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

时间:2022-10-27 07:00:13

【摘要】[4]李俊峰,金涛.高职《商务英语》贯彻产学研结合的尝试――兼谈高职贯彻产学研结合的“多样化”[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 [5]纪淑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探索[J...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产学研合作中成果丰硕。但对于文科专业,如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实施及运行却困难重重。对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可行性模式进行了阐述,并在分析产学研合作中出现问题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对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可行性模式问题对策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2月,教育部连续三次召开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教育部部长周济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逐步踏上产学研合作之路,并取得了骄人成绩。然而,在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上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远不能与理工科专业相媲美。因此,如何开展并推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特别是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特色和需求,实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摆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职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广义而言,“产学研”中的“产”指企业,“学”指学校,“研”指研究机构。产学研结合即企业、学校、研究机构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在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相互协作配合,将科研、生产及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高职产学研合作中,“产”指企业,“学”指高职院校,“研”是指将所学职业技能应用于企业生产或操作实践中,学校与企业是产学合作的主体。高职教育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高职产学研合作的核心是产学结合,共同培养人才;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及就业竞争能力等综合素质。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几种可行性模式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92年,由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及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开启了在全国范围内的产学研合作。历经20年的发展,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发展蒸蒸日上,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各高校探索出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式,适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可行性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工学交替”合作模式在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学生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实训交替进行,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与岗位对接。这种合作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及需要,安排并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实习;边学习、边工作,学习工作交替循环,互补互助。校内教学主要以场景模拟训练为主;学生在企业以顶岗实习为主,教师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场地和设备,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工学交替”可从第二学期开始实施,周期可依据各学期所开设的专业课程灵活制定。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分为:文秘、外贸单证员、英文导游、酒店前台、英语助教等,从第二学期起,针对这些岗位群每学期都会开设包括“课证融合”在内的各类专业课程。例如,我们在第三学期针对外贸单证员设有《单证缮制》课程,学生在校前14周可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模拟训练;第15周可以组织学生到海关、港口、保险公司、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运输公司、商检局等单位参观学习,使学生对在今后工作中有业务往来的各单位的工作流程有个初步认识和了解;第16~18周可以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实际操作。以此类推,组织学生完成其他学期的“工学交替”。“工学交替”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突出优势在于:(1)学生通过各学期的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学用结合,与未来岗位零距离接触,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逐步化解课堂上的疑问与难题,学中做,做中学,使教学效果最佳化;(2)在校3年,学生有机会在各种岗位群上实践学习,经过一番“岗位轮换”,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工作定位,完成短期职业规划,为走出校园、踏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2.“2+1”合作模式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分段培养的教育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第三年在企业实践。“2+1”校企合作模式意味着,学校要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及企业需要来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按照这个计划,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按照行业标准及企业要求来讲授各种规定课程,训练相关专业技能。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也为增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创造了便利条件。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岗位多样化,这就要求学生在前两年的校内学习过程中,适时进行自我分析与职业定位,在第三年可实行分流式、多渠道顶岗实习。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外贸公司、酒店、展会、英语培训中心、旅行社等单位去实习。各高职院校可根据办学特点及实际情况,将“2+1”模式改为“2.5+0.5”模式,延长校内学习时间,使学生在半年内完成集中实习实训。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及工作流程,企业则可以实地考察潜在的招聘对象,实现双赢互利。3.“订单式”培养模式这是用人单位和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商务英语专业在前四个学期应将重点和核心放在英语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英语学习、商务知识及商务技能的综合训练,掌握基本的商务英语沟通技能,培养相应的业务能力。在第五学期,除按原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外,可以增加与企业相关岗位密切联系的旨在培养学生特定技能的课程,请行业专家或能手来学校授课或开设讲座,并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认知实习等。最后一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完成学校规定的毕业实习报告,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实习经验,还能理性地认识企业及相关行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许多优势。这种模式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培养针对性较强的实用型人才;在“订单式”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学习目标比较明确,大大缩短了对企业的适应期;彰显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各司其职、各显其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这种合作模式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基于“订单式”模式,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内容。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的“产学研”还处于“学校爱企业,企业不爱学校”的阶段,校企深度合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突显出以下几大问题:1.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在我国没有一个长效机制来鼓励企业深入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仅是校企双方的合作,也是经济、科技、生产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合作,一旦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便很难全面推动。近年来,多部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在我国陆续出台,如《职业教育法》《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但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特别是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刚性要求和正向激励。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给予的支持与推动远远不够,校企合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2.合作双方缺少互利基础。高职院校希望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希望企业立足长远、放宽条件、提供便利。目前,无论是“订单式”“工学交替式”还是“2+1模式”,高职院校都略显被动,除了能提供大量涉世未深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以解企业用工紧缺外,教师能给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专业咨询及培训,而多数教师长居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其知识体系及思维模式与社会相对脱节,导致对企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3.合作双方信息渠道不畅通。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涉及的主要是学校和企业,政府、学校、企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可谓凤毛麟角。高职院校对企业和市场了解不够,企业也很少主动联系学校,以求互惠互利、达成合作。各自的发展状况及实际需求才是双方关注的焦点,与对方的沟通较少,更谈不上纵深合作。在我国,专门的校企合作信息系统与平台还未建立,校企双方都无法实时地了解对方的发展动态与需求,优化各自资源、把握合作时机。4.教师积极性不高。我国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主要集中在教学和科研两大方面,尤其注重科研成果。校企合作的绩效长期以来一直未纳入教师的职称晋升和业务考核的指标体系。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途径为发表学术论文、出书立著,广大教师在授课之余,将精力主要投放在学术研究上,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对策2009年1月,在科教领导小组会上讲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认真研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利益、法律、情感等多方面的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激发和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推动校企合作的顺利实现。1.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市场行为的准绳:首先,必须通过法律规定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呼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强调企业的社会使命感,增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目前而言,最可行的办法是通过税收优惠和政策激励,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其次,制定和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明晰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为校企合作的长久深入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2.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我国行业众多,单靠政府部门统筹校企合作难度很大,行业牵头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是比较可行的做法。例如,美国成立了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负责协调全美院校的合作教育工作;德国设立了“产业合作委员会”,控制和监督企业和学校双方。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为: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权威信息,寻找合作伙伴,共享社会资源。3.高职院校要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学校应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产学研成效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在岗位评聘、职称评聘中,要突出校企合作能力及实绩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能动性及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校企合作。五、结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产学研结合逐渐成为各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及不同专业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措施,才能真正把产学研合作模式落到实处。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三个“对接”:即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与市场对接、技能与岗位对接。只有依靠行业和企业,高职院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相脱离的尴尬现状。

参考文献:

[1]李真.“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深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1.

[2]李开学.“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人民论坛,2010.

[3]翁伟斌.当前我国职教发展中的课题与问题――访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J].教育发展研究,2008.

[4]李俊峰,金涛.高职《商务英语》贯彻产学研结合的尝试――兼谈高职贯彻产学研结合的“多样化”[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

[5]纪淑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探索[J].职业时空,2007.

[6]熊文华.广西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

[7]颜楚华,王章华,邓青云.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思考[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11.

[8]杨伟,高菊生.高职文科专业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J].北职业,2011.

[9]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2010.基金项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10年度科研专项基金课题“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GY2010101。

上一篇:地质工科研究生弹塑性力学课程改革 下一篇:加强德育工作,实现医学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