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络写作八年

时间:2022-06-14 10:11:25

新疆网络写作八年

我是一个网络,算是最早参加新疆网络写作的那一批人,对新疆网络文学的发展,有一点我自己的感受,我把这几年分成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及之间的暗黑时代……

首先,为什么使用8年?这源于新疆网络发展的限制,在我记忆里新丝路论坛是1998年才真正开始的,在1998年的时候,新疆地区拨号上网普遍还是7元/小时。计算机业界大谈的还是ISDN的发展,更无论宽带了,因此网络写作不具备普及的条件。

新疆网络文学的最蓬勃时代

新疆的网络文学最蓬勃的时候是哪些时候?如果把时间划定到2006年,我认为是两头,一是简妹斑竹时代,和现在的北门外时代。

简妹时代是新疆网络时代的初始阶段,那时上网的网民素质非常高。基本来自民航、邮电、铁路、政府、事业单位的最优秀的一批干部,完全可以使用德材兼备来形容。在他们身上传统与求新并重,知识与阅历并存。以简妹来说,其写作文风亲切自然,技法使用不露痕迹,为文角度从自我辐射出大家。但由于时代的原因,那时文风是清新的主旋律,并且力求文以载道。那个时代是新疆网络文学的黄金时代。其时,中国传统的纸媒体已经有堕落的端倪和理由。黄金时代的人终因事业而销声匿迹。

北门外时代的繁荣缘自网络文学对传统(纸)媒体的妥协以及(纸)媒体带给网络文学的文责意识和经济动力。这是网络文学的白银时代。这个时候网络文学有了相对明晰的发展目标,网络无责任的意识也随时代的发展逐步消失了。尽管这个时代致命的弱点是网络写作门槛的降低带来的幼稚化写作和盲目的名人崇拜,但是随着该手(80后-90初)的长大必然会有所改观。为文而文和角度自我的缺点也许是应该关注的地方。比如窝窝的写作:技法模仿力很强,词句功底深厚,但为文角度就小了,同时纯文人写作流于意识而无法渗透的特点也很明显。白银时代的人终将走向实用写作或其他。

黄金时代与白银时代之间的暗黑时代

当网络文学在黄金时代没有形成自身的独立意识,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大量良莠不齐的新网民涌入的时候,暗黑时代悄然来临。

最早的冲击来自传统媒体文化道德没落的侵袭,这几乎是让网络文学促不及防的事情。记忆中当时的文版绯闻不断,不管这些绯闻是真是假,王怜花斑竹时代从此开端。

其后,网络集体无责任的意识给网络文学带来了口水横飞的时代。打口水仗似乎成了成名的捷径,于是各色人等均无法自持。无原则的事情变得合理的时候,立山头党同伐异于是也存在即合理了。但这个时候一些有责任感的人群也在悄然成长。

最后,当网络写作的自我意识迅速膨胀时,传统(纸)媒体伸出了橄榄枝。此时网络写作却陷入了犹豫:橄榄枝是挑战还是机会?

当王怜花斑竹将文版交给疯狂四医院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他当时真实的心态是什么样的。请注意,我所说的这个心态与其个人荣辱无关,一任网络大侠自然不会计较个人得失。

疯狂四医院出生牛犊不畏虎,独自面对了门派之争和媒介较量的难题,我也一直在想:小子知耶?不知耶?虽然未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但是这个时候很多新人中的后起之秀也成长了起来。

暗黑时代初期带来了一些很有争议性的人物,例如:水色狼心,没有发现他的文笔怎样,但是却有一些明显轻佻痕迹的诗作。我有时猜想,难道此君把新疆网络文坛当成了自己的实验场?

暗黑时代的中期出现了诸如半边人、白悲天等带着责任感孤军奋战的,同时BINYIN等在文字边缘徘徊的优秀文学青年也逐步成熟了。我记忆中,当时半边人留下几篇充满旁征博引的文章后,居然有人用文学流氓的口吻讥讽半边人为“掉书袋”,以致半边人终于悲愤的呐喊:“……我的文章来自我的积累……”。白悲天应该属于文武双全类型的一员,虽然有时忍不住了会呲呲牙齿,但是总归是冷静的。BINYIN在我印象中大致是以腼腆而小心翼翼的形象进入大家视线的,但是后期表现却不错,而且富有激情和勇气。

暗黑时代必然来临,也终将会结束。自身的才识和人品使成熟网络脱颖而出。网络文坛和传统(纸)媒体的斗争和妥协,造就了相互的发展机遇。当有缘握手的时候,你可能忽然拍着自己的脑袋发现,某个网络资深也许就是报纸的名记。所有人都惊喜的发现:纸媒体的加入,带给网络文坛的不仅仅是一批才华横溢富有经验的,而且也带来了经济的驱动力;网络文坛的特点给(纸)媒体在带来大量稿源的同时,也创造了互动的空间。

说起这个时代,在网络文坛中也许会有人会提起“西盟”,但是如何定位她在此时期的地位呢?更多的人会说:西盟和新疆网络文坛的短暂交会也许是天空中两颗擦肩而过小行星一样。如果一定要追问为什么茫茫宇宙给了彼此擦肩而过的机会,我们会猜想也许是附近的行星改变了其中之一的轨道等等……。

白银时代向何处去

白银时代向何处去这个话题很不好说,白银时代的繁荣来自网络文学和经济行为的握手,你可以把他通俗的理解为和金钱握手。但是经济行为的特点与文学的归宿是大相径庭的。金钱是追求无限增值的,而文学却是孓然的孤独中滋长的。于是白银时代的困境来自于利益对文学精神的蚕食。我们可以以三个所处不同环境的武士的自身特点来说明白银时代何去何从。

一个单薄的武士,在黄金时代成长起来,只有兽皮的围裙,手中仅仅石头的刀剑,他是柔弱而孤独的,他寻找着散落在四野的同伴,拉起手来防卫庞大的猛犸。他也许没有胜利,但是他拥有快乐和勇气,这让他得以跳跃。

一个坚强的斗士,在暗黑时代长大,用藤制的盾牌,挥青铜的刀,他是倔强而孤独的,远方野地里姑娘的回眸一笑,随意捡拾到的宝贝,都可以让他有前进的力量。他也许偶尔和别的看不顺眼的家伙干一架,但是他拥有自由和满足。

一个盛装的骑士,在白银时代逡巡。华丽的铠甲和镶宝石的剑,别人赠送的美丽盔冠压得他无力抬头。他环顾四野,道路被大大小小的庄园拥挤成逼仄的迷宫样。他似乎难于选择,是选择一个庄园做主人的家丁,还是抛弃那些华丽的包装去孤独的寻找前方的道路。他有点怀念原野,可是他也艰难于举起手中的剑。他把剑指向前方,道路已经被贪得无厌的庄园挤得不成其为道路,他懊恼的把剑劈向庄园的围栏试图给自己开路,但是庄园里成群的狼犬狂吠着向他扑来。他怀念起他曾经的兄弟,他们很多已经只习惯穿戴美丽的长袍,很多做了庄园的家将,还有一些干脆成了庄园主。

现在,就请我们一起为这个骑士想想办法吧。白银时代比较容易催生实用文字和功利化的写作,文学却永远是不平凡经历的产物,思考大众苦难的结晶。既然时代没有让我们经历世界大战和,那么我们只好去思考和求索了。不过如果选择文学作为目标,那么只好先把那些包装看轻。

上一篇:韩流涌动对疆投资 下一篇:曾经沧海罗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