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1-10 23:24:35

翻转课堂心得体会

翻转课堂心得体会篇1

艾胜华 深圳市华侨城中学侨城部

近日,受学校的委派,我们一行五人,前往苏州参加第五期全国中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反转课堂教学实践高级研修班。现将如下心得与大家共分享。"翻转课堂"——这种能够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呈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既定的思维方势。"翻转课堂"是什么,如何"翻转",通过这次的学习,经过一番搜索查阅,本人对"翻转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定义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相关的测试并提出问题。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协作、完成作业及个性化指导,学生形成新知结构的一种教学形态。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但"翻转课堂"却几乎把传统教学翻转了过来,构建了学生晚上在家依据教师制作的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并完成几个有针对性的测试;上课时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内容,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要求。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颠覆或者叫反转。既改变了学习的顺序,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实现学习的可复制性。老师不在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成为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教练。

二、如何开始"翻转课堂"

通过聆听学习胡教授的讲座,开始录制微课之前得做好以下几点:

1、绘制知识地图。对即将进行翻转课堂制作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2、列出知识清单。对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概括,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

3、制定设计方案。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来制定教学步骤、安排教学内容,分配视频时间等等。个人认为微课中应只讲重点、不讲难点,将难点留到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探讨,更能加深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4、确定录制形式。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5、组织课堂活动。课程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创建内容,通过探究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

三、"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翻转课堂以"学习情况研究、学习资源前置、有针对性的学困生辅导以及总结性提升"作为课堂推进的模式,为我们重构了教学的基本流程,他对传统课堂的颠覆性改变,既让我们疑惑顿生,也让我们眼界大开。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精心安排教学环境和妥善安排教学环节,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育在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更加人性化。

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论,而是重在转变新形势下的教师观、学生观、课堂观。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教师就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有针对的进行问题或学困生辅导。采用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有助于学习者的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4学习后,对自己的几点反思

一是把导学案落实到位,每个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并完成导学案的练习题,培养整体班级学生自学的能力;二是让优秀学生更加优秀。可以让部分学生通过不断的自学,一直往前赶超,然后通过课堂的讲解不断自我完善。三是带动后进生。每周抓一两个学科的最差生,通过课堂一些基础题的不断点名,并给以一定的奖惩措施,使这部分学生也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步伐。

翻转课堂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不断应用于教育领域,不仅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也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翻转课堂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翻转课堂,就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1]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翻转课堂应用到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 然而,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之际,也带给我们更多地思考。

一、翻转课堂的界定

国内外学者已经对翻转课堂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对翻转课堂概念的定义更多的是从实施流程和学习本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大致可概括为:学习过程通常包括两个阶段――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3]翻转课堂便是将这两个阶段进行了颠倒,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学生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例如小组讨论、作业、教师单独辅导等,完成知识的内化。[4] 翻转课堂中教师从讲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设计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学生成为课堂的焦点。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自己制作学习视频,也可以通过开放教育资源获取,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机会,提问学生在课前都学到了什么。此外,教师在提供学习资源的时候需要认真考虑如何照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向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教师在课堂中通过交流、探讨的形式解决学生的疑问,可以根据自己对学习的理解,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

二、翻转课堂的优势

1、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5]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学习教学视频。在观看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回放,而且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再次观看视频进行学习。翻转课堂由于教师不在身边,遇到问题学生需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会变得更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2、有利于因材施教

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是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基础,而要让因材施教得以落实,就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已经事先看过教学视频,教师有更多时间去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

3、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吸收

一般来讲,当所有学生都坐在同一个教室中听教师讲授同样的内容时,不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是不尽相同的。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令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从而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和吸收新知识。在翻转课堂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学习机会,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学生可以借助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完成知识的内化。

三、翻转课堂的核心

翻转课堂颠倒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原来需要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提前到了课前,原来课后的知识内化活动放到了课堂上进行,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内化。

1、教学视频的制作

翻转课堂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用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设计与制作的好坏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前提,视频可以是教师亲手制作,也可以使用开放网络的优质资源。教学视频应短小精悍,突出教学目标和要求,同时富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课堂活动的开展

课堂活动的开展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其目标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涉及多学科背景知识,并且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这里的课堂活动不再是教师单一的知识传授和灌输,学生也不是被动地聆听和接受。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交流,教学相长的场所

3、教师的角色定位

翻转课堂是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结合的产物,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学习。这种课堂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中教师知识灌输的角色,促使教师角色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角色定位,以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四、实施翻转课堂的挑战

1、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要完成教学视频的制作工作,就需要掌握网络视频制作的相关技术。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分割,借助网络技术实现教学内容数字化处理,并把资源上传。而且必须将学科知识融入到技术中,这样才有可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媒体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习。

2、家长支持程度的影响

对于翻转课堂,学生在课堂中需要使用移动学习设备,或者晚自习时需要看视频,这些重要的硬件保障需要家长的支持。有很多家长认为让多媒体电子设备介入学生的学习会影响孩子,他们担心使用网络视频会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看屏幕的时间增加会影响视力,甚至担心有些学生会跳过学习过程直接去看老师给出答案。所以,家长对翻转课堂的了解与支持是翻转课堂成功的重要保障。

3、学习时间的安排问题

实施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学习,学校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应予以支持翻转课堂。教师不应占有学生晚上学习时间,应该让其有空观看教学视频。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让学生在自习课完成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

4、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后,必须自己完成课后练习并在互联网中查找资料、总结问题,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基础上的,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通过教学视频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5、信息技术的支持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从教学视频的制作,还是学生观看教学视频,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此外,宽带网络速度也是制约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学校和家庭要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模式,要使这种新型模式能够更好地在实践中应用,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不断地探索与总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翻转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凑,刘赣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SWOT分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

翻转课堂心得体会篇3

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与推广,离不开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也得益于美国学校一直采用的探究式教学与项目式教学。而以往近十年的时间里,在我国中小学界所开展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中,各种各样的整合理念、模式及制度纷纷出现,虽不乏值得重视、借鉴的理论思考与实践举措,但终究没有像翻转课堂模式这样引起重大的反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剖析翻转课堂模式之“重大技术变革”的要因,揭示其中蕴含的“技术用于课堂”研究的新思维与新内容,以期对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化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翻转课堂模式之“重大技术变革”的要因

(一)从“知识传授之所”到“共同发展之体”:课堂功能的翻转与提升

王鉴教授透过历史的考察认为,对课堂的理解有三个层面:一是课堂教学的场所,即教室;二是课堂教学,即发生在教室里的传授知识活动;三是学习共同体,即学生成长、发展和教师专业提高的共同体。翻转课堂模式使课堂功能实现了从“知识传授之所”到“共同发展之体”的翻转与提升。

“知识传授”的课堂模式将课堂用作专门传授知识的场所;考虑如何在固定的课堂空间、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大量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一定数量的学生;关注教学内容安排与实施的“秩序问题”与“效果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考虑学生原有认知、注重结合生活体验的“知识传授”课堂模式在培养学生分析思维、演绎推断、系统思考、受纳知识等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翻转课堂模式把教师的“知识传授”过程录制成教学视频,由学生在进入课堂前观看及完成简单的练习,从而在具备一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再进入课堂通过与教师及同学的互动完成作业、操作或实践等任务。

“学习共同体”课堂模式将课堂视为学习型组织;强调注重学生的权利与自由,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集体生活;旨在促进成员的共同发展与提升。翻转课堂模式围绕学习问题展开,通过操作或实践任务深入:学习问题可能来自学生的课前学习、教师的课初测评、补充的拓展性作业等,教师或针对共同问题进行集中讲解,或针对个别问题进行深度指导,学生之间也可就综合性问题协作讨论;操作或实践任务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需要学生的实际参与、独立探索或团队协作才能完成;学生在与教师及同学的互动协作中实现知识积累、技能形成、心智发展,教师在指导与促进学生学习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可见,翻转课堂模式使课堂功能在“学习共同体”层面上得到实现。

(二)从“教师控制外塑”到“学生自发内生”:课堂议程设置的翻转与提升

议程设置是一个关于显要性转移的理论,即通过影响议题议程在大众媒介中的显要性,使媒介的议题议程成功转移为公众的议题议程。课堂的议程设置,作为传播媒介的教师是议程设置者,而翻转课堂模式使课堂议程设置实现了从“教师控制外塑”到“学生自发内生”的翻转与提升。

以往的课堂议程由教师控制。无论是近乎强制式地灌输教科书内容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还是在讲授时考虑学生兴趣、联系生活体验、激发思维想象、引入合作探究等的“被教师操纵的课堂”,教师均是课堂的主角: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重点的区分与突出、教学难点的认定与突破、教学练习的指向与形式、教学进度的安排与控制、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均由教师分析与确定、设置与建立、调控与推动;学生的需要与关注、想法与疑问、活动与经验等均依存于教师的发动、牵引与塑造,在课堂上少有机会表达、构建与实施。

翻转课堂模式的课堂议程由学生内生。首先,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思维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在此主动提出学习问题、自由表达思想观点、深入探索知识意义、协作完成实践任务;课堂成为了记录与呈现学生的学习认知、经验体会、实践操作、生命情感的载体。其次,课堂中的议题议程由学生设置。教师集中讲解的内容与学生先前学习或作业中的共有问题相关联;个别指导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特点、需要与体验;课堂活动的设计以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创造能力为目的,强调学生间的沟通与激励、竞争且合作的关系;可见课堂的主体是每位学生,学生们应走到课堂的最前沿。通过学生自发内生课堂议程,推进了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学习体验兴趣、学习方法态度的结合,促成了个人活动与合作活动、个体成长与共同发展的统一。

(三)从“接受式教学的秩序控制者”到“活动式教学的自主成就者”:教师角色重心的翻转与提升

翻转课堂模式的率先实践者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通过观察认识到:学生并不需要教师在课上讲授和传递知识,他们可以自己学习和体会;真正需要教师在身边提供帮助,是在他们做功课遇到问题被卡住时,但这时教师往往并不在现场。翻转课堂模式将课堂时间规划为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及指导学生间的协作学习,从而使教师的角色重心实现了从“接受式教学的秩序控制者”到“活动式教学的自主成就者”的翻转与提升。

学生在以往的课堂中主要是接受式学习,课堂教学活动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为了整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课堂控制的最直接功能是保障课堂的秩序与效率。翻转课堂模式将学生的接受式学习过程放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的教学视频完成简单的练习。通过开放课堂,为学生自主活动延续了时间、扩展了空间、增加了自由度: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探索、教师帮助、同学协作等方式完成作业、操作或实践等活动;可以主动发出疑惑、自由发表见解、平等参与交流、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和个性特点,通过课堂活动设计,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和自由。翻转后的课堂是活动式教学的课堂,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就者。

翻转课堂模式不仅表现为教学时间的延长、教学空间的扩展,更是教与学行为的效应提升。课堂功能的翻转、教师角色重心的翻转、课堂议程设置的翻转,是基于对“技术用于课堂”所涉及的每个要素(课堂、人员、媒体、教学内容)的性质作用、水平要求和层次特点进行认真分析与细化而做出的教学改革。这种对课堂时间、教师角色、教学关系、教学管理、教学过程等的细化切分、合理配位、有序组织等,本质上是一种技术的运用,是被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的原因所在。

二、“技术用于课堂”的新思维与新内容――翻转课堂模式的启示

(一)从“要素增长”到“流程再造”:“技术用于课堂”的新思维

从“要素增长”到“流程再造”,是指今天“技术用于课堂”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通过要素的新增、要素的成长来带动新的成长与发展空间,而更多地是通过要素与要素、功能与功能之间的重新关联、嫁接、整合,形成新的结构、新的流程、新的产品、新的功能,这就是今天“技术用于课堂”的新思维。

追溯以往我国中小学所开展的“技术用于课堂”活动,其基本发展逻辑可主要概括为“要素增长”。“要素增长”方式使“技术在课堂中运用的要素”得以丰富和发展:从幻灯与投影媒体,到视听媒体,再到交互与通信媒体;“要素增长”方式使“技术在课堂中的功能”得以丰富和发展:从信息的多元呈现工具,到资源的便利获取工具,再到全方位的即时沟通工具;“要素增长”方式使“对技术在课堂中定位的认识”得以丰富和发展:从学习对象,到教学工具,再到学习工具;“要素增长”方式使“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得以丰富和发展: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素增长”方式使“技术用于课堂的着眼点”得以丰富和发展:从技术的掌握,到资源的建设,再到环境的构建。课堂教学在新增加要素的背景下,由新要素与旧要素形成新的总体,通过总体结构的优化,使课堂教学与社会需要、时展相对应。

翻转课堂模式是在课堂要素增长到一定平台期,不是通过发现新要素,而是通过已有要素的配位翻转、功能组合、时序衔接等,使“技术用于课堂”具有新的发展空间。它通过课堂功能的翻转、教师角色重心的翻转、课堂议程设置的翻转等方式,将课堂教学的时间要素(课前与课中)、空间要素(课外与课内)、人员(教师、学生)行为及性能要素、媒体要素(资源、工具)等重新调整、序化、融合,实现要素的合理配位、功能的充分发挥、过程的精细组织,最终提高教学成效,即通过“流程再造”,通过要素与要素、功能与功能之间的重新关联、对接、融合,形成新的结构与功能。

(二)独特的需求主张、独擅的资源与能力、独到的程序步骤:“技术用于课堂”模式的新内容

《教育大辞典》中对教学模式的解释: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依此可知“技术用于课堂”的模式应具备完成某种教学任务、依据一定教学理论、稳定具体的教学操作程序、教学条件保障等要素。翻转课堂模式通过注重学生的需求主张、教师拥有独擅的资源与能力、形成独到的翻转程序来达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翻转课堂模式起初是教师为了帮助缺席课堂的学生补课,使用录屏软件将文稿播放和声音讲解过程录制成教学视频;后来又发现学生对教师的需要,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刻;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旨在课堂教学过程的保存与重现,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完成教学任务”是宏观且显而易见的需求,“录制教学视频以保存与重现课堂教学”的需求、“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的需求是中微观层次的,是通过教师对“完成教学任务”需求的还原与挖掘而准确定位的。翻转课堂模式之所以受学生欢迎及得到推广,与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还原、挖掘、注重有极大的相关。

翻转课堂模式在课堂中持续而稳定的运用,需要教师独擅的资源和能力做支撑。教学视频资源是教师使用录屏软件将文稿播放和声音讲解过程录制而成,简便易行且系统化,即教师不需要掌握复杂的制作技能与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就能拥有系统化的教学资源;而且基于以往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准确预见到将教学视频资源用于学生课前学习的教学效果。同样,在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及指导学生间的协作学习,需要依靠教师的学习问题创设能力、学习活动设计能力、学习机会提供能力、思维深度激发能力等;依靠教师对其所独擅的资源与能力的持续改进与提升,翻转课堂模式才得以在课堂中持续而稳定地运用。

富兰克林学院的 Robert Talbert 教授,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步骤为:课前(观看教学视频、针对性的课前练习)与课中(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反馈)。这个程序顺利有效地实施需要教学管理的细致执行、教学质量的严格控制,即必须保证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及完成简单练习、学生的学习问题在课中及时发现并解决、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疑惑的机会等,这些是构成翻转课堂模式的独到的程序步骤。

(三)导学案、异步教学法:中国实践对翻转课堂模式的借鉴

“翻转课堂模式”成功利用技术与资源支持学生的课前学习,使其迅速引起国内教育技术界的较多关注,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和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相继开始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翻转课堂模式不仅需要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持续改进与提升,而且在移植到新的教学环境中还需得到精心的调校和修正。以往我国在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方面留下了许多珍贵经验,其中导学案、异步教学法的运用对实施翻转课堂模式格外有益。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经由教师的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而制定,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问题探究、目标检测等内容。相对于包括文稿播放和声音讲解过程的教学视频,导学案中为学生课前学习所提供的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准确把握的重点难点、精到适用的学法指导、简明相关的知识链接、精心编排的问题探究等,均可为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前教学视频的设计与制作提供借鉴。

异步教学法是黎世法教授将学生的六步学习(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与教师的五步指导(问题、方法、明情、研讨、强化)综合起来研究,建立的六阶段教学程序: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生学习、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效应。异步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实现了教师的三种指导形式(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全体指导)与学生的五种学习形式(独学、对学、群学、请教教师、全体学)的有机统一;而在Zaid Ali Alsagoff 教授看来,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活动是实施翻转课堂模式的最大挑战,异步教学法的相关经验可供借鉴。

翻转课堂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 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设计;设计色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80-03

教学是师生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知识迁移的过程。相对于课程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过程具有鲜明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通常说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也就是说,教学能够显示教师个性化的创新思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开放,为教育教学的开发与创新创造了无限得空间,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个性化教学设计的支撑,本文通过“设计色彩”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形成本课程个性化教学完整体系。

一 开放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生成

2011年萨尔曼・汗在TED大会上的演讲报告介绍“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之后,“翻转课堂”成为全球教育者的关注热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英语的术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既“翻转课堂”。顾名思义,这种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知识的传递在课外,知识的内化在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对知识迁移进行重新构建,其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教学形式的转换,它包括知识获取时空的转换和师生主次角色的转换。教育教学的中心点是知识,教学的过程即是知识迁移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知识迁移过程在课堂完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知识的迁移过程是在课前完成,形成完全不同的时空转换。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接受知识也是被动地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接受知识在课前完成,课堂是师生对于知识的讨论与交流的内化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和解疑答惑。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行规律

翻转课堂教学运动规律主要由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构成。课前包括教师学习资源的筹备和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课前学习的内容是由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单,学生根据任务单完成相应的内容。课堂是翻转课堂模式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唯一环节,也是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之后的反馈过程,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环节,师生面对面的交流、答惑、研讨等活动检验学习的状况与效果。课后是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学生在课前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课堂对知识的内化中,思维空间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大,由此产生更多的好奇与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后对知识形成追踪和深入探究,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无限延伸,使翻转课堂教学潜在能量继续放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移动互联网设备是翻转课堂实施的物质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课外的沟通和课内交流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介入。课前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在于学习资料准备和沟通平台建设两大方面。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资料的准备视频是关键。教师可以自我录制或从网络下载所需要的视频教学资料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沟通平台主要有网络教学平台和及时沟通平台。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利用便捷平台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的形成

(一)翻D课堂教学模式的共性及其特点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量分析

无论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学的根本任务为出发点,知识的迁移运动轨迹的变动,知识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以教学的不变因子――知识为基础,通过对变量因子的调和,激发教学的活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知识传递的时间、空间、传递的形式、方法、工具等都可视为变量因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实施的媒介,其主体对象是教师与学生,教师、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教学中最活跃的因子。人的个体思想形成最复杂的变量因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操纵者是教师,教师对于课程全盘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最大变量因素即是教师,教师的态度、方法等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个性化形成的内因与外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课前、课堂、课后三个共性环节,教师需要通过三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实施课程教学。教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是以一门课程为基础,不同学科的课程有自己特有的属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以具体的课程为依托,针对具体学科课程的特点进一步展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课程的本质属性自然形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个性化的根本。

其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主体,而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师的独立思维、知识水平、性格特点、个体喜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上都会以个体熟悉的方式进行设计实施,自然流露着个性差异。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课程属性、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差异性,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都将形成一定的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共性形式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的基础,个性化教师是课程形成个性化教学的根本,探讨个性化教学,构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丰富内涵。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教学特征

2010年8月,由美国软件与信息产业协会(SIIA)等三个组织主办的个性化学习研讨会了《创新教育:为个性化学习重建教育系统》的研讨报告,研讨会充分肯定了个性化教育和教学的必要性,个性化教学使学生享受到“差异学习”。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采取灵活、适合的方式,充分满足学习者个体需求的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就在于它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心理需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执行者,因此,要求教师提供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资源,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特征包括教学内容、课前任务单、学习资源、课堂交流、沟通信息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的差异化设计。个性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能根据学习者的兴趣、认知能力、学习风格等要素,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法、策略、内容等,以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1 个性化教学设计与交流

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是以知识为中心,形成知识的传递、内化运动规律。翻转课堂教学运动是完整的统一体,通过课前、课堂与课后的运动规律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三个环节既独立又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不足都会影响其它环节的效果。因此,教师对课前、课堂以及课后学习内容、组织形式的总体设计与内涵构建,对于实现高品质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前有目的、有特色的学习任务才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利用个性化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课堂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过程,丰富、有趣的课堂交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协作探究,以促进知识内化、提升教学质量。

2 个性化学习平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行为。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自定学习步调、自由选择学习场所自主学习,实现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模式之所以形成就在于移动互联网的生活化,教师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为课程教学开辟了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各种沟通平台不断涌现,为翻转课堂提供更加宽泛的信息传递与师生沟通的途径,教师选择相适应的沟通平台,设置线上、线下个性学习,构建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享受一对一个性化服务与交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3 个性化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的鉴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扩大了学习的空间,容纳了课前、课堂与课后的学习过程。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就要针对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给予公平、合理的鉴定。个性化教学与实践反映了不同性质的课程属性与学习过程,课程的任务要求与学习方法,要求实现考核评价的一致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反映的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学习,同时也体现了团队的学习;学生课堂以外的学习、线下学习都应该给予及时评价。教师的评价仅仅是片面的,要融合多方人力资源,进行考核评价的合理设计,实现个性化教学与评价的协调发展。

三 “设计色彩”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设计色彩”课程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运用、课堂组织形式,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设计,各部分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形成本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统一整体。

(一)“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设计

“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主要遵循“去重避杂、突出重点”的设置理念,以专业人才培养为宗旨,针对传统教学内容设置存在分散、重复的问题,突出归纳色彩的教学主线,分解归纳色彩内容,形成单元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任务重点在于色彩基础知识和归纳色彩技法的认知与应用两大部分,通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方面的协调关系,对课程学习内容、知识点进行合理调配,使教学内容教学指向更加明确。课时上,压缩课堂理论认识学时(理论知识点课外自主学习),增加实践训练与应用学时,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各单元学时分配依据课程目标要求进行差异化分配,使重难点一目了然。

(二)以“知识竞赛”为特色的课堂交流形式

“设计色彩”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交流个性化特色主要体现于“知识竞赛”形式的运用。“知识竞赛”课堂交流设计主要通过问题类型、组织形式、运行过程、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竞赛的内容是对单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通过“问题”设计和题型设计完成“知识竞赛”的内容;“问题”的设计要突出知识点的主次与重难点以及拓展“问题”。题型形式设计突出知识性与趣味性统一的原则,题型设计主要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以及判断题,兼有文字、图示等形式。在组织形式上,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目的,充分利用人的猎奇心理和游戏路径心理,必答题设计抽签与抢答环节,抢答}穿插于抽签题之中,必答题设为课后拓展题,抽签题设计幸运题(只加分,不答题)等,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不定期变换。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必先储备一定的知识内容,这就促使学生课前认真、自主完成教师所提供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学习。课堂交流内容、知识点都已在任务单中明确,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或网络下载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通过课堂知识竞赛答题,学生能够监测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从而有效促进对知识的扩充、补充与反思,形成课后拓展学习的无限延伸。

(三)以慕课为主、即时交流的交互沟通平台建设

“设计色彩”课程课堂以外采用慕课教学平台为主,即时交流辅助的形式,建立本课程知识传递、情感交流的互通平台。慕课教学和即时沟通完成课下学习内容以及应对学生个体的问题和需求,确保课堂交流知识的储备与问题的探讨。即时沟通工具主要应用QQ、微信软件和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建立班级QQ、微信群,形成师生交流的纽带,同时也是学习资源传递的辅助渠道。“设计色彩”课程通过“慕课”(MOOC)教学平台和QQ、微信沟通平台,形成适合本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纽带,有效地促进了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突出形成性考核评价机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设计色彩”课程考核评价的个性化,主要体现于对教学的形成性考核及对教学内容考核的分层设计。对考核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进行层层分解,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应用两大部分。理论知识的考核主要通过课堂交流环节和在线学习环节体现,实践应用考核主要针对手绘作品进行考核评价。

“设计色彩”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评。通过单元阶段性测评和期末综合性测评,全面反映本课程学习的整体情况。“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内容的考核包括两大部分:其一是平时分项单元考核;其二是期末综合考查,根据模块任务难易程度,层层分解学习内容,确定模块考核内容。同时,根据每个单元内容在该课程整体内容中所占比重,采取差异化分值量化分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完整的统一体,通过课前、课堂与课后的运动规律,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三个环节既独立又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策划与设计都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开放式教育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无限的可能,“教”与“学”的个性化更能突出教学的创造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更是知识传递的设计师,教师的独立思维、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立足实际学情,全面筹划、精心设计,在个性化教学中赢得教育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曹育红.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2(1).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王小彦.基于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6).

翻转课堂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翻转课堂;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25-03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也称颠倒课堂、反转课堂。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教学过程(教师讲、学生听)翻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答疑解惑、互动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含了多种教育理念,如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个性化理念、交互性理念、主动性理念等,但最基本的理念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翻转”,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

一、成人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存在问题分析

翻转课堂是网络和面授相结合,并转变了传统教学的一种模式。目前,我们在开展成人会计课程教学中通常采用“面授辅导和网上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说是翻转课堂的雏形,但在很多方面与翻转课堂存在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角色没有发生真正变化。相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目前的成人会计教学模式仍以教师教学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受教育观念、时间精力以及班级学生多等诸多因素制约,教师在开展面授辅导和网上教学工作时,难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实施分层次教学,也无法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指导。此外,网上教学环节的确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但这些教学资源基本上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和课堂授课习惯来设计的,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很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过程没有发生实质变化。相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先学后教,目前的成人会计教学模式仍采用先教后学,即面授辅导环节在前,网上教学环节在后。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他们对于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但传统的集中面授教学是无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课后,学生主要是通过完成作业和复习巩固来实现知识的内化。这一内化阶段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而且网上教学平台所开展的答疑活动质量也不高,一定程度影响了学习绩效,学生常常会感到挫败,从而逐渐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

3.评价机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相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体制,目前的成人会计教学模式仍沿用传统教学评价体制,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形成性考核成绩虽然占一定比例但比重较小,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仍然是由任课教师来完成,并没有从学习者个人以及同伴角度来多角度评价,这就导致学生们在参加网上互动、小组讨论等环节时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任课教师想了很多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但效果并不理想。

(二)成人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教学改革的需要。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得到了教育专家、教师和学生的肯定。因此,践行“翻转课堂”的先进理念,紧密结合办学实际,积极探索会计成人教学模式改革,是进一步促进成人教育的改革创新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2.解决成人学生“工学矛盾”问题的需要。成人学生主要是在职人员,与全日制高校学生相比,无论在年龄、家庭负担、生活压力,还是社会竞争与学习时间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要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突发状况,导致面授出勤率不高,迟到早退现象严重,耽误知识的学习过程,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进度,此外出勤率的高低导致老师难以掌握学生情况的难度,师生间学生间缺乏交流,对教学与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追溯翻转课堂的起源,是为了解决因学生缺课而引发的诸多问题。因此,践行“翻转课堂”的先进理念,可以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特别是学生可以自己掌控学习,根据自己的节奏观看视频讲解,可以选择性“听讲”,也可以对重难点内容进行重播学习,即使缺课也不至于落下,从而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绩效和学习积极性,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方式来接受知识。

3.适应成人学生学习特点的需要。成人学生通常是带着职业的实际需要和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来参加学习的,大多希望能够学以致用,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特别是会计专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成人学生由于学习基础、个体差异等原因,在对专业的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理解程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的。翻转课堂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体现学习个体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应该说成人学生心智成熟,比中小学生具有更强的自制力和学习自主性、更全面的信息技术素质,更具备实施翻转课堂所需要的素质和条件。因此,践行“翻转课堂”的先进理念,成人学生在教室之外的地方通过视频或者其他媒体形式进行学习,然后在教室中与教师以及同学们充分交流、深度互动、解决问题,真正发挥学生潜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知识内化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更好地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和一对一个别辅导。

二、《基础会计》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也是专业入门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笔者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基础,从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工作入手,希望能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注入新鲜活力。

(一)《基础会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框架

首先,笔者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从师生的角度设计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框架图,并将具体的教学任务列在模型图上。一个完整的课堂应该包括“课下”和“课上”两个部分,先“课下”后“课上”。两个部分之间通过左右箭头进行联系,表示“课上”和“课下”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课下,学生和教师承担不同的任务,教师负责制作课件视频、提供教学资源,布置任务等,学生们按照相关任务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教师进行问题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小组协作、探究学习以及成果展示等。对于整个翻转课堂教学的评价反馈是多维度、多方式的,包括自我评价、小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最后,教师需要根据翻转课堂实施的过程与效果,进行数据分析、系统地反思与总结,一方面,找出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一轮的翻转课堂实施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评价和反馈信息,采取各种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二)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以“借贷记账法”知识章节为例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工作的专用术语和基本记账方法,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纽带,为《基础会计》以后各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借贷记账法涉及的专业术语很多,初学者往往很难理清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往教师在课堂上时要花很多时间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演示账户结构和会计分录的编制,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互动很少,也很少有时间进行具体操,一般是在课下完成布置的作业。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大,很难理解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离开课堂很多作业就不会做了。因此,基于“翻转课堂”理念,选择“借贷记账法”知识章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施方案的设计。

1.“课下”设计――实现知识传授。根据教学目标,将“借贷记账法”所涉及的要点细化成相对较小且完整的小知识单元,制作课件,录制和收集相关视频,内容可以包括借贷记账法发展历史、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特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分类和结构以及借贷记账法的分录编制等。对于涉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账户结构等内容的视频,可以采取动画和图表形式,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将课件和视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下载、观看,布置相关任务,可以是客观题,也可以是简单的业务处理题。学生在课前通过在线或下载观看课件和学习视频,及时记录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开展针对性的练习,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巩固所学知识并发掘学习难点,同时借助各种社交工具如班级QQ群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

2.“课上”设计――实现知识内化。由于知识传授的前置,学生在课下已经完成了借贷记账法涉及的主要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在课上就有更多的时间围绕借贷记账法的应用进行知识内化。教师根据学生在课下完成任务的情况等已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困难,为课上的针对性辅导做好铺垫,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应用实践或案例讨论,如选取一些经济业务,让学生紧扣应用过程进行会计分录的实践拓展,也可以提供企业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充分开展各类学习性训练活动,如基于项目的分组讨论、小组头脑风暴等形式,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内化过程。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针对每一次活动与训练,每一小组或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都应该有合理的评价,通过个人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三个不同方面结合来展开,评价的内容既包括学生“课下”学习情况,如视频在线学习时间、练习完成情况以及问题提问次数等,还要包括学生“课上”学习情况,如学生课上提问情况、小组讨论情况以及会计实务操作情况等。

三、若干思考

(一) 翻转课堂的本土化问题

翻转课堂起源于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高中化学课堂,但真正在美国流行起来却是在互联网发展和普及之后。大量的研究及实践数据显示,通过该模式的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得到加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热烈响应和广泛实践,它在中国实践的时间不长,绝大多数学校是从2011年开始的。鉴于中美两国历史文化渊源、教育现状及发展水平的差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中国不应该是简单模仿,而应以翻转课堂的理念为原则,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加以融合吸收和改造变革,持续深入地推进翻转课堂的本土化进程。

(二)翻转课堂的适用性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一个问题,即翻转课堂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学科和课型?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课堂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模式是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发展而创造的。因此,翻转课堂不能一刀切,符合学习规律、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就应该“翻转”,不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就没有必要“翻转”。因此,我们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同一课程的不同知识章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教学情境和不同教学需要。以《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为例,对于一些基础性且较简单的知识点,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堂讲解模式传授给学生,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内容,可以采用翻转和传统相结合的模式。

(三) 翻转课堂的评价机制问题

评价机制的创新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价体制应该对传统的单一教学评价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构建“课上环节+课下环节”以及“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质量评价机制,不仅注重课堂环节的评价,也同样注重课下网上学习环节的评价;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同样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打破现有的谁是教师,就由谁来评价学生的做法,建立多元化主体评价机制,由教师、同学以及学习者自己共同完成。通过构建与翻转课堂相适应的新型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动态的师生反馈沟通机制,确保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

[2]叶红英.基于翻转课堂的成人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开放教育,2014,(20).

[3]吴中华.会计专业ERP教学翻转课堂模式及其应用[J].财会通讯,2014,(19).

[4]姜玉莲.基于微课程构建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以基层电大课程实践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4,(3).

[5]齐励,康乐.“翻转课堂”下“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21).

翻转课堂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学生主体

一、引言

当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作为良好的交互性课堂模式――翻转课堂的探究也在不断增加。翻转课堂视角下,更多地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翻转了师生的角色与课堂重心。加上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翻转课堂视角下的课堂活动设计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小学语文的翻转课堂中,要注意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和应用,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翻转课堂理念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开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翻转课堂应用探究

1.加强家校合作,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完成教学任务

在苏教版的语文教学中,每个单元都是划分主题进行教学的,学有尽而知无涯,在学习过程中,课堂中的教学资源本身是有限的,但是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是无尽的,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渠道来有效拓展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课本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布置好实践性教学任务,通过家长的帮助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中,教学的主题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文字中的展示,在学习的时候,选取了《泉城》《九寨沟》和《田园诗情》等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但是在学习中,学生并没有真正领略过那动人的风景,感受不到景致的美好。而课堂时间有限,也无法进行大量的景致描绘和视频播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任务开展之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观看关于泉城济南的宣传片和照片,并且找出描绘泉城的经典文章与诗词,然后在课程开始之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心中的泉城,那清澈的泉、那动人的荷,在进行课文的讲解和分析中,学生心中有了关于这景物的印象,在教学中进行文字性和知识性的讲解也就事半功倍了。

2.采用小组合作,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时要建立合作小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很多时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能愿意接受来自学生的“辅导”,再加上学生彼此的团队意识已经形成,而且日渐强烈,将学生进行有效分组,让学生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归属感。此外,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要构建有效的竞争机制,为了在竞争中获得属于集体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会形成相应的竞争氛围,学生的“民间力量”和彼此的督促就会因此而凸显,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很多时候,主观性和感受性比较强,由于课堂容量有限,教师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的每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解决一部分问题,将核心问题留给教师进行解答,这样一来,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活跃,教学的落实性也会进一步加强。

3.要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内容和思维并重

翻转课堂下,并不是让教师直接把学习的过程完全交给学生,而是要做好教学的引导者。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首先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从传统的施教角色转变为交流,所谓“教学相长”。另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全面合理,不仅仅关注成绩的变化,还要时刻注重学生在学习中那些新颖的思维、动人的语言。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对学生以激励性评价给予正确全面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授之外,教师应该注重还原课堂,将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课堂上除了教材知识的讲解和背诵,还要加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在理解中掌握知识,用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教师必须明确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只是课堂秩序的维持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论

翻转课堂模式本身对于教学的成果性和落实性有着良好的助益,在教学中,要以翻转课堂模式作为切入点,翻转课堂并不等同于视频教学,可以充分借鉴翻转课堂下的“翻转”理念,让学生的学习可以由课上到课下,让学生的思维由片面到全面,理性和感性融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成长。“翻转”的是理念、是策略,更是学生成长的方向,在“翻转”下,给孩子更多的成就感,来促进语文教学的内化,使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翻转课堂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翻转课堂;体育;体验

翻转课堂是近期教育界热议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翻转”了以往课上学习、课下完成作业的传统教学过程,借助多媒体手段要求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自学,上课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或练习,抑或针对某个主题展开讨论。这种教学模式最早产生于美国,自2011年以来引入中国并被大力倡导,但因我国与国外的文化不同,所以这种教育模式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一、体育课实验翻转教学的体会

结合近期在我院开展体育教学翻转课堂的实验,发现翻转教学时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正常开展翻转教学的关键。

1.“自觉性”――体育课翻转教学的关键

翻转课堂达成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在课前学习。在我国,学生很少有预习课程的习惯,尤其是生源相对较差的高职院校,学生极度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更别说让他们去预习体育知识了。近期,笔者先后对两个班级预先传授下次课的微课视频,并给学生承诺,为认真预习的学生加分,但还是没有几个课前预习的学生。因此,笔者认为能否调动学生自觉学习课前视频是能否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关键。

2.“技术性”――体育课翻转教学的核心

录制翻转课堂视频看似简单,但实际却并不容易。体育课有其特殊性,在现实课的录制过程中,因学校没有合适的场地,造成录制的视频总是带着很多杂音,致使教师不得不将声音和影像分开录制,之后还要用专业的软件合成影像和声音,然后再添加字幕,录制一个视频会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学校教师往往还在学校里承担着很多体育教学以外的工作,这就造成录制翻转课的技术性难题难以攻克。不解决微课视频的录制问题,就没有预先学习的素材,这是影像微课开展的核心问题。

3.“有效性”――体育课进行翻转教学的必要性

翻转课堂需要耗费极大的财力、人力、物力去做这个素材,但是否有效呢?首先从微课视频录制上来说,录得好可能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但录得不好,让学生耗费很长的时间去看视频学习,之后发现还不如上课跟随教师学习的学生学得快。笔者在教学生武术的过程中,让两个班级学生提前将下次课学习的内容先看一下,提前学习,另外的班级进行常规的学习。经过几次课的学习发现,最终学习的结果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4.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的需要

目前,有些学生连电脑和智能手机都没有,教师怎么要求他们去学习网络微视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再有积极性,教师微视频做得再好,没有学习的硬件,“翻转课堂”就是一句空话。所以,硬件具备也是影响翻转课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这些影响翻转课堂学习的硬件因素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内容。

5.翻转后课上教师的讲解

翻转后教师课上讲什么?有效的翻转课堂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但是无效的翻转课呢?很多学生课前学习程度不一样,造成教师备课存在很大难度。讲多了,就白翻转了;讲少了,有些学生无法有效地在课下进行学习。如何有效地评价学生课前学习的程度,并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是一个很难掌握的度。

二、总结

“翻转课堂”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它对当前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现在很多学校无论什么学科都去尝试翻转课堂。但是,笔者建议大家在运用翻转课堂时不妨多考虑一下:现在引进翻转课堂是否符合学校学生的情况?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本身不存在好与坏,而是取决于我们运用得好与坏。现在很多教师认识到翻转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后,认为靠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其实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依据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翻转课堂是对学生、教师、环境提出很高要求的教学方法,能否适合自己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李平平,王雷.机遇与挑战――翻转课堂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4):121.

[2]周玉元.“翻转课堂”中的五大问题及其超越[J].教学研究,2015(5):107.

翻转课堂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3-0031-04

一、研究背景

应用型人才就是与精于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和擅长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相对应的,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人才[1];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2]。2012年,鲁东大学成为首批“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单位,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首要目标。本文据此开展研究,根据翻转课堂的实施情况,论证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挖掘其制约因素,探索应对策略。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学校工科学生工程训练的主要环节之一。鲁东大学交通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等7个学院近20个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应用物理、高分子材料等)开设了“金工实习”实践课程,每年参加金工实习的学生近2000人。因该课需要较多的实践指导工作量,对教师人数与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采取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师集中讲授基本理论和操作要领,学生因接受能力不同和上课条件的限制(人数多时有时会看不清教师的操作),在自己动手前对理论和操作要领的把握参差不齐,实习效果难以保证。选择“金工实习”进行翻转课堂的试点不仅因为其涉及面广、可比较的维度多等特点,更重要的是此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型实践课程。

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交通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3个学院在2014年参与“金工实习”课程的学生,共计873人。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课前教师做好翻转课堂的设计、相关视频的制作、课堂活动的组织准备,并向学生介绍清楚翻转课堂的涵义和特点。根据学生自行选择的授课模式把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模式授课,并随堂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和实习成绩的统计、分析,对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综合起来讨论翻转课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制约因素,以及应对策略。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金工实习”翻转课堂设计

(一)教学准备

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详细设计。一是设计制作课件,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分析,根据“金工实习”不同项目的重点与难点,搜集、制作、整理视频课件,上传至优酷网站,在学院网站的“金工实训中心”栏目里做链接,使学生可以随时上网反复收看。二是设计教学活动,包括明确主题、小组划分、活动指南、实习评价,每个环节都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以指导为主、点到为止,把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以培养他们思考、动手、合作的能力。

(二)开课指导

教师在开课之初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识情况;讲解翻转课堂具体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对翻转课堂有较完整的认识;请学生自愿选择参与学习的授课模式,根据学生选择的情况进行分组;公布学习资源的网站地址、学习交流QQ群、教师QQ号,向参与翻转课堂学习的学生布置课外学习内容;学生采用不计名方式回答问卷上的13个问题,并在课堂结束时由学习委员收齐上交。

(三)课堂翻转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于课外收看视频、课件,初步了解和熟悉金工实习涉及的相关知识、设备名称、操作要领等,遇到困难可通过QQ群与学生、教师交流解决。课堂内,教师对视频中的内容不做重复讲解,教师只拿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检查学习成果,并就知识和工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解答。接着教师把实习的要求、最终目标讲清楚;重申难点部分的操作要领并强调应注意的事项。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在实习实训室巡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

(四)技能测试

两种授课模式采用同样的课堂时长,课程学习结束时,对所有学生进行同样要求的技能测试,将学生的实习成绩分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两种授课模式下学生的成绩分别进行统计。

四、实施翻转课堂后的统计与分析

共发放调查问卷873份,回收757份,其中,选择翻转课堂学习的反馈问卷为433份,选择传统课堂的为324份。首先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再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并结合学生实习成绩,综合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一)翻转课堂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师生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应用型人才要具有足够的理论素养和专业基础,仅靠传统课堂上教师的传授而没有自学能力显然是不行的。翻转课堂使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里教师的作用在“大”、“相当”、“小”、“几乎被视频取代”四个选项中,认为教师的作用与传统课堂相比要小和相当的学生分别占62.59%和36.26%,认为教师作用比传统课堂大的仅占0.69%。在访谈中,多数学生感慨翻转课堂把学习变成了自己的事儿,而不再是被动地听讲、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

2.课堂内外内容的改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学术型人才的重要特点,动手能力是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操作演示在先,学生消化、模仿在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则是学生观看视频、消化知识、熟悉实习操作过程在先,教师的答疑、指导在后。课堂内外内容的变化如表1所示。

表1 两种授课模式的比较

教师工作 学生活动

传统课堂 课外 备课;批改作业 书写作业;模仿实险

课内 讲授知识;操作演示 听讲;见习

翻转课堂 课外 摄制课程资源;准备答疑 收看视频;消化知识;提出问题

课内 答疑、组织讨论;巡视、指导 交流、讨论;实验、实习

翻转课堂让学生在“金工实习”课内动手的时间更多了,433名参加翻转课堂学习并提交了问卷的学生中有388名认为翻转课堂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占89.61%。在最终的实习技术测试中,选择翻转课堂学习的学生优秀率和良好率,分别比选择传统课堂的学生高4.88%和5.35%,如表2所示。

3.翻转课堂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参与翻转课堂的学生从收看视频、课件开始,相互间的讨论就展开了,课外没能解决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又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交流,这是在知识认识过程中的合作。在“金工实习”课上,学生间相互观摩、学习,相互配合完成任务,则是实践中的合作;合作贯穿于翻转课堂的始终。对翻转课堂上学生间合作的调查统计,有306名学生认为翻转课堂里学生间的合作较传统课堂多,占70.67%,还有95名学生认为与传统课堂的合作相当,占21.94%,也就是说95%以上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的培养。

(二)实施翻转课堂的制约因素

1.学生对翻转课堂认识不足和传统学习习惯根深蒂固

在873名研究对象中,自愿选择参加翻转课堂学习的有478人(其中有45人没有提交问卷),占54.75%。值得注意的是,3个学院8个专业的学生中只有交通学院机械专业和物理学院应用物理专业选择翻转课堂的学生数超过了50%。把学生对翻转课堂的了解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此前没听说过翻转课堂的有518人,占68.43%,只是听说过、并不了解的有239人,占31.57%,参与过翻转课堂模式学习的学生为0。传统学习习惯根深蒂固,324名学生不愿参加翻转课堂学习的理由,“习惯传统授课模式”和“担心看视频学不会”的分别为122人和131人,占78.09%。

2.学生课堂外的学习难以保证

根据“进实训中心前看过视频讲座的遍数”统计结果,参与翻转课堂的433名学生中绝大多数在课外能自觉观看视频,有57人能看到3遍以上,有8名学生从来就没看过视频。访谈中了解到,有的学生观看视频有些虎头蛇尾,并不能认真地“消化”每段视频。“若再让您选择一次,您是否还会选翻转课堂这种模式”,有32名学生选择了“否”。了解这32人选“否”的理由,有9名学生干部社会工作较多,课余时间保证不了;余下的23人认为看了视频到实训中心后还要从头再熟悉一遍,觉得看视频是浪费时间。在访谈时,教师们也反映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按要求观看或至少没认真观看视频、课件,这让他们很无奈。学生课外没有认真看视频,就会打乱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的翻转就会落空。

3.教师对翻转课堂的态度不积极

在进行“翻转课堂”试点之初,教师的态度不积极。原因有三:一是需要重新备课、设计教案;二是制作视频、课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10分钟左右的短小视频把课堂的重点和难点讲得清清楚楚、有声有色,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锤炼语言、选择图片,设计画面,对以操作见长的金工实习指导教师是个不小的挑战;三是他们对学生课外看视频的时间和效果没有把握。实施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更多的要求,不仅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还要求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来制作课件,甚至要花钱请人录制视频、课件。教师从“台前”走到“幕后”,从“演员”变成“导演”,需要精心设计整个教学活动以更好地驾驭课堂,付出的劳动会比传统课堂模式多很多。

4.技术应用方面的制约因素

“没有电脑”和“看视频太卡”在没有选择翻转课堂的理由中分别占10.49%和2.78%。参加翻转课堂的学生在访谈中反映,在上网高峰时段,看视频就会不流畅。认为“授课视频的制作效果”很好和较好的占93.31%。在访谈中有不少学生还是希望视频、课件能制作得更详细一些。观看了视频、课件后,多数学生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视频、课件的制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5.大班制是普遍的制约因素

国内高校班级规模普遍较大,人数过多,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个学生,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学生个性差异和独特性被忽视。翻转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的最大优势就是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实施差异性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班制越大,实施越困难。类似于“金工实习”这样的公共课的教学,困难更大。

(三)实施翻转课堂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1.先试点后推广

可以鼓励教师在一门课的一个或几个章节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甚至可以先就某个难点或重点进行翻转。一门课是否所有章节都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是否每门课程都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来授课要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教师逐步认识、熟悉、用活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逐步接受新的授课模式、改变传统的学习习惯,翻转课堂就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2.确保学生在课外能够深入学习

翻转课堂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课外真正发生了深入的学习;二是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与观点的相互碰撞,深化学生的认知[3]。对“金工实习”课而言,第二个关键点就是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落实好第一关键点尤为重要,决定着第二关键点的落实。首先,教师要把课堂视频做得音像俱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内,把知识点讲得精准到位、决不拖泥带水。再次,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轨迹,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学生在课外真正进行深入的学习。

3.激发教师对翻转课堂的积极性

翻转课堂整个教学活动中都要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条主线,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在翻转课堂里的付出比传统课堂更多,责任更重。要改变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机制,以激发教师对翻转课堂的积极性。建议从五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教案的设计是否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视频是否清楚明了、易于理解;师生间、学生间在课堂内外是否拥有沟通的平台,并进行及时的交流、讨论;学生能否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独立的探索性学习;学生能否通过与他人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作为其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加分项,有条件的学校对先行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发教师对翻转课堂的热情。

4.帮助师生解决技术应用方面的困难

学校要设立公用机房,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免费机时,以解决没有个人电脑的学生收看视频、课件的难题。学校在网络管理的策略上要首先保证收看翻转课堂视频的带宽,保证学生能收看到流畅的视频资料。学校要通过组织培训,帮助教师理清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关键点、操作模式,掌握制作课件、录制视频的技术。拥有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教师的学校,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先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做出样板。经过培训、研讨、实践几个反复的过程,帮助教师对翻转课堂从了解、熟悉直至驾轻就熟。

5.合理拆分班组

上一篇:幼儿教师师德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骨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