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就业弹性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2-10-26 05:56:17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就业弹性的比较分析

摘 要: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就业弹性进行估计,通过阐述三大地区2003-2011年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差异,证实了东部地区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就业弹性;经济增长率;就业增长率

一、引言

就业弹性来度量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比值的一个概念,反映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的影响程度。地区收入的差距促使了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不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城镇非农产业部门转移尤为明显,这就形成了“民工潮”现象,进而影响了各地区就业的吸纳能力。文章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就业弹性的差异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运用面板数据建立就业弹性计量模型

(一) 就业弹性的测度

就业弹性,指经济每增长百分之一所引起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E=dL/LdY/Y

其中L表示就业人数,Y表示产业产值,则E表示就业弹性。本文利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测度就业弹性E。具体计算方法如下,令

L=AYβ

然后对该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等式如下

lnL=lnA+βlnY

对上式进行线性回归,求出β的值,β值的大小可以用来表示就业弹性E,lnA可以表示为常数项。因此就业弹性可以用模型来进行估测度。

lnLit=αit+βitlnYit+μit

(1)

(二)模型的假定

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划分以各个省市行政分布的特点为基础,尽管内部各省市的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建模时分别对三大地区的各样本数据系统的一致性进行了检验,确定了模型的设定形式。而αi、βi对不同省市取值是否相同,模型设定的形式存在一定差异。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前提下,截距αi和βi斜率有如下以下两种假设情况:

假设一:斜率相同截距不同,模型为:

lnLit=αit+βtlnYit+uit

(2)

此时,各地区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在一定的显著水平下相同,但因为各地区呈现出来的差异体现在不同的ai中,不仅包括经济与就业的初始水平还包括经济体制的差异等其它原因。

假设二:斜率与截距匀相同,模型为:

lnLit=α+βlnYit+uit

(3)

此时,各地区并没有显著的差异,等于是多个时期的截面数据整合在一起作为样本数据。

如果确定一个地区的最终模型形式为模型(1),说明该地区各个省市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影响不同,因此就不能用统一的βi表示这个地区的就业弹性,也就不能估算这个地区的就业弹性;如果某个地区选择的模型形式为(2)或(3),βi对于这个地区的每个省市则是一样的,可以估算出该地区的就业弹性值。

根据样本数据的不同特点,模型(1)和(2)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并与之有不同的参数估计方法相对应。模型(1)的未知常数为反映时期和个体遗漏的估计值,而模型(2)将反映时期与个体遗漏的估计值看作随机变量,具体选择哪个模型由我们如何选取各省市这些截面单元决定。如果各省市的数据是随机抽取得来,那么总体中的个体差异服从随机分布,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而选取的截面为总体的所有单位时,则应当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本文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样本匀为各个地区的所有单位,所以选用固定效应模型。

三、我国三大地区的就业弹性估计

(一)数据的选取

以劳动力配置的区域性与行政性特点为视角,就业弹性无法真实有效的反映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文章对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就业弹性进行估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分别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各省市的GDP和就业人数进行加总,得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GDP和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数据见表1。

表1 我国2003-2011年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GDP和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数据

年份 东部 中部 西部

GDP(现价) 就业人数 GDP(现价) 就业人数 GDP(现价) 就业人数

(亿元) (万人) (亿元) (万人) (亿元) (万人)

2003 857884 275548 349788 221189 184828 151893

2004 1029011 283978 425300 225012 221288 154100

2005 1225596 294919 504502 228319 261966 157038

2006 1432483 308621 589117 230187 306553 159963

2007 1710174 315961 717830 234659 369359 162886

2008 2011062 325284 872772 238405 449306 165828

2009 2196461 336986 961836 244291 494741 168334

2010 2600578 345163 1168176 251606 601666 171576

2011 3053023 356232 1419846 258616 741542 175247

(二)协方差分析

依据此前的分析基础,设S1、S2和S3分别代表模型(1)、(2)和 (3)的残差平方和,F1=(S2-S1)/[N-1]KS1/[NT-N(K+1)],F2=(S3-S1)/[(N-1)(K+1)]S1[NT-N(K+1)]。假设一与假设二的情形下,统计量F1和F2服从特定自由度的F分布。如果F2大于某置信度下的同分布临界值,拒绝假设二,继续检验直到找出非齐次的根源;反之则利用模型(3)拟和样本。如果已确定参数存在非齐次,且F1大于某置信度下的同分布临界值,拒绝假设1,用模型(1)拟和样本;反之则用模型(2)拟合。

根据以上分析,运用我国2003-2011年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GDP和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数据(表1),相关的统计量与结论如表2所示。

表2 全国及三大地区就业弹性估计的协方差分析检验

地区 S1 S2 S3 F1 F2 结论

东部 02697 02801 03174 - 13689 接受假设二,采用模型(3)

中部 00893 00801 01089 20251 52078 接受假设一,采用模型(2)

西部 01307 01521 01796 17354 38412 接受假设一,采用模型(2)

(三)就业弹性估计

根据表2得出的结论选用相应的模型形式,东部地区选用模型(3),中部和西部地区选用模型(2),运用我国2003-2011年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GDP和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数据(表1),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就可以得到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区及全国的就业弹性估计结果 ,如表3所示。

(上转第244页)

上一篇:欧洲经济学认识方法论的哲学背景分析 下一篇:我国碳排放权配额的初始分配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