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下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

时间:2022-10-30 10:53:38

翻转课堂下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

在未来工作岗位上,高职人才拥有较多的英语应用机会,然而我国高职英语教育一般较为重视口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对于翻译能力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成为阻碍高职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大瓶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结合“翻转课堂”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针对翻转课堂在提高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方面的策略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所谓“翻转课堂”是一种学生、教师角色互换的教育方式,它的发生时间、地点在课堂教学以外,教师通过一定的平台、渠道机制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如课件、视频、材料等),并将学习的决定权转一个学生。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具有强大学习支撑的“自学模式”。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更专注某一个学习项目,从而在某一领域中取得较大的收获。基于此,为了提升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可以大量借助翻转课堂的优势,在具体的策略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翻转课堂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一样,在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中相对宽松,以教师空间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活动比例较低,大部分时间都要学生自我监督地展开学习。那么在翻转课堂中,即便不考虑学生的自制能力、自学能力,教师也应该明确课堂目标,让学生在自我知识构建的过程中有所参照,沿着既定目标前进。针对翻译能力培养而言,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职业层面的重要需求,另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翻译能力综合了英语“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简单地说,一个人的英语翻译能力提高,那么在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过程中就可以减少对辅助工具的依赖(如翻译软件、英语字典等),这样就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英语翻译能力本身就是作用于口译、笔译的,一个优秀的翻译人才,既要有强大的英语驾驭能力,也要有丰富的中文知识;通过专项翻译能力的训练,高职人才在合同、说明书、信函等方面的处理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这符合培养“实用型”高职人才的要求。

二、针对教学内容实施精选

除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以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扩展阅读范围,增加学生在词汇、语义、语言背景、社会知识等方面的积累。换句话说,“翻译”的工作不是简单的“语言转化”,它是在译者基于两种文化的理解层面上实现的文化资源充分性表达,一些“英译汉”项目中翻译出来的英文文献,甚至在表达上比原文更有深意,如中国的成语、典故、文言等。

为了满足必要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教师必须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一方面,教学内容应该与未来高职人才从事的岗位相一致。高职院校在英语教育方面开设的课程很多,如商务英语、计算机英语、教育英语等,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是一个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涉及,如商务英语中可以加入推销技巧,这样可以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的认可度。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中国人才市场的要求。由于学历限制,高职院校学生更多是在国内求职,尤其是本地化求职,考虑到现实中企事业单位对于英语需求量的有限性,以及与现有部门工作的隔阂,英语分工存在较大的行业差异,如口语表达方面的需求量在(外贸)企业中相对较少,主要是通过聊天软件以文字的形式沟通,在旅游局、景点、酒店等应用较多。因此,教学内容应该倾向于国内市场的人才需求,并加入一部分本地化要素,如风俗、地域文化等。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融合

“翻转课堂”模式最早在国内d起之时,主要采取视频讲解模式,其优势在于生动、形象、具体,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面对面”的课堂氛围。但是缺陷也较为明显,视频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设备,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被牵着思维走,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如果自制力不强的情况下反而效果更糟糕。因此,基于培养高职英语翻译能力的“翻转课堂”模式,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实现优势互补的效果。

例如,将任务驱动、情境模拟和项目教学结合起来,首先模拟一个“国际项目交流会”的场景,学生扮演工作人员、教师扮演外国客户,“工作人员”向“客户”介绍中国企业的产品,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口译能力,然后提出一定的要求即引入“任务驱动”――客户可以要求工作人员给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产品特征表”――而这一工作就在课下时间完成,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查找资料、完善产品项目研究,进而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总之,采取翻转课堂模式并进行纵向、横向的学习延伸,最终目的是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提高英语综合素质,保障其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实践中发现,“翻转课堂”的有效性与学生、教师之间的配合关系密切,目前针对这一教学模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自由结合,这在潜意默化中也培养了彼此合作能力。

(湖南生物机电职院)

上一篇:在华日本人学汉语现状及对日汉语教育规模性发... 下一篇:维吾尔族餐桌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