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概念范文

时间:2023-03-17 11:46:40

电子商务概念

电子商务概念范文第1篇

简单地讲,电子商务是指应用电子网络进行的商务流动。但电子商务的定义至今仍不是1个很清晰的概念。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都依据自己所处的地位以及对于电子商务的介入程度,给出了许多表述不同的定义。比较这些定义,有助于咱们更全面的了解电子商务。一 世界电子商务会议关于电子商务的概念 一九九七年一一月六日至七日在法国首都巴黎,国际商会举办了世界电子商务会议(THE WORLD BUSINESS AGENDA FOR ELECTRONIC关于电子商务最权威的概念论述: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对于整个贸易流动实现电子化。从涵盖规模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流或者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情势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1种多技术的聚拢体,包含交流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流、电子邮件)、取得数据(同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和自动捕获数据(条形码)等。 二 政府部门的定义 欧洲议会关于“电子商务”给出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商务流动。它通过电子方式处理以及传递数据,包含文本、声音以及图象。它触及许多方面的流动,包含货物电子贸易以及服务、在线数据传递、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证券交易、电子货运单证、商业拍卖、合作设计以及工程、在线资料、公共产品取得。它包含了产品(如消费品、专门装备)以及服务(如信息服务、金融以及法律服务)、传统流动(如健身、体育)以及新型流动(如虚拟购物、虚拟训练)”。 三 权威学者的定义 美国学者瑞维·卡拉科塔以及安德鲁·B·惠斯顿在他们的专着《电子商务的前沿》中提出:“广义地讲,电子商务是1种现代商业法子。这类法子通过改善产品以及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传递速度,知足政府组织、厂商以及消费者的建低本钱的需求。这1概念也用于通过计算机网络寻觅信息以支撑决策。1般地讲,今天的电子商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买方以及卖方的信息、产品以及服务器联络起来,而未来的电子商务者通过形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无数计算机网络中患上1条将买方以及卖方联络起来。” 四 咱们的定义 上海市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中心给电子商务下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指采取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流以及展开商务业务流动。电子商务(EC)主要包含应用电子数据交流(EDI)、电子邮件(E-MAIL)、电子资金转帐(EFT)及INTERNET的主要技术在个人间、企业间以及国家间进行无纸化的业务信息的交流。” 五 IT(信息技术)行业对于电子商务的定义 IT(信息技术)行业是电子商务的直接设计者以及装备的直接制造者。良多公司都依据自己的技术特色给出了电子商务的定义。尽管差别很大。但总的来讲,不管是国际商会的观点、仍是HP公司的E-WORLD、IBM公司的E-BUSINESS,都认同电子商务是应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装备、软件装备以及网络基础设施,通过必定的协定连接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流动的方式。

电子商务概念范文第2篇

电子商务必将改变企业的竞争模式。但这种改变的进度如何,影响多深刻、多广泛,企业如何驾驭电子商务潮流或跟上电子商务潮流,保持或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如何不被潮流所抛弃或不走过头,形成自己的竞争劣势;政府在发展、促进、规范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可为空间有多大,什么是政府的恰当抉择,已经成为摆在企业、政府面前的重大挑战。

一、电子商务概念、种类与特点

有关电子商务概念的定义、分析很多,但认识并不统一。为了认清问题和研究便利,我们的电子商务研究就从电子商务概念、特点、分类做起。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可分为三个相互有交叉的阶段,即1960—1980年的以事务处理系统为中心的由机器替代人的手工劳动的自动化阶段(DPera),1980—1995年的以专业工作电子化管理为中心的计算分析处理、数据管图形分析及其打印的办公自动化时代(microera)1990年开始的计算机与电子通讯技术共同发展的网络时代(networkera)。从广义上看,计算机应用的所有发展都有商业价值和商业意义,都是计算机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都可称为电子商务。如果虑及电子通讯在计算机应用中的作用与意义,广义的电子商务就可定义为以计算机、电子通讯为基础的商务活动,其内容涉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商品的制造、支持计算机及其应用的技术开发与产品制造、互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电讯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与此相关的系列产业,如计算机制造、网络建设、网上订单的货物配送、电子货币、软件开发,等等。这就是说,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众多产业的含义很广的概念。从狭义上看,电子商务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它特指直接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的商务活动,如网站经营、网上营销、企业内部管理网络、基于网络的企业其他商务管理。人们日常说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狭义的电子商务。

广义的电子商务可分为基于网络与计算机商务信息处理技术的功能性业务——狭义电子商务、支持网络与计算机商务信息处理运行的支持性业务、作为标准商务数据和信息处理系统的服务于特定产业的特殊电子商务(如传统的EDI技术)。

工具性、基础产业性是电子商务的基本性质。除了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产业,如光纤导线制造、电子通讯网络与设备维护、计算机零配件制造等,电子商务的发展从本质上讲是企业商务管理、政府信息处理等的工具革命。工具革命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根本性革命,意义十分深远。现代的工业基础、交通运输、电子技术、教育水平,造就了电子商务革命与以往任何一次产业革命不同的现代产业革命特点。

首先,电子商务革命呈加速发展态势。从20世纪60—70年代电子数据交换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及其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到简单的计算机联接、内部网、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处于加速升级状态,其普及、推广速度大大快于以往任何一次产业革命。

其次,电子商务革命是在不成熟和高速变化中展开的。电子商务革命至今没有定型,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范式,不确定、缺乏统一标准和管理协调、安全性受到挑战仍然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三,成长迅速是电子商务发展、革命的另一特点。目前。电子商务作为一个产业、一种交易与交流方式、一种企业管理手段,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无论是网线的扩张、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企业上网的普及,还是企业,学校、政府内部管理电子化、网络化,电子商务每年都在以百分之几十至百分之几百的速度发展着。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拉动点。

其四,电子商务在总体上具有开放性、易进人性、创新性、易变性特点。目前,这些特点还有强化趋势。电子商务的这些特点使其具有极强的渗透力。

其五,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并不矛盾。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活动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局面。当然,电子商务在有些方面正在替代传统商务活动,但是,在更多的方面,二者是相互补充和促进。事实上,这正是电子商务生命力和创新力的源泉。

其六,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与现代教育普及、经济技术基础有很大关系。但是,电子商务的“高技术”与友好用户界面的完美化结合,则是其得以迅速普及、推广的重要原因。

二、电子商务与电视、广播、电话经营的比较

电子商务与电视、广播、电话的经营相比,有相似性,也有不同。

上网服务与打电话服务十分相似。“网吧”或“公用电话”为顾客提供计时、计次上网或打电话服务;固定客户按月或计时、计次付上网或打电话费用。起初,使用者少,“网吧”或“公用电话”唱主角;随着使用的普及,固定客户逐步占主导地位,“网吧”或“公用电话”只起补充作用。

从业务特点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电子商务比电视、广播、电话等的业务更具综合性,且以不同方式覆盖了这些传统业务,出现了基于网络的电话、传真、电视、电影、广播;强化了使用主体的主动性,增强了主体的选择空间,形成了网上互动,改变了单向传输信息的局面;其易使用性与便利性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现在的电视、广播,而与电话同步。

与广播的发展相似,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会依次出现“诸侯竞争,一片混乱”,产业标准与垄断出现,保持竞争与产业战略联盟占主导地位的局面。目前,电子商务正处于“诸侯竞争,一片混乱”与产业标准、垄断出现之间,产业标准尚未定型,虽有垄断苗头,如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机办公软件和视窗操作系统上的垄断,但在电子商务的软、硬件方面的竞争仍然很激烈,真正意义的垄断尚未形成。

有关电子商务、电视,广播、电话经营在卖点、主要业务内容、非广告收入、其他收入支点方面的异同,可参见附表的具体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电视、广播、电话经营有很强的相似性,只是电子商务的综合性更强、更有现代特点而已。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电子商务并不神秘,其发展必须有卖点支持或有其他稳定收入来源。

三、电子商务发展的革命性意义

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站在以往电话、电影、电视、广播、传真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革命性更彻底,影响也更深远。

顾永才认为,“今天的电子商务不在于只是拥有最耀眼的Web页面,而是在于要成功地集成前台和后台系统;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组织结构。”

笔者认为,电子商务的革命性意义主要有三:第一,它是一个巨大的新产业。这个新产业会替代一些过时的旧产业,会压迫一些产业进行重组,会成为(或已经成为)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第二,它是一场交易方式的革命。它的廉价、高效的交易方式将促成企业内部与外部围绕交易方式的企业管理革命,并将产生适合于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组织模式。第三,电于商务造就的与传统产品不同的新产品、新空间、新理念,如网上电话、电影、电视、音乐、书籍,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事实上,只有电子商务的大发展才真正预示着人类信息时代的来临。

电子商务目前面临一些严重问题,如安全问题、技术不成熟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一方面是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又是其充满挑战与机会之所在。从本质上看,这些问题丝毫不会减小电子商务的魅力,更不会降低其革命意义。

四、我国政府层面的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与战略

国家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与战略是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政策指导框架,是决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重要外部环境。制定国家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战略,必须注意电子商务的社会性、革命性,必须注意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必须兼顾、包容未来的电子商务产业标准。

笔者以为,我国政府层次的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与战略的要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支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项基本政策。支持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基本技术开发,强化我国电子商务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与战略的关键。这是因为,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给其相关技术带来了巨大市场,抓住这一市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国不可能完全依靠国外的电子商务技术创造出世界领先的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创造中国式的电子商务奇迹。

第二,把创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作为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除了产业发展导向性支持外,政府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还应表现在创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上,如完善与电子商务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减少电子商务法律纠纷;在税收、开发区政策,优先发展产业政策上,给电子商务投资企业以优惠;在项目审批、企业设立、用地规划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以此形成一种企业有充分自主投资权、发展动力、发展空间的充满活力的电子商务发展机制。

第三,积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建设。对于单个企业投资存在困难的电子商务发展项目.政府可以通过参股投资、提供专项资助等方式,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具有公益性、公共产品性、半公共产品性的电子商务发展基础项目,如国家经济、社会基本数据库开发,网络干线铺设与管理,政府直接投资建设或以政府为主支持企业投资建设,是完全可行的,有时甚至是十分必要的。

总而言之,与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具有基础性特征的公共产品、半公共产品投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建设,电子商务发展关键技术开发支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强化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适当手段和战略性取向,也是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所必需的外部条件。

五、我国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在企业层面上,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的企业内部网是企业内部规范化的内部信息处理、交流系统的完善;电子商务的基于因特网的与顾客交流的良好界面,规范化的数据交换与个性化的数据交换相结合,是企业内部智能管理系统的外向延伸,是企业的更为广泛的智能化触角。这种良好强大的信息交流界面,使个性化需求更容易表达,使企业更易进行以顾客为中心的低成本的弹性生产,由此也就必然形成企业由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向突出顾客个性满足的个性化生产方向的转变。

电子商务的信息、智能化发展导向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更高,对企业内部的合作要求更高。以功能为中心的精干组织、小组团队精神、企业结构弹性化、授权、关心员工和强调员工的多层次的自我实现的当前的高技术企业和知识化企业的经典管理模式,将逐步成为运用电子商务的普通企业的必然选择。这就是说,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企业的内外信息沟通手段的飞跃过程,而且是企业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过程,是企业技术素质、管理素质、人力素质的升华过程。对此,企业的技术管理、组织结构、经营理念、市场管理必需进行相应的知识化、信息化改造。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主动性、创新素质,使企业能在新的条件下健康成长,将逐步成为企业成功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改变企业之间的竞争规则,正在改变企业的规模经济特性与范围经济构架,正在树立企业竞争效率、效益的新标准,正在形成全新的企业竞争模式、企业成长模式。

在电子商务逐步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经营工具的新条件下,不同规模、不同产业组合的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会产生新的变化,企业竞争将更趋于立体化,企业发展将更加多元化,企业经营弹性将成为其应付这种新的具有迅变特性的环境的基本前提。适应这一变化导向,企业的以功能为中心的小组将成为企业的核心模块或基本单位。根据环境对企业的要求,由具有多种组合形式的小组构造出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并通过这些组织形式的不断调整,保持企业的活力和竞争优势,将成为企业在新条件下生存、发展的主要途径。

企业内部组织是企业适应环境的根本构架。企业外部的广泛的战略联盟则是企业在保持自己特点、功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保持自己基本活力和存在意义的条件下,借用外部力量,构造自己竞争优势的有力手段。在技术发展处于“爆炸”状态的今天,在电子商务作为有效信息处理手段的今天,企业独立开发所有自己生存、发展必需的先进技术存在不可能、不经济、不具时间有效性问题。企业间的协作配套、技术合作开发、技术外包内包战略联盟,则是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有效、有生命力的“双赢”战略。事实上,企业战略联盟是企业开发自己单独无法进行开发的技术,增强自己市场力,抓住市场机会,减少“两败俱伤”的不可回避的选择。

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技术、路线还没有定型,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与利用的方向选择上存在着选错路线造成重大方向性失误的风险。笔者认为,目前,经济发展趋势正由传统的独立专线线路经济——电话线、输电线、电视传输线、专用网络、互联网络分立经济,向共同经济、多相多功能兼容的网线合作经济过渡,形成多相兼容的高效率的统一网络、经济网线经营新局面,只是时间问题。任何企业的电子商务技术开发,无论是硬件开发还是软件开发,如果不适应这一趋势,都将面临被迅速淘汰的巨大风险,都将面临走入歧途的风险。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统一网络、经济网线还没有大规模地取代现有电子商务技术,但是,这是一个已经有成功范例的基本趋势,是不可抗拒的发展规律。

保证企业正常运行、保护企业商业与技术秘密、保障企业财产安全,是企业的基本管理问题。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条件下,这个基本管理问题有时更严重、更具技术性。目前,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问题还很严重,电子病毒、网上非法闯入、电子偷窃、服务器故障、数据丢失与外漏,都是困扰电子商务发展钓重要安全问题。与此同时,我国企业的商誉管理不成熟,企业的不道德、诈骗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我们希望人们大量地使用网络商店,用电子货币购物,授权商家在自己的银行帐户提款,就不现实了。网上商品确认困难、网上欺骗、商品配送系统不完善,还会加剧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这就是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要注意防范电子风险,要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效益为中心,选择好企业开发与利用电子商务的形式和进入点。

电子商务概念范文第3篇

(一)目前对报业电子商务的认识

网络时代,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传统图书阅读率呈下降趋势,而电子书和网络出版物的阅读率却大幅上升。面临着新型网络媒体的巨大威胁,以纸质为载体的传统报社不得不思考如何将其传统业务拓展到互联网上,建立报纸网站。作为报纸网站的关键部分——报业电子商务,也成为报业重点探讨与发展的对象。

在国内,就报业电子商务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论,甚至于其所涵盖的内容在国内仍存有很大的分歧。例如林秋生在《报业电子商务系统应用》中对报业电子商务这样描述:“对于报业,主要是BtoB和BtoC这两种模式。其中BtoC包括网上订书订报、网上新闻订阅、网上个性化服务与支付等,BtoB包括网上广告管理与网上交易管理等。”青鸟华光照排开发部OA项目经理魏守亮则认为创建新闻报业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目标为“创建新闻报业的电子网站”“创建新闻社区平台”“创建数字交易平台”“创建单位移动办公平台”“建立新闻报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因此报社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框架由“新闻网站管理系统”、“网上社区服务系统”、“网上电子交易系统”、“新闻报社办公系统”、“报社信息管理系统”五大板块组成。

(二)报业电子商务的概念

报业电子商务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来看是指在计算机与通信网络基础上,报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电子工具以及其他现代方法等进行的所有商务活动,它包括企业通过内联网、外联网以及互联网实现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管理,移动采编系统,新闻网站管理系统,并且与有关业务对象(例如报业物资供应商、业务合作伙伴、读者及广告客户等)直接进行信息沟通以及在线交易,实现报业企业内部商业信息共享、企业间的行业数据交换、报纸网站的新闻、广告等信息与传递、网上交易和服务,以及其它利用数字技术产生的新型报业媒体(例如手机报、户外数字媒体、电子阅读器等),并包括相应的电子化支付等一系列活动;从狭义上来看即指通过因特网上的报纸网站所进行的信息、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活动。

根据报业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报业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如同广播、电视、图书出版等行业,必须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发展,且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影响着其经济效益的实现;另一方面,报业在消费者对象和赢利来源上又不同于文化产业中的广播、图书出版、电子音像制品出版行业,它的消费者既包括读者也有广告客户,即其包括报纸发行和广告两种赢利来源。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报业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具体内容必然有其独特性,从某种程度上看,它的概念范围将比一般产业的电子商务更为宽广。

二、报业电子商务的具体内容

结合目前国内报业电子商务的现状进一步探讨报业电子商务的具体内容。考虑到广义电子商务概念的范围涉及甚广,本文仅限于讨论狭义上报业电子商务的具体内容,即报业网站上所进行的各种电子商务活动。

目前报业内就报业电子商务具体内容的两种不同看法共同之处是都已充分表明目前报业网站中所谓的BtoC和BtoB两种模式(即网上订书订报、网上新闻订阅、网上个性化服务与支付和网上广告管理与网上交易管理等)已被公认为报业电子商务的典型内容,魏守亮将其统称为“数字交易(电子交易)”。而分歧之处则在于魏守亮所谓的五大报业电子商务基本框架中的“新闻报业的电子网站”、“新闻社区平台”、“单位移动办公平台”、“新闻报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否可算作报业电子商务。从上文的定义来看,魏守亮所提出的“新闻报业的电子网站”中的新闻采编系统、“单位移动办公平台”、“新闻报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只能属于广义的报业电子商务范畴。因此,关键在于对“新闻报业的电子网站”中的新闻信息在线和网上发行(通过邮件)、“网上社区服务系统”所属范围的界定。而这就必须结合报业电子商务的最终目的进行探讨。从根本上讲,报业电子商务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报业双效益的最大化,即促进新闻报业的发展,为新闻报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而就狭义上的报业电子商务而言,报业网站所从事的种种交易活动就是为了使报业获取更多收益,达到赢利目的。因此首先必须分析目前报业网站的赢利模式。

(一)报业网站的赢利模式

传统的报业市场分为报纸市场和广告市场两部分,一方面报业将报纸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向读者出售,在为其提供新闻及其他等信息服务的基础上赢得声誉,形成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它又将形成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出售给广告主,以此作为为广告主促销商品和塑造形象服务的基础,从而最终实现报业运作过程中的价值补偿与加值增值,获得经济效益。作为报业的新兴媒体——报业网站的市场并未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报业网站为读者和广告客户服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目前国内报业网站主要提供以下产品和服务:新闻信息和网上发行(通过邮件),在线订阅,网上个性化服务与电子支付,数据库查询、邮箱和论坛等网站服务,网上广告业务,网上交易等。其中直接面对广告市场的只有网上广告业务,它采用收费方式,通过网络这一最新技术,它不仅实现了网上签订广告合同,使用户能够方便查询新闻广告的公开报价、使客户网上提供广告的意想(初步广告定单),实现新闻单位与广告企业之间的网上广告的谈判,实现客户和服务商之间的定单签订与网上付费;而且通过点击率等各种统计数据分析帮助广告用户方得以即使查询一定时期内其广告的效应分析结论等,以便用户更加灵活地调整广告策略应对市场,这样报业网站将对广告客户的服务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报业网站从其中获得的是广告收入。新闻信息和网上发行(通过邮件),在线订阅,网上个性化服务与电子支付,数据库查询、邮箱和论坛等网站服务直接面对的市场是读者市场,然而在收费方式上,在线订阅和网上个性化服务与电子支付是向读者收取费用的,而新闻信息和网上发行(通过邮件)以及数据库查询、邮箱和论坛等网站服务则是免费的;在收入上,以上四种产品和服务都可以为报业网站聚集人气,赢得声誉和产生影响力从而给报业带来间接的广告收入,然而在线订阅和网上个性化服务与电子支付最先得到的是来自读者方面的收入,因此相比之下新闻信息和网上发行(通过邮件)以及数据库查询、邮箱和论坛等网站服务的设置目的更为集中和单一,即为读者服务并以此来获得间接的广告收入。网上交易管理则较为特殊,它所面对的市场是读者和产品提供商,报业网站在其中的角色是中介人,它免费为读者和产品商提供这个网络交易平台,从中获取交易佣金,例如网上书店等。网上交易是报业网站结合报业自身的传统优势与网络媒体的特点所创新的一种赢利模式,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二)狭义报业电子商务的具体内容

分析得出,目前报业界公认的几种狭义报业电子商务——在线订阅,网上个性化服务与电子支付,网上广告业务,网上交易,即所谓的BtoC、BtoB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这些产品和服务是付费性质的,无论从广告客户或者是读者那里都可以获得直接的收入。而目前尚有争议的新闻信息和网上发行(通过邮件)以及数据库查询、邮箱和论坛等网站服务其共同特点是它们直接面向的市场虽然是读者,然而是免费性质的,只能获得间接的广告收入。在此,界定它们所属范畴的意义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只有对其进行明确而科学地定位后,报业网站才能正确摆放其在整个网站经营中的位置,将其功能最优化和最大化。

“报业属于服务性行业,报纸是一种附带有形物的服务形式。报业的两重性决定了这种服务可以是无偿的公益,也可以是有偿的商业。”这段文字表明报业是一种兼或具有公益性和商业性的服务行业。而我国报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报业服务在兼顾两者同时必须首先优先考虑到公益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闻在线、社区服务等各种免费服务成为报业网站一大业务有其无可争议的必然性。更进一步,参考刘辉在《中国报纸网站现状及其经营对策研究》中关于网站增加利润的动力学模型的论述,他认为在网站产生利润的过程中存在四个动力圈:网站内容吸引力动力圈、用户的忠诚动力圈、用户信息动力圈和交易实现动力圈,这四个动力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网站的获利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中对网站经营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吸引力动力圈,进一步是用户忠诚动力圈,只有当这两个圈运作起来后,才能进而带动用户信息动力圈和交易实现动力圈最终实现赢利。其中内容吸引力动力圈主要内容来源即为新闻在线和网上发行。在用户忠诚动力圈里刘辉则强调用户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而用户之间的相互联系则主要靠网站虚拟社区的各项服务活动,例如论坛等。除此外,数据库检索、免费邮箱、便民信息查阅等多项免费服务均为内容吸引动力圈和用户忠诚动力圈而设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新闻在线、社区服务等各种免费服务是网站在电子商务中产生利润过程中的必备环节和首要环节。在上述条件之下,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报业网站所提供的新闻信息和网上发行和免费产品服务究竟是否因其免费的性质而不能算作狭义报业电子商务中的一部分。

结合分析,报业网站作为服务性质的网络媒体,应注重报业电子商务的服务性和互动性。报业电子商务,报业网站中的新闻信息和网上发行、免费网站服务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免费新闻、免费新闻邮件、通用资料查询、免费资料下载、免费电子邮箱、便民服务查询等多项信息服务和通讯服务;并且通过网站社区发展网站会员,以网上聊天、网上交友、网上论坛等不同形式来吸引网民,形成自己周围的网络社群并为其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为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新闻聊天服务、新闻论坛服务、新闻投稿服务、新闻来信服务鼓励读者的参与、加强互动……这些免费服务不仅实现了报业以读者第一的商务价值观,更好的服务于读者,增强其对网站的关注度以至忠诚度,而且从读者的参与活动信息中找到并提供真正能反映广大读者需求、爱好、兴趣的信息内容,增强报业网站内容的吸引力;更进一步,网站以其形成的影响力不仅吸引了更多广告的投放者,而且将获得更多的用户信息,通过这些用户信息来提高广告投放的针对性,吸引更多合适的广告客户,并帮助他们更有效地与目标用户取得联系,最终以免费提供服务产品的形式使报业网站在广告和网上交易中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因此,尽管免费性质,然而考虑到报业的特殊行业性质和利润增加模式,并结合当今电子商务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特点来看,报业网站中的新闻信息和网上发行、免费网站服务仍是狭义报业电子商务中的重要内容。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狭义上的报业电子商务主要包括:新闻信息和网上发行(通过邮件),在线订阅,网上个性化服务与电子支付,数据库查询、邮箱和论坛等网站服务,网上广告业务,网上交易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报业电子商务将出现更多的新形式繁荣报业,提高报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秋生.报业电子商务系统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02(7).

2、李琪.电子商务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3、杨坚争.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电子商务概念范文第4篇

因此,我国企业近年来信息化支出不断增加,信息技术资本在企业资本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嘲。而且越来越多企业大量投资于B2B电子商务技术,试图通过在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供应链中部署电子商务以显着增强企业竞争力。然而,持续IT投资与回报之间的巨大差距引发了有关新的“生产力悖论”的争论 。大量失败的企业问电子商务实践表明,信息系统失败问题远未得到解决。

对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故障很多IOS文件作了大量的研究。电子商务系统缺乏创造性发展的能力,配置和使用的电子商务技术和资源互补的组织资源,被认为是企业的根本原因不能应用到电子商务技术的竞争力。如果传统企业都在使用该公司要求的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形成系统能力强,他们可以得到预期的商业价值从投资对IT的持续大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证结果也显示,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现有的电子商务系统有能力出口的积极和显着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低阶的能力,它通过供应链协同的战略支撑能力对公司绩效影响的中介 - 监管的能力高。即使这样,电子商务系统容量和协调策略支持能力都不能自动从所产生的IT投资,否则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可能不存在于效用显着差异。

然而,很少有学者研究如何通过电子商务系统能力的发展,减少对传统企业如何实证研究获得的能力的IT投资产生协同效应和战略保障能力。本文提出了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两个问题:1 )为什么企业使用电子商务的资源在同一采集的IT业务价值显着差异? 2 )为什么没有取得预期的企业,甚至许多丰富的资源来提高性能?根据企业资源的基本理论和过程来看,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系统功能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和协同电子商务战略支撑能力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差异,并提出了传统企业的电子电子商务在一般资源进军电子商务系统的能力和战略协作支持的能力,必须应用能力和电子商务的有效发展。电子商务系统是指电子商务资源的能力成为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系统具有技术功能的能力;协同电子商务战略的支持能力是企业与其供应商和客户成功的实际应用系统的能力,产生对供应链协调策略实际效果。

不同的是,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是指将电子商务资源转化为电子商务系统能力和协同战略支持能力所必需的能力,它关心的是如何构建和使用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系统。已有研究并未对这2种不同层面的能力进行正式研究。

1、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概念界定

1.1 为什么电子商务应用能力重要?

传统企业对企业问电子商务技术的投资活动由于互联网企业的失败变得越来越理性。为了实现电子商务应用成功,对于那些适合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来说,管理者的决策不是决定是否参与电子商务,而是如何以及多大程度参与电子商务口 。基于有关IT商业价值创造的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强调在获取企业间电子商务技术商业价值之前,传统企业必须经历2个相互依赖的阶段:1)系统构建,即有效识别IT驱动的业务机会,并设计开发出满足预期功能的、可操作的电子商务系统;2)创造性地使用和更新正在使用的电子商务系统,并从中获取收益。其中,第1阶段活动在于做出正确的IT投资决策并将电子商务资源转化为成功的电子商务系统,第2阶段活动在于为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提供IT支持,进而将潜在企业问电子商务技术的商业价值转化为真实绩效改善和竞争力提高。因此,这2个阶段所涉及的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的各项构建和使用活动必须以一种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方式完成,这可以创造强大的电子商务系统能力—— 高质量的系统、信息和服务。不仅如此,持续应用电子商务增强竞争力需要动态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的有效匹配口 ,因为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竞争战略会相应发生渐进调整或彻底改变,这时企业就需要新的电子商务系统能力来支持实施新的战略。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动态能力特征就体现在实现业务战略与IT战略的动态匹配,并开发出新的电子商务系统能力,帮助企业创造性地实施全新战略。因此,独特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是创造强大的电子商务系统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

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拥有创造电子商务系统能力必需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即使它们拥有相同的电子商务资源,如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是通过长期技术和组织学习积累形成的,并且植根于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中,具有路径依赖性和社会复杂性。

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这些独特性决定了竞争对手无法实施模仿战略和或替代战略。因此,拥有广泛和强大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企业就能维持其从电子商务应用中获取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创造战略性价值增强竞争力。这为更好地理解如下事实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很多拥有相同电子商务资源的传统企业获取的战略价值完全不同,有些进行了持续和大量IT投资的企业甚至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

1.2 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定义。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讨论,电子商务应用作为一系列的技术,管理和组织能力,推动和帮助传统企业和创造力来构建的能力和使用电子商务系统,具有持续获得电子的定义电子商务系统的能力,提高整个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强调的是,在本文中,灵感来自2的观点: 1 )如果IT阶段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活动,那么IT扩散理论可以用于IT应用制造企业的绝大多数和实施。 2 )有没有一种理论能完全解释的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由来看完整的理论点接受理解价值创造。因此,本文扩展了电子商务的理解能力的应用程序,并根据在发展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理论的IT应用能力的需求成就。

电子商务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因特网

1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

客户关系管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早在20世纪80年代,自动销售系统SFA(SaleForceAutomation)和电话、计算机集成系统(CTIComputerTelephonyIntegration)就已经在国外的企业中广泛应用。SFA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销售定额计算销售人员的提成,预测利润,协调销售人员的活动;CTI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800电话服务,通过自动菜单选择和交互式语音反馈,让用户很快地与专业电话服务人员通话,记录交谈数据。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就是对客户关系进行管理的一种思想和技术,换句话说,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它借助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市场、销售、技术支持、客户关系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应用,以改善和增进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实现以更优质、更快捷、更富个性化的服务保持和吸引更多客户的目标,并通过全面优化面向客户的业务流程使保留老客户和获取新客户的成本达到最低化,最终使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实力有一个质的提高。

2在电子商务时代客户关系管理的新特点

在传统条件下实现客户关系管理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客户信息的分散性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业务运作的独立性,基于因特网的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完整的收集、分析、开发和利用各种客户资源的系统,它的新特点有:

(1)集中了企业内部原来分散的各种客户数据形成了正确、完整、统一的客户信息为各部门所共享;(2)客户与企业任一个部门打交道都能得到一致的信息;(3)客户可选择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多种方式与企业联系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因为在企业内部的信息处理是高度集成的;(4)客户与公司交往的各种信息都能字对方的客户数据库中得到体现,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5)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准确判断客户的需求特性,以便有的放矢的开展客户服务,提高客户忠诚度。

3客户关系管理带给企业的主要优势

(1)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在降低成本方面,客户关系管理使销售和营销过程自动化,大大降低了销售费用和营销费用。并且,由于客户关系管理使企业与客户产生高度互动,可帮助企业实现更准确的客户定位,使企业留住老客户,获得新客户的成本显著下降。在增加收入方面,由于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客户信息,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实现交叉销售,可带来额外的新收入来源。并且,由于采用了客户关系管理,可以更家密切与客户的关系,增加订单的数量和频率,减少客户的流失。

(2)提高业务运作效率。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企业内部范围内的信息共享,使业务流程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从而使用业务处理的时间大大缩短,员工的工作也将得到简化,使企业内外的各项业务得到有效的运转,保证客户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得到满意的服务。所以,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可以节省企业产品生产、销售的周期,降低原材料和产品的库存,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大有帮助。

(3)保留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客户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与企业进行交流和业务往来,企业的客户数据库可以记录分析客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向每一位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产品和服务,而且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交易记录提供不同层次的优惠措施,鼓励客户长期与企业开展业务。

(4)有助于拓展市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具有对市场活动、销售活动的预测,分析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成本,利润数据,并对客户分布,市场需求趋势的变化,做出科学的预测,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

(5)挖掘客户的潜在价值。每一个企业都有一定数量的客户群,如果能对客户的伸层次需求进行研究,则可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有用的客户数据,只要加以深入利用即可发现很多客户的潜在需求。

4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实施

首先,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这不仅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推动也需要提高员工对客户关系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客户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没有满意的客户就不可能有员工的前途,同时客户繁荣满意与忠诚度需要靠每一位员工通过积极的努力去精心地培育,客户关系管理需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动下,才能保证客户关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要组建项目实施团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实施必须有专门的团队来具体组织领导,这一团队的成员既应包括公司的主要领导,以及企业内部信息技术、营销、销售、客户支持、财务、生产研发等各部门的代表,还必须要有外部的顾问人员参与,有条件的话还应邀请客户代表参与到项目中来。最后,进行业务需求分析。从客户和企业相关部门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有效性。因此,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业务需求分析是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电子商务离不开因特网,网站是电子商务中企业与客户进行联系的特殊且重要的平台和沟通工具。网站将提品和服务的厂商与最终客户之间的距离消除了。作为客户,可以通过网站直接向厂商咨询信息、投述意见,发表看法;作为厂商,则可以利用网站实现向客户提出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另外,企业通过网站可以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信息,加快可信息传递、加快了商流的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由于电子商务网站提供了企业与客户(包括潜在客户)之间的新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才使电子商务具有如此旺盛、鲜活的生命力。为了和客户沟通,在电子商务中采取的措施:

(1)电子邮件链接,便于客户和网站管理者通过邮件联系。邮寄目录,请客户签署邮寄单。让所有在邮寄单上的人及时了解你所提供的最新产品,为了把客户放在邮寄单上,在做第一次交易的时候询问客户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提供给他们两种选择,一种是明确列在邮寄单上,一种是不明确的,一旦有了地址,勾画出他们的购买行为,就可以传送适当的信息了。不久就会感受到顾客反馈的信息。

(2)网络社区,培养稳定的客户群。社区建立的原则基于基本的心理学常识,人类不喜欢改变,不喜欢决策。一旦他们寻求某种大目标的时候,就会融入到一个团体中去,他们不愿意轻易放弃。考虑到客户第一次决定购买你的产品的难度,如果使下一次购买的障碍尽可能的低,他们就会非常满足,创造一种环境,让客户在其中培养良好的感觉,认识到他们是被理解的,成为了一种强势集团的成员;运用电子公告板,供客户在网上公开发表意见。通过邮件列表,定期或不定期向不同的客户群体发送不同信息;网上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消费倾向的变化;网上呼叫服务,及时解答客户的问题和投述。

(3)客户购物专区,存放每一个客户的购物信息,便于客户跟踪、查询订单的执行。与顾客进行成功互动的一个先决条件是:需要向客户提供其购物全过程的全面情况,以推动他的购买决策。应当非常明确地告诉客户何时预定,一旦预定了商品,就要告诉它的价格。这中说明应该包括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这样,提高了购物过程的透明度。

5结语

无论产品多么的好,无论品牌多么有名,如果要保持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回头客,做好客户服务是唯一选择。实际上任何产品和服务,从生产到会计核算,都有可能成为商品,每一个竞争者都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尽量消除缺陷。如果企业要从竞争中胜出,那么,可以使企业保持持续优势的一项就是优秀的客户服务。

许多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实践表明:在电子商务发展时代,有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强劲动力,只有客户关系管理的成功,才有电子商务的成功,也才有企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1姚国章.电子商务与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电子商务概念范文第6篇

客户关系管理包括一套业务流程和支持系统,它支持企业策略表建立与特定客户长期的有利关系。CRM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吸引新的客户、保持老客户、优化每个客户的业务共享米扩展业务。通过更好地理解个人需求和偏好。有利地增强客户价值交换,从而最终实现发展目标。

2知识管理:

是用于促进集成方法创建、捕获、组织、进入和使用企业信息资产的规章。这些信息资产可能包括救据库、文档、政策和规程、以及驻留在个人手中尚未获得公开的机密的专门知识和经验。

3商业情报(BI):

使用业务流程产生或捕获的信息来增强业务流程的运作。BI描述了企业访问和挖掘信息(通常包含在数据库中)以及分析信息的能力、可提高洞察力、加深理解,并促进决策过程。

4协作:

知识和资源结合未制定更佳的选择、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目的。实际上。协作可以描述为两个或更多人或一个固队利用在线交互能力传送数据和信息的能力。其与众不同的特性是能够用于多对多交互和信息共享的能力。这一特性与电子邮件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互大相径庭。可以将协作看作是用于支持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

5持续运营:

系统或进程不间断地执行所需任务的能力。具持续是通过系统支持的业务流程的需求进行定义的。它可以应用于服务级别,而不仅仅是该项目睹指的时问。例如,企业流程可能要求系统在运行期问数据不被丢失或破坏、但不一定需要一直可用。所以,只要系统在运作过程中没有丢失数据,系统就是持续的。

6数据市场:

通常支持单一业务流程的关系数据的仓库(例如,数据库市场营销)。这些数据存储于设计用于分析的结构中(通常是星型结构的变体)。

7数据采掘:

对数据(数据市场或数据仓库)提供完备的算法来识别数据模式。

8数据仓库:

数据的中心仓库、包括来自多种源系统的数据。并支持多种结构。这些数据存储于设计用于分析的结构中(通常是星型结构的变体)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进行商业通信和交易处理。

9企业应用(EA):

对企业来说是基本的应用软件、但并不一定专门用于某个行业。一般来说。企业应用在性质上是“水平”的,例如它们适用于并且被众多不同的行业所使用。

10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通过自动化的业务流程和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客户的链接支持机构的能力和效率。

11基础设施:

实体、概念、进程等。支持并增强系统或予系统的运行。基础设施一般总是定义在特定的范围内,当基础设施用于一个系统或于系统时,定义可能是一个更大系统的内部体系结构。请参考公共基础设施和专用基础设施。

12专用基础设施:

企业内部的专用基础设施。局域网、广域网和电话交换系统就是专用基础设施组件的例子。

13公共基础设施:

企业外部的基础设施、可供大众使用。电话系统、公用设施和Internet均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14讯息应用:

讯息应用是电子邮件和其它应用可以驻留其上的电子化基础设施。电子邮件和日程安排、工作流、语音以及传具均利用讯息应用基础设施来传递信息。利用纸来模拟、可以将电子邮件想象成一封信,而讯息应用则是一种邮寄服务,可以确保信件传递给正确的人。

15可用性:

可持续提供准确的企业服务的能力、由购买这些服务的客户进行衡量。值得注意的是、可用性的定又是作为业务进程的一部分。个人所感知的与系统的交互。例如,在数据库备份期间、电子商店就不能进行订货、这就是不可用,尽管系统还在运作。即使系统的一部分发生故障。但客户仍可订购、这种情况就是可用的。

16可管理性:

监视如性能这样操作计量的能力,并且前瞻性地确保系统的持续运行。为了实现可管理性。系统必须能够测量系统内部所发生的事情,并配备可以防止或纠正可能导致服务中断的情况的程序和工具。

17可伸缩性:

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可以满足业务流程灵活变化的客量需求的能力。因此,无需改变业务流程既可处理更多工作量的系统(系统性能是衡量标准)即可以被认为具有可伸缩性。可伸缩性包含计划内的线性增长、计划外的爆炸性增长。

18安全性:

授权或验证任何个人或企业系统与任何其它个人或企业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的能力。安全性包含可靠,险和数据完整性等。

19NonStop:

“不停顿”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可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安全性。

20NonStop平台:

硬件、硬件支持实用程序、操作系统软件、程序件、应用软件、应用支持实用程序、系统支持实用程序和服务组织并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以不停顿方式运行的整个系统。

21中间件/进程件:

就是提供跨应用业务处理功能的软件、而这些功能是基础应用的补充。从本质上来说。即是使截然不同的应用作为一个集成的套件运行的必要应用程序。是中间件的同义词。

22AcitveAnswers:

是康柏通过Internet提供的一个在线知识中心,可支持客户、VAR、经销商在康柏平台上规划、部署和运营电子商务系统、以确保降低风险、并更快地取得成功。

23系统:

组成和集成到一起的组件集合。可完成一种功能或一系列特定功能。系统的范围随看它所处的环境而变化。系统可以是其它规模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最小的系统就是一个组件。

24解决方案:

电子商务概念范文第7篇

客户关系管理包括一套业务流程和支持系统,它支持企业策略表建立与特定客户长期的有利关系。CRM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吸引新的客户、保持老客户、优化每个客户的业务共享米扩展业务。通过更好地理解个人需求和偏好。有利地增强客户价值交换,从而最终实现发展目标。

2 知识管理:

是用于促进集成方法创建、捕获、组织、进入和使用企业信息资产的规章。这些信息资产可能包括救据库、文档、政策和规程、以及驻留在个人手中尚未获得公开的机密的专门知识和经验。

3 商业情报(BI):

使用业务流程产生或捕获的信息来增强业务流程的运作。BI描述了企业访问和挖掘信息(通常包含在数据库中)以及分析信息的能力、可提高洞察力、加深理解,并促进决策过程。

4 协作:

知识和资源结合未制定更佳的选择、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目的。实际上。协作可以描述为两个或更多人或一个固队利用在线交互能力传送数据和信息的能力。其与众不同的特性是能够用于多对多交互和信息共享的能力。这一特性与电子邮件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互大相径庭。可以将协作看作是用于支持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

5 持续运营:

系统或进程不间断地执行所需任务的能力。具持续是通过系统支持的业务流程的需求进行定义的。它可以应用于服务级别,而不仅仅是该项目睹指的时问。例如,企业流程可能要求系统在运行期问数据不被丢失或破坏、但不一定需要一直可用。所以,只要系统在运作过程中没有丢失数据,系统就是持续的。

6 数据市场:

通常支持单一业务流程的关系数据的仓库(例如,数据库市场营销)。这些数据存储于设计用于分析的结构中(通常是星型结构的变体)。

7 数据采掘:

对数据(数据市场或数据仓库)提供完备的算法来识别数据模式。

8 数据仓库:

数据的中心仓库、包括来自多种源系统的数据。并支持多种结构。这些数据存储于设计用于分析的结构中(通常是星型结构的变体)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进行商业通信和交易处理。

9 企业应用(EA):

对企业来说是基本的应用软件、但并不一定专门用于某个行业。一般来说。企业应用在性质上是“水平”的,例如它们适用于并且被众多不同的行业所使用。

10 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通过自动化的业务流程和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客户的链接支持机构的能力和效率。

11 基础设施:

实体、概念、进程等。支持并增强系统或予系统的运行。基础设施一般总是定义在特定的范围内,当基础设施用于一个系统或于系统时,定义可能是一个更大系统的内部体系结构。请参考公共基础设施和专用基础设施。

12 专用基础设施:

企业内部的专用基础设施。局域网、广域网和电话交换系统就是专用基础设施组件的例子。

13 公共基础设施:

企业外部的基础设施、可供大众使用。电话系统、公用设施和Internet均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14 讯息应用:

讯息应用是电子邮件和其它应用可以驻留其上的电子化基础设施。电子邮件和日程安排、工作流、语音以及传具均利用讯息应用基础设施来传递信息。利用纸来模拟、可以将电子邮件想象成一封信,而讯息应用则是一种邮寄服务,可以确保信件传递给正确的人。

15 可用性:

可持续提供准确的企业服务的能力、由购买这些服务的客户进行衡量。值得注意的是、可用性的定又是作为业务进程的一部分。个人所感知的与系统的交互。例如,在数据库备份期间、电子商店就不能进行订货、这就是不可用,尽管系统还在运作。即使系统的一部分发生故障。但客户仍可订购、这种情况就是可用的。

16 可管理性:

监视如性能这样操作计量的能力,并且前瞻性地确保系统的持续运行。为了实现可管理性。系统必须能够测量系统内部所发生的事情,并配备可以防止或纠正可能导致服务中断的情况的程序和工具。

17 可伸缩性:

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可以满足业务流程灵活变化的客量需求的能力。因此,无需改变业务流程既可处理更多工作量的系统(系统性能是衡量标准)即可以被认为具有可伸缩性。可伸缩性包含计划内的线性增长、计划外的爆炸性增长。

18 安全性:

授权或验证任何个人或企业系统与任何其它个人或企业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的能力。安全性包含可靠,险和数据完整性等。

19 NonStop:

“不停顿”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可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安全性。

20 NonStop平台:

硬件、硬件支持实用程序、操作系统软件、程序件、应用软件、应用支持实用程序、系统支持实用程序和服务组织并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以不停顿方式运行的整个系统。

21 中间件/进程件:

就是提供跨应用业务处理功能的软件、而这些功能是基础应用的补充。从本质上来说。即是使截然不同的应用作为一个集成的套件运行的必要应用程序。是中间件的同义词。

22 AcitveAnswers:

是康柏通过Internet提供的一个在线知识中心,可支持客户、VAR、经销商在康柏平台上规划、部署和运营电子商务系统、以确保降低风险、并更快地取得成功。

23 系统:

组成和集成到一起的组件集合。可完成一种功能或一系列 特定功能。系统的范围随看它所处的环境而变化。系统可以是其它规模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最小的系统就是一个组件。

24 解决方案:

电子商务概念范文第8篇

先来谈谈下周潜在热点电子商务及移动互联网相关概念股的市场机会。由于年中的临近,包括天猫、淘宝、京东在内的多家电商均以不同形式开启年中大促。而随着腾讯和京东的结盟,其与阿里巴巴之间的竞争将趋白热化,同时因移动电商的快速发展,二维码和移动支付也有望成为今年年中大促销的亮点。下周京东6.18购物节无疑是2014年年中促的重要看点,势必对电子商务市场造成较大影响。而阿里巴巴方面于周二在杭州举行新闻会,为年中大促销作宣传,并提出“码”战略,移动支付也将随着移动电商的发展普及而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

笔者建议投资者关注二维码龙头新大陆,该股前期调整较多,因业绩大幅增长,二级市场该股近期逐步盘出底部,有望重拾升势,可短中线重点关注。

移动支付方面,笔者前期重点推荐的同方国芯,在国内电子支付芯片制造方面竞争优势明显,虽然近几周涨幅较大,但考虑到其优秀的基本面和高送转含权,该股有望继续上涨可继续持有。而国民技术作为集成电路制造的潜力股,近期横盘多日,未来有望向上突破,可重点关注。

另外亿阳信通近期与阿里巴巴签订物流合作协议,与京东也有合作关系,具备O2O和信息安全等多重概念可重点关注。而恒宝股份和东信和平作为老牌电子支付概念股,调整后上升趋势良好也可重点关注。而笔者前期建议关注的深圳华强由于具备线上和线下竞争力,其主导的前海深圳电子商品交易所即将推出,向上突破可能大,可中线关注。

世界杯概念股本周相对弱势,市场普遍建议世界杯开幕前抛售相关概念股,原因是利好出尽见光死,但我始终认为,世界杯的炒作还没出现,所谓见光死和出货逻辑上不太合理,在世界杯开幕后配合媒体进行炒作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后市相关概念股有望活跃,可持有或吸纳。前期推荐的中体产业近期一直弱势调整,而60天线支撑明显,中线看经过调整后,有望重拾升势逐步上扬,前期高抛后,可逢低回补,中线持有。

电子商务概念范文第9篇

1.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的概念与模式

电子商务在英文中主要有两个词与之对应:EB(electronicbusiness)、EC(electroniccom-merce)。EC又称狭义的电子商务(亦称电子交易),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成员国讨论电子商务的政策性文件中就使用EC。EB又称广义的电子商务(亦称电子业务或电子商业),由IBM公司于1997年第一次正式使用,是许多IT企业和学者支持的观点。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认为:电子商务是信息的电子交换,从而支持和管理商务活动,包含企业间、企业和消费者间的商业交易。国际商会则认为:电子商务是指对整个商贸活动实现电子化。

成功的电子商务模式必定是依托技术创新、符合商务规律的运作模式,必定具有相同的特性,能够体现相同的理论框架,即立足于电子、商务和管理手段三方面。在管理上,做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在商务结构上,做到快速灵活响应、资源整合、内外协作、快捷运作、提供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在技术架构上,做到依托互联网、拥有配套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三方面互相支撑、融合贯通,企业才能成功。

(2)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的优势

第一,交易虚拟化通过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进行的贸易,贸易双方从贸易磋商、签订合同到支付等,无需当面进行,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完成,整个交易完全虚拟化。

第二,降低交易成本

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传递的成本相对于信件、电话、传真而言较低,另外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不同模式还可以降低其信息成本、中介费用、广告、发放印刷品的费用、文件处理费用及店面的租金费用等。

第三,减少中间环节

电子商务克服了传统贸易方式费用高、易出错、处理速度慢等缺点,极大地缩短了交易时间,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让整个交易变得非常快捷与方便。

第四,交易透明化

电子商务中的双方从洽谈、签约以及货款的支付,交货通知等整个交易过程都在电子屏幕上显示,所以显得比较透明。

2.数字档案馆服务概述

芬兰服务质量管理专家克里斯蒂·格鲁诺斯认为,服务一般是以无形的方式在顾客和服务员工、有形产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可以解决顾客问题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所谓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数字档案馆利用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等现代技术从事档案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递和提供利用等一系列活动,以达到“为档案信息用户提供所需数字档案信息产品和服务、满足档案信息用户解决现实问题的档案信息需求”目的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数字化多媒体档案信息进行收集和规范性加工,以及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档案信息知识增值,并提供网上数字档案信息存取服务的活动过程。

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特点:

(1)数字化信息资源丰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

在数字档案馆中,亦即在网络环境下,其信息资源包括数字化的传统载体档案、移交的电子文件、各类网页、数据库、电子书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网内的信息资源。呈现出数字化、多媒体、跨时空、跨专业等特点,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

(2)数字档案馆馆藏模式发生变化,提供网上数字档案信息为服务手段

由于数字档案馆的馆藏载体和馆藏结构发生了变化,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从以传统的收藏和手工服务为主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检索和现代化的服务为手段,进行信息服务。因此档案工作者在做好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和信息服务工作的同时,还需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检索、研究和服务上来。

(3)信息服务日趋多元化、一体化传统档案馆的信息服务主要是提供文本类文献和事实性问题的解答等。而数字档案馆中,同信息资源多元化相对应,数字档案馆的用户欲从其信息服务中获得的信息亦不再仅满足于传统服务中的文本、事实和数据信息的需要,而是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网络信息、多媒体信息和相关的知识。

(4)信息服务对象的社会化

传统档案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总是处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都有自己特定的服务对象和相对集中、稳定的用户群。数字时代的档案馆,是一种以计算机和网络联系起来的分布式的数字档案馆群。每个档案馆都是这个分布式数字档案馆群的一个结点,人们可以在网络上使用任一个加入数字档案馆群的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

3.电子商务理念对数字档案馆服务的影响

电子商务带来了办公模式的转变,是传统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化的产物,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补充力量。这个信息化和电子化趋势给人们的社会活动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数字档案馆中的电子商务有着显著的行业特点,它在依托网络进行数字化信息的搜集、保存和传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的提供、资金的收付和商品的传递,即数字档案馆与档案用户之间存在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这里的信息流是指数字档案馆对馆藏的揭示、索引、文摘、目录等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提供、检索、利用、技术说明及在线数字信息的需求利用信息等,还包括各种信息服务的收费内容、订购信息、付款通知以及数字档案馆与其交易对象的支付能力和支付信誉等;资金流主要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物流是指数字档案馆的数字信息、增值信息及权益授予的相对“虚拟”信息的流动过程。

(1)数字档案馆业务活动的开展需要电子商务的支持

数字档案馆提供的是一种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网络作业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的高效率提供相应的服务是必然的。

数字档案馆应该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支持下,利用电子商务交易系统以拓宽业务工作的范围、优化数字档案馆的业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工作水平。

数字档案馆通过实施电子商务方案,积极面向用户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及时为用户开通网上订购和付费浏览等业务。这样,既能降低档案信息收集及传播业务工作的成本费用,又能使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在数字档案馆与档案用户之间形成服务提供方与服务消费方的良性循环。

(2)数字档案馆中电子商务服务的意义

数字档案馆应借助电子商务实现档案信息服务商品化、市场化,不仅可使档案利用者获得档案信息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档案信息流通更自由,而且可使档案利用者在线购买档案信息商品,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比亲自到档案馆所付的交通费和复印费等费用要少得多。电子商务的开放性、高效性、互动性会改变档案信息的相对封闭状态,促进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使档案利用者与档案工作者的交流更方便、更直接。档案利用者可以获得更符合条件的档案信息商品,其需要在电子商务的条件下可以得到更大的满足。

从档案馆的角度讲,应用电子商务将会改变档案馆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档案工作的重点将转移到提供利用上。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将会引入档案馆,这有利于提高档案馆的工作效率,使档案工作的实际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提高档案事业的社会地位。电子商务的收益可弥补档案馆和档案网站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使档案馆和档案网站有条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数字档案馆中的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给数字档案馆带来商机与活力

如今的“电子商务”通常用“电子商务系统”来表示,它是经Internet及Intranet技术为网络连接平台,用户在此平台上进行商务化的信息活动,这种信息活动涵盖社会各个领域,包括各类图书馆的数字化、电子化信息。

在电子商务氛围下,具有事业性、公益性、福利性等特点,注重社会效益的传统档案馆固有的信息服务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僵化体制,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操作流程是档案馆生存与发展的宗旨所在。众所周知,互联网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一般都存在于商务联机数据库,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一旦进入系统,其检索的简便、及时、友好和高效是传统意义上的档案馆无法相比的。

2.数字档案馆中的电子商务服务方式

(1)付费查档

付费查档是指用户需缴纳一定的费用便可查询数字档案馆的某些数据化资源,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一种服务,也是目前数字档案馆提供最多的一种电子商务服务。这样既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又能对档案馆的物质投入给予合理的补偿。

(2)在线交易

数字档案馆的在线交易,即指数字档案馆通过网络进行的销售行为。如数字档案馆通过网络向用户出售电子档案信息、音像制品、档案编研成果、编辑成册的相关资料及定制的个性化产品等在线服务。

(3)联合编目

就是指各档案馆根据联合编目的程序将自己的馆藏资源进行编目,然后上载到中心数据库,或者从中心数据库下载所需的档案资源记录纳入到本地的数据库,以组织编制各种门类、载体的联合目录,其间的费用结算完全通过网络来进行。联合编目能更有效地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4)增值服务

档案馆拥有一支专业的档案咨询、查档和编研队伍,善于将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加工,能够更加有效地满足各类用户的特定需求,还能根据自身拥有的网络资源优势和检索技术进行跨行业、跨专业的查档,其成果凝聚了档案人员的智力劳动,属于增值信息。在电子商务条件下,这类服务具有广阔的开拓空间,市场潜力巨大。

三、电子商务理念在数字档案馆服务中的应用前景

信息已成为重要的商品。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服务不可避免地要朝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因其广泛性、充分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而比传统的信息服务更具优势。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其优势更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它可以消除信息壁垒,促进理想市场环境的形成,从而有助于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它使得商务流程透明化成为可能。

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实现电子商务化,就是要把用户关系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资源规划管理系统等与档案业务过程相关的系统紧密集成,并把它们全部延伸到互联网上,让用户和档案人员通过互联网,在档案馆内外部实现互动的、实时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同时,通过档案馆信息链的整合,让用户和档案人员能够从单一的渠道访问所需的个性化信息,利用这些个性化信息做出合理的业务决策并执行这些决策,向用户提供定向服务,实现档案馆内部员工知识的创新和共享,最终赢得商务机会和经济效益。

电子商务概念范文第10篇

关键字: 税收协定 电子商务 营业所得 常设机构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概念的适用问题

常设机构原则是目前各国在避免国际双重征税协定(以下简称双重征税协定)中普遍采用的协调缔约国双方在跨国营业所得上征税权冲突的基本原则。根据此项原则,缔约国一方对缔约国另一方企业来源于其境内的营业利润行使属地课税权征税,是以缔约国另一方企业在其境内具有某种特定的物理存在(physical presence)——常设机构的存在为前提的。这种常设机构的存在可能由于企业的某种固定的营业场所或设施构成,也可能因企业通过某种特定的营业人的活动而构成。(注:关于构成税收协定意义上的常设机构的固定营业场所、设施和营业人活动所应具备的要件内容,参见廖益新主编:《国际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P176-178,189-197))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共同建议的常设机构原则表明,常设机构这种特定的物理存在,是缔约国另一方企业在缔约国一方境内从事实质性经营活动的客观标志,构成缔约国一方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优先征税的充足依据。

然而,跨国电子商务是处在不同国家境内的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或国际互联网进行的商业交易,与传统的商业交易方式相比,它具有直接性或称为非中介化的特点,尤其是在线交易(on-line transactions) 情形下,位于不同国家境内的交易双方直接在计算机上通过互联网进行询价谈判、订货、付款和交货等交易行为,数据化商品的存在和便捷低廉的通讯成本,使得传统的通过在东道国境内设立营业机构、场所或委托营业人来开展经营活动的营业方式,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缔约国一方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开展营业销售活动,按照前述构成常设机构的物的因素或人的因素的要件判断,很难认定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设有常设机构。

首先,在一般情况下,跨国电子商业销售活动是通过互联网络和销售商设在东道国境内某个服务器上的交互式网址(interactive web site)实现的。这种网址实质上是由数据和应用软件构成的一种计算机程序,具有易于移动的特点。居住在缔约国一方的销售商可以对设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的某个服务器上的网址进行设计、修改,或将网址从一个服务器上转移到另一个服务器上。位于缔约国另一方境内的客户通过计算机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讯协议联系,可以访问该网址并利用网址的应用软件进行订货和支付。按照前述构成常设机构的因素——某种固定的营业场所或设施应具备的要件,上述服务器上存在的网址由于只是应用软件和电子数据组合而成的一种计算机程序,它虽具有可视性,但并非某种有形体的场所或设施,无法满足营业场所所要求的物理存在特征。同时,网址具有易于操纵转移的特点,也难以符合构成常设机构的营业场所或设施所要求的地域上的固定性和一定程度上的持久性条件。

其次,网址所在的服务器虽然可视为一种有形体的设备,但在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中,位于东道国境内的服务器通常并非是居住在东道国境外的销售商所有的或专属使用的,而是东道国境内的网络服务供应商(ISP)所设置和管理的。境外销售商只是在ISP的服务器上租用一定的磁盘空间建立自己的网址,ISP的服务器同时也供其他客户租用来设置各自的网址。因此,这类情形下的服务器由于并不处在境外销售商的支配控制下,不可能构成境外销售商在东道国境内的营业设施;而实际支配和管理该服务器的ISP由于非仅为境外销售商提供维持网址的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客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而且ISP通常无权以境外销售商的名义谈判签订合同。按照两个范本规定的构成常设机构的人条件,这类情形下的ISP也不可能构成境外销售商在东道国境内的常设机构。

在现行的跨国营业所得国际税收分配原则下,常设机构的存在是跨国营业所得来源地国行使课税权的前提条件。而上述跨国电子商业交易的特点,说明按照现行的两个范本规定的常设机构构成要件,缔约国一方企业通过互联网络在缔约国另一方进行营业销售活动,很难被认定为构成设有常设机构。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发展和跨国电子商业交易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迅速提高,一个新的国际税收分配法律问题摆在国际税法学者们和各国财税部门面前:传统的也是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和原则能否继续适应于协调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的征税权冲突?是要彻底抛弃这一传统的概念原则另寻新的来源国课税依据,还是应对这一概念构成要件进行相应的调整修订,使其能够继续适用于在居住国和来源地国之间合理地分配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的税收权益?对此问题,国际税法学界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税务部门提出了各自的政策主张和对策方案。

二、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概念适用问题的对策方案

面对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对现行的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的冲击和挑战,各国政府、有关的国际组织和国际税法学界在分析和研究电子商务引起的各种国际税收法律问题的过程中,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对策方案。

1.彻底的变革方案

鉴于像常设机构这类传统的国际税法概念和规则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课税存在着诸多问题,税收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采取根本性的变革方案,即建议在所得税和增值税之外,针对电子商务交易另行开征新的税种,通过这类新的特别税的征收来解决电子商务交易的国内和国际税收分配问题。这类根本性的变革方案包括加拿大税收专家阿瑟•科德尔(Arthur J•Cordell)和荷兰学者卢•休特(Luc Soete)等人提出的对网上信息流量开征“比特税”(bit tax)[2][3];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杰姆斯•托宾(James Tobin)建议的以网上交易的货币支付流量为对象征收的“交易税”(transaction tax),以及其他学者主张的与基础通讯费用相联系的电讯税(telecoms tax)和对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开征计算机税(PC tax)。[4]

主张开征新税种来解决问题的学者们强调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区别于传统的物质经济的技术特点,以及它们的发展对各国税基的影响。他们认为传统的税种机制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社会销售体系的变革,必须针对数字经济的特征,以新的税收机制替代基于物质商品和服务增值的税收机制,才能达到税负公平、节约网络资源和提高征税效益的目的。

这类主张对电子商务开征新税的激进的对策方案,虽然能够较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技术特点,具有容易认定、操作简便和能有效地防止纳税人逃避税行为等优点,但它们有明显的共同缺陷。首先,将使网络通讯这一新的媒介承受额外的税负,造成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之间税收差别待遇,从而可能阻碍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效益的充分发挥。其次,这类新税种的征税对象,如比特税针对的经过网络传输的计算机数据流量和交易税课征的网上货币流量等,尽管容易认定和能够准确计量,但它不像收入或消费额那样代表反映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能力,并不构成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良好基础。换言之,互联网用户收发的数据数量的多少,并不标志着其收益价值或财富数额的大小,以此作为课税对象标准,不能体现量能课税、合理负担的税收基本原则。由于针对电子商务另行开征新的税种存在着上述缺陷问题,这类根本性的改革方案并没有得到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的认同支持,而美国、加拿大和荷兰等国则对这类建议主张持明确否定的态度。(注:美国财政部税收政策研究室认为,“税收中性原则排除对电子交易开征新税种或补充性税收,而要求税收制度对相似的所得同等地加以处理,不管所得是通过电子手段或现有的商业渠道取得的。”参见[5]。)

2.保守性的方案

与前述激进的改革方案截然相反的是美国、加拿大和荷兰等国财税部门所持的保守性的政策方案。这种方案认为,包括常设机构概念在内的这些传统的税收管辖权概念规则,已历时多年并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且实践证明它们能有效地协调居住国和来源地国的税收权益冲突,不应轻易放弃和破坏国际税收中的这一宝贵遗产。虽然这些传统的概念、规则面临着电子商务的挑战,但它们仍有足够的弹性可以解决适用的问题。正如美国财政部税收政策研究室在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某些问题最初看来似乎难以用现有原则加以处理。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则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现有的某项或多项原则比它们表面看来有更多的弹性。尽管技术进步了,这些原则仍然可以适用。”[5]因此,这种保守性的对策方案主张在继续保留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概念范围的解释和技术调整,使它们能继续适应于对跨国电子商务所得的课税协调。

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极力主张上述保守的对策方案,并非完全出于它们所宣称的珍视长期以来各国在国际税收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一致的法律文化遗产的动机,而是背后有其更为深刻的经济利益原因。美国等发达国家凭借雄厚先进的电讯技术优势,在跨国电子商务方面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多处于电子商务的净出口国地位,发达国家境内的各种规模的IT公司每年通过网络交易可获取丰厚的海外销售利润。由于前述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在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情形下,很难认定缔约国一方企业通过网络交易方式在缔约国另一方销售商品或服务会构成常设机构存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这个问题主张传统的常设机构概念规则应尽可能地保留继续适用于对电子商务交易的课税,其结果显然将会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限制那些电子商务净进口国对非居民的跨国电子商务交易利润的征税权,而使作为居住国的电子商务净出口国在国际税收权益分配上取得更大的份额。这种保守性对策方案背后隐藏的尽量扩大居住国对跨国电子商务所得的征税权的利益动机,在美国财政部税收政策研究室的研究报告的下述文字内容中,已有清楚的表述:“新通讯技术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可能要求给予居民税收管辖权原则以更高度的重视。……在传统的所得来源概念已难以有效适用的情况下,纳税人的居民身份最可能成为确认创造所得的经济活动的发生地国及该国对该所得有权优先征税的方法。……因此,美国的税收政策已经认识到,由于传统的来源规则失去其重要性,居民税收管辖权可跟进并取代它们的地位。”[5]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经合组织下属的税务委员会,已经循着上述保守性的对策方案,在不修改现行税收协定中常设机构概念定义的条件下,开始就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活动是否构成常设机构问题作出解释说明。该委员会下设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第一工作小组,从1998年10月开始研究考虑在经合组织范本第5条的注释中,增补对现有的常设机构概念如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适用的解释说明。第一工作小组拟定的建议报告《电子商务中常设机构定义的适用说明——关于范本第5条注释的修改》,已于2000年12月由税务委员会通过后正式公布,并将经过相应程序增补进经合组织范本第5条注释第42段中。

这一报告文件完全是依照现行的构成常设机构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所须具备的要件标准,来解释说明非居民的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可能在来源国构成常设机构存在的情形。根据该报告文件的观点,非居民企业只有当其在来源国境内拥有完全受其支配控制的计算机设备(如服务器);并通过该计算机设备实施全部或部分营业性质的活动,才可能构成常设机构存在。如果它仅是通过位于来源国境内的其他人(如网络服务商)支配的服务器上设置的网址提供访问安排,不应认定其在来源国设有常设机构。因为构成网址的软件和数据只是储存在计算机内,不具有任何有形的营业场所和地点,企业在来源地国没有有形的存在。[6]另外,非居民企业的网址本身不属于协定范本第3条第5款规定的“人”,不可能成为营业人类型的常设机构。而将自己支配控制的服务器上的硬盘空间提供给非居民企业设置网址使用的网络供应商,由于本身有其独立的业务范围,并且无权以非居民企业的名义对外签订销售合同,也不可能构成非居民企业在来源国境内的常设机构。[6]按照上述解释,缔约国一方居民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方式从事跨国营业活动,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形下(即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拥有自己专用支配的服务器),才可能构成常设机构存在。显然,这样一种保守性方案实行的结果,大不利于实际处于电子商务进口国地位的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税收权益,它们的来源地课税权受到更大程度和范围的限制,在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权益分配上仅保留了微小的份额。因此,这种显失公平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看来,是很难认同接受的。

3.预提税方案

鉴于保守性方案主张的现行常设机构概念原则继续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的结果,不能合理地平衡来源国与居住国的征税权益,美国著名的国际税法教授多恩伯格(R.L Doernberg)主张对跨国电子商务的营业所得,应像现行税收协定中对跨国股息、利息等投资所得一样,采用由来源地国一方优先课征预提税的方式,以解决现有的常设机构原则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将导致的来源国与居住国之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失衡问题。按照这种预提税方案,位于缔约国一方境内的互联网交易的买方在向居住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的卖方支付货款前,应在每次支付的款额中代对方先行扣缴一定比例的税款缴纳给所在国政府。由于预提所得税具有预先支付不扣除成本费用的特点,来源国适用于电子商务的预提税税率应限定在较低水平,以保证居住国方面在来源国优先征收预提税后,仍有一定的税收利益。[7]Doernberg认为,这种预提税的方案“简单、公平而且可以执行”,能充分保证来源国的征税权,同时,跨国纳税人在来源国负担的预提税可以在居住国得到抵免,也避免了国际重复征税。

对预提税方案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这种方案将营业所得这种积极性质的所得和消极性的投资所得一样处理,采取预提税方式征收所得税,不考虑纳税人的成本费用因素,容易导致对纳税人的不合理的没收性征税(confiscatory levy),与各国现行所得税法对营业所得普遍实行按所得净额征税的作法相悖。预提税是一种粗糙的所得税课征方式,难以体现税负公平,所得税发展的国际趋势是尽可能地减少和缩小预提税的适用范围。对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所得适用这种粗糙的所得税课征方式,不利于电子商务这种新的交易方式的发展。

4.虚拟常设机构的方案

虚拟常设机构的方案(virtual permanent establishment)是阿尔维达•A•斯卡尔(Arvid A.Skaar)教授和卢•希内肯斯教授(Luc.Hinnekens)等人所提倡的解决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的方法。他们反对保守性方案所主张的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应继续适用于电子商务课税的观点,认为继续适用现行的常设机构定义将导致网址的所有人仅受其居住国课税,除非他自己愿意在居住国境外的来源国拥有一个常设机构。随着国际商业活动的流动性愈趋增强,那些要求在某个特定地点具有某种物理存在至少达到一定期限的税收规则就愈显得不适应。[8]常设机构原则的营业场所要求极大地限制了来源国对电子商务的课税权,这样的结果违背了常设机构原则实质上体现的“经济忠诚”(economic allegiance)理念。因此,在社会经济活动由传统的物质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化过程中,他们主张对电子商务进行来源地征税时适用的常设机构概念规则应降低要求,尽管非居民企业在来源地国没有某种有形的固定营业场所或设施存在,但只要它们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和电子手段,在来源国境内持续进行实质性的营业活动,与来源国领域产生了紧密有效的经济联系,即可以认定其在来源地国设有“虚拟常设机构”,由此产生的营业所得应受来源地国的优先课税。构成这种“虚拟常设机构”存在的征税连结点的主要因素包括:(1)企业通过网址进行的活动构成来源国税法规定的营业性活动;(2)这种营业活动必须是持续性地,对企业本身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3)这种营业活动不属于税收协定范本第5条第4款规定的准备性或辅活动范围。

相对于保守性的方案而言,虚拟常设机构方案从常设机构原则的本质涵义出发,更强调的是在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下纳税人与来源地国是否构成了实质性的经济联系,反对以传统的物理性的机构、设施或场所等有形存在的概念要件,作为衡量判断电子商务条件下非居民纳税人是否实质性参予来源国经济生活的客观标志,它主张在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情形下,对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中那类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个固定的地理位置上有一定的物理存在(physical presence)的构成要件,应予修改、放弃,注意综合有关事实情况,从营业活动的功能作用标准来认定非居民纳税人在来源地国是否从事了实质性营业活动,构成虚拟性常设机构存在。这显然有利于扩大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在更大程度上能够在电子商务净进口国和净出口国之间实现税基的公平分享。与前述激进的开征新税种的变革方案相比,它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常设机构概念规则,只是主张在适用于电子商务交易环境下对这些传统的概念规则进行相应的修改调整,使之适应于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税收合理分配的客观需要,并不至于对现行的国际税收法律体制产生激烈的冲击。

然而,主张虚拟性常设机构方案的学者们,目前对构成来源国对非居民电子商务营业所得行使管辖权征税的连结点,尚未能提出一个明确、统一和具有较好操作性的标准。这是此种方案未能得到国际社会重视和进一步研究其可行性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常设机构概念适用问题的对策思考

中国的信息产业起步时间较晚,国内企业界对互联网的商业应用,现阶段主要还处在商情信息和进行广告宣传阶段,真正通过网络实现交易洽谈、订货、交货和支付整个商业交易流程的数量规模还较小。但是,电子商务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并不意味着跨国电子商务引起的国际税收法律问题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遥远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网络通讯安全技术和网上支付技术的完善成熟,互联网电子商务在中国今后几年内,必然也和发达国家一样获得飞速的增长,跨国电子商业交易额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迅速提高。如果我们不是尽早地重视和研究解决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分配问题的对策措施,政府将面临着贸易额增长而税基萎缩、财政收入流失的危险。更为紧要的是国际社会正在酝酿讨论跨国电子商务课税的国际规则,少数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正利用它的在经合组织和WTO中的地位和影响,积极推动和先声夺人以求在这方面形成一套有利于维护和扩大其权益的国际税收分配规则。在这种情势下,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应加紧对解决电子商务各种税收问题的策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制定信息时代新的国际税收法律规则。否则将如有些学者所预计的那样,“发展中国家可能除了默许这些变化之外,没有其他选择。”[9],最终只能落后和被动地接受不合理的既定国际规则。

具体到跨国电子商务的常设机构原则适用问题上,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考虑到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仍将处于电子商务净输入国地位这一实际情况。在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的国际税收分配问题上,继续坚持强调电子商务净进口国的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制订解决问题的对策的基本出发点,这也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其次,应该清楚地看到跨国电子商务对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规则的挑战,实质上是虚拟的网络空间对适应于有形的物理空间的征税规则的挑战,而且这种挑战具有根本性质。建立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商务交易,具有直接性和非中介化等特点。销售商足不出户即可向网络涉及的全球顾客提品和服务,无须在来源国境内设立营业机构、场所或委托人从事营业。因此,我们应该突破以非居民在境内具有某种固定的或有形的物理存在为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前提的传统观念,寻求更能在网络信息技术时代条件下反映经济交易联系和营业实质的来源地课税连结因素。只有循着这样的思路,才能找到公平合理地解决居住国与来源国在跨国电子商务所得上税收权益分配问题的方案。由于跨国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的电子空间市场内运行的,局限于在传统的固定或有形的物理存在概念标准内寻找来源国对跨国电子商务所得的征税连结点,其结果只能是使来源国对跨国电子商务所得的征税权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受到限制,难以实现国际税收权益分配的公平均衡。这一点从前面述及的经合组织税务委员会2000年12月的《电子商务中常设机构定义的适用说明—关于范本第5条注释的修改》文件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

再次,常设机构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启示我们,现行的作为协调居住国与来源国在跨国营业所得征税权益冲突的平衡器的常设机构概念,本身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也是随着跨国经济交易活动的范围和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10](P72-76)当从事跨国营业活动的形式不再局限于非居民纳税人直接在来源国设立固定的营业场所机构,而是同时也广泛地采用授权在来源国境内的居民企业或个人进行营业活动的情形下,常设机构概念也由原先的仅限于固定营业场所,扩展到同时包含特定的营业人活动为构成要素。在跨国工程承包作业、技术咨询服务和近海石油开采这类具有流动性作业特点的经济活动成为一种普遍的国际交易现象时,我们又看到在这类跨国交易行为的常设机构认定方面,以作业活动的时间延续性取代固定的地理位置要求,成为现代各国双边税收协定的一个变化趋势。国际税收协定中的常设机构概念存在的本质意义和作用,在于标志非居民纳税人的跨国经济活动与来源国存在着持续的而非偶然的,实质性的而非辅的经济联系。在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一种跨国经济交易的重要方式的时代,由于现有的常设机构概念中要求的固定的、有形的物理存在标志,已失去标识上述这样实质性的经济联系的价值作用,这个国际税法概念内涵和外延,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网络商务的特点和交易模式的变化而相应地丰富和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在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的国际税收协调方面,如果要继续保留使用常设机构这一国际税法概念形式,作为来源地国一方对非居民纳税人的跨国营业所得行使课税权的“门槛”条件,就必须对这一概念现有的内涵要件在适用于判定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是否构成常设机构问题上,作出必要的调整修订,取消其中有关“固定的场所、设施”以及“人员的介入”等物理存在要件的限制要求。在互联网构成的虚拟市场空间内,交易主体的存在、交易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都是通过网址实现的。因此,非居民的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活动是否在来源地国构成常设机构存在,应视其网址所具有的功能作用,以及其通过网址实际从事的活动性质、数量规模和交易活动的延续性,来综合判定该非居民与来源地国是否存在着实质性的经济联系。在判断非居民通过其网址实施的营业活动是否构成与来源地国存在实质性的经济联系方面,可以借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电子商务示范法》中采用的“功能等同”方法,根据网址是否实际发挥了与固定、有形的机构、场所或营业人同样的功能作用来认定。具体地说,应该针对某个非居民设置的网址的运用情况,综合采用以下三项标准来判定其是否构成在来源地国设有常设机构:

首先是网址活动的时间延续性标准,这是指非居民的网址在互联网上活动存续的时间期限。它标志着网址的主人于一定期限内在互联网构成的虚拟市场上的主体存在,位于来源国境内的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点击相应的网址访问该网页进行交易。至于网址是否是设置在位于来源国境内的某个服务器上,并不影响该网址构成常设机构存在。因为网络空间本身就是无国界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宽带通讯网络的广泛运用,纳税人的网址是设置在来源国境内的服务器上或是其居住国甚至第三国境内的服务器上,对访问该网址的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而言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但国际税收协定中应该对可能构成常设机构存在的非居民支配的网址在互联网上存续的时间,设定一个最低期限。这个期限的长短,可以参考联合国范本或经合组织范本中,有关建筑安装工程和与此相关的劳务和技术咨询服务活动构成常设机构存在的期限规定,如6个月和12个月,具体期限可由缔约国双方在协定中确定。网址活动存续的时间低于此期限标准的不构成常设机构存在,超过期限标准的则应结合后面将要述及的其他标准来判定是否构成常设机构。规定网址活动的最低期限标准的意义,在于排除非居民短暂或临时性地通过网址实施某些营业活动在来源地国构成常设机构的可能性,因为这类短期的和临时性的营业活动并不足以构成非居民与来源地国之间存在实质性的经济联系。另外,明确设定一个最低期限标准,有助于提高征税效益,便于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协定的工作中易于掌握认定和取得国际间的协调一致。

其次是网址活动的营业性标准,即非居民是否通过该网址实施了其全部或部分的营业活动。此项标准强调的是网址实际从事的活动内容的性质是否属于非居民纳税人本身的营业范围内容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这种活动是否在该非居民纳税人的赢利过程中具有重要或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非居民通过其网址从事的仅是一些准备性或辅的业务活动,例如为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广告宣传,收集市场信息和客户反馈意见,提供不属于本企业营业对象范围的其他信息资料等,由于这类性质的活动对纳税人的赢利并不起直接作用,尽管网址活动存续的时间超过了上述税收协定中规定的最低期限,但不足以表明非居民纳税人与来源地国构成了实质性的经济联系,不能认定构成常设机构。如果非居民通过其网址从事的是提品和服务这样的具有实质性营业性质的业务活动,只要这样的网址活动延续超过规定的期限标准,在同时满足下述网址功能的系统性标准的条件下,应该认定其构成常设机构存在。

第三项是所谓网址功能的系统性标准,这是指非居民控制的网址是否具有完成全部交易或主要的交易环节的功能,并且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际发挥了这样的功能作用。一项交易的完成,通常需要涉及交易的磋商(包括要约和承诺)、签订销售合同或接受订单、产品或服务的交付和提供,以及价款的收付等这样一些主要的交易环节。如果非居民的网址具备履行完成全部的交易环节或其中主要的某些交易环节的功能,并且针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质性地发挥了这样的交易功能,即可认定该网址的活动符合此项功能系统性标准要求。如果网址仅具有执行某些次要的交易环节的功能,或该网址虽具有完成全部或主要交易环节的功能,但并未具体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质性地发挥这样的功能,则均不能认定该网址的活动构成常设机构存在。而所谓非居民的网址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质性地发挥了履行全部或主要交易环节的功能,是指非居民纳税人通过其网址与来源国境内的客户完成的交易额、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价值金额、或取得后者支付的价款数额,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在这方面国际税收协定应定出适当的量化标准,如在6个月或12个月内达到或超过一定金额,便于缔约国税务机构在征税实践中掌握执行。

非居民纳税人通过在互联网上设置的网址从事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只有在同时符合了上述三项标准的情况下,才可认定其与来源地国存在着实质性的经济联系,构成国际税收协定意义上所指的在来源地国设有常设机构,从而使作为来源地国的缔约国一方依照税收协定中的常设机构原则,有权对非居民纳税人从来源国境内客户支付取得的营业所得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征税。笔者认为,采用内涵上述三项标准的常设机构概念,能够避免传统的常设机构概念继续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造成的国际税收权益分配严重失衡问题,容易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所接受。

最后应该补充说明的是,上述这样的常设机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仅是针对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产生的跨国营业利润的国际税收协调而适用的法律概念,并不排除对非居民纳税人通过传统的商业交易方式获取的跨国营业所得,继续采用现行的以某种物的因素或人的因素构成的常设机构概念。因此,解决国际税收协定中现行的常设机构概念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课税问题的合理方案,应是在此类双边税收协定有关常设机构定义范围的条款(如两个范本的第5条)中,具体针对电子商务交易方式情形,增设一项包涵前述三项标准的网址构成常设机构的条文规定。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既不会破坏或抛弃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在跨国营业所得的征税权冲突协调上达成的国际共识,又能够实现在新的商业交易方式下产生的此类跨国所得的税收利益国际分配的基本均衡。

【参考文献】

[1] 廖益新.国际税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ARTHUR J.CORDELL.New Taxes for a New Economy[EB/OL]..

[4] LUC HINNEKENS.Looking for an Appropriate Jurisdictional Framework for Source-State Taxation of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Commerce in Twenty-first Century[J].Intertax,vol.26 Issue 6-7,1998

[5]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OFFICE OF TAX POLICY.Selected Tax Policy Implication of Global Electronic Commerce[J].Intertax,vol.25 Issue 4,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7.

[6] OECD COMMITTEE ON FISCAL AFFAIRS.Clarific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ermanent Establishment Definition in E-Commerce:Changes to the Commentary on Article 5[EB/OL]./daf/fa/material/mat-07.htm.

[7] R.L.DOERBERG.Electronic Commerce and International Tax Sharing[J].16 Tax Notes International 1013,March 30,1998,LEXIS/NEXIS,Fedtax,Library TNI File,TN 160.

[8] ARVID A.SKAAR.Erosion of the Concept of Permanent Establishment:Electronic Commerce[J].Intertax,vol.28,Issue 5,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0.

[9] [韩]李昌河.电子商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税收收入分配的冲击[J].税收译丛,2000,(2).

上一篇:英语词汇学范文 下一篇:对外贸易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