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几点尝试黄乐先

时间:2022-10-26 06:47:14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几点尝试黄乐先

“作文作文伤脑筋,不作又不行”,这是我上小学时在学生中间流传的一名话。这句话充分地表现了学生怕作文,怕上作文课的心理。在教学道路上,我在学生们的身上,也看到了同样的问题。这常常让我疑惑:他们的生活是比较丰富多彩的,每天耳闻目睹的事并不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面对作文无从下笔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与探索,摸索出了以下几点方法:

1用兴趣作为学生乐于写作的引路人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大多为兴趣所左右,如果在习作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欢天喜地、毫无惧怕地走进习作天地,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罗丹也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习作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着生活,是生活的需要。因此,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创设习作情景,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便会让学生产生观察的兴趣,有了观察的欲望,何愁没有习作的“源泉”呢?如在训练写景类习作时,我选择了一个大雾弥漫的清晨,以“晨运”为由将学生带到操场,置身于能见度极低的环境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爱玩的天性表露无遗。我便趁机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与平时有何不同,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顿时围绕“雾”这一话题“开了锅”,接下来的习作便水到渠成了。

2从突破口语入手,让学生能说会写

口语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不可少的。口语交际,更是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的训练内容。它与作文训练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只不过是形式不同罢了。与作文比较而言,它要易于作文。因为除哑巴之外,谁都不能不说话。一般的说话不像作文那样,要审题立意,要谋篇布局,要遣词造句。只要能围绕一个中心说就行,一句话可以,几句话也行。所以,我接受一个新班时,我总是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说话。其形式是让同桌的相互说,让小组的轮流说,让全班的抢着说。为了训练学生当众说话的胆量,我规定上课发言上台说,说话时要让全班同学听清楚,听明白,才让其回座位。虽然起初有些难,也曾耽误了一些时间,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口语能力大大提高。学生也从敢说到能说,从能说发展到会说。不仅如此,我还十分注重口语交际的训练,力争上好每次的口语交际课。力图让学生由会说发展为美说。这样一来,我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其他班大大提高,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加之每次口语交际课后,我都让同学们把自己说的有条理地写出来,并经过自己的反复修改,一篇篇优秀作文也就脱颖而出,学生也变得能说会写了。

3用信心鼓励学生乐于写作

常常听到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说:不要吝啬你的表扬。是的,适当的赞赏能成为激发学生乐于习作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惩罚往往表露出抵触情绪,而赞赏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却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会时常热情、真诚地赞赏学生的习作,让学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消除对习作的厌倦心理,更加乐于习作,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3.1用批语赞赏学生。 教师指导学生习作过程中,批改学生习作是一个重要的步骤,而一个班学生的习作水平总是有高有低,习作质量也时优时劣。怎样让每一们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与赞赏。我把给学生写批语作为一个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在细心品味每一位学生习作的基础上,我尽可能地给每一位学生都写上带有鼓励性和启发性的批语。如“我建议你用这个词更好。”“这一句写得真美!”“嗯,精彩极了。”“我也了解了你的表弟,我还想知道,他有什么爱好呢?” ……随时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关注着我,老师在赞赏我,我要更加努力。当学生把习作作为一种享受时,试问:还有什么能浇灭他们乐于写作的热情?

3.2用成果激励学生。 当学生的习作不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时,他们便会不满足于现状了。因此,让学生享受成果便成为了进一步推进学生习作的动力。于是,我经常组织一些习作竞赛,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比,并加以奖励,鼓励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扩大了学生习作的交流范围。对于一些写得好的文章,我还帮助学生往外投稿,一些学生的文章被告发表后,作文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4启发学生认真观察

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的”。学生对自然环境缺乏观察,对人更缺少观察,甚至对他们最常接触的家人、老师和同学都缺乏观察。为此我着重引导他们观察家人、老师和同学。有一回布置学生写自己的母亲,在学生的笔下母亲大都是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矮……。针对这个问题,评讲作文时,我先把母亲写得相同的作文读一读,然后问学生是否拥有同一个母亲?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此时,学生才知道因为缺少认真的观察,连自己的家人外貌也不大清楚。为此我启发学生写人物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样才会写出人物的特点。又如:老师因性别、年龄等差异,他们的形象也是不同的。为此要求学生先观察任课老师,看看他们上课时的姿态动作是否一样?他们对不做作业或作业马虎的学生、对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的处理是否一样?也观察他们在业余时间里做什么?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否一样?……这样有了范围,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观察起来具体容易得多,写出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了自己的个性。总之,作文就是生活,只要平常细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写出好作文。

当然,要让学生的习作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有创意的表达”,仅靠以上的做法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习作教学的天地里,还需要深入研讨,不断实践,真正地帮助学生用好所学的语言文字,做到文从字顺地“我手写我心”

用动态的生成使课堂生动李力立

(贵阳市第七中学 贵州贵阳550000)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动态生成”就是在不断的变化中产生新的东西。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动态生成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动态生成式的课堂中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也不再是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个劲儿地按预定的教案往下教,而是开始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因此课堂再现的是师生真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

如何进行动态生成式教学呢?我认为只要教师把自己的教育能力上升到教育智慧的高度,一定能胜任动态生成式教学,具体地说要掌握以下策略:

1满足学生的需求中生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动态生成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

我执教的八年级的一堂信息技术课——《建立网站站点》,根据教学要求,其中有一个教学点是插入图片。在教学过程中,当讲完图片的插入后,出现这么一个教学片段:

生1:老师,在互连网上很多网页上的图片都都会动的,那是怎么做的啊?

生2:是啊,感觉那图片会动的比较好玩!

我: 哦,那是gif格式的图片。有同学知道什么是gif格式吗?

生3:我知道。逐帧动画.就是由几张图合在一起的图片。

生4:老师,那些不会动的图片叫什么啊,你能给我们再多介绍些好吗?

于是,我把网页上流行的几种图片格式给学生们详细介绍,并且告诉学生.gif图片和.jpg格式的主要区别,然后到百度中找gif图片,并且插入到网页中。当在预览中看到那会动的图片学生们齐声发出:原来是这样啊!

这个教学环节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在备课时预先设想的这一环节,我原打算在以后几节操作课中提到,可是从课堂交流中,我可以看出,学生从图片格式出发,同时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将个体自身的相关信息技术经验溶入其中。教师将学生的需求加以引导,从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求。如果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那么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会与他失之交臂。

2在尝试和探究中生成

创设主动探究的氛围,是使学生潜力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课堂显现生机的基础。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进度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环境,那么我们会惊叹于学生在探究中表现出来的精彩纷呈的“真知灼见”。

八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上有一单元是上Excel的内容。根据以往的教授Excel的经验,该内容较于Word、Powerpoint要难许多,因为Word、Powerpoint着重与文字和图片的排版和修饰,较直观;而Excel紧紧围绕着数据的组织、管理、分析、计算等操作进行。数据是EXCEL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材料,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采用一些特殊数据,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上Excel内容时,学生们刚好考完期中考试。于是我在课堂中提出让学生自己来计算自己的四门学科的总分和平均分。

总分和四门学科总成绩的平均分都可以用公式来完成,但在计算平均分的时候有细心的学生发现计算出的平均分似乎很高,这时就提出问题来了。

生1:老师这公式对吗?

我: 公式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觉得平均分中包含了前面算出的总分。

我: 那你认为应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希望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出问题的所在。

看着全班同学都很努力的在讨论、在计算机上调试公式解决问题。我心里不禁感慨:信息技术课是学生喜欢的课,但部分学生,特别是男生却总以为是副课,课堂上不过是玩玩游戏而已,上课不好好听讲,上机操作有时又不会,心里还光惦记着玩游戏。而作为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把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我想学生还是有求知欲望。

很快,2分钟都不到,一个男生把手举起来了:老师我已经找到问题所在了。接下来,又有五、六个学生举起手来!我请最先举手的同学站起来回答。

生3:老师,其实我们把总分这个单元格所在的数据也给计算进去了。只要在平均分这个单元格计算公式上(B2:F2)改为(B2:E2)就可以了,也就去掉包含在里面的总分这个单元格就可以了。

我:回答的非常好!在Excel中单元格地址的引用很重要,能帮助我们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环视了一下教室,问:还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短时沉寂,不少同学摇头。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先去掉总分这个栏,把平均分计算提前到F2这个单元格,然后用公式计算出当前的数值,接着通过选择性粘贴这个对话况中选择数值,把它粘到G2这个单元格中,最后再在F2单元格来算总分。这样也是对的。

我(很惊讶):这种方法出乎老师的意料,做得很出色,你能告诉我,你是受到了什么启发?

生4:我妈妈是搞统计的,每天与表格打交道,平时,我也帮助妈妈统计一些数据。大概是这个影响吧!

我:你非但能干,而且善于观察、动脑。这两个办法都非常好。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方式。

当然最后选择第一种的同学居多,因为较直观,且有很大的适用性。但也有个别同学选择第二种的,因为第二种没有涉及到公式的内涵,学生容易理解操作。

学习就应该这样,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这样才能全面地看清问题,得到科学的结论。

在这个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我并没有被学生的突如其来而感到无策,而恰恰把他当作了成为突破比较重难点的有利契机,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成功地做到了既“红了樱花”又“绿了芭蕉”,也使全班学生受益。这样就把有可能变成教学遗憾的新问题用生生之间的对话转化成了教学的亮点,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成与败的可能性并存。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新的方法或者错误,是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因此有经验的老师善于抓住这些“亮点”,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改变思路,重新探究,最后走向成功,这种教育的效果远远胜于直接告诉学生一个正确的结论。

3在适度的拓展中生成

信息技术课堂应当是充满活力的,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我们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远远落后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现象将会长期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教学内容拓展和延伸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扩展学科前言、计算机文化、信息安全与法律保护等相关知识。适度的随机拓展,体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丰富性。正如泰戈尔所说:“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同样,信息技术教学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限制在课堂内,而是要把他们引向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给他们广阔的空间去展开想象,鼓励他们标心立异,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上一篇:浅谈造成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浅谈农村学校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