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22:27:44

电脑技术论文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一、有利于提高备课的速度

运用电脑技术进行备课可以摆脱手工书写教案的种种苦恼,避免重复性抄写的简单劳动,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和教法。在备课中充分利用电脑字处理软件(如WPS2000、WORD2000等)上的各种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文字输入的速度。常见的做法如下:

1、根据各学科教案的基本格式,利用字处理软件中建立一个模板文件,在模板文件中输入教案中的一些固定的内容(如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和字体段落的格式,每次备课时先打开该模板文件,然后即可填上教案中的具体内容。

2、利用电脑字处理软件的词组(包括驻机的和自定义的)、复制、查找、替换和插入等多种功能,输入教案中本学科常用的术语、重复性的文字和图形图象,能明显地提高输入速度。

3、充分利用以往存入电脑的备课资料,在备课时对旧教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会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劳动。

4、在利用电脑备课的过程中,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建立有关备课内容的资料库,在备课中直接调用,将为教师的备课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有利于精选习题和试题

选择典型的习题和编制各类试题也是备课中比较繁琐的工作。利用电脑具有信息存贮量大和处理信息速度快的特点,在备课中建立学科习题库,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学中的需求。

学科习题库的建立可以按照知识点内容、能力要求层次和试题难度等有关指标进行分类存贮和管理,在备课时进行快速浏览和选择,从而方便地获得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如果利用电脑中的题库进行各类考试的命题工作,不但会使命题过程质量高速度快,而且还能够轻松地制成清晰美观的试卷。

在建立各学科的习题库时,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自己的教学个性,构建一个基本的模块体系,具体的试题内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积累和完善。我在建立习题库的主要途径为:一是在教学实践中精选的题目不断输入到习题库系统中,二是在市场上购置的一些优秀的教学习题库软件,三是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通过下载或与同行交流获得有关试题。

三、有利于课堂教学过程的现代化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投影、录音录像和电脑等电教媒体,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和快捷,有效地促进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利用电脑备课可以充分发挥各种电教媒体的功能。

投影片是一种运用广泛的电教媒体,而手工制做投影片耗费时间长且效果欠佳。利用电脑技术制作投影片,不但速度快还可以长期保存重复使用,并且能获得手工绘制投影片无法产生的效果。在制作过程中可利用有关软件(如超级解霸5.5)从VCD、录像片中裁取图像素材,或用扫描仪、数码相机采集图像素材,再运用图文处理软件(如PhotoExpress3.0、Photoshop5.0)对图形的色彩、亮度、对比度、大小和方向等方面进行修改、调整和编排,利用文字工具添加文字,然后通过彩色喷墨打印机即可打印出精美的投影片。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它对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备课中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如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frontpage等)制作CAI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定的输出设备(如大屏幕投影仪、彩电等)或网络课室展现给学生,可以实现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的同步输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课件强大的动态模拟功能和人机对话双向交互的优势,使学科教学的内容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达到传统教学媒体无法实现的效果。教师只有学会运用电脑技术进行备课,才能利用好信息化环境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并选用或开发适合自己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的CAI教学课件,实现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四、有利于对教学反馈信息的分析和统计

对教学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各种考核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是了解教学效果和掌握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及时而准确地统计有关数据资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反思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传统的纸笔加计算器的手工操作方式,不但速度慢错误率高,而且难以进行各种数据的准确分析和跟踪对比。利用电脑的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2000、Access2000等)进行学生考试成绩和有关资料的分析统计,不但速度快正确率高,而且可以十分方便地对考试成绩及有关资料的各种数据(如难度系数、区分度、标准差等)进行统计分析,对统计资料的保存、查找和跟踪对比也十分方便,从而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改革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五、有利于备课资料的保存和交流

优秀的备课资料是学校教学中的重要财富,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备课资料,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方式。

传统的纸和笔形成的备课资料很难长期保存,相互交流的范围也十分有限。利用电脑将备课资料存入软盘、硬盘或光盘并进行必要的备份,可以使备课资料保存方便和查找迅速。利用电脑网络(如Internet国际互联网或校园局域网)可以收集最新的备课资料和下载优秀的教学课件,教师之间通过建立个人主页、运用BBS和E-mail技术,讨论和交流备课方面的材料和经验,将极大提高教师之间交流的范围和节奏。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学校“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利用电脑网络系统跨地域查找备课资料和交流经验也会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脑音乐制作技术高师院校音乐理论课作用

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领域都依靠电脑技术实现了自己在新时期的腾飞。音乐也不例外.依靠电脑和高级音效设备制作出来的音乐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随着电脑音乐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发展,电脑音乐制作也由前几年让人望之兴叹发展成为普通音乐爱好者也能借助一般的软、硬件作出相当水准的音乐。由于电脑音乐的巨大发展前景,它深吸引了一大批专业电脑音乐爱好者。一大批较早涉足电脑音乐制作的人,如今已成为国内电脑音乐制作的高手,引领着今日国内电脑音乐的发展潮流。但是,当今电脑音乐制作的重点都在纯艺术或纯商业音乐的研究、制作上.在把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引人到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理论课的课堂,却鲜有人涉猎。在这一领域,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运用有着相当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中.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将为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带来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几十年来,我国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都是象数、理、化等专业课教学一样,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教师讲学生听。不可否认这一教学方式在几十年的音乐教育中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几乎所有的音乐工作者都是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来的。但是,在师范院校这种情况就大不同了,由于学校培养的目标不同以及师范院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之师生比例过大,传统的说教式音乐理论教育形式的教育效率特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较低。特别是在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几门专业性强的理论课教学上,对教师、对学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对教师而言,由于大部分师范生的起点低,而他们的学习任务又重,将来的工作又是任重道远,要让他们在繁重的学习中,较好地掌握这几门专业性强的理论课,光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难度是相当大的。加之音乐作品的抽象性,音响效果的不可捉摸,在没有切实可行的授课技术帮助下,教师是难以让几十名学生对音乐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加上师生比例的过大,一个老师也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往往是课程在形式上讲完了,但学生真正学好、掌握课程内容的却不多。大部分学生反映是在学习“哑巴和声”、作“无声音符游戏”。这种现象凡是读过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都有大致的体会。老师们也都或多或少了解这一现象,都认为专业理论课难教,难以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学生来说,在理论课的学习上,只靠教师一人对着无声谱例讲解音乐是如何如何、写作时要如何如何,学生是难以完全明白的。一部分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觉得上课象在听天书,教师在没有音响、谱例的情况下讲的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听的稀里糊涂。因此,每堂课下来,他们总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作起作业来同学们更是反映象在做“无声音符游戏”,本子上写的是什么连自己也讲不清楚。就算老师在作业本上打了高分,只能是自认为紧紧牢记了老师讲的一些原则,在音响效果把握上几乎是没人能说出点什么来。既无合适的音响教材又没有适当的技术手段来学习谱例,如此上理论课确实很难。

今天,许多院校的音乐教师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和相应软件的帮助,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随时播放课前制作的任何音响范例,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既听到实际讲解又能及时听到音响,而且通过相应软件的帮助,随意地向学生分解、组合一部复杂的音乐范例。这不仅使教师能制作出以前根本得不到的谱例和实际音响,而且减少了在课堂上临时抄写谱例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特别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到以前枯燥的理论讲解所不可能带来的实际音响效果,没有了那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书本上的一切谱例和范例都能够如实地在耳旁回响。

下面结合和声学、曲式分析、配器、复调四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试论述一下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这几方面能起到的作用:

1、在和声学课程的教学中,主要是四部和声的讲解,由于教师受到钢琴水平和和声四个声部音域的限制,往往难以向学生展示四部和声及其进行的实际音响效果。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引人课堂后,教师可以在相应的音乐软件(如cakewalk音序器、encore乐谱制作)上,课前就制作好所有上课需要的任何难度的谱例,在授课过程中,根据需要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学生就既可以看到谱例又能听到实际音效了,而且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反复聆听任一谱例。这样既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抄写谱例的时间,又减轻了老师讲解枯燥谱例的难度,同时还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2、在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致是按照一边听音响一边看谱例,然后再由教师讲解其曲式结构如何如何。由于受到音响设备以及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只能整首或片段的看谱例、听音乐,从而得到乐曲的整体或局部的音响效果感觉。可是具体地在谱例中,某个声部某个乐器组甚至是某件乐器在演奏什么、强度如何、速度怎样就很难具体感受到。对乐曲细致结构的分析,只能对着无声谱例进行。在引进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后,教师可以把重点要讲解的谱例课前制作好,通过音乐软件的帮助,教师可以向学生拆分、展示谱例中任何一处需要讲解的地方;音乐的进行可以从任意小节开始,在任意节拍停止;通过静音的方式,学生可似听到乐队中任何一件乐器的独奏,从电脑记录中看到独奏的所有次数设置。从而淋漓尽致的分析每一首谱例。

3、在复调课程的教学上,教师所烦恼的是为了能让同学们多接触几个谱例、几种手法,不得不大量地在黑板上抄写谱例.极大地占用了上课讲解的时间,而且,这也只能是让学生看看谱例而已,仍无法让学生听到个个谱例的音响效果。如果运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前就制作好谱例,通过电脑的控制随时播放。还可以通过音色的变换,在电脑上用同一个谱例制作出任何一种复调音响效果,可以是独奏与乐队之间的、可以是乐器组与乐队之间的、也可以是乐器组与乐器组之间的。学生通过这种多途径、多形式的活生生的谱例讲解,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尽可能多的谱例,并对谱例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从而能够较全面地理解复调音乐的魅力。

4、在配器课程的教学上,如果只靠教师一张嘴、一套音响设备很难把一部配器手法新颖、音乐色彩斑斓的作品向学生作一个透彻的讲解,这也是此门课程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教师及时地提醒学生“你听,这里运用了什么什么手法,这里作了个如何如何的和声处理”这一方式,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引下被动地听,往往是只能获得一点大致的感受,难以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作品作出理性的分析。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运用,任何一部复杂的音乐作品,在输人电脑以后,通过简单的一些方法,就能够剥离出任何一个声部、任何一种乐器来,可以专门倾听、分析它所运用的作曲、配器手法;可以让乐曲以任意速度播放;可以在作品任意一个节拍上准确开始、停止;可以选择任意一个特殊音乐片段作反复分析、倾听。对任何一部复杂的配器作品,可以从单旋律开始逐步叠加或从全部声部的出现逐步递减的方式,透彻地把音乐作品理性地进行综合分析。电脑在作这些操作的时候,既迅速又准确,有效地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利用率,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5、在修改作业方面,对音乐理论课教学的老师来说,给学生修改(和声、配器、复调、曲式)作业是他们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不仅由于学生过多,修改作业任务繁重,而且如同上课时一样,没有实际音响向学生作解释,只能在纯理论上给学生作一点批示,学生除了在一些纯理论的原则上有所收获外,难以得到实际音响效果变化的信息。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好在哪里、坏在哪里,难以看出个所以然来。把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运用到对学生作业的修改过程中来,那么,这种现象将彻底改变。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字:电脑音乐、辅助理论 教学探讨

电脑音乐一一c0mputermusic属于现代科技领域里的多重性及交叉性应用学科(边缘学科)。广义的概念是指在创作、演奏、制作与传播过程中使用电脑技术或设备的音乐;狭义的概念是指通过电脑、合成器、音源、采样器等设备进行编程,控制midi乐器或数字设备进行创作、演奏和制作的音乐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领域依靠电脑技术的支持都为本领域实现了自己在新时期的腾飞。音乐也概莫能外,依靠电脑音乐技术制作出来的音乐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艺术高度。但是.当今电脑音乐所指向的的重点都在纯艺术或纯商业音乐的研究、制作上,在把电脑音乐技术引入音乐教育课堂,特别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堂这一领域.还鲜有涉猎。

1高师电脑音乐课程和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1电脑音乐专业教育滞后

教育观念滞后于电脑音乐的发展,在以往,电脑音乐被视为商业性的,无学术价值.而且经费投入甚大,使得电脑音乐一直徘徊在专业院校门外;观念落后使得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缓慢.大多数高师院校近几年才开设电脑音乐课程,而现今高师音乐教育的师资主要来源于专业院校,他们的电脑音乐技术滞后于电脑音乐教学的要求。加上高师音乐系的培养目标主要为中、小学教师,电脑音乐的专业性与目标的师范性相背.教学效果不佳.专业建设缓慢。

1.2师范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滞后

过去我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授.都是采用“集体课”的授课方式。不可否认,这一教学方式在几十年的音乐教育中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几乎所有的音乐工作者都是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的。但现在师范生的起点低、师生比例过大、理论课程的抽象性、音响效果的不定性,特别是在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几门专业性强的理论教学上,大大加深了教学难度。传统的说教式音乐理论教育形式的教育效率特别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低。

2利用电脑音乐技术辅助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

电脑音乐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师资的循环短缺无法一时解决。但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找到切入点.即利用电脑音乐技术辅助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这样既缓解了师资压力.避免了电脑音乐教学的专业艰深性,符合了高师的培养目标.又有利于电脑音乐技术的推广运用和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在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中,电脑音乐技术可以起到一系列辅助作用。

论文摘要:针对高师电脑音乐和理论课教学实际,本文就电脑音乐课程和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如何辅助理论课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论文关键字:电脑音乐、辅助理论 教学探讨

电脑音乐一一c0mputermusic属于现代科技领域里的多重性及交叉性应用学科(边缘学科)。广义的概念是指在创作、演奏、制作与传播过程中使用电脑技术或设备的音乐;狭义的概念是指通过电脑、合成器、音源、采样器等设备进行编程,控制midi乐器或数字设备进行创作、演奏和制作的音乐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领域依靠电脑技术的支持都为本领域实现了自己在新时期的腾飞。音乐也概莫能外,依靠电脑音乐技术制作出来的音乐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艺术高度。但是.当今电脑音乐所指向的的重点都在纯艺术或纯商业音乐的研究、制作上,在把电脑音乐技术引入音乐教育课堂,特别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堂这一领域.还鲜有涉猎。

1高师电脑音乐课程和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1电脑音乐专业教育滞后

教育观念滞后于电脑音乐的发展,在以往,电脑音乐被视为商业性的,无学术价值.而且经费投入甚大,使得电脑音乐一直徘徊在专业院校门外;观念落后使得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缓慢.大多数高师院校近几年才开设电脑音乐课程,而现今高师音乐教育的师资主要来源于专业院校,他们的电脑音乐技术滞后于电脑音乐教学的要求。加上高师音乐系的培养目标主要为中、小学教师,电脑音乐的专业性与目标的师范性相背.教学效果不佳.专业建设缓慢。

1.2师范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滞后

过去我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授.都是采用“集体课”的授课方式。不可否认,这一教学方式在几十年的音乐教育中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几乎所有的音乐工作者都是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的。但现在师范生的起点低、师生比例过大、理论课程的抽象性、音响效果的不定性,特别是在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几门专业性强的理论教学上,大大加深了教学难度。传统的说教式音乐理论教育形式的教育效率特别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低。

2利用电脑音乐技术辅助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

电脑音乐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师资的循环短缺无法一时解决。但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找到切入点.即利用电脑音乐技术辅助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这样既缓解了师资压力.避免了电脑音乐教学的专业艰深性,符合了高师的培养目标.又有利于电脑音乐技术的推广运用和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在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中,电脑音乐技术可以起到一系列辅助作用。

2.2 cakewalk cubase、sqo1等程序的midi编辑制作功能的运用

在曲式分析、音乐欣赏上可以拆分、展示谱例中任何一处需要讲解的地方,音乐的进行可以从任意小节开始.在任意节拍停止;通过音轨m、s、r功能.学生可以听到乐队中任何一件乐器的独奏,从电脑记录中看到独奏的所有次数设置;在复调课教学上,利用其强大的编辑功能,制作出任何一种复调音响效果.可以是独奏与乐队之间的.可以是乐器组与乐队之间的.也可以是乐器组与乐器组之间的。学生通过这种多途径、多形式的活生生的谱例讲解.可以在短时问内,接触到尽可能多的谱例.并对谱例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从而能较全面地理解复调音乐的魅力。

2.3合成器软音源及硬音源音色库的运用

在配器常识课教学上.限于教学没备的缺乏和课程本身的技术性强的特点,光靠老师一张嘴、一套音响没备很难把一部配器手法新颖、音乐色彩斑斓的作品向学生作一个透彻的讲解。学生难以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作品作出理性的分析。通过电脑音乐技术的运用,任何一部复杂的音乐作品.在输入电脑后,通过简单的一些方法就可以剥离出任何一个声部、任何一种乐器,来专门倾听、分析它所运用的作曲、配器手法;可以让乐曲以任意速度播放;可以在作品任意一个节拍上准确开始、停止,可以选择任意一个特殊音乐片段作反复分析、倾听。对一部复杂的配器作品,可以从单旋律开始逐步叠加或相反从全部声部的出现逐步递减的方式.透彻地对音乐进行综合分析。

3电脑音乐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探讨

3.1在作曲理论课上进行实践

在作曲理论课上,借助电脑音乐系统.可以把所有声部、所有的乐器一轨一轨地录入电脑.并且几乎所有乐器都可以用mid1键盘来演奏,既可以作曲叉可以是指挥还兼职演奏员,关键是学生能够马上听到自己作品的效果,进行midi编辑制作.效果处理和音频缩混.插入视频文件.输出并刻录cd。

3.2批改作业是一项重要且繁重的任务

对承担音乐理论课教学的老师来说.纯理论性地给学生批改作业.由于没有实际音响的比较向学生作解释.学生除了一些理论上的收获外.难以得到实际音响效果变化的信息。很难明白自己作业的症结所在。把电脑音乐技术运用到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过程中.让学生把作业输入软盘,教师针对实际音响效果优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给学生更科学,更满意的批改。

3.3高师电脑音乐课和理论课教学的相互结合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要提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应从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三部分着手,明确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提高艺术实践的力度。

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校来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是亟待解决和重新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独特的审美视野、综合的创新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素质,应该是高校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从素质教育的思想来看,高质量的设计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与统一,要求学生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能适应社会生活、独立思考,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精神。

一、合理设置课程

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学科课程:一是设计基础课,二是专业设计课程。

我们知道,设计基础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起到奠基作用,它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与专业潜能的训练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在教学中的先行性与普遍性及对以后的专业课程,如广告、室内设计、书籍装帧等专业的影响力,说明了它的重要地位。

(一)对基础课程的设置

让基础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去。例如,素描课程,可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内容设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把重点放在空间结构上,动漫专业的学生放在物体造型上。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不相同的,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

(二)对专业课的设置

强化专业特点,化整为零,让学生可以在相对完整的时间段里去体验实务,深入研究,体会和消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将知识连贯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重视实习教学,贴近学科前沿,加强实习基地的广泛性、多样性

根据艺术设计市场需求大、更新快、时间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多去了解现代科技设计手段,熟悉传统手法与新型的材料工艺,观察设计家的表述手段,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亲力亲为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实战经验。

二、提高教学的开放性

开放教学,倡导个性表现,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好地促使他们产生创造力,从而达到在教育活动中培育、完善健全人格的目标。

在教学辅导中,只有重视个性化的教育,强调主观感受,才可能给学生一个开放的,顺其个性任其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始终在一种轻松的氛围内表现自己,感到艺术设计教学活动是一件很自然、很自由、很快乐的事。开放式教学辅导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的艺术冲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感受,都能自由地表达他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开放学生的观念,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努力让学生们树立这样的意识:只要我大胆地想、设计,用我的作品表达了我的感受,那就是成功的尝试。

为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适合不同个体的开放学习形式,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聘请一些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组织学生经常参加一些国际国内的设计比赛,加强和兄弟院校及相关其他专业领域的交流,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具有浓厚设计氛围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大大限制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学中,采用自由组合的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为他们创设敢于表现、乐于表现的空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全班同学分成小组,组里的每位成员负责一个空间的设计,从最初的方案草图阶段到最后的定稿阶段,全部由小组成员相互商讨完成。无论是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还是表达能力、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都能让学生有所提高。

三、正确对待电脑与手绘的关系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脑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设计专业的学生运用电脑进行设计并反映最终设计成果等,电脑技术无疑给传统的设计及其设计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电脑技术是把“双刃剑”

电脑技术在设计学科中的广泛运用,带来了设计方法和观念的变革,成为设计和创作的新趋势和新动向。首先,电脑虚拟技术的发展和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使设计作品能综合艺术、结构、工艺、技术、材料、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以谋求最佳、最完善的视觉效果。如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所设计的迪斯尼音乐厅,在最初传统模型构思的基础上运用电脑虚拟技术来检讨、完善和深化,最终完成传统二维图纸所无法表现的具有戏剧般的形状、动人心弦的建筑设计作品。其次,电脑技术亦使传统的设计观念受到冲击。电脑还是一种能够激发设计创作灵感的发生器,是获取全新的、非传统设计程序和观点基础上的造型形态的有效手段。

然而,如同一切高新技术一样,电脑技术在艺术设计学科中的运用亦存在着众多的负面效应。如电脑技术带来了设计的“异化”,反映在具体的设计中即为重“表现”轻“设计”,设计方案变成了电脑效果图;学生设计时在电脑效果表现上所花的时间大大超过设计方案构思的时间,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形十分严重。又如,电脑技术其本身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设计思考过程“幻想”的翅膀,国内有位设计师曾说过设计是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我对这个观点十分赞同,但电脑技术及其软件其本身的局限和操作者的水平影响了设计构思,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眼即逝的设计灵感,让使用者不得不放弃方案初始阶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而向电脑“投降”,使设计艺术创作变成简单的工业化“生产”。再如,在设计教学中,学生过分依赖电脑和沉湎于电脑,忽视了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对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和运用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追求,最终导致设计分析、思考、创作能力的丧失,也使学生设计素养降低。

(二)手绘效果图能提高创造性

设计徒手草图实际上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而作为电脑,其保持精确数据概念的特点——点、线、面、形体在屏幕上的明确和肯定的显示,扼杀了方案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亦不符合设计初始阶段的设计思维方式及其设计的表达。显而易见,电脑无法替代创造性思维活动。

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协调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内容十分重要。一是发现问题、解析问题;二是对所解决的问题答案进行评价。前一个内容是后一个内容的基础和做好一个设计的前提,亦是目前设计教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对于学生缺乏想象构思和创造的能力,利用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将有效地提高和开拓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国内外的许多优秀设计师和设计大师均精于此道,出色的图示思维亦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高技术的确给设计及设计教学带来了许多帮助,电脑技术带给设计的变革也毋庸置疑。但电脑不是“一切”,它无法替代我们的大脑,无法替代设计的创造性思维,电脑只能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好帮手。在设计教学中,加强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通过脑—眼—手—图形的有机的、不断的形象化思考和再观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的设计修养,能使设计者产生更多的新构思和新创意。

四、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中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仍然是十分薄弱的环节,大多停留在手绘表现和计算机表现,而与设计实践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工作室教学)十分薄弱,投入明显不足。针对设计艺术教育的本质特点,设计艺术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的成果也说明了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方法——在实践中教学,在教学中实践。结合实习基地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了解今后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把课堂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引入教学计划中,增加了现场教学实习环节,加大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借鉴学科课程设置特点,加大实践课时与教学力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

(2)加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装饰材料与结构工艺、模型制作、家具设计、丝网印刷、建筑与家具测绘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设定学生自学内容,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完成相应设计作业,促进学生自我完善,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工程实施;综合创作训练和毕业设计以工程“实题”真题真做,强化学生实际设计能力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增加了才干。

(4)建立校内外设计、实验实习基地,在“实战与演练”中完善创新能力。

(5)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创新能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手绘大赛、摄影比赛、广告设计大赛、网页制作等专业竞赛,学校也对教师和学生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政策。

五、加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包括思想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和劳动素质教育等五个子系统。文化素质教育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这是因为:第一,文化素质对思想道德的形成和确立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第二,文化素质对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有密切的关系。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重视身心健康,易于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科学的思维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第三,文化素质对于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学生学好专业奠定文化基础,有助于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艺术技能。

加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主要是指:加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科学精神。

(二)专业学习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契合点

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有意识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把与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文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

1. 对性格的塑造

艺术设计的大学生大多20岁左右,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期,专业课对其性格的塑造有一定的帮助。法国美术家罗丹说:“美,就是性格!”艺术设计的多门专业课无不浸润着对完美性格的塑造。

2. 对气质的培养

在艺术设计教学当中,我们常常讲到形式美。所谓形式美,就是体现造型规律的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它能被审美主体所直接感知,并诱发相应的生理、心理反应。它通过主体审美感受力的中介作用,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与具有“动力特征”的气质产生“同构”对应,从而使特定气质得到相应的强化。

3. 对人文知识的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很少接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他们往往对文学、历史、哲学、地理、数学等缺乏兴趣,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在这方面引导他们。在专业课上,老师可以有意提出一些传统的、文化味极浓的选题,让学生在查找与这些选题相关的资料时,吸收这方面的知识。如书籍装帧课可以布置类似于给四大名著作封面设计的作业。同学们在准备当中至少要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大概写的什么内容,有的同学还会找这四大名著评价的文章来读,吃透名著的背景、成就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无形中学生的文学修养也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字:电脑音乐、辅助理论教学探讨

电脑音乐一一c0mputerMusic属于现代科技领域里的多重性及交叉性应用学科(边缘学科)。广义的概念是指在创作、演奏、制作与传播过程中使用电脑技术或设备的音乐;狭义的概念是指通过电脑、合成器、音源、采样器等设备进行编程,控制MIDI乐器或数字设备进行创作、演奏和制作的音乐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领域依靠电脑技术的支持都为本领域实现了自己在新时期的腾飞。音乐也概莫能外,依靠电脑音乐技术制作出来的音乐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艺术高度。但是.当今电脑音乐所指向的的重点都在纯艺术或纯商业音乐的研究、制作上,在把电脑音乐技术引入音乐教育课堂,特别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堂这一领域.还鲜有涉猎。

1高师电脑音乐课程和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1电脑音乐专业教育滞后

教育观念滞后于电脑音乐的发展,在以往,电脑音乐被视为商业性的,无学术价值.而且经费投入甚大,使得电脑音乐一直徘徊在专业院校门外;观念落后使得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缓慢.大多数高师院校近几年才开设电脑音乐课程,而现今高师音乐教育的师资主要来源于专业院校,他们的电脑音乐技术滞后于电脑音乐教学的要求。加上高师音乐系的培养目标主要为中、小学教师,电脑音乐的专业性与目标的师范性相背.教学效果不佳.专业建设缓慢。

1.2师范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滞后

过去我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授.都是采用“集体课”的授课方式。不可否认,这一教学方式在几十年的音乐教育中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几乎所有的音乐工作者都是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的。但现在师范生的起点低、师生比例过大、理论课程的抽象性、音响效果的不定性,特别是在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几门专业性强的理论教学上,大大加深了教学难度。传统的说教式音乐理论教育形式的教育效率特别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低。

2利用电脑音乐技术辅助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

电脑音乐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师资的循环短缺无法一时解决。但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找到切入点.即利用电脑音乐技术辅助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这样既缓解了师资压力.避免了电脑音乐教学的专业艰深性,符合了高师的培养目标.又有利于电脑音乐技术的推广运用和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在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中,电脑音乐技术可以起到一系列辅助作用。

2.1音乐软件Encore\Finale等专业绘谱软件;Kcakewalk音序器软件的利用

可以解决和声、复调、曲式等课程中大量的谱例提前准备.节省课堂老师抄写谱例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可以随时播放课前制作的任何音响范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到讲解和实际音响效果.改变以往和声教学中.教师受到钢琴水平和多声部音域的限制.不能演奏的“哑巴和声”局面。T0NIc丕可以为旋律快速配置出四部及四部以上和声,用于课堂示范教学。

2.2CakewalkCubase、SqO1等程序的MIDI编辑制作功能的运用

在曲式分析、音乐欣赏上可以拆分、展示谱例中任何一处需要讲解的地方,音乐的进行可以从任意小节开始.在任意节拍停止;通过音轨M、S、R功能.学生可以听到乐队中任何一件乐器的独奏,从电脑记录中看到独奏的所有次数设置;在复调课教学上,利用其强大的编辑功能,制作出任何一种复调音响效果.可以是独奏与乐队之间的.可以是乐器组与乐队之间的.也可以是乐器组与乐器组之间的。学生通过这种多途径、多形式的活生生的谱例讲解.可以在短时问内,接触到尽可能多的谱例.并对谱例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从而能较全面地理解复调音乐的魅力。

2.3合成器软音源及硬音源音色库的运用

在配器常识课教学上.限于教学没备的缺乏和课程本身的技术性强的特点,光靠老师一张嘴、一套音响没备很难把一部配器手法新颖、音乐色彩斑斓的作品向学生作一个透彻的讲解。学生难以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作品作出理性的分析。通过电脑音乐技术的运用,任何一部复杂的音乐作品.在输入电脑后,通过简单的一些方法就可以剥离出任何一个声部、任何一种乐器,来专门倾听、分析它所运用的作曲、配器手法;可以让乐曲以任意速度播放;可以在作品任意一个节拍上准确开始、停止,可以选择任意一个特殊音乐片段作反复分析、倾听。对一部复杂的配器作品,可以从单旋律开始逐步叠加或相反从全部声部的出现逐步递减的方式.透彻地对音乐进行综合分析。

3电脑音乐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探讨

3.1在作曲理论课上进行实践

在作曲理论课上,借助电脑音乐系统.可以把所有声部、所有的乐器一轨一轨地录入电脑.并且几乎所有乐器都可以用MID1键盘来演奏,既可以作曲叉可以是指挥还兼职演奏员,关键是学生能够马上听到自己作品的效果,进行MIDI编辑制作.效果处理和音频缩混.插入视频文件.输出并刻录CD。

3.2批改作业是一项重要且繁重的任务

对承担音乐理论课教学的老师来说.纯理论性地给学生批改作业.由于没有实际音响的比较向学生作解释.学生除了一些理论上的收获外.难以得到实际音响效果变化的信息。很难明白自己作业的症结所在。把电脑音乐技术运用到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过程中.让学生把作业输入软盘,教师针对实际音响效果优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给学生更科学,更满意的批改。

3.3高师电脑音乐课和理论课教学的相互结合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脑音乐技术 音乐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203-01

随着近几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音乐软硬件也是与时俱进、日新月异。在音乐教育、创作、演奏及商业音乐,各个层面都渗透了电脑音乐技术。它不仅提供了耳目一新的音色素材,而且对人们的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脑音乐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音乐与视频同时进行,结合音乐设备、音乐软件与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通过多媒体方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音乐教学内容,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完美结合理性与感性。无论在配置硬件系统、开发利用软件,还是网络传输方面,电脑音乐技术都日臻成熟,越来越接近和影响着而且改变着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也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现行音乐教育体系吸纳电脑音乐教学,是当前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中利用电脑音乐教学系统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

1 电脑音乐的概念

电脑音乐,又被称为“MIDI音乐(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或者是“计算机音乐”。电脑音乐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兴音乐学科。作为一种进行音乐创作的音乐制作方式,“MIDI”音乐是利用一些专业电子音乐设备来制作音乐声音素材,而这些设备都是由如电脑软件和电脑来控制。电脑音乐一般是指通过电脑和与音乐相关的软硬件为制作工具而播放出来的音乐,不仅是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表现音乐的一种技术工具。在音乐教学中,如果能正确运用电子音乐设备,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声音脱节、内心听觉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 电脑音乐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1 电脑音乐技术在和声课中的应用

一直以来,高校音乐院系里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黑板、粉笔、钢琴和音响唱片。和声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就是如何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的听觉与视觉难以沟通的问题。最为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之一就是利用电脑音乐技术实施教学。例如:课堂讲授时可以利用Encore的乐谱显示功能;进行习作示范教学时可以利用MW3的乐谱编辑功能,既能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和声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其和声审美趣味;利用tonica学习不同类型的和声风格并帮助进行和声改题;利用Encore和MW3的实时录音功能进行键盘和声弹奏指导;利用多媒体手段讲解和声序进中不同的排列方式。

2.2 电脑音乐技术在乐器课中的应用

传统的乐器课教学中,教师局限于介绍知识理论层面上,而乐器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常识。由于教学条件有限,乐器教学只能局限于传授书本知识,而仅仅依靠理解与想象进行配器,是不可能真正创作出好的作品来,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电脑音乐技术不仅使学生听到各种乐器的实际配器效果,还能够生动、形象和直观地看到有关该乐器的彩色图文资料,如外形结构、发展历史、演奏方式等等。教师可以轻松地利用Cakewalk音乐软件操纵相关步骤,通过直观的讲解获得以往传统教育模式无法达到的最佳教学效果。

2.3 电脑音乐技术在曲式课中的应用

音乐教育专业技术理论中,曲式课程是必修课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按照一边听音响一边看谱例,然后老师讲解这样方式,学生只能整首或片段的听谱例去感受乐曲的一个整体或局部的音响效果[1]。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引进电脑技术后,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软件的帮助把重要课件向学生展示谱例中任何一处需要讲解的地方,并且通过静音的方式,学生可以听到任一乐器的独奏,从而可以淋漓尽致地分析每一谱例[2]。

2.4 电脑音乐技术在视唱课中的应用

作为视唱练耳教师,把电脑音乐制作应用到教学中时必备的现代教学手段之一。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传统听觉训练方式的效果,还能克服传统的听觉材料缺乏和风格单一的不足,增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采用电脑音乐技术,利用Sonar8等软件,我们可以自己按照教学需要随意编写不同长度、难度、速度的节奏或旋律,比老师自己弹或放CD更准确方便,更能提高学生练耳水平,且不会花费老师过多时间精力,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3]。

2.5 电脑音乐技术在复调课中的应用

作为音乐专业学生,复调课是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复调课旨在培养学生写作、分析复调音乐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敏锐的听觉能力。复调课写作技巧是纷繁复杂,传统教学的双方只选择最基本的方法进行讲授和练习,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注重理论传授而忽视实践练习,加上教学设施有限,对于复调学生缺乏足够的感性理解。而运用电脑音乐技术,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谱例, 通过电脑的控制随时播放,还可以通过音色的变换,在电脑上用同一个谱例,制作出任何一种复调音响效果[4]。

2.6 电脑音乐技术在课外音乐实践中的应用

电脑音乐系统不仅能服务于音乐课堂教学,还能应用于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如排练演出等等。音频编辑软件可以轻松地完成舞蹈伴奏音乐的剪辑处理。如利用MIDI功能和音频编辑功能为演出制作和处理伴奏音乐,能达到过渡平滑自然的效果,而不会损失音质。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的音乐系统,利用五线谱或简谱打谱软件的文字和乐谱混排功能,印制包含乐谱的试卷和包含谱例的论文。

3 结语

在音乐教育中引入电脑音乐教育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崭新的技术平台,还为音乐教育展现了无穷的魅力,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革命。随着电脑技术的推陈出新、不断发展,我们的音乐教育事业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杨晓东.电脑音乐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5:110-111

[2] 韩玉澎.浅谈电脑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09,3:159-160.

[3] 苏杨.浅谈电脑音乐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0,10:251.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脑;大学生;学习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作为高新技术的代表,已经普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而在校园生活中,电脑更是随处可见,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在老师的教学环节中,电脑已经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客观来看,电脑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要注意到,电脑的问世,本身就利害并存。这一点在大学校园中也表现的非常突出。一些大学生并没有利用电脑来充实自己的学习,而是主要用来进行娱乐活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基于此背景,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

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高学府,是国内985、211重点学府。汇聚了五湖四海的广大民族同胞。且校内男女比例以及文理学生比例符合当前我国大学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主要在中央民族大学内部展开,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的方式,了解了中央民族大学大学学生对于电脑影响的认识。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分析目前大学生对于使用电脑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

一、现状分析

从整体来看,电脑已经深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使用电脑时间较长的同学在调查对象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大部分同学还是可以适当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也没有过分依赖电脑。同学们在娱乐方面花费的时间还是比学习方面要多,利用电脑来学习主要是用于写作业或者论文等方面,有不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电脑会促进学习,仅有少数同学认为电脑会耽误学习。而在电脑对于生活的影响这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都会希望利用电脑使自己有一技之长。但有超过一半的同学会认为使用电脑会或多或少的影响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包括作息时间或者其他日常生活方面。同时应当注意到,有近一半的同学认为,使用电脑会影响正常的朋友之间的交往,但也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持积极态度,认为使用电脑对于交友是有帮助作用的。

横向来看,本次问卷调查设置了文、理科的选项,这样做,使我们分析的结果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也增加了结果的科学性。从数据来看,文科生较理科生使用电脑时间更长,但文科生更能克制自己,严格自己使用电脑的时间。从使用时间方面也可以看出文科生对于电脑的依赖性要多于理科生。至于电脑对于学习的帮助方面,文、理科生对于电脑的使用方面大致相同,且更多的文、理科生都对电脑促进学习持积极态度。调查显示的结果中引人注意的一点是,选择电脑耽误学习的同学中,有一半的文科生选择了使用电脑会增加自己抄袭的机率,而大部分理科生则选择了使用电脑会使自己不写作业,这一点很明显的体现了文、理科生学习特点的不同。而在电脑对于生活方面的影响,文科生表现的更加积极一些,大部分文科生都会有利用电脑学习新技能的想法,并都在不同程度上付出了行动,而大部分理科生则表现出,仅有想法但没有付出行动。在使用电脑对于自己跟他人的影响方面,理科生倾向于使用电脑会更多的影响自己而不是别人,而文科生则认为会影响别人更多。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有三分之一的理科生认为,使用电脑会提高自己的效率。而对于使用电脑影响交友方面,二者表现的相当一致,都有一半的人认为会不利于交友。

二、结论及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能合理运用电脑,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将电脑变成了自己的束缚,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生活。具体体现为:1、不能很严格的控制自己使用电脑的时间。2、大部分时间使用电脑用于娱乐方面。3、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习,出现了逃课,抄袭,分神等不良现象。4、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对自己与周围的人都造成了负面影响。5、使用电脑减少了同学之间正常的交往等。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通过查阅文献,进行访谈调查等手段,我们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学校作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要主动营造良好的气氛,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脑。例如,通过张贴海报、摆展台、悬挂条幅等形式,将合理使用电脑的观念深入人心。还可以通过排练话剧、小品等,对不合理使用电脑的情况进行批评。同时,还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同学们能够离开电脑,进行更多更有意义的活动。

其次,老师也是大学生接触较多的人群,由其是班主任、辅导员等,老师们应该多次召开主题班会,强调合理使用电脑的重要性。同时,要时常进入学生寝室抽查,对严重沉迷的同学进行思想教育,甚至可以通知家长。真正做到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将电脑作为帮助学习生活的工具来使用。

最后,大学生自身也要加强自我修养,明确自己的未来,珍惜时间,要建立起良性的竞争氛围。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成熟的阶段,也是应该认真为未来做打算的阶段,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明确这一点。寻找身边做的较好的同学作为榜样,合理使用电脑工具,树立正确目标,这样才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互相监督,相互督促,对于身边沉迷于电脑娱乐的同学,周围的同学应该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多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存在。

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主力军,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不能仅仅因为沉迷于电脑娱乐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耽误了自己的前途。希望本调查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使电脑真正能够帮助同学们进步。

参考文献:

[1]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宋元林,《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数字时代使新闻摄影产生了飞跃,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如何消除隐患、应对隐患,数字时代给新闻摄影带来了哪些新的要求?文章作了如下阐述。

1.数字技术给新闻摄影带来的隐患

科学是把双刃剑。有人曾预言,数字技术的运用将会葬送新闻

摄影。这话虽嫌偏激,但有一定道理。

数字时代使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过去,传统摄影也可把摄影特技运用到新闻摄影中而造成新闻照片失真,但其操作方法复杂,需要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能完成,且经过处理后的照片效果差,加工痕迹明显。而当今的电脑技术不仅能够对照片进行改头换面,甚至可以无中生有,使用PhotoShop这种功能强大的图像编辑软件,在一台普通的电脑上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新闻照片修改得面目全非且天衣无缝。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基本属性,也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摄影记者只有选择拍摄角度的权利,没有变动新闻真实的权利。

2003年海湾战争期间,有着25年从业经历的《洛杉矶时报》摄影记者布赖恩.瓦尔斯基与3月30日向报社传回一张英军士兵和伊拉克平民的照片,该照片令图片编辑激动不已,因为画面要素和构图等显示是一幅足以竞争普利策奖的作品。时报将它刊登在2003年4月1日头版,但有细心读者将照片放大到一定倍率后发现是合成照片,合成的照片将英军士兵和伊拉克平民的距离拉近,目的是为了改进构图,增加视觉冲击力。此事在世界新闻媒体引起震动。《洛杉矶时报》立即在其网站上刊登更正和道歉声明,并作出了开除布赖恩.瓦尔斯基的决定。又如2004年7月14日,我国西安连续暴雨,地面严重积水,某报记者将拍摄到的照片用PhotoShop软件中的“橡皮图章”修改,结果原来没膝深的水改成了齐腰深的水,“积水”也就变成了“洪灾”。照片经美联社采纳发稿后被芬兰读者在报纸上发现了修改痕迹,芬兰报纸编辑通知了美联社,美联社对照片仔细鉴定后确认其造假,从而将该照片删除,同时通知用户不要使用该照片,此事在我国新闻摄影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这说明新闻照片的真实性不容忽视,数码相机拍摄的新闻照片中任何内容都不能被随意修改。

利于电脑技术制作各种类型的假新闻照片,使得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在数字时代变得十分脆弱,以往新闻照片的“眼见为实”、“以图为证”的权威性和见证性受到了强烈冲击。如果放任这种电脑技术的滥用,将会使新闻摄影失去存在的意义。这绝非危言耸听。

2.如何消除和应对隐患

2.1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从以下两方面对所发表的新闻照片进行规范和把关:第一,不绝对排斥对新闻照片进行电脑处理,因为数字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发展和应用已成必然,但运用数字技术对新闻照片作改动应制定一个底线----以不损害新闻的真实性为前提,允许作者为突出新闻主题,对照片的清晰度进行调整,对一些污点、划痕等进行处理。第二,对那些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照片,要加强加大惩处力度。

2.2对那些制造和假新闻照片者,要有相应的法律来进行制裁,使造假者不敢轻举妄动。

2.3利用技术手段规范互联网上的新闻照片。一方面可以运用类似于微软浏览器中关于网站内容分级的软件,对网上的新闻照片进行可信度分级。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发一种程序,对收到的已经过电脑处理的照片进行过滤和提示,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照片的本来面目。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技术的进步,这是应该做得到的。

3.数字时代对新闻摄影记者的新要求

过去对新闻照片的评价标准是:见报快就是好照片。数字时代,摄影技术已经不再是问题,那么对新闻摄影的新要求则体现在新闻应该在更深内容层面上拓展。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在更高层面以新的视角把握时代脉络,在新闻选题、价值判断和新闻深度等问题上下功夫。数字时代,对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要求。3.1对职业道德的要求

数字技术让作者对影像的改变更容易了,这就对新闻摄影记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责决定了他是公众舆论的代表,他要向社会负责,要遵循新闻规律、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用真诚客观的态度报道新闻,如果我们的新闻摄影记者坚持了道德规范,那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就不会因数字摄影的产生而遭到怀疑。

3.2对独创性和快速传递的要求

数字时代对新闻摄影产生的影响,将不仅仅停留在新闻照片的物理形态的改变和传输手段的先进。数字相机和互联网将新闻摄影的时效推向了极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前从事摄影之前那种较长时间的技术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新闻摄影变得越来越强调如何获得信息,如何在新闻现场选取独家角度,如何迅速传递信息等。

3.3对数字化管理的要求

数字相机方便了摄影记者,但是比传统底片更多的数字照片只能无序地保存在各种电子储存盘上,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照片和文字信息分离,图片杂乱保存在临时目录下,经常被丢失、删除,这些缺乏管理的照片无法成为媒体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

对照片资源进行高效管理的最普遍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数据库。图片数据库依赖的是规范标准的图片相关信息,包括拍摄内容、时间地点等信息。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电脑音乐制作技术高师院校音乐理论课作用

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领域都依靠电脑技术实现了自己在新时期的腾飞。音乐也不例外.依靠电脑和高级音效设备制作出来的音乐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随着电脑音乐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发展,电脑音乐制作也由前几年让人望之兴叹发展成为普通音乐爱好者也能借助一般的软、硬件作出相当水准的音乐。由于电脑音乐的巨大发展前景,它深吸引了一大批专业电脑音乐爱好者。一大批较早涉足电脑音乐制作的人,如今已成为国内电脑音乐制作的高手,引领着今日国内电脑音乐的发展潮流。但是,当今电脑音乐制作的重点都在纯艺术或纯商业音乐的研究、制作上.在把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引人到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理论课的课堂,却鲜有人涉猎。在这一领域,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运用有着相当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中.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将为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带来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几十年来,我国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都是象数、理、化等专业课教学一样,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教师讲学生听。不可否认这一教学方式在几十年的音乐教育中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几乎所有的音乐工作者都是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来的。但是,在师范院校这种情况就大不同了,由于学校培养的目标不同以及师范院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之师生比例过大,传统的说教式音乐理论教育形式的教育效率特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较低。特别是在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几门专业性强的理论课教学上,对教师、对学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对教师而言,由于大部分师范生的起点低,而他们的学习任务又重,将来的工作又是任重道远,要让他们在繁重的学习中,较好地掌握这几门专业性强的理论课,光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难度是相当大的。加之音乐作品的抽象性,音响效果的不可捉摸,在没有切实可行的授课技术帮助下,教师是难以让几十名学生对音乐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加上师生比例的过大,一个老师也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往往是课程在形式上讲完了,但学生真正学好、掌握课程内容的却不多。大部分学生反映是在学习“哑巴和声”、作“无声音符游戏”。这种现象凡是读过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都有大致的体会。老师们也都或多或少了解这一现象,都认为专业理论课难教,难以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学生来说,在理论课的学习上,只靠教师一人对着无声谱例讲解音乐是如何如何、写作时要如何如何,学生是难以完全明白的。一部分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觉得上课象在听天书,教师在没有音响、谱例的情况下讲的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听的稀里糊涂。因此,每堂课下来,他们总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作起作业来同学们更是反映象在做“无声音符游戏”,本子上写的是什么连自己也讲不清楚。就算老师在作业本上打了高分,只能是自认为紧紧牢记了老师讲的一些原则,在音响效果把握上几乎是没人能说出点什么来。既无合适的音响教材又没有适当的技术手段来学习谱例,如此上理论课确实很难。

今天,许多院校的音乐教师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和相应软件的帮助,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随时播放课前制作的任何音响范例,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既听到实际讲解又能及时听到音响,而且通过相应软件的帮助,随意地向学生分解、组合一部复杂的音乐范例。这不仅使教师能制作出以前根本得不到的谱例和实际音响,而且减少了在课堂上临时抄写谱例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特别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到以前枯燥的理论讲解所不可能带来的实际音响效果,没有了那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书本上的一切谱例和范例都能够如实地在耳旁回响。

下面结合和声学、曲式分析、配器、复调四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试论述一下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这几方面能起到的作用:

1、在和声学课程的教学中,主要是四部和声的讲解,由于教师受到钢琴水平和和声四个声部音域的限制,往往难以向学生展示四部和声及其进行的实际音响效果。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引人课堂后,教师可以在相应的音乐软件(如cakewalk音序器、encore乐谱制作)上,课前就制作好所有上课需要的任何难度的谱例,在授课过程中,根据需要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学生就既可以看到谱例又能听到实际音效了,而且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反复聆听任一谱例。这样既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抄写谱例的时间,又减轻了老师讲解枯燥谱例的难度,同时还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2、在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致是按照一边听音响一边看谱例,然后再由教师讲解其曲式结构如何如何。由于受到音响设备以及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只能整首或片段的看谱例、听音乐,从而得到乐曲的整体或局部的音响效果感觉。可是具体地在谱例中,某个声部某个乐器组甚至是某件乐器在演奏什么、强度如何、速度怎样就很难具体感受到。对乐曲细致结构的分析,只能对着无声谱例进行。在引进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后,教师可以把重点要讲解的谱例课前制作好,通过音乐软件的帮助,教师可以向学生拆分、展示谱例中任何一处需要讲解的地方;音乐的进行可以从任意小节开始,在任意节拍停止;通过静音的方式,学生可似听到乐队中任何一件乐器的独奏,从电脑记录中看到独奏的所有次数设置。从而淋漓尽致的分析每一首谱例。

3、在复调课程的教学上,教师所烦恼的是为了能让同学们多接触几个谱例、几种手法,不得不大量地在黑板上抄写谱例.极大地占用了上课讲解的时间,而且,这也只能是让学生看看谱例而已,仍无法让学生听到个个谱例的音响效果。如果运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前就制作好谱例,通过电脑的控制随时播放。还可以通过音色的变换,在电脑上用同一个谱例制作出任何一种复调音响效果,可以是独奏与乐队之间的、可以是乐器组与乐队之间的、也可以是乐器组与乐器组之间的。学生通过这种多途径、多形式的活生生的谱例讲解,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尽可能多的谱例,并对谱例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从而能够较全面地理解复调音乐的魅力。

4、在配器课程的教学上,如果只靠教师一张嘴、一套音响设备很难把一部配器手法新颖、音乐色彩斑斓的作品向学生作一个透彻的讲解,这也是此门课程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教师及时地提醒学生“你听,这里运用了什么什么手法,这里作了个如何如何的和声处理”这一方式,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引下被动地听,往往是只能获得一点大致的感受,难以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作品作出理性的分析。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运用,任何一部复杂的音乐作品,在输人电脑以后,通过简单的一些方法,就能够剥离出任何一个声部、任何一种乐器来,可以专门倾听、分析它所运用的作曲、配器手法;可以让乐曲以任意速度播放;可以在作品任意一个节拍上准确开始、停止;可以选择任意一个特殊音乐片段作反复分析、倾听。对任何一部复杂的配器作品,可以从单旋律开始逐步叠加或从全部声部的出现逐步递减的方式,透彻地把音乐作品理性地进行综合分析。电脑在作这些操作的时候,既迅速又准确,有效地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利用率,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5、在修改作业方面,对音乐理论课教学的老师来说,给学生修改(和声、配器、复调、曲式)作业是他们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不仅由于学生过多,修改作业任务繁重,而且如同上课时一样,没有实际音响向学生作解释,只能在纯理论上给学生作一点批示,学生除了在一些纯理论的原则上有所收获外,难以得到实际音响效果变化的信息。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好在哪里、坏在哪里,难以看出个所以然来。把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运用到对学生作业的修改过程中来,那么,这种现象将彻底改变。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除了音乐制作和编辑类的软件外,许多传统意义上仅用于制作乐谱的软件,随着版本的不断提升,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如最新版本的“西贝柳斯打谱软件”,同样也具备了调用软件音源的功能。如此软件不仅能够制作精美的乐谱,同样也可以通过电脑播放逼真的音效,达到与专业音乐制作、编辑软件几乎相匹敌的能力,因此也适合用于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课件的制作。上述音乐类软件虽然可以为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所利用,但这些软件并非专门为视唱练耳教学而设计,而澳大利亚软件厂商RISING开发的专业视唱练耳学习软件——Auralia则是一款专门用于视唱练耳训练的软件,这在国内也是认知度较高的一款软件,其提供了较为强大的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在其辅助下,可以进行基本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和学习,并能够对学生的练习给以实时评判。Auralia的操作界面非常简洁,在当下电脑使用普及度较高的社会环境下,任何有过电脑软件实用经验的人,都可以轻松地使用这款软件。该软件具有四个核心的训练模块:音程和音阶、和弦、节奏、音高和旋律。点击具体课程,即可开始训练。四大模块中分别设有若干子模块(如点击音程与音阶后,就进入由音程比较、音程听辨、音程视唱、音阶、音阶视唱等内容构成的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又设定了不同的难度级别,由于可以提供实时成绩评判,软件的使用过程有点类似电脑游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连续正确率,可以很快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即使出现连续错误,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逐渐建立学习信心。另外,软件中还设定了班级管理以及考试功能,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功能,为不同班级设定不同级别的训练内容,并进行有效的学习考核管理,十分适合学生课下进行自修训练。但就目前国内大多数音乐或艺术类高校的教学环境来看,在教学中使用这类专业视唱练耳训练软件存在一个缺点,就是教学资源所需的成本较高,需要构建一个有多台电脑构建的局域网体系,将软件进行安装后,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听觉训练系统,像视唱练耳这种跨专业方向的共同课,显然需要较多的教室资源、较为昂贵的教学设施财政支持,以及完善的维护和保养措施。但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视唱练耳训练,提高了学习效率,确实是与传统视唱练耳教学相比所具有的一个巨大优势。

二、国内对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概述

大约从2000年以后,随着国内电脑以及互联网普及程度的逐渐提高,一些专业音乐学院在进入21世纪不久,也开始对电脑、多媒体、专业视唱练耳软件以及计算机作曲软件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中央音乐学院早在2000年就已尝试用可以变换音色以及简单音乐编辑的电钢琴替代钢琴作为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学工具,在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的实践上迈出了第一步。2007年,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基本乐科理论与教学专题学术研讨会”上,中央音乐学院的赵易山教授就多媒体和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运用于视唱练耳教学做了专题讲座,并在研讨会的论文集中发表了论文《电脑网络时代的视唱练耳、乐理教学——实用音乐听觉训练与乐理》,文章对如何实现视唱练耳的多媒体教学,在宏观上给出了可操作性非常强的思路和方案。该文非常实际地提出了两个视唱练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能量,二是学生如何在课下进行自觉有效的练习。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措施,实施这个措施的理想教学模式需要三个条件:

1.建立网上全国视唱练耳、乐理信息储备中心;

2.教室电脑备课系统的建立;3.视唱练耳自修听力教室的建立,使用《Auralia》专业教学软件。在该论文集中发表的同类课题论文还有中国音乐学院许清教授的《分级制多媒体教学系统开发策略》、星海音乐学院杨晓老师的《音乐院校<乐理>课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沈阳音乐学院颜锐老师的《拓宽新视野展现新前景——展望电脑技术手段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等论文。近年来,在各类音乐或人文类学术期刊上也不断发表了同类课题研究的10多篇论文,从中可以看,国内不同层次的本科音乐教育对于视唱练耳教学中对电脑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意义和作用等已成为热点研究课题之一,但也应当看到,这一课题的研究在国内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的教学中,电脑和多媒体技术应如何介入,在国内教学中还未形成通用标准,很多地方专业音乐院校、艺术院校音乐系、综合大学的艺术系或音乐系以及高职艺术院校的音乐系因教学条件或师资力量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能够使用的电脑或多媒体技术十分有限。

三、对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发展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对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自身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新时代的视唱练耳教师,需要掌握一定音频的制作、编辑软件、乐谱制作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专业音乐教师队伍中缺乏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而专业的计算机软件从业人才大部分没接受过专业音乐的训练,这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自主研发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和训练软件事业的发展。因此,多媒体教材的出版物目前还停留在仅能提供mp3格式的配套光盘的层次上。

(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式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环境,需要投入较高的教学成本,这也是阻碍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在国内普及的因素之一。这种交互式的教学系统,需要建设一个教学资源库服务器,下设多个无盘工作站,工作站通过互联网络从服务器方便地调取教学和训练的资源,即使是初级规模的交互系统,也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综上所述,我国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还在初步探索和研究阶段,这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势必还有漫长而艰辛的道路,需要当代及未来的视唱练耳教学队伍去开辟。

上一篇:电脑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电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