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历史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25 06:50:57

提高历史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们往往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要激发学生真正的讨论,使讨论更优化、更有效,却并不容易做到。现结合自己对高考命题的高频点:启蒙运动的课堂操作,与同行们共同探讨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讨论 有效性 启蒙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67-01

讨论法于西欧17世纪就开始采用,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在教育中使用讨论法。最近十几年来在对素质教育的探索中,教师们在教学中积极尝试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的各种方法,讨论法就是其中之一。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们往往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要激发学生真正的讨论,与同行们共同探讨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一、精心制定讨论题目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贯彻教学大纲,着重于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命题的范围应该围绕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为此,像“西方启蒙运动”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很容易东西联系、古今贯通的。不过想让讨论在自己预订的轨道进行,还要做很多的工作。

讨论题目制定要兼顾有效性和全面性。

任何形式的课堂讨论都要有效,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避免把课堂讨论视为教学的“点缀”,只图表面的热闹。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为此,我们要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首先要保证讨论内容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促进学生灵活的、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课堂讨论还忌讳精英表演,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讨论的内容、方式要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这样才能促进全员参与,争取更大面积提升教学效果。为此,在课堂讨论中,要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并且有收获,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的讨论题目,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思考点。“好”的题目,一要能紧扣教学重难点:二要能制造一定的分歧点,让学生展开讨论,引起学生兴趣,触发学生思考;三要有适当的坡度。这样既突出“点”,又照顾到“面”,做到点面结合,难易得当,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

我根据课程标准对启蒙运动的要求,设计了如下合作探究问题:

1.人们称17―18世纪是理性时代,理性时代的到来是偶然的吗?

2.启蒙思想家众多,你能说出代表的思想家及归纳他们的思想主张吗?他们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你最喜欢谁?

3.有人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新发展,你认为“继承”在哪些方面,“新发展”体现在哪里?

4.西方启蒙思想为何在世界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你能从哪些方面来说说?

5.从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二、师生双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讨论课要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根据考纲、课程标准及三维目标,精心准备讨论题目,并要阅读大量材料、习题,在学生讨论时能给予点拨和引导、概括总结。其次教师事先应该公布讨论题目,提出目的和要求,提供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如:什么是启蒙?什么是理性主义?理性时代的到来有哪些背景?启蒙运动:对美洲、对欧洲、对亚洲――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怎样的影响?………

让学生事先知道问题是让他们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没有独立思考的讨论如无源之水”,如果学生自己事先没有进行思考,那么讨论起来是无话可说的,或者直接照搬他人的观点,亦死板生硬。这种讨论也一定是没有深度、无实质性意义的。课前布置下要讨论的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讨论题目去阅读课文,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的资料,动手做做笔记,写好发言提纲,然后才到课堂上讨论。这样每个学生在讨论时有话可说,有理可依,还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不超时,态度认真,口齿清楚,措辞得当。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活课堂讨论的有效手段。

课堂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放手让学生去展示,教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要从学生学习活动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激发者,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课堂上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探讨创造条件。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一些学生平时不善于发言,站起来就紧张结巴,准备的材料也念不顺畅。如果出现冷场,教师要面带微笑,放缓语调,从最简单的问题慢慢导入。当讨论进入高潮,尤其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的学生,要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即使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在不涉及是非观、价值观的问题上,教师应该肯定其创新思维。

在课堂讨论实践过程中还要注意:

1.分组时要注意优势互补,平时成绩好的和不好的混合。首先按照座位8-10人一组,选好小组长,做好小组长的工作,让其发挥组织领导才能,安排好本组同学分工合作。成员开口发言可以采用轮流制,轮流发言,全员参与。特别要鼓励成绩不高,不爱说话的同学,让他们从胆小到胆大,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讨论中。

2.课堂讨论要给予足够的讨论时间,时间不充足学生不能完整全面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总之,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精心制定讨论题目,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预想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或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以便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讨论的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快乐的在讨论中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刘升辉:《讨论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道客巴巴网

[2]刘燕:《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现代阅读》, 2011年5月第5期

[3]冯慧姣:《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

[4]付联煌:《历史课堂的优化讨论》,《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第1期

上一篇:传承孝道 培育新人 下一篇:略论小学语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