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意愿价格不同时价格管制的额外福利损失

时间:2022-10-24 08:00:39

消费者意愿价格不同时价格管制的额外福利损失

摘要:从消费者意愿价格相同时价格管制的传统经济学经典模型入手,选取了国内外有关价格管制近期研究的一个方面,针对在商品资源随机分配条件下,即当不存在寻租行为时,由于消费者意愿价格不同而造成的价格管制的额外福利损失进行图释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价格管制;意愿支付价格;随机分配;额外福利损失

中图分类号:F726.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01-02

价格意愿(price readiness),又作“支付意愿”(paying readiness,payment readiness),指消费者为了得到某种商品愿意和能够支付的价格。在消费者意愿支付价格相同或不同的两种情况下,价格管制带来的福利损失也不相同。

所谓价格管制(price control),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对特定产业的竞争主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的上限或下限进行规定的政策。本文只针对“最高限价”一种情况进行分析。

价格管制使产量低于市场均衡产量,因而导致社会福利净损失。当消费者意愿支付价格不同时,价格管制将造成额外的净损失,即使分配过程中不存在寻租行为。

一、消费者意愿价格相同时价格管制的传统经济学经典模型

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经典模型认为,价格管制会使市场供应量减少,从而带来社会福利净损失。

首先,假设消费者之间是同质的,即意愿支付价格完全相同,而且在商品分配中不存在寻租行为,那么,此时价格管制的福利净损失就只限于产量小于均衡产量而带来的损失。

在图1中,当不存在价格管制时,需求与供给在E点达到均衡,均衡价格为Pe,均衡产量为Qe,此时,消费者剩余为图1中三角形PnPeE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图1中三角形PeFE的面积。

政府实施价格管制后,市场供应量减少,如图1所示,管制价格为Pc,Pc

二、消费者意愿价格不同时价格管制的额外福利损失

倘若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意愿价格不同,则无论资源是否随机分配,价格管制都会带来以上分析结果之外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陈杰(2008)认为,在对于限价商品的分配上主要存在两种配给方式,即寻租型配给机制和随机型配给机制。

当资源分配中存在寻租行为时,通过寻租方式竞争限价商品必然会导致社会资源的另一重损耗。此时,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被用于寻租,以获得该商品,不仅生产者的福利受损,消费者的福利同样受到损害。由于这方面研究较多,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下面主要分析当不存在寻租行为时,即资源随机分配情况下,价格管制带来的额外福利损失。

Glaeser和Luttmer(2003)的研究表明,市场对有限的产量进行随机分配,就必然导致部分对该商品的意愿价格低于市场均衡水平的消费者获得该商品,而使对该商品边际效用很大且愿意对商品出高价的消费者没有获得商品,这就造成了商品资源配置上的失误,因而导致了额外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当不存在价格管制时,市场供应量为均衡水平,这时消费者意愿支付价格的差异不会带来社会福利损失。在图2中,均衡点为E,得到该商品的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意愿价格最高为 Pn,最低为Pe,出价低于Pe的消费者不会获得该商品。此时,与一级价格歧视类似,消费者剩余减少的部分并不变成福利损失,而是转移给了生产者。因此,在不存在价格管制的情况下,即使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价格不同,从整个社会来看,也不存在福利损失。

现在政府实施价格管制并对有限的商品进行随机分配,如图2所示。前面已经叙述了在消费者同质的情况下,价格管制带来的社会福利净损失为三角形ACE,在消费者异质的情况下,由供给减少所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同样是这部分的面积。

但是,由于管制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另一群原本对该商品毫无兴趣的消费者也被吸引进入市场,这些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价格均低于原来的市场均衡水平。在商品的随机分配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完全并且不存在一种完美的区分机制,这些消费者与迫切需要这种商品的人,即愿意对该商品出高价的消费者,享有同等的获得该商品的机会。

如图2所示,政府实施价格管制后对该商品意愿支付价格低于 Pe的消费者被吸引进入市场,该商品在意愿价格最高为Pn、最低为 Pc的消费者之间进行随机分配。此时,由于消费者是异质的,实际意愿支付价格为所有的到该限价商品的消费者意愿价格的加权平均数,设这个值为 Pμ。Pμ为Pc到Pn之间的某个数值。当每个意愿支付价格水平上的消费者的消费量都相等时,这个数值为。

在图2中,生产者剩余为图中三角形PcCF的面积,消费者剩余为矩形PμICPc的面积,其中,矩形PeBCPc为由生产者转嫁给消费者的剩余部分,而整个梯形PnAIPμ的面积都是由于商品资源的错误分配而导致的损失,即:并不十分需要该商品的消费者获得该商品,从而迫切需要该商品的消费者没有得到该商品,因而造成额外的社会福利损失。

三、总结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价格管制的福利损失问题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陈杰、张兴瑞(2008)对近年来价格管制理论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价格管制不仅会在生产环节上造成福利损失,在分配过程中会因为寻租行为,更会因为没有让最需要商品的人、对商品边际效用最大的人得到该商品而造成‘第二重社会福利净损失’。”

综上所述,价格管制带来的福利净损失不仅限于生产,在配置中也造成额外的福利损失。即使在商品资源分配中不存在寻租行为,也会由于消费者意愿价格不同而带来额外的福利损失,即:价格管制会使一部分对于是否能得到该商品并不十分在意的消费者获得该商品,而使一部分迫切需要该商品的消费者没有得到该商品,从而造成额外的损失。

因此,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有关价格管制的政策时,应将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同政策所带来的长期效应结合起来分析,仔细斟酌,谨慎决策。

参考文献:

[1] Glaeser E.L.,Luttmer E.F.P. “The misallocation of housing under rent control”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ume 93,Number 4, 1 September 2003,(20):1027-1046.

[2] 陈杰.限价房的双重福利损失[N].中国房地产报,2007-04-16.

[3] 陈杰,张兴瑞.价格管制的双重福利损失――价格管制理论的最新进展综述及其启示[C]//复旦产业评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上一篇:让歌声给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 下一篇:企业信用能力的有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