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加工贸易范文

时间:2023-03-16 13:34:48

产品加工贸易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第1篇

产品内分工概念

“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specialization)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现象(田文,2005)。从某种意义上说,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是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可以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完成。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通常被用来解释产业间分工现象,对于产品内分工该理论依然适用。假如说传统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的话,产品内分工的边界则在于价值链。产品的价值链按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劳动密集环节、资本密集环节和技术密集环节三种,各国依据自身的要素禀赋在不同环节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并相应占据产品价值链上其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高越,2006)。产品内分工既可以通过横向扩展方式来实现,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又可以通过纵向延伸方式来建构,表现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

可用通过一个简单的2×2模型说明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原理。假设有甲、乙两个国家,甲国资本较丰裕,乙国劳动力较丰裕。假定X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它的生产需经X1、X2两道工序完成;X1是劳动密集型工序,X2是资本密集型工序;不考虑服务成本。在工序空间上不可分离的情况下,无疑X产品将在甲国生产;而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情况下,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工序会被安排在具有相应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因此X1工序将在乙国进行,X2工序将在甲国进行,X产品最后的组装也将在乙国进行。显然,这大大降低了X产品的生产成本,分工和贸易对甲乙两国都是有利的。

在产品的物理拆分原本就可行的情况下,制约或推动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技术因素指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尤其是信息和运输技术的发展水平。跨越国境安排生产会带来高昂的通讯成本、运输成本和治理协调成本,这使得企业走出国门建立生产网络得不偿失(Jones&Kierzkowski,2001)。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集装箱运输的飞速发展大大降低了零散化生产中的服务成本,为发展产品内分工扫清了障碍。制度因素主要是指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程度。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企业交易成本的降低,投资自由化为资本要素在国际间流动创造有利条件(A·Deardorff,2005),只有当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国际间的产品内分工才能实现。因此,制度因素直接制约并推动着产品内分工的发展。

国际分工的发展为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分工经历了由产业间垂直分工到产业内水平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不断深化的历程。目前的国际分工体系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分工呈现多层次性,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各种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分工,也包括同一产业、同一产品的价值链上具有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传统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工明显弱化。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和最大受益者,通过对外投资和外包将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分别安排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以充分利用各国的要素优势,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产品内分工发展迅速,中间产品贸易的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的增长率。世界零部件贸易总额由1990年的3550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84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1%,比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高出2。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工贸易获得了巨大发展,已成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1979年到2005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由2。35亿美元增至4164。8亿美元,增长了1770倍,在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由1。5%上升至54。7%,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在这20多年的时期内,随着产品内分工的深化发展,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步伐逐步加快,发达国家离岸外包活动明显增多、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愈加活跃,为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但应当看到,在产品内分工背景下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宽松的原产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加工贸易无序、低水平发展,成为影响本地采购率和加工深度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贸易不平衡、贸易摩擦多发的重要根源;加工增值率增长缓慢,虽然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在中国加工贸易中比重加大,体现出加工贸易产品的升级态势,但加工贸易整体附加值的增长却非常缓慢;加工贸易主体结构失衡,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出现加工贸易倾向。

因此,如何把握新型国际分工格局带来的发展机遇,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以获取较多加工利益、带动国内产业升级是“十一五”时期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课题。

产品内分工有利于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显然是产品内分工的典型形态之一(卢锋,2004)。产品内分工使生产深入到区段工序层面,使企业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对于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加工贸易极为有利。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或环节上实现:产品升级,即加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逐渐从简单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复杂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和零部件;价值链升级,即加工企业所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逐步把握产品设计、营销、品牌等战略性环节,并建立起自己的国际生产网络;企业能力升级,即加工企业更多地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与治理方式,按照国际标准生产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产业升级,即加工企业敢于嵌入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通过建立与延伸国内生产网络发挥产业关联与外溢效应,促进整个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不断改善其能力和效果;区域升级,即加工贸易逐步向内地转移并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多元化,使中国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融入全球生产网络。

产品内分工背景下中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原产地规则问题

1。产品内分工的深化使产品原产地的界定变得困难。产品内分工意味着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在国际间高度分离,国际贸易产品中包含着在一个以上国家实现价值增值的比例越来越大(某一最终产品零部件往往来自多个国家),甚至价值增值过程不是在最终实现“实质性改变”的国家进行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喻春娇,2004)。在此情形下,就难以准确定义产品的原产地。假如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定义过于严格,就会使正常的加工贸易发展受到限制;而定义过于宽泛,又会导致加工企业只在东道国进行简单加工环节,不注重从本地采购,对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产业链、提高国内增值率不利。WTO至今尚未制订出统一协调的原产地规则,各国对原产地规则的使用各自为政,往往体现出浓厚的为本国经济服务的色彩,如欧盟的原产地制度就被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原产地规则”,其对“最后实质性加工或装配”未提供任何操作的具体标准或原则,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定欧委会可在咨询原产地规则委员会后就特定案件制定具体规则。

2。中国没有充分利用原产地政策工具。中国2005年1月起实行的《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和《关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中实质性改变标准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采取以税则归类改变为基本标准,以从价百分比、制造或者加工工序等为补充标准的原则。在新规则中,首次明确了原产地标记的治理,对第16类“机电类”、第17类“车辆”、第18类“光学、照相、计量、医疗仪器及设备;钟表;乐器”等产品都规定必须满足从价百分比标准。应当看到,新规则在对加工贸易原产地的认定标准上做出了积极改进。但由于该《规定》的原产地标准只适用于过渡时期,内容制订得仍相对简单,非凡是对税则归类改变标准,并没有针对各个税目的货物制订具体的税则归类改变规则,只是作了一个概括性的一般规定(张宗良,2006)。虽然新《规定》中从价百分比标准对加工增值率的要求由过去的25%提高到30%,但考虑到中国近6年来平均加工增值率都在50%左右的现实,这一小幅提高对引导加工企业增加本地采购、延长国内产业链的作用有限。

3。宽松的原产地政策已成为中国频繁遭受国际贸易摩擦的潜在诱因。中国的加工贸易大部分是由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新加坡、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厂商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能力,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工序而发展起来的,其产品依靠原有的销售渠道,主要经香港等地转口到美国等传统市场。建立在现行原产地规则基础上的贸易统计方法,将大量只在中国进行简单加工产品的原产地定为中国,这极大的夸大了中国的出口规模,使得贸易伙伴国逆差虚高,从而成为贸易摩擦的“经济根源”(王锦锋,2005)。

(二)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问题

加工贸易增值率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经济指标。观察全国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率(见表1)和外资、国有、民营企业的加工增值率(见表2)的变化,可以发现:

1。尽管中国加工贸易中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加大,但加工贸易整体附加值的增长非常缓慢。20世纪90年代期间,中国加工贸易的加工增值率有了大幅提高,从29%提高到50。67%,但从1999年至今加工增值率都在50%左右徘徊。某些部门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如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仅为24。49%,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中国2001年25。2%的水平。

2。外资企业的加工增值率低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从表2可以看出,近两年来外商投资企业的平均名义增值率为47。5%,虽然有提高的趋势,但还是远远低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平均名义增值率61。75%和64。2%的水平。考虑到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所处的主导地位,其加工增值率不高是中国加工增值率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说来,提高加工增值率主要依靠三个途径:提高加工环节的层次、提高国内采购率、提高加工深度。中国的静态比较优势决定了中国承接的加工环节基本上还是以劳动密集型环节为主。在产品内分工背景下,跨国公司将“微笑曲线”弧底、附加值低的生产环节外包的倾向,也在客观上制约了中国承接中高端加工环节,导致中国难以通过提高加工环节层次来提高加工附加值。此外,中国加工贸易政策中含有阻碍国内采购率和加工深度提高的因素。其中,出口退税政策和深加工结转政策是制约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提高的主要因素(隆国强,2003)。

(三)加工贸易主体结构不平衡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进入高潮,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连年攀升,在中国加工贸易中逐步居于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占比逐年缩小。1990年到2005年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从127亿美元增至5778。7亿美元,在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中所占比重也由28。8%增至83。7%(见表3)。

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和水平,但不利于中国获取加工利益,同时也使中国难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金京霞,2005)。这是因为: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意味着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对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影响力逐渐变弱,本土的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受制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和分工部署;由于外商投资加工贸易是生产要素导向型投资,其根本目的就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目标的积极因素。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加工贸易主体结构失调、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一方面,中国把加工贸易方式作为吸引外资的一个主要手段,外贸政策明显鼓励外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造成了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倾向(廖涵,2002),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因此连年增长。另一方面,外商投资加工企业在营销渠道、技术、工艺设备、治理经验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优势,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难以突破国际营销渠道、技术方面的瓶颈,在加工贸易方面也就发展缓慢。

产品内分工与中国加工贸易的战略调整

要把握新型国际分工格局带来的发展机遇,保持中国加工贸易平稳持续发展,中国加工贸易战略的调整原则应为:立足于中国静态比较优势,继续支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加工贸易;着眼于创造动态比较优势,引导外资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高附加值加工环节;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提高加工增值率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继续支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环节加工贸易,保持加工贸易稳定发展。目前,中国加工贸易从事的大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加工,这符合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发挥着巨大作用。以中国目前的工业发展水平而言,尚不具备资本、技术、治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那么要扩大出口,在短期内我们所能依靠的就是能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加工贸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永远停留在为跨国公司充当加工车间的阶段,要在吸引外资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注重提高国内企业加工能力。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应鼓励和扶持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为国外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加工配套,鼓励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体系和全球采购体系,使更多国内企业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的过程中,逐步学习先进技术、治理经验、建立营销渠道、积累资本。

引导外资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高附加值加工环节,提升产业层次。加工贸易产品档次、技术含量的提高与外资进入水平和经营治理水平呈正相关(黄菁,2006)。引导外商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高附加值加工环节,能促使中国尽早加入到国际分工链条中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大的环节中来。因此,应结合各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未来国际产业发展方向,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指明拟吸引投资的具体产业和生产环节,并制定产业标准和工序标准,对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和工序的加工产品、零部件予以优惠的税收政策,取消对简单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的部分优惠。另外,在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外资的同时,应重视解决国内中小企业缺少融资能力、缺少国际市场资讯和人才、缺少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缺少技术和产品更新能力等具体困难,并鼓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实现产业层次和工序层次的升级,由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提升到更复杂的、技术含量更高的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核心零部件的加工制造。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第2篇

一、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

1.产品内分工含义。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和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其既可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间完成。对其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过程的可分性。一个产品的生产应包含不同的工序或区段,各国根据技术水平的差异,专业化生产其中的某个阶段而不是全部阶段。第二,生产空间的分散性。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和区段必须跨越国界,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生产。

2.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除了是一种贸易方式外,也表现为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产品内分工是将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而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表现为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其实质就是各国在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上开展国际分工,并根据各自的生产环节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增值的活动。”加工贸易不仅体现产品内分工与生产的基本特点,而且也是在自由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贸易方式,所以它代表着现代国际分工的新趋势特征。

产品内分工深化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产品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仍然是在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利于发挥各国在特定产品不同工序的比较优势,并能在各生产环节的规模经济充分实现,这样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加工贸易是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也就得到了促进和发展。按照这样的话,如果产品越是能满足产品内分工条件,其加工贸易所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其中最明显的行业是电子行业。因为电子行业具有完备的工序可分性,也具有非常低的单位价值运输成本,非常适合于跨境产品内分工。我们从贸易数据中看到,过去几十年我国贸易增长最快的20种产品,前3名都是电子类产品,其根本原因就是电子产品相对最容易进行产品内分工,也最容易把产品生产不同的工序分散到不同国家去进行。如今随着贸易、金融和投资的自由化和全球化,生产分工的国际化以及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逐渐增强,加工贸易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贸易方式,它在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山西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分析

1.数量分析。Hummel,Ishii,Kei-MuYi(2001)提出了测度产品内分工规模的方法,他们运用投入产出法,将一国进口品分为用于国内最终消费与用于出口品生产这两部分,然后按进口品用于出口的价值对出口额的比率来定义“垂直专门化比率”(verticalspecialization(VS)share),用这种方法,Hummel等人对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垂直专门化程度做了一番估算。VS用体现在一国出口商品中的进口中间品价值来衡量,公式为:VS=(进口中间投入品价值/产品总价值)×出口产品总价值×2。还有一种测量方法为VSi,考察一国出口的中间品中被他国用作生产出口品的价值,计算方法与上式大体相同。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VS从一国的进口中间品来考虑,VSi从一国的出口中间品来考虑。如果某国用进口中间品生产的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则其VS值就等于进口的中间品金额;如果全部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即出口为零VS=0;如果仅仅利用国内资源和生产要素生产出口品,而不进口任何中间投入品则VS=0。由于我国对加工贸易的数据进行了严格统计,我们可以依据加工贸易的数据计算我国的产品内分工规模,即:VS=加工贸易进口额。考虑到一般贸易出口中可能包括少量进口辅料的价值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值要比实际值要低,但误差不会很大。参照此算法山西的计算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2002年以来山西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VS/总出口额)处于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0.019上升到2007年的0.224,这与世界产品内分工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也与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的现状相吻合的,近些年来我国在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中已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2.结构分析。为深入分析山西加工贸易在产品内分工中的结构,首先要将贸易数据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三大类。其中,又将中间产品分为零配件和半制成品。这种方法按照商品的主要用途进行分类,容易把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加以区分。本文参照FrancoiseLemonie和DenizuNal-Kesencl(2002)年对中国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山西省2008年1-10月和2009年1-10月的相关数据,对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构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从选取的两年数据的比较来看,在进口方面,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在总进口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大约为2/5,其中又以半制成品的进口为甚,而零配件的进口在中间投入品进口中占的比例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最终产品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山西主要是对进口中间投入品进行加工装配。出口方面,和进口的情况呈现相反的趋势。最终产品的出口在总出口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2008年占到近30%,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但是中间投入品逆市而上,显示山西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说明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加强。总体来看,山西产品结构仍以初级产品为主,虽然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有所减少,但可以看出山西加工贸易对外贸的拉动作用不强,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构不合理,需要转型升级逐步改善结构。

三、山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品内分工角度

山西加工贸易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工贸易规模小。山西省加工贸易底子薄,基础弱,总量小,缺乏龙头企业,产业带动性和规模效应弱。同时,还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协作程度差,整体政策支持较弱等制约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问题。二是加工贸易产业和商品结构单一。加工贸易商品以初级产品铁矿砂、氧化铝橡胶等为主,加工贸易项下的贱金属及制品和矿产品一直占全省加工贸易的80%以上,而机电类产品所占比例较低。加工商品简单,且主要集中在资源性、重能源产品的加工上表现为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缺乏深加工、精加工,“一进一出,单一工序”,加工链条短。三是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少而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四是加工贸易利用外资规模比较低。五是加工贸易增值率波动幅度大不稳定。就目前山西省加工贸易的形势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不容乐观。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仅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国际分工已从产业间、产业内分工深化到了产品内,各国根据技术水平的差异,只需专业化生产同一产品的某个生产阶段而无需全部阶段。因此,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加工贸易升级,全省才能抓住国际分工深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形成组装与制造能力参与产品内分工。因此重点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全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1.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升级。虽然山西近几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不断增加,对山西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改进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机电产品的出口也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属于组装型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需要继续优化,着重提高产品不同技术含量的生产加工环节,即仍然继续沿着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路径参与产品内分工,鼓励更多加工企业参与到资本、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环节生产中,尤其要紧紧抓好当前以IT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方向转变。

2.加工贸易生产环节的提升。充分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的技术外溢效应来提高生产整体技术水平,建立在原有静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速资本积累,注重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从而实现动态比较优势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产品供应链中沿着产品内分工阶梯攀登,即继续从简单组装辅助零部件制造一般和重要零部件制造高级组装和核心零部件制造,这样使加工贸易企业的中间产品逐渐从低层次简单产品过度到同一产业内更复杂、更精细的产品,最终顺利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生产环节的提升。

3.同一产品分工链上的升级。由著名的微笑曲线可以知道,越往上游的研究开发和关键零部件以及下游的品牌和营销两端走,增值幅度越高,中间的加工制造增值幅度最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工贸易还应在拉长的产品分工链条上升级,提高加工产品的增值含量。一方面沿着产品分工链向上游延伸。从最后工序开始依次向前,循着“原材料供应简单加工组装复杂加工装配零部件配套生产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人才交流、产品研发合作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自有品牌创建”的轨迹,不断提升加工度,从而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另一方面向下游拓展,发展加工贸易营销和海外销售。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加工贸易产品 内销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3)06-0082-04

[作者简介] 曲国明(1978 — ),满族,河北滦平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王巧霞(1982 — ),女,甘肃靖远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后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缓解出口压力,一些加工贸易企业把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希望通过内销弥补外需不足。各级政府也采取多种措施,推行内销便利化措施。但总体上看,各种举措都是一时之举,缺乏长期有效机制。因此,建立长期稳定的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势在必行。

一、建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条件

(一)多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2009年以来,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增长方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制定并实施多项政策(见表1),通过简化流程、提供政策优惠等措施,较好地促进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为加工贸易企业内销带来了便利。

一些地区还推出财政和金融等举措,促进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如广东省财政计划拿出10亿元,设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其中部分资金用于对建立内销品牌的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奖励;另外还选取300家企业作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企业,从推动自主创新、建立品牌、拓展内销市场、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低端环节有序转移等方面重点推动转型升级;中国建设银行开发“内贸通”系列产品,帮助外贸企业更好地开拓国内市场。

(二)为加工贸易企业搭建的内销平台效果显著

2009年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为加工贸易产品出口转内销搭建了多方位交易平台,如全国外贸商品巡回展、上海外贸产品内销订货会、上海外贸产品进商场专柜、北京外贸大集、大麦客台商集体内销平台等,为加工贸易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提供了展示和交流渠道,得到了采购商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规模最大的内销平台,是2012年在广东省东莞市举办的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这是我国直接服务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部级博览会。首届加工贸易博览会参展产品多为加工贸易企业面向发达国家市场生产的时尚、高端终端消费品,共有来自28个省区市的1325家加工贸易企业参展,近5000家采购企业和超万名专业采购商到会,观展人数达到16000多人,参展企业销售总额687.3亿元。

(三)加工贸易企业内销意愿强烈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内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增加产品国内销售的愿望十分迫切。

2010年3月,国际商报新闻中心策划组织针对外贸企业生存现状的大型调查,涉及16个省市,结果显示49%的企业已经尝试内销,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近年来,加工贸易企业产品内销保持逐年增长态势。据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全国海关加工贸易内销征税302.3亿元,在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大幅下降13.7%的背景下同比增长12.6%,比2008年历史最高水平268.6亿元多收33.7亿元。2009~2011年,仅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以各种贸易方式在国内市场销售总额就达3.37万亿元,其中2011年为1.4万亿元,年增长速度超过25%。2011年全国加工贸易补税内销总额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四)形成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要素已具备

2012年,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快速提升,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手机、电脑等产品的最大市场,是世界消费品市场上的头号买家。2014年,我国在零售市场或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国。美国专家海伦 . 王认为,中国的中产阶级大约有4.75亿人,他们大都生活在城市中,购买力已经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购买力。麦肯锡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购买的奢侈品占到全球市场的27%,其中包括在海外的购物。我国生产的产品正越来越多地卖给本国消费者。如苹果公司在我国生产的iPhone和iPad有15%流入我国市场,销售额相当于238亿美元。

我国人口众多,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对加工贸易产品购买欲望强烈,已完全具备建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要素。

二、建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设想

(一)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模式选择

针对我国加工贸易产品数量庞大、消费者需求旺盛的特点,可建立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两种模式。可建在同一地点,分隔成两片区域。

加工贸易内销产品零售市场一般总体规模较小,运营模式可参考海南离岛免税的操作思路:市场内销售的产品视同外销,适用保税政策。中国公民凭身份证每年准予在区内自购一定金额的商品,如果超过规定额度,可比照进境物品超额部分征税办法进行征税。

加工贸易内销产品批发市场规模较大,可借鉴“加博会”的操作思路,主要针对批发商、零售商等专业买家,销售的产品按内销处理,按有关规定征收相关税费,可考虑在现有政策下降低相关的税率,并不断完善现有的内销便利化措施。

加工贸易内销产品市场要有严格的准入机制,对进入市场的企业素质要进行严格审核,把素质不达标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对一些不确定能否参选的企业,要对其考察后进行评估,以确保进入该市场的企业及商品达到规定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市场得到长期、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二)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区位选择

世界上的市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产业为依托而形成的市场,另一种是纯中介性市场。

1. 以产业为依托的加工贸易内销市场

这类市场应选择加工贸易企业集中的区域。广东和江苏是全国的两个加工贸易大省,两省加工贸易总量约占全国的六成左右。其中广东占比接近4成,江苏占比超过2成。从加工贸易企业的数量来看,广东占据绝对优势,加工贸易企业约2.9万家,其中既有像富士康一样的超大型加工贸易企业,也存在一定数量(约5000家左右)的以来料装配为主的非法人企业,涵盖大、中、小多个层级。江苏的加工贸易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少于广东,共计约7440家,但在平均规模上远大于广东,且加工贸易企业的质量效益好于广东。

粤、苏两省加工贸易发展各有特点。从行业分布来看,江苏加工贸易行业分布相对集中,其IT行业产品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接近6成,全省90%的IT产品出口由加工贸易企业创造;广东的加工贸易企业在行业分布上更加广泛,轻纺、电子、机械、家电、建材等行业均占有相当比例。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的加工贸易绝大部分都集中在珠三角9市,占总量的97%以上;而江苏省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其中苏州一市加工贸易约占全省近7成。从发展模式来看,广东加工贸易以“放养”为主,加工贸易发展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发展至今在规划布局上总体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江苏加工贸易以“圈养”居多,加工贸易企业大部分位于园区之内,容易形成集聚效应,同时监管也更加便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粤、苏两省各具特点,可考虑分别在两省建立加工贸易内销市场。广东省可在东莞,因为东莞是“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1万多家,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广东的20%以上,有“外博会”和“加博会”的经验。在东莞建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相当于将“加博会”时间无限期延长,而不是目前的只有4天。但选择在东莞建立内销市场也存在一定不足:一是从全国角度看,地理位置偏南,经济腹地主要在珠三角地区,辐射范围不及江苏;二是东莞旅游景点相对较少,不能很好地满足零售市场旅游、购物一体化的需求。

江苏省可选择苏州市,苏州也是“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是加工贸易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目前共聚集加工贸易企业5000余家,其中60家龙头企业进出口规模达到900亿美元,占加工贸易总额的70%。苏州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江苏省省加工贸易总额的70%以上,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15%,总体规模位居全国第二。苏州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汇处,长三角地区“核心腹地”,是长三角次级中心城市,处于上海100公里都市圈的范围内,有广阔富饶的长江流域以至可向南北扩展的更大地域作为的经济腹地。苏州在旅游资源、区位交通和综合实力等方面在全国占处于领先地位,非常适合建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可形成企业与消费者的完美对接。

2. 半产业半中介性质的加工贸易内销市场

这种类型市场要以区位优势为支撑,依托本地加工贸易企业,用完善的配套设施发挥市场的集散功能,通过积累资本,扩大经营规模,促使商业资本向制造业和更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扩张,实现市场与产业、城市的联动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

江苏省泰州市较具备建立半产业半中介性质的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条件。首先,泰州的区位位势明显:一是泰州地理位置,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位于江苏中部,处于沿海和长江“T”型产业带的结合部,南北承接苏南苏北两大经济板块,受到上海和南京两大经济中心的直接辐射,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连接长江中上游各省,同时与苏北乃至中原地区广大的陆域腹地相邻。二是泰州交通发达,已形成“公、铁、水、航”无缝对接的立体交通体系,减少了供需双方运输成本。三是泰州除自身拥有出口加工区外,周围各市均有出口加工区,为加工贸易企业入驻市场提供了方便。

其次,泰州政策优势明显,2012年10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泰州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确定泰州为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泰州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以转型升级大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建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正是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的具体体现,可在江苏省及乃至全国起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示范效应,也是扭转江苏 “重工轻商”传统思维惯性的大胆尝试,必将会对搞活区域经济做出重大贡献。

再次,泰州加工贸易发展具有一定基础,2012年全年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在江苏13个地级市排在第六位。最后,泰州具有后发优势,空闲土地较多,配套设施先进,比苏州和东莞建设市场灵活,发展空间较大。

(三)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相关配套政策

建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涉及海关、外管局、质监局和商务部等多个部门,必须协调配合,出台配套政策扶持市场的发展。

海关要建立相配套的“快速通道”监管工作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简化内销征税手续,加快单证流转速度,简化内销手续,减免相关税费。进一步完善“预审核”制度和“先销后税、集中申报”等管理模式。

外汇管理局要支持进入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市场的企业购付汇行为。一是针对一些地区的“三来一补”企业内销获得的人民币无法购汇付出的问题,要允许其凭所在地外汇局签发的《进口付汇备案表》直接对外付汇。二是允许进入该市场的内销企业按实际需要申请增加延期付汇额度,保证其内销生产的需要。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要实施检验检疫绿色通道制度,推行检验检疫直通放行制度,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优势,全面实施通关单联网核查,优化检验检疫工作程序,简化手续,进一步提高通关速度。同时要加大认证工作力度,指导企业开展ISO9000、ISO14000、HACCP等体系认证以及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等产品认证。

[参考文献]

[1] 明洁等.加工贸易企业出口转内销的渠道问题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0(10).

[2] 毛军等.外贸企业开拓内需市场“难”与“解”[J].2010(17).

[3] 龚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新探[J].国际贸易,2011(10).

[4] .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企业生存现状调查[N].国际商报,2010-3-10.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第4篇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对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力[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称新疆)农产品加工贸易产值占新疆省加工贸易总额百分比也在不断增长,逐渐成为新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笔者将通过对新疆农产品加工贸易近况的SWOT分析,阐述新疆地区目前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所具备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分析出其应当采取的战略。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结合现实角度,更进一步探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发展新疆农产品加工贸易所面临的现实性、全局性、普遍性问题,进而提出建议。

1研究背景

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研究员戴小枫在谈及如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时表示,要把农产品加工业放在首位。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替代产业和现代农业主体,是我国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与此同时,党的十报告也着重提出了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等。基于对宏观环境的分析,这是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农产品加工业与贸易相结合所提出的创新性的明确指导性意见,也是政府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及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工作指示。“十二五”规划对外经贸发展规划,要把新疆建成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向西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加工基地。当前,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再次被予以重任。然而,如何依靠各种优势,将此产业在新疆地区转化为真正的效益,无疑是农产品加工贸易正面临的转折点。

2发展新疆农产品加工贸易的SWOT分析

2.1新疆农产品加工贸易的优势分析

发展新疆农产品加工贸易的优势有三点:一是政策优势。作为西部最大省份,新疆地区享有中央政府关于西部开发的支持性政策,党的十报告也着重提出了要加速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沿海内地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及总体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等。“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把新疆建成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向西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加工基地。二是区位优势。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要塞,是一个周边与八国接壤的边界省区,经由多年建设,也已形成沿边开放大口岸格局,拥有17个国家一类口岸和12个二类口岸。有效发挥了“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作用。而被称为西北最大的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重要的门户,是与独联体中亚五国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扩大对外经贸合作的窗口。因而可知,结合农产品优势,也将促进新疆的口岸经济正从通道贸易向商贸加工综合贸易中心转变。由此可见,新疆地区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其次,新疆作为国家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对国内地市场而言,农产品加工贸易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三是资源优势。新疆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大田类和瓜果类作物的生长繁育。这使得新疆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近年来,广阔的投资前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初具规模[3]。

2.2新疆农产品加工贸易的劣势分析

新疆地区在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中具有各方面优势,但在新兴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这个产业仍不够成熟,仍需要不断成长和完善,其主要劣势有三点:一是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主体市场距离较远,成本高;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薄弱,大多数加工出口产品为初级加工产品,缺少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贸易发展升级所需原料基地和配套基础设施建立不够完善,原料生产的分散、加工贸易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低[4];三是新疆地区对内融资机制不健全,对外招商引资策略不够完善。据统计,新疆除乌鲁木齐市外,各地还未设有诸如城市商业银行、民资银行、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基金会等此类的地方金融机构,致使新疆地区仅有为数不多的一些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产业的支撑,建设对外企业投资的民营加工厂和出口贸易公司,总体竞争力不高。

2.3新疆农产品加工贸易的机遇分析

新疆农产品加工贸易所面临机遇:一是从宏观因素分析,国家给予充分优越的政策条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更稳固了新疆这个桥头堡的地位,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到财政、税收、各产业优惠政策等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国家对西部开发的力度大增,在优惠政策的前提下,进行资金投入的同时扶持产业,实现新疆地区经济稳固发展。二是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形势转好,对加工农产品成品需求量急速增长。近年来,像美国、俄罗斯、欧盟等作为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对外市场,在经济逐渐复苏的情况下,对于农产品需求量也逐步增加,而与新疆长久保持贸易往来的中亚五国,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农产品无法自给自足,更多是依靠进口粮食及其他食品解决。三是自治区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口岸经济辐射作用显著。2010年9月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关财税政策的通知》,包括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免征5年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通过信贷贴息鼓励兴办民营加工企业、实行“两免三减半”等;喀什与霍尔果斯经济特区与周边国家强有力的贸易互补性与成效显著的对外开放工作将最大程度地推动农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四是绿色消费的新型理念的推动。新疆气温适宜、气候佳,作物少病害、无污染的特点使得新疆地区农副产品的绿色品牌驰名中外。

2.4新疆农产品加工贸易所面临的威胁分析

一是科技创新力度较为薄弱,有待加强自主研发品牌的能力。二是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质量安全体系有待于完善。新疆多为时令季节生鲜产品,采摘后加工率较低。据统计,新疆农产品经过清洗、打蜡、分级及包装加工后商品化处理加工率上市不足20%,多数农产品停留在初加工及深加工层面,缺少精深加工,而在质量认证体系方面,ISO、HACCP、GMP等国际质量安全体系认证率较低,大大影响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三是人才流失严重,科技人才储备力不足。

3新疆农产品加工贸易的SWOT分析结论

在分析了新疆农产品加工贸易的优势(S)、劣势(W)、机会(O)以及威胁(T)后,需要将优势充分利用,紧抓机遇,警惕威胁,避免并转化劣势发展趋势[5]。具体应对方法见图1。

4新疆农产品加工贸易发展战略

4.1“农贸一体”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转型升级

首先,自治区各级相关部门制订并实施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的发展规划,地区政府要全面分析到本地的优劣之处,因地制宜,针对各不同产业进行原料基地的建设以提供更为优质的可加工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其次,积极培育新型农产品加工业,在扶持龙头企业产销一体化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小型企业自主创业的基金投资,努力创建“生产+加工+流通+服务有机融合的现代农贸体系”。企业在增强自身技术研发创新的基础上需进一步强化农产品品牌意识,自主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自有品牌,严把质量安全关,完善一系列的农产品加工业标准化建设体系,将企业与政府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创建由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售前、售中及售后”环节的全方位服务模式。

4.2“东联西出”营造优越的外贸环境,积极开拓绿色农业贸易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贸易结构,积极开展“以内促外,以外带内”的循环贸易经济,如转移以廉价劳动力为主的低附加值加工模式,倡导企业不仅局限于简单的来料与进料加工及OEM(代工生产)模式,要积极在自有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自有加工业并自主掌握营销模式,通过开展商务部倡导的外贸质量提升年活动,扶持生产出口型企业发展,加大出口基地和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大力推行电子商务运用,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工具促进贸易发展。其次,贸易壁垒作为一把双刃剑,是限制贸易出口的主要屏障,而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是一个长期的互动过程,所以中央政府需加强对新疆地区农产品加工贸易的财政支持,中央所拨新疆的外贸发展基金要倾向于农产品对外贸易出口,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建立健全技术法规体系,如反技术壁垒体系,加强与农产品进口国的谈判力度等,全方位营造优越的外贸环境,开拓绿色农产品贸易[6]。

参考文献:

[1]田子义,饶毅,白琳.发展加工产业促进德宏对外贸易[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9(2):56-60.

[2]许.湖南农产品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特区经济,2011(2):192-193.

[3]付国婧,布娲鹣•阿布拉.农产品加工贸易的模式研究:以新疆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为例[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2):54-57.

[4]付国婧.基于新疆特殊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3.

[5]杨茜.基于SWOT分析的微信OTO模式的战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4(28):99-100.

[6]刘智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影响[J].品牌(下半月),2014(Z2):23.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第5篇

喀什特区农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

通过分析喀什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优劣势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程度及趋势将从近期和远期两个层面可采取的模式进行探讨。近期可采用的主要模式类型有: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展销会模式、依托中国参与的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模式。远期可采用的主要模式类型有:出口加工区模式。通过在中亚南亚国家、喀什地区召开双边农产品展销会,来达到展示产品、拓展渠道、促进销售、传播品牌的目的。截至2012年,在新疆喀什一共举办了八届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在第八届喀交会上呈现出区外项目多、大项目多、合同项目多、工业类项目比重增大、投资领域更加广泛、知名企业多的鲜明特点,涉及金属冶炼、建筑建材、节能环保、电力、家电组装、家具生产、汽车组装、机械铸造、物流、纺织、星级酒店建设、进出口贸易、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这种通过政府搭建平台来开展农业经贸合作的方式,在扩大农产品的影响力、开拓双边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间的经贸合作,为新疆喀什与中亚五国的展开农产品加工贸易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而且基于新疆喀什的特殊经济开发区的重要地位及与接壤或毗邻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喀什市就可以作为上合组织区域合作的战略平台,设立上合组织国家间投资贸易便利化谈判机构,承担上合组织官方框架下交通、能源、金融合作项目的洽谈,吸引外向型企业落户喀什,使其建设加工和贸易基地大有可为,并将获得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赢。(2)“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CAREC)模式。该机制由亚洲开发银行牵头,涉及能源、交通、贸易便利化和贸易政策等多个领域,设有部长级会议、高官会议以及各个行业委员会。在促进中亚合作方面,亚洲开发银行除了做一些协调和安排工作以外,还提供一些贷款和技术援助。该项目200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发表了《乌鲁木齐宣言》。在2007年第六次部长会议上,8个成员国通过了一项耗资180亿美元的交通与贸易便利化战略计划,计划打造一条现代“丝绸之路”。目前在建的交通走廊包括中吉乌公路和塔乌公路等。2008年第七次部长会议发表了《部长联合声明》承认2008年亚行在交通、能源、贸易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签署《贸易政策战略行动计划》、《地区能源合作战略》、《交通与贸易便利化战略行动计划》等文件,并肯定私营部门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目前,新疆正努力探索利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推进双边或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进一步加大对周边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重点开发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市场。喀什地区现已成为经济特殊开发区,有着差别化优惠政策,加之农业是其主导产业之一,具有产业政策双重优势。加快发展加工贸易———高附加值的贸易方式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实现喀什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喀什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但其拥有良好的区位、市场、政策优势和外部发展机遇,所以,在未来可以依托农产品出口基地、优化资源配置在特区建成出口加工区。一是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原则。以建设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为契机,把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兼顾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环境,整体与局部等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喀什市的发展符合特殊经济开发区建设需要,步入科学的发展轨道,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基础。二是循序渐进、互惠互利原则。由于接壤或毗邻的国家较多,国际环境复杂,这就意味着在喀什经济特区构建农产品出口加工区不会一帆风顺,必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此外,喀什地区构建农产品出口加工区的动力不足,主要是因为外向型生产企业较少,农产品基地建设尚不完善,都处于正在发展阶段,那么就必须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已达到真正的激励作用。三是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的原则。回首深圳特区改革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敢闯敢为。着重在“特”字上下工夫,摒弃传统思维模式,创新发展理念,先行先试,探索一条符合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实际的创新发展之路。借鉴国内外出口加工区成功的经验,喀什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将分为3个阶段逐步建立。第一阶段(2010-2015年为准备阶段)主要为打基础阶段。利用邻近中亚的区位优势和特区的优惠政策,通过吸引“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加工业,积累建设基金、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提高深、精加工水平奠定基础。这一阶段可以在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制度、基建制度等方面大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可将部分对口援建资金确立成固定比例用于建立专项人才培养基金,提高外来人才建设的积极性。完善出口加工基地的基础建设,引进农产品检测设备,健全服务设施,尽快解决因就地检测难而造成的成本增加的问题。第二阶段(2016-2018年为推进阶段)目标是要建立起以加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喀什要在前一时期的发展基础上要从初步改革转向深入改革,充分利用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适时地承接东部加工业,延长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链。此外,喀什市还只是县级市,受自治区、地区的多层领导和多头管理,难以实现高效集中的管理机制。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改革就应该尝试从管理机制和产业转型升级入手。第三阶段(2019-2022年为实现阶段)要继续充分发挥先试先行的优势,全面建设和完善各种要素市场。争取到2022年,喀什作为特殊经济开发区的潜力能够发挥出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出口加工区。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构建适合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出口区,在此基础上建立长远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纺织、旅游、民族特色产品加工等产业,以产业聚集发展为基础,以产城融合发展为主要模式,发挥出口加工区的辐射效应。未来的喀什出口加工区将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我国向周边国家开放的四个国家一类口岸和一个二类口岸联检部门办公机构均设在喀什市,实行“喀什海关报关,口岸海关验放”的一站式查验程序和一体化通关模式,进出口货物查验业务全部集中在喀什办理,通关便利快捷,利用已有的通关模式可大大提高通关效率。落户在区内的外向型企业不仅有权享有海关提供通关便利,还有权享有出口加工区和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特有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在区内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海关、商检、运输、存储、银行等机构一应俱全,简化一切进出口手续流程。

结论与对策建议

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农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虽然受到人才、技术、企业规模、出口加工基地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机制等制约,但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农业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以及市场优势为其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提供了条件。而且已有8年历史的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取得一定的成效,促进了喀什与中亚、南亚地区的交流,提高了喀什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带动农产品进出口并吸引了国内外加工企业的入驻,同时适逢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历史时期,国家出台了许多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使得该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有了政策上的保障。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认为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不会长期受到发展基础薄弱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会在未来10年左右产生质的飞跃,并形成农产品加工贸易的基本运行模式。依托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建设,积极引进外向型经济企业在喀什落户,实现就地加工,就近出口,引导现有贸易型企业向出口加工型企业转化,加快面向中亚、南亚市场进出口商品中转集散地建设,加快建设面向中亚的进出口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加工业,不断调整农产品贸易经营主体的结构,带动中小企业成长,并结合地区产业结构特点,积累经验技术,高起点承接东部产业向喀什的转移,延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人才队伍建设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大力引进人才,一方面是积极培养人才。可设立人才专项基金,固定一部分比例用于引入外贸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剩余比例用于奖励当地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地区大中专院校及劳动就业管理部门要开设外语中长期培训班和国家贸易实务培训班,解决人才紧缺的难题。喀什地区要在认真落实原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和实施更为优惠的倾斜政策,真正建立起激励基地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扶持资金、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等方面优先向出口基地倾斜。根据喀什主导农产品出口结构布局、国际市场需求,分门别类指导基地建设及其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并依托农产品出口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形式建设,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推动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在稳定吉尔吉斯斯坦原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其他市场的开拓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合作,认真总结历年举办展会的经验,提高办会质量和展会效益。在展会期间,可通过对与会国家的企业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充分调研周边国家市场需求及合作意向,吸引更多国家与喀什进行加工贸易往来,进一步拓宽市场。3树立出口加工区在喀什加工贸易中的战略地位,认识和研究国际贸易变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规律,制定招商引资的新方略。建立一套灵活而完整的招商协调机制。根据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推荐和引导大型龙头企业投资出口加工区,坚持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为主导的原则,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方向,严格把关企业入区的标准。借鉴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发展的经验,用更先进的理念、更科学的管理、更高效的机制、更优质的服务来构建喀什出口加工区。

本文作者:付国婧布娲鹣·阿布拉工作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第6篇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符合海关总署令第11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的管理办法》中对副产品的定义。根据111号令第八条规定,“加工贸易企业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或者经回收能够提取的副产品,未复出口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向海关备案或者核销时应当如实申报。”企业据此向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申报,并提出在开展加工贸易前的试生产阶段,曾经采取将废液与蚀刻液供应商的原液进行等体积交换的处理方法,此次仍然希望采取同样方法。

尽管固宝得公司此种处理废液的方法并未涉及资金往来,但比照对“以物易物”的增值税税务处理,苏州工业园区海关认为应视同内销。

根据111号令第八条规定,“对需内销的副产品,海关按照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申请内销副产品的报验状态归类后的适用税率和审定的价格,计征税款和缓税利息。”由于废液是各种原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混合溶液,成分复杂,且原材料中既包括保税料件,也包括非保税料件,因此,企业在申请补税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不知如何申报补税副产品的品名及如何归类,二是不知如何确定补税的数量,三是由于用废液交换蚀刻原液时,无资金往来,不知如何申报内销完税价格。

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得知该情况后,对企业进行了实地核查,通过跟踪生产工艺,了解到在整个印刷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中,有两种废液产生。一种是在第一次曝光后,对覆铜板或铜箔进行蚀刻处理时,蚀刻下来的铜与蚀刻液发生化学反应所形成的废液,主要成分是氯化铜;另一种是在第二次曝光后,在电镀溶液中加入铜球对半成品电路板进行镀铜时,反复多次去膜、蚀铜所形成的废液,主要成分是氨铜。买家收购废液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从废液中提取铜。

由于第二种氨铜废液中的铜来自于非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铜球,因此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决定仅对第一种氯化铜废液进行补税。

2004年6月,固宝得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正式向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申请对印刷线路板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氯化铜废液内销补税,贸易方式为“进料边角料内销”,品名为“铜的氯氧化物”,并标明主要成分为氯化铜6%,商品编码为28274100。海关通过调阅该公司与废液买家签订的协议,按照补税期间蚀刻液原液的价格确定了完税价格,对595200升废液共征收关税26188.8元,增值税85399.3元。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 加工贸易 结构升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间的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起来,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加工贸易,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产品内分工有两方面特点:一是某些中间产品不用作最终消费,此类货物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进一步生产;二是生产一种最终产品需要特定比例的中间产品相互配合。基于此,对产品内分工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一、产品内分工的含义

产品内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展开结构,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形象。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同时,产品内分工方式的组织生产,特定产品生产过程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多次流通,构成过去几十年贸易增长速度显著高于GDP增长的重要原因。

二、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的关系

1、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

加工贸易本质从流程来看,基本上是“进口―加工/装配―出口”模式;从目的上看,进口是为了出口,而且出口制成品;从市场来看,两头在外,委托方负责/控制出口市场,而我国境内企业只参与和承担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某个工序/工艺的工作;从生产角度来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企业间分工日益深化和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链条越来越长,单个企业只需也只能参与整个生产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某种产品的生产。图1为丰田公司生产汽车,就有三个层级数万家来自七个东亚国家为其专门生产或加工零配件,丰田公司只需要拥有核心技术,生产核心部件,完成组装工作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加工贸易不仅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参加国际分工的一种方式。从内涵上看,国际产品内分工与对外加工贸易的定义基本一致。因此,加工贸易是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而在产品内分工中目前来看我国又最主要的是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

2、加工贸易能够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实现结构升级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或环节上实现:产品升级,即加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逐渐从简单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复杂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和零部件;价值链升级,即加工企业所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逐步掌握产品设计、营销、品牌等战略性环节,并建立起自己的国际生产网络;企业能力升级,即加工企业更多地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按照国际标准生产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产业升级,即加工企业敢于嵌入跨国公司高薪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通过建立与延伸国内生产网络发挥产业关联与外溢效应,促进整个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效果不断改善;区域升级,即加工贸易逐步向内地转移并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多元化,使中国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本质就是使我国企业从加工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低端环节嵌入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并不断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三、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结构升级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在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工贸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加工企业仍处在价值链低端的生产阶段,并以进料加工为主;加工贸易企业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外溢效应不明显;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地区分布总体上仍不平衡。

面临加工贸易当前的发展情况,应该积极有效地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带动我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由来与技术进步,一方面要加强加工贸易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产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积极提业配套,加强加工贸易对当地的技术外溢效应。

1、延长国内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增值的过程。对国家来说,留在国内的增值环节越多,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产品增值就越大,对国民经济就越有利。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呈不断加长趋势,但与发达国家和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仍显得较短,在产品内分工形式下引起的相关负效应将十分突出。因此,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能否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关系到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国际收益。首先,应调整政策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采购率。国家应该从根本上扭转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现行政策,使价格、投资、税收、贷款等政策向上游产业倾斜,并鼓励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企业进行国内采购;其次,应改变离境退税规定,充分发挥出口保税区的仓储功能。

2、积极发挥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同时要防止市场被垄断、技术进步被压制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品内分工链条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上,呈现出如下演进态势,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零部件的分包生产―中间产品的生产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自创品牌的生产。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入了产业成长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同时产生了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因而,跨国公司投资引致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切入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一条便捷途径。

当然,在利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促进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同时,要充分注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跨国公司利用其优势和公关能力,大量廉价收购我国骨干企业的优质资产,试图控制企业经营权,达到消除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压制我国技术进步的目的。如果我国工业领域的核心和关键部分被外资控制,国家将失去对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权,被锁定在产品内分工的价值链低端。因此,应建立审核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规则和程序,把企业的并购置于行业发展的战略视角下来考虑。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加强实践和积累,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3、培养产业集群,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

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首先,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相互联系,成为整个联系网络的节点;再次,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可以让企业从三个方面获益: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空间上的接近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并容易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信息的流通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扩散,激励创新。我国政府应加大政策力度培养产业集群,发挥加工贸易的关联和溢出效应,逐步实现“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

4、加速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趋势日益明显,但在我国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尚未形成一种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在加工贸易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逐步失去了竞争优势,已经开始向中西部或本地区内加工贸易尚不发达区域转移。考虑到目前中西部地区的物业配套、物流效率、人力资源、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目前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梯度转移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因此,只有显著改善上述地区的投资环境,优化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转移的条件,增强这些地区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才能有效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其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成为全球直接投资的集聚地,而加工贸易则成为其投资方式的首选。我国加工贸易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加工贸易涉及我国大部分产业,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在世界贸易发展中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走势。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我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因此,发展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大环境下促进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既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又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国经济在国际新型分工体系中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Sven W.Ardnt:Globalization and t he Open Economy[J].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1997(1).

[2] 胡小娟、陈晓红:我国中间产品贸易探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5).

[3] 金芳: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3(3).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第8篇

一、产品内分工的含义

产品内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展开结构,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形象。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同时,产品内分工方式的组织生产,特定产品生产过程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多次流通,构成过去几十年贸易增长速度显着高于GDP增长的重要原因。

二、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的关系

1、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

加工贸易本质从流程来看,基本上是“进口一加工/装配一出口”模式;从目的上看,进口是为了出口,而且出口制成品;从市场来看,两头在外,委托方负责/控制出口市场,而我国境内企业只参与和承担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某个工序/工艺的工作;从生产角度来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企业间分工日益深化和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链条越来越长,单个企业只需也只能参与整个生产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某种产品的生产。图1为丰田公司生产汽车,就有三个层级数万家来自七个东亚国家为其专门生产或加工零配件,丰田公司只需要拥有核心技术,生产核心部件,完成组装工作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加工贸易不仅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参加国际分工的一种方式。从内涵上看,国际产品内分工与对外加工贸易的定义基本一致。因此,加工贸易是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而在产品内分工中目前来看我国又最主要的是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

2、加工贸易能够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实现结构升级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或环节上实现:产品升级,即加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逐渐从简单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复杂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和零部件;价值链升级,即加工企业所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逐步掌握产品设计、营销、品牌等战略性环节,并建立起自己的国际生产网络;企业能力升级,即加工企业更多地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按照国际标准生产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产业升级,即加工企业敢于嵌人跨国公司高薪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通过建立与延伸国内生产网络发挥产业关联与外溢效应,促进整个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效果不断改善;区域升级,即加工贸易逐步向内地转移并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多元化,使中国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融人全球生产网络。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本质就是使我国企业从加工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低端环节嵌人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并不断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三、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结构升级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在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工贸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加工企业仍处在价值链低端的生产阶段,并以进料加工为主;加工贸易企业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外溢效应不明显;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地区分布总体上仍不平衡。

面临加工贸易当前的发展情况,应该积极有效地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带动我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由来与技术进步,一方面要加强加工贸易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产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积极提业配套,加强加工贸易对当地的技术外溢效应。

1、延长国内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增值的过程。对国家来说.留在国内的增值环节越多,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产品增值就越大,对国民经济就越有利。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呈不断加长趋势,但与发达国家和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仍显得较短,在产品内分工形式下引起的相关负效应将十分突出。因此,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能否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关系到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国际收益。首先,应调整政策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采购率。国家应该从根本上扭转加工贸易中间投人品的现行政策,使价格、投资、税收、贷款等政策向上游产业倾斜,并鼓励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企业进行国内采购;其次,应改变离境退税规定,充分发挥出口保税区的仓储功能。

2、积极发挥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同时要防止市场被垄断、技术进步被压制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品内分工链条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上,呈现出如下演进态势,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一零部件的分包生产一中间产品的生产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一自创品牌的生产。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人了产业成长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同时产生了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因而,跨国公司投资引致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切人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一条便捷途径。

当然,在利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促进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同时,要充分注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跨国公司利用其优势和公关能力,大量廉价收购我国骨干企业的优质资产,试图控制企业经营权,达到消除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压制我国技术进步的目的。如果我国工业领域的核心和关键部分被外资控制,国家将失去对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权,被锁定在产品内分工的价值链低端。因此,应建立审核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规则和程序,把企业的并购置于行业发展的战略视角下来考虑。我国的产业升级和乖啦创新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加强实践和积累,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3.培养产业集群,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首先,产业集群内

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相互联系,成为整个联系网络的节点;再次,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可以让企业从三个方面获益: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空间上的接近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并容易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信息的流通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扩散,激励创新。我国政府应加大政策力度培养产业集群,发挥加工贸易的关联和溢出效应,逐步实现“制造优势一市场优势一技术优势一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 4、加速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趋势日益明显,但在我国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尚未形成一种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在加工贸易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逐步失去了竞争优势,已经开始向中西部或本地区内加工贸易尚不发达区域转移。考虑到目前中西部地区的物业配套、物流效率、人力资源、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目前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梯度转移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因此,只有显着改善上述地区的投资环境,优化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转移的条件,增强这些地区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才能有效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结论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垂直专业化分工

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研究综述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科技的进步,国际分工水平日益深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得以在不同的国家展开,公司内贸易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世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各国学者开始关注于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工现象。

Hummels,IshiiandYi(2001)经研究准确定义了垂直专业化(verticalspecialization),并分析了垂直专业化贸易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工的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障碍(关税壁垒和运输成本)的消减。另外,Deardoff(1998)在研究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发生条件时认为,垂直专业化分工在各国的开展取决于专业化技术带来的成本节约与额外资源使用成本之间的权衡。JonesandKierzkowski(2000)则认为,服务成本随规模增大而减少,因此推动了垂直专业化的跨国分工。

从产品的垂直专业化生产过程来看,由于不同生产环节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对生产活动的协调和组织将会带来额外的交易成本,比如中间产品的运输、产品质量的控制等。同时,各国专业化生产带来的好处能够使得各个生产环节上的生产成本之和比原来的“一站式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事实上,也只有生产成本的节约超过额外增加的交易成本,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工才有可能在各国开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垂直专业化的研究开始走向“专业化”和“规模化”。Arndt(1997)运用传统贸易理论的框架进行分析发现,有关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使参与国福利降低的评价过于夸张。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看,将一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给在这一环节上更具比较优势的外国进行生产,由于专业化生产程度的加深,通过贸易分工将有可能获得福利增进。他同时也认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工人工资的影响有赖于发生垂直专业化的产业要素密集度与各国的要素禀赋的对比情况。

Arndt(1998)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了先进国家进行垂直专业化分工后对该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Arndt认为,当先进国家采用了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将原来国内生产的环节放在其他国家进行,先进国家的工资将会上涨,产业就业和产出都会有所增加,国家的整体福利都会得到改善,对于大国而言,福利改善的效果将更加明显。

Deardoff对垂直专业化贸易的跨国生产分工进行了研究,认为:如果价格不变,垂直专业化分工将提高各贸易国的产出;如果价格发生变化,则由于垂直专业化分工带来的贸易条件恶化将会降低其中一国的福利,而在受益国,某些要素所有者的利益也可能遭受损失。另外,专业化分工对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影响取决于专业化分工的生产环节所使用的相对本国平均的要素密集程度。

JonesandKierzkowski(2000)综合探讨了关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多个问题,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框架,并且将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分析拓展到多个国家的情形。其中主要的结论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一国福利的影响取决于该国专业化生产的产品密集度与该国要素密集度的对比。

HelgandTajoli(2003)考察了垂直产业化分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其对相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方式。他们在对意大利和德国的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意大利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度的提高与垂直产业化分工正相关,而德国的实证结果没能支持之前的假设。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工对产品原生产国的要素价格和福利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但以上的研究基本是静态研究,没有考虑一国在专业化链条上的动态转换。而且,大部分文献都是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尚待探讨和检验。

垂直专业化分工及其贸易所得

本文对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垂直专业化分工对该国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根据Ardnt(1998)的思路,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框架下探讨这一问题。初始的状态如图1所示,X0,Y0分别代表最终产品X和Y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工资租金比为等成本曲线的斜率w/r。发展中国家工资较低,因此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X,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Y。我们假定由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出现,发达国家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Y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生产,如图1中虚线OY1和OY2所示。在Y,Y1,Y2三种产品中,其中Y1是资本密集度最高的产品,而Y2的劳动密集度最高。产品Y的要素比例可以由中间产品Y1和Y2的要素比例向量相加得到,如图1中OF为向量OG和OH的向量和。

考虑垂直专业化跨国分工的情况。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运输或通信技术的发展,或者生产技术的进步,或者贸易壁垒的消减)使得垂直专业化的跨国分工成为可能,而且假定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足够低,使得发达国家宁愿放弃产品Y2的国内生产,让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垂直专业化进行加工贸易。如果两国均为小国,那么产品X和Y的相对价格外生给定。此时,生产过程的调整只会影响要素价格。发展中国家原来的Y生产部门将生产产品Y2,新的等产量曲线将处在点F和点H之间,如图2Y′所示。

原来的要素相对价格w/r已经不再符合Y部门的生产成本,新的要素相对价格由与Y′和X0都相切的成本线(w/r)′确定。资本租金将会上升,各产业的资本-劳动比都将有所下降,如图2中OY2′和OX′所示。资本租金的上升意味着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会得到提高。由于通过加工贸易参与了相对本国资本密集度更高的产品的生产,部分低效率的资本和劳动力从原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释放出来,因而提高了整体的生产力,这一效应有些类似于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

(一)垂直专业化跨国分工的产出效应

本文假定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满足市场出清,要素禀赋将得到充分的利用。从图3中可以看出,要素价格变动最终对产出的影响。图中E点为要素禀赋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出X0减少至X1,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则由Y0增加到了Y1。部分劳动力从X部门转移至Y部门,导致X部门的产量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增加,产量随之增长。在要素禀赋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部分要素资源的转移,发展中国家开始生产原来需要完全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原来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将减少。

(二)垂直专业化跨国分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若该国为一大国,则由于本国市场上产品Y的产量增加和产品X产量的减少,进口产品Y的世界价格将会下降,而出口产品X的世界价格将会上升,因而贸易条件将会得到改善。这一贸易条件的改善将有可能促进出口X部门的扩张,而抑制进口Y部门的萎缩,使得要素价格发生相反的变化。但只要贸易条件改善的效应更大,则X的生产会下降,而Y的产量会增加。

(三)垂直专业化跨国分工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设初始的贸易条件为Pw,此时对应的消费无差异曲线为C0。由于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沿着Y轴扩展,Y产品的最大产量由分工前的T′增加到T〞。若贸易条件不变,则新的消费无差异曲线处于C1,比原无差异曲线更高,因而国家福利得到改善。若是大国情形,则出口产品X的价格会上升,而进口产品Y的价格会下降,新的贸易条件为P1w,此时发展中国家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C2上进行消费,福利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如图4所示)。

以上分析基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框架,从理论上论证了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垂直化专业分工,特别是参与到相对本国资本密集度更高的产品的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当然本文的分析仅限于两种要素的情况,这一结论也可以适用于技术、熟练劳动力等要素的情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工贸易作为一种参与国际分工的手段,不仅要参与到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分工中,还要参与到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分工中去。这一结论反映了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是有益于一国的福利和发展的,加工贸易的结构应该得到优化和升级。

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

本文建立模型说明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贸易所得。模型包括两个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种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在初始状态,由于发达国家还没有采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因而根据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原理,各国专业化生产本国要素丰裕的产品。

从图5中可以看到,在初始状态下,发展中国家(H)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设为X),等产量曲线H1与等成本曲线NN相切于点A,OA代表生产向量。发达国家(F)专业化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设为Y),等产量曲线F与等成本曲线MM相切于点C,OC代表此时的生产向量。当技术进步使得发达国家得以将原来的资本密集型产品C进行垂直专业化分工生产,比如可以将原来生产过程拆分为两个环节,先生产资本密集型中间产品D,产品D再经过劳动密集型过程的加工或处理,最终生产出Y。图5中这一垂直专业化分工表示为,生产向量OC可以通过向量OD和向量DC相加得到,即产品Y通过两个生产过程OD和DC最终生产出来。若其中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的生产技术刚好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所掌握,则由于较低的工资水平,生产过程DC将可能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如图5所示,向量DC平行于向量OA,两变量的技术水平是一样的。因而,发展国家H可以进口中间产品D生产出最终产品Y。原来发展中国家对产品Y的消费全部依赖于从发达国家的进口,而此时,由于生产过程的转移,现在发展中国家只要进口中间产品D,通过自己的生产就可以满足国内消费。发展中国家不仅生产可能性边界可能会扩大,而且进口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所带来的技术外溢也可能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整体生产力得到提高,因而改善国家的整体福利。

如果假设发展中国家由于进口产品的技术外溢,生产技术得到了改善。设新的生产技术可以用OB表示,则发展中国家H将运用生产技术OB生产相对产品A资本密集度更高的产品B,等产量曲线H2与等成本曲线NN切于B点。由图5中所示,此时发展中国家H只要进口比产品D生产技术较低的产品E就可以在国内生产产品C。由于产品E的生产技术OE仍然高于本国的平均生产力,进口产品E仍然可以对发展中国家造成技术外溢。随着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中国家将可能趋向于生产较原来资本密集度更高的产品,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也将转向相对资本密集度较高的产品B所在的产业,进入更高资本密集度的生产环节,国家的福利可能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获得整体改善。

以下将粗略分析发展中国家由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动态转变所带来的福利改变。假设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初始状态,发展中国家专业化生产相对资本密集度较低的生产环节。此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MM,贸易条件为T,发展中国家在Q1点生产,B1点消费。当发展中国家在生产链的分工阶梯上有所上升时,生产环节的资本密集度较原来更高,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生产可能性曲线扩展至NN。从图6中可以看出这一扩展是偏向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与之对应的国内生产点为Q2,无差异曲线为I2,假设贸易条件不变,发展中国家将在Q2点进行生产,而在B2点消费。显然,无差异曲线I2要高于I1,国家福利得到改善。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动态提升将可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改善。

综合图5、图6的分析,一国可以通过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获得技术进步,提升一国在生产链条上所处的位置,进而改善一国的整体福利。其中的关键是通过参与分工获益,促进垂直专业化的产业升级。

以上分析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到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主要形式,我们应该积极有效地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带动我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有赖于技术进步,这就要求必须使加工贸易要增强加工贸易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产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要积极提业配套,加强加工贸易对当地的技术外溢效应。

我国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启示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主要方式。目前加工贸易中相当大部分仍是服装、纺织和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部分高技术、深加工产品往往也存在加工过程短、增值率不高等问题。境外加工贸易也是我国从事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一种方式,但其数量和规模极为有限,在对外贸易中占的比重很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而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近期内,按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以劳动密集生产环节为主的分工。加工贸易处于劳动密集生产环节正是我国静态比较优势的体现。从21世纪前十几年来看,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将继续呈供过于求的态势。另外,我国人均受教育程度不高,平均素质较低,因此,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虽然增值率比较低,但毕竟能吸纳一部分人就业,增加一部分国民收入,国家也能得到税收。所以,目前我国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生产环节。

长期内,追求动态比较利益,提升分工层次和增值率。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实现加工贸易商品的结构升级;二是实现从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生产环节的过渡。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加工贸易商品的结构升级发展较快,而从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生产环节的过渡较慢。因此要创造后天比较优势,这种后天比较优势来自于资本积累的加速、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它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加工贸易商品的结构升级和增值比率的提高。

积极发挥跨国公司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链条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上,呈现出如下演进态势: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零部件的分包生产—中间产品的生产—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自创品牌的生产。在最初的加工、组装阶段,发展中国家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相结合,参与国际分工;随着资金、技术优势的逐步积累和关联产业的形成,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由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逐步向中间产品、整件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演化。

参考文献:

1.HummelsDavid,JunIshiiandKei-MuYi.TheNatureandGrowthofVerticalSpecializationinWorld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1,54(1)

2.隆国强.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国际贸易,2006(9)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疆;霍尔果斯;农业;农产品加工;贸易

中图分类号: F752.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3.006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占地面积大,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省份之一。同时新疆与中亚五国接壤,具有天然的对外贸易出口优势。随着中央对新疆的扶持力度的不断提升,新疆整体经济水平和农业经济水平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农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新疆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贸易受到了很大的约束,如何在农业发展迅速的今天,凭借霍尔果斯口岸等地域交通优势不断构建新的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对促进新疆经济的稳步发展意义深远。本文将焦点集中于霍尔果斯口岸,简要阐述霍尔果斯口岸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为以后进行类似的研究提供借鉴。

1 霍尔果斯农产品传统加工贸易模式

霍尔果斯口岸在被批准设立为经济特殊开发区后获得了更多的政策优惠,再加之其拥有得天独厚的口岸优势,提升了霍尔果斯口岸开展农产品加工贸易的可能性。如何较为准确的分析出霍尔果斯口岸传统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的构建原则、构建策略及扶持政策对促进霍尔果斯进行新型农产品及国际化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的构建有着巨大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1.1 传统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的构建原则

循序渐进、互惠互利原则:霍尔果斯作为经济特区与多个国家接壤或毗邻,国际环境复杂,这就意味着在经济特区构建“两头在外”的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必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

继承吸收、合理利用原则:这种传统的世界水平分工的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已得到了我国沿海发达城市的使用和验证,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2]。因此,霍尔果斯口岸应当试行坚持继承吸收、合理利用的原则应用该模式。

1.2 传统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的构建策略

霍尔果斯传统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的构建策略依托的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其与接壤或毗邻的多个国家间有货物运输道路,能将疆内各地区加工制作好的农产品进行快速的集中和出口,运输便利快速且成本较低,现已逐渐成为中亚重要的农产品加工贸易中心,发展潜力巨大。

1.3 传统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的扶持政策

物流产业发展配套政策:由自治区口岸办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了专项工作组或驻点办事处,在国家政策导向下积极推动加快中吉乌、中巴铁路等建设,加快边境口岸铁路、公路建设。同时对口岸的检验检疫设备进行添加和更新[3]。加强各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间的有效衔接,降低物流成本。

加大对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政策支持:由质监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发挥政府质量奖励导向作用,指导企业积极开展质量评比争优活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标准化检验检测体系。

2 霍尔果斯构建“品牌国际化”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

新疆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在传统的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构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农业基础和地域优势正不断构建“品牌国际化”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推进农产品品牌国际化。

2.1 “品牌国际化”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的构建原则

坚持循序渐进、梯度创牌的原则。同时要坚持突出特色,体现当地优势,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创立完善自主品牌。

2.2 “品牌国际化”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的构建策略

做好国内外农产品加工贸易市场的调研与分析,明确市场目标及定位,根据霍尔果斯接壤国家的农产品需求有针对性的发展并构建霍尔果斯独有的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同时,霍尔果斯可以凭借其地域及交通优势不断吸引外资、吸收各国的资源拓宽农产品加工贸易渠道,打造国际化的农产品加工贸易。霍尔果斯可以实施科技制胜战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通过研究中亚口味、开发新产品、规范操作流程等逐步实现产业化,建立出口中亚农产品的储藏、运输、包装等方面的标准体系[6]。通过这个平台,对于帮助霍尔果斯构建“国际品牌化”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具有深远意义。

2.3 “品牌国际化”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的扶持政策

霍尔果斯“国际品牌化”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的构建离不开国家扶持政策的大力支持。为此,应设立资金鼓励政策,国家可以对那些有潜力的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给予资金鼓励,帮助它们树立品牌形象,鼓励其不断做大做强,以此构建我国及国际市场所需的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在解决了一定的资金问题后,政府应帮助这些农品加工贸易企业提升技术水平。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政府可主动为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地州级科技局、农业局、农林大学等大专院校搭建合作桥梁,同时建立农技服务中心、农业加工贸易合作组织、农业科技创新信息网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快霍尔果斯农产品贸易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隆国强.对加工贸易的评价[J].经济研究参考,2003(11):15-27.

[2] 张燕.农产品国际贸易与中国农业发展[D].浙江宁波大学,2008.

[3] 闫莎莎,黎志勇,陈杰.新疆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的经济效应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8):33-35.

[4] 张焕琳,龚新蜀.新疆加工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新疆财经,2011(03):13-19.

[5] 黎志勇,周攀攀.新疆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02).

[6] 闫莎莎,郭文慧.新疆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0,(12).

作者简介:张皖莹,长春科技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上一篇:食品加工技术范文 下一篇:工民建施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