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探讨

时间:2022-10-25 07:45:14

高职药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针对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医药行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及学生就业的需要,药品检验技术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在具备一定药品检验分析理论知识基础上,强化动手与操作能力、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本文从药品检验技术课程学习参考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建立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性改革。

【关键词】高职;药品检验技术;教学改革

药品检验技术是医药、药品包装材料及相关分析检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应用于医药行业药品与药包材的研究、开发、注册、教学、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临床用药、监督与管理等各环节,是体现药品与包装材料质量合格与否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唯一手段。药品检验技术课程就是培养学生具备药品与包装全面质量控制观念、基本程序、相关标准、基本理论知识、常用的检验分析技术及熟练的检验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解决药品、包装材料及净化车间监测检验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能力。而现有大多数院校的相关专业,针对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学习均以药物分析为主干课程,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药品理化分析部分项目检验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等基础理论知识[1],不能完全满足药品检验工作岗对药品、药包材与净化车间的检验需求。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检验岗位对应用型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从“知识型”向“技能型”的转变,作为高职教育药品检验技术课程,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能使学生在操作技能上技高一筹,达到医药行业检验岗位的需求[2]。本文对药品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了初步探讨性改革。

1 课程设计

以医药行业对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及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为依据,培养熟悉药品管理法、GMP与GSP等法律法规,熟练掌握药品、药包材及净化车间全性能检测分析工作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作为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同时,兼顾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拓展。

2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与探索的意识。

2.1 教学内容选取

选取不同剂型的药品、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产品、及净化车间监测项目等作为学习载体,从实验室的设计、设置,到所需检验仪器设备与人员配备、取样、检验记录过程、出具检验报告为止,设计成不同的教学项目,将检验工作常用的、特别重要的方法与技能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体现,进行反复的学习、操作,同时可避免单一、枯燥的重复。通过对学习内容进行项目化序化后,可以使学生真正的学习到药品检验工作的真实过程,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真正实现与药品检验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同时完全胜任检验工作。

2.2 教学内容方案设计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一个项目学习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配学习任务单,各小组通过查资料、找标准,从取样开始到出具检验报告为止设计出相应的学习方案;上课后由教师引入学习项目,然后由小组代表讲述各自的设计方案,不完善之处由同组、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补充,依据课程安排教师灵活掌握,不同的小组可以讲述不同的检验性能或项目;再由教师对学习内容简要地进行全面讲解,必要时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岗位要求等,这样就完成了学习方案。同时,针对学习过程中突发问题,可以临时进行分组讨论、提问、陈述、讲解等。

2.3 教学操作过程完全参照药品检验的真实过程

各学习小组依据各自的方案开始准备检验仪器设备与原始记录、配制溶液、抽取检验样品,然后开始检验,一边检测一边记录,课后依据检验记录结果完成检验报告,教师根据方案设计、检验操作过程、检验记录、检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给出学习成绩,完成一个项目的学习。

3 教学方法

3.1 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现代化影视教学手段,将无法真实再现或演示的方法与操作过程,以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并通过图文并茂、语言、声音、视觉的变汇,使每一个学习项目都明了、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3]。

3.2 启发式、引导性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由教师按照教材内容逐篇讲解,实验课上再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简述一遍后,学生再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学生虽然听了一遍,但印象不深,操作时又很盲目,不利于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和有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而实施“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前学生带着问题已设计了学习方案(内容),已熟悉相关理论和实验步骤,然后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点拔性讲述,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设计动手操作,这样学生操作起来目的明确、主观能动性强,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3.3 鼓励创新,增加部分自主设计学习内容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己动手能力,在学生学习一定药品检验知识具备一定检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可在教学活动前由教师先初步拟定一些实验操作题目,让学生分组自觉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寻找最新、最先进的实验方法与内容,构想和设计实验操作方案。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方案完成的实验结果,极大地激发起了学生对本课程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改革考核制度

进行考核制度的改革,不能单方面从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及单一的期终考试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平时表现,即学习方案设计、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与准确率、操作的标准熟练程度、操作记录与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表现,再加上期终考核成绩等总体进行评价。特别是对一些关键环节控制好分寸,能不能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有没有创新精神等等,以便对学生能达到客观公正的评价[4]。

【参考文献】

[1]齐永秀.药物分析[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

[2]张学亮,柯国琴,王苹.探索建立“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Z3).

[3]梁李广.高职药物分析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8(01)

[4]曲斌,韩旭,许有威.研究性学习的药品检验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28(4):350-351.

上一篇:1600mm高速高精度铝箔纵剪机组液压系统设计 下一篇: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探讨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