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29 11:19:53

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研究

摘要:教师到企业实践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教师到企业实践在具体运作上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教师下企业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企业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教育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更为严格的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而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则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职教师通过挂职、兼职、短期培训等形式,到企业进行一线实践锻炼。通过锻炼,可以使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在各方面有所突破。

一、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意义

1、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理念的转换

高职院校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大多毕业于普通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知识型人才,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由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的教师进入高职院校任教后,会受到本科院校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活动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的内涵,逐渐转变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意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执教能力 。

2、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

高职院校在师资结构上,存在着“从校到校”教师所占比例过大的问题,这些教师学历较高,理论知识非常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由于他们对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实际操作没有切身体验,在讲授时难免会照本宣科,课堂讲授缺乏生动性 ,单调乏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到企业锻炼,可以切身地体验实际操作的过程,有利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

3、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开展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校企合作可 以使学校和企业达成双赢。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可以密切校企联系,增强校企感情 。教师在企业锻炼期间,可以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 ,从而明确教学过程中的人才培养目标 ,进而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方面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下企业锻炼也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现状

l、教师和企业双方都缺乏积极性。对学校来说,专业教师本来就比较缺乏,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搞科研。平时抽不出教师到企业实践,只能利用寒暑假,这不可避免地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让有些教师感到心力交瘁。还有待遇问题,去了企业没了待遇怎么办?这是教师们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企业接纳教师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制度来规范企业行为,企业可接收也可不接收,接收是“卖面子”。不接收也不“违规”;另一方面,企业是讲究效率、追求成本核算的,接收教师实践一两次是可以的,但长此以往,企业就不得不考虑经济效益的问题。另外,教师毕竟不是专业熟练工人,对于参加有些岗位的实践,比如有一定危险的岗位,企业还有一些顾虑。

2、有的教师“走过场”。有些专业不好找接收单位。比如财务岗位涉及公司机密,很多企业不欢迎教师来实习。即使有熟人介绍,也只能接触一些表面的东西,很难学到财务方面的实际技能。还有一些基础学科,如数学、语文、体育等专业教师。很难找到对口实践单位。另外。有些教师自身没有认识到下企业锻炼的重要性,加上监控和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往往使得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流于形式.最终达不到目的又“劳民伤财”。

3、不同的教师需求差异巨大。新进教师和在岗多年的教师、基础课的教师和专业课的教师、有实践经历的教师和无实践经历的教师在实践内容、实践能力和实践目标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现在学校一般搞“一刀切”,造成有的教师“吃不消”,有的教师“吃不饱”。

4、教师和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教师希望在企业学到新技术和掌握实际技能,而企业希望教师带来新知识,两者都想各取所需,造成目标上的差异。还有时间上的冲突,教师一般只能选寒暑假下企业,而有些企业寒暑假是最闲的时候,企业自己的员工都喝凉茶,教师这时候去能学到什么技能?

三、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对策

1、学校健全制度,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学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状况,而师资队伍的培养不在于学历的提升,关键在于执教能力的提高。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养的重中之重则在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下企业锻炼是提高师资队伍实践操作能力的捷径。各高职院校都应积极健全制度,广开门路,确保教师下企业锻炼的长期性和有效性。首先,要健全教师下企业锻炼期间的津贴发放制度。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下企业津贴即使不能高于在校任课时的津贴,也至少应持平,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其次,各院校应合理安排课时,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静下心来参加实践锻炼,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各高职院校还应健全一些动力机制,如将下企业锻炼与职称评定、双师认定、绩效考核、评优推优挂钩等,变教师的被动参与为主动请缨,调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2 、教师爱岗敬业,提高自身执教水平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一定要了解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对专任教师的执业要求。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专任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任教师一方面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在这两方面能力中,前者大部分的专业教师都已具备,而后者一些专业教师尤其是没有经过生产实践锻炼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还很欠缺。高职院校教师一定要认识到,专业操作技能的匮乏无论对自己个人的发展还是对学校的长远发展都将是一大障碍。只有静下心来磨砺自己,锻炼自己,不断地提升和完善 自己,才能在高职教育领域中有所建树。

3、企业积极响应,构建共赢平台

企业是追逐利益的实体,一切活动均以经济效益为前提,这本无可厚非,但作为市场经济调控下的现代企业更应该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众形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众形象能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为教师提供锻炼机会是企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很好的形式。通过企业教师在企业中锻炼学习,企业可以向教师展示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构建良好的企业形象。教师回到学校后,对企业进行宣传,会有优秀毕业生慕名而来,推动企业壮大与发展。不难看出,企业、教师和学校是三方共赢的。

参考文献

[1]王婷扁职教师到企业锻炼的重要性和实践体会[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4):167.

[2]张学兵,陈玉兰.“政、企、校”共同破解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面临的问题[J].职教论坛,2011(12):9-l1.

[3]殷建国.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对我院校企合作的促进作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77.79.

[4]刘中良,姜自红.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锻炼的实践与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4-15.

上一篇:生物制药企业设备的优化管理措施探讨 下一篇:马克思哲学视阈中“物化能力”与“人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