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音研究浅析

时间:2022-10-24 04:00:37

对外汉语语音研究浅析

摘 要:语音学习在语言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语音教学出发,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为今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语音史;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教学

一、引言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之一。本文从汉语语音的本土研究出发,结合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的教学研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汉语语音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研究

1.汉语语音研究从重实践经验向科学理论研究转变

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外汉语语音研究逐渐从经验型为中心转向实用型和科学型的研究,特点是实用至上。人们针对语音教学中的难点,一方面注重经验的解释,另一方面则有意识地加强了对语音学习规律和语音教学规律的探讨,具体包括对汉语音素、声调、语调的特点及其教学法的研究。如赵金铭(1998)提出一个对外国人进行音系教学的简化方案,主要包括两个辅音音位方阵:(1)塞音、鼻音方阵:b,d,g,p,t,k,m,n,ng;(2)塞擦音、擦音方阵:z,c,s,zh,ch,sh,j,q,x。关于课堂语音教学,有学者认为,教学的顺序应该是“音素为先,语流为后”。

2.语音学、音系学的影响程度逐步加深

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音系学的最新理论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越发得到重视。如王锡佳用实验语音学方法考察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指出确实存在调型和调域两类错误,并就这两种错误做了详细的阐述,为对外汉语语音声调教学提供了指导。

三、问题浅析及启示

1.语音研究存在许多分歧,研究手段和方法需进一步提高

人们对汉语声母、韵母、声调、语调、重音、节奏、韵律等方面的认识尚存在许多分歧。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需求的加大,对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分歧太大,没有一个相对科学完整的标准,导致语音成为影响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一大主要问题。许多人学习几年之后,依然分不清二声和三声,又或者没有某些手势语的帮助,就发不出声调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是督促建立完善的汉语语音理论体系,同时对于怎样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教授汉语语音也提出了要求。

受语音学研究条件和研究水平的限制,许多研究者仅仅依靠课堂或课外随机获得的信息,没有一个具体的科学数据,缺乏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切实提高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水平依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2.注重语流习得研究,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语音要素习得的研究,主要是指对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三大语音要素的习得研究。语流习得研究指对汉语语调、语气等大于音节语音内容的习得研究。由于受到母语语音的干扰,留学生容易产生“洋腔洋调”,这是由于学习中只关注某一音节的习得对错,而忽视了在连续的语流中语音的问题,现在很多学者逐渐将目光放在语流习得研究方面,希望在学习掌握单独音节的同时,学会在语流中正确运用语音,尽量将母音干扰的影响降低。

对汉语声调的研究,李源认为可以从连续各帧中所处理的基音频率f的变化趋势中判断出来,通过几个科学的步骤,进行声调的提取。几个主要步骤是预处理、基音检测和后处理。汉语声调的提取,为今后的汉语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语音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需要不断改进和研究的地方,在已有的本土语音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结合中外的科研成果,不断完善薄弱环节。一方面,从理论基础上,多学科理论的借鉴和吸收是语音研究发展的动力,在以后的语音教学研究中也要不断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坚持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同时实践也为理论研究服务,为其提供素材和研究数据,推进汉语语音的研究和发展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郭锦桴.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2]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试刊),1977(2).

[4]李源.汉语语音声调方法提取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2(7).

[5]黎新第.20世纪中国近代音研究分期和研究观念的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2(2).

[6]张卫东.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语言科学,2003,2(1).

上一篇:7955名不同年级高职大学生UPI测试分析及其对策...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要带“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