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

时间:2022-10-24 11:17:43

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

摘 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作为职业决策的一种主观预期,对学生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心理干预、辅导等途径或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本研究欲通过团体辅导来对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进行干预,以提高高职学生职业决策决策自我效能。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干预

【中图分类号】G710

1研究目的与假设

1.1研究目的

探索提高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途径,分析团体辅导干预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性,丰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团体辅导的研究并帮忙高职学生克服职业发展上的心理障碍,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竞争力。

1.2研究假设

通过团体辅导,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以及问题解决等维度的得分有明显提高,团体辅导对提高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有效的。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被试均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一、二年级高职学生,并且做过前期职业自我决策效能感的调查问卷。在这些学生中通过随机的方式选择22人,随机将这22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实施6次团体辅导干预,每次1―2个小时,被试有男生6人,女生5人,其中一年级4人,二年级7人,农村生源7人,城镇生源4人。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处于自然状态,不实施任何干预,被试男生5人,女生6人,其中一年级6人,二年级5人,农村生源6人,城镇生源5人。团体辅导结束后以集体讲座和个别单独谈话的方式给与对照组相应的辅导,辅导内容与实验组的干预内容一样,只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呈现,以解决心理辅导的轮理性问题。

2.2研究工具

职业自我效能感团体咨询方案

职业自我效能团体咨询效果问卷

2.3研究程序

2.3.1准备阶段

实验准备是整个实验的基础,也是实验能否取得预期研究成果的重要保证,本研究所要做的实验准备主要是制定职业自我效能团体辅导方案,并确定团体成员。

本研究所采用的团体辅导方案主要是围绕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因素而开展的,前后分八次进行,每次辅导一到两个小时不等。方案设计好以后,交给相关职业指导和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审阅和修改,形成最终实施的团体辅导方案。然后是团体成员的选择,商谈团体开展的相关事宜。团体的成员的选择按照上面所提方案进行确定(本着自愿的原则,征求学生的意见),确定团体成员之后就对团体成员实施职业自我效能感问卷测试,与此同时也对对照组实施职业自我效能问卷的测试。最后与团体成员一起商定团体活动开展的具体时间及相关事宜。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来考察两组的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侧差异显著性检验

实验组(n=11) 对照组(n=11)

M SD M SD t p

总问卷 203.34 90.47 136.08 52.856 1.39 0.03*

2.3.2实施阶段

实施时间:2013年3月~2013年6月,前后分八次进行,每次一到两个小时不等。

具体时间:2013年3月10日、3月24日、4月8日、4月29日、5月12日、5月26日、6月3日、6月24日。

2.3.3评价阶段

评价阶段是对整个实验效果进行检验,也是实验的关键环节。在团体辅导活动的最后一次,对实验组实施职业自我效能问卷测验和职业自我效能团体咨询效果问卷测验。同与此同时,为了确切的掌握实验的效果,对对照组发放职业自我效能问卷以进行后测是实验的必要环节。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量的分析

3.1.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职业自我效能差异分析

为了掌握团体成员在职业自我效能上的变化情况,先要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侧增值分数的差异检验。

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增值分数的t检验统计表

组别 人数 前测 后测 前后测增值 t p

平均分 标准差 平均分 标准差 平均分 标准差

总问卷 实验组 11 204.34 90.478 251.44 92.783 47.1 50.613 0.875 0.021*

对照组 11 136.08 52.856 158.36 58.687 22.28 42.341

由上表可知,实验组和最招租的增值分数上达到了显著性的差异,也即是说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是显著的。

3.1.2团体咨询效果问卷分析

团体咨询效果需要验收,因而,在最后一次团体辅导活动结束时,对所有团体成员进行“团体咨询效果问卷”。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李克特式量表的形式,要求团体成员从四个等级中选出最符合自己情况的等级;第二部分为主观题,要求团体成员写出参加此次团体辅导活动的真实感受和收获。

由下表可以看出,除了团体投入程度的第2题的评价是2.80分和第4题的评价是2.75分之外,其他各个题目的分数都超过3分,由此可见团体成员对团体辅导的有效性是赞同的。并且团体认同感、团体满意度和团体促进功能3个维度的分数都很高。团体投入程度维度的分数相对低一点,说明团体的指导者在引导团体成员投入到团体活动中做的还不够,有待加强。

表3:团体活动成员对团体效果的评估1(N=11)

评估内容 题目 平均分 标准差

团体认同感 1、团体的氛围是温馨融洽而没有威胁和焦虑。

2、我愿意尽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我尽量以真诚的反应面对其他成员。

4、我总是很注意的倾听团体其他成员在说什么,并且也会把我的真情实感直接的告诉他们。

5、我会与团体其他成员分享我的想法,并将自己如何看待他们,及如何受他们的影响坦诚的告诉他们。

6、我是在没有任何戒心的情况下,坦诚的接受其团体他成员的反馈。 4.00

3.64

3.65

3.00

3.45

3.85 0.000

0.525

0.465

0.565

0.750

0.505

团体成员满意度 1、团体活动有趣并且有意义。

2、能够参加这次团体活动,我觉得非常值得。 3.65

4.00 0.515

0.000

团体投入程度 1、我愿意参加团体中开展的各种活动。

2、在所有团体活动过程中,我是一个积极活泼投入的成员。

3、我愿意完全的融入团体活动,并且与团体其他成员分享目前生活中的快乐和问题。

4、在每次团体讨论之前,我总会花一定量的时间做讨论准备。结束之后,我也会花一些时间反省和总结自己的参与情形。 3.60

2.80

3.70

2.75 0.755

0.825

0.525

0.755

团体促进功能 1、我认为自己愿意在团体里尝试新的行为。

2、我会尽量把团体里所学习到的东西,应用自己的生活之中。 3.65

3.35 0.545

0.750

3.2质的分析

团体咨询效果问卷的第二部分为主观题,要求团体成员写出参加团体辅导活动的真是感受和收获,对获得回答做整理分析如下:

内容总结

团体氛围 此次团体咨询的氛围很融洽温馨,在这个团体的大环境中我可以真实的而所顾虑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收获很大。

团体辅导活动让我获益匪浅,如果以后还有这种活动,我还会参加的。

团体辅导活动对我帮忙是多方面,尤其是让我感觉比较心情比较放松。

团体辅导活动让我感受了团体了的温暖,这种感觉平时是没有的。

……

团体促进功能 尽管有些职业中的问题未能在团体活动过程中找到答案,但是却让我知道了如何去思考。

每次团体活动的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过的比较充实,收获颇丰。

通过团体活动以前那种对前途比较迷茫的感觉没有了,对未来也更加有信心了。

通过团体成员一起活动使我对团体成员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我更加的自信并充满了期待。

从上表所得结论可以看出,此次团体活动的氛围是融洽而愉悦的,并且团体活动对团体成员的促进功能也是非常明显的。

4讨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增加分数在“教育要求”分问卷上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但是在“工作职责”分问卷上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还有所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团体成员都是大一和大二的高职生,对他们而言,主要任务是完成某一职业所需的教育和训练,也就是主要是学习的。而很少考虑工作问题,或根本就没有考虑工作问题。团体辅导活动让他们对于就业或职业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和顾虑,又加上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所以在“工作职责”的自我效能感有所降低。

从上述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团体成员对于团体认同感、团体满意度以及团体促进功能较为满意,只不过相对而言团体投入程度分数低点,这也说明了在团体活动组织过程中以及在引导团体成员投入到团体中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此外也可能是因为期末临近,团体成员都面临着期末考试的压力,要花费很多时间准备期末考试,所以对团体辅导活动的投入产生了一些影响。如果团体辅导活动在学期中开展或许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团体辅导对于提高高职生的职业效能感的效果还是较为明显的。由此也说明在当下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对高职学生适当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是有助于提高其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有助于其以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助于高职生的职业竞争力的提高。

因此无论是从量的分析还是从质的分析都可以看出:团体辅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可以明显的提高团体成员的职业自我效能。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希付.健康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闫明.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

3.葛晓宇.控制点、家庭支持、学校支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4.蔡红霞.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年。

上一篇: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探讨 下一篇:“问题男孩”的教育思考与实践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