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24例分析

时间:2022-10-25 09:03:37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24例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2009年9月~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非手术多方面治疗效果不错。结论 早期非手术治疗对急性胰腺炎预后至关重要,值得在基层推广。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胰酶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又叫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该病起病急,病情复杂,易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 死亡率高,由上世纪80代大于40%降至目前的小于20%[1,2]。随着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新的药物技术的应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痊愈[3]。我院对2009年7月~2013年9月收住院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均非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结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14例,女10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6.2岁。发病诱因:有胆道疾病8例,暴饮暴食6例,发病前饮酒4例,2例有胰腺炎病史,4例无明显诱因。24例均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B超和CT 均证实有胰腺水肿,不同程度胰周渗液及胰腺坏死。入院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2007年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1.2诊断标准[4] 治疗方法 一般常规治疗:①监测生命体征,纠正水盐电解质及酸碱失衡,2例采用空肠置管营养支持。②禁食,胃肠减压。③液体复苏,必要时采用中心静脉置管。④质子泵抑制剂及生长抑素应用。⑤高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以喹诺酮类为主,亦联合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⑥6例加用乌司他汀治疗。⑦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仅在中毒症状重有休克倾向时应用。⑧止痛治疗。

2结果

全部24例,其中:治愈21例,死亡3例,死亡率12.5%。

3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是由于不同病因导致胰酶激活,进而导致一系列酶类被激活形成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释放产生微循环障碍,氧化应激反应,病理变化过程[5]。因此终止胰酶的激活时治疗的关键[6]。但目前治疗现状是抑制胰腺分泌并不能阻止胰酶激活。有报道表明一些常用药物如生长抑素,加贝酯,未显示出它们的确切临床疗效。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支持应贯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全过程,可有效减少后期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7]。早期肠内营养可以维持肠道屏障功能训练肠道,促其蠕动,防止细菌移位性感染。经空肠营养可以避免食物对胰腺刺激减少胰腺外分泌,但应监测患者主诉症状,腹部体征,必要时腹部平片及CTF防机械性肠梗阻,腹腔高压等情况。胰腺局部炎症导致毛细血管渗漏,急性炎症反应介质 激活,有效循环血容量丢失及分布异常。因此积极的液体复苏是控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关键环节之一。过去快速大量扩容已被证实不能改善患者预后,目前认为控制性扩容更合适。多主张晶体和胶体的输注比例2:1,且两条静脉途径同时输注,晶体以平衡液及生理盐水为主,胶体首选天然胶体如血浆,白蛋白。人工胶体如小分子羟乙基淀粉被证明可降低腹腔内压力。有研究应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地塞米松和呋塞米联合应用(VDF疗法)从多方面阻断SAP病理生理过程,增强液体复苏效果取得不错效果[8]。

参考文献:

[1]苗毅.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及治疗的难点与争议[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7):520-522.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1):727-729.

[3]马晓春.栾正刚.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器官功能支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7):530-533.

[4]张健等.重症急性胰腺炎联合用药液体复苏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12):1121-1123.

[5]Olah A, Belagyi T, Issekutz A, et a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specific lactobacillus and fibre supplement to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J].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2002, 89(9): 1103-1107.

[6]Besselink M G H, van Santvoort H C, Buskens E, et al. Probiotic prophylaxis in predicted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The Lancet, 2008, 371(9613): 651-659.

[7]Mounzer R, Langmead C J, Evans A C, et al. Admission clinical scores in predicting persistent organ failure in acute pancreatitis: a head-to-head comparison and design of novel step-up classification rules[J]. Gastroenterology, 2011, 140(5): S-11.

[8]Dellinger E P, Forsmark C E, Layer P, et al. Determinant-based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pancreatitis severity: an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J]. Annals of surgery, 2012, 256(6): 875-880.

上一篇:河车大造汤加减治疗眩晕85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