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推荐意见范文

时间:2023-02-23 04:44:12

单位推荐意见

单位推荐意见范文第1篇

根据中共**市委《关于做好**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经县委研究,现就我县酝酿推荐出席**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单位的划分

我县酝酿推荐出席**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单位确定为17个,即:李俊镇党委、望洪镇党委、杨和镇党委、胜利乡党委、望远镇党委、闽宁镇党委、教体局党委、公安局党委(法、检两院及司法局)、农牧局党委、发改局党委、卫生局党委、机关工委(机关工委直属总支、支部代表推选工作委托县直机关工委负责)、供销社党委、杨和街道党工委、望远工业园党工委、紫荆花党委和伊品集团。

二、代表应具备的条件

**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必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忠于宪法和法律,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努力为人民服务,在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热爱人民代表工作,能够积极代表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朝气蓬勃,开拓进取;有履行职责和义务的身体素质。对代表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和个体经济代表人士,要侧重看其是否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否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关爱员工、依法纳税,从政治上而不是从经济实力上衡量其代表性。

三、推荐出席**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额分配及构成

推荐人选中应有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也应有在工业、农业、财贸、科技、政法、教育、卫生、体育、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人选。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宗教界人士等也应有适当数量的人选。代表总数中,中共党员代表比例不超过65%,妇女代表所占比例不少于22%,要保证回族代表的名额。各推荐单位要严格按照名额分配表(附后)分配的名额进行酝酿推荐。推荐提名的**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人选,一般不与市政协委员交叉。根据市委有关要求,从有利于工作考虑,县委书记、人大主任(或常务副主任)、县长、组织部长和法检“两长”一般应提名为市人大代表候选人。

四、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酝酿推荐程序

1、提出候选人推荐人选意见。各推荐单位按照县委分配的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名额,由各基层党支部进行推荐,基层党支部根据多数人的意见提出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意见报推荐单位党(工)委,推荐单位党(工)委按照县委分配名额,根据多数党支部的意见对推荐的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进行遴选后,提出推荐意见,并于11月1日下午5:00前报县委组织部。

2、提出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名单。县委组织部将根据多数推荐单位党(工)的意见,按照市委分配名额的35%和结构要求,对候选人推荐人选进行遴选,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后,进一步征求基层党(工)委意见,然后根据征求到的意见,报县委研究同意后,按照30%的差额比例提出代表初步人选意见;在征求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和人大、政府主要负责人意见后,向县委汇报,提出初步人选建议,并就建议名单与市委组织部、市人大代表联络与选举工作委员会沟通意见。确定的初步人选要进行全面考察。

五、切实加强对出席**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酝酿推荐工作的组织领导

单位推荐意见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认真做好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民主推荐、考察、酝酿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民主推荐、考察、酝酿的方式方法,增强识人察人的准确性,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提拔担任县(市、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正副县级干部,提拔担任市直行政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和其他县级干部。

第二章民主推荐形式、程序、范围及结果运用

第三条民主推荐一般采取两种形式进行:一是会议无记名投票方式,二是个别谈话方式。县(市、区)换届、市直部门提拔县级领导职务,一般情况下均应采取会议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推荐,涉及跨地区、跨部门提拔交流或干部调整重要岗位任职等,不便以会议方式推荐的,可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推荐。

第四条会议无记名投票推荐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制订民主推荐工作方案。内容包括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推荐方式、推荐时间及有关要求等。推荐由上级审批的职务,应事先征得上级党委或组织部门同意。

(二)召开民主推荐会。市委组织部门派出民主推荐工作组,按照民主推荐工作方案进行推荐。参加民主推荐人数不少于应参加人数的三分之二。

(三)民主推荐工作组指派专人计票并汇总民主推荐情况。

(四)推荐由上级审批的职务,推荐结果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党委或组织部门汇报。

(五)将民主推荐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反馈。由市委组织部主持民主推荐的,向推荐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成员反馈民主推荐情况。由推荐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主持民主推荐的,向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反馈。

第五条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工作由市委组织部主持,按照领导班子职位设置进行全额定向推荐,推荐票分别按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及副县级以上干部,乡镇(街办)党政正职,县(市、区)直工作部门以及其他参加人员三个层次进行分别统计。

个别提拔或平级调整重要岗位任职,参照上述办法进行。

第六条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个别提拔或平级调整重要领导职务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为:县(市、区)委成员,人大、政府、政协的党组成员或者全体领导成员,纪委领导成员,法院、检察院、县(市、区)委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正职,乡镇(街办)党政正职,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人选应有派、工商联的主要领导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参加。

第七条市直单位提拔或平级调整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为:本部门和本单位领导成员,内设机构领导成员,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50人以下的单位,由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第八条由上级组织部门拟跨地区、跨部门提拔任职或平级调整重要岗位任职的可不在其所在地或单位专门进行民主推荐,以近期(一年内)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情况为依据,交流提拔任职的对象必须是本地或本单位民主推荐中位居前列,且经组织考察确定的后备干部。

第九条在民主推荐中,因职位较少、符合任职资格的对象较多,推荐对象得赞成票率均未达到40%的,若得票接近40%的只有1人,可以进行座谈推荐。若得票接近40%的人选较多,可将得赞成票较多(除领导班子全额推荐外,一般应在25%以上)的推荐对象按得票多少依次确定为第二轮推荐人选,在参加首次民主推荐的人员范围中,组织进行第二轮民主推荐。是否进行第二轮推荐,由主持民主推荐的组织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组织第二轮民主推荐,其推荐对象人选至少应比拟推荐职位多1人方可进行。若第二轮民主推荐结果仍比较分散且得赞成票率都没有达到40%的,半年内不得再就同一职位组织民主推荐。

第十条对在民主推荐中得赞成票率未达到40%的推荐对象一般不得作为提拔或平级调整重要岗位任职考察对象人选。

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市直部门领导班子整体考察,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在全额推荐中得赞成票率未达到50%的,不再作为该职位继续提名人选。

民主推荐结果在一年内有效。

第三章考察对象确定

第十一条考察对象在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条件的人选中产生。确定考察对象要综合考虑干部条件、工作需要、拟任职位对干部素质的要求、干部个人的特长等多种因素,做到好中选优,用人得当,防止简单的以票取人。

第十二条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确定提拔任职的考察对象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由县(市、区)委书记办公会根据上级组织部门反馈的民主推荐情况,对考察对象人选进行酝酿;

(二)由县(市、区)委常委会研究提出拟考察对象建议名单;

(三)县(市、区)委将拟考察对象建议名单报市委组织部确定;

第十三条个别提拔或调整重要岗位任职的,考察对象由市委组织部确定。

第十四条确定考察对象人数应当等于或多于拟选拔职位数。领导班子换届时按照考察对象多于应选拔职位数,实行差额考察;个别提拔或调整重要岗位任职,若民主推荐得赞成票率达到40%的对象多于选拔职位数的,实行差额确定考察对象,若民主推荐得赞成票率达到40%的对象等于选拔职位数的,实行等额确定考察对象。

第四章考察程序、方法及结果运用

第十五条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组织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据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和不同职务的职责要求,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重点了解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廉洁自律和群众公认情况。

第十六条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拟定考察工作方案。内容包括考察任务、对象、时间、方法步骤,考察组组成以及有关要求;

(二)同县(市、区)委主要领导成员就考察工作方案进行沟通,征求意见;

(三)考察预告。考察组到达县(市、区)前两天,通过张榜公布及新闻媒体等形式将考察有关情况及要求向社会预告,预告内容包括考察对象,考察时间安排,考察组成员、驻地及联系方式等。

(四)述职。(1)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撰写述职报告,述职报告主要总结本届任职以来履行工作职责、政治立场、思想品质、勤政廉政的表现情况。(2)召开述职大会。党政领导班子正职在大会上述职,班子其他成员书面述职。

(五)召开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大会。民主推荐按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和第六条有关规定执行。民主测评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进行。

(六)个别座谈。谈话内容包括对班子总体评价,对每个班子成员的评价,有关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新进班子考察对象推荐意见等。座谈人员范围参照民主推荐范围,人数可适当少一些,一般不少于20人。

(七)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和专项调查。

(八)考察期间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部门分别向纪检(监察)、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审计局等执纪执法部门以及向计生、综治、减负办等“一票否决”单位开出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及新进班子人选考察对象监督单,并要求回复。

(九)由考察组综合分析考察情况,同县(市、区)委主要领导成员交换意见并听取有关班子配备的建议和意见,研究提出领导班子调整的初步意见。

(十)组织部领导成员集体听取考察组汇报,研究提出班子配备建议方案,提请党委决定。

第十七条个别提拔或平级调整重要岗位任职,考察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拟定考察工作方案。内容包括:根据民主推荐情况确定的考察对象、考察时间、考察组组成及有关要求等;

(二)同考察对象呈报单位或所在地(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成员就考察工作方案进行沟通,征求意见;

(三)考察预告。考察前,在考察对象所在地(单位)张贴考察预告。预告内容包括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考察时间,考察组成员、驻地和联系方式等;

(四)个别谈话。谈话内容包括考察对象德才表现、工作实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和是否同意考察对象作为拟提拔或调整担任重要职务人选;

(五)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和专项调查。其中,对个别座谈反映有具体线索的问题,考察组应进行调查核实并写出专题材料。

(六)考察期间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部门向纪检(监察)、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以及计生、综治、减负办等“一票否决”单位开出考察对象监督单,并要求回复;

(七)由考察组综合分析考察情况,同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交换意见并向考察对象本人反馈。向本人反馈的主要内容:考察对象的主要优缺点,民主推荐、测评的情况。考察中没有核实的情况不反馈。

(八)考察组根据考察情况,对考察对象按照“优秀、良好、一般”确定考察等次,并提出使用意见。

(九)组织部门领导成员集体听取考察组汇报,研究提出任用建议方案,提请党委决定。

第十八条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参加述职大会和民主测评的人员范围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执行。个别座谈的人员范围为:县(市、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成员,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纪委正副书记,县(市、区)党委、政府工作部门主要领导成员,乡镇(街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成员以及其他需要座谈的人员。对新进班子人选考察时参加座谈人员还包括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

第十九条县(市、区)个别提拔及平级调整重要岗位任职考察对象,个别座谈参加人员范围为:县(市、区)委、政府领导成员,人大常委会、政协、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纪委正副书记,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领导成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工作部门或内设机构及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其他需要座谈的人员。

第二十条市直单位个别提拔和平级调整重要岗位任职考察对象,个别座谈参加人员范围为:考察对象上级领导机关有关领导成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领导成员、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其他需要座谈的人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干部职工在20人以下的全部参加座谈。

第二十一条干部考察要形成书面考察材料。考察材料内容包括:考察对象基本情况,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主要缺点和不足,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情况,个别谈话征求意见情况,近三年公务员年度考核情况,近五年培训情况,个别座谈的人员范围及人数。考察组成员对考察材料署名负责。

第二十二条党委(党组)或组织部门派出的考察组必须由2名以上干部考察员组成。考察组成员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实事求是,熟悉考察工作业务。

第二十三条把考察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一)考察对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提拔任用和平级调整担任重要职务。

1、考察民主测评中得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率合计超过50%,或不称职票率超过20%的;

2、考察个别座谈中有50%以上的人员不赞成提拔或调整重用的;

3、考察对象受党纪政纪处分且处分期未满,或涉及有关问题立案在查的;

4、执纪执法部门或落实“一票否决”工作单位不赞成提拔或调整重用的;

5、考察中群众反映有重大问题并初步核实,需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

6、考察对象近三年公务员年度考核有一年以上评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等次的;

7、经考察确定为“一般”等次的。

(二)领导班子换届时,现任领导班子成员民主测评得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考察确属不胜任现职的,一般应免去现任职务。

第五章干部酝酿工作范围、程序及办法

第二十四条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应在考察、决定以及正式呈报前进行充分酝酿。跨地区或跨部门交流任职的干部,一般事先不就具体人选征求调入单位及分管领导意见。

第二十五条酝酿工作一般由组织部门负责同志负责,必要时可由本级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负责同志或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组织酝酿。酝酿一般采取口头汇报、书面征求意见和召开会议讨论的方式进行。

第二十六条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酝酿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考察前,由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将确定的考察对象基本情况、民主推荐情况以及有关考察意见,向党委分管干部工作负责同志和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汇报,进行沟通。

(二)组织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听取考察汇报后,就拟任职务人选进行酝酿,并形成初步意见。

(三)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就拟任职务人选的民主推荐和考察情况与有关领导成员进行沟通,并征求意见。

(四)组织部门在充分考虑有关领导成员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干部任用建议方案。

(五)由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向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负责同志汇报考察、讨论、征求意见情况,进一步酝酿。

(六)召开党委书记办公会就组织部门提出的干部任用建议方案进行充分酝酿。

(七)对上级党委或组织部门备案管理的职务,在本级党委书记办公会形成酝酿意见后,由党委分管干部工作负责同志或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向上级党委或组织部门就拟任职务人选进行沟通。对上级部门协管的或需要征求意见的拟任职务人选,经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负责同志同意后,由组织部征求上级有关部门意见。

(八)组织部门根据书记办公会酝酿的意见和征求上级党组织或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向党委常委会汇报方案。

第二十七条根据领导职位和拟任人选的不同情况,酝酿分别在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有关领导成员和相关部门中进行。

县(市、区)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副县级以上干部拟任人选,主要在市委、市政府领导成员中酝酿。其中,县(市、区)党政正职人选在市委书记办公会形成酝酿意见后,就酝酿的意见征求市委委员的意见。

市直行政机关、直属事业单位领导成员和其他县级领导干部拟任人选在市委、政府有关领导成员中酝酿,征求分管领导的意见。其中,市政府工作部门的主要领导成员以及市人大各委员会领导成员、人大机关正副县级干部拟任人选应征求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成员的意见。市政协各委员会领导成员及政协机关正副县级干部拟任人选应征求市政协主要领导成员的意见。

非中共党员拟任人选,应征求党委统战部门和派、工商联主要领导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代表人物的意见。

第二十八条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酝酿中若意见分歧较大,应当进一步酝酿。通过充分酝酿,对拟任职务人选仍不能形成一致意见,且多数领导同志不同意的,组织部门可就拟任方案进行调整,或暂缓提交党委常委会讨论。对个别意见不一致的,组织部门应将不同意见一起报党委常委会议讨论。

第二十九条组织部门对干部任用酝酿情况,要进行记载,并及时存入干部文书档案。

第六章民主推荐、干部考察及酝酿工作纪律

第三十条民主推荐、干部考察及酝酿工作,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办事。凡不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资格、任职条件和程序进行民主推荐,或采取行贿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拉票或骗取推荐结果的,推荐结果无效。

第三十一条民主推荐考察工作组成员推荐考察工作中处事不公、弄虚作假,参与干部酝酿工作人员不遵守保密纪律,将酝酿情况向外界透露,或随意扩散酝酿情况,跑风漏气的一经发现要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二条党委(党组)或组织部门在讨论确定、酝酿考察对象人选涉及到本人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有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涉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

第三十三条考察组成员和参与酝酿人员借民主推荐、考察酝酿工作之机谋取私利,凭个人好恶了解和反映情况,故意夸大、缩小、隐瞒、歪曲事实或者跑风漏气的,要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造成失真失实或重大失误的,要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失职责任,不适合从事干部工作的,要调离工作岗位或取消干部考察员资格。

第三十四条提供考察对象有关情况的部门或单位,有意扩大、缩小或隐瞒考察对象的问题,造成考察结果失真失实,导致用人失误,要追究部门或单位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第三十五条考察对象任用后发现考察前存在严重问题,不够提拔任职条件,属考察工作失察失误的,要追究考察组负责人和考察人员责任。考察工作失察失误是指:对执纪执法部门已掌握的问题因考察疏漏未听取执纪执法部门意见的;考察期间,群众已反映有具体线索,未认真核查的。

第三十六条对需追究责任的人员,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和其他有关规定,视情况的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三十七条确定有关方面和个人的责任,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根据掌握和发现的问题,由组织部门、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调查,核实责任主体的责任及违纪事实。

(二)由组织部门牵头,召开纪检监察机关和执法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依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主体责任大小和违纪性质进行认定,并提出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的意见和建议。

单位推荐意见范文第3篇

第一条为认真做好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民主推荐、考察、酝酿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民主推荐、考察、酝酿的方式方法,增强识人察人的准确性,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提拔担任县(市、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正副县级干部,提拔担任市直行政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和其他县级干部。

第二章民主推荐形式、程序、范围及结果运用

第三条民主推荐一般采取两种形式进行:一是会议无记名投票方式,二是个别谈话方式。县(市、区)换届、市直部门提拔县级领导职务,一般情况下均应采取会议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推荐,涉及跨地区、跨部门提拔交流或干部调整重要岗位任职等,不便以会议方式推荐的,可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推荐。

第四条会议无记名投票推荐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制订民主推荐工作方案。内容包括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推荐方式、推荐时间及有关要求等。推荐由上级审批的职务,应事先征得上级党委或组织部门同意。

(二)召开民主推荐会。市委组织部门派出民主推荐工作组,按照民主推荐工作方案进行推荐。参加民主推荐人数不少于应参加人数的三分之二。

(三)民主推荐工作组指派专人计票并汇总民主推荐情况。

(四)推荐由上级审批的职务,推荐结果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党委或组织部门汇报。

(五)将民主推荐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反馈。由市委组织部主持民主推荐的,向推荐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成员反馈民主推荐情况。由推荐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主持民主推荐的,向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反馈。

第五条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工作由市委组织部主持,按照领导班子职位设置进行全额定向推荐,推荐票分别按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及副县级以上干部,乡镇(街办)党政正职,县(市、区)直工作部门以及其他参加人员三个层次进行分别统计。

个别提拔或平级调整重要岗位任职,参照上述办法进行。

第六条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个别提拔或平级调整重要领导职务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为:县(市、区)委成员,人大、政府、政协的党组成员或者全体领导成员,纪委领导成员,法院、检察院、县(市、区)委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正职,乡镇(街办)党政正职,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人选应有派、工商联的主要领导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参加。

第七条市直单位提拔或平级调整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为:本部门和本单位领导成员,内设机构领导成员,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50人以下的单位,由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第八条由上级组织部门拟跨地区、跨部门提拔任职或平级调整重要岗位任职的可不在其所在地或单位专门进行民主推荐,以近期(一年内)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情况为依据,交流提拔任职的对象必须是本地或本单位民主推荐中位居前列,且经组织考察确定的后备干部。

第九条在民主推荐中,因职位较少、符合任职资格的对象较多,推荐对象得赞成票率均未达到40%的,若得票接近40%的只有1人,可以进行座谈推荐。若得票接近40%的人选较多,可将得赞成票较多(除领导班子全额推荐外,一般应在25%以上)的推荐对象按得票多少依次确定为第二轮推荐人选,在参加首次民主推荐的人员范围中,组织进行第二轮民主推荐。是否进行第二轮推荐,由主持民主推荐的组织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组织第二轮民主推荐,其推荐对象人选至少应比拟推荐职位多1人方可进行。若第二轮民主推荐结果仍比较分散且得赞成票率都没有达到40%的,半年内不得再就同一职位组织民主推荐。

第十条对在民主推荐中得赞成票率未达到40%的推荐对象一般不得作为提拔或平级调整重要岗位任职考察对象人选。

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市直部门领导班子整体考察,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在全额推荐中得赞成票率未达到50%的,不再作为该职位继续提名人选。

民主推荐结果在一年内有效。

第三章考察对象确定

第十一条考察对象在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条件的人选中产生。确定考察对象要综合考虑干部条件、工作需要、拟任职位对干部素质的要求、干部个人的特长等多种因素,做到好中选优,用人得当,防止简单的以票取人。

第十二条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确定提拔任职的考察对象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由县(市、区)委书记办公会根据上级组织部门反馈的民主推荐情况,对考察对象人选进行酝酿;

(二)由县(市、区)委常委会研究提出拟考察对象建议名单;

(三)县(市、区)委将拟考察对象建议名单报市委组织部确定;

第十三条个别提拔或调整重要岗位任职的,考察对象由市委组织部确定。

第十四条确定考察对象人数应当等于或多于拟选拔职位数。领导班子换届时按照考察对象多于应选拔职位数,实行差额考察;个别提拔或调整重要岗位任职,若民主推荐得赞成票率达到40%的对象多于选拔职位数的,实行差额确定考察对象,若民主推荐得赞成票率达到40%的对象等于选拔职位数的,实行等额确定考察对象。

第四章考察程序、方法及结果运用

第十五条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组织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据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和不同职务的职责要求,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重点了解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廉洁自律和群众公认情况。

第十六条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拟定考察工作方案。内容包括考察任务、对象、时间、方法步骤,考察组组成以及有关要求;

(二)同县(市、区)委主要领导成员就考察工作方案进行沟通,征求意见;

(三)考察预告。考察组到达县(市、区)前两天,通过张榜公布及新闻媒体等形式将考察有关情况及要求向社会预告,预告内容包括考察对象,考察时间安排,考察组成员、驻地及联系方式等。

(四)述职。(1)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撰写述职报告,述职报告主要总结本届任职以来履行工作职责、政治立场、思想品质、勤政廉政的表现情况。(2)召开述职大会。党政领导班子正职在大会上述职,班子其他成员书面述职。

(五)召开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大会。民主推荐按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和第六条有关规定执行。民主测评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进行。

(六)个别座谈。谈话内容包括对班子总体评价,对每个班子成员的评价,有关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新进班子考察对象推荐意见等。座谈人员范围参照民主推荐范围,人数可适当少一些,一般不少于20人。

(七)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和专项调查。

(八)考察期间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部门分别向纪检(监察)、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审计局等执纪执法部门以及向计生、综治、减负办等“一票否决”单位开出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及新进班子人选考察对象监督单,并要求回复。

(九)由考察组综合分析考察情况,同县(市、区)委主要领导成员交换意见并听取有关班子配备的建议和意见,研究提出领导班子调整的初步意见。

(十)组织部领导成员集体听取考察组汇报,研究提出班子配备建议方案,提请党委决定。

第十七条个别提拔或平级调整重要岗位任职,考察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拟定考察工作方案。内容包括:根据民主推荐情况确定的考察对象、考察时间、考察组组成及有关要求等;

(二)同考察对象呈报单位或所在地(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成员就考察工作方案进行沟通,征求意见;

(三)考察预告。考察前,在考察对象所在地(单位)张贴考察预告。预告内容包括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考察时间,考察组成员、驻地和联系方式等;

(四)个别谈话。谈话内容包括考察对象德才表现、工作实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和是否同意考察对象作为拟提拔或调整担任重要职务人选;

(五)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和专项调查。其中,对个别座谈反映有具体线索的问题,考察组应进行调查核实并写出专题材料。

(六)考察期间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部门向纪检(监察)、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以及计生、综治、减负办等“一票否决”单位开出考察对象监督单,并要求回复;

(七)由考察组综合分析考察情况,同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交换意见并向考察对象本人反馈。向本人反馈的主要内容:考察对象的主要优缺点,民主推荐、测评的情况。考察中没有核实的情况不反馈。

(八)考察组根据考察情况,对考察对象按照“优秀、良好、一般”确定考察等次,并提出使用意见。

(九)组织部门领导成员集体听取考察组汇报,研究提出任用建议方案,提请党委决定。

第十八条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参加述职大会和民主测评的人员范围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执行。个别座谈的人员范围为:县(市、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成员,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纪委正副书记,县(市、区)党委、政府工作部门主要领导成员,乡镇(街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成员以及其他需要座谈的人员。对新进班子人选考察时参加座谈人员还包括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

第十九条县(市、区)个别提拔及平级调整重要岗位任职考察对象,个别座谈参加人员范围为:县(市、区)委、政府领导成员,人大常委会、政协、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纪委正副书记,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领导成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工作部门或内设机构及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其他需要座谈的人员。

第二十条市直单位个别提拔和平级调整重要岗位任职考察对象,个别座谈参加人员范围为:考察对象上级领导机关有关领导成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领导成员、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其他需要座谈的人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干部职工在20人以下的全部参加座谈。

第二十一条干部考察要形成书面考察材料。考察材料内容包括:考察对象基本情况,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主要缺点和不足,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情况,个别谈话征求意见情况,近三年公务员年度考核情况,近五年培训情况,个别座谈的人员范围及人数。考察组成员对考察材料署名负责。

第二十二条党委(党组)或组织部门派出的考察组必须由2名以上干部考察员组成。考察组成员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实事求是,熟悉考察工作业务。

第二十三条把考察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一)考察对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提拔任用和平级调整担任重要职务。

1、考察民主测评中得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率合计超过50%,或不称职票率超过20%的;

2、考察个别座谈中有50%以上的人员不赞成提拔或调整重用的;

3、考察对象受党纪政纪处分且处分期未满,或涉及有关问题立案在查的;

4、执纪执法部门或落实“一票否决”工作单位不赞成提拔或调整重用的;

5、考察中群众反映有重大问题并初步核实,需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

6、考察对象近三年公务员年度考核有一年以上评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等次的;

7、经考察确定为“一般”等次的。

(二)领导班子换届时,现任领导班子成员民主测评得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考察确属不胜任现职的,一般应免去现任职务。

第五章干部酝酿工作范围、程序及办法

第二十四条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应在考察、决定以及正式呈报前进行充分酝酿。跨地区或跨部门交流任职的干部,一般事先不就具体人选征求调入单位及分管领导意见。

第二十五条酝酿工作一般由组织部门负责同志负责,必要时可由本级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负责同志或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组织酝酿。酝酿一般采取口头汇报、书面征求意见和召开会议讨论的方式进行。

第二十六条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酝酿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考察前,由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将确定的考察对象基本情况、民主推荐情况以及有关考察意见,向党委分管干部工作负责同志和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汇报,进行沟通。

(二)组织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听取考察汇报后,就拟任职务人选进行酝酿,并形成初步意见。

(三)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就拟任职务人选的民主推荐和考察情况与有关领导成员进行沟通,并征求意见。

(四)组织部门在充分考虑有关领导成员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干部任用建议方案。

(五)由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向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负责同志汇报考察、讨论、征求意见情况,进一步酝酿。

(六)召开党委书记办公会就组织部门提出的干部任用建议方案进行充分酝酿。

(七)对上级党委或组织部门备案管理的职务,在本级党委书记办公会形成酝酿意见后,由党委分管干部工作负责同志或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向上级党委或组织部门就拟任职务人选进行沟通。对上级部门协管的或需要征求意见的拟任职务人选,经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负责同志同意后,由组织部征求上级有关部门意见。

(八)组织部门根据书记办公会酝酿的意见和征求上级党组织或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向党委常委会汇报方案。

第二十七条根据领导职位和拟任人选的不同情况,酝酿分别在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有关领导成员和相关部门中进行。

县(市、区)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副县级以上干部拟任人选,主要在市委、市政府领导成员中酝酿。其中,县(市、区)党政正职人选在市委书记办公会形成酝酿意见后,就酝酿的意见征求市委委员的意见。

市直行政机关、直属事业单位领导成员和其他县级领导干部拟任人选在市委、政府有关领导成员中酝酿,征求分管领导的意见。其中,市政府工作部门的主要领导成员以及市人大各委员会领导成员、人大机关正副县级干部拟任人选应征求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成员的意见。市政协各委员会领导成员及政协机关正副县级干部拟任人选应征求市政协主要领导成员的意见。

非中共党员拟任人选,应征求党委统战部门和派、工商联主要领导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代表人物的意见。

第二十八条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酝酿中若意见分歧较大,应当进一步酝酿。通过充分酝酿,对拟任职务人选仍不能形成一致意见,且多数领导同志不同意的,组织部门可就拟任方案进行调整,或暂缓提交党委常委会讨论。对个别意见不一致的,组织部门应将不同意见一起报党委常委会议讨论。

第二十九条组织部门对干部任用酝酿情况,要进行记载,并及时存入干部文书档案。

第六章民主推荐、干部考察及酝酿工作纪律

第三十条民主推荐、干部考察及酝酿工作,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办事。凡不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资格、任职条件和程序进行民主推荐,或采取行贿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拉票或骗取推荐结果的,推荐结果无效。

第三十一条民主推荐考察工作组成员推荐考察工作中处事不公、弄虚作假,参与干部酝酿工作人员不遵守保密纪律,将酝酿情况向外界透露,或随意扩散酝酿情况,跑风漏气的一经发现要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二条党委(党组)或组织部门在讨论确定、酝酿考察对象人选涉及到本人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有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涉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

第三十三条考察组成员和参与酝酿人员借民主推荐、考察酝酿工作之机谋取私利,凭个人好恶了解和反映情况,故意夸大、缩小、隐瞒、歪曲事实或者跑风漏气的,要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造成失真失实或重大失误的,要追究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失职责任,不适合从事干部工作的,要调离工作岗位或取消干部考察员资格。

第三十四条提供考察对象有关情况的部门或单位,有意扩大、缩小或隐瞒考察对象的问题,造成考察结果失真失实,导致用人失误,要追究部门或单位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第三十五条考察对象任用后发现考察前存在严重问题,不够提拔任职条件,属考察工作失察失误的,要追究考察组负责人和考察人员责任。考察工作失察失误是指:对执纪执法部门已掌握的问题因考察疏漏未听取执纪执法部门意见的;考察期间,群众已反映有具体线索,未认真核查的。

第三十六条对需追究责任的人员,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和其他有关规定,视情况的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三十七条确定有关方面和个人的责任,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根据掌握和发现的问题,由组织部门、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调查,核实责任主体的责任及违纪事实。

(二)由组织部门牵头,召开纪检监察机关和执法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依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主体责任大小和违纪性质进行认定,并提出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的意见和建议。

单位推荐意见范文第4篇

第一条在民主推荐(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和干部考察工作中,除严格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范围,在一定层次干部中进行民主推荐和干部考察外,还要把参与民主推荐人员范围和干部考察听取意见人员范围进一步向外延伸,必须要有下一级基层群众或群众代表参加,由“干部”参与民主推荐向“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民主推荐转变;由单独听取“干部”意见向共同听取“干部和群众”意见转变。

第二条进一步扩大会议投票推荐范围。领导班子换届,会议投票推荐范围除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外,还要扩大到党委委员、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常委;原同级离退休老同志;下一级人大、政协、纪委的主要领导成员;辖区内部分上一级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基层群众代表。个别提拔任职,除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范围”外,扩大到党委委员、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常委3原同级离退休老同志;辖区内部分上一级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基层群众代表。扩大的“人员范围”一般不少于《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基本范围”的20%。

第三条进一步扩大个别谈话推荐范围。领导班子换届,参加个别谈话推荐人员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同级领导干部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近三年担任同级实职的离退休老同志3辖区内部分上一级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党委、政府综合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部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基层群众代表。个别提拔任职,参加推荐人员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

成员和同级领导干部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近三年担任同级实职的离退休老同志;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党委、政府综合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扩大的“人员范围”一般不少于《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基本范围”的20%。

第四条民主推荐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领导干部参与人员范围。除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范围”外,人数较少的单位应包括全体在职人员,还要有本单位离退休人员代表、受该工作单位领导或指导的下级单位人员代表、公共管理部门服务对象代表参加。扩大的“人员范围”一般不少于《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基本范围”的20%。

第五条在民主推荐干部中,要体现群众公认的原则。对正职的推荐原则上要同时获得会议投票推荐赞成票三分之一以上、个别谈话推荐赞成意见二分之一以上,方可列为考察人选;对副职的推荐原则上要同时获得会议投票推荐赞成票四分之一以上、个别谈话推荐赞成意见三分之一以上,方可列为考察人选。

第六条进一步扩大干部考察听取意见范围。考察州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拟任人选,听取意见和征求意见的人员范围,除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范围”外,扩大到辖区内部分上一级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部分一般干部和基层群众代表。扩大的“人员范围”一般不少于《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基本范围”的20%。

第七条考察党委、政府工作部门领导干部拟任人选,听取意见和征求意见的人员范围,除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范围”外,还要有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部分一般干部和基层群众代表、离退休老同志,受该工作单位领导或指导的下级单位人员代表,公共管理部门服务对象代表等参加。扩大的“人员范围”一般不少于《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基本范围”的20%。

第八条进一步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强化纪律监督,对出现弄虚作假、贿选、拉“推票”等行为的,一经发现即取消考察人选资格,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九条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要求,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与干部考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主动接受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不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切实把好选拔任用于部第一“关口”,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推荐和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第十条本规定由省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单位推荐意见范文第5篇

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全市各推荐单位相继召开推荐工作会议,对代表推荐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编写和印发代表选举工作宣传材料,召开党员大会、讲党课、培训辅导等多种形式,利用宣传栏、横幅、手机、网络等载体平台全方位、多形式进行宣传,采取电话短信联系、网络在线讨论等多种手段进行发动,保证党员的参与率。全市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党员参与率达到98.5%。

大连:远洋作业、运输企业党组织积极联系党员

在大连的远洋作业、运输企业中,有部分党员长期在海上工作,有的远离大陆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与陆岸上的联系很不方便。针对这种情况,这些企业党组织想尽办法与之联系。如中远海运(大连)公司党委,对在近海航线的船舶,通过微信群和邮件沟通联系;对在远洋航线的船舶,第一时间在内部信息平台信息,确保船舶政委及时收到消息,组织推荐。大连中远海运油品运输公司采取卫星通讯,及时将上级通知要求发往各海外船舶,各海外船舶党支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完成了推荐工作。

鞍山: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参与渠道

全市各地区各单位结合党员工作、生活、居住、身体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推荐提名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参与渠道。对在鞍工作和生活的党员,采取参加组织生活、专题辅导等方式征求意见;对整体文化素质较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的党员,采取QQ群、微信群等方式征求意见;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采取电话、登门入户等方式征求意见;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异地安居的离退休党员,采取电话、纸质信函、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征求意见。

抚顺市望花区:广泛宣传发动,确保民主到位

把尊重党员权利作为重要前提,充分利用党课教育、谈心谈话、集中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将代表的资格条件讲深讲透,使符合条件的党员既能推荐他人,也能成为被推荐对象,充分保障了党员的民利。全区各级党组织共开展党课教育586次,参加党员3806人,举办专题培训146次,培训党员干部3714人。同时,各推荐单位采取了“两上两下、上下结合”的方式,反复酝酿推荐,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确保把广大党员公认的优秀分子推荐出来。

本溪:确保推荐提名工作风清气正

市、县(区)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全部保留了党委换届专用举报电话,同时借助组织部门来信、来访、电话、网站和手机短信“五位一体”的“12380”举报受理平台,不断拓宽党员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并严格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制度,做到对违反推荐提名工作纪律问题的线索快速反应、及时查处。在此基础上,市委组织部坚持实行违反推荐提名纪律问题联合快速查核工作机制,以及、举报及信息、舆情突况应急处置工作预案,不断严密风气监督体系。

丹东:严把代表人选资格条件关

推荐工作开始后,丹东市委组织部及时与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沟通联系,深入细致地了解全市近五年来获得奖励级别较高、政绩比较突出、贡献较大的先进模范人物情况,做到底数清楚。同时,坚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真正把那些政治立场坚定、品德作风优良、工作业绩突出、党员群众公认的党员推荐出来,很好发挥了“推出一名人选、宣传一个典型、树立一面旗帜、形成一种导向”的作用。

锦州市凌河区:着力新媒体宣传

充分运用“凌河先锋”微信公众平台,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时间维度,通过“致广大党员的一封信”、设置代表人选推荐工作专栏等多种形式,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学习领会好中央和省市区委《通知》精神,明确代表人选标准条件、推荐程序,进一步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号召党员认真行使好民利,踊跃负责地参与代表人选的推荐提名,在专栏宣传推广各级党组织好经验、好做法,确保圆满完成代表人选推荐提名工作。

I口市站前区:全面激活推荐宣传阵地

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标语、QQ群、网站、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代表人选推荐提名工作的重要意义、选举流程和有关政策要求,充分调动党员参选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引导党员依法行使民利,形成正面的引导声势和强大的舆论支持。各推荐单位还设立了宣传信息员,按推荐工作阶段定期上报工作动态情况,全面提升党员、群众的知晓率,营造了良好氛围。在宣传工作中,通过电话宣传6880人,QQ群联系宣传71人,微信群联系党员322人,微信发放信息224条。

阜新:依托“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进行宣传

充分发挥电视、报纸、宣传刊物等主流媒体作用,并通过短信、邮件、QQ、微信和微信公众号等,组织、联系全市党员2.3万余人次,联系流动党员30人。同时,依托全市902个“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向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充分发挥市县乡三级代表委员联系、服务和引导基层党员群众的作用,利用代表委员接待日向广大党员群众宣讲代表人选推荐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程序要求,大大提高了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辽阳:“三上三下”确定推荐人选名单

全市各推荐单位组织所属党组织和党员,按照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原则,采取“三上三下”的办法,即党支部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提出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上报基层党委,基层党委根据多数党支部的意见对人选进行遴选,再征求党支部和党员意见,然后上报推荐单位;推荐单位根据多数基层党委的意见对人选进行遴选,再征求基层党委意见之后,上报市委;市委全会根据多数推荐单位的意见进一步遴选,并征求意见后,确定推荐人选名单,上报省委。

铁岭:严密组织,保证参与率

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工)委会议时做好会议记录,同时会议场景还要留存影像资料,每一级组织在推荐人选产生后要正式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在推荐工作中,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要求派专人上门走访,对外地经商、打工和流动党员要通过电话和网络逐一进行联系,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参与率。据统计,全市有8277个基层党组织(含党委、党总支、党支部)、177510名党员参与了推荐工作,基层党组织的参与率达到100%,党员的参与率达到99.6%。

朝阳市喀左县水泉镇:以代表人选推荐提名工作为契机扎实推进党的建设

二道门村将代表推荐工作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村党支部书记为全村党员上党课、讲理论,组织党员们深入学党规、学系列讲话,让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深入到每名党员心中。南亮子村紧紧围绕代表推荐工作,积极开展“学典型、学先进,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组织党员对照“共产党员户”,查找自身缺点,努力改进,争当先进。

盘锦:精心组织宣传,及时掌控舆情

全市各新闻单位精心策划组织,通过广播、电视、公示公告栏、宣传标语以及微信、党组织和党务工作QQ群等各种传播形式,对推荐代表人选进行宣传,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委的相关政策规定,报道广大党员和各单位学习贯彻情况,展示各级党组织利用多种形式学习宣传情况,全面反映各推荐单位按照要求做好宣传发动、进行组织推荐的实际行动。市委组织部协调宣传部门建立了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掌控舆情。

葫芦岛市建昌县: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

在线上,利用建昌电视台“党员远程教育专栏”,每天分三个时间段滚动播出推荐工作相关内容。利用“建昌党员教育”微信公众号,推送关于代表条件、名额、结构要求和产生程序等政策规定。全县各党支部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向广大党员进行宣传。在线下,印制了《代表推荐工作宣传挂图》发放到全体党支部,张贴在显著位置。为每位党员发放了代表人选推荐相关内容小卡片,便于党员了解、记忆。

省妇联:营造推荐工作良好氛围

辽宁省妇联机关党委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代表人选推荐工作相结合,下发学习资料,利用双周五学习日开展宣传和业务指导。学习相关法规制度,指导支部书记为党员上党课,熟悉推荐工作政策和工作流程,深化对选举代表重要意义的认识。借助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推送相关政策规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以实际行动体现学习教育的成效。利用党日组织广大党员收看专题教育片和警示教育片,为推荐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省国资委:确保代表推荐人选优中选优

一是严守工作纪律,坚决杜绝拉票贿选、数据造假等不正之风,对企业进行抽查监督,对违规违纪问题实行“零容忍”。二是严格条件程序,所有推荐人选必须至少有一个基层党支部推选。三是通盘全局考虑,充分考虑企业规模、代表性、影响力和分布等情况,以及党员数量,兼顾中央企业和省属企业推荐人选比例。四是突出结构荣誉,对省(中)直企业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党员进行调查摸底,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推荐人选从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科技成果)党员中优先考虑。

沈阳北站党委:推荐提名和春运工作两不误、双促进

各车间(公司)、科室党总支、支部在确保“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的同时,扎实做好代表人选推荐提名工作。运转车间党总支在春运期间行车作业繁忙、人T难以集中的情况下,组织各党支部通过电话、微信群等方式征求意见,认真做好推荐提名工作。客运车间党总支利用班组早点名会征求党员意见,同时车间班子成员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再次向一线党员征求意见,确保推荐提名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鞍钢集团:下发通知,广泛征求意见

鞍钢集团党委对各直管单位党委上报的代表推荐人选名单进行汇总,召开党委会研究通过了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人选建议名单。专门下发了《关于征求鞍钢集团出席党的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人选建议名单的通知》,将推荐人选建议名单再次征求直管单位党委意见建议,确保代表人选推荐提名工作步骤不丢、程序不少。

辽河油田:老同志关心支持推荐提名工作

辽河油田党委组织实施层层有效宣讲,使得推荐提名工作得到了老同志们的关注和支持。离退休管理中心老干部站第一党支部书记李登俊,是一位90岁高龄、有72年党龄的老党员,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接到通知后,李登俊及时学习了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然后打电话通知支部的12名党员,征求他们的意见;支部有一名党员长年卧病在床,接听电话不便,他就专程登门拜访。78岁的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张桐义,在支部书记生病住院的情况下,主动做宣传工作。

东北石油管道有限公司:确保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率100%

单位推荐意见范文第6篇

一、人选提出

第一条选拔任用机关部门中层干部必须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批准的内设机构和中层干部职数进行选配。

第二条机关部门中层干部职数出现空缺,或因轮岗、交流、回避等需要充实调整的,党委(党组)书记和行政主要负责人应事先协商,取得一致意见。

第三条选拔任用机关部门中层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民主推荐由党委(党组)组织。

民主推荐由下列人员参加:

(一)机关部门领导班子成员;

(二)局机关内设机构全体人员;

(三)机关直属单位、派出机构负责人;

(四)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民主推荐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出有关要求;

(二)填写推荐票;

(三)对不同职务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

第四条党委(党组)对民主推荐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研究确定考察对象。确定考察对象时,民主推荐的结果是重要依据之一,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没有经过民主推荐或民主推荐不集中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第五条个人向组织推荐机关部门中层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经党委(党组)审核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所推荐人选不是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考察对象人数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

二、考察

第六条考察由组织人事科(或承担组织人事职能的科室,下同)负责。

第七条考察中层干部拟任人选,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组织考察组,制定考察工作方案;

(二)向单位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考察工作方案;

(三)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会议或书面的方式在机关内或所在单位干部考察预告,将考察对象、考察时间、考察方式和内容以及考察组成员、联系方法等内容预先向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公告;

(四)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五)考察组将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中层干部调整初步意见,由组织人事科向党委(党组)书记和行政主要领导汇报后,提出任用建议方案。

第八条考察拟任人选,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一般为:

(一)机关部门领导班子成员;

(二)机关部门中层及以上干部;

(三)考察对象所在科室(单位)全体成员;

(四)其他有关人员。

对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

第九条考察组由两人以上组成。考察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和相应的资格。考察组负责人应由思想政治素质好、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并熟悉干部工作的人员担任。

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坚持谁考察谁负责原则。考察组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深入细致,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考察材料负责。考察材料必须写实,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主要缺点和不足,以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情况。

三、酝酿

第十条中层干部职务拟任人选在提交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前(或呈报前)应充分酝酿。属双重管理的中层干部任免,主管方应事前征求协管方意见,进行酝酿。

第十一条党政主要领导分设的部门在党委书记、局长、党委副书记中酝酿,其他的在党委(党组)书记、副书记中酝酿,根据酝酿情况提出党委(党组)会干部调整讨论方案。

四、讨论决定

第十二条选拔任用机关部门中层干部,由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任免意见)。

第十三条党委(党组)会由党委(党组)书记主持,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或组织人事科长介绍干部讨论方案形成情况、调整、任用理由及考察情况。到会成员就干部任免事项进行讨论应逐人逐个表明意见,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缓议等明确意见;表决可采取口头表态、举手表决或无记名票决等方式进行。如意见分歧较大或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应暂缓表决。对影响作出决定的问题,会后应当及时查清,避免久拖不决。

第十四条党委(党组)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须经二分之一以上的党委(党组)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第十五条党委(党组)对纪委副书记、组织人事科科长、副科长、监察室主任等职务任免的意见需报市委组织部审批。报批时必须呈报党委(党组)的请示并附干部任免表、干部考察材料、本人档案和党委(党组)会议纪要、讨论记录、民主推荐材料。

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未经组织考察的拟任中层干部的人选,党委(党组)会不予讨论决定。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中层干部任免会议须由专人用专用记录本记录,具体要求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的通知》(溧组发[**]40号)执行。

五、通气谈话

第十六条由党委(党组)书记、行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或委托组织人事科室负责人与被任免的中层干部见面谈话。

调整、任用的机关部门中层干部的见面谈话,应反馈组织考察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要求。

六、办理任免

第十七条实行机关部门中层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在党委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在本机关部门或所在工作单位内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公示内容和要求参照市委《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的试行意见》(溧委发[2000]68号)规定。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

第十八条党委(党组)决定任免的机关部门中层干部,由党委(党组)或行政行文任免。并按规定及时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备案。

第十九条竞争上岗是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在机构改革中内设机构重新设置或内设机构中层干部三分之一以上作调整时,必须实行竞争上岗,竞争上岗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公布职位、报名人员的资格条件、基本程序和方法等;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统一考试、民主测评;

(四)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

(五)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具体程序仍按溧委办[1999]49号文件执行。

第二十条市机关各部门参照本规定,制定下属单位、派出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工作的程序,并报市委组织部审定。

单位推荐意见范文第7篇

2012年市政府表彰市劳动模范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干事创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各条战线涌现出一大批品德高尚、功绩卓著、贡献突出的先进模范人物。为了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倡导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市政府决定,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命名表彰200名市级劳动模范,其中职工劳模160名(含农民工),农民劳模40名,并召开命名表彰大会。现将推荐劳动模范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条件

评选推荐的范围是,2012年以来,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人、农民、科教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农民工及其他人员。

评选的基本条件是,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在建设现代化强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一)在重点工程建设或重大科研项目中做出优异成绩的;

(二)在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施自主创新,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做出优异成绩的;

(三)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做出优异成绩的;

(四)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中做出优异成绩的;

(五)在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六)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及计划生育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

(七)在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保卫国家安全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等方面做出优异成绩的;

(八)在促进就业,实现自主创业,解决职工生产生活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做出优异成绩的;

(九)在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做出优异成绩的;

(十)在其他方面做出优异成绩的。

二、名额分配和评选推荐的原则及方法

(一)职工劳模名额分配依据各地、各行业职工人数以及特殊行业给予适当照顾的原则确定;农民劳模分配依据各地农村劳动力人数等因素确定。

(二)职工劳模中一线职工(含农民工)所占比例不低于55%,科教及其他人员占30%,企业负责人不得高于15%。职工劳模向一线倾斜,妇女和农民工应占一定比例。农民劳模中,重点放在种植、养殖专业户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

(三)企业负责人人选,县市区按分配名额推荐。分配给市直各单位的名额中不含企业负责人,由市直各单位按条件推荐,然后由市评选领导小组根据各单位推荐情况进行综合平衡、审核把关、优中选优、确定人选。

(四)这次评选的市劳动模范原则上从市“富民兴潍”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县市区(含市直委、局、公司)表彰过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中推荐。对已经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和国家部委及省、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的个人不再推荐。担任副县级以上职务的领导干部原则上不参加评选。

(五)评选推荐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和群众认可的原则,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评选推荐的对象是职工身份的必须经过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同意,是农民身份的必须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附有会议记录,内容包括: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人数、评选结果、领导人签字(加盖公章);在基层推荐的基础上,县市区政府和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对候选人的先进事迹进行预审;市评选表彰办公室初选,提出初步名单并提交市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审核;市政府确定受表彰人员名单并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候选人名单在本单位和新闻媒体公示。

(六)推荐人选要征求当地县(市区)以上计划生育部门意见,是企业负责人的,必须经过当地县(市区)以上工商、税务(国税、地税)、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等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还要经过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签署意见。

(七)凡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严重职业危害,拖欠职工工资、欠缴职工各项社会保险,未建立工会组织、未被授予“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和集体合同制度,欠缴工会经费的企业,其负责人不能参加评选。

三、几点具体要求

评选推荐先进,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真正评选出符合条件、群众信得过的人选。

(一)加强组织领导。整个评选推荐工作在市劳动模范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负责评选推荐的各项具体工作。各级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具体做好评选推荐的各项工作。

(二)严格评选推荐程序。各单位在评选推荐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评选标准,按照评选程序要求进行评选推荐,严禁弄虚作假。在层层评选推荐的基础上本着好中选优的原则,切实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推荐出来。在推荐评选过程中,如接到群众对被推荐人选的举报,责成推荐单位认真进行调查,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三)及时上报材料。初步人选推荐出候选人之后,要填写候选人简要事迹表,并形成1000字左右的事迹材料。3月30日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直各有关部门上报评选情况,包括候选人简要事迹表、事迹材料、推荐单位意见、各部门审查意见、会议原始记录及市劳动模范候选人名单(市劳动模范人选简要事迹登记表、事迹材料一式20份,推荐单位意见、各部门审查意见、会议原始记录及市劳动模范候选人名单各1份)报市评选表彰办公室。同时,劳动模范人选简要事迹登记表、候选人名单报送电子文件,评选推荐的企业负责人还要报工会经费审查表。正式人选确定后,填写市劳动模范登记表一式4份,一律用钢笔填写或打印机打印,不得复印,不要在表内附贴事迹材料,4月20日前报市评选办公室。

单位推荐意见范文第8篇

各州、市、县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各大专院校党委,省属各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

现将《关于在民主推荐、干部考察中进一步贯彻群众公认原则的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各地、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我部报告。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关于在民主推荐、干部考察中进一步贯彻群众公认原则的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党员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继续推进和完善民主推荐、干部考察制度,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在民主推荐、干部考察中贯彻群众公认原则作出如下规定:

第一条在民主推荐(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和干部考察工作中,除严格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范围,在一定层次干部中进行民主推荐和干部考察外,还要把参与民主推荐人员范围和干部考察听取意见人员范围进一步向外延伸,必须要有下一级基层群众或群众代表参加,由“干部”参与民主推荐向“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民主推荐转变;由单独听取“干部’’意见向共同听取“干部和群众”意见转变。

第二条进一步扩大会议投票推荐范围。领导班子换届,会议投票推荐范围除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外,还要扩大到党委委员、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常委;原同级离退休老同志;下一级人大、政协、纪委的主要领导成员;辖区内部分上一级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基层群众代表。个别提拔任职,除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范围”外,扩大到党委委员、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常委;原同级离退休老同

志;辖区内部分上一级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基层群众代表。扩大的“人员范围”一般不少于《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基本范围”的20%。

第三条进一步扩大个别谈话推荐范围。领导班子换届,参加个别谈话推荐人员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同级领导干部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近三年担任同级实职的离退休老同志;辖区内部分上一级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党委、政府综合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部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基层群众代表。个别提拔任职,参加推荐人员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

成员和同级领导干部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近三年担任同级实职的离退休老同志;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党委、政府综合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扩大的“人员范围”一般不少于《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基本范围”的20%。

第四条民主推荐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领导干部参与人员范围。除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范围”外,人数较少的单位应包括全体在职人员,还要有本单位离退休人员代表、受该工作单位领导或指导的下级单位人员代表、公共管理部门服务对象代表参加。扩大的“人员范围”一般不少于《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基本范围’’的20%。

第五条在民主推荐干部中,要体现群众公认的原则。对正职的推荐原则上要同时获得会议投票推荐赞成票三分之一以上、个别谈话推荐赞成意见二分之一以上,方可列为考察人选;对副职的推荐原则上要同时获得会议投票推荐赞成票四分之一以上、个别谈话推荐赞成意见三分之一以上,方可列为考察人选。

第六条进一步扩大干部考察听取意见范围。考察州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拟任人选,听取意见和征求意见的人员范围,除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范围”外,扩大到辖区内部分上一级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部分一般干部和基层群众代表。扩大的“人员范围”一般不少于《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基本范围”的20%。

第七条考察党委、政府工作部门领导干部拟任人选,听取意见和征求意见的人员范围,除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范围”外,还要有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部分一般干部和基层群众代表、离退休老同志,受该工作单位领导或指导的下级单位人员代表,公共管理部门服务对象代表等参加。扩大的“人员范围”一般不少于《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基本范围”的20%。

第八条进一步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强化纪律监督,对出现弄虚作假、贿选、拉“推票”等行为的,一经发现即取消考察人选资格,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九条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要求,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与干部考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主动接受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不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切实把好选拔任用干部第一“关口”,真正把政治上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第十条本规定由省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单位推荐意见范文第9篇

3月23日上午,市里召开了**市劳动模范评选推荐工作会议,会上就劳模评选推荐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为了搞好市直机关的市劳模候选人的评选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市劳模候选人的名额分配

本次评选推荐市劳模,市里分配给市直机关3个推荐名额。其中,“一线职工”1个,“科教及其他人员”2个;企业负责人推荐名额市里不作统一分配。

“一线职工”是指在各类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工作的工人、司机、营业员、服务员、工段长、中型以下企业的车间主任、农民工;

“科教及其他人员”是指企业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科研、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的人员及其他人员。

二、评选范围和条件

评选推荐范围:2004年以来,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人、农民、科教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农民工及其他人员。

评选的基本条件:认真学习和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勇于奉献,在建设现代化强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

三、评选推荐的原则和要求

1、对已经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和国家部委及省、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的个人,不再推荐;原则上从“富民兴潍”和县市区(含市直委、局、公司)表彰过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中推荐。

2、公务员及担任副县级以上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原则上不参加评选。

3、评选推荐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和群众认可的原则,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4、企业负责人的推荐要求:凡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严重职业危害,拖欠职工工资、欠缴职工各项社会保险,未建立工会组织、未被授予“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和集体合同制度,欠缴工会经费的企业,其负责人不参加评选。推荐企业负责人的,填报工会经费审查表。

5、推荐人选要经当地县(市区)以上计划生育部门签署意见。

四、评选推荐的程序

1、各基层工会酝酿提出拟推荐人选名单,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

2、市直机关各单位党组织对推荐人选进行预审,并提出书面申报意见。

3、市直机关工会与妇女工委对基层上报的推荐人选进行预审后提出推荐意见,再报市直机关工委进行预审,确定向上推荐的人选。

4、市评选表彰办公室初选后,报市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审核。

5、推荐人选确定后,进行公示;是企业负责人的要经工商、税务、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由市评选办公室统一组织进行)。

6、“五一”前夕市里进行表彰。

五、时间要求

单位推荐意见范文第10篇

1、教育或教育管理机构编制的推荐表。

这种类型的表格,由于是官方统一印制的,所以结构都是固定、统一的,但国家机关与各个院校自制的表格又有一定差别。我国现行的国家最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编制的推荐表,其基本结构包括题目、正文和附文三大部分。它的题目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普遍要求,题目就叫《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封面的题目下方分设毕业生、系别及专业、用人单位和学校名称四栏,在下面就是制表单位和印发单位,最后是年月日。具体形式如下(见附表1),在题目的背面,还有一个简单协议,由学校、用人单位和择业学生共做当事人,须各自履行自己的义务。

正文部分包括本人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在校主要成绩情况、在校期间奖惩情况、学生自荐书和毕业生情况及意见六个部分。正文部分共三面多一点,第一面包括四个栏目,结构形式如下(见附表2),第二、三面都是“学生自荐书”,第四面上部分才是“毕业生情况及意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等基本内容,以及应聘意见(指是否遵守协议)、照片等。

附文包括系部学校意见、用人单位情况及意见以及通讯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等。

各个大中专院校自制的推荐表与国家统一编制的表格在结构上大同小异,略有差别。其总体结构也包括题目、正文和附文三个部分。题目部分也是直接命题,如《学校(学院)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或《学校(大学)年毕业生就业推荐表》,题目下面一般设姓名、班级、专业、填表日期四个栏目。

正文部分含学生基本情况、本人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及学生自荐书四个部分。

附文包括系班意见、学校意见和用人单位意见以及联系人、联系电话和邮政编码等内容,有的还附有简单说明。

这种自制的推荐表与国家教育部的表格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协议部分和本人基本情况的结构位置的区别。

2、学生自己编写的自荐材料的基本结构。总的说来,自己编写的自荐材料,其基本结构是灵活多样的,但其中仍有基本的规律存在。一般说来,这种类型的自荐材料包括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正文、附文和附件。

(1)标题。标题在封面上占有显著的位置,起着主导的作用,它和直接表明材料内容和材料所属情况的文字一起构成统一的封面格式。如(见附表3),有的并不要主题式的标题,而是直接标题,格式略有变化,只要清晰美观,也是可以的。如(见附表4)。

(2)导语。它是自荐材料正文之前的导引部分。

(3)正文。正文包括毕业生基本情况、学业成绩与知识结构、科研成果、社会工作与实践活动、获奖情况、自荐信等项目。既可用表格形式来反映,也可用叙述形式来表现。一般自荐信可以使用叙述方式,其他项目用表格形式罗列。如

(4)附文。附文包括班主任意见、系组织意见、院(校)组织意见,以及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姓名、邮政编码等等。

上一篇:家长反馈意见范文 下一篇:学院推荐意见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