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课堂

时间:2022-10-26 01:48:53

打造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课堂

摘 要: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的课堂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理想课堂模式。在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并积极地加以引导,促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在两个平行班的实验比较中,对影响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研究。适时、有趣的情景引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保障了知识自主建构;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知识的获得提供了新的途径;课堂中的适当练习使知识得到了巩固。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建构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二期”课改基本要求是“构建以国际化大都市为背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卡车体系”。根据这一要求,我们的教学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原来以教师传授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个体接受性学习向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开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化。

实践证明,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课堂教学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就应该积极探索如何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课堂的方法。

根据我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谈谈我在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课堂方面的体会和收获。

一、有效的情景导入是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课堂的起点

“二期”课改的新教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发现、积累与获得的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和探究,注重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与探索,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获得新的知识,从而自主教学知识建构,老师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指导和帮助。

让学生自己探索,会占用一定的教学时间,而且有时还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成效。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一定是有其基础的,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基础后,再开展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才是有成效的。虽然有时候学生的探究并没有获得成功,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体验,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发现了自己没有成功的原因,进而继续探究,可以对探究的过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收获。

1.成功的情景创设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参与探究新知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情景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之迅速进入“角色”。

在教学“年、月、日”这一内容时,我先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了一个谜语:“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300多件衣,天天给他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谜语一出现,学生就争先恐后地说出答案:是日历。在此基础上我问道:“你们知道哪些与日历有关的知识?”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我又问:“你们还想知道哪些与日历有关的知识?”学生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希望。至此我才引入正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猜谜语的情景是本课教学过程的起点,对学生来说,老师创设的这个情景是他们乐于接受的,在猜谜语以及后续的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和回答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从而能比较积极地投入后续的学习中去。

2.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情景创设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自主意识,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基于他们生活经验创设的情景能在建构新知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导入过程:首先要求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并说出看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间隔”。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身边物体,去体验间隔的含义,从而发现间隔数与手指数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学生也确实很快就发现了间隔数与手指数的关系:间隔数=手指数-1。在此基础上,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联想到马路旁的行道树和路灯、同学们排队等也具有同样的规律。由于这个发现是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得来的数学知识,因此他们能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时候觉得这些知识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能主动地去探索新知,并在探索中收获新知。

二、合作学习是自主知识建构的保障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自己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发现知识,消化知识,最终掌握知识,这是建构主义提倡的学习方法。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让他们独立加工信息并从中获取有利的知识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因此不仅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还需要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

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开展探究活动,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探究与积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1.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建构成为可能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俗语说明了一个真理:人多力量大。在学生的学习中,也需要集众人之力来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四人小组学习”的方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四人小组学习”一般是以前后左右四人编组,这样的编组方式不需要改变学生原来的座位顺序,可以快速地形成讨论环境。也可以以学生的能力编组或由学生自由结合。在四人小组中,推选一人担任组长,组长的人选是不固定的,由组员轮流担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四人小组的形式避免了大组合作的低效性,也避免了两人合作的不主动性。当出现了问题需要大家讨论时,就在四人小组间开展探究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在学习“组合图形面积”时,我出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运用多种方法计算它的面积。在四人小组中,大家一起想办法,有的提议将图形剪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别求出后再合成原来的图形;也有的提议将不规则图形放入方格纸中,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获得它的面积……在得到了各种方法后,大家分工合作,验证各种方法的可行性。

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知:我们可以通过分割、贴补等方法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了许多方法,这时我再从旁启发和帮助,引导学生发现和归纳出最优化的解决方法。

在小组合作中,大家都能积极思考,发挥主动性。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在动手操作与验证的过程中,建构了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通过适时的启发和指导,在学生获得了许多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建构获得完善

英国文豪萧伯纳说过:“两个人交换了苹果,每个人手上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就同时有了两个人的思想。”

学生通过合作初步建构了知识后,就要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所得,从而补充自己的认识,使自己的知识建构更完善。

在每节课上我都会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特别是在小组合作探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体会与所得,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间接经验与知识。

在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广场的“植树问题”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个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交流的环节。在学生动手操作后,让大家一起探讨植树问题的规律。在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让学生一起商量如何解决,再独立解决。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从而完善了他们已经建立的知识结构。

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学习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每次在学生尝试计算后,我都让学生相互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清了乘法与除法的算理,使他们计算的思路更为清晰。

适时的交流不但能使当事者理清自己的解题想法与思路,也能给小组的合作者提供思考的方向与方法。在这种相互探讨的环境中,大家都能对自己刚掌握的新知识加以补充与完善。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建构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来源,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支持。

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就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制作了多媒体互动课件,学生通过这一课件,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搜索与年、月、日有关的信息,了解二月是28天或29天的来历,了解了闰年产生的原因等知识,Flash课件生动形象的演示,不仅直观地展现了太阳、地球的运行产生年、月、日的原因,补充和完善了教材信息,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通过下载的Flash多媒体课件,直观地演示了四种车轮的行驶情况,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概念。在同一课件中,还直观演示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同一圆中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圆是轴对称图形等知识以及直观演示了利用各种工具绘制圆的方法,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应用开拓了学生知识建构的途径,有效地支持了学生自主开展知识建构。

四、适当的练习使知识建构获得巩固

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是适当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练习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知识建构,让自己刚刚建立的新知更牢固。在每节新授课后,我都会安排适量的练习让学生有一个巩固的机会。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必做题与提高题两种类型的作业。

在教学了两位数除多位数后,我给学生布置了5道除法计算题:252÷22;2546÷34;7308÷22;1242÷54;330÷22。这些题目是学生学完了多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新知后必须要掌握的,因此我把他们作为基础题。在此基础上我又布置了1道提高题:32÷43,要使商是两位数,可以填几?对于这道题目,刚学完新知后必须要动一下脑筋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把它作为提高题。

基础题的练习使学生对新知有了一个巩固与复习,提高题的练习使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机会。

亲身经历过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对学生学习知识来说也是一样的。因此,让他们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后,自己去寻求答案;在探索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建构起知识的框架;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丰富完善建构的知识;最终在老师的协助下完全掌握知识。这样的课堂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

上一篇:提升小学数学“学导”效率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