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30 12:11:42

【摘要】一、计算机教学中适合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原则是: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学生所学专业及未来的岗位需求,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难易适度任务;设计要涵盖学习的知识要点、科学合理;任务设计要新颖灵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具体任务实施可分为设计、讨论、实施、归纳、评价五个关节。

【关键词】 任务驱动;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法;原则;实施方略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一些西方国家(如德国)开展得较早,主要原因一是这些国家的学生数量少、教学资源充足,能够满足实施该教学法的各项条件;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先进、开放、灵活;三是非应试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目标促使国外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开拓和创新等多种能力。

目前我国部分中小学、职业类院校的教师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但还没能在国内广泛开展和推广,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还是应试教育,中小学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学科成绩和升学率,这种教育体制严重束缚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更注重教学改革,黑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先后派出了专业教师去德国学习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期望借鉴德国的先进教改经验,结合本校的学科特点实施开展。但由于扩招带来的学生数量多、教学资源短缺、以及教师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教学理念等多方面原因,真正开展起来的学校为数不多。

2008年,针对学校提出的(技能+特长)×态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08级医学检验专业作为试点进行了教改尝试,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下面将这次教改的经验及具体实施过程介绍给大家,抛砖引玉,以供参考。

一、计算机教学中适合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是将教学内容按章节编排,以讲练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然后通过课后作业来巩固这些知识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好处是知识系统化,学生应试能力强。但弊端是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老师教给的知识,根本没有自己足够的思考时间,更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维完全受老师的限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僵化的思维模式,缺乏创新能力。在教改中,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之中,将要传授的知识融入并设计到一个一个的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知识,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学能力,挖掘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设计的原则

任务设计是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质量直接决定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效果。任务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完成的,在设计过程中要求从所教授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把握如下原则:

1、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学生所学专业及未来的岗位需求

任务的内容最好能够贴近实际应用、现实工作和生活。如在学习Word图文混排时,设计的任务是要求学生设计制作一份健康简报,这不仅和学生所学的医学专业有关,同时学生能够通过网络了解与健康有关的生活常识,还学习了Word排版技巧,可谓一举三得。

2、设计的任务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如在学习Excel统计计算功能时,设计了一个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表、要求学生首先建立这样一个表格,然后根据输入的数据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平均分、总评,再按照平均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选出成绩高的前5名同学。这个任务帮助学生学会了利用电子表格来管理班级成绩的方法。

3、任务设计涵盖要学习的知识要点、科学合理

设计任务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完成任务,而是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因此,任务中要涉及、涵盖知识要点,要通过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完成交给的任务。而且任务的设计要科学合理,不能掺杂违背客观事实的成分。

4、任务设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探索欲望。在设计任务时应尽可能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联系,提出的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能给学生以更多的发挥探索空间。因此,不能提出一些枯燥乏味的任务,迫使学生去完成。

5、任务设计要新颖灵活,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PowerPoint时,设计一个制作圣诞节贺卡的任务,学生通过制作贺卡,不仅学会了在PPT中插入和处理图片、制作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效果,同时还为同学送上了一份很精美的礼物!为了让这份礼物能得到同学喜欢,制作者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竭尽全力完成任务,这对挖掘学生的潜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的过程经历多个环节,从中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是在教授Excel2003时实施任务驱动的整个过程。

1、设计任务,这是实施任务驱动的关键环节

首先,将本章设计一个大任务“学生期末成绩统计分析”,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个小任务涵盖该章如下几个知识点:(1)Excel中数据的输入格式和输入技巧;(2)编辑与格式化工作表;(3)公式与函数的使用;(4)数据统计与分析;(5)图表制作这样就把这5个知识点隐含设计在5个小任务中,每一次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当完成所有的小任务后就相当于完成了一个大的任务。

2、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后与教师共同讨论分析任务,这是任务能否正确完成的前提

设计的任务中往往包含新旧知识的运用,因此学生在明确并接受任务后首先要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会自己提出问题,这也是他们尚未学习的知识,此时老师再将用到的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例如在学生成绩表中要求计算出每个学生的各科总分、平均分和评优结果,用到的新知识是Excel的公式与函数,并不急于讲解,而是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每个学生都充分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是以前已学过的,让他们自己给出解决方案;对于没有学习过的任务中的新知识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解决方案。

3、在教师的指点下实施完成任务,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

实际上,在每次布置完任务后,学生课后应该完成一部分了,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经过老师的指点及小组间的讨论即可解决。通过讨论,还可以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更多途径和方法,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每当一个任务完成时,学生都会有足够的成就感。

(下转第145页)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专业兴趣 下一篇:引导学生主动学英语的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