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企业总部的区位特征研究

时间:2022-10-30 01:49:15

本土企业总部的区位特征研究

【摘要】本文以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本土企业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从集聚地区看,一线、二线城市成为本土企业总部的主要的集聚地;从企业性质看,国企总部和民企总部的集聚在地域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国企偏好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民企更倾向于集聚在国内的二线城市。

【关键词】总部集聚;区位;国企;民企

一、引文

近年来,得益于因交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导致的交易成本的迅速降低加速了这一分离的过程,进而出现了跨国企业总部集聚的现象:著名跨国公司纷纷将处在价值链高端、聚合人类高端智能的总部(包括研发中心、管理中心、信息中心、运营中心、指挥中心、人才中心等)和处在价值链中低端的生产基地、销售服务基地、物流配送基地等在空间上相分离,将处在价值链高端的部分集聚在商业气氛浓厚的核心城市。不仅如此,本土的一些大企业也纷纷从自己的诞生之地出走,将总部迁往北京、东部沿海城市:“东方希望”、“春兰”、“雅戈尔”、“杉杉”等将总部迁往上海,“乐百氏”,“健力宝”将总部迁往广州,“二汽”将总部从十堰搬到了武汉,湖南长沙的“远大”将总部移至北京。那么本土企业的总部是否在我国某些城市也出现了集聚的经济形态,如果出现了,本土企业总部的集聚会呈现什么样的特征,这正是本文所需研究的内容。

二、文献回顾

关于跨国公司总部的研究,国内学者对跨国公司总部的选址因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王悦(2003)分析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含义及类型,并对跨国公司选择总部或地区总部所在地区环境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薛求知和孙蛟(2006)提出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选址的8个影响因子,分别是:政府激励、成本控制、商业环境、地区联系、城市发展、协同效应、人力资源、IT及通讯实施;贺灿飞(2007)同样对公司总部区位变迁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性讨论。他认为跨国公司总部区位选择是公司与区位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区位能否吸引公司总部,取决于公司与区位的相互作用和区位竞争优势,其中区位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区域市场规模和潜力、市场通达性、管理和信息处理人才等高级资源供给、专业化服务业与产业集群、区域外部机遇、政府政策与态度等方面;徐康宁和陈健(2008)研究了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区位选择,并用2006年跨国公司在中国各省的区位分布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生产制造、研究开发和营运管理部门在区位选择上的特征。近年来也有学者注意到了跨国公司总部在中国集聚这一现象。。仲崇高(2011)注意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呈现出了地区集聚(96%集中于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和国别集聚(73.9%集中于美日等6个国家)两大特征。

三、本土企业在华总部集聚的现状分析

1.从集聚地区看,一线、二线城市成为主要的集聚地

本文以中国企业500强企业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为调查对象,从中剔除出去重复的企业45家,此次调查样本共计955家本土企业。从城市的角度看,除去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这945家中国企业的总部分布于大陆地区的160个不同的城市,这160个城市中,包括首都北京,直辖市上海、重庆、天津,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省会石家庄、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海口、成都、贵阳、昆明、西安、西宁、南宁、呼和浩特、银川、乌鲁木齐及125个地级市和县级市。数据表明,这些企业的总部并非均匀的分布在这160个城市中,而是呈相对集聚的形态,即一些城市存在着总部“扎堆”的现象,而在另一些城市只有零星的总部分布。总部数量排在前二十名的城市有北京(89家)、上海(72家)、杭州(72家)、深圳(41家)、苏州(29家)、无锡(27家)、南京(25家)、绍兴(23)家、武汉(20家)、广州(19家)、宁波(19家)、南通(19家)。重庆(17家)、温州(15家)、天津(14家)、成都(14家),长沙(13家)、常州(13家)、厦门(12家)、东营(12家),可见企业偏好聚集于我国的某些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对三、四线城市很少涉足,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前线城市具备更明显的集聚因素,如完善的基础设施,浓厚的商业氛围,广阔的市场等等;从地区的角度看,呈集聚形态的城市大多位于我国的传统三大经济圈内:环渤海经济圈(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长三角经济圈(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及珠三角经济圈(广州、深圳等),位于大西南经济圈的成都、重庆等城市近几年总部集聚的趋势也越发明显,可见总部集聚的程度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经济水平发展越高的地区往往是企业总部的集聚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往往是总部集聚趋势越发明显的地区,二者的具体关系会在下一章具体研究。

2.从企业性质看,国企总部和民企总部的集聚在地域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国有企业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国家所有的企业,在我国,国资委代表国家监督的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所有的地方国有企业是国有企业的两大成分,然而在我国进行国有体制进行改革后,许多原先是国有独资的企业所有者越来越多,股本结构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按照惯例,将国有独资的,中央或地方政府控股的,及另一国有企业控股的企业都归为国企的范畴。民营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除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从企业的经营权和控制权的角度看,含有国资成分或外资成分、但不具企业经营权和控制权的企业可称之为“民营企业”。本节对955家企业按照企业所有权性质进行了分类,共358家国营或国有控股企业(简称:国企),分布于大陆地区94个城市及香港,新加坡;共597家民营企业(简称:民企),分布于大陆地区116个城市及香港地区。通过调查发现,尽管国企和民企的总部在大陆的一些城市都呈现出明显的集聚形态:国企总部数量排在前十名的城市分别是(见图4.7):北京(73家)、上海(41家)、深圳(19家)、南京(10家)、武汉(10家)、广州(9家)、长沙(9家)、杭州(7家)、重庆(7家)、厦门(7家);民企总部数量排在前十名的城市分别是(见图4.8):杭州(65家)、上海(31家)、苏州(28家)、无锡(25家)、绍兴(23家)、深圳(22家)、宁波(19家)、南通(19家)、北京(16家)、南京(15家)。

上一篇:湖北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下一篇:成品油进口关税下调福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