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新的司法解释建议稿(依据部分·续五)

时间:2022-10-30 03:33:54

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新的司法解释建议稿(依据部分·续五)

建议稿条文九、[公正评论]

问:因评论作品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应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权?

答: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针对公开传播的或其他可信的事实发表评论,内容基本公正,没有侮辱他人内容的,不构成名誉侵权。

评论作品引用的事实有可信的新闻来源,但后来证明所引述的事实失实,原告就此提起名誉权诉讼的,如果原告无法证明被告发表评论时应该发现报道失实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故意编造虚假事实或依据明显虚假的事实进行评论或者诽谤他人,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3)八、问: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应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权?答: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使他人名誉受到侵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理论依据

1.“公正评论”的条件为:一、评论的事项必须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二、有可靠的事实来源(包括报章的报道);三、立场应当公正(但不一定客观);四、没有恶意。在以上范围内,即使是片面的、偏激的、甚至具有诽谤性的评论,也不应追究法律上的责任。

资料来源:魏永征《中国大陆新闻侵权法与台港诽谤法之比较》,台中刊《新闻大学》[上海]1999年冬季号

2.在很多时候,评论所依据的事实并不一定和评论在同一篇文章中表达出来,只要这件事是公开刊登在刊物、报纸上或电视上的,评论者就可以发表评论,这个事实也许以后被证明是虚假的,但这并不影响评论的公正性,因为这件事情的真实与否并不能由评论者来控制和审查。

资料来源:窦丰昌《新闻评论怎样才算公正》,见2001年7月2日《法制日报》

典型案例

1.原徐州市文化局长吴敢诉作家袁成兰侵害名誉权案:第九届戏剧梅花奖评奖活动中发生了违规舞弊行为,有关负责人受到了处分。江苏浙江一些报刊发表批评文章披露,正是吴敢在这次评奖活动中向评委请客送礼,促成舞弊的发生。徐州市文化局下属文化艺术研究所编剧袁成兰依据上述文章的内容,发表了《梅花奖舞弊随想》一文,批评吴敢“弄到数十万巨款,完成因公行贿行为”,“为徐州买来‘荣誉’”。吴敢到徐州市某区法院对袁成兰提起侵权诉讼,经徐州两级法院审理,均判侵权成立。袁再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诉,江苏高院经审查,裁定中止本案终审判决的执行,并予以提审,认为该文依据报刊材料对吴敢进行评论,虽然言辞犀利,个别提法欠准确,但文章针对吴敢在评奖活动中请客送礼、拉关系等不正之风进行抨击,其基本内容属实,出发点是积极的、善意的,故尚不构成侵权。判决撤消徐州中院和某区法院的两审判决,驳回吴敢的诉讼请求。

资料来源: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4)云民初字第127号;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5)徐民终字第46号;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6)苏民再字第1号

2.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诉吴祖光名誉侵权案:吴祖光针对国贸中心所属惠康超级市场工作人员对两女青年非法搜查一事撰写评论,发表于《中国工商时报》。评论中有“恬不知耻”、“居然说出这样混账话”、“流露出扎根深远的洋奴意识”等语,国贸中心诉称此文捏造事实并使用侮辱性语言,侵害其名誉权。法院认为,吴祖光文章是对国贸中心不尊重顾客的行为所进行的批评,属正当舆论监督范畴,不构成侵权,判决驳回国贸中心的诉讼请求。

资料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1992)朝民字第3178号判决书

课题组观点

新闻作品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性的,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一类是评论性的,告诉读者某人对某件事的看法。事实是客观的,评论则是主观的。因此,对于前者,判断它是否侵权的标准是“是否属实”;而对于后者,判断它是否侵权的标准则是“是否公正”。

在国际诽谤法中,“公正评论”是新闻媒介面对诽谤指控的三大抗辩理由之一。我国相关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公正评论”的原则。不过,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公正评论免责”的原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考虑到了“公正评论”的因素。广州华侨房屋开发公司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名誉侵权案,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还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类似案件判决迥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应当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把这一重要原则确定下来,并对“公正评论”的条件做出具体规定,作为日后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依据。

国外的媒体法和诽谤法一般都对“公正评论”设定四个条件限制:一、评论的事项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二、有可靠的事实来源;三、立场基本公正;四、没有恶意。“社会公共利益”的范围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丹宁大法官在分析一个案例时曾说:“公共利益的范围不宜限制得太窄。当一件事情足够大得影响到别人,而这些人又理所当然地或者对此感兴趣或者对此关注的时候,这件事情就应当被认为是事关公共利益。任何人对此都可以发表评论。”据此,我们认为,“公开传播的新闻事实”既然已经进入了公众视野,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就应当被认为“事关社会公共利益”。当然,社会公共利益的范围决不仅限于此,我们这样表述,无非是想明确一点:“针对公开传播的新闻事实发表评论”应当被认定为“评论的事项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如果此类评论同时符合“公正评论”的其他条件,就不应被认定侵权。“针对公开传播的新闻事实发表评论”是当今评论的主流,因此明确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

何谓“可靠的事实来源”,界定起来也有一定困难。因此,我们还提出本条第二款的另一种表述方式:“评论作品引用的事实有可信的新闻来源,且评论时无法发现(或难以发现)相反报道或其他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指对方无法证明当时网上能检索到此类报道,或通过其他形式能够知道此类内容),即使后来证明所引述的事实失实,也不构成名誉侵权。”这种情形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在司法实践中的处理也不尽一致,将其单独提出来加以明确,远胜于给“可靠的事实来源”下一个似是而非的定义。

建议稿条文十、[转载者的责任]

问: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因转载作品侵害他人名誉权时,如何承担侵权责任?

答: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的作品由于内容失实侵害他人名誉权时,主要承担及时更正和道歉的法律责任,人民法院可根据扩大损害后果的程度适当确定赔偿责任。

但转载者对转载作品造成的以下侵权行为应当承担责任:

1.与原被转载作品不一致的内容发生的侵权后果;

2.转载的作品由于侮辱性言论损害他人名誉。

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三、问: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答: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当事人以转载者侵害其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加强报刊摘转稿件管理的通知》(2000)一、报刊摘转稿件必须牢牢把握政治舆论导向,严格遵守新闻出版管理法规和党的宣传纪律,对所摘转的内容要把好政治关。不得摘转有悖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稿件。刊载涉及国家重大政策、民族宗教、外交、保密等内容,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必要时要征询有关部门的意见。

四、报刊摘转新闻报道或纪实作品等稿件应坚持真实性原则,对其摘转内容的真实性负有审核责任。摘转正式出版物的稿件也应核实真伪。

稿件失实一经发现,应及时公开更正,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影响。

五、不得摘转内部资料或非法出版物上的稿件。各报刊社凡摘转稿件,发稿前一律要与原发稿单位取得联系,认真核实,以杜绝非法出版物的传播。

六、任何报刊不得任意摘转国际互联网上未经核实的新闻和信息。

七、报刊社要严格实行编辑责任制度、总编(主编)终审制度。报刊社总编(主编)对所摘转的稿件负有政治责任,对其报刊摘转的重大失实或虚假稿件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并应得到相应的处分。

3.新闻出版署《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1999)四、报纸、期刊因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而发表的更正或答辩,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一)凡公开更正的,应自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发现之日起,在其最近出版的一期报纸、期刊的同等版位上发表;(二)凡按当事人要求进行更正或发表答辩的,应自当事人提出要求之日起,在其最近出版的一期报纸、期刊的同等版位上予以发表。

五、报纸、期刊转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其更正和答辩,按照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办理。

理论观点

1.按照英美法的规则,如果某人传播了某种诽谤言词给第三人以后,该第三人又将该言词重复传播给他人,一旦言词内容因重复传播会损害原告名誉,则该第三人也应对重复传播负责。如果再传播是最初传播的自然的或可能的后果,或者是在普通过程中所自然产生的,再传播者不应该负责。例如诽谤文章在某报刊发表后,被其他报纸所转载或者该出版物被商贩所销售等,这些转载和销售行为可能是最初传播的自然的后果,自然不应该使再传播者承担责任。

资料来源: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

2.第三人重复传播不利于他人名誉权的虚伪事实,也可能构成对他人的名誉权之侵害。但是,如果第三人有合理的抗辩事由或者有合理的理由认为其所重复传播的事实是真实的(例如引用权威性文件、正规的新闻报道等),或者重复传播人主观方面没有过错,则不认为第三人的重复传播行为本身构成对他名誉权的侵害。美国《侵权行为法》中对于重复传播规定的免责事由有:(1)第三人有重复的免责特权;(2)第三人的重复是得到原侵权人授权或者授意的;(3)第三人的重复是可以合理预料的。

资料来源: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典型案例

1.北京中意和美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诉成都商报社、羊城晚报社、新民晚报社、京华时报社侵害名誉权案:2002年12月6日,《成都商报》发表了题为《谁家飞机赖在成都》的新闻报道,文章称:“记者迅速赶往双流机场,在停机坪北面看到了这架‘老赖’飞机”,“双流机场有关负责人笑称,这可是全国民航最大的‘老赖’”,“尽管双流机场没有透露TU-154欠费的具体金额,但业内人士预测,最保守的估计,费用肯定已接近100万元!”等,12月17日《成都商报》电子报也原文登载。

《羊城晚报》、《新民晚报》、《京华时报》等报纸都先后转载了此文。这些文章与第一被告所发文章大致相同,有删节或重新编辑,在内容中均提到飞机是原告下属家和家美家居商城所有,并仍以“赖在成都机场”、“欠费百万元”做出陈述,但文章标题各异,甚至将原文中尚不肯定的事实作了肯定的表述。

原告认为,《成都商报》的报道,在未了解事件真相的情况下就发表新闻报道,内容严重失实,还使用“老赖”等词侮辱原告,给原告的商业声誉造成极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各转载媒体在摘编、转载中以醒目标题将未确定的情节作了定论,损害原告名誉的主观恶意十分明显。众被告所发表的文章在全国及全世界范围内造成重大影响。原告的诉讼请求包括:四被告停止侵权,在各自媒体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上公开致歉。要求四被告赔偿原告名誉损失100万元。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于2003年2月25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几家被告均在承认文章失实的前提下,与原告达成和解方案。

资料来源:人民网《“老赖飞机”名誉纠纷案和解》,ht tp://.cn/GB/paper1787/

2.唐季礼诉青年时报社、芮艳红、成都商报社、江南时报社、北京新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搜狐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侵犯名誉权案:2004年2月3日,青年时报社记者芮艳红在青年时报社主办的《青年时报》第27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怀着孩子为情跳楼成终身残疾唐季礼前女友惊报内幕》的新闻报道,对唐季礼的个人生活情况进行报道。成都商报社等多家媒体陆续转载,唐季礼遂向法院提起侵害名誉权诉讼。法院审理后认为:就侵犯名誉权之侵权行为的成立要件而言,转载作品和首次刊登的作品并无不同,只要其报道严重失实并导致被报道对象名誉受损,即可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但首刊媒体和转载媒体所承担的民事责任应有所区别,首刊媒体除应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非物质形式的侵权民事责任外,还应当承担损害赔偿之民事责任。因此,判令各被告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由首刊的青年时报社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原被告各方对此判决均服判,无人上诉。

资料来源: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4)沪一中民一(民)初字第13号

课题组观点

转载是目前中国新闻媒体比较普遍的一种合法行为。从现实情况看,转载者确实难以对原文中的事实一一进行审查核实。而且,目前国内门户网站没有信息采集权,只能从传统媒体转载信息,让其履行完全的审查核实义务是不现实的,让其承担与原载媒体相同的责任也是不公平的。但是,转载的作品一旦发生侵权,因为转载而扩大了侵权后果也是一个客观事实。

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已经确立了转载者需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完全免除转载者的法律责任是不可能的。虽然该司法解释并没有规定转载者应当承担与原载媒体相同的责任,但实践中法院往往判决让转载者承担与原载媒体相同甚至更重的责任。本课题组提出此条建议,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转载者的责任,是对此前司法解释的进一步补充。而上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无疑提供了司法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在审查转载者的责任时,应当将侵害名誉权的两种形式分开:因事实失实造成的侵权行为,转载者承担较轻责任;因言词不当侮辱他人,或因添油加醋,发表了与原作不一致的内容而造成的侵权行为,转载者应当履行与原载媒体相同的义务,因而应当承担与原载媒体相同的责任。这也是对不负责任的新闻炒作行为的一种遏制。

本课题组有成员对该项建议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从过错原则出发,大家认同转载者与被转载媒体相比其主观过错较轻,因而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转载行为扩大了信息的渠道和受众范围,一旦发生侵权,必然扩大侵权后果,因而不让转载者承担一定侵权责任也是不合理的。通过细化转载者的责任,课题组内基本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待续。建议稿条文已刊于本刊今年第1期,建议稿的依据部分陆续刊于第2~6期。专题课题组成员为徐迅、黄晓、王松苗、浦志强、富敏荣;顾问:魏永征)

上一篇:当电视遭遇灾难…… 下一篇:普利策新闻奖的“新”与“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