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2 10:51:52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结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概念 教学探索

【正文】:生物学概念是生物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的理解与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念教学是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形成并理解概念,明确所学的生物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要学好生物科学,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学概念。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学校实行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自学──讨论──展示──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生物学科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本人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采取以下一些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人对初中生物学的教学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现就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本人在生物学概念教学实践中的初步探索。

一、联系生活,让事实成为学生概念学习的支撑

生物对初中生而言是一门陌生的课程,但是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与生物相关的现象并不陌生,老师可以使用这些事实来作为学生概念学习的支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物学实例和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这些感性的认知中抽象概括出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最终形成一种理性的认知。例如当学习“种子的萌发”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我首先让同学们思考农民伯伯为什么要选择春天播种,而不是在冬天和夏天了?)一定的水分(我们现实生活中在播种前要用水浸泡种子),充足的空气(播种前农民伯伯通常要松土);与事实、生活相联系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他们的印象和理解,还能够锻炼他们观察、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生物学的谚语或俗语引出概念,使学生掌握起来更容易

生物学基本概念很多,如何使这些枯燥无味的基本概念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生物学的知识。例如:七年级上册"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引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叶落归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一山不容二虎”“草盛禾苗稀”生物的竞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出捕食关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树底下好乘凉”引出生物影响环境。“橘逾淮北而为枳”引出环境影响生物。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一定能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三、抓住关键词对概念的初步掌握

一个完整的概念由几个要素组成,我在教学中往往引导学生找出几个要素并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对概念进行初步掌握。例如:七年级上册,传粉(花粉花药柱头)受精(卵细胞受精卵)生态平衡(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稳定)七年级下册,消化(食物消化道分解细胞吸收)反射(神经系统刺激反应)八年级上册,先天(生来遗传物质)仿生(结构和功能仪器和设备)八年级下册,有性生殖(两性生殖细胞受精卵)等。通过找概念中的关键词,理解关键词,可以更深入的剖析概念的内涵和有利于学生的识记。

五、通过实验研究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其基本要素,也是生物学的基本语言,学生们都希望在概念教学的同时辅以实验教学。老师要抓住实验与概念的结合点,让学生在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去理解概念的内涵,从而去思考、掌握概念。例如七年级上册在学习细胞时,我分别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人口腔上皮组织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组织细胞时,我让学生第一次观察后将生理盐水换成清水再观察,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腔上皮细胞在清水环境中会破裂,而洋葱的表皮细胞不会,同时引入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的概念,原因就是植物的细胞壁对细胞的形态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通过这个实验,不仅让学生对于细胞的相关概念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学生对于细胞壁与细胞膜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区别也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在学习叶片结构及其功能的相关概念时,我先让学生制作徒手切片,然后进行观察,在实验中让学生对概念理解掌握

此外,我还通过一些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自己总结生物学概念和规律,形成一个自我的认知体系。如让学生探究水温与金鱼的呼吸次数,通过金鱼鳃的开闭来计算呼吸的次数与频率,通过控制水温的变化来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在观察中自己记录数据,最后将数据以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也就一目了然了,再让学生用语言将概念表达出来。

六、进行概念的比较学习,避免概念的混淆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较法在运用于学习中能有效地避免概念间的混淆,对加深概念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运用这一技巧。例如七年级上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等,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七年级下册:“动脉”和“静脉”、“动脉血和静脉血”、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八年级上册:先天和学习行为,八年级下册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等,这些都是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针对这些概念可以进行比较教学,突出两个概念中的不同点,让学生更能够掌握概念的本质,有利于纠正许多常见的错误,使其掌握起来自然更清晰,避免概念间的混淆。

总之,对概念的教学要采取用各种教法,使之相互渗透,互相补充。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认识能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但是选用的方法一定要与所讲的概念相适应,要使概念的引入、理解、巩固能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透彻易懂,不要使概念教学变得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陈旧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设置疑问、自主学习、实验制作、课堂游戏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有独特的见解、创新的思维等,这些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对开拓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提高课堂的高效快捷有很大的作用。以下结合一些课堂实例,谈一谈笔者的思考和感悟。

一、设置疑问,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欲望

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创设悬疑性、诱导性的问题情境,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从而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吸引注意力,驱动学生以最佳状态主动探究学习内容。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播放《侏罗纪公园》的精彩片断。然后设问:为什么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恐龙现在却销声匿迹了呢?从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到现在芸芸众生着的200多万种生物,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力量推动生物不断地进化呢?由此引出本节探究内容,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再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显微镜》第二课时教学中,教师事先设计了三组目镜、物镜、玻片标本上有污点的显微镜,然后提出问题: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你用什么方法能说明污点在哪里?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明辨是非,释疑解惑。

二、自主学习,让学生展开创新的翅膀

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教师要尽可能做到少讲、精讲。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活动、合作的时间,学生就会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细菌》一节教学中,教师给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与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表格比较三者的不同。学生们相互讨论,设计表格如下: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植物 有 有 有 有 有叶绿体

动物 无 有 有 有 无叶绿体

细菌 有 有 有 DNA 无叶绿体 有鞭毛 荚膜

学生设计的表格比我想像的还要全面,还要系统。只有学生亲自思考、亲自总结过的内容,理解才会更深刻,记忆才会更长久。这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能促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促进学生思维和创新的发展。

三、实验制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每一个实验过程,都是动手、动脑、合作的有机结合。在实验中,既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而且科学探究的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也会慢慢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真菌》一节,要求学生制作孢子印。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完成,第二天带到课堂上展示。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并且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大型真菌来制作。有的用香菇,有的用双孢蘑菇,有的用金针菇等等,制作出了非常漂亮的孢子印。并且发现了一些教课书上没有的知识,如:香菇的孢子是白色的,而双孢蘑菇的孢子是褐色的,每一个菌褶都可以散发出孢子等等。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对真菌孢子的位置、形态、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扩展了自己的思维,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并且在其中加入自己的一些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无形中发展了自己的创造能力。

四、联系实际,高效课堂走进生活

作为生物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让科学高效的课堂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以致用,还生物学教学应有的作用。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节教学中,可以联系到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中有哪几种营养物质?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应该多补充哪几种营养?身体如果缺乏蛋白质会表现出什么症状?缺乏维生素A、B、C、D的症状呢?有的同学经常患口角炎,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已经缺乏部分营养了,应该怎样补充呢?等等这些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们的广泛关注。学生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

再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一节,联系到班上的同学们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有的同学不吃早餐,上课时头晕眼花;有的同学爱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和饮料,结果长成了小胖子;有的同学因盲目减肥而不正常吃饭;有的同学挑食、偏食等等。然后请同学们讨论他们的作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当如何改正?这样的问题贴近生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分析讨论。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忽略早餐、挑食、偏食等作法的不良后果,以便切实改变学生在营养方面的不良习惯。

若干年后,学生可能会忘记教材中学过的知识,但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探讨交流,这种关爱自身和他人健康的品质和意识,却永远地留给了学生,或许这才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

五、课堂游戏,轻松愉快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们都喜欢参与各种各样有趣的小游戏,教师在课堂上有意引进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节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性状”这一专业术语,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就通过“寻找班上重要人物”这一游戏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先请全班同学起立,再让不符合教师描述的性状的同学坐下。第一步:教师先描述要找的这个重要人物是“男性”这一性状。女同学们领会后,全部坐下。第二步:教师描述要找的重要人物具有“双眼皮”性状,又有部分同学坐下。第三步:教师描述要找的重要人物具有“有耳垂”这一性状,又有部分同学坐下。第四步:教师描述要找的重要人物具有“肤色黑”这一性状。第五步:教师描述要找的重要人物具有“个子较高”的性状……

通过一步一步的性状描述终于选出了一位“重要人物”,学生不仅认识到身高、性别、双眼皮、单眼皮、有耳垂、无耳垂、肤色等等都是人体的性状,也概括总结出人体的性状有许许多多,性状包括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使这一难点在学生会意的笑声中解决。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结范文第3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091-01

案例是通过一个或一类例子来阐述理论、公式或道理的教学片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引入案例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深化学生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初中物理理论论述较多,我们应充分援引案例进行教学,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讨论案例教学,促进合作交流

实施初中物理案例教学应该遵循新课改理念,基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合作探究、互助实践,在案例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展开讨论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发散思维,促进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鼓励创新和探索实践。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创设“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或“未来能源发展趋势”讨论话题。结合已经学习的物理、生物知识,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定一个主题,并鼓励学生课下展开对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相关资料的收集。课上展开辩论比赛,就如何保护我们可爱的家园提出可行性建议。由讨论案例的学习过程,学生了解到科技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利与弊,提升节能意识,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研究如何保护环境。

二、观摩案例教学,引导思考分析

观摩案例教学方式是依托一定教学方法或教师的演示过程,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分析、理解,以此达到观察与模仿的目的,提升物理科学素养。教师在运用观摩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针对选定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物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电流与电路》时,教师选取“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探究案例展开对串联、并联相关知识的学习,并深入了解串、并联连接方法的运用。教师运用观摩案例引导学生展开对电流规律的分析,通过猜想构思、连接电路、实验展开、数据记录、规律总结等过程,感受和分析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观摩小灯泡亮度、电流表示数之间的关系,探究出“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规律。由此分析出节日用彩灯应该串联,而家用电路应该采取并联措施等。

三、模拟案例教学,激励思维创新

在初中物理教材上的实验或科学道理用语言阐述比较单调,而在课堂中进行实验又不太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运用模拟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转变研究材料和方法,不改变研究内容和主题,展开对相同知识的研究。运用模拟教学案例,可以使得课堂教学便利化,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浮力的应用》时,教师首先借助多媒体演示关于船漂浮与潜艇上浮、下沉的演示图片;其次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些都是利用了什么知识?继而鼓励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拟材料――可变质量的球、盐、醋、水等,展开对比模拟案例的教学。运用同样质量的球展开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球在醋中沉底,在水中悬浮,在食盐水中漂浮。另外,不同质量的球在水中也可以出现沉底、悬浮、漂浮三种情况。由学生的自主总结过程,得出浮力的基本知识F浮=ρgv排,由此得出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潜艇上浮、下沉是改变了自身的质量,而船漂浮是利用了水的浮力等于船和货物质量的知识。

四、实践案例教学,鼓励自主探究

知识的收获与能力的提升不能全靠教师传授,需要学生真正的动手实践与反思探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行动能力。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学应结合实践案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自身智慧和集体交流与合作探讨得出的方案,制订较为完善的实践方案,由实践案例的学习过程,提升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电与磁》时,可以结合“研究电磁铁”实验展开实践案例学习。结合实验猜想得出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从通过电磁铁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这两个方面出发,探究改变可变因素,得出对应的结果,继而将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总的结论。由此,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线圈匝数一定,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磁性越强;电流一定,匝数越多,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磁体(大头针)越多。通过实践案例教学,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和探究,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借助讨论案例、观摩案例、模拟案例、实践案例教学策略,能有效激发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思考分析、创新思维、自主探究,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不断完善和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 生物学 课堂教学 现实世界 自主学习 教学效益 滞后性

1 利用教材内容的相似性,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围绕的是同一个主题即动物的结构、功能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无论生活在水中的生物还是在陆地的生物,抑或在空中的生物,尽管种类繁多,结构差异很大,但都是适应其存在的环境,具有相似的一面。为此,可以将这一章的内容按环境的不同分配到每一个学习小组,让他们搜集生活在某一个环境中的动物的相关资料,然后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各种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而不同的特征适应不同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交流,通过抽象思维,推出动物适应环境生存、不适应环境就淘汰的结论。如果时间有限,相关的资料可以由教师收集,然后以书面的形式或网页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后教师组织各个小组进行交流,学生可以用小课题结题汇报的形式进行互动,也可以以小报的形式互相交流,甚至可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目的是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八年级下册的“生物生殖和发育”一章也可用此法组织教学。这样组织教学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①在小组的基础上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间的分工协作,共同提高。②有利于学生在面对大量的资料时能够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提高学生搜集信息,梳理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⑧在小组汇报中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或者多媒体操作,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多媒体操作能力。当然,这样组织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不小的难度:教师如何组织才能有条不紊;学校有没有条件让学生去自由搜索;学生如何分工才能很好地调动其积极性和责任意识,通力将事情做好。这些都需要教师去进行探索实践。

2 利用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辨析

教材中的内容有许多章节涉及到人的生理方面,如:七年级下册中就粪便的形成和尿液的形成过程,分别安排了消化和泌尿两个不同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两个生理活动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形成原理并不清楚。笔者曾经在课堂问过这样的问题“大便和小便是不是同一个生理功能的两种不同的产物”学生常分成两派激烈争论,由此可见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并不十分清楚,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认识的差异性,将这两部分内容放在一起组织教学,让学生从产生的途径和形成的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进行小课题研究。这样做不需要教师按部就班地去讲述系统的结构组成,各个器官的功能等方面,将内容下放给学生后,学生对两部分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对比,就能比较系统地回答上述问题,而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只需在某些关键之处稍加指点即可,如:小肠和肾脏的结构特点,尿液形成的主要过程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发现在这两个生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其他问题,如: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分解利用,氧气的来源等,从而使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串在一起让学生作进一步的研究探索,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厘清相关生理过程,突出重点,还可以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怀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探求人与动物的生理过程,同时可以教育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如果只根据自己的直觉去判断客观存在的生理规律,是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得出违背科学规律的结论。

3 利用累积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统计推理

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需要师生共同去收集、调查,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内容,如:七年级下册中“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节内容。如果想让学生有切身体会的话,用本地区的事实说话是最好不过的。教师可以做个有心人,让学生收集本地区每年的雨水,测定每一次降雨的pH值,保存记录的同时,就让学生对每年降雨的酸碱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得出本地区大气污染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做模拟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对学生的影响一定会更深刻。如果再让他们来制定保护环境的计划就不会无从下手,或空洞无物了。八年级下册中关于遗传方面的内容是不容易让学生理解的,如: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中对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图解以及对性状控制的解释,是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来完成的,如果能结合自己,如:人的单、双眼皮,有无耳垂,卷舌不卷舌等相对性状的调查情况分析,可以更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知识。如果教师将学生的调查记录累积起来的话,大样本的记录更能说明问题,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之一――统计法,并且明白生物学的研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4 摸索有效的探究实验课题,引导学生探究生物学奥秘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效课堂设置疑问、自主学习、实验制作、联系实际、课堂游戏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有独特的见解、精彩的问题、创新的思维、忠恳的建议等。这些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对开拓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提高课堂的高效快捷,有很大的作用。

以下结合一些课堂实例,谈一谈笔者的思考和感悟。

一、设置疑问,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欲望

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创设悬疑性、诱导性的问题情境,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从而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活跃思维,吸引注意力,驱动学生以最佳状态主动探究学习内容。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播放《侏罗纪公园》的精彩片断。然后设问:为什么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恐龙现在却销声匿迹了呢?从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到现在芸芸众生着的200多万种生物,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力量推动生物不断地进化呢?由此引出本节探究内容,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明辨是非,释疑解惑。

二、自主学习,让学生展开创新的翅膀

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教少学多。教师要尽可能做到少讲、精讲。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活动、合作的时间,学生就会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细菌》一节教学中,教师给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与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表格比较三者的不同。学生们相互讨论,新手绘制表格,列出具体的几项内容,逐一比较。学生设计表格如下:

学生设计的表格比我想像的还要全面,还要系统。只有学生亲自思考、亲自总结过的内容,理解才会更深刻,记忆才会更长久。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能促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促进学生思维和创新的发展。

三、实验制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在实验中,既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而且科学探究的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也会慢慢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饲养和观察蚯蚓》一节中,在观察蚯蚓的运动时,某些实验小组常会得出与教材上相反的结论:即蚯蚓在光滑的玻璃表面上爬得比在粗糙的纸板上快。而且把玻璃板垂直于地面,蚯蚓也能在上面爬行,很少会出现像预期那样滑落下来。为什么会有两种结论?学生们潜心探究,发现如果往玻璃板和纸板上喷水,使纸板蓄有一定量的水,这样既保持了蚯蚓的体表湿润,实验结果的正确率又大大提高了。教师及时指导学生们分析前后结果不同的原因。学生分析认为,干的纸板因表面干燥而使蚯蚓运动异常,当水浸透了纸板,让蚯蚓在湿润的纸板上爬行,似在潮湿的土壤上爬行一样。这样使蚯蚓的刚毛发挥了威力,使实验的成功率有了保证。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学生们扩展了自己的思维,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并且在其中加入自己的一些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无形中发展了自己的创造能力。

四、联系实际,高效课堂走进生活

作为生物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让科学高效的课堂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以致用,还生物学教学应有的作用。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节教学中,可以联系到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中有哪几种营养物质?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应该多补充哪几种营养?身体如果缺乏蛋白质会表现出什么症状?缺乏钙、磷、铁等无机盐呢?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的症状呢?有的同学经常患口角炎,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已经缺乏部分营养了,应该怎样补充呢?等等这些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们的广泛关注。学生各抒己见,热烈讨论,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若干年后,学生可能会忘记教材中学过的知识,但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探讨交流,这种关爱自身和他人健康的品质和意识,却永远地留给了学生,或许这才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

五、课堂游戏,轻松愉快突破教学难点

“玩是天性”,学生们都喜欢参与各种各样有趣的小游戏。教师在课堂上有意引进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节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 “性状”这一专业术语,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就通过“寻找班上重要人物”这一游戏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先请全班同学起立,再让不符合教师描述的性状的同学坐下。第一步:教师先描述要找的这个重要人物是“男性”这一性状。女同学们领会后,全部坐下。第二步:教师描述要找的重要人物具有“双眼皮”性状,又有部分同学坐下。第三步:教师描述要找的重要人物具有“有耳垂”这一性状,又有部分同学坐下。第四步:教师描述要找的重要人物具有“肤色黑”这一性状。第五步:教师描述要找的重要人物具有“个子较高”的性状……

通过一步一步的性状描述终于选出了一位“重要人物”。学生们兴致高涨,纷纷要求再做一遍这种游戏。通过这一游戏,学生不仅认识到“身高”、“性别”、“双眼皮”、“单眼皮”、“有耳垂”、“无耳垂”、 “肤色”、“卷舌”、“不卷舌”等等都是人体的性状,也概括总结出人体的性状有许许多多,性状包括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使这一难点在学生会意的笑声中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游戏和学习同步展开,知识、能力目标落实也是水到渠成的。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阵地。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教学过程的严密性、科学性和常规性,逐步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各种能力。有效的教学不是取决于教师能不能认真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是由学生的学习成效来决定的。因此,判定课堂教学是否具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有没有明显的进步和发展。那么,作为生物教师,如何组织落实好每一节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初中生好奇、好动,喜欢新鲜生动的事物,如果我们能以“趣”入境,他们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例如教学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这课时,借助多媒体播放了《昆虫的多样性》的视频,让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集中到昆虫的话题上,然后顺势提出:“美丽的蝴蝶是由肥胖的毛毛虫变来的,你们相信吗?”这个极具冲击力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给同学展示“蝴蝶的一生”,最后教师引导:看了蝴蝶的一生,大家一定还有很多疑问,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神秘的昆虫世界吧,看看它们到底是怎样生殖发育的!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生物课堂离不开学生的观察,让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获得丰富的直观的形象,活跃思维,才能进行创造活动。在教学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鱼的呼吸》这课时,并不是直接地把“鱼生活在水里,利用鳃从水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思考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非常之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活鱼的鳃是什么颜色?2.鳃为什么会变红?3.鱼用什么方式保证了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连续不断地从水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几乎能够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因为这实在是一种太寻常的现象。正是这种寻常,导致学生忽视了寻常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在被教师接二连三的问题问倒后,学生对一个现象后面居然隐藏了这么多让人深思的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了。这时,我将玻璃缸中的鱼放到学生的面前,要求学生观察水中的金鱼,并说出他们自己看到的现象,提出自己的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谁的问题最有价值。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主动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就会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良好习惯。

三、加强和完善实验教学,扩展思维

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教学中可将一些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多思考、勤分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新的知识,这样学生可以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果,既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开阔了思路。在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个实验,教师在实验课开始巧设提问:1.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物体而用显微镜能观察到,为什么?2.显微镜有哪些结构组成和应用?3.你使用和操作过显微镜吗?短短几个问题可引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致使其做起实验来就格外认真,操作起来就格外认真、仔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教学信息的反馈,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的获得、反馈和调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系统。在课堂上,教师应不断地从学生学习中取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情况,并相应调节教学的内容、难易、进度、方向,使学生忙而有序、忙有所获。在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进化历程》这课,引导学生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心脏结构,有的同学却标新立异把蚯蚓的心脏拿来比较,并得出动物的心脏是由无到有、由多到少、由简单到复杂的结论,这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可以鼓励这位学生向全班同学阐明自己的观点。该同学的观点引起全班的一次大讨论,这是一次探索求知方法的大讨论,这次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根据生物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媒体辅助已是当今生物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多媒体技术可以诱导学生思维,探究生命活动规律,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而且能提高学生素质。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途径》这课,为了使学生弄清楚血液是怎样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循环流动的,我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CAI课件,并在课堂上演示了它。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激素调节》这课,也可通过多媒体手段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学生更容易理解。媒体课件进入生物课堂,把师生带入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一个绘声绘色的多彩世界,更加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具有非比寻常的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能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要做到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一致才是有效的教学,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的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并把这种兴趣和愿望泛化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当中,这样,小小的生物课堂也能妙趣横生,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代芬.生物教学法[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

[2]范长寿.中学生物教学基本功[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生物中考 复习策略 复习思路 教学模式

福建省漳州市的生物中考时间是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与其他学科的期末统考时间相当接近。因此,如何在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新课教学,并对四本初中生物课本进行系统高效复习,是初中生物教师需要重点探讨的课题。在此,笔者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1.做足准备,抓住机遇

1.1提前规划,赢得时间。

根据历年的经验,只有在八年级上学期提前进行八年级下册的部分教学,才能从容不迫地在八年级下学期进行周密的中考复习。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要赶时间仓促结束课程而忽视教学质量。因此,在开学初,初二生物老师们必须同心协力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统一的教学进度表,以此为依据,在平时的授课中调整好教学进度。那么在八年级上学期结束时,至少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新课程教学。

1.2研读资料,把握方向。

首先,要结合《生物课程标准》,研读本市最新的《生物学中考说明》,也可以通过参加市初中生物中考分析会准确掌握考试范围、各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及考试题型等。这么做才能防止把知识点挖掘得太“广”、太“深”,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节省出宝贵的时间。但若挖掘得太“浅”,走马观花,则不利于强化复习效果。其次,在中考复习前要对本市近几年的质检和中考试卷进行分析,了解考试题型和试卷难度,归纳知识点的命题角度,收集或改编这些试卷上的难题和陷阱题,编成《生物中考复习的易错题集》,复习时就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针对性强。

1.3思想动员,家校合作。

决心是奋斗的力量,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在中考复习前,班主任和生物老师合作,专门给学生召开一次隆重的中考动员会,让学生意识到中考的重要性。只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他们才有可能配合老师认真复习。动员会上可邀请本校历届在生物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谈谈心得,消除畏惧中考的消极心态,增强信心,鼓舞士气。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校教师的得力助手。由于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学习上不喜欢家长擅自过多干预,可是大部分人的学习缺乏计划和毅力,甚至部分学生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同时学生的手写作业、自主复习几乎都是在家里完成。因此,特别需要家长配合老师落实作业是否完成和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为此,在中考复习前,务必要专门召开家长动员大会,传达生物在中考科目中的重要性和复习时间的紧迫性,让家长知道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校初中生物备课组精心设计了《生物中考复习提纲》和配套的《生物中考复习提纲空格版》。每一天,笔者都会把生物作业的具体布置范围通过校讯通和班级微信群发送给家长,其中一项就是要求家长监督孩子默写《生物中考复习提纲空格版》中的两页,然后家长可以根据《生物中考复习提纲》很轻松地找到答案,用红笔批改并签名,当然错的只需要打“×”,孩子自己订正答案。笔者发现,把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明明白白公布,学生一般不会抵抗,因为是老师要求家长做的。事实证明,家校合作,双管齐下,作业的完成率和质量大大提高了,学生们有根据地提前复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明确思路,胸有成竹

2.1第一阶段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历年漳州市生物中考的难度不是很高,容易题、稍难题和难题所占分数之比大致为8:1:1,注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教材为主,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中重要概念和基础知识的重温。为此,笔者布置的第一项家庭作业是提前细读下节课要复习的课本内容,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个大问号并折页。第二项家庭作业是默写出下节课要复习的《生物中考复习提纲空格版》中的内容,检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复习。这样进入课堂,学生有备而来,回答问题自然是对答如流。第三项家庭作业是完成上一堂课复习内容的精选配套习题,讲评后收集学生的易错题编入《生物中考复习的易错题集》。

本阶段,一周进行两次小测,一个月至少一次月考,以此检测阶段性的学习效果。而且每次月考后,笔者都会要求学生写出本次考试的错题反思,分析的内容包括当时错误的想法和现在的理解,总结出怎么避免审题不清、怎么弥补不理解和遗忘的知识点等。通过反思,不但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讲评过的题目,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这一阶段的复概会在5月上旬结束。

2.2第二阶段专题训练,综合考查。

根据考试反馈,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科学探究、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遗传规律等是难点,往年中考,学生在这几方面失分较多。学生最怕的题型是曲线图和表格,在综合运用方面比如把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知识点串联考查也是相对薄弱。针对以上情况,老师要精心出卷,涵盖上一次考过的和作业中的高频率错题,凸显主干知识,以全新的角度考查,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本阶段从5月中旬到5月底。

2.3第三阶段真题模拟,沙场练兵。

本阶段进行真题模拟考试,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考试氛围,检测复习成果,便于进行查缺补漏。真题试卷可以是近几年本市或本省其他市的中考卷和质检卷。本阶段从6月1日到6月20日。

3.提问教学,竞赛比拼

3.1精心设问,巧妙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参与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但复习教学不同于新课教学,学生对复习旧知识不再有新鲜感,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自说自答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所以,复习课上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尽量多动脑、发言和动笔,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在基础知识梳理环节中,全部以填空、填图、连线、判断等问题形式,把重要的概念、原理、结构图和一些规律性的重、难点内容呈现出来,唤起学生的记忆,创造学生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时刻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教师主要起到点拨、纠错、表扬、总结和提升的作用。每堂课的最后5到8分钟时间,笔者精选少量习题,按照难度梯度呈现,让学生当堂完成,检测课堂效果。

3.2多种提问,积分奖励。

第一种是随机抽签,采取个人积分奖励机制。把写有每个学生姓名的小纸条折成小纸团,统一放在一个盒子里。提问时,随机拿出一个小纸团看看抽到的是谁。下次提问前,仍然要把这个小纸团放回盒子里。因此,刚回答过的学生还有可能被抽到。事实证明,这种提问方法比较刺激,学生们都比较紧张兴奋,但是提问的覆盖面时窄时宽,随机性较强,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第二种是小组竞赛,采取小组和个人积分奖励机制。根据成绩优、良、中、差搭配,全班分成5个学习小组,限定每个人只能举手回答一次和组内求助一次。这种方法小组间竞争激烈,甚至连成绩中下的学生也能抢答,覆盖面广,学生主动性强。第三种是老师点名提问,采取小组和个人积分奖励机制,针对性强,难度不大的可以注重提问中等生和后进生,覆盖面也广。

在一堂课里穿插这三种提问方法,气氛一次次被点燃,学生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数学效率自然就高。但不管是哪种提问,教师都要当场表扬和鼓励学生,并在每堂课后及时公布个人和小组的积分排名。教师可定期买些笔芯、糖果和小本子进行适当奖励,保证人人在意甚至喜欢这种竞赛机制。对于回答不上来或错误的学生,课后一定要找他们谈话、辅导和鼓励,避免他们失去信心成为“局外人”。

综上所述,激活生物中考的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必须善用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上述几种策略只有有机结合并认真加以打磨,才能使中考复习课的效率稳定提高。

参考文献:

[1]林仁雄.初中生物中考高效复习的方法和途径[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2(5):222-224.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问题框 历史课堂 教学效果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许多课文的旁栏都有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一些思考题(即旁栏中“想一想”、“议一议”、“谈一谈”、“说一说”等带“?”的内容),内容丰富新颖,通常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运用能力为主题,从多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因为时间关系,往往会省略这部分内容,这种做法,虽然节省了时间,却也失去了一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资源。我觉得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问题框,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作更广、更深的探究,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利用问题框深化课程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

有些问题框与所授课的内容紧密联系,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合理利用之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利用这一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对照,被毁前圆明园建筑华美,有“万园之园”的美誉,被毁后一片废墟,帮助学生理解侵略者的和强盗嘴脸,以及清王朝甘愿受辱、腐败无能的表现,这正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又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问题之一:为什么会失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是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从而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顺理成章地突破了本课难点。

2.利用问题框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有些问题框是对课本内容的归纳总结,这类思考题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及有待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结构化,同时也成为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及教师调整与修正教学设计的有力工具。如九年级下册第10课《“冷战”与“热战”》,问:美苏“冷战”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利用这一思考题引发学生思考,美苏“冷战”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包括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等,通过这一问题既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整理了本课的知识结构,因为此问题概括了本课的重点内容,也为学生理解二战后美苏错综复杂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这类思考题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必要的知识网络。

3.利用问题框拓展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些问题框是对讲授知识的拓展,答案是开放性的,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如七年级下册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思考题“唐末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学生大胆想象,认真分析、思考,分组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结束后,师生再作一简短评价,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科学判断错误性,教师要及时加以指正,对于学生大胆的设想及正确的分析则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分析和表达能力。再如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问:开国大典上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很多学生对数字特别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增加关于中外历史上重要庆典使用的礼炮规格标准史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问题又迎刃而解。还有一些问题框,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节,问:“你知道端午节、七夕节等节日的来历吗?”《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中,问:“14世纪的中国劳动妇女黄道婆手中能同时纺出几根纱?”等也属于这类既可以丰富学生见识,又培养其学史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开放性有效提问。

4.利用问题框联系实际生活,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分析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充分保证和拓宽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思维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而要他们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便会觉得自己的聪明才智似乎一下子消失了,对遇到的问题无从下手。教材中某些问题框,恰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枢纽作用,此类思考题可引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如九年级下册第19课《机遇与挑战》中:“如何解决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共同问题?”七年级下册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中:“你知道我国的印刷术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吗?”通过这类贴近生活的思考题,学生不仅可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还可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长课外知识,进一步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5.利用问题框实施学科间的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有些问题框知识涉及面广,不同学科间相互渗透,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则可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如八年级下册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中: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有哪些差异?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经济特色,进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文明,这里不仅有历史学知识的运用,而且有地理知识的运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好时机。再如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中: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这一问题涉及历史、生物学、环保等方面知识,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及通过查阅和听教师讲解等得到的知识,分析得出答案,并加以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锻炼综合分析能力。

6.利用问题框引导学生感悟总结,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

一些问题框里的提问内容字面上是根据课文内容评价历史人物的言行或事件,就事论事,实际上渗透着深厚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中的提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你同意孔子的说法吗?为什么?这句话体现孔子学无常师、择善而从的主张和谦虚、好学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中依旧要大力提倡的,并且可以扩大到孔子的其他有益于社会发展、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益于学生潜能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再如八年级下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通过讲述和思考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如七年级下册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问:对司马光幼年的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借鉴?通过了解司马光,学生会学习和发扬司马光勤奋刻苦、自觉自律、持之以恒的精神。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框,如《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节:“你能根据下面的地图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吗?”是考察学生的识图能力,由此可见,问题框涉及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合理、适度地使用。如有些问题框,意在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这类问题框则不适宜过量、过深扩展,以致学生无法理解,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有些章节问题框较多,教学中应加以取舍,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讲解、讨论,其余的可留给学生课外思考,以免造成“泛泛而谈”,既浪费了时间,又失去了教学的重点;有时为了教学的需要,教师还可以精心地准备一些课外知识,帮助学生识记、理解和巩固问题框的内容。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结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市教育局的有关要求,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思路

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

1、探索学科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化,并通过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2、七年级、八年级地理教学与研讨工作

继续开展多渠道的教师培训工作,指导教师领会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探索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3、积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指导教师领会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探索高中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4、高三复习工作的研讨

对高三复习工作加强策略指导,为总结推广先进复习经验,提高高三复习整体质量,本学期将在固镇二中举行2011年地理学科高三复习教学研讨会。(通知另发)

四、教学进度

年 级

期末教学进度

七年级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

八年级下册

高 一

必修二

高 二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 旅游地理

世界地理复习(含地球运动、大气等自然地理基础)

注:如组织质量监测,将按照此进度进行。

五、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教研活动安排一览表

周次

日期

教研活动计划内容

参加教师

活动地点

召集人

2.21

学期教研工作

教研组长

市教科所

吴岱峰

2.28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教材分析

高二教师

市教科所

吴岱峰

3.6

2011年高考复习研讨会

高三教师

固镇二中

孟庆纪

王 玲

3.13

初中地理教学研讨

——七年级单元备课 乡土地理教学

初中教师

蚌埠五中

沈 红

3.20

高二年级地理教学研讨课

——环境保护

高二教师

蚌埠二中

叶国萍

3.27

市青年教师业务培训

1.课例《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观摩

2.全国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介绍

市35岁以下

青年教师

蚌埠实验

中 学

吴岱峰

匡昌林

4.3

高考专题复习教学研讨课

——气候专题

高三教师及市35岁以下青年教师

蚌埠三中

曹 斌

4.10

XX届省高中地理学业考试

复习研讨

高二教师

教研组长

蚌埠九中

吴岱峰

叶 峰

十一

4.24

高一年级地理教学研讨

——市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研讨课

高一教师及市35岁以下青年教师

蚌埠铁中

韦 军

十二

5.8

初中地理教学研讨

1.八年级教学单元备课

2.学业考试复习专题

初中教师

蚌埠六中

汪翠华

十三

5.15

高考命题趋势专题研讨

(要求:以校为单位准备近年高考试题分析材料、原创试题一题)

高三教师

蚌埠一中

贺广明

六、活动时间:活动时间:周四上午8:20—11:00

要求:请各位教师准时参加。认真准备,积极研讨,共同提高。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1-2011年小学第一学期教研计划 ·2011年度学校数学组教研计划 ·2011年学困生教学辅导计划 ·2011年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1-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1年高三英语教学计划 ·2011年高二生物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考;备考策略

近年来,我校在地理会考中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对于我校来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是初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在短短的一个学期里,完成八下地理这一册书的新课教学,同时复习前三册书的内容,复习时间之紧迫、内容之繁多、难度之大,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会考备考策略的制定是关键的一环。下面我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们在备考方面的几个策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班主任大力配合

学校领导把初二地理、生物会考与毕业班教学工作一同视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这些年中,校领导非常重视初二地理、生物会考的工作。一般在八年级下学期会考复习阶段,都会安排第八节进行生物、地理会考复习,由科任老师和班主任组成的团队来完成。还有其他各个部门都给了我们的工作以很大的支持。总之,领导高度重视和班主任大力配合是我们做好会考复习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取得骄人成绩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集体备课,明确教学方向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在地理组备课组长的指导下,我们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首先,认真研读课标,把握考试的方向。对新课标中每一个单元的知识要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有章可寻。

其次,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会确定好本周的教学内容p教学重难点,学进度,交流上一周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改进的方法等。

再次,我们还深入研究了考试说明、近两年的会考命题方向及题型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向学生传递一些与会考有关的信息,并注重课后知识点的巩固与会考相链接。

三、合理计划,高效复习

在短短的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新授课和七年级上、下册以及八年级上册三本书的复习,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到六月份的地理会考在即,从学期伊始,我们就充分思考了教学进度与地理会考的备考等之间的关系。我们地理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依据我们学生的情况,制定了符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我们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章节梳理,重拾旧知(第6周~第10周)

第五周结束八年级下册的新课教学,从第六周起,充分结合课本和复习提纲,按章节梳理与归纳所要考到的知识点,把相关的知识点画出来,重点的做好记号,并做一些相应的练习帮助理解和记忆。目的是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唤醒,拾起忘记的知识。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整合知识(第11周~第13周)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针对会考各题型展开的,其中读图题在会考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要重点加强读图、用图的专题训练。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此外,遵循“精讲精练”的原则,我们对《会考通关》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有取舍地练习,坚持“讲、练、评”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第三阶段:模拟强化,查漏补缺(第14周~会考)

以会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并从中找出规律来,再进行训练、讲解,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应试能力,突出“测―评―练―讲”的模式。临考强调查漏补缺,回归课本。

总之,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循环复习工作,让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对于一些常见的错误要做好归纳总结,力求要逐一解决。

四、重合作,促进步

1.“生生之间”的合作

合作学习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教学中,挖掘地理优等生资源,发挥他们在课堂中“传帮带”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带动班级的整体提高。在每个班级里,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里有优等生,也有潜能生,每个小组有两个组长,由每位组长分管各自的下属,形成“一对一帮扶”的模式。

2.“师生之间”的合作

我们己习惯于“威慑天下”,习惯于以智者的身份去“喂养”我们的学生。但现在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见解。在课堂上,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地理教学中尝试让师生合作,深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接近老师。所以,平时我们科任老师除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和合作的机会外,课间也积极找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方面的辅导,让学生更亲近老师,努力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合作关系。

3.“师师之间”的合作

一方面,地理组老师之间,建立师徒关系,以老带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各班的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建立合伙人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复习。

五、建立和完善会考复习资料库

经过近几年努力,我们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会考复习资料库,会考复习资料库包括复习提纲、练习题和会考测试卷三部分,并根据每年课改要求和考试方向,进行调整和更新。有了自己的资料库,就可以随时调动复习资料进行强化训练,非常有效地提高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的效率。

上一篇:高二生物下学期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二生物学习知识点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