式成立的学会组织被命名为“商业写作大学教师协会”(AssociationofCollegeTeachersofBusinessWriting,ACTBW),以伊利诺伊州大学为大本营,共有会员七十二名,除了一位来自加拿大,其他全部是美国人。次年改称为“美国商业写作协会”(AmericanBusinessWritingAssociation,ABWA)。随着时代变化与知识更新,商务传播的研究性组织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演变。第一次是1969年更名为“美国商务传播协会”(AmericanBusinessCommunicationAssociation,ABCA),其原因是60年代之后,人们对商务传播学的研究兴趣迅速扩大,超出了单纯的商业写作的范围,朝着口头演讲、商业谈判、非语言传播等方面发展。第二次是1985年确定为“商务传播协会”(AssociationforBusinessCommunication,简称ABC),其原因是协会成员越来越国际化,并且随着跨文化传播与跨国商业活动的兴起,协会原有的“美国”不再适合商务传播研究的趋势。现如今,ABC演变成为致力于推进商务传播的研究、教育与实践的国际性组织。据1995年的统计,ABC的会员达到一千三百个,遍布世界各地。会员构成在ABC的发展史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1968年,此时的会员平均年龄四十八岁,主要是有英语教育背景的写作人员,和擅长于英语写作的商务咨询人员、商务工作人员。第二阶段始于1985年,经过约二十年的发展,会员成员中来自实践领域的商务工作人员人数激剧下降,取而代之是受过学术训练的高校教学人员,他们具有较强的学术写作与研究能力,并且定期发表学术类论文。ABC会把这两个阶段的交替称为“业者向学者的转变”(fromapractitioner/consultant/instructormodelintotheacademicmainstream)。第三阶段始于1993年,ABC越来越倾向于吸收具有博士学位的会员,希望借助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升商务传播学的学术地位与学科价值。可以说,ABC追求学术性研究方向更加明确。第四阶段即进入2008年后,虽然美国商务传播学80%设在商学院,但具有博士学位的会员98%的专业背景主要是英语、传播学、大众传播、新闻,传播学对商务传播学学科建设影响力上升。现在商务传播协会下面有两个学术期刊《商务传播季刊》(BusinessCommunicationQuarterly,BCQ)与《商务传播》(JournalofBusinessCommunication,JBC)。

BCQ创办于1937年。早期BCQ作为ABCA的新闻公告(Bulletin)出现,直到1994年才更名为BCQ。BCQ的宗旨是“致力于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商务传播学的教学工作”,主要讨论课程设置、课时计划、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经验总结、教材编写等。JBC创办于1963年,其初衷是对BCQ的补充,将研究的视野扩充到商业写作、写作技巧之外,提高商务传播研究的学术性与理论水平。正如ABC网站上对JBC的定位所言,“JBC将通过行政学、管理学、人文艺术学与社会学等路径促进商务传播学变成一种独立的、有特色的、多层次的学科。”ABC作为一个学会组织,较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商务传播学的实际水平与整体状况。它是美国商务传播学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与保护者,是美国商务传播学生存与壮大的核心阵地。具体而言,ABC主要在七个方面发挥其影响力:培训教师;制定课程、教学计划,以及申报博士学位;推动商务传播学的国际交流;提供商务传播的实践机会;发出本行业的专业声音;一个学术研究的家园;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ABC通过学术会议、会员网络、专业期刊、出版物等多种形式使商务传播学获得学科身份,并保持一定的学科独立性。与此同时,ABC作为研究性组织长期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提高商务传播学学科的研究能力,因为自从正式确定为ABC之后历任学会会长达成共识:研究是学科成熟的关键之路(Researchisthekeytomaturingasadiscipline)。

二、大学课程设置

商务传播学作为一门正规的大学课程诞生于美国,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形成高效灵活的传播与沟通能力。商务传播学早期的形成根植于商业信函、备忘录、报告的写作技巧与修辞手法的训练之中,重点强调商业领域中各种文书的语言、文字、格式等问题,所开设的课程一般隶属于英语学系。美国商务传播学界一般称这个时间段为“规范期”(formativeperiod)。随着商业信息传播环境的改变,仅局限于商务英语写作的商务传播学课程显得过于单薄狭窄。为了适应新兴的商务实践,商务传播学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扩充,内容涉及到经济、文化、伦理、法律、传播、媒体技术等各个相关的领域。现在美国商务传播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需要通过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的定位,教授学生适应日益复杂多元与全球化的商业交流环境,主要包括学会使用新技术与新媒体,此外是学会与不同语言、文化与情境的人进行互动。目前,商务传播学所开课程与教师的60%在商学院,16%在英语系,11%在传播系。虽然美国院校对于商务传播学的课程设置各不相同,各有重点,但课程内容大致可由五个部分组成。#p#分页标题#e#

第一部分,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该部分对传播进行定义,将传播学理论应用到商务活动之中,指出商务传播的模型、特点、层面与流向。

第二部分,传统商务传播。语言与文字是人类使用最为悠久的媒介工具。该部分主要分析如何在商务环境下进行有效的口语传播与文字传播,强调团队沟通、商务演讲、商务信函、报告写作、面试求职等,保证商务活动的正常运行。

第三部分,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商务传播。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将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运用到了商务活动之中。电子邮件、视频会议、多媒体演示等在商务传播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呈现出新的传播特点。第四部分,大众媒体与商务传播。该部分主要是分析如何通过大众传播的方式进行商务营销、广告、市场推广、公关活动、客户维护等,属于一种劝服式的、组织外部的传播。第五部分,多样化、跨文化与商务传播。随着科技的发展,商务传播面临着来自全球化、跨文化、法律、伦理等各种领域的挑战,商务人员将在更为开放、多样、变化的环境中进行沟通与传播。美国福特汉姆大学(FordhamUniversity)商学院传播学专业的拉斯(TravisL.Russ)副教授在2008年对商务传播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一个调查。调查显示,最受欢迎的课程内容是书面传播(writtencommunication),包括好消息与坏消息的写作、商务文件的格式、语法与句式结构;其次是公共演讲,包括个人演示、设计与使用视频文件、团队演示。这些被称作为商务传播的核心课程内容。劝服式传播与传播中的伦理也是较为重要的课程内容,还有电子邮件、简历的写作等。最不受欢迎的课程内容是传播学理论、商务谈判。

除了上述的五类分法设置课程之外,美国商学院学生促进协会AACSB(AssociationtoAdvanceCollegiateSchoolsofBusiness)提出一个基于学科背景的三分类,即商学、英语语言、传播学,以此开设商务传播学的课程,具体课程内容可参见表1。从课表上看,传播学的课程在美国商务传播学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中占据着最高随着Web2.0,Web3.0时代网络媒体新应用的出现,美国商务传播学课程也在不断地创新,甚至提出一个口号“向学生学习”(LearnfromStudents),促进教学创新与师生互动。比如说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MichaelJ.Meredith教授正在为MBA学生开设一门新课程“战略传播与社交媒体”,以课堂讨论与问题导向为授课形式,带领学生以商务传播学的视角研究如何将社交媒体作为一种企业与市场建立有效沟通的全媒体渠道,与网络消费者保持动态联系与积极互动,构建企业管理战略实施的新平台,并且由此产生一种新的职业名称:社交媒体经理(socialmediadirector)。

三、学科合法性

美国商务传播学为了应对新技术、新经济做出了积极主动的调整,广泛吸纳了其他学科的理论与知识,为商务传播学注入丰厚的养分。正如美国商务传播协会在官方网站上所述的———商务传播学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涉及管理学、修辞学、组织行为学、写作、演讲、大众传播、心理学、语言学、倾听技巧、信息技术、教育学与历史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然而,在一派繁荣的背后,有学者频频对商务传播学的学科合法性提出质疑,其认为商务传播学的学科边界越来越模糊,套用一句话,“如果传播学无所不包,那么它将什么都不是”(Ifcommunicationiseverything,thenitisnothing.)。所谓学科合法性,本质上是一种学科身份的认同。根据经典心理学的定义,所谓“身份认同”是一种有效的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基础,并以强烈归属感的自信与乐观的姿态赢得同行的认可与审视。有学者如DaleCyphert教授认为商务传播学的学科合法性问题准确地说是一个“青春期问题”(adolescence),而不是一个“中年危机”(mid-lifecrisis),而青春期问题似乎比中年危机听上去更让人愉快,说明商务传播学正在活力充沛地成长,而不是到了失去方向的迷茫中年期。之所以造成身份认同危机,主要是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过于平行发展,缺乏一个学科的核心主干部分(corestrengths)进行强势聚焦,从而导致商务传播学研究者处于一个多元性的人格失序状态之中(multiplepersonalitydisorder)。

为了回应学科合法性的质疑,首先需要对“商务传播”这个概念给出明确的界定。例如,JBC主编Reinsch先后给出了两个定义:第一个定义从人类符号学的角度认为,商业传播学专门研究为了满足人类需要,在提供物品与服务并以获利为目的的商业过程中,如何对语言、符号、标识进行使用、编改与创作;第二个定义则从刺激-反应的传播学理论出发,认为商务传播学研究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对于外界的刺激而作出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上的反应。Wikipedia(维基百科)给出了一个较为通俗简易的定义:商务传播学是指通过使用传播的手段促进生产、服务与组织;在法律范围内传播各种商务信息,沟通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为一个交叉性的学科,由商业(business)和传播(communication)两个领域所合成,事实上很难给商务传播划定清晰的边线。因此,最后JBC主编Reinsch先生无奈地认为商务传播的确有一种在商业与传播两个领域来回游摆的学术境地,即没有主次,又缺乏边界(boundaries)。但他又指出,虽然商务传播学边界模糊,却不能放弃商务传播学七十余年来已经开创出的专业地位,更不能简单地与其他有关联学科等同起来,而是强调本学科的差异性与核心专业,坚定地树起一面旗帜(Banners),呐喊飘扬,吸引更多的学者投身到商务传播学的研究之中。化解学科合法性质疑的第二个方面是对商务传播(businesscommunication)、组织传播(organizationcommunication)、管理传播(managementcommunication)的区分与辨析,从而确保商务传播占有一席之地。三者之间有一定重叠,都是针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而展开,其区别主要体现在:商务传播强调传播的技巧性、操作性与实务性,旨在完成商业目标,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组织传播强调传播的理论性、抽象性与规律性,旨在宏观地调整、完善、修复组织架构,利于组织的高效健康的运转;管理传播强调传播的信息性、参考性与决策性,旨在保障管理者各项决策的科学准确。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只有将商务传播学与其他学科进行细致区分是应对学科合法性质疑的有效措施,但也有学者指出商务传播学的非排它性与可杂交性,认为强制性区分没有必要,只有开放式的姿态才能更有助于学科合法性的建立。#p#分页标题#e#

四、未来趋势

美国商务传播学一直随着时代脉搏而变化。20世纪30年代美国商务传播学诞生之初,美国商务传播学主要从传统书面沟通的角度,训练学生的商务信函、文件的写作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50年代之后,美国传播学学科的建立,为商务传播学提供了系统的传播学理论基础。60年代,符号学、语意学成为传播学关注的新领域,同样影响到商务传播学的知识内容,强调商业符号的创意性、可读性。70年代,美国商务传播学主要关注商务传播如何解决经营管理问题,训练口头表达、视觉演示、人际传播、非语言交流的应用。80—90年代,危机传播、企业文化、国际传播、团队合作等成为商务传播学研究的新课题。现在,传播学理论、新媒体技术、全球化进程,这些使得商务传播学这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时刻处于一种更新、补充、转变的状态之中。美国商务传播学在未来将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媒介技术与商务传播新媒体技术对商务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组织内传播与组织外传播。“组织内传播”是指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内部行政管理水平、各部门的协调合作、企业文化建设等,如电子邮件、视频会议、语音信箱、短信、内部定期出版物等,为组织传播、团体传播与人际传播带来新的内容。“组织外传播”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新的媒介手段进行商业营销活动、公关活动、客户管理等,开拓新的赢利模式与商业模式,如电子商务、网络营销、E-mail营销、手机短信营销等。在媒体技术、用户需求和企业商业利益诉求三方面因素推动下,商务传播关注新的传播形态与传播价值。

(二)跨文化合作与商务传播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合作与竞争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由于不同民族背景、文化背景的员工大量加入同一个企业,跨文化管理的障碍日益明显,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竞争力下降。面临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管理问题,美国商务传播学最新致力于训练学生应对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传播能力,重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敏感性,进行各种商务情景下的会话训练等。此外,美国商务传播学还研究不同语言、文化、思维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模式,通过培训、交流、互动和本土化策略排除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障碍,减少文化冲突,实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

法律传播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法治新闻 司法公平 网络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87-01

随着公民的政治参与度不断扩大,人们对法治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很多媒体都增加了对法治新闻的报道力度。国家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也对法治新闻报道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现在法治新闻报道之中由于受到网络环境和自媒体的影响,产生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传播学对法制新报道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依据传播学分析法治新闻报道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

在网络还不发达的过去,信息的传播都是单向的。美国传播学家H.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的5W模式,信息传播的主要因素为:传播者(who)、传播内容(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对象(to whom)和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1]我国早期的法治新闻也是完全依据这一传播模式进行的。过去法治新闻的主要目的就是单向地向社会传达法律信息,受众对于媒体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只能被迫接受。例如在一些新闻中经常出现的“某地的受灾情况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犯罪分子的动向已被警方掌握”“某法律的实行带来了非常好的效果”等等。群众无法识别这些信息的真实性。网络的发展打破了这种信息单向传播的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高速传播,群众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无论是法治新闻还是其他信息的传播,都已经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传播。

(二)“信源噪音”削弱了法治新闻的传播功能

美国学者C.香农和W.韦弗提出了“信源噪音”,他们认为信息从信号源的产生到最终传播到信息接收人之间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噪音”的干扰,从而导致信息接收人最终接受的信息和信息传递者最初传达的信息发生不一致。[2]在法治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也会受到噪音的干扰。法治新闻中的“噪音”主要是由于编辑人员缺乏法律常识,在编辑或者发表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导致最后传播的新闻报道脱离最初的本意。也有一些编辑在评论热门的法治新闻时采用了一些非常不专业的观点,导致新闻受到大众的质疑。在法治新闻中还有一种“噪音”主要是由司法行为和新闻报道发生冲突所导致的,通常表现为同罪不同判。大众由于对一些法律常识缺乏了解,所以经常会觉得这是司法机关处置不公,从而提出质疑和抗议。不明真相的群众往往也不知道应该相信媒体还是相信司法部门,影响了法治新闻的传播。

二、提高法治新闻报道水平的建议

(一)提高法治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西方国家记者的从业标准非常高,往往会要求相关行业的记者要有从事过这一行业的经历或者是这一行业的精英人才,例如工业新闻的记者必须是工程师,农业新闻的记者必须是农业师等。[3]但是我国的记者选拔标准中却并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法治新闻相对于其他新闻,对记者的专业常识往往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一旦记者因为缺乏常识在报道中发表了一些错误的观点或者不正确的评价,将会对司法执行和司法制度的公正性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信源噪音”的影响,必须加强法治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培养,媒体单位可以定期组织记者和编辑学习法律知识,对于新闻中经常用到的一些法律词汇和法律理论进行重点培训,并定期考核。开展法律讲座,通过一些经典的案例讲解提高记者和编辑对于法治事件的判断力。

(二)保障司法独立和言论自由的关系平衡

怎样保证司法独立和言论自由的关系平衡是人们一直所关注的话题,国情不同很多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和制度。美国、英国和德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条款来保证司法独立和言论自由的平衡,但是在我国却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由于我国的法律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个别媒体引导舆论质疑司法体系的决策,这对于我国良好法律体系的建立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为了保证司法独立和群众的言论自由都不受到侵犯,相关媒体在报道法治新闻时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理性地报道事实,对法律事件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达到传播法律信息和法治精神的目的。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法治新闻的传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导致法治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范的现象。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法治新闻传播失真的原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以期让法治新闻传播更多法律知识,促进法制新闻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君.法治新闻报道的传播学分析[J].法学,2011(9):54-60.

[2]夏初蕾,肖峰.法治报道媚俗现象之传播学透析――以“重庆打黑”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10(3):49-52.

法律传播学范文第3篇

>> 关于《人肉搜索公约1.0beta版》的传播学思考 传播学视角下的“人肉搜索”现象 网络“人肉搜索”事件的传播学研究 关于电报的传播学意义 关于公信力的传播学探源 从传播学角度看“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公约 论关于人肉搜索的侵权责任 关于中国传播学教育的几个问题 关于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学解读 关于人肉搜索问题研究 “人肉搜索”的爱与恨 人肉搜索的?罪与罚 “人肉搜索”的度 “人肉搜索”的思考 人肉搜索的法律思考 “人肉搜索”的法律思考 传播社会学视域中的“人肉搜索”现象 读新闻传播学书(1) “人肉搜索”与网络传播的责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③匡文波著:《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101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附:人肉搜索公约1.0beta版

为了加强网络公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加深人们对人肉搜索正确定义的理解,使人肉搜索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服务大众,特制定本公约。

一、热爱祖国,热爱党,遵纪守法,互助友爱,维护网络和谐;

二、人肉搜索时做到以诚信、安全、公开、公平、公正、互助的原则,多进行利他性的知识性人肉搜索;

三、以网络道德为准绳,尽量不参与搜索他人隐私;

四、对他人暴露隐私尽力保护,保证不在公共场所公布他人隐私;

五、对于涉及“贪污、腐败”、“惩恶扬善” 可以不受第三条、第四条的约束;

六、人肉搜索要提供真实可信的内容,提供信息者对信息真实性负责;

七、文明用语,对于恶意人肉搜索行为做到不起哄,不传播;有条件的情况下告知当事人以及相关网站负责人;

八、通过不断努力提高人们对于人肉搜索的正确认识。

本公约于2008年末,经各网站网民讨论修订而成,凡在此网站活动的网民应该自己遵守。

人肉搜索非组织性联盟

法律传播学范文第4篇

>> “微博”的传播学解读 公益类微电影的传播学探析 从传播学角度谈微博的传播 传播学视角下政务微博的发展路径探析 从微博看网络传播的“去中介化”现象 从传播学角度看微博的兴起 对微博舆论场的传播学解构 热门微博的传播学解读 传播学视角下的微博研究 微博红火背后的传播学思考 纪录片娱乐化现象的传播学解读 电视科普节目娱乐化现象的传播学解读 从传播学角度简析“80后微博控”现象 社会传播学视角下微博情绪化传播探讨 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传播形态解析 传播学视角下的微博传播模式和社会功能 “传播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析 传播学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析 传播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析 从传播学视角分析微博暴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8.

[3]2012年网络谣言事件研究报告[EB/OL].http://.cn/The_analysis_of_public_opinion/content/2012-12/05/content_4031263.htm?node=33076.

[4]窦含章,李未柠.政务微博实用指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5.

[5]王岚.网络的舆情引导[J].新闻爱好者.2013(2).

[6]张磊.明星“人肉”反击战 草根怎么扛?[N].潇湘晨报,2013-03-07.

[7]崔学敬.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1(11).

[8]郑敏,许向东.政务微博提升“微能力”的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3(3).

[9]于志刚.建构当代中国互联网法律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4-03.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法律传播学范文第5篇

一、“自然权利”――自由主义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语汇或权利概念,新闻自由是在20世纪中后期明确提出来的。而在自由主义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之链上,洛克的历史地位已为学界所公认。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法国的自由思想时指出,法国革命时的“自由思想正是从英国输入法国的,洛克是这种自由思想的始祖”。洛克也因为其自由主义思想始祖的地位而载入史册。

洛克在其政治哲学著作《政府论》中的自由思想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把自由放到至高的地位。自由在洛克看来具有至上的价值,无论是在自然状态下还是在政治社会中,自由都是不容侵犯的。洛克认为,自由权是人们享有的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是自然权利中最本质的内容,是人类追求的首要价值,保护和扩大自由是法律的目的。自由权利的提出为日后悄然崛起的新闻业注入活力,同时也为其艰难的步履增添了前进的勇气。自二十世纪新闻自由被鲜明地提出以来,世界新闻传播界为新闻自由的振臂高呼、摇旗呐喊一直在进行中。二是强调自由必须以守法为前提。洛克认为,人虽然生而享有自由的天然权利,但是,这种权利很不稳定,必须以国家的名誉制定法律,把自然的自由变为社会的自由,把自然权利变为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权利。

透过新闻自由发展的阶段可以看到,新闻媒介、公民和政府三方共同需要新闻自由,但新闻自由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现实中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危害新闻自由,因此,只有通过法律的制约和协调,才能使新闻自由得以实现。那么,洛克这个观点对之后新闻自由立法做了理论支撑。伴随新闻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入,新闻自由概念的含混和不规范操作引发了诸多争论和弊端,为避免扼杀新闻自由和滥用自由两者间的恶性循环,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重视新闻自由的立法问题。

二、“交流”――人际间的传播

传播学中所使用的“传播”一词,是英语“communication”的对译词。现代英语“communication”新的含义,主要是在17世纪兴起的。洛克成为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交流”一词的首创者,他用这个词来描绘人们思想的共享。这是他的创新。洛克宣告,“语词”必须“服从交流的目的……这是话语和语言的目的”。在这里,他发明了“交流”一词,这是表达许多词义的一个新词。他的“交流”思想即使并非总是后继者的源泉,至少也成为许多后继者观念的典范。在他之后,贝克莱、休谟、梅斯梅尔、黑格尔、马克思等人对交流的思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和发展。

洛克的“交流”的观念融入了传播思想的历史中,经过300多年的发展,传播学的主要类型多达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五种,在这些传播类型中,无不渗透着“交流”的观点,而这个观点是所有传播发生的主要条件和目的。在传播学空前繁荣的今天,每当我们准备思考或谈论“交流”这个观念时,我们总会想起并提到洛克,因为他是“交流”一词的首创者。

三、语言符号――人类传播的工具

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在社会传播中,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而任何信息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到表达和传递。从广义上讲,语言、姿势、表情、服饰、表演和舞蹈等都可以被视为传播的媒介,因为是一种媒介都通过一条信道或各种信道传送符码。

从17世纪哲学的发展与转向来看,哲学之所以越来越关注语言问题,是因为任何思想都要用语言来表达,能否让语言有效地服务于认识论,是洛克这一时期的哲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一时期,对语言作出系统分析的哲学家当首推洛克。

1.语言――“知识的外壳”

洛克在其《人类理解论》中探求明白的、确定的知识,依靠对理性或观念的考察是不能获得的,还要转向对思想的外壳――语言的探讨。洛克把语言问题提高到了哲学高度,并与认识论的研究自觉地结合起来,为哲学认识论开辟了新的领域。在洛克看来,语词代表赋予其意义的观念,而不是世界上的事物。他认为知识受到含混的、无意义的语言形式的妨碍,这些词语给深入研究和高层思辨带来错误。可见,洛克认识到含糊混淆的语言是知识一大障碍。

在今天的信息传播中,语言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符号体系,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要素,在整个社会传播系统中起着工具、桥梁的作用。尤其是大众传播时代,包括声音、语言和文字在内的语言符号体系,是传播媒介――报刊、电视、书籍、网络等的实质形式。通过语言符号,大众传播的信息才能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达到社会信息的共享,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2.“伟大的渠道”――语言的功能

语言功能观在语言研究中非常重要,在传播学中的意义同样重大,因为我们可将语言基本上当做一种表达真假陈述的方法,即所指功能;或是作为一种用于传播思想的工具、传达信息的手段,即语言的观念功能。这两个功能在新闻报道、科学写作、法庭作证等方面非常重要。

语言不是诱惑的艺术,而是传送观念的手段。洛克强调,语言的认知功能比诗意功能和寒暄功能重要。成功的传送是洛克衡量语言功能的标准。“一个人说话时,他可能会让人听懂;说话的目的是让那些作为符号的声音把他的观念说清楚,让听话人听懂他的意思。”这个观点把语词当做意义的容器,就像身体是灵魂的容器一样,它使传播成为一个运输精神货物的渠道。实际上,洛克把语言叫做“伟大的渠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洛克时代,他已经认识到语言的功能,认为语言是使人类这种自然的社会动物之间的交流变得便利的一种工具。

人类传播学伴随着人类社会学、哲学的浩瀚江海而诞生、发展,而在这历史长河中,传播思想却从源头闪耀星光直至传播学空前繁荣的今天。其中,洛克的哲学思想不仅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其中蕴含的极具价值的原初形态的传播思想,给后世传播学者创立和发展传播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料和思想启发,在世界传播思想史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借鉴作用和重要影响。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学院05级研究生)

法律传播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肉搜索;舆论监督;网络暴力;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人肉搜索”是网络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事物,对其“功过得失”我们应该理性地去看待。技术的本身没有善恶,掌握和使用技术的人才是舵手。从“人肉搜索”起初来看,它只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整合了网民的知识结构,利用了网民的群体广泛性,高效率的调查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最初的 “人肉搜索”是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和益处,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过失”。只是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与监管,缺少了必要的约束与把关,才引起 “网络暴力”的产生。

要规避因“人肉搜索”引起网络暴力的产生,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从其原因着手,进行有效控制,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网络暴力的发生,合理发挥网络舆论导向作用。

一、议程设置功能――建构议程设置机制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黏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此后学者们一系列的更细致更明确的研究又提示我们可以从三种机制上来考察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效果。第一种,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第二种,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第三种,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在网络中,信息的多样化和信息者的自由性使得议程设置的功能受到削弱在宏观上导致了舆论导向功能的减弱。在网络中,人们往往只会选择获取与自己需求一致的信息。所以,了解网民的需求和心理,从是否报道、是否着重报道、是否重要性排序报道三方面入手,构建网络议程设置机制,是引导网络舆论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沉默的螺旋――实行网络实名制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概念最早见于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即为了避免陷于孤立,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网络时代是一个尊重个体的时代,它承认人们个人意见的表达和个性的发展。再加之,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会使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比较任性,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别人想法的影响,他们无需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心理上的负担。这就使‘沉默的螺旋’理论所提出的‘因害怕被孤立的恐惧感而不表达自己的异议’情形逐渐削弱,甚至完全消失。

三、把关人――网络暴力的防火墙

“把关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心理学家卢因提出的。卢因在去世前不久发表过一篇题为《人际关系》(1947)的论文,首创了把关(gatekeeping)一词,他是用了一种比喻的说法,其实际含义乃是指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网络发展到今天已经变得极为复杂,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建立网站,任意信息,单靠政府部门或新闻部门把关是完全不够的。那么,网络世界的把关人的任务应该由谁来承担呢?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法律体制。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网络信息传播,对于网络中的侵权和暴力表现,借鉴隐私权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可以将其视作是一种把关方式。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的法律机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规范也是完善网络法律体制的一种途径。同时,应对部分主流网站运营商的传播内容和把关行为进行法制化管理,强制运营商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由于网站运营商是直接提供网络服务的一方,也就是信息传播的平台,所以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一方面帮助人们获取有效信息资源,另一方面要维护网络搜索平台的秩序,让网络人肉搜索通过互联网推动公众言论的文明和社会道德秩序的建构。运营商可以利用新技术对信息内容进行限制,例如禁止使用某些字符等;建立专职把关人,如论坛版主,网站专职审编等,而目前的网络警察虽然不是运营商建立的,但也是一种有效的把关机制,应当予以重视。

四、意见领袖――领袖意见

郭庆光在其著作《传播学教程》提到了“意见领袖”的概念,即“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而这种说法如今也已适用于网络舆论中的“意见领袖”。

通过“意见领袖”建立起创新扩散网络,发挥其网络间的人际影响,会从某种程度上加速扩散进程。集中对网络社区有影响力和威信的固定网民进行培养、管理和影响,能够以最少成本使网络社区组织实现自我净化。这样,“人肉搜索”的舆论导向功能才能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将其网络暴力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总而言之,要规避因“人肉搜索”引起的网络暴力,发挥网络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不仅要从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网络运营的规范管理等层面入手,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我们应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规制它、善用它,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提供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213-223页

法律传播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传播学 专业英语 教学探索

研究背景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传播学专业也已经列入高校本科生专业目录,成为国内多所大学的新办专业。目前。中国高校本科生传播学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多平衡和兼顾了学术界与业界两个方面,力图为社会培养两类毕业生:第一类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要使未来的从业人员在当代传媒中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理解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以及大众传媒和社会、政治、法律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能够以战略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方式思考和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应对专业领域中的变化;第二类是科研人员:要让未来的科研人员在大学就读期间,从理论观念和研究方法方面得到熏陶,毕业后能够致力于对媒体内容、表现和受众方面的批判性分析,增加这个领域中的基础和应用知识,使他们具有批判性和规范性的分析角度,在学界和业界都能出类拔萃,在国内外担任领军人物。

经调查分析,中国的传播学本科教育与美国的大众传播学教育相仿。因此,课程设置要考虑到大众传播学专业的特点,增加学生对大众传媒的认知,注重传媒实践,同时提高传播学理论素养。传播学专业英语正是适应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立的本科生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

概念界定

在探讨传播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之前,有必要对其概念进行界定。传播学专业英语不完全等同于新闻专业英语,但与新闻专业英语存在着部分交叉。传播学专业英语应界定为“以英语为唯一的语言载体,既涵盖英语传媒实践,即英语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翻译、摄影摄像等业务技能,又包括大众传媒历史与现实方面的专业术语、传播学经典著作赏析及前沿思潮研读的专业知识体系”。

基于上述概念。传播学专业英语课程应该包括两大类课程:以英语新闻实践为内容的课程,是通过对英美电视新闻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英语电视新闻主持人、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的工作方法和特点,掌握英语电视新闻文本的结构、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特色,掌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和健康等方面的英语新闻术语。而以传播学专业文章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则是通过阅读英语专业论文和著作,在了解传播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为学生独立阅读专业英文著作、撰写英文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特色探索

根据传播学专业英语本科生的教学实践,笔者对传播学专业英语在教学内容构成和教学方法层面的一些特点予以探究。《新闻英语视听说》和《传媒专业英语》两门课程共同构成传播学专业英语课程。借鉴美国大学的做法,前者是后者的预备课程,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上的高级课程。第一门课程在二年级下半学期开设,第二门课程贯穿于三年级整个学年。

《新闻英语视听说》。《新闻英语视听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接触美、英和中国知名媒体的经典新闻作品或最新要闻;鼓励学生分析和借鉴美英电视新闻在采访、写作、摄影、播报等新闻业务中体现的特点,初步培养传媒职业精神和跨文化传播的视野;通过生动直观的案例赏析和专业知识讲解,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必备的电视新闻学术语,如新闻价值、电视文稿、主持人、标题、导人等,同时培养良好的英语新闻语感以及扩大新闻英语词汇量。另一方面。精要、简洁、辩证地指出中西方新闻媒体在议程设置、平衡报道、新闻与宣传、新闻与法律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以CNN、NBC、CBS和BBC的新闻作品为主要视听材料。课后,学生阅读英文报纸,收听英文广播,收看英语节目,登录知名媒体的英文网站进行在线学习。熟悉主要新闻事件,了解其背景和最新进展。

《新闻英语视听说》包含英语和新闻视听说,其中英语是“外壳”,新闻视听说是“内核”。从“外壳”进人“内核”务必首先突破“外壳”。因此,课堂教学应引人视听跟读播报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知识和技巧包括:练习跟读和复述,了解英语电视新闻结构,识记专有名词,听记数字,辨析和熟悉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发音特点,提高辨识新词的能力,领悟新闻导人部分的核心作用,利用句型结构理解大意,学习并掌握英语速记法等。

教学方法。《新闻英语视听说》课程为全英文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综合要求较高。而且,二年级本科生的英语水平大多为公共英语四级,建议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课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需求。正式授课前的课堂调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听说水平作出自我评价,提出对课程的期望。设立学习目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总体水平,控制课程难度和进度,也可依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

课上精心引导,消除焦虑情绪。初次接触本课程的学生因听不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因此,教师应耐心引导学生放松心情,介绍英语电视新闻结构和听力技巧,鼓励他们进行跟读练习,模仿纯正的发音;了解英美新闻播报时的弱读、连读等语音习惯,熟悉不同民族和种族人士的口音,做到泛听与精听相结合;通过模仿正确发音,学生逐渐培养起对原汁原味英语的敏感和适应;针对新闻作品中涉及的专业话题向学生提问,启发学生从中借鉴其独特的采、写、编、评、摄等技巧。每课练习前介绍相关的新闻背景和新闻人物,帮助学生迅速增加新闻知识,消除在理解时的不确定性。

互动式教学,个性化辅导。在教学中,努力向互动式教学和个别化学习模式转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的新闻实践作为传播学专业英语的“模拟演练”。

如每课开始时,学生播报英语新闻,以求掌握并应用英语新闻中的常见词汇。随后,教师会对每名学生的语音、语调、非语言交流等方面予以个性化的即兴点评和指导。

在此基础上,教师“模拟”英语电视新闻策划、采集、编辑、制作和播出的全过程。学生自愿分组,召开选题策划讨论会,实施采访,制作英语新闻。此教学实践强调原创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长确定分工。教师不断关注学生的作业进展,按专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最终对学生的作品依次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巧妙地把新闻价值、倒金字塔结构、平衡报道等内容融入练习。

通过学习,学生既可系统地掌握热点新闻及其新闻背景和发展趋势,也可熟悉英语新闻的词汇、语法和文体特色,并逐渐适应电视英语新闻的语音语调、语速和语气,最终理论联系实际,合作完成电视英语新闻作品,全面提升对英语新闻的理解力和掌控力。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发挥

了最大潜能,沉着应对社会现实对新闻工作者的挑战,

《传媒专业英语》。《传媒专业英语》课程跨越一个学年,分成Ⅰ和Ⅱ两个梯度。教学目的在于:满足全球化对英语教学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要求,引导传播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学生直接阅读专业原著,在专业学习中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在英语学习中了解和研究专业知识。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大致涵盖各类大众传播媒介和大众传播学的主要领域,点面结合,深浅有致。形成梯次。每个单元一般包括综述文章、个案研究和著名学者关于该主题的经典论述。教师根据难易程度,灵活选取精讲和泛读的文章。

第一学期,课程以新闻学和传播学教育开篇。导论中首先界定“传播”的概念。随后,以大众传媒出现的先后为序,选取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新媒体的相关文章。第二学期,学习内容更加倾向于学术性较强的文章,其中涉及广告、公共关系、传媒经济、文化产业与文化研究、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大众传播与社会、大众传播法律与道德等方面。

教学方法。《传媒专业英语》课程是重要的高年级专业课程之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由于该课程的讲授跨越一个学年,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侧重点也不同:第一学期强调听力、口语、阅读和翻译训练,第二学期则突出概括文章大意、收集素材、撰写学术文章的练习。具体采取的是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研讨式教学。课前,学生预习指定文章,查阅相关材料,大胆提出疑问。课上,通过学生口译与教师点评相结合、对文章重点和难点的师生互动分组研讨、相关纪录片的播放等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精准理解、准确翻译、正确归纳作者观点的能力。在翻译和讨论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独到见解,敢于挑战学术权威。教师保持开放的、学习的心态,与学生平等、自由地研讨。课后,教师向学生推荐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名著,鼓励他们继续深入研究。

研讨式教学不仅切实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和翻译英文专业文章的能力,而且着重培养了学生探索新知和大胆创新的精神,为撰写专业论文奠定了基础。

课堂演讲。无论学生日后是从事传媒实践,还是学术研究,他们都应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因此,第一学期教师建议学生从大众传播中选择某一感兴趣的领域,以课堂演讲形式介绍该领域并陈述自己的观点。演讲后的问答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根据演讲内容,结合学生未来的传媒实践和研究的需要,补充实用性强的传播学专业术语,播放相关视频,介绍相关传媒机构,拓宽就业渠道。

因此,课堂演讲的内容大于形式,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灵活掌握传媒专业术语、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为日后就业拓宽思路、夯实基础。

科研课题。在听、说、译三种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撰写英文科研论文。论文撰写严格按照开题、撰写、修改、定稿的流程执行。

教师将论文开题移至课堂进行,既兼顾整体,又注重个体。论文写作中,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培育原创精神,鼓励他们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在思维和行文方面,学生要借鉴所学文章,体会东西方跨文化差异,运用正确的术语、英文表达和论述方式。教师借助电子邮件对学生的论文提出指导意见。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了,但学生常常被教师严谨治学的精神所感染,并在科研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出强烈的成就感。

上述教学方法营造了张弛有度的课堂氛围,利于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其口头和笔头的专业交流能力。

结语

法律传播学范文第8篇

还有人把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归结为是当时科技发展,报纸、广播、电影等传播媒介的发达,商业广告的发展,虚假宣传、色情暴力的传播负面问题的增加等促使了其他学科学者向传播学研究的转向。

其实,弄清传播学为什么诞生在美国、先进的传播学研究成果为什么“青睐”欧美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看看那些顶级的传播学者是怎样“炼成”的。

拿被称为传播学创始人的施拉姆来说,如果把他放在国内,他甚至很难获得一份大学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工作,遑论创建传播学了。原因在于,施拉姆有先天性的语言缺陷。据《传播学史》一书介绍,施拉姆5岁的时候,由于“一次不熟练的扁桃体切除手术”,而得了严重的口吃。随着这种口吃的持续,身为律师的施拉姆的父亲甚至放弃了培养他的儿子从事法律和政治事业的梦想。为了避免在公共场合讲话造成的窘迫,施拉姆在他的中学毕业典礼上,没有做告别演讲,只是用笛子演奏了一首曲子来代替。

20世纪30年代早期,施拉姆所在的衣阿华大学的辅导教师们考虑到他口吃,根本没有想到他能够教书。但是,最终,凭借言语方面的治疗,或许也是凭借他对于自己的表达能力越来越足的信心,施拉姆一点一点地克服了他的口吃问题,使教书成为他的终身职业。这其中除了施拉姆依靠个人毅力对语言表达障碍的不断克服,还不能不归功于美国大学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包容性。否则,如果美国大学因为口吃问题而将其拒之门外,那么美国很可能会失去这个传播学的创始人。

而提出过被称为“用批判意识拥抱新媒介时代的第一人”的批判学派代表人物麦克卢汉,如果按照现在国内一些新闻传播院系的用人标准,甚至也很难谋到一份像样的新闻传播学“差事”。原因在于,麦克卢汉学历出身混杂。这位传播学大家甚至没有受过任何新闻传播学专业训练,哪怕是社会科学训练,麦克卢汉在文学研究方面也只能算是“半路出家”,他先在曼尼托尼大学分别获得工程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来才转型成研究英国文学的硕士和博士。这种本硕博从工科到文科大幅度转型的情况,在国内一些专门要求本硕博均出自同一和相近专业的高校看来,很容易把他和专业基础不扎实等同起来,显然不会接纳他从事新闻传播,哪怕是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从传播学产生、早期传播学创始人和后来的一些知名传播学者的经历来看,传播学的发展更多地依赖其他学科的贡献,而不是少数自认为是在做传播学研究的人盲目地开辟各自圈出的狭窄的研究领地。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先驱”的拉扎斯菲尔德是数学博士,拉斯韦尔是政治学博士,勒温和霍夫兰均是心理学出身,至于传播学的创始人施拉姆则是文学博士和心理学博士后。还有一位对传播学作出重要贡献的信息论创始人申农是电子工程和数学博士。正是这些看似和传播学无关的人创立和发展了传播学。另一位同样对传播学作出重要贡献的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则是一位数学学士、哲学硕士和博士。而且,维纳还有“难以相处,一辈子和学院同事的私人关系都是忽冷忽热”的毛病。

也许正是美国早期传播学研究这种开放的环境和欧美国家对于传播学研究学者持有的“包容性发展”、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理念,才是传播学在美国诞生并在欧美发展的动力所在。这种“包容性发展”的理念而不是固步自封排斥个性和特色的做法,或许才是应该给中国传播学未来的发展上的一课。

法律传播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媒体;研究方法;文本分析;内容分析

一、新媒介技术给新闻传播带来的变化

新媒介技术的平台性特征本身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地位不平等的局面,新媒体传播过程的互动性更使得信息的交流变得极其便利,这种技术带来的传受关系的变化是新技术给新闻传播学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之一。

(一)单一的线性传播转变为交互性的传播

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传播特点是点对点的线性传播,传统的大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通常被认为是满足大部分受众需求的。这种单向性的传播模式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它把传者和受者剥离开来进行研究。但是新媒体却打破了这种传播模式,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在传播海量信息的同时,使得传播过程具有交互性的特征。信息传播呈现出小众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进而做到个性化的传播。

(二)媒介控制的力量发生变化

“媒介控制”研究是新闻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把关理论认为对传媒的控制主要来自于两种力量:一种主要是来自于外部的技术、法律、政治等力量的控制;二是媒介内部对信息加工、生产的控制。新媒介技术下,网络传播的独特性决定了这两种控制力量被极大的弱化。首先,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使得信息和思想能够得到自由的传播;其次,在个性化社会使得个体都有自主的选择性,人际传播的强化以及大众传播的弱化使得法律、政治、技术这些硬性的控制力量被极大的弱化。

(三)传受关系的变化

传统大众传播中传者和受者有着非常清晰的界限,而传统的受众研究也将受众看成孤立的、分散的个体,传播者在整个传播的过程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是网络传播彻底改变了这样的一种状况,潘知常和林玮在《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一书中,用它来表示“受众在网络时展出的一种特殊形式”。[1]此外,有很多人用“网民”这个词来表现新媒体对传受关系的影响,网络中的传播过程体现出一种更加自由平等的社会交往特征。

(四)从单一传播到大传播

新媒介技术使我们进入了“多媒体”时代,这个“多”不是单指新媒介的数量,也不是指单一字符向多功能界面转变的“多”,而是指新媒介所具有的多种媒介功能融合意义上的“多”。以上这些新变化都是新媒介技术的运用所带的,他们代表着未来传媒发展的趋势,准确地认知这些变化,新媒介对传播学宏观研究的模式和观念层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微观的、具体的操作层面也带来了新媒介时代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变革。

(五)媒介属性的变化

传统大众传播机构是高度专业化的传播组织,这种组织对信息高度垄断,而这种垄断性也反映出一系列的不平等,传者与受众,传播与反馈,文化精英与底层民众等。而在这些关系中,两者地位是不对等的,后者基本上总是处于劣势。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媒体的平台性特征,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极其便利,传播过程更加具有交互性,媒介的属性在新媒体那里出现了新的特点。

二、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新发展

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分为实证研究和批判性研究。经验主义研究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把媒介作为“工具”,作为没有任何价值与意识倾向的客观存在来对待,用一系列“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数据来认识社会传播现象。[2]经验主义研究抑或称之为定量研究,首先,就传播模式而言,以往的线性传播方法必须作出调整,要将传统媒介一对多的传播研究转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研究,由同步及异步传播的分类研究,转变为以交互性研究为主的新方法。其次,就媒介控制而言,外界政治、法律和技术等控制力量被弱化,媒介的议程开始注重“引导”,不仅仅是先前高高在上的“设置”。此外,网民的自我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媒介控制的研究方法就要作出调整。再次,就传受关系而言,传统的以传者为主导地位的传受关系已经被更加平等的传受关系所取代,因此这种网络用户所表现出的强烈的主动性使得传统的受众研究的方法必须作出调整。最后,就媒体传播形态而言,单一的媒体传播已经被“多媒体”和“多文本”所取代了,这就使得媒体形态的研究变得更加的复杂。关于批判性研究,正如拉扎斯菲尔德所言,保护和尊重人的尊严与自由,探讨恢复人的基本价值的方法和途径,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学者的研究特点。[2]事实上,这种研究特点也是整个传播学批判主义研究的传统和习惯。“根植于精神—价值—人性这一永恒主题的人本主义”,[3]成为批判学派的精神轨迹,人本主义和终极价值成为他们共同关注的对象和思想根基。新媒介作为一种新工具,它所存在的这个世界是否也存在着社会权利系统、意识形态系统对人自由的钳制?例如,网络虚拟空间的狂欢文化对人精神追求和理想的消解,网络世界成为裸的、个人主义的生理欲望表现。所以对网络文化的批判认识,尤其是对其颠覆重于建构的倾向使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研究方法。新媒体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并不局限于定量研究或者是定性研究而是质化和量化研究的结合,因为两者并非是互相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对社会化问题的研究借助于数据的精确分析能够使得研究更加具有说服性;再如在生物学中,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就是在非量化的自然条件下观察物种间的差别,搜集到了丰富的生物材料,继而在实验室进行高度数量化的物种基因研究从而著成巨著《物种起源》。这是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最佳状态。

作者:郭艳军 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23.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02.

法律传播学范文第10篇

“交叉”与“融合”的发展――传播学的教育地位

新学科的不断出现,是新世纪传媒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昔日仅仅十几个专业的中国传媒大学在短短不到十年已经发展成拥有12个二级学院,38个系,71个本科专业,硕士点30余个,博士点15个的大型综合类院校,足见学科交叉创建势头之迅猛。

关于传播学的学科地位以及与其他学科(特别是新闻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际国内争论的焦点。传播学是一个文理综合的学科,传播科学和传播研究是美国大学中最常设置的传播科学学术单位。从美国前100所大学中,传播学术单位直接命名为“传播学”的有31所,占53.44%,名称为传播科学和传播研究的学术单位有26个,加上名称为传播学的学术单位31个,共有57个,占学术单位的70%以上。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大学中传播学科的独立地位是勿庸置疑的。

国内各综合大学传媒传播学专业发展迅猛,调查显示,有一所大学的直接命名为“传媒”字样,30家设立了带“传播”字样的学院或者系,占54.55%。其中单独成立传播学学科单位的有4所大学,而成立新闻与传播学的单位却有17家之多。美国前百所大学中名称是“新闻与传播”的学术单位仅仅有四个,占学术单位的4.94%,加上名称为“新闻与大众传播”的学术单位也才11个,共占学术单位综述的13.58%,这说明在美国大学中新闻学与传播学两个学科一起组成的一个学术单位的情况是不多见的。

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美国大学传播学科学术单位设置的实践中,有两种主流的做法,一种是传播学包含新闻学,另一种就是传播学与新闻分立。美国大学传播院系培养研究生的主要目标是在商业、政治、教育、媒介机构运用传播学的概念,而不是简单的将传播与新闻合而为一,运用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事提供信息、教育他人或说服他人的工作。

传播学在美国是一个范畴颇广的概念:它可以涵盖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如德州的广告、广播、电视、电影、新闻等4000多名学生80多名教授合并为规模庞杂的传播学院。广义的传播学有如下主要教学内容:应用传播,传播教育,传播理论,家庭传播,性别传播,健康传播,国际与跨文化传播,人际传播,语言与社会互动,大众传播,仲裁与争端处理,组织传播,表现行为研究,政治传播,公共讲演,公共关系,修辞批评,符号学,小组传播,戏剧效果与戏剧,视觉传播,法律传播,言语传播。

与国内的传播学毕业生拥挤在大小电视台、文化影视公司的狭窄就业渠道大相径庭,美国传播学毕业的学生就业也是五花八门,足迹遍布各个领域。广告、传播教育工作、报纸、,广播、电视、公关、戏剧、表演艺术、政府及政策机构、工业组织、商业、高新技术领域、国际关系及谈判、法律等部门,甚至私人助理、谈判专家、经理、销售代表、公共信息高级职员(CIO)、工业与劳工关系代表等。国内对传媒学子的培养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专多能、学科交叉等趋势。

“道”(理论)与“器”(技术)的平衡――西方新闻教育模式

在英国,传播学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如传播对舆论的影响。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但这些院系创办的宗旨并不是培养职业的新闻记者,而是培养传媒批评者与传媒分析者。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等。这种研究融和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和,凡是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当代文论、经济学等,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

关于传播学的归属,教育界一直持有不同的意见。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根据英国城市大学新闻系主任罗德・艾伦的介绍,维斯敏斯特的新闻学生的理论比城市大学要扎实,但人才市场上就业却没有城市大学受欢迎。

新闻离不开“采、录、编、审、评”。新闻专业需要的更多是技术而非艺术。有了这层教学理念作为基础,英国城市大学的罗德・艾伦认为实质性的、可量化的新闻实践经验是新闻教师的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态度。其他背景相比而言比如学历并不是必须的。城市大学没有因为没有学历限制教师的晋升。有些人曾经在地方报纸和BBC做过很多年的记者,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深受学生欢迎,这点与中国传媒大学花大力气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人来兼职授课有异曲同工之妙。许多教师书写的好,科研项目做的成功,但是却不会与学生沟通,师生之间关系冷淡。新闻教学领域,教师30多年的从业经历比一个教授学位有价值得多。当然,大众传播学的教师应该与新闻业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大众传播学以新闻和记者为研究对象,如果授课老师本身是记者,与新闻太近,老师们就不能从第三者的视角,超然地、独立地、客观公正地审视研究对象。

还以城市大学为例,该校的新闻教师在新闻实践、科研、教学等三个方面至少要兼备两者。每隔若干年,便会有学术休假一年,因为高等教育是不断更新的一个过程。许多国内的教师从助教开始,升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甚至博士导师,而他们对传媒领域动向的把握却仅仅通过一张报纸、一台电视以及相关杂志。任何资深的导师都需要不断更新,需要时间去补充新的知识,新的经验。学术休假不是真的休息,而是在不必教学的前提下有更集中的时间进行新闻实践或者进修课程。

从世界各国新闻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来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教育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模式:美国、西欧、日本。美国模式普遍以务实训练为本位,重视实际业务技能的培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基础业务课程非常充实;以社会科学为依托,重视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新闻专业一般都开设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历史、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课程,以人文主义为目的。

欧洲大陆(以德国为首)的模式是侧重在职培训,所谓学徒式的报馆新闻训练是英国一大特色。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设立新闻专业的大学开始多了起来,而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其数量仍要少很多。但是英国的新闻在职教育训练却非常充实,设有全国新闻记者训练协会(NCTJ),此外还有伦敦印刷学院,广播电视界有汤姆森基金会,BBC的海外训练项目等,也都是从事在职教育培训的。从总体上来看,由于在职教育比较充实,又有制度的保障,所以英国的新闻人才培养教育的质量并不逊色于美国。

最有特点的模式是日本模式。日本的特点是大学中很少有新闻专业,全日本只有一所大学设有新闻系招收本科生,但其毕业生到新闻媒体就业的还不到10%,新闻媒体招收新人的主要方法便是通过考试,从综合大学中的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商学等学科专业中录取毕业生,然后通过技术训练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新闻报道人才。日本的模式也对国内有很多借鉴之处,新闻本来就涉及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国内、国际、体育、政法),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相关领域知识,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开放”与“沟通”的思维――传媒通识教育

西方传媒院校普遍重视通识教育,这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的非职业化目标上,体现在非专业课程及其教学的方方面面。英国的一些课程设置新、奇、特,与时代结合紧密:针对国际恐怖主义盛行,拟定了“媒体与危机意识的传播”课程,针对美国等霸权主义国家的文化侵略政策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与全球化”,针对《欲望城市》、《老友记》等情景肥皂剧引领流行文化的现象制订了“肥皂剧中的女权主义”教学计划,针对技术发展对传媒领域的巨大影响开设了“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英国学术界普遍认为,通识教育(在获得心智的普遍素质意义上)能够通过关注狭窄专业的研究学者辅导下的深度上的学习来实现。正如我国学者裘克安所指出,牛津大学在校生虽然专攻一两门学科,但毕业后却往往是个融会贯通,见多识广,能够把握全局的领导人才或至少是高级管理人才。这点从牛津培养出那么多首相就能够看出。可以说英国大学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课程评价等许多方面无不体现着通识教育的精神实质。例如,把专业设置在一、二级学科之上,各科之间打破界限,相互交流和启发。这些都有利于广义上的通识教育的实现。

无论是国内还是西方世界,文理渗透理论都是通识理论的重要指导精神。文理的区分不仅仅是知识层面和知识结构的不同,更多是两种思维的训练,简单地讲,理科重逻辑思维,文科重感性思维。一位中国传媒的教授在闲谈时透露出一个有意思的规律:高中学理的学生文学创作和写作中文章缺乏文采,但是过度自然,讲求写作章法,谋篇布局流畅缜密。而学文的学生创作颇具创新意识,情真意切,词藻修辞也都精心雕琢,但段落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过渡,感觉是支离破碎的一些个体,逐句逐段落看都很精彩,但是通篇把握却是一盘散沙。这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大学期间文科也要重视通识教育,这并不是理科知识的需要,而是针对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

传媒与传播学科总体构建上过于细节化、单一化也是国内传播学通识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传媒与传播领域的学科与科目设置,缺乏传播对社会影响方面的学习。如果鼓励一个想学习新闻的人去了解西方历史,那么也许他可能会很不耐烦。假如叫他以新闻学为研究中心,讨论新闻发展对西方历史事件的影响,新闻与西方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互动关系,他就会很有兴趣了。其实,对于任何专业的学生,只要认识非专业学科与专业学科的关系,都会热心钻研这些学科的。比如一个专门做纪录片的导演需要历史、地理、生物知识的基础,一个法治节目的主持人需要大量法律知识的充实。

我国大学课程教学理应把思维方式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当作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是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是要与学生合作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某种意义上的课程开发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为目的,教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教师的讲授应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识,在传授科学知识和原理时最好把专家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简明扼要地介绍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师生之间能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往和对话。

“创造”与“制造”的培养――艺术双向能力的拓展

传播学教育的目的是掌握传播业务,这就需要掌握必修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理论。传播业务包括编辑、经营、制作、技术等,实际上存在于多个部门中,其中节目制作是最注重创造力的部门,很多学生就是被具有创造力的节目魅力所感召,而立志将来从事传播工作的,这是艺术大学传播媒介专业之责任。但是,就此以为创造力的培养,仅仅从节目制作相关的课程与实习中就能在大学中培养的观点是错误的。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理论,也是节目制作中不可或缺的。

传媒专业知识的概念绝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它包括传播制度、传播法规、传播经营、节目编辑、经营、节目制作、报道、著作权、传播史、广告等。学生不仅要学习节目制作的方法,还要学习电视台的体制以保障节目制作流程的完整、规范。相关理论是指涉及到传播领域的,存在于社会上的全部领域中的一切归纳知识。作为将来从事传播媒介的一员,需要掌握的理论还有以下内容:大众传播理论、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一个合格的电视从业人员应该对所有的技术领域,从摄像到照明,化装到置景,录音技术,调音,编辑技术等均有一定的了解,从优秀的作品中往往能够领略到技术部门的水平。为了实现导演的意图与想象,优秀的技术人员不可或缺。以模仿为基础,下一步便是期待着他创造出具有独创性的作品,通过培养学生的节目意识和制作实习的过程进而培养创造力,是从事对传播媒介专业教育的重要责任。

电视的创作,栏目化,模式化,题材的选择,表现的手法都高度受限,即使是自由空间再大的电视节目创作,也是有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必须“戴着镣铐跳舞”。国内的媒体院校在布置实践作业的时候往往不留命题,无论是表演,编剧,MV导演,纪实作品,新闻,都任由学生发挥。这样的做法看似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实则脱离电视创作法则,远离未来从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许多在校就读期间的学生作品很有想法,艺术的感染力也很强,但是意识形态方面缺乏把握调控,导致灰色调的作品泛滥成风,为了吸引老师和同学的视觉注意力,选择“暴力”和“恋情”等感观刺激作为题材的学生作业占据了大部。

电视从业者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他们工作后的大部分时间是创作具备“领导重视,观众喜欢,社会普遍存在”三要素的“产品”,而非艺术电影、电视艺术片一类的“作品”。因此,学生头脑中必须对“创造”与”制造”的概念有明显的界限,影视赏析课程在观看艺术作品的同时,也应该大量赏阅一些优秀的模式化生产的电视产品,如主旋律题材的专题片,优秀新闻,收视率良好的栏目。

节目制作人的必要工作,就是尽可能适应把握时代气息,练就高于时代的品味和目光。因此,平时就要将自己的触角伸向各个方向,搜集有用的信息,磨练自己的艺术感性。最后,将具体的方向作一个简单的归纳整理。传媒学子也应该得到与传播界关系密切的业界信息,学校应该大力组织电影、广告、音乐会、时装展、商品交易会等参与人数众多的活动,有便于学生提早获取与传播制作工作相近行业的信息,做出择业选择。这些行业,经常与传播节目制作形成互动,共同制作的情况很多。

积极参与艺术活动,丰富人类情绪(情感)方面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之事,它也并非可以强迫完成,而是在日常所见、所闻事务中,与其他人的言谈交往中自然培养而成的。因此,积极接触音乐、美术、文学、戏剧、艺能等艺术作品大有裨益。这方面,校址在北京,上海的传媒院系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两座大都市文化生活充裕,艺术电影、话剧、歌剧、舞剧、美术艺术展、音乐会等数不胜数,学生受艺术的熏陶感染也很浓重。

传媒道德伦理与传媒法规

随着中国传媒业近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也多起来。于是,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一些法学界的研究者也加入行列。不少关于传媒伦理的论证已经涉及逐个层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揭示隐匿权等等,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新闻传媒业变化深刻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一日千里的前进步伐,加强新闻伦理道德教育,更新拓宽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已经刻不容缓。

新闻传媒是传媒产业的一种,自然离不开盈利与市场法则。但如果在利益的驱使下造成新闻权利的滥用和乱用,则会给社会的逐个层面造成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新闻传媒对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强大影响及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性,使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与道德水平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有鉴于此,在世界各国新闻传媒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将传媒道德伦理的教育放在首位。90年代初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高校新闻院系中50%以上均开设了新闻伦理学课程。现在新闻伦理学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必修课。澳大利亚的新闻传媒教育虽然没有全国统一适用的新闻教育课目表,但传媒法,媒介伦理,也都是作为首要的新闻教育基本内容。但不论是哪种模式,大学新闻系都设有以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为内容的课程,强调“自由、公平、秩序”为传媒法规所遵循的三个基本准则,并突出其地位为重中之重,艺术类专业也要学习基础法律知识。西方传媒业发达国家如此重视传媒道德法规,目的就是培养未来记者的新闻自律意识和职业规范,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正义感。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可以有高低上下之分,对新闻与艺术的灵敏度可以有优劣之分,但是作为舆论监督和道德法官的角色,所有的媒介工作群体都应该一视同仁。

上一篇:财会基础知识范文 下一篇:节能市场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