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男孩”的教育思考与实践尝试

时间:2022-04-11 07:01:05

“问题男孩”的教育思考与实践尝试

【摘要】当前,“问题男孩”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问题男孩”好似烫手的山芋,往往让家长们操碎了心,也让幼师们束手无策。本文从具体幼儿教学活动中,对“问题男孩”的教育进行了思索与总结,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尝试。

【关键词】问题男孩;教育;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0

在我们所带的班级中,总会有这样一些让老师伤透脑筋的小男孩:他们天性倔强,老师说东他偏往西,老师说不可以他越想尝试;他们似乎事事粗心,却有着独特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不时提些天马行空的问题置老师于难堪的境地;他们很难自我控制,对诱惑的免疫力极为低下,身边的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会首当其冲,置集体规则于不顾……因此,多次领教过这些男孩的“伟大特性”的老师常常感慨:宁愿带30个“乖孩子”也不愿意带一个这样的“问题男孩”!然而,我们既不能选择只带30多个“乖孩子”,更没可能只带1个这样的“问题男孩”。事实上是这样的:我们必须每天面对着30多个孩子,并努力驾驭其中的一些“问题男孩”,让他们过“正常”的生活。那么,这些“问题男孩”该如何应对呢?

一、理解接纳是关键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在2300多年前就这样写道:“在所有的动物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其实,喜欢“制造麻烦”,往往是因为男孩体内过多的荷尔蒙素在其作用。素在赋予男孩男子汉特性的同时,也会带给男孩不安定的个性――坐不住、好打斗、给老师捣乱……。然而,大家是否发现:这些不安定的个性,也恰恰是男孩更富探索欲、创造欲的最直接体现呢?了解这点,大家是否突然感受到这些让你整天提心吊胆的“问题”男孩的身不由己呢?所以,我们可以注意做。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其实看到幼儿的表现并不难,难的是怎样去分析幼儿的表现。好的教育是适宜的教育,这必须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纲要》中提出“尊重个体差异,促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只有深刻解读幼儿,了解幼儿行为、语言背后的想法和感受,发现他们真正的需求,才能实实在在落实《纲要》的这条精神。所以看到幼儿行为之后问一句“为什么”,应成为我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那么当看到幼儿各种表现时,应该怎样去解读的呢?以前看到幼儿的表现,教师都是从自己的主观来分析孩子。其实很多时候幼儿的行为是年龄特点的反映,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是否以接纳的心态去看待孩子。还有很多时候是教师中心造成的。老师总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孩子好,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经常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爱是从自己出发,还是从幼儿出发?我们以为对孩子释放爱了,但孩子是否感受到了?他们感受到的到底是什么?这中间有没有质的变化?

二、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自制力是一个人约束自己的能力。它能帮助人们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激励自己去做合理的事情,抑制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等。其实,一个孩子自制力的强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和引导中逐步培养和锻炼出来的。所以,要培养一个孩子的自制力,需要注意对孩子进行自制力的训练和引导。

正面强化幼儿的自控行为。

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这一点在幼儿的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因为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幼儿都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随着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发现当幼儿在进入大班之后,有很多幼儿尤其是男孩子都会有这样的表现:有很强的控制欲,喜欢别人按他的要求做事,听他的指挥,如果有同伴想让他改变自己的行为以达到某些要求的时候,他很难改变。

针对这样的特点,我采用正面的教育方法以此来强化幼儿的自控行为。例如,当有幼儿表现突出的时候,我就以他作为榜样去影响和感染其他的幼儿。另外,我对表现良好的幼儿会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他充分体验到满足感和荣誉感,这样对别的幼儿也是一种正面的促进和鼓励,使他们知道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自己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一定的调节和控制,增强自我的控制能力。

三、发现并发扬孩子的“闪光点”

提供“用武之地”。

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会有多次的“危险时段”,在这些环节时段中,自由、宽松的环境加上老师的忙碌,正是这些坐不住、爱天马行空的男孩们最好的发挥时间。而每天的餐后活动就是老师打醒十二分精神的时候。因为这时,总会有杰杰玩乐了,与人“比武”、“一较高下”的情景,而紧接着的是孩子们对他不绝于耳的状告声。在一次杰杰当值日生时,我们发现,极度好动、跳跃的他,竟然能细致、认真的一遍又一遍的擦桌子,就连桌子的边也擦得干干净净。于是,我在给与了他充分的肯定、表扬后,他还得到了一个华丽的“头衔”:值日生总管,就是每天指导、监督值日生擦好桌子。当然,这个“头衔”还是有一定的回报的:每次能获得一张小贴纸。

四、创设条件,给予孩子“发泄”的机会

“调皮”幼儿常常表现为活泼好动、爬上跳下,即使已满头大汗,仍在不断地运动,不知疲倦。如果老师给予压抑,不让他们把“过剩的精力”消耗出去,就可能会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像不透气的蒸汽锅发生爆炸一样,结果更加严重。因此,老师一方面应创设条件,允许幼儿把“过剩的精力”发泄出来。如允许他们跑、跳、动等;另一方面,应善于把幼儿的调皮行为引导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以减少幼儿因“发泄”过剩的精力而出现的破坏性、攻击性等不良表现。对于喜欢激烈运动的幼儿,可组织他们去踢足球、练武术、赛跑等;¨对于喜欢叫嚷吵闹的幼儿,可让他们去朗读、表演。一旦孩子有事可做,就不会再胡闹、“瞎”跑了。

五、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

虽然好动孩子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幼儿园里,幼儿园教育对他们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也更直接、更深刻的影响着孩子个性特质。在这种意义上,老师必须和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教师除了在学校里要照顾和教育好好动幼儿之外还要与家长经常联系,将幼儿在班级里的各方面表现情况等告知家长,使家长能够全方位了解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调整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总而言之,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好形成良好道德素质、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作为教育者的老师,要把这些好动调皮的男孩看成有感情、有自尊的、与其他孩子一样的人,并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心力。在风雨中静静培育、守护他们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云晓主编《培养了比起男孩的100个细节》朝华出版社2011年版

[2]刘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3]周梅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上一篇: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 下一篇:“农村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