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发表”趣闻

时间:2022-06-24 09:12:13

文人掌故

唐代诗人写的“唐诗”,是如何发表的呢?当然不可能像今天如此方便。唐诗的发表在当时有这样几种方式:

赠诗 这是最为普遍的方式。如李白初到长安,便把自己新作《蜀道难》呈献给当时文坛领袖贺知章。贺读完李白诗夸奖说:“先生真是谪仙啊!”由此李白被尊为“谪仙”而名扬天下。白居易16岁游历长安,拿出自己一集诗呈献给诗人顾况,得到他的赏识,由此名扬天下。许多举子文人为了获得名声,攀附高师,就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献给当时的名流,即所谓“投谒名流”的方式。

卖诗古代没有稿费,但有“润笔”,写诗可以索润笔。中唐后卖诗较普遍。名人诗中价值最高的要数白居易、元稹。白居易一首诗可以索要100金,比如《长恨歌》卖给勾栏歌院就卖了500金。白诗值钱,能唱《长恨歌》的歌伎身价也倍增。受欢迎的诗歌可以作代价券。比如持有李益诗可以在勾栏歌院喝酒休闲,甚至还可以充当车马费、坐轿费。写诗有了价值,诗人便有了创作的热情,诗也可以广泛流传。

传诗就是用盛具传递诗作。盛具一般是竹简或特制的瓷筒。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墅,与时任地方太守的裴迪写诗唱和。因为该地竹子多,王维常用竹筒盛诗和裴迪互赠诗作。白居易任杭州太守,公余节假时与当地文人饮酒赋诗寄兴。诗人元稹时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白居易常派歌伎高玲珑、谢好好用瓷筒传递双方诗作,为此他还写诗记胜:“为向两州邮诗作,高谢来去递诗筒。”

题诗 驿馆、驿亭、寺观等公共场所的墙、柱也是唐代诗人约定俗成的诗歌“发表园地”。据传崔颢《黄鹤楼》、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从诗板题诗传开来的。李白游黄鹤楼,被眼前景物陶醉,却不题诗了,因为“崔颢题诗在上头”。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题诗》中说:“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元稹)诗。”唐代诗人也喜欢在名胜古迹上“发表”诗作,据记载,饶州干越亭上的题诗达上百首,晚唐诗人张祜曾在全国各地几十座著名寺观里题过诗。

乞诗 寺院乃藏龙卧虎之地,寺僧中有不少诗人,因此会有人上寺院乞诗。“山僧封诗寄,野客乞诗归。”有人乞诗,寺僧诗作也可以流传于世。李商隐晚年隐居山林,不少人通过各种渠道向大诗人乞诗。文人昆山曾带着数十丈布帛经由李商隐的远房亲戚引见向他乞诗,结果满载而归,乞得诗人《柳枝》五首。

刺诗把诗刺在身上,很能引起哄动效应。唐代居要县令捕得一个叫李胜的罪犯,县令判他杖刑一百。临刑时,犯人脱下衣服,只见该犯浑身都刺有时人诗作,县令查看竟有一首自己写的七绝,大为感动,下令免刑。荆州有个叫葛清的人“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等人诗”,有的还自己配上图画,被时人称为“白居易舍人作诗图”。唐代长安人烟阜盛,混混多,五陵年少,多以文诗为时髦,谁身上文有诗人新作,身价就高,很受勾栏歌女青睐。

赋诗 如大历年间卢纶、韩胡、李端等所谓“十才子”,常奔走于王公贵戚的宴席上赋咏酬答,从而名声大振。

漂诗 最为有趣的要属唐代和尚唐球了。他为解寺院寂寞,常写诗,但又苦于流传不出去,于是用葫芦盛诗作从深山小涧漂流而下,任其西东。为此他还写诗说:“斯文不沉没,方知吾苦心。”还有在树叶上、纸帛上写诗,用盛具装好后放在河中漂去,让别人捡去面世“发表”。

上一篇: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 下一篇: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