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学教育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

时间:2022-10-25 09:44:34

中职化学教育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

摘 要:随着竞争的白热化,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中表现在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在内的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是一个方面,但是,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样也不可取代。可以说,非智力因素在某种程度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介绍了化学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就如何在中职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化学教育;非智力因素;培养

近年来,教育领域中的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智力因素或者学习能力以外的诸如动机、兴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学习活动的影响进行了积极的研究、论证,得出了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同样重要的结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培养,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切实提高教学成效是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化学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在通过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并在1935年发表的题为《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最先提出来的。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以及学习能力因素以外的那些能够对学生学习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因素。例如,兴趣、情感和意志等。

1.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和“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可以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2.情感

情感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的过程。学习情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过程。当人们的需要或者情感得到相应的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

3.意志

意志指决心实现某种目标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是指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克服种种困难,达到以实现预期效果的心理过程。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对学习活动的影响最大。

二、如何在中职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新形势下,在中职化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观念、方法等的转变,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结合当前中职化学教育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以及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和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联系实际,从实验人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化学教材中,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中职化学教育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比如,在讲解“铝的性质”一节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用铝锅分别装上水(或者食物)、醋这两种物质,然后看发生的变化。通过实验发现,盛水的铝锅没有发生变化,而装着醋的铝锅被腐蚀了一部分。接着在教师的指导下,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酸性物质由于会和铝这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酸性物质会腐蚀铝。这样学生会觉得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动有趣,学习化学不仅有趣而且有用。长期以往,不仅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增强,并且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2.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受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只是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在新形势下,中职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一种更加平等的姿态去主动关心、了解学生的实际情感需求。在化学教育过程中,创设情景,巧妙提问,鼓励学生大胆的思考、回答问题,同时给学生以自我表现机会,并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耐心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3.采取适当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1)目标策略。教师可以清楚明白地告诉学生每一节课、每道题、每个知识点的讲解和训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即通过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方法,能够解决哪些问题,避免犯哪些错误,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2)激励策略。鼓励大家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不要害怕犯错误和被嘲笑,因为很多伟大的化学原理知识等是建立在一遍又一遍证明错误、改正错误的基础之上的。(3)榜样策略。可以适当的讲述,比如,居里夫人如何废寝忘食,排除种种困难,最终发现了镭这种化学物质的故事。

化学是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挖掘对学习成绩、效率以及教学成效等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和成长也需要正确的学习动机、饱满的学习兴趣、昂扬的学习斗志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推动。

参考文献:

[1]罗晶.解析中学化学教育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3).

[2]曹凤秋.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学周刊:C,2011(10).

上一篇:论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文化经典... 下一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现状、问题及对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