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案例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

时间:2022-10-27 10:09:10

学校心理案例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

〔摘要〕心理案例是彰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德育工作、教师从事案例研究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目前部分学校没有充分挖掘心理案例资源蕴涵的价值,其主要原因是在管理机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应建立心理案例资源的共享平台与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利于其资源价值的充分开发。

〔关键词〕心理案例;资源;共享;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6-0004-03

心理案例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心灵故事,是心理教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真实经历,是蕴含着心理教育理念与理论的典型事例,是足以引发心理教师思考和讨论的特殊事件。目前,心理案例由于受时空、管理模式等因素制约,其开发与使用仅局限于教师的个人和小群体的个体行为,开发与使用效益较低。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心理案例的共享与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何实现心理案例的有效研究,如何促进心理案例在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构建心理案例的共享与管理机制非常有必要。

一、思索心理案例资源共享的必要

1. 分散、封闭的管理体制影响着心理案例资源的共享

心理案例属于教育资源的一种类型。如果从业教师能集中群体智慧,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既能使心理教师轻松自如地运用手中的现有案例进行宏观调配,开展案例教学,又能为心理教师提供“以案例为载体的行动学习”的案例分析与研究提供支持和保障,但目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阻碍了心理案例资源的共享。

目前,心理案例资源有的来自于学校专业的心理辅导员的精心收集,有的来自有责任心与敬业精神的班主任与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经历,更有普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历的典型故事。这些案例资源由于经历者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对心理案例资源的职业敏感性的不同使资源的收集、汇总、管理、利用的意识也不同。另外,各个学校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每个学校在封闭的状态下,管理和利用着自己的心理案例资源。心理案例资源这种自成一体、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的单一、分散、封闭局面,阻碍了心理案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与德育工作者的研究服务的目的的实现。如果增强统一管理和横向联系,增强管理者的收集意识,形成资源的综合、集中、开放、共享机制,将有利于心理案例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匮乏、零散的案例资源现状制约着心理案例的共享

目前,心理案例资源的价值与潜在优势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全面认知,这固然与心理案例的教学与研究正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密切相关,更为重要的是,一些深层次的因素和问题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心理案例的实际使用价值。

一是精当心理案例相对匮乏。

目前典型性、规范性、思想性、教育性俱佳的心理案例仍然缺乏,远远满足不了心理教师教学与研究的多样化需求,如何解决案例资源的规范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思考。这是因为:第一,到目前为止已公开出版的来源于学生实际的心理案例用书数量还不够丰富,种类还不够齐全,质量还有待提高。第二,心理案例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及时充实与更新,这是心理案例的生命力所在。第三,由于整理案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案例的归整也不算研究成果,对教师职称晋级评定帮助不大,教师更愿意花时间去做学术研究和,而不是参与案例编写和案例资源研发。第四,在案例文本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等方面也相对滞后,缺少对心理案例特质的系统性研究,有些甚至直接从互联网上和报刊杂志转载而来,没有根据心理辅导与研究的目的进行必要的加工、改写,挖掘出可供探讨的深层次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心理案例的整体有效性。

二是心理案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由于保证心理案例资源自由交换的规范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定,缺乏有效的案例资源开发合作机制,教师大多根据自己对心理案例的理解和认知自行研发所需的资源,这样开发出来的案例资源难以具有心理内容的覆盖性、应用性和系统性。同时,不同案例资源类型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难以实现同一主题下不同载体案例资源的有序整合。案例体系的不系统性和不规范性,与心理教师案例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推进。

二、建构心理案例资源共享的路径

如何解决学校心理案例资源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结合我校近几年实践、探索的经验,试从心理案例资源建设的共享模式方面作简要介绍。

心理案例资源要实现共享必须借助一个平台,这一平台的搭建既依赖于技术层面上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的支持与形成,又取决于热心和熟悉心理案例资源收集、研发与运行的业务行家。以往这一行家群体采用了自上而下的产生模式,即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相关组织(教研中心)与人员实现这一平台的搭建、运行与维护。这一产生模式不一定符合学校小范围内和初创阶段的实际特点,笔者还是比较推崇由教师自发创立、学校重点扶持的一种自下而上的产生模式。这一模式以教师直接参与资源建设为主,各条线教师集体合作来完成对心理案例资源的建设,然后以共享的方式普及到学校甚至是校际。这一模式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学校心理案例的共享平台”。

1. 共享平台的建构理念

以“立足资源建设、植根共享目标、倡导动态管理”为宗旨,致力于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综合创新,面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线教师和学生,提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较为完整的操作支持、解决方案和资源服务方式,定位于促进心理案例资源研发集成与共享、心理案例的专项研究、网络心理案例研究模式的推广与实践、案例研究的交流与成果传播的一个结构合理、内容科学、标准规范、功能完善的服务性平台。

2. 共享平台的建构思路

心理案例资源建设拟借鉴目前较为流行的资源交换建设模式和运作机制,即会员资源积分制:凡有志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承诺遵守共享的相关规定,提出申请并通过身份审核后,就可成为会员,会员只要注册、提交达标案例、发表案例研究心得,均可获得相应的积分,以积分免费换取案例库的案例资源,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较少的时间精力投入获得高质量的、可信赖的案例资源成为可能,也有助于提高和调动教师参与案例编写的积极性,提高案例资源的利用率,而且通过共享可以加快案例资源的滚动式添加速度。多元一体化的服务,文本案例、多媒体案例、可视化案例、视频案例、案例研究、电子期刊等模块的同台演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数字化案例资源库搜索引擎,可以较好地满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样化的资源需求,使他们方便、快捷地了解心理案例理论建构和实践推进的最新进展和相关信息,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获取案例资源的能力,提高资源的汇聚程度、共享程度、利用程度,有利于他们参照现成的案例资源,在此基础上模仿、借鉴、推导、快速高效地进入案例资源开发状态。

上一篇:真理与历史:重新发现陈寅恪与傅斯年 下一篇:以培养班干部为抓手,促进班级和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