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5:37:45

发表建筑学论文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学报;旗舰;建筑学学科

一、引言

高校学报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内向性,其办刊目的主要是为学校学科建设服务,为本校师生开辟一个园地;二是综合性,即学校有什么专业,就刊登什么方面的文章[1]。造成所有高校期刊内容雷同,是同一水平的重复,看不出优势,体现不出特色,可以说高校学报的内向性和综合性,是制约其发展的软肋。

二、高校学报的现状及特点

高校学报要改变这种处境,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办出自己的特色。特色,就是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色彩、风格,就是与众不同。学报有特色才能吸引读者,才能赢得市场。我国著名的出版家邹韬奋先生说:“没有个性或特色的期刊,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因此说,特色是学报的生命,是学报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本,是变软肋为硬肋的不二法门[2]。

然而学报特色是需要以一定客观条件为基础为前提,加以发展强化而形成。高校学报是反映学校科研水平,展示学科建设成果的窗口,要办出特色,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发挥本校学科优势,在众多栏目中精心培植特色栏目,打造学报旗舰,使其成为亮点,凝聚点[3-4]。

发挥学科优势,建立特色栏目。优势就是能够压倒对方的有利形势。优势体现了学校的实力,评估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是看它有多少个国家重点学科,多少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工程,目的是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实力,所以学科建设在很大意义上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息息相关。是高校科学研究和教学成果传播的重要平台,是学术传承的渠道和工具。学科建设和期刊的互动作用迫使我们办刊人去思考,如何将最美、最亮的景象展示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认为就是要以高校重点学科为依托,打造学报特色,而学报特色主要是靠内容和栏目来体现。栏目胜人一筹,期刊高出一档。

三、特色栏目发展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学科是辽宁省及国家住建部的重点学科,被命名为“辽宁省建筑学领域唯一的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流重点学科。这个学科与国内外四所科研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先后承担国家、省部、地市各级科研课题180余项。承担的工程项目获得了“中国建筑创作大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奖等20多个奖项。在国家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9位。在我校这个学科的科研教学水平领先其他学科,是我校的强势学科。为此,编辑部决定以建筑学学科为重点培植对象,确立了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建筑学专业为特色,服务经济建设的目标,开辟了《建筑与美学》专栏。

我们的体会是对待特色的挖掘要像淘沙取金那样去寻找,去富集。学科和学术带头人,重点科研课题项目负责人等是作者力量的中坚,是学报的核心作者,对他们的状况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跟踪建筑遗产保护与当代城市建设研究课题,主动与课题组联系,一出成果,立即组稿,并且严格遴选,优中选优。加强对这个学科的组稿力度和发稿量。每期建筑学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30%左右。刊登了《建筑遗产历史和艺术价值》、《建筑遗产再利用》、《当代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论文。到目前为止,共发表跟踪课题文章400余篇。为政府城市建设,提供了专家咨询决策依据,充分发挥本校学科的优势和专业领域特长,用本校优势打造学报品牌。在综合性中体现学报特色。

有了梧桐树,招引凤凰来。我们的建筑与美学特色栏目在建筑学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纷纷来稿(莫斯科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学者不断投稿)。这不但体现了我们办刊的开放性,更使得校内作者处于竞争之中,学报质量不断提高,极大地提高学报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我们还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发表了《关于山地村庄新农村建设与规划思考》、《新农村社区空间布局模式研究》、《城镇化对我国耕地资源变化影响分析》、《城市开发区新城规划与建设》、《城市新区规划设计探析》等研究成果的论文。这些成果从规划角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小城镇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以来提出的城市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具体的规划设计。在生态城市生态建设和节能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如发表了《辽宁省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探析》、《北方地区生态保护规划策略研究》、《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城市用地生态布局研究》、《沈铁工业走廊的生态化网络构建》等文章,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筑与美学》栏目发表的研究成果,还为2004年沈阳故宫,清东陵,清福陵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提供了重要依据,所发表的一系列关于园艺研究与设计论证和讨论的文章,为2006年国家举办的园艺博览会中“辽宁园”和“沈阳园”成功设计做出贡献。

学报从1999年创刊以来,特别是确立了特色栏目以后,获得了许多荣誉,曾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奖,全国理工院校社会科学版优秀学报,“建筑与美学”获特色栏目奖并多次获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奖”、学报被许多权威数据库收录。现为“中国学术核心期刊”来源期刊。

特色栏目是综合版期刊走向专业化、精品化的重要突破。学报特色栏目的形成是编辑长期辛勤工作的结果,依托学科打造学报旗舰,必须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追求,百折不饶,持之以恒,使学报特色越来越鲜明,创出与众不同的具有特色的综合版社会科学期刊。

参考文献:

[1] 陈浩元, 郑进保, 李兴昌, 等.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及实现措施建议[J].编辑学报, 2006, 18(5):323-327.

[2] 刘海涛, 张晓云.论高校学报管理模式改革的必然性[J].编辑学报, 2002, 14, (4):280-282 .

[3] 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 J] .长沙大学学报, 2003(1):1-9.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 on settlement and dwelling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takes settlements and residential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Architecture Journal", "Time + Architecture", "Architect" for 36 years from 1980 to 2016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reveal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dwellings in China, and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trend is mainly from descriptive to logic, from top to bottom to the bottom up, from the thinking mode of " theme" to the "class".

关键词: 建筑学报;时代建筑;建筑师;民居;聚落;研究趋向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Journal;Time Architecture;The Architect;dwelling house;settlement;research trend

中图分类号:C912.82;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8-0230-04

0 引言

到目前为止中国乡村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还是很大,乡村聚落分布在我国的大江南北,民居形式各具特色。而乡村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央还提出过建设新农村、美丽乡村、乡愁等表达对乡村发展的美好愿望。

作为建筑学界重量级刊物如《建筑学报》、《时代建筑》、《建筑师》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着乡村和聚落的研究,本文以1980年到2016年36年间在以上三个刊物上发表过的相关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建筑学报》334篇论文、《时代建筑》21篇、《建筑师》17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整理和归纳,对论文进行了数量和内容上的一个梳理,了解专家学者在不同时期对聚落和民居研究方向、所取得的成果、研究中不足之处和需要研究的薄弱环节。

从论文动态梳理图(图1)可以看出,《建筑学报》在民居和聚落的研究上有三个高峰期,分别是1980年~1984年,1986年~1996年,2005年~2016年;《时代建筑》有两个高峰期1986年~1996年,2005年~2016年;《建筑师》有一个高峰期2008年~2013年。同时2008年到2013年三个期刊在民居和聚落研究上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潮期。

1 1980年之前聚落和民居研究发展轨迹

新中国成立之前梁思成、林徽因等著名建筑师开始对中国的历史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到了20世纪40年代刘致平教授对云南、四川等地的民居进行了调查研究之后写出了:《云南一颗印》论文和《四川住宅建筑》学术论稿。1957年刘敦桢教授从平面功能分类来论述中国各地传统民居的著作并完成了《中国住宅概况》一书。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民居处于测绘调查研究阶段,范围遍及全国各地,调查研究要有资料(历史年代、生活使用情况、建筑结构、构造和材料、内外空间、造型装饰、装修)、图纸、照片。1980年开始中国民居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 1980年之后聚落和民居研究趋向

依据373篇论文定性的分析得出,1980年_始国内对传统民居和聚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研究上,逐渐的专家学者对民居和聚落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表面的描述上升到开始研究其内在的逻辑性,但是研究不会到此就结束,人类研究事物必定是要为人类服务的,部分专家学者结合当时的设计探讨基于传统的现代创造。最近几年建筑界积极回应中央的号召,研究视线落在了怎样才能使聚落、民居活化上。

2.1 民居描述研究

2.1.1 民居保护与发展

民居的保护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始认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之后1982年到1996年间研究集中在古城的保护、规划上,82年到92年论点主要停留在纯粹的保护上,保持古镇的传统的风貌和地方风格的重要性,94年重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提出具体保护和发展的方法:有将古城保护和现代生活结合的想法,也有政府主导制定政策、法规,建筑师进行规划。96年研究的内容转到城市传统历史地段,能为当今现状服务的更新设计路径多样化。如果说之前的研究的范围过于宏大、宽泛,那从09年之后,其研究内容的视角则大大缩小了从地域主义内涵的剖析,构筑其发展框架,分析童古镇的特征,结合现代生活需求,倡导基于地域主义下古镇文化传承。

根据表格,《建筑学报》在民居和聚落的研究上不论从数量上还是研究的方向都是领先其他两个期刊。

2.1.2 民居特征、风格、分类研究

对于民居特征的研究从1981年到1998年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对地方民居平面、结构、构造、装饰整体的论述。1999年通过实例分析了开合式天井的物理特征,构造制式、设计理念和使用功能,研究者研究的视角开始转变。十多年里专家和学者几乎都没有使用民居特色和相关的词语,直到2015年陈蔚、萧依山对林芝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研究和谢燕涛、程建军、王平对赣闽粤客家围楼与开平碉楼的建筑特色研究的发表,由于民居的不断变化,其研究方法也在改变着,有从横向进行民居特色的对比,又有从地理、文化、宗教等角度加强纵向研究深度的。

2.1.3 民居文化研究

《时代建筑》关于民居文化的研究刚开始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之间的关联性说起,之后研究中国文化背后的世俗性,接着又谈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要集中在儒家、道家, 1993年蔡达峰发表的《与传统建筑文化》,次年王振复书写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易理阐释》都是从道文化的角度;从儒家文化出发的有1991年钱圣豹的《儒家礼乐思想与风水学对北京四合院型制的双重影响》。《建筑学报》从建筑文化存在的特色、品格,建筑文化需要延续性开始研究,逐渐迈向文化与民居之间的关联性,到2016年研究转向民居中某个空间文化。例外一条路线是从哲学、“天人合一”、道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民居。《建筑师》主要从人文的角度阐述民居与文化的意义。

2.1.4 其他描述性研究

其他描述性研究主要指百分比低于13%的类型,主有民居材料和技术、装饰、审美、艺术研究、民居空间研究三部分主要介绍民居材料、技术。中国传统建筑主要发展木骨架结构,这和中国以“人”为中心的观念是分不开的,所以当代传统技术研究集中在木结构上,其中以斗拱的研究篇幅最多。主要介绍某个地方斗拱的特点、形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有从民族文化大环境背景出发,谈论传统建筑表现出的地方手法进行分析,以期对木构件的发展有个大致的认识;也有从木作技术的分类和特点来研究。材料就木材、石材、砖这三类从制作工艺、造型和表现手法来研究。

2.2 民居形式逻辑性研究

依据图表,民居形式逻辑研究分为9大类型,下面主要介绍四大类型,所占百分比低于11%的不再具体介绍,主要有可持续、演变、旅游、空间句法和人类学、社会学等。

2.2.1 村落、民居历史文化保护更新研究

早期结合设计,得出具体民居的保护更新方式,中期从技术出发谈论民居的保护与更新,最近几年主要从社区、社会空间视角来倡导。

2.2.2 气候生态研究

民居气候生态研究的角度多样化,从环境角度来研究聚落民居气候的。除此之外民居节能也是研究的重点,05年时黄继红、张毅、郑卫锋就江浙地区传统民居节能技术进行了研究,还有从采光角度研究的,也有探讨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和技术更新的。

2.2.3 民居技术

研究寒冷气候城市郊区农村住宅节能技术手段并提出相应的策略,2010年何韶瑶、毛国辉、初t君、向正君对湘西传统木构民居节能效果测试与研究,更有学者像金虹、邵腾结合设计发表了《严寒地区乡村民居节能优化设计研究》同时金虹、陈凯、邵腾、金雨蒙也发表了《极寒气候的低能耗高舒适村镇住宅设计研究―以扎兰屯卧牛河镇移民新村设计为例》。

而处于民居逻辑性之下民居技术是对之前技术更进一步的研究。基于传统材料的现代适应性研究基于传统技术的现代适应性研究,还有从传统民居技术的意义、方法、转换来研究的。

2.2.4 民居部分空间研究

其研究角度多样化,有从空间组合模式、空间关联性、空间更新来研究的,也有从空间影响因素的,更有从微气候营造、环境行为等角度研究的。

2.3 基于传统的现代创作研究

哲学观念里万事万物都是有其关联性的,没有直接的联系也存在客观的联系,就像现代创作离不开传统一样,同样的传统建筑步入新时代时,必然要受到淘汰和筛选。新技术和新的物质手段产生了社会的新的审美观。新建筑文化在引进与移植过程中,从雏形到完美,最后成为地区文化的组成部分,也要经过融合与转化,即需要一个成长过程。新旧双方在认同、适应中共生,使旧肌体上长出新的细胞。

所以在民居、聚落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有很多建筑界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基于传统的现代创作,让当代的作品中延续着传统的根,而不是让天马行空的想象或空中楼阁占据了现代的设计,那是空洞的、没有支撑的漂亮。基于传统的现代创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2.3.1 基于传统思想的再创作

王路认为传统村落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建筑文化传统与聚落规划建设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村落未来的建设及当代聚落划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2001年翟辉以迪庆藏族传统民居为例,提出了发展地区主义建筑必须从传统民居中找寻其“自然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论点。

2.3.2 基于传统物质的再创作

基于传统物质的再创作也就是从传统建筑中进行片段移植和抽象提炼。1981年汪国瑜介绍了传统成都民居在空间处理上的独特之处,认为传统建筑具有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因地制宜等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并提倡从传统建筑中学习空间的处理手法。1995年梁雪通过对传统建筑空间和环境的不断体验和思考,总结出“系列与整体”,“有序的线性空间”,“层次与分隔”,“双重尺度并置”,“光线与视线”等传统形态背后的深层结构,提出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应该尊重和吸取这些文化内涵。2006年余啸峰、汤健泓在重庆翡翠湖别墅项目里,建筑师利用了一些老中国的元素来处理一些现代中国的居住问题。

2.3.3 多角度在创作

早在1987年黄为隽从广东民居美的形象、借鉴它好的意境、来继承其行之有效的营造方法,并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怎样吸取、融合传统,丰富今天的创作。这是基于传统意念和形态的再创作。除此之外1995年沈聿之也有从批判的角度出发,列举一些个人认为成功与不成功的案例,最后提出应该如何创作有中国特点的现代建筑观点。而最近几年,传统在当今设计中应如何运用的方向主要倾向于和当今技术的融合。

主要例子有2014年李振宇、李垣通过探讨本土材料运用的方法,针对塑造表面肌理、形成空间氛围、组织结构建造三个方面,认识到本土材料可以成为现代技术与传统建构的结合媒介。2016年王铠、张雷在《当代乡土―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畲族民宅改造》中成功诠释了当代技术和传统是可以融洽结合的。最大限度地保留、保持并加强了原有房屋的结构实体部分,维持地方传统“畲族土屋”的风貌,并通过紧凑而适度的加建(适度技术的运用),现代乡土精品酒店的功能植入,呈现了更加密切的“当代乡土”。

2.4 聚落、民居的活化

2.4.1 单纯物质层面的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方明、董艳芳、白小羽、陈敏在2006年提出新农村社区规划应该从农村经济产业、土地集约、社会结构、生产活动与生态、人文活动这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思考。同年邵爱云、方明、李霞深入分析村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需求,将重点放在设施配套和环境治理上,改变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上。

2.4.2 村民自主更新下的村落发展

2012年以韦玉姣为主的建筑师通过对广西那坡县达文屯黑衣壮传统麻栏建筑自主更新的考察,指出其延续并革新传统麻栏功能,使用新材料新结构,提高建筑舒适性等特点,同时也分析了不应该忽视传统建筑形式特色,以及村庄的整体环境。新建筑的结构不符合安全规范等问题。村落的发展只靠村民的自主发展,有时也会导致传统文化的丧失,主要是因为当今信息的普及性较高,村民来不及辨别,就被同化了。

2.4.3 乡村建设和当地村民、社会的不可分离性

乡村的建设和当地的村民分不开,还是要以村民为中心,但是社会的适当介入也是很有必要的,有时是不可缺因素。民居和聚落的主体是人类,但是传统的研究很多都忽略作为空间主体的个人生活,更多地强调了研究对象的“器物层”的一面。

早在2005年王晖、肖铭、王乘开始从群众参与的改建方法进行分析,试图探讨我国村落更新的方向。2008年朱建达、陈珍珍、徐国平根据农村村民在住宅需求上的变化,提出在规划设计中应该增强村民的参与,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011年郑静把具体民居的生活引入到乡土建筑的演变中。2013年王英姿、陈跃涛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村民参与:村民参与不是一种咨询,而是开展协作的一种方式,不是让村民接受命令、执行政策,而是帮助其需要的目标和结果,在乡村建设中应该传承“地域文化心理”。同年孙君等建筑师提出建筑师的参与是必要的,又强调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就是新农村。2015年周凌探索出了乡村建设的一条新途径――一个在制度的框架之内,政府组织,民间参与,专业人员负责的模式。2016年王瑾、刘慧敏、段德罡、黄梅在乡村建设中探讨基于村庄地域特色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在《松巴村本土营建策略研究》中倡导构建新时期乡村的本土营建策略。

2.5 其他研究方向

传统村落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演化过程更是受多个因素的影响,陈础⒓ъ稀⒅芎滔、陈未运用CAS(复杂系统理论)对传统村落的演化发展进行研究。王竹、范理杨、陈宗炎从中国江南地区乡村的现状出发,以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为背景,寻找乡村空间的“地方语言”;并提炼出“地区乡村的空间型句法”,提出宜居的村镇“生态人居”分层多元的地域营建体系。任燕、秦丹尼、李斌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入手研究自然村落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

2.6 小结

民居研究从单一的学科研究走向多角度研究模式,研究层次在逐步加深,从单纯的描述性研究过度到民居内在的逻辑研究,紧密结合时代的需要出现了基于传统的现代传作和聚落民居的活化。从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和“主位”的思考模式转向自下而上的以社区和民生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和 “客位”的思考模式。从强调外来建造体系的植入到认识和开始着手研究村落和民居自主建造体系的原理、方法和模式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刘肇宁,车震宇,吴志宏.近15年来我国乡村聚落与民居的研究趋向[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6.

[2]王铠,张雷.当代乡土―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畲族民宅改[J].建筑学报,2016.

[3]王路.村落的未来景象――传统村落的经验与当代聚落规划[J].建筑学报,2000.

[4]温亚斌,朱书强,任书斌,周术.传统民居中庭院空间更新的思考――以西安大皮院街76号院为例[J].建筑学报,2008.

[5]穆钧.生土营建传统的发掘、更新与传承[J].建筑学报,2016.

[6]李振宇,李垣.本土材料的代表述中国住宅地域性实验的三个案例[J].时代建筑,2014.

[7]刘小虎,刘晗,李保峰.竹架,土袋,草顶廉价土材料临时安置房建造实验[J].时代建筑,2009.

[8]周铁军.气候是不可移植的地方特征适应气候的重庆地区传统建筑技术更新[J].时代建筑,2006.

[9]何文,杨柳,刘加平,胡冗冗,师宏儒.秦岭山地生土民居气候适应性再生研究[J].建筑学报,2009.

[10]汪国瑜.从传统建筑中学习空间处理手法[J].建筑学报,1981.

[11]沈济黄,陈帆,董丹申.从“乡土建筑”到“乡土主义”建筑的实践――浙江余杭临云山庄设计[J].建筑学报,2001.

[12]窦以德.透析历史,筛选特征,秉承革新精神,创造侨乡建筑新风貌[J].建筑学报,1998.

[13]王寿龄.成都传统建筑探讨[J].建筑学报,1981.

[14]成城.民居―创作的源泉[J].建筑学报,1981.

[15]吕维锋.生长的建筑――从侗寨的空问生成序列到建筑创作[J].建筑学报,1995.

[16]佟裕哲.居住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延续[J].建筑学报,2005.

[17]张锦秋.传统空间意识与空间美――建筑创作中的思考[J].建筑学报,1990.

[18]翟辉.从传统民居中找寻地区主义建筑的“根”――以迪庆藏族民居为例[J].建筑学报,2001.

[19]梁雪.传统建筑中深层结构探寻[J].建筑学报,1995.

[20]余啸峰,汤健泓.乡土文化,现代演绎―关于,庆翡翠湖一期项目[J].时代建筑,2006.

[21]王铠,张雷.当代乡土―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畲族民宅改造[J].建筑学报,2016.

[22]黄为隽.取形・取意・取法――传统的启迪,创作的探索[J].建筑学报,1987.

[23]沈聿之.中国传统建筑与北京当代建筑风潮[J].建筑学报,1995.

[24]邵爱云,方明,李霞.村庄整治项目的确定及相关措施――以北京市平谷区甘营村村庄整治规划为例[J].建筑学报,2006.

[25]方明,董艳芳,白小羽,陈敏.注重综合性思考突出新农村特色――北京延庆县八达岭镇新农村社区规划[J].建筑学报,2006.

[26]韦玉姣,吴宇华,梁立新,彭新唐,肖超.广西那坡县达文屯黑衣壮传统麻栏自主更新的启示[J].建筑学报,2012.

[27]王晖,肖铭,王乘.民居聚落再生之路―广西融水县苗族民房改建模式考察[J].建筑学报,2005.

[28]王瑾,刘慧敏,段德罡,黄梅.松巴村本土营建策略研究[J].建筑学报,2016.

[29]王磊,孙君,李昌平.逆城市化背景下的系统乡建――河南信阳郝堂村建设实践[J].建筑学报,2013.

[30]朱建达,陈珍珍,徐国平.程墩村住宅需求调查与分析[J].建筑学报,2008.

[31]王英姿、陈跃涛.“西胪实验”构建民智参与的村镇规划新模型[J].建筑学报,2013.

[32]周凌.桦墅乡村计划:都市近郊乡村活化实验[J].建筑学报,2015.

[33]陈矗姬煌,周涵滔,陈未.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中国传统村落演化适应发展策略研究[J].建筑学报,2014.

[34]王竹,范理杨,陈宗炎.新乡村“生态人居”模式研究―以中国江南地区乡村为例[J].建筑学报,2011.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记忆;城市记忆工程;文献计量

1 引言

“城市记忆”是反映城市发展变化的生命印记,其物化载体是城市在形成、变迁和建设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我国“城市记忆工程”发端于1999年冯骥才发起的“抢救天津老街”历史文化保护活动。2002年,青岛市档案部门率先提出城市记忆工程,随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广州等城市也相继推出城市记忆项目,并逐渐向地级市和区县辐射开来,得到越来越多地区的关注响应。同时城市记忆工程也在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本文从载文情况、作者情况和关键词三方面分析我国城市记忆研究的总体状况与特征。

2 数据来源与统计

本文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我国城市记忆工程的发端年1999年起至今为检索时间段,于2016年11月15日以“关键词”为检索项,以“城市记忆”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其中,中国知网检出文献1750篇,万方数据库检出文献262篇,经过汇总去重共得到1826篇文献。由于“城市记忆”这一主题蕴含较多文学、文化含义,因此在剔除重复发表、一稿多投、新闻报道、通知公告、领导讲话等无关文章后,本文进一步筛除了散文、随笔、小说、诗歌、读后感等文学类作品,最后得到1187篇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期刊论文1028篇,学位论文159篇。本文主要借助Excel和NoteExpress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处理工具,从文献计量学角度,统计分析我国城市记忆建设和城市记忆工程研究的整体状况。

3 载文情况分析

3.1 文献年度趋势分布。分析文献发表时间,可以揭示某一主题在一定时期的研究进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从统计数据来看,国内研究城市记忆的文献最早出现于2000年,文章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角度探讨如何从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面保存城市记忆[1]。而档案学对城市记忆的最早论述是2003年潘积仁、徐继亮《城市记忆工程:记录城市形象和重大时刻》一文,该文以青岛市城市记忆工程为例,归纳工程前期策划和实施步骤,并总结青岛城市记忆建设的经验进展[2]。

由图1可知,2000-2016年我国城市记忆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城市记忆的社会关注度逐步升高。其中2000-2003年文献量小幅缓速增长;2004-2011年文献增幅加大且增速快,并于2011年达到小高峰,这应当与2004-2011年间广州、长沙、济南、大连、上海、重庆等多地密集启动城市记忆工程所引发的政策热、实践热相关[3]。由于2016年数据为不完全统计,其实际文献数可能大于96篇,则2012年以后文献增速放缓,整体态势趋于平稳增长。Gompertz生长曲线模型指出,文献增长有四个阶段:萌芽阶段,文献增长较为缓慢;发展阶段,文献急剧增长;成熟阶段,增长速度缓慢;饱和阶段,文献增长速度为0。整个过程是众多S曲线的组合[4]。根据该模型并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城市记忆研究已步入成熟阶段。

3.2 期刊来源分布。分析文I期刊来源,可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为文献收集和管理提供依据。经统计,2000-2016年的1028篇期刊文献发表在389种期刊上,平均每种刊物仅发文2.64篇,表明城市记忆研究具有较高分散性。其中,发表1篇论文的期刊251种,发表2篇的54种,发表3篇的27种,发表4篇的11种。表1呈现了载文量10篇以上的15种期刊,其中《城建档案》《兰台世界》《上海档案》《中国档案》《浙江档案》属档案学期刊,《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属经济学期刊,其余9种均为建筑学期刊。从期刊类型来看,仅《中国档案》《浙江档案》《工业建筑》为中文核心期刊,无CSSCI来源期刊,说明城市记忆研究高质量论文较少,科研产出水平有待提升。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期刊数成1UaUa2的关系。按照载文量多少,将刊载城市记忆研究文献的相关期刊分成三个区:①刊载10篇以上的期刊,②刊载小于等于10篇而大于2篇的期刊,③刊载小于等于2篇论文的期刊。

表2为文献的期刊分区情况。在各区论文数量大致相等的情况下,期刊数之比为15U69U305≈1U5U20,与布拉德福定律中1UaUa2的等比关系基本一致,表明现阶段我国城市记忆研究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核心期刊群。

3.3 期刊学科分布。由于城市记忆属于跨学科研究主题,分析其载文期刊的学科类别有助于了解城市记忆在不同领域的研究情况和学科融合状况,以及各学科的贡献情况。通过对各学科期刊的载文量进行排序,结果如表3所示,城市记忆研究的学科类别分布广泛,但明显集中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和“档案及博物馆”,二者所包含文献数量超过城市记忆期刊文献总数的一半。其次是经济与管理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教育学,而农业科技基础、科学综合、政治学与行政学等也有一定载文量。

从学科核心期刊(CSSCI)载文量来看,尽管建筑科学与工程、档案及博物馆在文献总量中占绝对主体地位,但其核心期刊载文比例偏低,仅占该学科文献数的2.98%和5.02%;而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教育学、哲学与人文科学、地理学的核心期刊载文比例较高,“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更高达73.33%。由此可知城市记忆研究成果在各期刊的分布很不平衡,建筑学、档案学在城市记忆研究中发文量大,但其文献质量和档次有待提升。

4 作者分析

4.1 作者总体情况。经统计,2000-2016年的1187篇城市记忆研究文献,共由1568名作者(包括第二、第三等所有文献合著者)共同完成。其中发表7篇文章的作者有1人,发表6篇、5篇文章的作者均为2人,发表4篇的有3人。其中1449人仅发表1 篇文献,占作者总人数的92.41%,远高于洛特卡经验值定律的经验值60%,说明城市记忆研究的作者集中程度较低。

4.2 核心作者分析。核心作者是对某一研究主题有较大贡献或较大影响力的科研人员。普赖斯定律认为,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应为文献总量的50%,核心作者的数量约为作者总数的平方根,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等于最高产作者所数的平方根的0.749倍,即m=0.749(nmax)?。根据统计,城市记忆研究中的最高产作者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周玮,共7篇,则nmax=7,根据普赖斯定律得到m≈1.98,取临近最大整数2,即达到2篇及以上的为核心作者,共有119人,与总人数1568的平方根39.60差距较大,具体数据见表4。

119位核心作者共发表文献280篇,占城市记忆总文献量1187篇的23.59%,远低于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发文量占文献总量50%的比例,说明我国城市记忆研究尚未形成具有规模的核心研究作者群;且大部分核心作者的发文量仅为2篇,表明相关学者对城市记忆的研究不够深入,少有学者对该领域进行持续的追踪研究。

4.3 作者合著情况。作者合著情况可以通过合作度和合著率两个指标来分析,合作度反映合作的广度,是指一定时期某研究领域内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合著率揭示合作的深度,指一定时期内合著文章数在总发文数量中所占的比例。二者数值越高,表明合作智能发挥越充分。

表5揭示了城市记忆研究的作者合著情况,1187篇文献中2位作者合著的有248篇,占论文总数的20.89%;3位作者合著的105篇,占比8.85%;4位作者合著的18篇,占比1.52%;5位作者合著的9篇,占比0.76%;6位及以上作者合著的2篇,占比0.16%;除19篇文献作者信息不详,其余786篇文章均由单一作者独立完成。合作度为1.32人/篇,合著率为32.18%,表明城市记忆研究仍以单一作者发文为主,尽管已具备一定合作基础,但合作程度还比较低,作者的群体智能发挥水平有待提高。

4.4 作者所在地区分布。作者的地区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某一主题的文献作者在地理分布上的差异性和积聚度[5]。由于我国城市记忆工程存在区域差异,分析作者所在地区,可以了解研究的区域差异和研究者的区域分布特点。本文按照我国七大地理分区,即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东北七个分区进行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从统计数据看,城市记忆研究区域分布广泛,但作者所在地区呈明显的集中离散态势。我国城市记忆研究起源于华东地区,华东地区集中了城市记忆研究35.59%的作者数,表明华东地区的档案学者对城市记忆的关注度最高。作者数居于第二、第三位的是华北和华中地区,分别占比18.56%和11.86%;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作者数最少,仅占6.06%和5.36%,说明城市记忆科研力量地区分布不均衡,与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相关关系。

4.5 作者所在系统分布。分析作者所在系统,可以了解不同系统的学术科研能力,并筛选出该领域高产单位。本文将作者所在系统分为6类,由表7可见,高等院校(包括教学单位、档案馆、综合档案室等)和科研机构由于人才聚集、科研氛围浓厚,是城市记忆研究的主要力量和重要阵地,分别占总作者人数的62.31%和11.22%;而档案局(馆)作为推进城市记忆工程的主要牵头部门,档案一线工作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也是研究的重要力量。

5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的核心和文章主题的精炼,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焦点问题。本文统计后获得6483个关键词,剔除“城市”“记忆”“城市记忆”等基础词汇后,表8列出了出现频次前20位的关键词。

在表8排名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中,“保护”一词共出现62次,频次最高,表明近年矶猿鞘屑且涞闹厥雍捅;ひ丫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城市记忆已然成为一种共识。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旧城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历史文化等关键词的高频次出现,说明在城市记忆工程建设中,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城市特色的老建筑、老街区、老城区是保护城市记忆的重中之重;而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城市发展、城市设计等高频关键词则反映出在“城市记忆”这一研究主题中,学者们普遍关注如何在城市变迁和城市转型中将保护传承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发展相和谐统一起来,从而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中“新”与“旧”的关系。

从档案学领域来看,城建档案、档案工作等关键词与档案领域直接相关,表明在我国城市记忆工程的推进建设和理论研究过程中,档案部门尤其是公共档案馆一直作为工程的开展主体,为城市记忆得以延续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城建档案是城市发展变迁中的最原始记录,也是城市记忆的固化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成为城市记忆研究中的关注热点。此外,城市文化、城市文脉等关键词的多次出现也说明我国的城市记忆工程在对物质层面“城市记忆”进行抢救和保存之外,也开始逐步关注和重视风俗习惯、民俗文化等精神层面的“非物质文化记忆”。

6 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我国2000年以来“城市记忆”研究的期刊学术论文进行计量分析,综合性描述了我国城市记忆研究文献的年度趋势、期刊来源、期刊学科情况,以及作者分布、核心作者、研究热点等问题。结合文章上述分析,可初步得到以下结论:(下转80页)

(上接74页)

(1)从年度趋势分布曲线上来看,2012年后我国“城市记忆”年发文量增速放缓,数量渐趋稳定,开始进入成熟阶段;从期刊来看,目前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期刊群,但期刊集中程度低,整体质量不高;从作者来看,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作者分散且研究深度不足。因此,综合分析结果来看,笔者认为我国的“城市记忆”研究处于初步成熟阶段。

(2)作为跨学科研究主题,“城市记忆”文献呈明显的学科集中离散态势,综合期刊载文量、核心作者、作者单位、研究热点等多项指标,我们不难发现,建筑学和档案学是我国城市记忆理论研究的绝对主体和核心力量,但其研究成果多呈碎片化状态,研究作者不够集中且对该主题的持续关注度不高,文献质量和层次不够,理论深度和广度还需提升。

(3)著者的合作智能发挥不充分;研究成果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华东、华北地区;从作者单位来看,作者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期刊编辑、工程论文、审核过程、重要作用、职业素养

Abstract: The editors of journa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audit, distributing, largely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the journal. It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cost, ensure project quality. Journal Edito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ineering the audit, this paper from the journal editor's point of view, the importance for engineering review papers editing of journals.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qualified editors should have the quality of occupation, and then pointed out that journal editors exists in the examination paper the problem and solution, combining project thesis 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journal editors in the audit process.

Keywords: journals, thesis project, the audit process, important role,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中图分类号:G21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我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方面的进步,尤其是建筑业在我国迅猛发展。建筑工程在我国逐渐发挥重要的作用,规范建筑施工管理成为重要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建筑期刊的指导,建筑期刊的优劣决定建筑工程发展的进程。期刊编辑在建筑工程论文的审核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期刊编辑对于工程论文审核的重要性研究。本文根据期刊编辑的职业要求,结合当今工程论文的审核工作,浅谈编辑期刊对于工程论文审核的重要性。

期刊编辑在期刊的从审核到发表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取决于期刊所配备的编辑水平的高低,因此说期刊编辑的职业素养十分重要。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拥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精准的专业知识,在审核论文的过程中尊重实际,一切以论文的实际质量出发,把握好论文的审核工作。

期刊编辑的工作主要是对论文进行整体把握,稿件进入编辑手中,编辑需要对稿件进行反复阅读,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文字功底,查阅相关资料对稿件进行审核。期刊编辑按照分类不同,承担不同的职能。期刊编辑主要由编辑部主任和各个专业技术总工程师组成。各个专业技术总工程师主要负责对稿件的全程审核,例如:投稿人把稿件投个期刊报社,稿件首先就进入专业编辑之手,他们对所有投稿稿件进行删选,挑选出质量较高的稿件。然后根据要求对稿件进行修改,使稿件达到既尊重著作权人的创作思想,又符合稿件发表的要求。最后通过期刊编辑部主任和其他人员的合作顺利完成稿件的发表工作。各个专业编辑总工程师在稿件发表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掌握着稿件的命运,决定稿件可否进入期刊报社直到稿件可否发表。编辑部主任对于稿件起到把关作用,他们对于稿件要把好政治关、学术关、文字关等工作[1][

[1]余朝锡:《浅谈期刊编辑与期刊质量的关系》[J],载于《编辑素质》。]。编辑部主任编辑相对于专业编辑来说,承担责任更加重大。编辑部主任从文章的总体把握,审查文章内容是否和国家总的路线、方针、政策一致;文章是否具有创新性,文章遣词造句是否合理准确;文章是否达到相关学术领域应具备的质量。总之,编辑的任务就是通过自身运用相关知识,加工处理手头的稿件,使稿件达到符合国家的政治要求,符合相关学术要求,符合读者的要求,负责稿件的挑选、加工、发表等工作。

期刊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编辑的素质,有什么样的编辑会有什么样的期刊,因此说编辑期刊的素质对于期刊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编辑期刊的任务是负责稿件的审核、加工,对于稿件的审核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职业素养,对于编辑来说,应该做到:一视同仁,从事实出发。编辑首先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以及政治素养,编辑对稿件是否符合国家的政治关进行审核,如果自身不具备良好的政治修养,不能完成对稿件的把握。其次编辑要具备专业知识,编辑的任务是对相关论文进行审核,审查论文是否具备学术性,不具备专业知识的编辑对论文的质量无从把握。最后编辑要具备文学修养,编辑工作需对文章的语言文字把关,没有良好的文学素质,很难对文章的语言文字进行审核。编辑的素质代表期刊的素质,严格要求编辑素质对于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编辑的个人素质在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素质高的编辑选出的稿件质量要,通过高标准选择出的稿件不仅符合期刊报社的要求,而且满足读者的要求。编辑在审核稿件的过程中,要全面把握,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具备宽阔的知识面,有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期刊编辑的职业素质对于树立期刊的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期刊报社在选任编辑时一定要严格要求,选择合格的编辑。

期刊编辑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尊重实际,一切从期刊的质量出发。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期刊编辑出现很多问题。期刊编辑任务没有变化,但是随着我国整体实力的提高,尤其是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对于从事与学术研究有关的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教职工来说,如果要获得一定职称,必须,由于教职工忙于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时间从事学术创作,因此产生用金钱来换取文章的需要。期刊编辑的工作能够解决教职工遇到的难题,在需求和供给之间,二者形成高度的一致。编辑被需求者用金钱买通,不遵守职业道德,发表质量低劣的文章。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报社期刊的编辑素质逐渐下降。报社期刊不在以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文章为准则,而是以营利为目的,利用发表大量的劣质文章换取大量的金钱利益。

随着时代的进步,期刊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获取信息主要通过纸质版的期刊、报纸、书籍等有形工具,现代电子资源成为巨大的信息载体,为人们提供更加快捷方便,更加经济实惠的阅读文章的途径。随着信息载体的变化,新时代对编辑也提出新的要求。在要求编辑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扎实的文字功底、精准的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必须符合新时达的新标准。第一,编辑观念要不断更新[2][

[2]唐莉:《浅谈期刊编辑的变革与完善》[J],载于《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13卷第3期。];第二,要革新编辑方法;第三,充分发挥创新能动性。编辑在新时代下,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以论文的质量为发表的唯一标准,以维护期刊的形象为准则,严格审核期刊。在审核期刊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原作者的创作思想,结合自身的专业素质。编辑要认真处理好编辑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3][

[3]王继卫、朱毅:《浅谈期刊编辑的内外部关系建设》[J],载于:《编辑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 ]:内部关系主要是上下级关系和同事关系;外部关系主要是编辑与读者、作者等关系。编辑在工作中要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以稿件的事实为依据,不参杂个人感情因素。编辑要以作者的创作意图为准,加强对读者的关注,处理好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新时代对编辑提出新的要求,编辑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思想、工作方式。

3.期刊编辑对于工程论文审核的重要性

期刊编辑在论文的审核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审核文章的遣词造句。工程论文在工程施工、工程学术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做好工程论文的审核工作对于编辑来说义不容辞。

3.1工程论文的作用

工程类专业论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建筑工程系列论文和土木建筑系列论文。建筑期刊主要内容是刊载建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以建筑学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为读者的期刊。[4][

[4] 刘源:《国内建筑期刊研究综述》[J],载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38卷。

修改意见:

全文格式均有不准确之处,望整体调整。

第三点 和 3.3中的重要性 看似有些题目重复 是不是可以将某个题目进行变向改动一下。

3.1中,刷红色字体部分,删除

3.3中,刷红色字体部分,可将关于建筑业词语修改的更扩大一些,诸如工程类,因为不是只有建筑业。

3.3中,与3.2有部分重复感觉,写的混乱,望再梳理一下。

2中,名字望加上“期刊编辑的素质”,因为从引言的工程切换下方的编辑显得过于生硬。

2中 刷红色字体部分,可以改的更结合我们实际一些,我们不是报社,没有总编辑,只是编辑部主任和各个专业技术总工程师进行最后审稿。不用讲完整的报社和著作权人的说法详细讲解。 所写的流程我们一致,就是人员上稍微有所不同,我们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终审。可以改的更贴近工作。

谢谢编辑。O(∩_∩)O]建筑工程期刊主要刊登建筑工程论文,建筑工程论文对于研究工程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论文为建筑工程理论研究提供参考资料,通过阅读相关建筑论文了解国内外建筑工程发展状况,为学术创作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建筑施工通过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为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实现节约成本,保障安全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程提供指导。建筑工程论文在建筑工程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论文的重视。

3.2期刊编辑审核工程论文应注意事项

工程论文在工程整个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工程论文的审核工作。工程论文在审核过程中,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核:第一,严格审查工程论文的观点是否正确,编辑在收到稿件后要熟读内容,从整体把握工程论文的内容。第二,要对论文的布局和语言进行审核,工程论文是要求十分严格的文章,要对文章中公式的计算结果、公式的应用进行严格审查。第三,工程论文不仅要审核理论部分,而且要结合实际对工程论文进行严格把关。编辑人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采用分析法、核对法、调查法对文章中的数据材料进行审查。编辑期刊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对工程论文进行审核,结合工程活动实际情况,严格审查工程类论文的质量。期刊编辑在审核工程论文的过程中实事求是,以文章的质量为标准,不能参杂任何个人因素,保证工程论文受到平等对待。

编辑期刊决定工程论文是否合格,对工程具有决定性作用。工程论文在建筑工程和土木建筑工程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程管理中也具有指导意义。经过编辑严格审查的建筑论文具有良好的质量,它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于建筑工程和土木建筑工程等工程类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第一,通过研究工程类论文,可以从中获取国内外工程类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工程类学术领域取得的成果。利用已经研究出的技术成果指导实践,可以节约成本。第二,通过研究文章,可以为工程学术领域提供充分的参考资料。第三,通过研究文章,加强对工程类活动的认识,可以合理的避免风险。第四,文章中提供的观点,可以作为工程管理的理论,改善原有的管理模式,创造新型的管理模式。第五,通过文章提供的资源,研究出合理的管理模式,确保工程很好地协调工程进度、工程安全、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之间的关系。

期刊编辑对于工程论文的审核具有重要作用,以文章的质量为标准,严格审核论文的观点、调整论文的结构、修改论文的语言。期刊编辑利用自身的专业素质,结合相关资料的查阅,对工程论文进行审核。通过期刊编辑的严格把关,使得工程类论文具备发表的条件,从而为工程活动提供指导性意见,也为我国工程类论文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语

期刊编辑在论文的发表过程中承担论文的审核工作,对于论文能否被发表,能否被读者阅读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期刊编辑在审核论文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结合相关资料,遵守职业要求,严格审核文章的质量。期刊编辑在工程论文的审核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论文的质量,为读者能够阅读到优质的文章提供保证,为工程论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奠定基础。随着时代的变化,期刊编辑要遵守更加严格的标准,更新观念,改进技术,充分协调好编辑与读者、作者的关系。期刊编辑在审核工程论文的过程中要更新已有观念,结合时代的特点,为新时代建筑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提供资源。

参考文献

[1]余朝锡:《浅谈期刊编辑与期刊质量的关系》[J],载于《编辑素质》。

[2]唐莉:《浅谈期刊编辑的变革与完善》[J],载于《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13卷第3期。

[3]王继卫、朱毅:《浅谈期刊编辑的内外部关系建设》[J],载于:《编辑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科导航 网络资源 建筑学

1概述

1.1 概念界定

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是以学科分类系统为基础,以提供重要学术网站和免费学术资源为目的的集中服务的全球网络资源导航数据库[1]。

建筑学作为国家89个一级学科之一,其下设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以及建筑技术科学等4个二级学科[2]。目前,可利用的建筑学网络资源导航库(以下简称导航库)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门户――建筑学”[3],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的“方略知识管理系统――土木建筑工程”等[4],另外,大连数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曾建有“数图之家――全球电子信息资源门户”。此外,设有建筑学专业的高校图书馆也建有导航库。

1.2 调查范围

据统计,全国共有144所高校设有建筑学本科专业,具有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高校有21所,具有建筑学“博士一级”授权单位的高校8所,具有“博士点”授权单位的高校6所[5-7]。本文以具有建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暨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22所高校图书馆,以及全国13所建筑院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8],以2010年8月底为检索时限,根据其所使用不同导航库之间,在界面布局设计、资源组织体系、资源类型选择、资源收录数量以及检索功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探求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3 分析意义

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存在大量有价值的无序文献。面对如此海量的网络文献及庞大的读者群,现有导航系统的利用不尽人意。以“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门户”为例,在CALIS导航库开通数年,其收录资源量达160 514条时,共有145 437条数据从未被访问过,占其总数据量的90.6;在11个大学科门类中,有8大学科的0次访问量超过90,只有130条记录有超过10次的访问量[9]。为此,探求各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之间的差异,重新整合并不断完善其导航平台,具有相当之现实意义。

2调查

2.1 建筑学导航库引用调查

从上述35所高校图书馆引用导航库来看,除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的“学科导航”页面无法显示外,链接“CALIS导航库”的有25所,占其总数的74;链接“方略系统”的有11所,为33;链接“数图之家”的有1所(该库无法显示网页),为3;建有自主开发的建筑学导航库并实际运行的有8所,为24;其中拥有两个学科导航库的有15所,占其总数的44。此外,北京林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及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的图书馆没有链接学科导航库(见表1)。

2.2 建筑学导航库自建调查

从自建建筑学导航库来看,东南大学一度为“CALIS工程技术类重点学科导航库――建筑学与工程”的参建者[10],天津大学现为“CALIS重点学科导航库子项目――建筑学”重点资助对象[11],武汉大学也曾作为“CALIS华中地区学科导航――土木建筑工程”的参建者[12],厦门大学自建的“建筑学导航库”所编制的“资源类型表”,曾作为“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中的《CALIS网络资源类型设定表》的依据[13]。此外,同济大学的“重点学科导航――城市规划与设计”,仅列出该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姓名;其“建筑信息门户”与青岛理工大学的“建筑土木工程”一样,实际上是一个集建筑学学科与土木工程学科于一体的多学科导航库。

3分析

3.1 导航界面入口路径分析

学科导航库在我国高校中的利用,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因此,学科导航库在图书馆主页中的界面布局及其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利用率的大小。据对上述可以登陆网页的31所高校图书馆中的47个导航库的调查统计,在图书馆主页中经一次点击即进入导航库界面的仅有8个,所占比例为17;经二次点击便能进入导航库界面的有15个,其比例为32;经三次点击才能进入导航库界面的有16个,其比例为34;而最多者,则需要点击7次方能进入导航库检索界面(见表2)。

此外,在18所链接有两个导航库的图书馆中,经同一个一级类目分别进入不同导航库检索界面的有7所,其比重为39;经不同类目分别进入检索界面的则占61。多途径并多次点击才能登陆导航库检索界面,不仅占用有限的馆藏主页界面资源,同时也耗费了检索时间。

3.2 导航库名称分析

导航库名称,不仅指其检索界面,还包括其在不同类目级别的名称。学科导航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如果是由馆员为之提供检索服务,其名称是否需要规范,则有待商榷;但如果是由师生自己动手检索,其结果很难预料。因为导航库检索界面路径不仅“幽深”,其各级类目名称,并未完全反映实质性的内容,甚至根本无法依据一级类目的名称,来判断导航库是否由此进入。普通读者是不太可能知道何谓“CALIS”及有关术语的真正涵义。因此,名称的不规范,不仅有可能误导读者,还有可能造成资源遴选的混乱,进而影响使用效果。

3.3 资源组织体系分析

目前,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主要采用学科分类方式和数据库资源类型方式对学科的网络资源进行组织。

“CALIS导航库,是以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学科体系,作为构建导航库分类体系的依据”[14],其中建筑学一级学科下提供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3个二级学科类目。

方略知识管理系统4.0则是以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制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为分类基础,其一级学科土木建筑工程下设有三级学科,其中建筑学的学科内容分别包含在15个二级学科中,如建筑史、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土木建筑工程基础学科等[15]。

其他自建的建筑学导航库则以《CALIS网络资源类型设定表》,亦即厦门大学所编制的“类型表”所设定的资源类型或部分资源类型为一级类目。

3.4 资源类型分析

“CALIS导航库”资源类型分为一、二级类型。一级有:参考资源、全文资源、教学资源、多媒体资源、黄页资源、交互资源、事件、其他。二级资源类型有29种[16]。

“方略”资源类型则以知识要闻、国际动态、人物、学术站点、研招资料、会议中心、学术指南、必读书目、知识库、博客等为一级类型[17]。

其他自建的建筑学导航库则部分地以上述两导航库的资源类型为其一级类目,其中,同济大学与厦门大学的类目较为齐全。

3.5 收录数量分析

据检索统计,“CALIS导航库――建筑学”收录国内建筑学“专家学者”共计27人,“方略系统――土木建筑工程”为120余人,天津大学收录5人,同济大学收录17人,武汉大学收录29人,厦门大学收录《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土木建筑卷)》所提供的24人,福建工程学院收录36人。

3.6 检索功能分析

CALIS导航库提供学科分类检索等检索路径,其中建筑学以其3个二级学科(其中缺“建筑技术科学”)为菜单浏览,并以其二级资源类型及资源相关的字段交互为检索项;方略系统则分别以“土木建筑工程”学科中的三级学科为菜单浏览、并辅之以其一级资源类型以及与资源相关的字段为检索项,诸如题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等。其他自建库除武汉大学辅以“关键字”检索项之外,均为菜单浏览。

以用户的角度为基点考虑,菜单式浏览或许更利于使用,但如果资源数量较多则反而使用不便。由此可见,CALIS导航库与方略系统的检索方式,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索平台,但二者均有不足之处。前者的学科层次划分不仅不及后者,同时其与资源相关的字段检索项也不及后者全面;而后者的学科分类,是建筑学与土木工程两个学科的集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更适合于工程技术领域。

3.7 更新周期分析

学科导航库以收录网上优秀资源为目标,网络资源的动态多变决定了导航库必须及时更新维护才能生存。但上述导航库除方略系统为商业运行机制之外,其他的自建成投入运行后,多年难有更新,唯有同济大学在一年内有数次更新。

3.8 利用统计分析

如前所述,“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门户”总的利用率相当低,以其建筑学二级学科“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例,截至2010年8月底,其所收录的382条著录信息中,最大访问量仅为14次,其余大多数为零;从其他自建的建筑学导航库来看,情况基本一致,如苏州科技学院的总点击量为1 307次,福建工程学院则为5 770次。

4 结语

上述导航库从总体布局到界面设计,从资源收录数量到检索功能,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同缺陷,其结果必然导致利用率不高,以至造成人力及财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建筑学网络资源导航系统有待完善。

首先,导航系统在图书馆主页的位置、路径及其名称,必须简单、明了。读者登陆图书馆主页,应能根据反映学科的内涵与外延的一级类目名称,通过下拉窗口的设计方式,直接进入导航库的检索界面。

其次,资源组织体系,应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所颁布的学科分类体系中的二级学科组织资源;同时以CALIS的网络资源类型设置检索条件。

同时,网络资源的收录数量,应有相应的收录标准。以建筑学人物为例,目前我国建筑学学科的两院院士有20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有78人,长江学者有4人[18-22],建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则数以百计,获建筑学博士学位的学者逾千人,其他具有各种名号的建筑学人物更是数不胜数。由此可见,收录数量较少,缺乏一定的收录依据,是各导航库的普遍现象。对于海量的网络资源,各导航库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穷尽,但是没有一定数量的资源作为基础,其质量是难以保障的。

此外,导航库在定期更新的前提下,应具备统计功能,惟此才能有针对性地予以不断完善。只有不断充实、完善、更新导航库资源,其生存才有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建筑学网络资源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应根据建筑学学科属性,以特定的读者利用角度为依据,组建一个既具有建筑学学科背景、又具备图书情报知识的学术团队,尽可能地让建筑学学者、读者与馆员一起参与导航系统的建设,闭门造车只能造成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CALIS重点学科导航库子项目介绍.[2010-09-01]..

[5] 孙田,戴春,郭红霞.中国建筑教育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时代建筑,2007(3):1-10.

[6] 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2010-09-01]..

[18] 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2010-09-01]..

[21] 长江学者名单.[2010-09-01].www.省略/xwyyjsjyxx/xwsytjxx/265626.shtml.

[22] 2009年度长江学者名单.[2010-09-01].www.moe.省略/edoas/website18/22/info1263972869130222.htm.

[作者简介]刘征鹏,男,1960年生,馆员,20余篇。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体系;整合;创新;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086-03

一、引言

建筑学专业不仅是一门工程科学,而且是涉及自然、社会诸多领域的综合性科学。如何设置五年的课程体系,培养未来建筑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执业能力与创造能力,是建筑教育的重要目标。由于地方大学建筑学专业办学时间长短不一、软硬件条件差别较大,导致其教学的多元化、差异性发展明显。而近几年,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导致用人单位更注重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只有尊重这种需求,科学地确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有关专业课程,整合完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形成适应地方大学发展的专业教学框架,才能彰显办学特色,才能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本文以大连大学建筑学2014―2018级培养方案修订为依据,论述了该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体系设置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革,努力建立重视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的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凸显专业特色[1]。

二、改革内容

创新最重要的在于心态的开放。通过对国内“985”等一流高校的充分调研,认真学习与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同时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座谈,充分聆听了来自社会的反馈和需求信息。经过反复研讨,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在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对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优化,对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梳理,以创新思维引领改革,以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就业需求为目标,制定更适合当前教育趋势的课程体系框架,在教学内容上做了很大整合,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做出较大改革,实现课程数量的“精减化”、教学内容的“新颖化”、教学模式的“特色化”。

1.课程体系建构。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方案的直接载体。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以有利于对学生应用性、创新性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围绕建筑设计课程群这个核心主轴线构建课程体系,同时所有教学环节的设置都与能力培养直接关联,清晰准确定位出能力培养的三个阶段:认知与初步设计能力阶段(一―二年级)、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阶段(三―四年级)、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阶段(五年级)。

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设计,重新梳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对原有教学内容做出整合,并提出“一主轴、两副线、两模块、多节点”的专业课程教学框架,即“一个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群主轴线、建筑理论类和建筑技术类课程两个副线、建筑表现类和建筑史类课程两个模块、多个实践教学节点”(见下页图1)。整个课程体系清晰,递进关系明确,相互作用明显,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彰显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渐进过程。

2.教学内容整合。①建筑表现类课程,该模块以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为主,重点训练学生的手绘表现和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整合了相同理论群组与实践教学环节。一年级以加强美术基本功、增强艺术感悟力、强化基本手绘表现为主;二年级安排建筑表现技法和室外写生实践环节。将传统的CAD制图及三维表现课程整合,合并为建筑数字技术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讲授最新的绘图软件和后期图文制作技巧,提高对核心课程的辅助作用,也提升学生的图文表现能力。②建筑理论类课程,建筑理论类课程由建筑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一系列课程组成,是获取建筑设计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由浅入深对应着建筑设计主轴线上不同阶段的课程。但是多年来,由于受到教材内容的制约,讲授模式和内容一直变化不大,与设计课的递接性和支撑性也不够强,尤其是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原有两部分内容各自为政,缺少必要联系,与设计题目不对应。在本次培养方案修订中,主要对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这门课程主要讲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和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将这两部分的内容分解后充分融合,再拆分成四部分,确定阶段主题,每个主题分别对应当学期的设计题目,安排在设计课之前集中讲授。总学时增加了32学时,并将课程归属到专业核心课程,强化建筑理论类课程对建筑设计课的理论支撑作用,学、然后致用。

3.教学模式创新。①“一对一”教学指导与“导师制”相结合。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始终是专业教学的主轴线,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以任课教师的课堂“一对一”指导为主,学生缺乏选择老师的权利。在这次创新实践改革中,首次推行“整班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垂直式教学模式,打破“整班制”这种一成不变的授课模式。具体做法是学生到大二以后就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配备一名专业教师担任导师,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以后形成教学工作坊,导师对学生一管到底,直到毕业[2]。导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安排学生参与一些课外活动,如参与教师课题、参加学术活动、参加学科竞赛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②建筑技术与建造环节相融合。建筑技术类课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载体,也是我专业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之处。通过加强技术课程与设计课程的横向联系,更新技术课程内容,将节能、环保、绿色等新理念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并贯穿到设计课中去;设定一定的“建造”环节,使之成为设计课的延续,避免建筑设计停在单一的形式操作层面[3];传统的建筑史类课程也增加了模型制作、多媒体制作等环节,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古典建筑实体模型,感受经典建筑的空间形实、结构形式、材料肌理,增强对建筑的体验感;通过强化必修课、优化选修课的方式,构建以核心课程和技术课程相结合、有利于技术与理论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形成新的教学环节和模式。③个性化课程与实践平台的搭建。在高等教育阶段,无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定位,教学体系如何设置,教育对象的个人发展目标仍然呈现出非常多元化的状态。除了基本的素质教育平台,在专业教育和素质训练上,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目标给予更多样化的教育平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出口更加多样化。

本次培B方案在修订中强调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执行上采取了以保障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为基础,拥有更为灵活多选的教学执行方案,如建筑设计课程增加实际项目、学科竞赛题目、增加研究性题目,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增加选修课的学分比重,提供个性化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创新意识;以大创项目为契机,鼓励更多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拓展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类型和范畴,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也由此推动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教师的工作室为核心,组建跨专业、跨学科的学生创新团队,增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交流机会,体现互联网时代的优越性。多种实践平台的搭建,使个性化教学模式很好地践行并取得一定成效。

三、成效与展望

2014版培养方案实施了两年,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看到了改革所带来的成效。近两年,我专业学生在部级、省级等各种专业竞赛中均有上乘表现,无论是建筑方案竞赛、软件大赛还是论文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较以往有了很大突破;申报并完成多项省级、校级创新创业项目,成果显著、成绩优秀;以学生为第一作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近两年,学生考取了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985”院校的研究生,考研率达到20%以上,在学校考研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学生就业率也能达到90%以上,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比较强,有一定开拓精神。通过跟踪毕业生并与用人单位沟通,我们的学生能够被社会认可,得到普遍好评。教改的实施也带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科研、教研水平提高,主编出版了部级精品教材,发表了相关论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推陈出新、充分建立与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一己之地,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水平更快提升,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多元化、综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我们通过不断探索适应社会、地方特色显著的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产品”,同时也必将使专业办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刘晖,谭刚毅.理性、创新与实验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本科特色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J].建筑学报,2013,2(534):106-109.

[2]秦迪.长春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C]//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编.中国建筑教育2015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79-181.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7篇

林徽因,福建闽县人,生于浙江杭州,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林孝恂 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林徽因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她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翌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由于当时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改入该校美术学院,而主要仍选修建筑系的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

从1930年至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梁思成、林徽因结婚照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1931年,她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书。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当时,她曾应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学》课程,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还担任《文学杂志》的编委。她经常参加北平文学界读诗会等活动。1936年,平津各大学及文化界发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宣言》,向国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项要求,林徽因是文艺界的发起人之一。

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浑然一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而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诗中,就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声音,比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既贴切,又新颖,别具一格。由于她兼通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所以在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与冰心、庐隐同为著名的闽籍女作家。

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中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正当她要进行深入研究时,“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调查工作。不久,北平沦陷,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次年,她为云南大学设计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女生宿舍。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

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几年中,她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初步实现了他们在学生时代就怀有的心愿。这个时期,她的文学作品不多,在她若干诗稿中,迷惘、惆怅、苍凉、沉郁已代替了战前那恬静、飘逸、清丽、婉约的格调。诗中时时流露出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情愫。

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1948年5月,她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病中杂诗》9首。同年底,清华大学所在的北平郊区解放了。包围古都北平。林徽因夫妇想到城内无数巍峨壮观、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也许将毁于战火,忧心如焚,寝食不安。1949年初,突然两位同志来到她家,摊开北平军用地图,要求他们用红笔圈出一切重要文物古迹的位置,以便万一大军被迫攻城时尽可能予以保护,这使他们十分感动,消除了对共产党的疑虑。他们立即应的请求,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此书后来演变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目录》。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用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在明清古城墙拆毁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抚砖痛哭。1953年文化部组织的欧美同学聚餐会上,林徽因冲动的指着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说“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在这样的一种心境下,林徽因的病情急遽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于1955年离世。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北平解放后,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担任《中国建筑史》课程并为研究生开《住宅概论》等专题课。从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她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几位教师一起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设计任务。

1950年,她被任命为北京计画委员会委员,对首都城建总体规划提出了有远见的意见。她以极大的科学勇气和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反对拆毁城墙、城楼和某些重要古建筑物的错误主张,力主保存北京古城面貌,并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这个既能保存古文物又可供人民憩息的新设想。1951年,她担任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承担为碑座设计纹饰和花圈浮雕图案的任务。她关心传统手工业的复兴,为濒临停业的景泰蓝、烧瓷等传统工艺品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式图案,亲自参加试制,并为工艺美术学院培养研究生。

1952年,她参加中南海怀仁堂的内部装修设计,还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翌年,她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担任《建筑学报》编委、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1954年6月,她当选为北京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8篇

作者:王高峰1,孙升2 单位: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工业遗产主要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发现,目前大部分对工业遗产的研究是基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和旅游服务领域的。论文引用频率最高的是2002年深圳大学传播系李蕾蕾发表在《世界地理研究》的《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4],它同时是国内第一篇关注工业遗产的文章。之后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章有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发表在《建筑学报》的《中国工业遗产初探》[5],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李林的《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6],国家文物局前任局长单霁翔的《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7],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伯英的《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8],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卢永毅、杨燕的《化腐朽为神奇———德国鲁尔区产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9],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徐逸的《都市工业遗产的再利用》[10],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李小波的《古盐业遗址与三峡旅游———兼论工业遗产旅游的特点与开发》[11],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邢怀滨的《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12],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谢红彬、高玲的《国外工业遗产再利用对福州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的启示》[13],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阙维民的《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14]。国家文物局前任局长单霁翔先生2006年在中国文物报发表了《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15],文章对包括“工业遗产保护的国际共识”、“工业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探索”、“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几部分,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科学内涵。此后,单霁翔先生又就工业遗产保护问题陆续发表近11篇文章,对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工业遗产保护的探索、工业遗产的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这显示出我国官方机构对工业遗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有关工业遗产的3篇博士论文,也尽可能多地采用多学科理论视角试图去解释并试图构建新的研究框架,现有研究文献的研究内容和所提出的关键词,绝大部分涉及几个方面:工业遗产旅游、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改造、工业景观和旅游开发及模式等方面。 “IndustrialHeritage”的另一个翻译是“产业遗产”。以“产业遗产”为名进行检索,共有22篇文献目录。虽然翻译不同,但研究内容并无多大差别,其中主要是建筑学科与工程类文章。国家图书馆馆藏关于中国工业遗产的书籍有10本。2007年出版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文集》[16],其开篇即为《无锡建议》,这对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年,刘会远,李蕾蕾的《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17]建立在以往工作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扩展与深化,主要介绍了德国遗产型工业旅游地发展的经验。刘伯英,冯钟平的《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18]从规划角度考虑,主要对工业用地如何进行利用与更新进行了探讨,其次对国外一些相关的土地再利用进行了介绍。聂武钢,孟佳的《工业遗产与法律保护》[19]对我国工业遗产现阶段的保护和开发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问题及进展进行了探讨。岳宏的《工业遗产保护初探:从世界到天津》[20]主要是对相关国家以及天津市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的介绍。此外,建筑文化考察组、潍坊市规划局、潍坊市坊子区政府编著的《山东坊子近代建筑与工业遗产》,白青锋等人的《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陈燮君主编、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汇编的《上海工业遗产实录》和《上海工业遗产新探》,姜平、张廷栖的《唐家闸:工业遗产的瑰宝》均为对工业遗产进行简要介绍性质图书。 讨论 总结近十年来中国工业遗产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到的是:工业遗产吸引着各方面的注意,其往往会形成景点从而造就旅游业。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其面对经济转型与文化建设的矛盾更为突出。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外理论和实践的跟踪研究;另一方面,要结合国情发展和实际需要,在工业遗产保护理论构建以及价值传承方面开展深入的探讨。 工业遗产概念和内涵 从国外对工业技术品的兴趣开始,再到最终TICCIH形成工业遗产的定义,可以发现,“工业遗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空间,也同样适用于早期工业和手工业技术、工艺过程以及各种技术产品。只有建立在对工业遗产概念和内涵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才能促进工业遗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机构(组织)及人员 不少发达国家已组建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在国际上,也有TICCIH、国际技术史委员会(ICOHTEC)与国际联合劳动博物馆协会(WORKLAB)等组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协调下不断进行探索。工业遗产作为后工业时代的研究对象,自然处在多学科交叉点之上,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与技术史以及旅游科学等不同背景研究者的融合,是提高工业遗产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遗产研究需要融合人文学科理论和自然学科理论和实践,以获取更多的研究支持。 研究方法 国际上,研究者在对工业遗产核心概念的把握上,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工业遗产进行研究、实践和探索,如社会文化、技术发展、区域和环境问题等。其具体研究方法,从最初重视技术发展研究而缺乏对城市化的关注,再到深刻认识工业化的主题不完全与技术和消费的变化有关。国内的研究重点在于建筑、规划和景观,以及其所带来的资本变化。 #p#分页标题#e# 只有植根于详尽的资料调查以及对技术工业发展的深入研究,再结合工业化带来的生产消费和城市化的过程这个基本研究方法的思想,才能积极地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建立学科交叉体系进行更恰当的研究。而非仅仅着眼于建筑、规划和景观,以及其所带来的资本变化。 结语 中国的工业遗产研究起步较晚,从开始到现在只有短短10年的时间,但是,目前工业遗产研究引起了不同学科学者的注意,试图从学科自身视角出发,去进行相关的解读和研究。在可借鉴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的发展特点,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在充分对工业遗产的定义、研究方法、研究特点和研究目的加以明确的同时,需要扩展视野,了解国际上对于工业遗产领域有关学科交叉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关心如何发展适于中国发展现状的工业遗产研究理论,并对其加以改进,促使其能够解决社会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之间的实际问题。在重视理论和实践改造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如何充分研究工业遗产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历史和技术价值,并积极地利用其潜在的经济价值。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9篇

志雄兄今年五十八岁,属虎,即使在他久卧病榻的日子里,在我们的心目中也确实永远是虎虎有生气的,每次去医院看望他,他见面后还在叮嘱继续我们合作的一系列的项目:出版《营造法式辞解》、为《刘敦桢全集》校订一篇院藏文稿、安排下一次田野新考察等。2008年3月18日即在他辞世前8天,他还专门约我们和北京景山公园的张先生,共同详细地探讨了编研并出版《皇家西院》一书的设想,为了该书的出版,他在医院里编撰了前言及提纲,整理了珍贵的老照片,我们曾约定十几天后再谈编辑细节,可他的离去使这种策划只好悲壮地重新开始……

2008年3月24日(周一)上午,我们在得知他吐血后再赴医院看望,他已经不能说太多的话了,但一定要坐起来与大家一一握手,嘴里无数次大声说道“我爱你们大家呀!”,听着刘兄从肺腑中道出的话语,本不该在他面前落泪的我们都哭了……

3月28日(周三)上午8时,在总医院举行了“刘志雄同志告别仪式”,在近200人的悼念人群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熟悉和陌生的面孔,现已85岁多高龄的故宫古建筑传人马旭初伤感地说,刘志雄先生英年早逝,让我们在悲痛中想到的是文博事业及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上的损失。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张柏副局长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出版社等数十个单位的领导敬献了花圈及花篮。我们认为,虽在学界,刘志雄先生并非是一代大师,但他的风范长存,他已有的贡献及其未竟的事业会泽被后世的。为此,在告别仪式后,我们自发地组织了一次“追思缅怀座谈会”,没曾想到共有近10个单位的20余位专家参加,此次交流会进行了4个小时。

我们与志雄相识时间并不很长,但我们早就知道他在书画鉴定方面的造诣,曾得到宋学大师朱熹第25代孙,我国一代文博大家朱家先生(1914~2003年)的嘉许。他与杨静荣合著的《龙与中国文化》系“中国文化新论丛书”,自1992年11月第1版后到1999年1月已经第4次印刷。记得他为了送我们该书专程到朝内的人民出版社去买,并在赠言中写下今日读后倍感伤悲的诗句:“雨打秋窗梦未成,聊蘸残墨写苍龙,万种悲欢千般泪,化作屋檐滴水声”。他虽不是建筑师,但对北京地区各类古建筑有独到的见地,他为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倾注了那么大的热情和心血。如果说,学院出身的人是以抽象的建筑学理论去认知建筑,志雄却是以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文化工作者的亲情去护卫老北京这个文化家园。他在《建筑创作》2006年第9期“亚洲文化遗产”专号上发表《北京城的胡同与民居》一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去审视、评价那独特的布局,和谐的整体氛围,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一不在他笔下充满了勃勃生机、无一不展示着东方建筑文化永恒的艺术魅力。对于他的特殊贡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悼词作出总结:

“刘志雄同志积极参与筹建文物保护传统技术与工艺工作室工作,聘用了十多名民间老艺人,制作完成了大量精美的建筑模型与构件,在我国古建模型传统工艺技术的抢救与保护方面做出了成绩。刘志雄同志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编著《龙与中国文化》,编撰《北京古都风貌展》、《北京古城旧景集》,组织重版《壬寅销夏录》等著书研究工作,在海内外诸多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文章,其中《北京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获北京市2005年统战系统调研成果一等奖。

作为民主建国会会员,他积极参加民建组织的文物保护方面的学术活动。曾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做北京古城为主题的演讲,受到北京市政协的高度重视。他还主持完成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开发利用》调研工作,为北京古城的保护开发利用做出了贡献。刘志雄同志关心、热爱遗产保护事业,积极参与了组织重走。梁思成之路’、扬州《流淌的文明》大运河展览等大型活动,产生了重要社会影响。

刘志雄同志住院期间总是以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与疾病作斗争,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能回院完成未了的工作是他的最大心愿。病重期间,他还多次返回到院内处理有关工作,不但为院内工作建言献策,还要求其他人员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院领导看望他时,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工作,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工作;还常常问起某部书的编辑进展情况和传统工艺室的下步工作思路等相关工作。”

志雄兄在求学的年龄遭逢动荡年代,正属于被“十年”耽误的一代人。然而,他即使在插队下乡或参加内蒙地质考察队的困苦环境中,也没有虚度光阴。他因家学渊源,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的学习,也为了工作的关系而刻苦攻读地质学知识,这些都为他日后从事文物保护和建筑史研究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并培养出能将古文化研究与现代科技、生活环境综合考虑的开阔视野。志雄兄曾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资料信息中心副主任、文物保护传统技术与工艺工作室主任、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等,但他的成长十分坎坷,曾于60~70年代内蒙插队劳动,后调至地质调查队,80年代在原地质矿产部担任杂志编辑,后调至文物出版社;直到、1989年5月末才正式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毋庸讳言,由于志雄兄主要是自学成才,在建筑学理论方面总有未尽深入之处,但也正因如此,他尊重知识、尊重专家、惜才爱才,以他大局观的开阔在近年来促成了一系列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的工作。刘志雄先生对学界的贡献表现在

一、2005年适逢中国文物研究所成立70周年,作为该所文物资料信息中心主任,他在所领导的支持下,实际主持了纪念文集《中国文物研究所七十年》的编写工作,并与当时尚未毕业的温玉清博士合撰《中国文物研究所简史(1935~2005)》长篇论文。由于他的方向性领导、广泛地征集资料并具体执笔编写,使得这个纪念性的图文集成为了一部以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至中国文物研究所的一个研究所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中国近现代文物保护史、中国建筑史学史等多项内容的极具史料价值、学术价值的学史学专著。

二、他在担任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资料信息中心领导的期间,打破长期以来各单位个自封锁收藏资料的陋习,向社会各界开放所藏资料。他的这一举措,直接使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收益,如清华大学由此补充出版了《梁思成

全集》第十卷,东南大学刘叙杰教授高度评价这一举措对出版《刘敦桢全集》的贡献,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清代样式雷图档、中国建筑史学史等研究借此得以深入。每当有人对这一举措提出质疑的时候,平时温文尔雅的志雄则会据理力争,他说:“资料是中国文物研究所的(其中有些还是接收中国营造学社的),更是全体国民的。使这批珍贵的资料真正能够用于科研,多出成果,使建筑史研究、文物保护研究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才是符合全民意愿的。而且,从长远利益考虑,中国文物研究所保持与兄弟单位这样的正常学术交流,也必定会促进文物研究所真正成为具有一流水准的部级研究单位。”

三、殷力欣先生多年来以个人身份从事已故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的遗著整理工作,这项工作长期不被重视,经常陷入停顿状态。志雄兄得知后,却敏锐地意识到这项工作对深入研究中国建筑史,乃至重新确立中国民族建筑学体系的价值,随即征得所领导的同意,聘请殷力欣为研究员,与天津大学合作设立“陈明达学术著作整理课题组”,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完成了陈明达遗著《蓟县独乐寺》(已出版)、《营造法式辞解》(即将出版)、《营造法式研究札记》(即将出版)等三部重要书稿的整理工作,并将陈明达手抄、批注本《营造法式》的整理、出版工作进行到接近完成阶段(这项工作如按期完成,很有可能将是建筑学界拥有继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之后的又一部《营造法式》权威性版本)。按照他的设想,今后还拟按此模式,充分利用所藏资料和个人资料,发挥相关研究者的作用,再设立朱启钤、莫宗江等“学术著作整理课题组”,形成对近现代重要文化与建筑学者的学术思想研究系列。

四、有感于中国营造学社田野考察工作中断达60年之久,志雄兄促成中国文物研究所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志社合作,于2006年3月举行了“重走梁思成之路――四川行”活动,在实地调查中重新认识中国营造学社的历史功绩。之后,以此为契机,他促成两家组成建筑文化考察组,在近两年里完成了大运河沿岸、京张铁路沿线、河北、辽宁、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的建筑历史文化遗产考察,发表了十多篇论文,成功举办了《大运河历史文化特展》。并因势利导邀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加入这一新的田野考察活动,将广泛的考察与重点建筑遗构的精密测绘结合,完成了辽代建筑经典义县奉国寺大殿等的最新测绘、研究。此项工作原计划于2008年6月正式出版一部集测绘图、照片和研究论文于一体的专著,遗憾的是,志雄兄却先一步远行了。如在他的指导策划下,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整理出版《北京寺庙》大系、木结构建筑传统工艺研究、建筑彩画传统工艺研究等。这些未尽事业他是再也看不到成果了,唯有后人去努力完成他的遗愿。

五、刘志雄先生还是一位对北京文化、人文奥运倾注满腔热情的实践者。仅在《建筑创作》杂志上他共发表了三篇文章“北京城的胡同与民居(2006年9期)”、“世守之工,薪火相传:恢复组建文物保护传统技术与工艺工作室记略(2007年1期)”、“浅谈商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两个问题(2007年6期)”。继2006年9月正值亚洲建筑师大会在北京院召开之际,由他策划并亲自指挥制作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赏析展”获得巨大成功,他又与我们共同在国展中心主办“老北京建筑图片展”。在整个“2007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评奖系列活动中,他虽然已病,但始终以特有的热情希望能在香港举办“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艺术展”,以此全面地展示人文奥运的华夏风采。他以自己的奉献精神投身到2006年、2007年两次“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中,记得2007年5月初为了能给扬州《流淌的文明》大运河文化展提供更准确的北京段历史,他抱病与我们往返于京城郊外,搜集了大量运河通州段资料;2007年4月底我们曾共同向国家文物局建议,借2007年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在京城举行一次“重走梁思成之路”活动,但由于诸多原因,这一愿望未能成行,对刘兄铸成了遗憾;在由《建筑创作》杂志社与天津大学出版社合作策划推出的“人文奥运・文化北京建筑旅游丛书”十卷本中,他始终担任丛书副总编,他为北京,尤其是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及其东四街道胡同与四合院保护的贡献一直传为佳话。

六、志雄兄的为人,宽厚而独具远见,这从他的一项个人爱好上可充分的体现。他出身一个殷实的大家庭又有着很深的中国书画造诣,是很有品位的书画收藏家。时下收藏界莫不以钻空子廉价收藏珍贵书画为乐,为此甚至有些人不惜尔虞我诈、无所不用其极。志雄兄却不然他的藏画出手,是因为正常行情上涨了,可借机以正常的价格换回他更想要的东西;而面对一件他心仪的书画,他会如实告诉卖家时下的正常价格,绝不打着“捡漏儿”的招牌欺骗外行。有一次,某旧家子女想出手家藏的祖宗像(行话叫“影像”),这类画像本是不被一般藏家:重视、也少升值空间的,但志雄认为那套画像时间跨越明清两代,是以一个官宦、富商的家族史旁证北京明清社会生活史的珍贵史料,打算以高出市场十倍的价格收藏,甚至想为此借贷。有人问他:“人家并没有出这样的高价呀!你这是何必?”志雄兄的回答是:“这批藏画的真实价值至少是这些,我必须对得起这家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此事虽小,试问收藏界有几人能做得到呢?这小小的一桩生活琐事,也印证了志雄兄坦荡、仁厚的为人风范。

2008年3月25日出版的《东四奥林匹克社区》报的第八版,转载了2008年元月《人民政协报》专访文物专家刘志雄的文章。记者说,“到医院采访刘志雄时,他刚刚接受完化疗没几天,正挂着营养液。当聊到他所钟爱的胡同时,他说他希望等身体好些,在东四的胡同里租两间房,向世人展示一个北京文化人的生活”,这则访谈不仅表达了刘兄对北京文博事业的保护之心,更浸透出他对生活的无比向往和眷恋。刘志雄先生短暂的一生是生命气息真实弥漫的一生,他严谨治学,遵从学术道德,虽思路宏观,但事事从小处着眼;他热爱文化北京,用生命的体验及文化的感受,有了亲吻北京热土的理由,他是歌者,但更是为北京传统建筑文化作赞美诗的歌者;尽管终日的朝霞、白云、阵风、暮霭都匆匆来去,但每每的京内外田野新考察,他用行动仿佛在说,万里长天太空洞了,只有满脚泥泞才是学问,只有让荒野进驻心灵,才会有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无语的念想和执著的守望;作为一个奋斗者,他更多表露的是伟大沉默的力量,从此种意义上说,文博建筑学人的舞台狭小得多,他们虽令人敬畏,但没什么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但刘志雄有如遥远天际上梦幻般闪烁的群星,由于他可以文理互补,让人能感受到特有清晰;如果说黄河长江是中国的血脉之河,那么大运河及其沿岸的历史画卷正是可珍藏的文化之链,刘志雄先生的文化追求伴随着华夏江河,是激活那或许老迈蹒跚中华文明的催化剂,这里不仅可感受到他对水的情谊,还可领略到他对山川的感恩之情;做文博建筑历史与文化事业,从故纸堆里挑选史料,是一个伟大的掘金工作,特别需要胆略和学术勇气的。何为学术勇气,即在敏感问题上敢于亮明个人观点的勇气,刘志雄正是这样的智者。我们经常在探讨文化创造等贴近时代的话题,他也总是以伟大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光华如何辉映世界而参加研讨,从而使我们的研究、行走、著书、活动都有某种恍若隔世、似曾相识及相当震憾的方式出现;听刘兄讲老北京建筑史是那样的自信且生动,做学问没有丝毫学院腔,但京城文化遗风味十足,他的文字明快、内敛,很有力量,属于每文必有其别样视角的文风。在我们相随的数载中,为他在早春二月故去,仿佛有沉沉黑夜,失去明灯之感……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方法;哲学;理论思维;建筑理论研究;建筑创作实践

1.0前言

马克思说:“一个民族要达到科学的高峰,不能没有理论的思维”。“李约瑟难题”①的提出不仅让我们感到汗颜同时也引发科学界的深深思考,建筑学界也不例外。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到了近代,我们不得承认“与我国古代的思维方法不属于同一个流源”②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建筑理论是落后的。这种从属于理性范畴的东西是近代西方的科学产物。国内学校开不出理论课,设计者设计出的建筑生搬硬套、抄袭模仿、盲目跟风、千城一面。这些不仅使我国的建筑学陷入了“有建筑无学”的尴尬境地同时建筑中的价值判断也在渐渐失落。

另一方面,国内大部分学校培养的研究生走向工作岗位要直接从事建筑生产,在“掌握了理论也不等于真正的会做设计”的意念下,对于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往往对于理性的理论指导的要求不高。作为建筑学的研究生,掌握建筑学研究方法不仅是研究设计理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指导实践的重要途径。

2.0对于《建筑学研究方法》的简单评析

2.1《建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

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建筑学研究方法》就是介绍这样一种最有价值的知识的书。这本书2005年由王晓梅翻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是面向攻读建筑学博士、硕士、学士的高年级学生、专业建筑师、研究教员、景观设计师等所有建筑学相关领域专业和研究人员的一本关于“研究”的实用指南。旨在广泛全面地为上述人员提供介绍性的指导和有效的切入。

作者琳达·格鲁特和大卫·王将全书共分两个部分:建筑学研究的领域以及七种策略研究。

2.1.1建筑学研究领域

在“建筑学研究的领域”这一部分中,第一章首先提书中所讨论的范围:出什么是建筑学研究和建筑学研究的必要性。在此期间引入哲学概念——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而使读者站在了哲学的高度上,培养基本的哲学修养③。在研习这本书的过程中,具有了更广博的视野;同时也介绍了这本书的整个框架,使读者心中对本书的体系有了直观清晰的印象。

第二章中提出了“探索体系”这一概念,告诉我们不论从事任何研究活动的认识论,都是以这一概念为基础。这一章中引入了多个研究方法中的名词,如“知识体系”“范式”这两个词表达的是一种世界观的概念,仍旧把读者带到哲学层面的高度。其中“两分范式”是由朱利亚·鲁滨逊提出的。她认为 “科学”和“神话”可以用来描述两种知识体系,常见的描述两分范式的说法也就是“定量”和“定性”的关系。前者“基于对一些可以量化的现象的掌握”;后者 “基于一些不能量化的证据,可能是文字的、实验的活工艺的”。两种模式体现了不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假设。下面提出的“三分范式”(如右下图所示)也属于哲学中认识论的问题。三分模式包括后证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解放主义。后证实主义建立自然科学的实验模型;自然主义强调“脱离价值取向的绝对客观”,忽视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接下来又介绍了这三种制式体系的质量标准。

第三章“文献回顾”实际上是对目前国内研究生来说,是最为熟悉的一种方法。章节中系统的阐释了文献查阅的方法、用途、通用技巧、查阅资源以及推荐的查阅方法,非常有实用价值,尤其是关于查阅技巧一节,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大量的搜索引擎、相关建筑学网址以及如何使用大学的研究性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

第四章“关于方法的理论”,由一个木版画的例子引入“主观思考”和“关注对象”解释了理论的产生。接下来从理论的定义(用特定的信念和价值观说服别人),理论类型(绝对理论和标准化理论),理论规模(有大型、中性和小型理论之分)的角度,比较系统和抽象地介绍了什么是理论。

第五章“与研究相关的设计”是笔者的重要关注点之一,探讨的是建筑理论研究和建筑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作为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将来会从事“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项目中。本章从一个婚礼的案例出发,详细介绍了一种“生成性设计”的分析研究过程。既从哲学上区分“设计过程”和“研究过程”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承认“设计”和“研究”这两个领域属于人类理性活动的不同区域,同时也力求跨越而这之间的鸿沟。认为研究可以在各个方面支持设计。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接下来的第二个部分中将要重点阐述的七个策略的入口。

2.1.2七种研究策略

第二部分“七种研究策略”也就是从第六章开始,每章介绍一种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介绍“解释性历史研究”、“定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实验性和准实验性研究”、“模拟和建模研究”、“逻辑论证”和“案例研究和综合策略”七种研究策略。每一张都采用相同的结构进行介绍:用一个真实的实例作为导论引出研究方法——研究策略——研究技巧——结论——推荐策略和读物。两位作者旁征博引,运用大量的理论和案例阐述了各种研究方法。第六章“解释性历史研究”一章中,在除上述的研究方法、策略、技巧的归纳外,还多出提到哲学的概念,如“时间”文中提到“一个单独的主题常陷入一个他不能理解的更大的时代精神之中”,这就说明了历史性研究的认知论这个前提。在公共意识和人类个体意识这个论述中,文中提到“公共意识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整体与局部的哲学认识,同时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在“对特定时间中的风格统一性的解释方法”一节中,作者用黑格尔的观念“公共精神以物质形式表达自己”来表达自己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哲学观点。而“哥特和他们作品的研究”一节中实际上对应哲学概念中的群众观点。定性研究,中的访谈、调查、观察为我们所常用。“相关性研究”其实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章开头也给出了具体的广场的案例,分析多个变量对于一个因变量的影响。相关研究的案例中提到纽曼“可防卫空间理论”其实

在我国的具体实践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如:都市实践在深圳的实践项目“土楼公社”。“模拟和建模研究”实际上在我们的学习中也非常常见,如专业的分析软件eco-tect,清华斯维尔在风环境,日照情况等具体方面都有非常专业的软件。建模方面sketch up,outocad,犀牛等也非常常用。文中提到了模拟危险事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比如印度影片《宝莱坞机器人之恋》就反映到了这个问题。

2.2《建筑学研究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

一些章节过于晦涩难懂。书本将所有方法进行了归纳,但是缺少演义,虽然有大量的例证,但都是就题论题,现实中的问题是综合的也常常遇到多种分析方法,比如在婚礼设计中提到了几种分析方法,但是不够系统。尤其是对于“逻辑论证”这些章节应有具体的设计说明。分析人的主观感受。虽然在第五章中提到了POE这套评价体系,但是它涉及的是设计后人的参与和感受。人应该作为设计对象的主题,与环境发生关系。④没涉及到人的感受,正如三分范式中的后证实主义承认的,通常运用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模型,当研究设计人的时候就不适用了。本书的一些理论是由外国人基于外国的情况提出,具体到分析中国的问题会有空间上的局限性。

3.0《建筑学研究方法》之外的方法

建筑学研究方法为设计研究提供了依据,建筑设计中设计的问题是多方面甚至是多学科问题的综合,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因果关系,也并不是研究好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就能有好的设计,正如“设计与评价”一节中说的:“设计是一个可以学习的过程——但学习并不能保证好的设计”。因此,设计方法绝不仅仅限于书中所提到的几大类。赫尔佐格设计的德国高铁纪念公园,是在做了大量的设计和研究之后触动心灵的一刹那的灵感的激发。将逝去的生命用另一种生命形式——树来取代,使遇难者的家属找到情感的物质形式的寄托。这样的设计几乎不可能只掌握具体的设计方法就能做出,更源于设计者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天才的想象。想象力也是重要的方法⑤,而且是不可复制的方法⑦。

另外一方面,在不同的时空下,方法也是发展的,不同的时空下,有些方法会出现它自身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尤其是步入后现代的当代,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更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作为固定的范式。如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总部新大楼,作为一种“奇观建筑”的出现,“历史不再被认为能对建筑物本身提供确定性的解释,理论也不再能为实践行动提供工具式的辅助”⑦。这恰恰就反应除了方法需要不断的学习,保持一种学习方法的状态时建筑学研究最好的方法。

4.0结语

通过方法,神学,玄学以及建筑艺术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可以休息了。所以吴良镛先生提出“提高全社会的建筑理论修养”⑧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而是作为每一个建筑学人都可以并应该掌握的。我们应该相信理论是对实践有重要意义的,这本书激发我们去寻找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转换,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美)琳达·格鲁特,大卫·王著.王晓梅译.建筑学研究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阎凤祥.诗意栖居——重读建筑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田利.方法的意义——作为建筑师研究指南的《建筑学研究方法》评介[J].建筑学报 2006(11):39-40.

[5]肖立春.关于建筑学的理论与研究 ——读《建筑学研究方法》有感[J].华中建筑 2007(02):21-22.

[6]杨健,戴志忠.规划·模型·建筑学研究方法——构成性与生成性辨析[J].新建筑2010(01): 62-66.

[7]和谐人居环境的畅想和创造——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建筑·规划)论文集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解释:

①李约瑟难题是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②彭一刚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指出:“分析的方法是从属于理性的范畴的,它是近代科学的产物,并且又是从西方传到我国的。他和我国古代的思维方法不是属于同一流源。”

③吴良镛先生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第98页指出“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学修养”

④Team10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应关心人与环境的关系,并有“人+自然+人对自然地观念”的公式

⑤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此想象力也是重要的方法。

⑥《诗意的栖居——重读建筑学》第235页:《广义建筑学》中:“艺术的价值在于如何驾驭想象力”技术可以复制,但是艺术是不可复制的。

⑦耿涛在博士论文《理论与实践——“奇观”建筑的诞生》一文中引用了施瓦茨的观点。

上一篇: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智能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