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动效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4:28

产品动效设计

产品动效设计范文第1篇

一般而言,在对机械产品的结构进行设计时,其主要就是对产品的总体结构、各部分的配置以及产品的外形进行设计。一般由于客户对机械产品的功能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机械结构方案的设计也不尽相同。对机械产品结构进行设计时,其根本要求就是要能设计出不同结构形态的产品,从而设计出新型的机械产品结构形状[2]。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机械产品功能以及结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要满足客户的使用功能以及安装,要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尽量将机械产品的功能进行集中设计。如传统的办公室,其环境无法有效改善的原因就是不同类型的复印机、扫描设备以及打印机等,无法对文档设备进行一体化处理。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办公厂家开始改进和设计办公机械设备,采用综合和离散的创新思维模式,在有效保证产品的基本形状和构造的前提下,设计并制造出多功能一体机,将复印、扫描以及打印等文档处理功能集中于一体,使办公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机械产品运动方案创新设计

对机械产品运动方案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要以客户对产品功能的需求为依据,从机械产品结构的原理出发,构思和设计机械产品功能原理。运动方案的设计是一个系统运动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原动机、执行部件以及传动机构等设计,从而来有效满足机械产品结构功能的运动性能,其能有效解决机械产品在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一般来说,机械产品运动方案设计的好坏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工艺、成本以及结构等方面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运动方案的设计是对产品的社会效益、环境、经济性、性能以及整体质量的确定,机械产品设计过程使用过程以及后续产品制造的基础就是运动方案的设计。就机械产品结构来说,可以采用不同的运动方案来实现机械产品的具体功能,当然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机构来实现,因此机械产品运动方案的设计是整个设计工作的关键,设计人员必须要从产品功能的实际需求进行具体分析,充分利用创新思维,从而来优化设计产品的活动架构,使产品运动方案更具可行性。如对汽车前驱和后驱的运动方案进行设计,一般传统的后驱运动方案由于存在动力效率较低、牵引力不足、车内空间小、安装复杂、驱动部件多以及较高的生产制造成本等问题,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汽车生产厂商为了满足人们对汽车机动性以及舒适性的要求,不断对汽车的运动方案进行创新设计,采用逆反和移植的创新思维方式,前置发动机,促使汽车前轮的传动机构与发动机的输出轴直接相连,从而驱动汽车前轮的运动。这样的驱动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前轮的负载,使得轮胎的磨损量加大,但是能明显简化汽车的驱动机构,减少零部件数量,有效降低汽车的造价,且能有效下降汽车整车的重量,有效改善汽车的加速性能,缩短刹车的距离,降低油耗;另外将发动起前置,能使车内的空间得到大量释放,提高汽车的舒适性。

3机械产品动力能源创新设计

随着能源应用技术、材料加工技术以及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设计人员在选择机械产品动力能源的过程中,一般选择不同的能源,包括太阳能、电能、天然气以及石油等能源。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充分有效的发挥,改进或者重新设计机械产品的各个系统,在机械产品的动力能源中应用更多更好的清洁能源[4]。如以汽车为例,现今公共交通工具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就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主要使用的就是电能,其相较于传统的燃油汽车,电动汽车不会排放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在单位电能生产过程中,电动汽车所排放的污染物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较,电动汽车造成的污染也能得到明显控制。电动汽车的有效使用,能降低大气污染的程度,且其能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出现的富余电力,有效提高发电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提高其经济效益。电动汽车的应用是创新思维在机械产品动力能源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4结束语

文章论述了现代机械设计中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在现代机械产品设计中创新思维的应用主要包括机械产品的结构设计、机械产品的动力能源设计以及机械产品的运动方案设计三方面。创新思维在现代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能为复杂的机械产品设计提供很好地理论依据,能有效降低机械产品的制造和设计成本,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机械产品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操作性能,使机械更为节能环保,促进我国机械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

产品动效设计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分析动效设计在用户界面设计中的影响因素。追溯了动效设计的概念和渊源,并分析了动效设计在移动界面设计的使用的理论,阐述动效设计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影响动效设计对用户注意力影响程度的维度。动效设计弥补了静态视觉设计的先天不足。未来的用户界面设计不仅强调界面视觉和交互设计,而且对动效的要求更加强烈。

关键词:动效设计;扁平化设计;用户体验;用户界面设计

检索:www.artdesign,

中国分类号:TP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5-0047-03

引言:动效设计是平面和动画的结晶,它可被艺术爱好者应用于电影片头,也可创造字体的动态表现。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普及,传统用户界面之间联系的缺失性与扁平化的设计思想成为动效设计在用户界面设计使用的源动力。

一、动效设计的概念

动效设计的英文是Motion Design,是运动图形设计(MotionGraphic Design)的简称,也称为动态设计。运动图形设计遵循平面设计和视听语言的双重标准,通过视频或动画来创作成动态影像的艺术形式。严格意义上讲,运动图形设计是动效设计的一个分支,而它具有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作品,所以这两者的概念逐渐趋同。下文所谈的动效设计即动态设计,或运动图形设计'不做细微区分。

虽然动效设计起源于20世纪50年,但是由于其实践性较强,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权威的定义。由于动效设计的概念不明确性,使其内容形式越来越广泛,不仅包括字体的动态变化,运动图形的电影片头等。

上述实践活动停留于运动的图形的表象,而动效设计的价值在于详尽的说明事物发生的过程和内在原理。动效设计的基本表现元素不是图像,而是图形。由于图像具有直观性、明确性和具体性的特征;图像具有抽象性、普遍性、归纳性,因此可以从多张图像概括归纳形成图形,图形就上升到抽象性的概念。动效设计的杨心不在于是否配有音乐和解说,而在于通过符合的变化表达意义,用于解释和说明功能。动效设计坚守核心价值,放开表现手法后,其生命力更加旺盛,表现形式愈发丰富。

二、动效设计的起源

比利时物理学尤瑟夫普拉托(Joseph A F.Ptateau)被认为是“近代有记载的Motion Graphic第―人”。早在1832年他和他的儿子发明了叫视觉暂留转盘(Phenakistoscope)的动画装置。这种动画装置将两个圆盘安装在同一转轴,每个圆盘被均匀地分成16个扇形区域,有序地扇形区域内绘制系列的舞蹈动作图案,图案边沿有相同的裂缝,圆盘的图案面对镜子,当转动圆盘时,人们可以在圆盘背面从裂缝中看见舞蹈连贯的动作。该装置第一次让观众看到运动的幻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美国平面设计大师萨罗・巴斯(saul Bass)在动效设计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制作了一些的动效设计的电影片头,包括《臂人》(TheManWithThe GoldenArm)、《西北偏北》(Northby Northwest)、《精神病患者》(Psycho)等。萨罗_巴斯也因此成为了电影动态片头的鼻祖。

20世纪80年代后,得益于电脑软件的使用,动效设计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制作越发便捷,效果越发华丽。动效设计的参与者不在局限于电视台和设计师,以至于动效设计的作品在各大媒体上使用,使得动--效设计进入全新时代。

经典作品《功夫熊猫》就是动效设计与电影结合的表现形式,剧情中将实景与动效融合,为观众展现出一个亦真亦幻的动人世界,以至于让观众不把影片的片尾的演员名单不罢休。图1是功夫熊猫的动效设计。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互动营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经过动效设计的互动营销不仅让营销形式更加炫目,而且让客户尝试全新的视觉盛典。毕竟动态交互图文的吸引力远高于静态的文字和图像,动效设计和互动性和包容性目前还未被其它的艺术形式所超越。

三、动效在用户界面中的应用

在用户界面设计中,若将单独的页面视图视为一个节点,那么节点之间的联系通过何种方式表示:A困扰着设计师。随着扁平化设计的出现,不同页面视图之间的联系可通过页面的切换动效来表达,即通过切换动画形式来表达页面之间的过渡,从而表达页面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传统的用户界面设计,还仅限于时间关系,动效设计不仅可以表达页面的时间关系,还可以叙述因果关系。

2013年,苹果了iOS7之后,扁平化设计(Flat Design)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事实上,苹果并非扁平化设计的首创者,微软早于苹果之前已经将扁平化设计应用于Metro Design,但是苹果将扁平化设计得到普及,将其做到极致。在ios人机交互界面指南中,这样描述道,谨慎添加动效,尤其是在不能提供沉浸式体验的应用中。

之所以扁平化设计的设计风格难以展示对象之间的层级关系和重要性的差别,是因为色彩、形状、大小、距离等设计元素本身的局限性。如果将动画的时间元素融合到扁平化设计中,那么对象的重要性将得到表达,如对象到达屏幕的速度快,那就是提醒客户注意它,自然而然层级关系和重要性就表现出来了。

iOS7的视觉美学使它相对于iOS6更加扁平化,因此去掉了很多质感设计,仅仅为了避免对内容的干扰而保留的十分微弱的质感。这一方法完全符合iO57的设计理念:内容优先、透气。对iOS6的繁杂的ul进行精简,剔除多余的设计元素,选择性的保留,统一质感。

ios7的另外一个设计原则是:用深度层次表达(use Depth tocommunicate)。在页面设计上,具有前后层次的区分,通过纵深感来表达内容之间的层次关系。而动效的利用,完美解决了内容层次之间关系的表达。通过模拟的纵深和动画,让用户感知页面的从属关系。

动效设计不仅受到苹果重视,同样也得到谷歌的青睐。原质化设计(Material Design)是googLe的Android L所提及的设计思想。其核心原则是,材质的隐喻(Material is the metaphor)。它是通过提炼物理真实世界的不同材质的特性,然后根据需要组合使用的―种设计方法。原质化设计从视觉上是通过卡片式设计来体现材质的隐喻。但是材质的特性往往需要互动的手段才得以体现,通过与对象互动产生的动效来体现它的材质特性。

原质化设计不仅利用动效,而且将动效的优先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动效不仅使对象的表现更优秀,而且提高了可用性。谷歌如是描述动效设计,应用界面大、小元素都可以考虑动效设计,小到图标的小动效,大到关键性转场和交互动效,都可以构建沉浸式的用户体验,不经美观,还可以完善功能。

虽然苹果和谷歌两家公司对动效设计的思想比较类似,但是他们对动效的认识还有细微的差别。谷歌主张考虑周到的动效,转场本来就是设计应有的,用以提供有意义的、令人愉悦的体验。相比之下,苹果的设计则更为谨慎,只建议在适当情况下使用动效。

四、动效的作用

动效不仅以有趣的视觉效果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而且让用户具有流畅的用户体验感,动效让原本处于静止状态的页面和状态之间填补了微妙的变化过程,赋予界面对象以生命力。

Dan Saffer是美国旧金山的产品咨询公司Kicker SttJdio的负责人,是交互设计领域的是思想先行者和国际性演讲人。他是如此描述动效的作用,微交互尽管微小的让人不易察觉,但是其作用已经深入人心,有时让你怦然心动,有时让你为豁然开朗。优秀的产品往往注重细节,如细微的交互,这些会让你的产品更加精彩。笔者总结,归纳了动效设计在移动应用产品中的作用,从五个角度分别加以阐述。

(一)流畅过渡

界面设计在于布局UI界面元素的位置和静态效果(颜色、形状、大小等视觉元素),而动效设计的重心在于让静态界面元素在时间维度上进行演进。动效设计会表现出每一秒钟界面元素颜色、形状、大小、和位置等视觉元素。通过动效的诠释,用户与产品的交互更加的流畅和自然。

(二)高效反馈

动效设计作为人机交互的方式,因此,动效设计的反馈特征必不可少。当用户对应用发出指令时,用户很迫切知道现在系统正在发生什么。良好的反馈设计可以让用户了解当前进展状态和操作结果,不至于用户误认为自己操作错误而撤销上一步操作,从而降低用户的迷茫感和困惑。iOS9的滑动解锁输入密码的页面,当输入错误密码时,不仅密码标识符晃动,而目手机发生震动,明确给用户密码错误的反馈。另外,在众多的网络应用加载的内容较多,或者翻页重新加载内容时,经常会出现加载动画,或者加载动效图标,通过动效设计明确告知用户数据正在加载中,请耐心等。

(三)增强操纵

直接操纵(Direct operation)是对用户界面设计的高标准要求。它要求用户可以与真实世界的可视化表示交互,交互对象的行为结果具有可预测性,这样不需要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交互行为完全符合用户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即用户在界面中的操作是完全符合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操作进行。动效设计增强了对现实的模拟,消除虚拟交互对象与现实对象操作的障碍,因而动效设计增强了产品的直接操作。

(四)帮助引导

由于移动终端的界面空间有限,设计师不可能将所有功能放置于同一个界面,另外为了增强体验,在陌生的应用,或版本更新时,我们会常用一些新的手势,因而动效设计可以提示隐藏功能,指导新功能和手势的作用。在优酷的新版本使用了上滑,下滑实现声音的控制,这样的新功能通过动效设计予以提示,引导用户的使用,否者用户很难知道该新功能。ios9的滑动锁屏功能提示动效是从左到右的渐变效果,用户很容易沿着该指示方向完成操作。

(五)升华体验

恰到好处的动效使得产品更具有新颖感和科技感,为应用添加亮点,具有良好的可用性。目前为止,动效设计是界面设计的制高点,也是产品取胜的关键因素。为产品融入动态效果,不仅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还可以表达出应用的感情取向。如产品的动态标识可以为产品增加魅力和特色。

用户体验五要素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框架体系,包括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从动效对用户体验的作用分析,动效设计不仅为范围层提供支持,而且还在表现层发挥作用。

五、影响动效的因素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UX)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动效设计关键是保证物体运动的物理感,同时不牺牲物体运动的优雅感、简约感、美感,让物体的运动充满魔力,打造无缝式的用户体验。

动效的迅捷反馈,可以让用户充满信任感和愉悦感。当用户与应用交互时,所反馈的动效不但极具美感,符合物理逻辑,而且能够愉悦用户。反馈动效的设计必须深思熟虑且具有目的性,而不能随性设计,反馈动效应温和,不让用户分心。

动效设计核心的价值在于其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如果在展示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基本设计元素对用户注意力的吸引程度,动态最高,其次是颜色,最后是形状。本文从影响动效对人类注意力的吸引程度的两个因素,时间维度和面积维度进行研究,并在时间和面积组成的二维坐标轴中,将空间分为四个象限,下面对其特征分别加以阐述。

(一)第Ⅰ象限

第Ⅰ象限动效特征是相对面积大,时间长。此类动效的整个画面都是动效,其它静止和小面积内容往往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在第一象限动效特征的状态下,画面传达的信息不是某一个细节特征,或者文字信息,而是给客户一种感知认识,或视觉体验,所以此类应用多为应用的介绍页或产品介绍页。

百度APP新春启动页面是长时间的动效,用户的注意力基本停留在页面的动画效果,而非进入应用的本身,这样的页面的核心价值在于品牌的宣传,让用户感知产品是服务于百姓生活,是一种温馨的启示。

(二)第Ⅱ象限

第Ⅱ象限动效特征是相对面积大,时间短。此类动效的动效位于整个页面,但是动效发生的时间较短,稍瞬即逝。此类动效用于表达界面之间的时间和因果关系,提高了用户的注意力,并且使得用户跟容易理解前后页面的关系。因此第二象限的动效多用于展示界面之间的空间关系。

iOS9自带日历应用启动后自动进入整个年份界面,当选择其中的日期后,会以镜头拉伸的方式进入具体日期。使用户感知日期包含于月份之间的层级关系。整个视觉特征与实际关系相一致,视觉感受流畅统一。

(三)第Ⅲ象限

第Ⅲ象限动效特征是相对面积小,时间短。此类动效占据页面的面积相对较小,并且动效持续时间很短。通常是用于比较轻的引导、反馈和提示功能。该动效特征不能打断应用的主流程,仅仅是轻微吸引注意力,所以此类动效多应用于情感化设计页面。

支付宝Alipay的客户端的口碑页面内容,下拉拖动屏幕的功能是重新加载刷新页面,该页面正常显示情况下,并没有任何提示,但是当用户单击向下拖动后,页面上面的加载小动画就逐渐显示出了,因此加载小动画与实际功能更完全一致,给用户以暗示,恰到好处。

(四)第Ⅳ象限

第Ⅳ象限动效特征是相对面积小,时间长。此类动效通常在整个界面占据的面积相对较小,但是动画本身的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其本身的重要性较高,目的是保持用户的关注。第Ⅳ象限的动效多用于提示用户关注应用的功能。

i0S9版本的滑动解锁功能是第四象限特效的典型实现。滑动解锁主要是为了通过动效引起用户的注意,并引导用户操作。滑动解锁的动效对于屏幕来讲,占用的空间较小,但是持续时间较长。

因此,动效的相对面积和动效持续时间的选择必须根据预期功能、预期用户体验的影响的具体情况决定。这两个因素必须认真思考,仔细斟酌。精心设计的动效可以有效的引导客户注意力,改善用户体验,是―种个性的表达。

六、总结

产品动效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动车;贴花;图案;色彩;设计

电动车贴花设计实际就是对电动车进行包装,包装作为最普遍的交流方式在生产商与顾客间形成最有效的交流途径,在与产品共同传递的同时体现产品的品牌价值市场上外形相似的产品鳞次栉比,在这种情况下包装就可以帮助产品自身个性化,突出产品的特点,使产品脱颖而出。包装就是迅速为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和表达心灵的感受,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激情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促进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在品牌和顾客间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准确地把握消费心理,才能使设计的作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电动车贴花设计主要从文字、图案、色彩等视觉语言要素方面来考虑,将这些要素进行巧妙、合理的编排,与电动车的结构造型和颜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电动车信息和视觉感受有效的传达给消费者。

一、贴花的定义与类型

“贴花” 两字从字面上分析,“贴”表示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花”就是要求有装饰性,必须起到美观作用。贴花指一种贴在商品上的小型装饰图片。贴花其实也是一种标签,原来当商标的作用,后来逐渐多元化,更偏向装饰性和突出个性,日渐成为许多产品上的表现形式。

电动车贴花分为外贴花和内贴花,区别就是外贴花在贴花外层不再上漆,优点是方便经常更换贴花,缺点是贴花与产品之间的贴合度不好,贴花寿命有限。而内贴花就是在贴花外层上漆,与产品有很好的贴合度,能够在高温下烘烤。电动车贴花常用材料是塑料薄膜附贴,这种材料可防水、防油、不可撕破、耐高温、耐磨擦,且美观便利,大多数是一次性的。

二、电动车贴花的特点分析

电动车贴花现在普便使用的是PVC材料,PVC,全名为Polyvinylchlorid,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塑料分为硬质和软质两类,硬质塑料制成各种瓶、杯、盘、盒等包装内容,也可以制作成塑料商标,在商标表面喷上金属质感的喷漆,用于豪华车型或者四轮车的车身装饰,增加品质感。

软质薄膜多用来制作各种包装袋,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可防水、防油、不可撕破、耐高温、耐磨擦,有哑面、普光、亮光之分。据了解,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

在设计贴花时,设计师要把贴花的尺寸考虑在内,因为有些电动车的塑料件和车架都有弧度,贴花尺寸过大,在贴的时候很难贴平,极易产生气泡,导致外喷漆很容易脱落,影响贴花整体的视觉效果和产品的质量。再者设计师在贴花拼版的过程中,要合理的把一款车型的所有贴花拼在一个版面上,在空出来的版面上可以排上一些平时常用的外贴花,合理的利用空间,节省材料,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三、电动车贴花的设计分析

(一)贴花的结构造型

电动车的款型数不胜数,且年年都在推陈出新。每当要批量生产一款电动车的时候,设计师就会为这款电动车设计一套专用贴花。因为贴花本身材料限制,所以贴花只能贴在光滑平整的表面上,加之电动车塑料件繁多,形态各异,进而电动车的图案设计就得因车制宜。在设计前要明确车型的哪些部位需要设计贴花,通常都包括车身两侧裙围、前挡风板、电池盒、链条罩等。确定主要设计元素,做到主次分明,贴花风格鲜明统一。

(二)颜色的搭配

车的颜色非常丰富,有闪光的、亚光的,还有带金粉的。贴花颜色有时要受到电动车本身颜色的限制,不能太多,以免影响整体视觉效果,并且贴花颜色太多会加大印刷的难度和成本,贴花印刷使用的CMYK印刷模式,在同一版面里颜色的数量越少成本越低,印刷的量数越多,相对印刷成本越低。大部分情况下贴花颜色避免与车身颜色太接近,太接近了贴花就不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突出自己的个性。

(三)贴花针对消费者的设计诉求

不同的消费群体有着不同的消费观念和需求,审美也千差万别。比如运动款的学生车,在设计上就要求标新立异,设计图形紧跟潮流,尽量满足学生群体追求的与众不同,大胆冒险的消费理念。针对都市年轻女性的小踏板车,就可以融入卡通元素,在设计上可以表现精致可爱的一面,这样的设计更能引起共鸣。而针对老年人的车款,就不能一味的追求艺术表现力,应该尽量运用简洁大方的设计,在贴花材料中加入反光材料的使用会格外受到关注。除了按年龄对消费群体进行细分外,购车者的性别、文化修养、职业、居住地域等都要考虑进去,再结合车的款型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贴花设计。

(四)贴花设计中的创意来源

电动车贴花设计借鉴了摩托车和自行车的贴花设计,有点类似的是像摩托车贴花设计,但是摩托车贴花没有电动自行车那样丰富,这主要跟电动自行车本身特点有关系,电动自行车就像是一件时装,需要新潮,更需要个性。还有就是电动车行业的特点也导致贴花设计内容的丰富,因为电动自行车的生产技术比较简单,比不上摩托车,更别说汽车,因而生产厂家比较多,牌子也多,每个厂家为了区别于别人而突出自己,就在贴花样式方面下功夫,所以新的电动车款式更新的快,基本一款车一种贴花。因此,在电动车行业,贴花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卖点,在技术差不多的时候,外观的美丽大方可以直接左右消费者的购车选择,电动车的贴花设计就处于很重要的位置。

(五)贴花中商标的运用

产品的包装文字在于准确传达商品信息,既是“信息”的自我表白,也是对图形的说明。用在电动车贴花中的文字并不是很多,主要就是企业的LOGO、厂名等文字,这些文字有着固定的形式,代表着企业的形象,能够很好地起到宣传品牌形象的作用。在同等产品条件下,品牌所体现出来的优势会更加明显,而贴花中企业标识的运用能够对企业有重点地进行宣传,简单而集中,效果迅速,印象深刻,有利于在产品销售中,使消费者熟悉产品,激发购买愿望,有效地利用自身品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根据画面需要有时也会用一些装饰性的英文,如常用的CLASSIC(经典)、FATION(时尚)、SPORT(运动),配合了整体画面效果又阐述了产品特征,在设计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四、结语

在电动车的整体形象中,贴花是与消费者接触最频繁、最广泛的视觉形象,贴花设计优劣是电动车是否畅销的重要因素,对树立企业品牌形象,获取消费者美誉度与信赖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电动车的车身时装,贴花的潮流更替非常迅速,消费者的审美水平也日渐提高,在行业内常常出现专业定制的路线,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制作出与众不同的贴花,满足消费者标新立异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魏中龙、郭小强.品牌形象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2.

[2]刘丽华.包装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5.

产品动效设计范文第4篇

目前国内对APP交互动画的设计理论研究较为孤立和零散,而且局限在对交互动画技术研究的范畴,缺乏技术与设计的有机结合。文章对APP交互动画的设计展开研究,对APP交互动画的作用、特点、设计技巧、应用范围等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并对APP交互动画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丰富App交互动画的设计研究理论。

关键词:

APP 交互动画 设计

中国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5-0127-02

一 APP与交互式动画概述

(一)APP的发展

App (Application)指的是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比较著名的应用商店有苹果的App Store,谷歌的Google Play Store,微软的Marketplace等。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崛起,伴随而来的是App呈现爆发式增长。2011年以来,人们花费在App上的时间已经超过网页,而且势头不减,人们花费在移动App上时间分配,游戏与社交占据了快80%。在中国最近的5年里,App分发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新宠移动,App正对很多行业如:游戏、艺术品、零售、新闻媒介、旅游等行业产生深刻变革,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已成为APP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图1)。

(二)交互式动画

交互动画是指动画在播放时支持事件响应和交互功能。简单说就是动画在播放时可以接受某种控制,这种控制可以是用户的某种操作,如点击,声控等,这种交互性提供了观众参与和控制动画播放内容的手段,使观众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

随着移动端产品体验时代的到来,人们对App界面交互设计得越来越高,近几年,高端机的性能不断更新换代,手机操作系统的升级,使得交互动画在App产品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例如苹果手机,它自身的iOS用户界面中添加了精美、细微的交互动画,iPhone在App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动画在交互易用性方面的优势,它们使得产品应用的体验更具吸引力更具动态性、引导性。

(三)App交互动画的作用

交互性、开放性和沉浸性是交互动画的三大特性。在App中加入交互动画能给用户带来一种舒适、自然和流畅的感觉,所以,交互动画逐渐成为了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方式,成为产品的肢体语言。在App中适当的交互动画具有以下三个作用。

(1)增强用户直接操作的感觉

随着移动设备硬件的不断发展,以及其软件的更新,带给用户的选择也会越来越丰富,用户在使用产品功能的同时,也追求简易和畅顺的操作,能与产品产生良好的互动。例如iOS操作系统中,移动桌面图标时会产生震动的动效,这种动效会给用户传达不稳定的感觉,提示用户此时在界面上的图标是可以移动的。又如Google的地图App,地理位置的标识采用了模拟真实的按图钉的效果。在设计App产品时,能合理地结合一些物理化的动画,无论是动画的时长,还是流畅性都达到了,这些交互动画的运用就能让交互更贴近用户,给用户提供舒适的体验。

(2)提高用户兴趣,降低学习成本

通过巧妙的交互动画让用户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进而让用户更容易了解产品的功能,有时详细功能的讲解,往往不如一个简单的交互动画效果更具吸引力。例如,iOS 7的天气App,界面以可移动的动画三维图像展现了当前的天气情况。打开天气App,就可以看见界面整个背景是以动画模仿当时的天气状况。例如,晴转雷雨的天气,模拟天空的界面图像从阳光明媚,过渡到乌云逼近隐现,同时还伴随着动画效果的电闪雷呜,动画效果几乎模拟了当时真实天气状况,又如,不同暗度的夜间动画图,不同明度的白天动画图,甚至还包括了云彩明亮度、厚度,或下雪等天气状况,这样用户通过这些模拟天气的动效,快速且形象地了解到了天气的变化。

(3)强化品牌一致性

很多App产品都把交互动画作为传达品牌个性和内涵的重要途径,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热门App产品都有非常出色的动效,独特的交互动效已经成为了App的标志。不同App动效可以传达滑稽或者是严肃的感觉,也可以是机械或柔和的感觉,App产品选择恰当的交互动效就能把品牌深深印在用户脑中。简单说,使用恰当的动效,就可以增加产品的识别性,可以帮助树立品牌个性,可以为用户带来愉悦的体验,例如,Path是移动终端的社交类型App,在单一平台下创建统一的交互体验是Path的优势,给人亲和,有趣的印象弹出层,界面滑动,分屏,返回,前进等,这些交互动画无不流露出品牌的特性与情感一个标志性的动画效果,所以优秀的交互动画往往也会是一个产品的代言。

二 交互动画的设计技巧

交互设计中,要制作一个优秀的动画,可以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认识和思考。

(一)掌握交互动画的节奏和幅度

做视觉感受顺畅的交互动画,不管是动态、文字按钮还是动态图像,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时间(Timing)和节奏(Spacing),需要注意的是尽量让动画符合人的视觉经验。例如,缓动的效果,通常上自然界较为柔和动作的表现为慢入和慢出,在锤子ROM的UI中普遍使用了这种动画手段,如时钟切换的时候指针位移动画是最为明显的。又如,拉伸和挤压,预备动作,逆向缓冲等这些都属于技巧的掌握。尤其是做UI的动效,只有掌握论文这些技巧才能做出不错的交互动画,至少能做出及格的动效。掌握技巧不难,因为技巧都是比较公式化的,多模仿多借鉴好作品的效果,就可以做出较好的交互动效。

(二)阐述清晰,精确引导

APP的界面空间受限于手机屏幕的大小,许多信息和图像要很好地规划在方寸之间,一般依据信息的重要性被分为不同的等级,需要多次进入和返回等操作,而动画是可以清晰阐述产品功能间的切换过程的,利用交互动画增强引导性,是降低软件操作难度和提升用户体验的好方法。―下有三种比较常用的办法。

(1)动态聚焦

通过动态化的处理引导用户聚焦界面的关键部位,以使交互体验更加流畅。青蛙的眼睛能够快速捕捉移动中的物体,人眼也具有相似特征,运动中的物体总能引起下意识的关注。如图(2)所示动效,屏幕上方的数字不是直接显示一个数值,而是从零迅速递增到特定的数值,特意展现一个交互动态的效果,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用户的目光,起到聚焦的作用。国内的支付宝钱包APP也利用了此类动效。

(2)示意过渡

过渡动效就是给界面的变化加上流畅的过渡,目的是引导用户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不会使其不知所措。如锤子Rom里,点击一个App图标时,整个图标会放大并翻转着来到用户眼前,让App方格背面成为这个App的界面,就是在告诉用户,你现在用的是这个App,这个App还在你面前,同样结束应用的时候也是转回去,暗示用户刚刚的页面都回到这个icon方格里了。

(3)空间转场

转场动效是设计师普遍重视的一种特效,它的作用也是引导用户,让用户更好地理解页面跳转,知道自己身在何方。iOS7桌面图标组的进入和退出一则动效就是一个漂亮的转场动效,为了避免两个页面之间的跳转过于生硬,利用动效填补上了页面跳转的中间过程,使得体验更加流畅和自然。

三 交互动画设计法则

一个优秀的App交互动画不仅仅是炫,而且要实用,有的还要考虑手机的性能等因素,所以想做一个好的交互不并容易。

(一)谨慎地增加动画,传达有价值的信息

动画的使用犹如双刃剑,顺其势可披荆斩棘,塑造良好交互的App产品,如使用不当或是滥用,则往往适得其反。过多无理由的动画会阻碍应用的流畅性,降低性能,还会分散用户在任务中的注意力。谨慎地增加动画,特别是在那些不能提供沉浸性体验的应用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目的和限制性地使用运动效果和UI组件中的动态行为,并确保对结果进行测试。过度使用动态则会使App交互和看起来很迷惑,信息层级关系很难控制。真正优秀的动效不是只有漂亮外表的花瓶,还得具备优化交互和提升体验的作用。

(二)简化界面信息和交互层级

利用动效简化界面信息和交互层级可以降低操作难度和提升用户体验,目前App以及wap站的视觉效果绚丽完美的同时,同时带有很多的复杂视觉元素,处理好每个视觉元素的关系,以及有效地传达用户操作后元素之间的关系变化,就需要设计交互动画,阐述其变化的逻辑与过程,让操作更合理,更流畅。

例如:例如显示和隐藏二级操作项,利用动效可以有效控制界面中的信息隐藏,当重复进行某些操作后隐藏的内容会动态展开,从而达到简化初始界面的目的,使界面大气简洁。又如:使按钮动效化能够让界面重要信息动态浮现在同一按钮上,使得用户的目光紧紧盯着按钮,弱化了页面跳转带来的干扰,使交互体验更加流畅。

(三)使用风格类型一致的动画。

为了使动画的风格保持一致,动效设计师在设计交互动画的时候与内置动画保持统一。也就是说,设计师设计的动画应该切合内置iOS应用的动画,因为用户习惯于内置iOS应用的精细动画。我们要避免触及系统的标准行为,尽量尊重用户习惯。在iPhone中,动画式交互反馈方式是标准物理法则的风格,比如窗口内容的上下卷滚、元素的出现和消失,以及内容的放大、缩小等。但当你的动画违背物理定律和自然法则的时候,用户会感觉到非常不适应。

结语

产品动效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设计评价 驱动要素 项目需求 量化评价

0、引言

当前,创意设计处在了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语境中。它被纳入到一个远比设计本身或产品系统更为复杂的关联域中。在这个复杂的关联语境中评价一件产品或一个设计,除了其本身的功能、造型、材料、色彩、质感的因素之外,还与整个社会的生活世界发生种种关联,与整个生活世界中的参与群体发生着各种层面的关系。尤其是面向中小型企业的项目时,其设计评价的内在驱动要素必然会发生变化;同时,关联域中的其他要素也会发生变化。

1、面向项目需求的设计评价

1.1 设计评价一般驱动要素

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不完全确定的、创造性的设计推理过程,它表现为一连串相连的问题求解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方案设计评价,它是产品方案设计过程决策的重要依据。所谓设计评价,一般是指按照明确目标测定对象的属性,并把它变成主观效用(满足主体要求的程度)的行为,即明确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将评价的事物与一定的对象进行比较,从而决定该事物的价值。

设计评价是一种带有明确指向性的验证、决策活动,在不同的应用阶段或面向不同的评价对象,评价的目的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换句话说,评价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采用的评价方法以及所使用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谈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将用户需求摆在一个显眼的位置来作为设计评价的主要指标,所有的评价标准都是围绕用户的需求展开定义的。除此以外,可以作为设计评价活动一般驱动要素还包括:需求要素、创新要素,功能要素,美观要素,可行要素,经济要素等六个方面。如图1-1所示

1.2 项目需求驱动的设计评价

对于企业的新产品设计项目而言,不仅要保证新设计最大程度的接近目标用户的需求,还要确保设计的方案顺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方案质量得到全面保证,生产需求得到充分回应。其决策过程非常复杂,而且各评价产品的结构层次不等,既包括人机、色彩、形态、装饰,又包括社会、经济等评价因素,甚至还包括项目任务评价。所有的这些对于一个企业决策者而言,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不是一件轻松办成的事。因此,绝大部分时候,所谓的设计评价无非是企业决策者的拍脑袋想法,或个人喜好,缺乏有效的事实依据和技术支持。

针对中小型企业在新产品项目设计评价时普遍存在的疑惑,提出本文的核心观点一一面向项目需求的创意设计评价方法。所谓面向项目需求的设计评价,其核心思想是以阶段式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特定项目各阶段输出的设计结果;以项目开发流程中相关利益方的需求为导向,进行评价样本选择,评价指标树构建,评价权重设置,评价方法定义以及评价结果统计的逐渐聚焦的评价过程。

近年来,许多详细具体的面向新产品项目的开发流程模型被提出。比如1982年由Booz、Allen和Hamilton提出的BAH模型;1993年,urban和hauser提出的U&H模型;以及由Cooper于1984、1994、1996、1998年开发的“Stage-Gate”模型。在这些流程中也不乏新颖的评价方法与逻辑。但是其中的方法应用指向性强,很难直接应用于传统中小型企业的项目。

本文并不想就上述流程本身多做讨论,而是尝试从项目参与者所代表的相关利益方在项目不同阶段的需求入手,将“对不对”、“好不好”以及“合适不合适”这三个最常见的普适评价标准引入到项目方案的评价活动,以这三个关键词来定义新产品项目方案评价的阶段,如图1-2所示。

首先,“对不对”指向了项目设计任务的一致性需求。相关利益方主要面向设计公司和委托企业;主要是针对设计输出与项目任务目标的吻合度的评估,以确保设计是顺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其中评价约束指标V1以项目双方认可的设计项目书为依据确立。

其次,“好不好”指向了项目设计质量的需求。相关利益方主要面向专家评委和目标用户,主要是针对设计输出结果在形式属性层面,功能属性层面,以及文化属性层面上设计质量的评估。其中在形式属性层面包括造型美观、色彩协调、比例舒适、布局合理等;在功能属性层面包括结构合理、功能实用、安全性高、舒适型强、效率高等;在文化属性层面包括时代感强、创新性高、品牌特征明显、个性鲜明等约束条件。

最后,“合适不合适”指向了市场可行性的需求。相关利益方面向委托企业,该评价指标,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改善设计方案的生产有效性,为最终产品方案定稿提供修改意见,一般包括成本、利润率、可行性、生产周期、市场价值等。

2、客观评价关键技术现状综述

如果说,本文第一部分将评价过程和标准细分是基于方法规则的思考,那么本文的第二部分则是讨论如何通过量化数据的手段来提升设计评价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一直以来,评价是一种相对主观的思维认知过程。两个方案哪个更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意愿。于此同时,周边环境对于评价结果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造成评价结果严重脱离事实。中国成语中的“口是心非”、“人云亦云”,很好的形容了这种认知状态,特别是当与权力话语人处于同一环境进行评价时,其评价的真实有效性需要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这种现象在国内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最终的评价结果往往严重失实。

伴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眼动、脑电等生物信号数据应用于人类认知行为的研究广泛开展。

2.1 视线跟踪技术

眼动是视神经受到一定的信息刺激而引发的刺激反应,利用眼动仪记录人眼动轨迹变化规律,捕捉并记录下诸如眼跳、注视点、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眼跳距离、瞳孔大小、视觉轨迹等人眼的任何一个细小动作并提取相关数据,通过对这些眼动数据的解悉,我们可以客观地研究受试个体的内在认知过程,从而总结人眼在看某个东西时的视觉反应和规律。具体来说,通过眼动记录可使我们清楚地了解被试对注视材料的某一部分注视了多长时间,对注视材料的哪一部分感兴趣。

视线跟踪技术在设计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技术类型。近年来,已经有众多专家学者使用眼动仪对图形识别,人机界面,产品设计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通过www,.cn知网空间进行文献搜索,以“眼动仪与设计评价”为关键词,得到86篇相关文献;以“视线跟踪与设计评估”为关键词,得到195篇相关文献;以“视线跟踪与工业设计”为关键词,得到195篇相关文献。基于这些已有文献的研究,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可应用于设计评价系统的眼动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注视点序列、注视时间(注视持续时间Gaze Du ration)、平均注视时间、注视次数(Number of Fixation)、平均注视次数等5组数据。

(2)眼动指标与观看者的主观评定之间有着很大的一致性,尤其是注视次数。观察者主观评定喜欢的外观,注视次数也多;其次,注视总时间和瞳孔变化也是非常敏感的评价指标。因而,在产品设计中,特别是效果测评中,利用眼动仪进行实验室实验,从而了解使用者的心理活动,寻找最优的产品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因此眼动数据可以作为判断产品外观设计优劣的参考依据。

(3)在设计评价中,眼动数据可以反映主观判断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因此眼动数据可以支撑主观判断的有效性,而无法独立说明设计结果与任务目标间的差距。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根据眼动数据中对于预设兴趣区域注视的时长(Area of Interest,AOI)和热辐射图(Hotspot),可以反映出人脑中对于该区域的思维活跃程度,以此可以判断受试者对该区域的关注程度。

根据眼动数据中的视线扫描路径(Scanpath)和兴趣区域的注视频率,可以反映出人脑中对刺激样本的敏感程度,以此判断出刺激物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眼动数据无法代替人判断出刺激样本影响关注度和敏感度数据波动的原因,因此也无法代替人脑判断出刺激样本设计质量的优劣。

2.2 脑电波扫描技术

在设计评价中,情绪的变化是判定设计结果与预期目标吻合程度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所谓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主要指个体与情景的交互作用关系,特别是脑内的活动过程,具有较大的机动性、情景性和暂时性。

情绪过程既有内部反应又伴有一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因此,可以将有机体的生理和行为变化作为情绪的指标加以测量和记录,将心理过程与实时相应的神经过程联系起来。日本学者已经通过诸如视觉、嗅觉、触觉刺激在脑电、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反应,来说明愉快和不快情绪在生理上的不同[4-6]以及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脑电变化。

同样利用文献搜索手段,以“脑电波分析与设计评价”为关键词,得到193篇相关文献;以“脑电波分析、应用”为关键词,得到749篇相关文献;以“事件相关脑电位”为关键词,得到1473篇相关文献。基于这些已有文献的研究,在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活的人脑会不断放电,称为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也叫做自发电位,脑电的产生与变化是大脑神经活动的实时表现。

(2)就产品造型而言,不同造型诱发下的脑电话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被试者对于产品造型的选择在脑电图中也有明确体现,基于脑电认知的产品外观造型评价方法的提出,可以运用于实际造型设计工作中,对产品外观的分析、评价及设计工作流程将产生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3)事件相关脑电位(ERP)是认知神经科学中最为成熟的脑扫描研究工具之一,它借助稳定的内源性脑电生理指标,结合行为学数据,能够研究传统的外显评估技术难以涉及的认知过程。国际上诸如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普遍侧重点在注意、信号感知、分析判断、决策及工作记忆内容更新等认知过程相关联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有关情绪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是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一个方面,近年来也逐渐为科研人员所重视,如探索处理情绪图像时大脑的活动过程、情感图片引发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等。此外,事件相关脑电位实验的刺激物,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2.3 基于生物信号采集的设计评价可能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眼动数据和脑电数据等生物信号应用于设计评价以提升整体评价的可信度是可行的,尤其是在图形识别和人机界面领域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应用。

其次,眼动和脑电信号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但无法解释为什么。这可能也是目前大数据研究领域的一个难题。在大部分情况下,大数据的挖掘的目的,也许只需做到是什么就可以支持后续工作。但是在设计评价领域,我们除了了解是什么,还需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才能有效指导设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最后,在产品设计领域,尤其是三维实体产品,还需要――对应生物信号与评价指标的关联性。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少有人为之,值得深入探讨。

因此,在面向中小型企业项目需求的创意设计评估研究中,我们的构思是在评估系统中加入了眼动和脑电波数据采集的接口,通过计算机比对受试人员生物信号与主观选择结果的匹配度来判定该项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从而提升设计评价结论的可信度。如图1-3所示。

3、面向中小型企业项目需求的创意设计评估系统实例

畅思chance创意设计评估系统是一款可用于创意设计方案评估的应用产品。如图1-4所示,系统面向中小型设计企业实际项目需求,通过“对不对”、“好不好”、“合适不合适”三个层面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全面考量项目的设计目标,设计意向,设计质量,以及市场价值等因素,确保最终优选方案的准确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有效解决了一般评估活动目标不明确、评估标准不一致、评价结果缺乏可信度等问题。同时,系统预留眼动仪、脑电探测仪等外部数据接口,通过计算机比对评价人员生物信号与主观选择结果的匹配度来判定该项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从而提升设计评价结论的可信度。最后,本系统成型后将面向创意产业园实施,基于第三方管理服务模式,依托系统自建评估指标体系和专家库资源,系统可独立为各类中小型企业提供创意设计方案评估服务。

相较于传统的评价系统,chance创意设计评估系统希望达到以下几项指标:

(1)实现分阶段评价,系统通过将评价行为从末端分散到设计环节中,以阶段性评估的方式确保对项目的设计目标、设计意象、设计质量、市场价值进行有效控制。

(2)实现复合评估数据采集,通过引入设计师,专家、目标用户、企业代表等角色参与评估,同时提供权重设定功能,确保最终的评价结果全面、真实、可信。

(3)实现第三方评估管理服务。从最初任务书、评估指标、评估样本、到最终的评估意见输出均可进行预设模版的管理,降低评估活动的进入门槛,降低系统操作难度。

(4)实现底层数据接口,可与知识管理与预测数据对接,实现评估指标和评价意见描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产品动效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功能动效;用户;交互界面;和逸性

在专注于用户体验的交互界面设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界面动效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于是功能动效便从中细分出来。它起着引起用户注意新目标出现,并提供视觉反馈的作用,能为下一步的跳转做准备。然而,一些功能动效并没有以提升交互体验为目的,只是单纯地追求自身的功能性或者视觉效果,不考虑交互过程中用户的心理需求,结果适得其反。因此,研究功能动效的和逸性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使“用户――功能动效――交互界面”三者之间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1 功能动效的分类

功能动效是一种具有功能性的动态效果,是交互界面设计中的一部分。与一般动效不同的是,功能动效有明确的、具有逻辑性的目的。它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人们在与界面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快速定位并建立视觉关系。根据不同的功能,可将其分为以下七大类:

第一,转场型。转场型功能动效存在于整体页面或视图之间的切换中,这种切换通常带有一种逻辑关系,如整体构架中不同层级之间的跳转。通过页面的转场动效来缓和界面转换的突兀感,让用户感到愉悦。[1]

第二,定位型。定位型功能动效存在于隐藏层级之间的展开与收缩,这个过程也带有一种逻辑关系,如点击一个图标之后便向四周展开各项下级图标。通过这种带有定位功能的动效,能帮助用户看清一个系统的逻辑关系,维护其方向感。

第三,引导型。引导型功能动效用来向用户说明某项功能如何操作,特别是在系统更新中加入不常见的功能时。这种动效能引起用户的注意,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某一功能的操作方式,带来雪中送炭的感觉。

第四,提示型。提示型功能动效用来提示用户系统中某一进程的状态,如下拉刷新、下载完成打钩、进度条的走动等,这种动效能让用户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增强其操纵感。

第五,反馈型。反馈型功能动效用于系统对用户的操作作出回应的情况,加载、登录和等待界面需要重点审视动效中蕴藏的反馈属性。[2]通过这种动效使用户感受到系统的回应,加强界面的交互性,也让用户安心。

第六,强调型。强调型功能动效用于页面中有需要强调某一功能或状态重要性的情况,此时的动效设计得比较显眼,甚至有些夸张。但这种动效能牢牢抓住用户的眼球,让视觉焦点在混乱中得到突出,加深用户对此功能的印象。

第七,其他。其他不常用且碎的功能动效暂且归为一类,如一键多用功能、增强体验功能、趣味功能等。

2 功能动效的和逸性因素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樊超然教授首次提出了“和逸性”的概念,是指满足于消费群体的某一产品(包括物质化的和非物质化的),能够达到消费者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满足,即让消费者具有品位和价值的享受。[2]“和”表征人与产品、与环境和谐融洽的关系,“逸”表征人在享受产品与环境所创造的和谐时空中拥有积极的精神体验。将此概念植入动能动效研究中,就是要寻求“用户――功能动效――交互界面”三者间的和谐,让用户感受到某功能动效出现得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因此这三者也成为和逸性的因素。

第一,“用户”因素。某一产品是否具有和逸性是由用户评价的,因而用户是功能动效乃至整个交互界面存在的基础。在这个多媒体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广泛普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会用到这些科技产品,可以说用户是全民化的,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用户的心理需求。

第二,“功能动效”因素。功能动效是此次研究的主体,是交互界面中有目的性地发生运动的部分。迪士尼动画师Glen Keane说:“当一个观众看屏幕上的东西时,他们预计事物移动的方式都是自然的。”[3]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因为外力而被挤压、拉伸,这些形变反映了物体的重量、材质、受力大小等。可见一个具有和逸性的功能动效,除了具备基本的功能以外,还应考虑其运动时可能存在的真实物理特性。

第三,“交互界面”因素。交互界面是“人”与“机器”互动过程中的重要媒介,它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了用户与产品的信息沟通。同时,它也是功能动效的载体,因而其内容、色彩、布局、交互形式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功能动效的和逸性。

3 功能动效和逸性设计方法

通过分析功能动效的分类及其和逸性的因素,可以明确设计一个能让用户感到恰到好处的功能动效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以此作为切入点,探索功能动效的设计方法,指导功能动效在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和逸性设计,以求得“用户――功能动效――交互界面”三者间的和谐。其设计步骤如下:

第一,设置功能动效单元。进行功能动效和逸性设计的第一步,是要了解整个应用或产品的逻辑框架和交互流程,进而设置功能动效单元,即明确哪一步骤的跳转需要加入功能动效,并在交互流程图中标注出来,使随后的设计工作内容清晰。

第二,定义功能动效类型。根据功能的不同,按照上述功能动效的分类定义设置的每一个功能动效,明确其所属类型,为确定其表现形式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调研目标用户特征。根据不同的项目确定其目标用户,并调研目标用户的心理需求、认知特征、操作习惯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此可以利用调查问卷、文献参考等方式去了解用户,这对指导功能动效的和逸性设计具有重要和指导意义。

第四,设定功能动效形式。为每一个功能动效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明确其表现形式。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用户――功能动效――交互界面”三者间的关系,确定功能动效最具和逸性的形式。

第五,制作功能动效。设计师利用可掌握的软件技术制作功能动效,尽可能准确无误地呈现出之前设定的功能动效表现形式。在此过程中需反复演练,以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

第六,设计师与工程师准确对接。设计师要准确输出功能动效设计,并随时与工程师进行沟通交流,便于工程师理解其设计意图,实现零误差结果。

第七,考量并优化功能动效。将已成型的功能动效提供给一定数量的用户进行体验,记录他们的体验感受,对功能动效进行考量,并不断优化还存在不足的功能动效。

4 结语

在这个功能动效日渐频繁进入我们眼帘的时代,研究其在交互界面中的和逸性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将工业设计中的“和逸性”概念植入其中,并围绕其和逸性的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探索其和逸性设计的方法,为设计一个具有和逸性的功能动效提供理论指导。保证功能动效在正确发挥其自身功能作用的同时切实提升用户体验度,真正做到“用户――功能动效――交互界面”之间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孙浩.动效作为一种微体验在APP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1):106.

[2] 周睿.启动时态界面中动效的交互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8):83-86.

[3] 樊超然.工业设计概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产品动效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老年人产品;无障碍设计;专用座椅;助起坐垫

检索:.cn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5-0095-03

一、引言

如今,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成为重要的议题。由于老年人的年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体质也逐渐变弱,老年人数量也再快速提升,这对于老年人使用产品的开发生产,尤其是无障碍和康复型产品设计研发已成为产品制造业的主题之一。针对身体下肢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使用相关产品进行设计研究,通过对老年用户行动不便和现有相关辅助产品使用的信息数据收集与分析,总结调查结果作为设计研究的依据,并采用无障碍设计方法开发专用的座椅产品,来解决老年人身体下肢行动不便的问题,由此研究所获的最终成果可以为今后的老年人产品设计开发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和研究思路。

二、无障碍设计与老年人产品

无障碍设计是基于用户对使用产品和所处环境的反馈信息进行细致化研究,尤其是充分考虑在不同程度上的伤残人士和弱势群体(老年人与儿童等)用户对产品使用的要求,积极优化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方案,在产品使用中为用户清除操作障碍,让使用变得更加简单易懂,为用户提供切实有效的方便与满足,打造一个便捷、安全、和谐与舒适的生存空间。无障碍设计思想在残障人士和老年用户使用产品研发中表现很突出,尤其是现在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发展迅速,所以针对老年人所用的无障碍产品和设施的研发更为紧要。老年人产品是当今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产物,设计开发老年人产品也是社会及其行业对老年群体的关怀。由于老年用户的层次复杂性,所以对产品的使用需求存在着多样性,按照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不同程度与性质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类用户群:第1类是用户年龄相对较低,自身体质基本健康,生活劳作可以自理,该用户群对现有产品的服务性基本可以满足;第2类是用户年龄稍大,自身又有老年疾病,由于身体的不同原因问题导致行动有所不便,该类用户对相应产品服务的需求比较高,也是要求其使用产品应具有无障碍和康复型的服务功能,此类用户数量占社会老年群体总数量比例较大;第3类是高年龄用户,自身健康很差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提供他人的护理服务。通过老年用户的基本情况分类,可以了解不同阶段老年人对产品的使用特征,并发现第2类老年用户所占比例数量较大,及其对产品使用要求也是无障碍产品服务的主要目标,所以无障碍设计对普遍的老年人产品开发生产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通过老年人无障碍专用座椅的设计研究,解决老年人由于下肢行动不便所引发的相应问题,以此,论证无障碍设计方法对老年人产品的发展具有研究意义和实际价值。

三、无障碍专用座椅设计研究

无障碍专用座椅设计的背景,是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腿与脚的部位已经逐渐骨质疏松,并且由于关节磨损等原因会导致身体下肢的功能退化,使得老年人的行动和生活都有不便。例如老年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进入卫生间坐在马桶上,此时都会很难自行站立起身,而且需要别人的帮助搀扶才能够起身。因此,要为老年人设计一款无障碍的专用座椅可以解决上述的这些问题。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产品资料和对其产品展开市场调查,进行用户体验研究与实验数据分析,以老年人使用的轮椅作为设计构想定位,有选择性的利用运动型轮椅和普通康复型轮椅的产品优点,再结合创新功能设计的助起座垫,就可以形成一件为老年人服务的无障碍专用座椅。该座椅的设计构想是一个造型简约流畅、车身结构稳定轻巧、座椅舒适温暖、整体设计要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以及功能实用和操作简便,能够满足下肢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出行活动与日常生活需求。由于老年群体是一个经济消费能力薄弱的群体,大多数的老年人是依靠退休金来养老生活,所以该座椅生产造价要适中,要让绝大部分老年人都能够消费与使用此产品,这也是设计师对老年人的一种关爱。以下详细阐述专用座椅设计过程,以实例分析说明无障碍设计理念对老年人产品开发的实用性与必要性。

(一)专用座椅的产品工程技术分析

在无障碍专用座椅的设计和研究过程中,大量的运用人机工程学知识和机械工程原理,以此实现该产品助起座垫的创新功能,达到专用座椅的生产与使用的合理性。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分析说明:该座椅设计需要运用人机工程学中对于人体坐姿的测量、力学和动作产生身体结构变化等系列数据的研究,如图1所示。主要针对老年使用者的身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老年人坐下与起身动作所产生的人体重量、受力面积、压力重心以及人体上肢与下肢部位在坐起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要研究老年人下肢部位在坐起时的出力范围、及运动产生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由此作为设计依据,可以准确的实施专用座椅结构和助起座垫的设计工作,并且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使用者乘坐的舒适度。

机械原理知识应用说明:助起座垫的助起工作装置是“液压作动筒”的设计。座椅的合页链接端、座椅的靠背旋转装置和轮椅的刹车系统、充分的采用了液压传动和液压作动筒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以及碟刹的机械原理,如图3所示。按照助起坐垫的液压管外形与规格,进行液压缸的尺寸设置与助起坐垫的产品结构相吻合,可以直接与座椅外部形体、及其机械装置互相连接。

(二)专用座椅的外观造型设计分析

老年人无障碍专用座椅的整车造型设计采用轮椅的形式。在外观造型上,利用运动型轮椅的动感造型元素和普通轮椅的实用形式相结合,并且将一切不必要的零部件都去掉,使得整车造型尽量的简洁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要具备比普通轮椅更多样化的功能,来尽力满足使用者的日常需求。针对车架进行了改良设计,将现有的康复型轮椅的车架造型化简去繁。座椅的造型构想来源于汽车座椅的筒形设计,既美观舒适又能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性。配备手轮的大轮设计也借鉴了运动型座椅的大轮形式,大轮上部内倾形成梯形,增加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升轮椅行驶的稳定性;小轮体积较小,是为了更灵活的进行转向,如图4所示。

(三)专用座椅的功能和结构分析

这款老年人无障碍专用座椅设计共由3部分组成。第1部分是座椅的车架部分,座椅的整个架子进行简化与改良,使得车架的结构更简单和易于生产;架子的中空部分用于线路和刹车闸线的隐藏通过,如图5所示。第2部分是该座椅设计的核心“助起坐垫”,坐垫的设计是可以单独拆卸,既可以与座椅靠背、车架相结合,有可以单独使用。坐垫是由皮质坐垫、液压作动筒,及用于固定液压作动筒和连接坐垫,以及车架的铝合金坐垫底座等主要部件相互组合构成的,如图6所示。当老人想从座椅上起身时,只要双臂稍稍向上用力,液压作动筒便会把老人抬起,辅助老人起身。老人离开座位后用手轻轻一压升起的坐垫,它便会自动归位。只需要拉动轮椅两边的把手开关,坐垫有可以自动升起,如图7所示,还可以将这个独立坐垫从轮椅上拆下来,放置在沙发或其他座椅上单独使用。老年人还可以用该座垫来实现如厕活动而无须他人的辅助,把坐垫放置马桶上,然后将位于坐垫上的皮质垫板旋转打开180°,垫板将变为坐垫的靠背,而坐垫则变为镂空形状,如图8所示。老人坐在上面如厕结束后,坐垫依然可以将老人抬起,方便起身。

第3部分是车轮及附件,座椅设计具有刹车系统,位于两侧车轮上都有碟刹装置,使轮椅行驶在陡坡等高速状态下能够实现缓降和停车功能,保证老年人使用的安全性,如图9所示。刹车系统的控制按钮在两侧扶手上,此刹车按钮为两级按钮,轻按可实现陡坡缓降功能,重按可实现刹车功能。在靠背的后面还设计了一个储物袋装置,可以装纳日常生活用品,如图10所示。

四、结论

产品动效设计范文第8篇

移动医疗(m Health),是指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ad、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移动医疗的概念2011年开始进入中国,其产业规模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公司进行移动医疗类App的开发,越来越多的患者使用这类App对自身疾病进行管理、监控。由于医学对疾病的控制与诊疗需要大量量化数据,而这种采集往往通过表单与评测的方式在App种进行。与此同时,这些表单往往复杂而难以填写;评测常常全是文本答题,用户难以坚持使用。

结合在移动医疗互联网产品设计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途径可以对App种“表单”和“评测”部分进行优化,从而提升整个移动医疗App的用户体验。

适当安排表单出现的时机

身为患者的用户使用App产品普遍具有较强的结果导向,如果在打开产品之初就要求用户填写大量表单、基础数据,用户可能不会再继续使用这款产品。

我们可以把繁琐的表单分拆为2-3个小表单逐步让用户补齐数据。也可以把这种表单设置在用户即将取得结果之前,在心理上减轻用户的难度。很多时候用户并不是“我完全不能去填写这么复杂的表单”而是“在这个时间点上我更愿意去做别的事情”。

表单与评测使用恰当的文本描述

复杂表单的填写往往是为了满足医学上数据的要求,因为这种医学属性,表单常常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以至于用户在填写时也不能完全明白其意思。

在设计表单时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转化,将生硬、冰冷的医学术语转化为用户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这样不仅用户能更好地理解表单含义,在心理上还更具亲切感。例如在哮喘发病记录的评测中有一道题目考察用户发病时对活动范围的影响,这道题给出的文本内容是”活动受限“,我们可以将文本改写为”您是否因为发病不能外出活动“或者”您是否因为发病需要就地休息“这样用户理解更通俗一些。

通过动效设计减少评测的枯燥

常规意义上的”评测答题“绝大部分是文本答题,传统文本答题枯燥乏味,在长时间答题的过程中用户容易疲倦从而导致错误。我们可以通过动效设计(Motion Design)来改善评测的体验。

优秀的动效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预触发,该状态的作用是向用户暗示:这是一个开关,可以点触。

(2)触发,触发是指一切交互行为的开始,它由控件、控件状态以及标签组成。

(3)运动,运动是动效的主体,通过设计好的场景物体运动来表现需要向用户传递的信息。

(4)结束与反馈,动效结束需要给出明显的信号,向用户表明:这一行为已经结束。动效运动的过程种如需用户交互操作的,在这一阶段需要给出明确的反馈或答案。

同时,不是所有类型的答题都适合转化为动效的形式。适合转化为动效的评测有以下一些属性:a.题干信息量本身不是太大b.相对比较有画面感和故事性c.用户需要长期进行答题或评测。信息非常复杂的题干其实不适合用动效的方式来表达――对信息的表述是第一位的,不能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降低了信息的可读性。

大输入量的操作不宜在移动设备上进行

文字输入是移动端的软肋之一,不管手写输入还是键盘输入,操作效率都很低。部分医疗表单(特别是涉及到基础数据、病历等)需要大量的输入,这种类型的表单就不再适合在移动设备上完成,最好当杜开发网页版,在更大的显示器屏幕和键盘上进行录入。这种录入的用户体验更好而且录入的出错率也会较低。

另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在移动设备上还是网页上的录入都最好设置自动保存,以免用户不小心退出前面的输入全部丢失。

使用移动设备传感器或可穿戴设备协助采集数据

例如,在哮喘病的日常监控中需要通过答题评测采集日常发病情况以及阶段性病情(ACT评估),但如果通过蓝牙和手机连接的“峰值流速仪”就能把这种采集更多让机器去处理。机械、重复的工作尽量让机器去处理,这是移动产品设计中得一个重要思路。

“表单”与“评测”虽然只是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两种部件,但对移动医疗应用的用户体验却至关重要。只有考虑到移动医疗产品的特殊性已经该类App用户群体的特殊性才能真正把这两个部分设计好。

产品动效设计范文第9篇

竞争决定策略转变

研究供应链最初建立的原因时可以发现,链条的建立往往来自于最终用户和供应商之间在分销商的沟通服务情况下的双向选择,而维持供应链则需要分销商尽可能地为上下游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于元器件厂商就是如何更多地销售产品,对于下游最终用户则是如何更好带来市场竞争优势。如同大多数分销商从不仅仅一条产品线一样,大的元器件厂商也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们初入市场之时一般会选择几家分销商自己的不同生产线,然后根据实际结果对分销商的授权产品线进行动态调整,达到市场效果最佳化。面对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就要求授权分销商不能仅仅将业务局限在单纯的元器件分销上,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多有附加价值的东西,才能更好的抓住现有客户,并在拓展新客户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前几年,随着国内分销渠道的逐渐成熟,元器件授权分销带来的附加利润比例将逐渐减小,这就要求分销商在扩大市场需求的同时需要提供更有附加价值的产品,从而尽可能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产品技术解决方案是目前为元器件产品增加价值最常用的重要手段。对于上下游客户来说,分销商提供完善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是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服务,延伸了传统供应链所涉及的物流和选件供货的概念范围,利用分销商能同时接近本土客户和元器件供应商的优势,通过分销商的技术开发,为元器件供应商的新产品进行本土化的专业设计,从而以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加速其产品的上市时间并节约其上市成本,无疑将提升客户产品的竞争力。因此,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已经不仅仅是授权分销商提供的附加增值服务,俨然成为决定授权分销商能否壮大的第一次关键飞跃。

随着技术解决方案在授权分销商中的普及,分销商需要寻找新的方向摆脱同质化的竞争,将自己提升到一个新的服务高度。在日益激烈的分销渠道竞争中,分销商需要将供应链的涵盖范围进行二次延展,上游与原厂进行更紧密合作,不仅要更好地承担销售和物流职能,还要进一步延伸到市场职能领域,分销商作为最贴近客户的供应链环节,便于对客户的需求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因此,分销商要有目的地为原厂收集市场需求变化和产品反馈,了解客户的运营详细情况,协助原厂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产品演进规划,尽可能提升原厂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为自己带来更多竞争优势。

从客户的角度来说,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分销商可以称为合格的分销商,只有创造客户需求的分销商才能成为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分销商,而如何创造客户需求不仅仅依靠通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来带给客户最大的市场价值,还要参与到客户的产品发展规划中,一方面协助客户设计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产品,另一方面尽可能为客户提供原厂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有针对性的产品,让客户的产品更有市场竞争特色,特别是要擅于根据原厂和客户之间的运营计划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规划,让双方的步调尽可能保持一致,将整个产业链进行有效地整合。一言以蔽之,就是分销商要争取走在客户前面,针对客户的情况帮助客户创造新的市场应用空间,帮助客户扩大其产品市场空间,才能更有效带动自己元器件的销售。

解决设计与供应的协调

为了适应分销渠道市场的竞争,分销商必须将供应链的生存范围再次扩大,进而覆盖整个电子产品的产业链,这就带来了新的挑战,要合理解决设计链和供应链这两个客户链之间的协调问题,授权分销商需要从之前的单一物流和选件为主的供应链向设计与供应协调发展的供应链过渡,再到涵盖整机产品市场、研发与销售的完整产业供应链的转变。在新的竞争环境中,需要在原有维持供应渠道稳定健康的同时,将设计管理作为发展的重点方向,并且围绕着原厂与客户的产品技术发展规划进行供应链的适应性调整。在建立原始供应链基础上,首先要通过自身的服务获取客户和原厂的深层次信任,进而对客户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要突出产品的专业性特点以实现错位经营,根据产品特点满足不同客户的特定需求。之后,要更加注意原厂的产品开发和客户产品开发进度的掌握,确保原厂和客户产品设计进度的有效协调,从而尽可能节省客户产品的面世时间,带来最大的竞争价值。

如何尽可能提供给客户最大的价值?在技术链方面,分销商必须苦练内功,积累自己的技术开发实力,并且将自己的经营重心由单纯的供应渠道管理向技术研发方向偏移。特别是针对提供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与技术积累,争取做到能够与客户一起开发下游产品解决方案,甚至是独立开发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再深一个层次,分销商要站在客户的立场考虑市场需求,通过对市场进行有效地调研将市场需求和客户的实际情况想结合,力争在同质化服务中体现个性化,不仅满足客户的需求,甚至应该有能力做到超越客户期望,特别是如果能解决客户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就能更有效的抓住客户,创造更多需求。

价值决定存在,只有对客户有价值的分销商才能获得客户的长期信赖。目前,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已经成为授权分销商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服务,多数授权分销商的员工构成也逐渐向技术支持人员为主的结构倾斜。下一步,分销商的目标应该转向整个产业链的有效覆盖和协调,利用分销商渠道和客户关系优势,将原厂与客户的运营规划有效的协调起来,进而挖掘原厂和客户的最大价值潜力,这既是对客户和原厂最有效的服务,同时也是分销商新的核心竞争力之源。

凌动处理器让英特尔X86进人嵌入式系统

产品动效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产品艺术设计行为心理学人性化设计原理

产品艺术设计从萌芽到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经历了多种多样的设计风格的变革。从以纹样装饰为主的装饰风格和古典艺术风格的复兴,到注视功能和有机形体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似乎都停留在造型的范畴上。对艺术设计的内容与形式方面的探讨,却都反映了一个经济现象,那便是以产品为主导的经济现象。以往的产品艺术设计过多地重视了产品的制造,产品销售的利润,却忽略了产品的使用者——人的因素。

北欧的产品艺术设计,因其一贯坚持的人性化,在不牺牲功能的“软性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下,产生了许多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的产品。它们便是重视了人的因素,才使得北欧设计代表了优秀设计的高品质,成为世界优秀设计的代名词。

一、人的需求是产品设计的主要依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最高效率地掌握和操作产品,是当今设计的关键和核心。现代生活的人们工作节奏加快,面临的是竞争激烈的世界,当然不希望在使用日常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也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产品的功能设计要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生理需要,力求达到产品的方便性、使用的科学性和相应的价值观。如果一件新产品,人们需要事先阅读说明书才能明白操作的要领,那么它绝对不是好的设计,因为没有一个使用者会愿意去看说明书里枯燥而烦琐的内容。

简单和功能单一的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人们曾经陷入科技发展而导致的产品设计的误区。多功能的、过于饱和与功能的重复堆砌不仅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容易引起人们的误操作。而多功能必然导致设计的复杂性,要设计师们合理安排各种设计界面的穿插也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功能饱和的设计仅仅是对科技发展的炫耀,而不是人的实际需要。事实上,有一些产品的功能,用户使用的频率极小。

比如,对有关微波烤箱的消费者调查显示:烤箱的功能很多,可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只是将食物放入烤箱,设定所需时间,然后开机。至于其他复杂的附加功能从未使用过。因此,根据消费者的动态的心理变化和需求,产品的功能设计有几个趋势:

1.自动化程度提高;

2.向“轻、薄、短、小”方向发展;

3.从提高生活质量出发,注重整体设计效应;

4.一看就懂,易于操作,功能适度。

二、行为心理与产品设计

人是设计的前提,是设计的对象,是设计的主体。如何设计使用方便、结构合理的产品,需要人们研究工程心理学和工效学方面的知识,了解产品的功能设计与人的生理和行为特点的匹配关系。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考虑消费者的行为规律,力求做到人——机——环境的和谐。怎样设计才能更简洁明了?怎样才能迅速引起操作者的注意?怎样传达正确的信息才能使得使用者有正确的理解?因此,想要有合理的、科学的设计,必须对使用者行为心理有一定的研究,才会有效地设计产品。

首先,要了解人在做一件事时所经历的步骤,即行动的结构问题。要做一件事时,人首先要明白做这件事的目的——行动目标;然后,要采取行动,自己动手或利用其他的人和物;最后是看自己的目标是否已达到。所以简单地说要考虑目标,对外部世界所采取的行动、外部世界本身以及查看行动在外部世界中所形成的后果。行为本身又包括两个方面,去做什么和检查做的结果,又称为“执行”和“评估”。

实际生活中,这个过程却不那么简单。因为最初的目标也许并不十分明确,目标并不会准确表明行动的具体内容——在哪做,怎么做等等,所以要想采取行动,还需要将目标转化为明确的行动步骤,即“意图”。

假设坐在沙发上看书,天色已晚,需要光线亮一些。目标:要得到更多的光线。目标转化成意图是:开台灯。但还需要明确如何移动身体,如何伸手触摸开关,如何用手指去操作开关,还可以有其他意图,请一个人帮忙开灯。这样目标没有发生变化,可意图和具体的动作却有不同。

然而,人们在实际的行动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和随机性,有的时候很多活动不是靠单一行动所能完成的,或者一次行动无须经过所有的阶段,所以活动的复杂性使得行动中产生执行和评估阶段的断续。

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们常弄不明白自己心理意图及解释,与实际操作及外界状态之间的关系。每一个断续的产生都是人内心对外界的解释与外界实际状态这两者的差异造成的。某种产品的操作系统是否与用户设想的一致?执行阶段的断续即指用户意图与可允许操作之间的差距。在评估阶段,容易得到并可轻松地解释系统提供的有关信息一致,则所产生的差异很小。

这两个断续,正是一些日用品设计的瓶颈,一些看似简单的日用品,结构并不复杂,却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两个断续的解决方法,就难倒了用户,让用户自己来承担操作困难的责任。于是,根据这些基础的行为心理知识,为设计师提供一些基本依据,以便检查设计有没有出现执行和评估的断续或将它们处理好。

如何使用户轻松地确定某一操作?有哪些可能的操作?具体如何操作?如何建立操作意图与操作行为之间的匹配关系?如何建立系统状态与用户解释之间的匹配关系?用户如何知道系统现在的状态?这些都需要设计者有所考虑。当然,行动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自身独特的设计策略,根据每个阶段的情况来确定设计方案,这就得到一个重要的设计原理:

1.可视性,用户一看就知道的物品状态和可能的操作方法。

2.正确的概念模型,使操作键的设计与操作结果一致。

3.正确的匹配,建立可判定的操作与结果,控制器和功能,系统状态与可视提示之间的匹配关系。

4.反馈,用户可以接收到有关操作结果的完整,持续地反馈(转第103页)(接第109页)信息。

三、设计原理中的心理学思维

设计优秀的物品容易被人理解,直接给用户提供了操作方法上的线索;而设计拙劣的物品使用起来很困难。它们不具备任何操作上的线索或给用户提供一些错误的信息,使用户陷入困惑,破坏了正常的解释和理解过程。可以利用以上原理对现有设计做个评估,从而可以知道,有问题的设计问题出在哪,向哪个方向改进会避免问题的出现;也可以用这些原理指导我们的设计,在创新的过程中创造出有效、易于操作的使用方式。

可视性,要表现操作意图与自己和产品之间是否实现了互动,即操作意图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匹配,并且要让用户看出物品之间的关键差异。基于可视性,才可以把事物区分开来。操作结果的可视性能够让用户知道使用的方法是否正确。

可视性只是原理的一点,更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概念模型。这里需要提到预设用途的概念,指物品被人们认为具有的性能及其实际上的性能。预设用途为用户提供了操作的明显线索。比如手板是用来推的,旋钮是用来转的,狭长的方孔是用来插东西的等等。如果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用户则无须借助任何图解、说明就知道如何操作了。在概念模型中,物品的表面结构,限制条件和匹配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剪刀为例。剪刀柄上的圆环显然是让人放东西进去,而唯一合乎逻辑的就是把手指放进去。圆环的大小决定了使用上的限制,限制了放的手指的数目;同时剪刀的功能不会受到手指位置的影响,放错了手指,照样可以使用剪刀。所以就算是第一次使用剪刀,用户也可以弄明白它的使用方法。因为剪刀的各部分显而易见,功能清楚。剪刀的设计突出了概念模型,并有效利用了预设用途和限制条件。

匹配原则,以汽车为例,想要把车往右转就需顺时针转动方向盘,这里有两种匹配关系,方向盘是唯一负责汽车方向的,方向盘不是向左转就是向右转。匹配性使得用户的操作动作与操作结果之间表现出紧密可见的关系,信息反馈很迅速,也非常好记。

反馈原则在原来经典的电话概念模型中有很好的体现,按下按键用户会听到确定的声音来帮助辨别工作状态。功能设计上要注意到对人的视觉有及时的反映,以判断操作的正误。

了解用户的行动结构和行为心理所得出的设计原理是产生优秀设计的重要依据。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是产品艺术设计中的关键。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可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研究消费者心理已成为生产者和设计师的出发点。如果没有对消费者心理深入的了解,设计出来的产品再好,也只能是放在柜台里,不能产生市场效益,所以重视对消费者的需要、动机、个性、情感的调查和了解,做到产品设计理念上新颖,视觉上好看,使用上方便,品位上满意,价格上合理,就一定能推出受市场欢迎的优秀设计,实现生产者、设计师和消费者共赢,达到市场经济不断繁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A.若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上一篇:茶道茶艺培训范文 下一篇:网络技术研究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