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的Jigsaw型微课探索

时间:2022-10-29 02:43:36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Jigsaw型微课探索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向来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针对当前阅读题材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延伸性,教师应当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征和实际需求为立足点,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合理变换教学方法,探索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龙生九子不成龙,故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能吃“大锅饭”。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结合Jigsaw和微课程理论,发挥学生的团体合作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阅读课堂的学习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成从阅读向“悦”读的质变。

一、Jigsaw和微课的概念和内涵

Jigsaw教学源于国外的一种拼图游戏,意即把不同的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则重新组合在一起。Jigsaw教学原理是指教师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把班级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如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思维能力等)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同时每组指定一名负责人负责好整个小组的活动,教师布置任务,而学生则在小组当中进行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最后由负责人或每组负责发言的同学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最后在班级进行交流,以期得到共同进步的一种教学方法。

微课(Microlecture)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在笔者看来,微课实际上是对阅读材料的细化处理,由点及面,汇面成篇。这和Jigsaw阅读策略不谋而合。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微课原则把阅读材料分解成若干部分(依照各组成员数而定),小组成员先独立阅读片段材料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推理分析,辅以小组讨论,最后进行信息整合,复原原有的篇章。其根本目的是有意识地制造信息差(Information Gap),通过个人的内化理解和小组合作来填补这些信息差,加深对语篇的理解,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Jigsaw型微课的课堂实践

下面以译林版牛津教材模块6第4单元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为例,谈谈笔者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阅读前的准备

1.自主互助小组的组建

互助小组的设定力求做到合理。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我常按照就近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如同桌或前后相邻的4位同学,这种分组适合于课堂教学的小组讨论;还有异质分组,即把学生按照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平均安排,这种分组有利于组内合作,同时也保证了各小组间的平衡,为活动的公平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让学生推荐或老师指定一位善于协调并有责任心的同学为各小组的负责人,负责好组内的各项具体的活动,争取全体组员共同进步。总之,在分组的时候,要留意学生自己本身的特质,考虑学生自身的一些微细节,注意各学生的当前层次以及预计达到的层次,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2.文章预设情境的精选

合适的阅读材料是阅读课开展的先决条件。对阅读材料的准备工作是决定课堂质量的先决条件。有的阅读材料并不适合运用Jigsaw阅读策略,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微课的一些原理,把原先并不适合的材料进行细分和重组整合,使之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便于课程的顺利实施。在阅读教学中,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互助小组,把原本较为枯燥单调的联合国亲善大使的材料分解成若干微片段,要求学生熟知自己部分的内容并通过适当的猜测去正确判断相近的一些内容,同时做好此类材料的收集整理,为小组活动打下基础。如要求学生了解担任亲善大使的条件,职责及自己了解的相关亲善大使的一些资料。这些准备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成员,并要求学生围绕自己整理的材料设置一些鲜活的阅读问题,便于自身带入,为阅读进行打下基础。

(二)阅读中的策略指引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实现训练阅读技能和吸取新知识的双重目的”(贾冠杰,1996)。《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技能的要求也是十分明确的,包括略读、寻读、理解文章大意、推理判断等14种基本技能。因此,我们必须在阅读策略指引的基础上,把阅读课的整体教学目标和当前授课的教学目标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在整体和细节上都能得到很好的指引。jigsaw阅读和微课的主旨是让学生能在类似合作游戏的微活动中,能够体验到个人成长和收获的乐趣,这是阅读课的精髓所在。让小组成员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汇总讨论并商定汇报内容。在此过程中,通过解决各自预设的问题来提出新问题――制造信息差――填补信息差――还原阅读材料――语言输出(呈现)。如有学生提出“What’s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between Angelia Julie and Yao Cheng? 通过辨析讨论两人的异同点,能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把握和理解,而学生善意的认为“They both have a big mouth”则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在小组呈现前让学生大声朗读阅读材料,让他们在地道的材料中去咂摸语言本身的味道,实现阅读课的本质――读。

(三)阅读后的反馈延伸

课堂的评价反馈是促进课堂深化的催化剂。对学生的评价反馈要及时到位,要中肯并带有一定的鼓励激发性,能够促使学生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高原区。对于那些基础稍显薄弱的同学,只要他们能够完成一定的任务或者仅仅完成某个细节部分,那也是值得表扬肯定的。Jigsaw阅读的中心在于学生呈现自己的“拼图”作品---小组合作的作品呈现。呈现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情感,有自主性的在读,读的是小组自主加工合作的成品,这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更何况还有学生的重建创新穿插其中呢?小组成员的单一的“点”在策略的串联下,变成了“面”,再汇总成要表达的“篇”,这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升华。通过真正的读,实现阅读的本质。

对学生的呈现作出反馈评价。可以结合老师评价和各小组之间的互评。老师此时不要吝惜赞美之词,肯定和赞美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便于下次活动的开展。学生展示过后要通过一些课堂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在本课的处理上,我通过设置微问题“Suppose you were a goodwill ambassador to Vietnam, what would you do? And what will you do to solve the conflicts between some countries?”然后让各小组成立微型联合国,讨论相应问题并解决微问题。通过问题的拓展,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深化,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

三、Jigsaw型微课的实效

(一) 细微之处现关怀

相对于集中型的课题,Jigsaw微课的目标没有那么广,便于一些基础稍显薄弱的学生下手,不至于畏难而不前。再次,微课的目标细化较多,便于学生的自由选择。学生可以在小组活动中挑选自己比较感兴趣或自我感觉更适合自己的那部分。总之,微课在阅读教学中能照顾部分较为敏感学生的感受,能让他们更快的融入到小组中。

(二)集思广益现实效

Jigsaw阅读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细化目标,经过小组成员的有效合作,达成共赢的局面。众人拾柴火焰高。集思广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通过Jigsaw型微课,可以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通过与他人的密切合作,结合微课的趣味性,把看似枯燥的阅读课变得生气盎然,能够更深入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自在。

(三)锦上添花促发展

微课和Jigsaw的初始目的是为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他们注重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互动为动力,以小组活动呈现为基本模型,在活动中,学生各司其职,以集体利益为重,能够较好地改善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交际技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能从根本上避免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Jigsaw型微课堂能够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自己获取、处理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合作学习也能够锻炼学生的与人交往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Jigsaw型微课是对当前高中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性尝试。此种教学法不仅形式多样,有着较高的趣味性,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打造和谐向上的愉悦课堂。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再仅仅照本宣科,对阅读材料仅作简单的分析;或根本就不重视阅读教学,认为只要积累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阅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也不能忽视阅读材料的语言美,让学生失去对语言学习的兴趣。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得成为智慧型的引导者,教师必须得了解何时插入Jigsaw型微课教学材料,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从深度和体验中去感受语言的美。

参考文献:

[1] 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 刘海峰.合作学习实施的好途径----Jigsaw reading[J].新英语教育,2008(1)

[3] 孙丽.运用Jigsaw reading,打造高效“悦读”课堂[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3)

[4] 吴雪飞.咂摸语言的味道----沉浸式阅读例谈[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九届优秀论文专刊

,2013

上一篇:关于社区资产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下一篇:浅谈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