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研究

时间:2022-10-23 04:52:26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研究

【摘要】 目的 在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其预防和控制对策。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10月普外科手术患者20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分析,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有5例,发生机率为2.5%。感染原因与患者本身、医护人员、医疗干预、环境等4个方面因素有关。通过护理干预手段控制相关因素,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结论 医院普外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患者原创伤严重程度,同时伴随影响免疫力的基础病和手术环境条件,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关键词】 普外科;切口感染;因素;护理对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17-01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在手术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它使患者在术后更加的痛苦,也因此增长了患者住院的时间,对患者术后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普外科术后感染的有关因素,本文对普外科手术感染的原因进行相关分析,并得出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措施,旨在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200例,年龄12-76岁,平均年龄(42.5±19.4)岁;男性119例,女性81例。其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5例,发生率为2.5%。5例切口感染患者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2.7±13.7)岁;男性3例,女性2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调查方法,并结合临床查看方式,将调查收集的资料数据和确诊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资料逐项填写调查专用的《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将所有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依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规定的标准,对手术切口感染病例作出诊断。

1.3 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 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标本均由临床科室按规范的采样方法,用涂抹法采集感染伤口分泌物,直接送该医院检验科待检。按常规对标本进行初步接种培养作出初步分离,对阳性标本进一步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将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K-B实验法进行药敏试验,选择医院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用国际标准抗菌药物纸片进行试验,按NCCLS标准判定药敏试验结果。

2 原因分析

2.1 患者本身因素通过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得出 切口感染率与患者的年龄呈正比,患者的年龄越高,其发生切口感的几率也就越大,年龄是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老年患者的生理机能和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急速下降,且容易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这些会导致手术切口局部血液循环变慢和对炎症反应能力降低,其手术后伤口的恢复速度较慢,因此大大增高了感染率。此外,术后切口感染率和患者的肥胖程度也呈正比,较肥胖的患者其切口感染的机率也会增加。肥胖患者的皮下脂肪层较厚,手术操作的程序也会相应的增加,反复切割和过度牵拉会造成脂肪的坏死和局部组织挫伤,从而增加了感染的机率。患者如有消耗性疾病或者营养不良的情况也会增加切口的感染机率,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缺乏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功能下降,也会增加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1]。

2.2 手术医生和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其技术操作不规范,消菌不彻底,操作不够细致,手术时间过长、遗留异物等不规范的操作也会增加切口感染的机率。

2.3 后期医疗干预不合理也会导致术后发生切口感染 后期的抗生素运用不合理和用药的不合理也是切口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

2.4 患者手术室环境和病房环境是切口感染不容忽视的因素 手术室内人员的进出,所携带的细菌造成室内感染的几率比较大,给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所以普外科是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之一。除此之外,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对细胞的生长与局部的血液循环有着推动作用,过低或者过高的温度则不利于切口的愈合。

3 结 果

2010年2月――2013年10月,该医院普外科进行普外手术200例,其中I类切口57例、II类切口97例、III类切口46例;共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患者5例,感染率为2.5%;以II、III类切口感染率较高,构成比分别为14.83%和24.92%。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下者,其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以21-40岁年龄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最高(20%以上)。多数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在术后1周内,外伤性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伴随基础病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也较高,见表1。

5例普外手术切口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4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还有1例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4 预防措施

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询问和检查,术前控制感染,纠正营养不良状态,控制血糖等。术前做好备皮和消毒工作。

医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之前,要完全遵守无菌操作流程洗手消毒、更衣换鞋;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监测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人员的走动、交流,并且尽量减少室内的人员数;未使用的器械要与已污染的器械分开放置;手术人员更换位置时注意不得污染无菌区域;手术衣污染后应及时加罩手术衣或更换;要立即更换破损的无菌手套。在整个手术中,手术人员要轻柔并且操作熟练,避免是组织受到挫伤。术中切开空腔脏器时,一旦有溢出物,要马上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以免造成更大的污染圈。巡回护士在术前、术后认真清点医用材料和手术器械,确保不留异物于患者创口内。

普外科手术感染不仅对患者术后的预防带来了一定是困难,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发生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医护人员要牢牢的树立无菌意识、手术操作精确细致、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病区环境管理、加强对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干预等措施可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林伟鹏.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吉林医学,2012(24).

[2] 王元平,秦晋陵.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处理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11(11).

[3] 杨静波.普通外科中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相关处理[J].中外医疗,2011,(06).

上一篇: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 下一篇:紫杉醇联合顺铂辅助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