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平台课程《施工图识读》课程标准建设

时间:2022-10-26 10:36:07

高职专业平台课程《施工图识读》课程标准建设

摘 要:随着土建类市场需求量的扩大,高职土建类专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也随之快速扩展。为了培养更加符合土建类工作岗位的专业人才,我们需要建设符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尤其是对于专业平台课程《施工图识读》来讲,该类平台课程标准的建设更是急不可待。

关键词:专业平台课程;施工图识读;课程标准;专业人才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建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接受毕业生的企业对毕业生的质量不够满意,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毕业学生进入工作状态很慢,需要经过长时间培训才能进入工作状态;第二,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知识过于理论化,学生无法将其与工作实际情况结合。这种情况的持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用人单位不满意学生的水平,给出的工薪很低;学生不满意单位给出的薪水,经常跳槽;家长不满意,认为学生工作太不稳定,学生的成长受到很大影响;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流入社会,也会对社会的和谐形成很大压力。这些情况的根源就在于学校的培养方案缺乏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接轨,更深层次来讲,就是课程内容缺乏与实际岗位的对应内容,并且课程的考核与所应用岗位的实际操作部分很难对应,实际上就是缺乏对应的课程标准。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的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近一两年开始进行了一小部分课程标准的尝试建设,本文以试点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的《施工图识读》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为例来展示相关内容。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的工程造价专业改革,走在系部其他专业的前面。该专业首先采用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开发课程的理念,即从岗位工作任务入手,通过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情感态度等来确定课程内容。这就必须深度调研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分析毕业生初次就业、工作2年~3年后、工作3年~5年后三个阶段所承担的岗位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应具备的专业技术水平、职业素质,这样才能准确定位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专业的《施工图识读》课程设置,就是按照上述思路来定位的。原有的课程体系中没有该课程,所能对应内容的课程是建筑结构、建筑构造与识图等课程,但这些课程都是来源于本科学科体系,其内容过于理论化,学生学习后不知道如何应用。再加上该类课程内容范围广泛,学习难度大,其后果就是学生学习效果差,严重缺乏学习积极性,而且由于内容枯燥,任课教师教授难度大,这就使得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校在土建类专业的工作岗位中找到应用建筑结构、建筑构造知识最多的施工图会审工作,以此工作来命名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就能清楚了解学习目的以及学习后的应用情况,很大程度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从课程内容的标准建设入手来拉近与就业岗位的距离。《施工图识读》课程标准是围绕学生能够看懂施工现场的图纸这一目的来设置,标准的很大部分是在课堂教学部分,包括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和考核学生,这也是课程标准建设的重点内容,建设思路分为以下几步骤:

第一步:为了更好地模拟施工工作的情境,更吸引学生,首先在课堂把教师、学生的角色划定。例如,教师作为设计方,学生分为几部分,一部分作为施工方、另外一部分作为建设方,能力强的一部分学生作为监理方,这样设置会使得课堂气氛快速活跃起来。

第二步:把课堂所用的施工图纸分成几部分分给相应的学生,让各个小组的学生探讨,教师可以在制图标准、平法识图国标等规范提供支持,这样学生可以在把握简单内容的同时把较难的部分进行归纳,以方便下一步表达。

第三步:各部分小组进行归纳讲解,把简单的内容先讲出来,教师补充对应的标准法规支持,而后把不懂的内容提出供大家探讨。在这步中要进行课程标准的考核,制定对应的考核内容进行分项打分。这步是课堂的核心部分,学生在这阶段中可以主动学到知识,而且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第四步:这一步又分两个小步骤,一是在课堂的结尾,教师对整个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把学生回答中的错误进行归纳,要求学生课后进行修正;二是在课下,要求各个小组交换任务,在课后进行重复练习,并列入考核内容。

这样整个课堂就会跌宕起伏,能够带动学生去主动学习,并很大程度地改善课堂氛围,能够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随着土建类市场需求量的扩大,高职土建类专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也随之快速扩展。为了培养更加符合土建类工作岗位的专业人才,我们需要建设符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尤其是对于专业平台课程《施工图识读》来讲,该类平台课程标准的建设更是急不可待。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部分课程标准建设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授课热情都有大幅度提升,甚至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所以,这种课程标准建设思路是比较成功的,希望该思路能够给同类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社,2010.

[3]余斌.试论高职教育人才质量标准[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6).

[4]华英.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嬗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9(3).

(1,2. 江苏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备注: 1.本文属于常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院2013年度课题《高职土建类专业平台课程群教学质量标准研究》研究成果,主持人:顾艳阳,编号:CDGZ2013021;2.本文属于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主持人:徐秀维,编号:2012SJD630002)

上一篇:用生活架起通往写作殿堂的桥梁 下一篇:善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