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工网络、价值链集聚与长三角增长转型

时间:2022-10-27 03:20:01

区域分工网络、价值链集聚与长三角增长转型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与引资战略的成功实施有目共睹,长三角区域发展堪称这一模式下的典范。然而透视长三角增长模式,其内在局限给未来持续增长蒙上阴影。本文探讨长三角增长模式的成功和局限,以区域分工网络、价值链集聚分析为基础,剖析长三角增长的现实层面,探究长三角增长动力,寻求进一步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区域分工网络;价值链集聚;增长转型

中图分类号:F1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010-05

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和开放战略的推行,中国的工业化速度加快,城市发展迅猛。长三角是中国最重要的增长极,其成功经验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典型意义。目前,长三角区域快速增长的同时,增长模式是否可持续的话题引人注目。本文将以区域分工网络、价值链集聚和增长转型为主线,立足长三角现状,寻求长三角区域进一步提升的路径。

1.长三角增长模式:成功与局限

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扬州、泰州、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台州、舟山等16座城市,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区域,人口占全国6%,集中了全国制造总量的22%、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的30%、外资企业产出总量的31%,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在全国领先。

2006年长三角16城市生产总值为3952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18.9%。进出口总值超过6000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超过3500亿美元,进口总值超过2700亿美元,进出口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35.5%,上海、苏州、宁波占据进出口前三名。另外,2006年长三角实际利用外资突破3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1%,占全国比重达49.9%,撑起中国引资战略的“半边天”。

作为中国经济的火车头,长三角增长动力在于开放经济,外向型模式成为城市发展的共同特征。具体而言,长三角区域增长可分为:

1.1 以上海为代表的区域中心型增长

上海是长三角区域的中心,拥有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城市的发展前景,高层次人才密集,是长三角先进制造基地、跨国公司总部驻地和研发基地的首选城市,在长三角制造与服务业发展中拥有优越区位。一方面,以长三角和中国为目标地的跨国投资落户上海,促进制造与服务的提升,另一方面,作为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上海拥有广阔的腹地,周边城市在产业协同和空间拓展方面的支持,为其持续繁荣提供了可能,上海日益成为制造与服务的集聚与输出地。

1.2 以苏州为代表的引资型增长

苏州拥有紧邻上海的优越区位,文化积淀丰富,人才素质高,商务成本相对低廉,企业经营灵活。台湾IT 代工制造商以此为投资集聚地,以加工贸易为基础,促成了面向全球的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和出口的繁荣。同时,一些跨国制造企业以此为基地面向中国和全球市场, 推动了投资与产业成长,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提升,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1.3 以温州为代表的本土原生型增长

以温州为代表的浙江块状产业集群,大量中小企业集聚,分享资源与渠道,西服、皮鞋、电器、打火机等产品制造成本低廉,价格竞争优势显著,嵌入全球分工网络,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原生型增长特征。

1.4 以宁波、南通为代表的衍生型增长

长三角的宁波、南通等城市依托交通条件,在工业化衍生的制造业投资及新一轮引资方面区位优越,增长具有明显的后发特征。宁波凭借地位日渐凸显的北仑东方大港,重化工发展迅速,南通依托沿江、沿海区位,在苏通大桥、沪通铁路、洋口深水港等开启背景下,经济发展迅速,分别成为未来长三角发展的南北两翼中心。

另一方面,长三角城市增长动力呈现明显的复合性。南京是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次级区域中心地位、因区位和制造基础而吸引的跨国投资以及工业化进程衍生的重化工发展构成增长动力。无锡则是引资型、原生型和衍生型增长的复合,拥有类似苏州的投资区位、面向出口的纺织集群以及适应本土工业化需求的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长三角增长模式带来区域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身的不足日渐显现出来。

①增长路径依赖显著,增长动力具有边缘化、依附性特点

贸易和引资是长三角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增长动力存在明显的外资和外部市场依赖。上海是长三角中心和区域增长的龙头,缺乏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本土企业,在产业竞争中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和品牌全球拓展能力欠缺,原生的研发创新不足,增长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和边缘性。苏州的外资和外部市场依赖也非常突出,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九成由外资企业完成。

②原发技术创新缺失,组织演进不足,产业繁荣呈现表层性、脆弱性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动力,长三角受制于发展模式及企业自身素质,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而高校、研究机构因体制所累,研究成果产业化不充分,同时,生产专业化水平不高,R&D外包尚不具规模和影响。由于行业中存在体制性垄断、跨国资本占据竞争优势地位以及加工贸易集群的移植性,长三角增长中产业组织演进迟缓,全球竞争优势企业成长不顺,产业繁荣具有表层性、脆弱性。

③溢出与传递不足,增长的关联性不强、竞争性过度

对外资和外部市场的依赖使长三角城市增长溢出和传递效应不强。在产业发展方面,上海缺少本土领军企业,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不足;苏州依赖台资移植的IT制造集群,虽促进了本地产业发展,但对周边区域溢出有限,增长难以复制。长三角城市间增长的关联性不强,而在引资机会和土地等资源使用方面,竞争过度,利益冲突明显。

④分工协作不够,产业层次的一体化动力不足

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和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地位关键,其产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区域内分工协作的提升,区域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一体化进程除了需要革除行政壁垒、实现制度创新,还需要产业层次的深度融合。目前的区域增长模式之下,本土企业缺乏主导地位,对垒跨国资本、整合行业资源的能力不足,产业层次的一体化动力缺失。

⑤提升转型困难,存在增长方式“锁定”和“增长的陷阱”

长三角增长模式繁荣背后存在阴影,增长中潜伏危机。无论苏州的引资型增长还是温州的本土原生型增长,发展模式都存在某种锁定,超越原有方式存在一系列挑战。相比于外商投资和出口的巨大规模,苏州本土企业投资和出口力量单薄,短期内无从担当产业发展重任。温州等地企业集群的创新与转型也步履维艰,企业素质、研发能力、人力资源等方面制约明显。长三角制造“锁定”全球分工网络低端环节,利润空间有限,存在“增长的陷阱”。

针对长三角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分析区域分工网络与价值链集聚对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寻求区域增长转型的路径。

2.区域分工网络、价值链集聚与长三角增长转型

2.1 全球分工网络与区域分工网络

分工是贸易和增长的前提,分工构成了企业和产业组织发展的基础。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以及伴生的制度与组织革新为分工发展注入新的内涵。当代全球范围的分工不仅深入到企业内、产品内,而且与全球竞争及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分工方式日益多元化:外包、网络化、战略联盟等分工的形式与空间特征愈加丰富。全球分工在空间上呈现网络状,分工网络概念构成产业组织与区域增长的分析框架。

网络具有组织的和空间的特性。一方面,作为企业间形成的、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与合作关系,网络是企业和市场之外的新组织形式,比市场稳定,比等级组织灵活。另一方面,作为分工形式和特征在空间的映射,分工网络具有开放性、动态性、交互性和嵌入性。

全球分工网络指由全球分工方式与特征在空间的映射,描述分工主体之间全球分工关联的空间特征。而区域分工网络指特定区域分工方式与特征的空间映射,描述区域内分工主体之间分工关联的空间特征。区域分工网络呈现区域性和开放的特征,并与全球分工网络其余部分保持密切的关联,具有整体性、开放性、根植性与嵌入性。

由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全球分工网络正经历着结构重塑与空间重构。由于区域分工网络的根植性和创新动力,全球竞争越来越多地在区域之间展开。区域分工网络的形成与演进也呈现强烈的动态特征。分解的价值链寻求新的地域重新聚合,松脚型投资在合宜地点重组,构成了区域分工网络演进的外在动力。而本地企业成长、本土供应网络建构导致区域分工网络的提升,为区域发展注入了内在动力。不断拓展与完善的区域分工网络成为区域持续增长的基础。

长三角区域投资活跃、与全球市场互动密切,分工网络呈现开放、动态的特征,但分工网络的结构存在不均衡,关键节点由外资企业占据,本土企业在分工的方式、层次及演进中不具主导地位。由于依赖外资和外部市场,区域内分工主体之间的交互性不充分,分工网络的成长性和根植性不够。嵌入性方面,在全球分工网络中地位边缘、具有依附特征。

以汽车产业为例,长三角汽车业分工网络带有明显的外资主导色彩。以市场换技术为思路,上汽、南汽等大型国有汽车企业纷纷牵手跨国公司,希望依托跨国巨头开发国内市场,学习跨国公司技术与管理,确立自己在本土市场中的地位。但多年合资并没有获得相应技术,依附于跨国公司、在跨国品牌阴影之下,失却了自身发展的有利时机和市场空间。现在改变思路发展自有品牌,但面对诸多跨国企业的强势地位,短期内难以比拼和超越。

吉利等本土民营汽车企业虽破冰整车制造,在规模和低端生产方面有所突破,但无论区位布局、营销网络还是产销量、品牌影响力,与跨国对手相比都居于弱势地位,在区域分工网络中短期内难以改变边缘角色。

汽车零部件分工网络中,本土企业同样不具产业地位和影响力。本土零部件企业虽然数目众多,但规模弱小、技术低级、管理粗糙,而跨国零部件巨头越来越多地在长三角投资,主宰了行业发展和市场格局。

由于区域分工网络中的边缘地位,本土汽车企业既难以真正与跨国巨头融合,也难以通过本土企业间彼此协作提升自身竞争力,显得零散、分割,行业地位和影响力有限。

而在全球汽车业分工网络中,长三角目前也只是跨国巨头面向中国市场的生产基地,区域汽车分工网络的依附性和边缘性非常明显。

纺织服装产业也存在类似情况,虽然中国是世界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头号大国,长三角又是中国纺织品生产出口重镇,但是,无论本土市场中高端品牌竞争,还是出口全球服装订单与销售,跨国资本都占据主导地位。

长三角众多的纺织服装企业群集全球纺织服装分工网络的底层,依靠接单获得企业运营的必需条件,利润微薄,承受原料、劳动力成本和汇率、市场波动的双向压力,如履薄冰。

一方面大量企业分工角色雷同、定位重复,扎堆生存,彼此恶性竞争,难以获得提升,另一方面,纵向分工环节缺失,纺织面料生产和研发、纺织机械制造与研发、服装设计与推广、品牌营销与拓展等相关领域缺乏优势企业,使一些寻求品牌发展之路的本土企业,受限于配套企业的弱势,竞争力难以提升。

既有发展模式之下,长三角区域分工网络存在显著不足,制约了相关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景,寻求转型与突破势在必行。

2.2 全球价值链与价值链集聚

价值链由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指“一种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各个阶段或者一些群体共同工作、不断地创造价值、为顾客服务的一系列工艺过程”,是微观层次分析分工方式的演变及空间特征的有效工具。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材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生产和销售,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的生产销售等活动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目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它为全球化背景下微观层次分工演进及空间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

同一价值链的不同环节通过跨国分工网络在全球进行配置,价值链片段在全球分布的特征是“大区域离散小地域集中”,特定区域的价值链集聚成为这一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

关联企业的价值链集聚会形成规模收益递增,资源的分享和知识信息的溢出以及创新的激发会极大提高相关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企业成长和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

按区域内企业价值链集聚的动力机制,可以区分源自外部的和源自内部的集聚过程。前者比如基于全球竞争、寻求有利投资区位以降低成本,或者由于技术革命新兴产业兴起、传统产业空间转移,或者由于组织演进、企业垂直一体化解体,价值链片段重新聚集于新的地点等,是属于因区位和资源而产生的外部移植型集聚。后者动力来自区域内部,是由于产业自身演进产生的集聚。衍生的企业因集聚而分享产业资源,创新溢出又强化集聚企业的竞争优势,这种内生的集聚对区域发展更具有根植性,是区域产业提升和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在既有增长模式之下,长三角区域的价值链集聚为源自外部动力和源自内部动力两种类型并存。前者由于贸易引资发展迅速而居于主导地位,后者由于制度环境、产业环境、企业素质等原因处于弱势地位。

以IT产业为例,长三角IT产业价值链集聚的主体属于外部移植型。以台商投资的苏州笔记本电脑制造为例,关键部件、市场两头在外,产量虽拥有全球规模和地位,但在全球IT制造中居于价值链的末端。为实现价值链突破,上海浦东配置了芯片生产价值链环节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集聚。但是在全球芯片制造领域,浦东无论产量还是研发实力都处于边缘地位,实质性突破还有待时日。

IT技术突破需要巨大投入,非全球优势企业无法真正做到。本土拥有品牌的制造商大多将发展路径设定于全球销售和品牌的拓展,而在关键技术突破上知难而退。投入巨资于关键技术的研发除了需要战略眼光,还须承担巨大风险,这使本土IT价值链提升面临困难。

长三角增长模式中,温州为代表的浙江块状经济属于本土原生型集聚。由本土企业创设、衍生而形成的低廉制造企业集聚具有明显的根植性,保持了成本和价格的全球竞争优势,但其提升也遭遇“成长之痛”。扎堆的中小企业缺乏研发动机和能力,集聚企业长期锁定于利润极低的“增长陷阱”,无以摆脱国外反倾销、技术壁垒、质量标准等诸多困扰。

摆脱困境的方法不是眼光向外、向外资伸手。源自价值链集聚内部的发展困境,必须由改变发展思路来化解。完善本土分工网络、提升生产将帮助浙江本土原生型制造企业化解成长的烦恼。

2.3 区域分工网络、价值链集聚与增长转型

从区域分工网络和价值链集聚角度,长三角存在着分工网络发育不充分与结构失衡、本土内生价值链集聚的弱势和提升不力等问题,使区域增长呈现依附性、脆弱性、关联不强、协作不够、转型不顺等一系列特征。应完善区域分工网络结构,推动本土内生价值链集聚,谋求价值链突破,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型。

长三角实现增长转型具备一系列客观条件。

第一,本土巨大的市场、强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开放的全球市场通道给区域内本土企业确立分工角色、提升分工水平以强大的需求支持。

第二,后WTO时代,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环境日渐成熟,本土企业发展空间拓展,投资活跃,区域分工网络主体培育和地位提升的环境改善。

第三,资本市场发育迅速,企业融资环境改善,推动价值链集聚和支持优势企业成长的融资条件越来越充分。

第四,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汽车、消费电子等产业中已拥有一定优势地位的企业, 可以借助全球资源整合,提升区域内地位,引领价值链集聚过程。

第五,加工贸易政策转型要求长三角改变倚重加工贸易的发展思路,寻求内生增长动力,推进本土价值链集聚过程正当其时。

3.长三角增长转型的路径设计

3.1 调整战略思路,确立转型观念

充分认识到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中潜伏危机,反思原有增长模式的内在缺陷,从根本上确立转型观念,积极寻求增长转型的路径和具体策略,重塑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

从区域竞争力和实现持续增长角度建构更为完善的区域分工网络,提升本土企业在分工网络中的角色,依托工业化、城市化形成的本土需求和收入上升而扩张的本土市场,培育优势分工主体,提升竞争优势,引领区域企业集聚。

以本土内生价值链集聚为背景,支持本土企业分享资源,培育研发能力;依托区域分工网络,在整合全球资源基础上培育全球企业,提升区域在全球分工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实现长三角的持续发展。

3.2 培育分工主体,优化竞争环境

目前长三角区域分工网络中,外资占据主导地位,本土分工主体角色边缘。培育本土分工主体、提升其地位与影响,是完善区域分工网络、推动价值链集聚的必由路径。

本土民营企业将担当区域分工网络重塑的重要角色,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反应敏捷,竞争意识强烈,整合资源能力不断提升,在公平竞争的产业环境中将凸现自身角色,实现自身超越。

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受累于体制和自身机制缺陷,在区域分工网络中角色不够清晰,竞争意识和对垒跨国资本能力有待提升。产权重构、角色重塑后的国有企业将在区域分工网络建构和价值链集聚方面承担历史重任。

打破行业垄断坚冰,清除本土分工主体发展的制度障碍,给民营企业自由发展空间。限制跨国资本在一些行业的垄断地位,提供真正公平竞争环境,实现本土分工主体的充分发展。

3.3 完善分工架构,提升生产

由于片面倚重外资和外部市场,价值链片段的集聚未能引发关联分工环节的成长。一方面,原料、市场两头在外使得溢出和传递有限,区域增长带有某种“飞地”色彩;另一方面,价值链前、后向环节拓展不充分,制约了本土分工主体和价值链集聚层次的提升,限制了区域持续发展的前景。

完善区域分工架构,有必要提升生产。对具有成长前景的优势企业而言,物流、研发、设计、营销、融资等相关环节高效专业的协作和服务将大大提升其成长速度和竞争力,分工的协同效应和集聚的规模和溢出效应得以放大,价值链提升将得以突破。

依托区域强劲增长带来的需求空间,大力支持生产企业成长,使其在激烈竞争和市场选择中迅速脱颖而出,形成规模和竞争优势,成为长三角产业提升和持久竞争力的源泉。

3.4 引导价值链集聚,催生优势企业

一方面,移植型的价值链集聚本地化不够,内生集聚动力不显著,价值链集聚企业的衍生和层次提升有限,另一方面,本土原生型的价值链集聚中,优势企业成长不充分,难以引领集聚企业提升。

所以,应以价值链提升为导向,创设更合宜的产业和政策环境,引导内生价值链集聚过程。在集聚过程中催生优势企业,整合产业资源,突破价值链提升的瓶颈。

3.5 明晰政府角色,优化公共服务

实施增长转型战略,应该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贸易促进和引资推动的增长模式中,政府主导色彩浓重,而区域分工网络和价值链集聚本质上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政府应规约自身角色,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以服务市场为导向,完成自身角色转型。

为顺利实施新的区域增长战略,政府应该革新自身观念,推进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功能;破除行政障碍,摈除利益本位,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完善自身角色,提供优质服务,担当市场规则的守护者;同时,培育创新文化,储备创新资源,推动增长方式转型。

作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长三角区域的成功转型将成为其他区域发展的参照。相信通过不懈努力,长三角区域一定能成为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全球增长之源!

参考文献:

[1]陈耀.中国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集聚与分工[J].工业经济,2006.(10):18-23.

[2]李晓华.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与网络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7):28-35.

[3]张辉.全球价值链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5):38-46.

[4]顾朝林等.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展望[J].地理科学,2007.(2):1-8.

[5]梁琦.产业集聚的市场因素考察[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5):51-57.

[6]刘奇洪.“苏州模式”之纷争[J].中国改革,2007.(2).

[7]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吕文东 张辉.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2).

上一篇:西部地区经济投入产出有效性实证研究 下一篇: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定量选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