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元素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中的作用研究

时间:2022-10-24 03:46:42

情感元素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多元的价值观时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塑造是必要的、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然而,在取得良好成果和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向纵深发展的因素依然顽固存在。情感元素作为一种关注人的情感及情绪,旨在培养“完整的人”[1](P35)的人本理念,若按照其要求和指导,创设良好的情感情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培养过程中设置遵循情感元素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活动中;提高情感培养的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民众的情感中,在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养的瓶颈问题上,或可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情感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用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8—0009—0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存环境逐渐变得复杂化和多元化,信息渠道的拓宽,信息量的激增,使价值观尚未成熟、判断力及辨别力尚有不足的青年出现了价值困惑、价值偏差的现象。对整个社会,尤其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在多元化的价值时代找到根基,这对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文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P115)一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阻碍和误区[3](P164)。情感元素(Affective education)作为培养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的青年的态度、情感以及情绪,旨在培养“完整的人”,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养的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发现“瓶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养存在的困境

目前,整个社会普遍比较重视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客观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培养也存在一定的困境:在主动者方面,主动者重视社会群体的主观情感体验,但主动者的引导与社会群体诉求难以弥合;在培养内容方面,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正面灌输,但忽视与现今流行的社会价值理念进行评价和批判相结合;在培养方法方面,注重研究并顾及青年的特点,但违背了对意识形态的接受规律;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培养作用,但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在培养过程方面,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但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资源方面,注重社会、学校和家庭资源的整合,但落实到社会群体身上,“合力”并未起到“相加”的作用;在培养目标方面,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内在目标,但未与社会个体成长需求完全吻合;在培养评价方面,注重培养评价对社会群体的引导和督促作用,但评价过于简单化、传统化和机械化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培养作用有效、全面的发挥,甚至使培养本身处于尴尬的境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养的主动者、被动者和培养内容是确定的,那么,若想疏通主动者与被动者沟通中的瓶颈,使培养内容真正内化为受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并成为主导其价值观的核心价值观,要在普世价值世界中发现新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5](P5)以往教条式的、政策式的灌输制度、培养要求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而传统的主动者与被动者师生关系、单一的灌输式培养方法也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尝试寻找一种新的突破口,为解决这些“瓶颈”问题,使培养过程更为顺畅,培养效果更为明显。

二、寻找“突破”:情感元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养中的“热度”与“力度”

培养的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尤其是当今的青年,他们自小就成长在信息化时代,接受各个方面的信息,其中有积极健康的,当然也有消极负面的。他们的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但是他们的自信心较强,自我意识较强,因此,在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过程中,若缺失能给他们情感“热度”,并有感召“力度”的培养,青年人极易形成偏失的价值观。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当代情绪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情感有激化——动力、认知——预测、评价——选择、享用——保健的机制,[6](P117)对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个体的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情感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具有动力功能、感染功能、疏导功能、调节功能、强化功能、协调功能、传递信息及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功能。

情感元素正是兼具“热度”和“力度”培养理念。中央培养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认为,“情感元素是一个与认知培养既相对又相融的培养概念,它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培养力量,促使个体的情感潜能在新的培养氛围下,发生新的质变,达到人的素质的整体性提高和人性的完满发展。”刘晓伟教授认为,“情感元素是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现代社会对人的和谐发展的要求所实施的一种培养活动,它不仅是对智力培养的补充,也不仅是‘让学生感到身心愉快的培养’,而是全面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培养活动还是对个体成长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情感元素的概念分析,有些观点已经达成共识的认知。第一,情感元素关注人的情感、情绪因素,以人为本,充分考量人的身心体验和切实感受;[7](P64)其次,情感元素旨在培养“完整的人”,即既要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掌握精深切实的生存技能,也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完满的人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社会群体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首先其内容是与社会群体的生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以及应用范围,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它是我党、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经过不断的、循环往复的提炼、总结、反思、实践而形成的,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得到验证的。[8](P13)第二,在培养资源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培养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它一方面指导社会群体正确进行判断,准确采取行动,另一方面,成功的、愉悦的体验会不断促使这种价值观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体系,并逐渐居于主导地位。以青年为例,青年人的价值观迷茫、知行不一反映了在核心价值观上知与行的脱节,也反映了现行的思想政治培养不能完全帮助青年人在实际的价值选择中做出正确判断。因此,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塑造,情感元素具有优势。融入情感元素的活动有助于青年人与社会之间,青年人的价值结构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互通和共融。[9](P45)

上一篇:理查德·罗蒂的另类科学哲学思想论析 下一篇:著作人身权的合理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