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20:02:05

普外科医学论文

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沉浸式医学英语教学;普外科;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16-02

临床实习阶段对于每一个医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阶段,更是对书本知识总结并进行临床实际应用的阶段,是将来的临床工作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信息全球化的现在,临床医学的国内外交流愈加频繁及重要,不仅体现于文献的交流和国际会议,还包括各类疾病的国际多中心诊疗合作及各种信息的远程传输。因此,英语教学对于现今医学生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普通外科学这类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率高的学科,英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临床医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医学英语是指一种以中、高级公共英语为基础,与医学(专科)紧密结合,使医务人员能以英语为工具,自如地从事临床医疗活动的一种专业英语。而医学英语因来源复杂、构词讲究、词汇量大而具有相当的独特性。现代临床医学英语的教学,不仅需要通过提高现代医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表达临床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具有英语表达和应用能力的高级复合型现代化医学人才。在世界范围内,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约5亿多,而学习英语者至少在15亿人以上。在我国大部分城市,虽然从小学就开始进行英语的学习,但随着教育部根据其1987年颁布《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实施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此几乎所有医学院校本科生甚至绝大部分的硕士研究生和其他院校的学生一样,其英语学习转向专攻公共英语,各医学高校更加注重的是英语四、六级的全国统考合格率,而忽略了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

同时,医学专业的英语教学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英语教材和公共英语的教学方法。国内尚无统一的五年制普及型双语医学教材,特别缺乏临床实习阶段可以应用的实用性专业英语教材。目前国内多数医学高校应用的医学英语教材中关于临床医学中实用性的英语内容却很少,内容比较零乱片面,其实用性及系统性均较差。同时,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一直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模式,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阻碍了医学生的语言交际及临床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后果是,医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实际的临床应用脱节,学习英语的目的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上,以至于进入临床后仍旧无法应用医学英语。

二、沉浸式医学英语教学模式

良好的英语教学模式和环境是解决我国目前医学英语教学中“费时低效”和“聋哑英语”的有效途径。其实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不断地对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进行着探索,所谓沉浸式医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对受教育对象进行各种教学活动时,让所有学生完全沉浸在第二语言的语言环境中。沉浸式英语教学模式将学生“浸泡”在英语氛围中,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最大限度地运用英语来组织教学及其他活动,以减少母语的介入,从视觉、听觉及思维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英语眼、英语耳、英语脑,使学生进入一个完全“英语化”的世界。

医学英语绝不仅仅是医学单词的简单排列,而是比公共英语更加复杂的一类社会语言系统。尤其是临床医学英语,临床医学英语不仅代表医生对所在专业的理解和应用,而且是医生和患者、医生与医生间的交流平台,医生需要用临床医学英语为病人、为整个社会服务。在临床医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公共英语的教学,否则就像完全分割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联系而单独学习,这样也失去了临床医学最重要的意义。因此,临床医学英语应通过结构型沉浸的方式进行教学,即以具体学科双语教学为基础,利用第二语言教授具体的临床课程,以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临床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具体的科目内容学习为主线,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穿插大量的临床典型病例。临床病例的学习必须把公共英语的内容融会在其中,以促进临床医学英语的学以致用。

三、沉浸式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在普外科临床实习阶段的应用

普外科是所有外科的基础,涵盖了外科很多的基础知识,普外科的实习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外科的基础知识,同时对于进一步地学习其他外科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普外科不同于内科,最主要的特点是普外科实习中有很多的临床实践操作,而学生在进入实习之前虽然已经接受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但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缺乏在实践操作中使用医学英语的能力。因此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要求带教老师有目的、有方向、有重点地引导他们正确掌握和了解普外科实习内容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具体的实践和操作更好地领会贯通医学英语。

在普外科临床实习阶段,沉浸式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应贯穿整个带教的过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英语授课:在临床实习阶段,每周应组织小班讲课,具体用英语讲授关于普外科临床的理论知识,使得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对普外科的理论知识、普外科相关医学词汇、术语如何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进行系统地了解,为临床实践应用打下基础。(2)英语教学查房:所有医学生在普外科临床实习阶段每天都要跟随带教老师对住院病人进行查房,这是英语教学最好的实践机会,语言的锻炼需要环境,只有通过和患者接触,才能学到全方位的医学英语。同时,由于对话的不确定性导致难以准备。这对临床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熟练地掌握医学专业英语,同时对临床实用性英语及其相关的公共英语非常了解。在查房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刻地掌握相应的疾病知识,同时能够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和对话,有助于迅速提高学生对医学英语及相关公共英语的熟练度。(3)英语带教操作:普外科是所有外科的基础,从换药、门诊小手术到临床大手术,牵涉到很多的实际操作,这对实施沉浸式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临床带教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注意在教授专科理论知识时应用英语,同时在带教操作时也要注意使用合适的英语。使得医学生不仅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能学会这些知识和操作的正确英语表达。(4)医学英语论文的写作,在现代医学中,医学论文的写作是医学英语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锻炼学生用英语思维书写英语论文,而不仅仅是中文素材的翻译,同时通过英语论文的写作加深对医学英语的理解。

临床专业理论知识课之后临床实习阶段过程中,继续进行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对于巩固和提高教学成果及对以后临床、科研工作、学术交流中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均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提升作用。因此在全球化的国际化规模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使临床医学英语教学更加规范及实用性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苗劲蔚.临床医学英语的教学与应用浅谈——留学美国沉浸式医学英语学习有感[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6):41-43.

[2]杨洋.浅谈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4):78-80.

[3]袁平华,米保富,胡洁茹.渥太华大学沉浸式双语教育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4):141-144.

[4]罗天航,李荣.医学本科生普外科临床实习的教学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2,(33B):217-218.

[5]黄涛.大学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与教学策略研究[J].大江周刊:论坛,2011,(12):168-170.

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蒙城县中医院占地17982平方米,业务用房18400平方米,固定资产6500万元,全院职工400余人,医学专家80余名,医学硕士2名,省级跨世纪人才1人,著名青年中医6人,年门诊量25万余人次,床位350张,设骨科、肿瘤科、外科、妇产、内科、针灸、康复、肾病等十大病区。

医院注重科技兴院和人才培养,先后购置了全身多排螺旋CT、高清晰度腹腔镜、关节镜、钕激光、海弗刀、多台高档彩超、C型臂、脑彩超、碎石机、多台血液透析机、大型闭路电视X光机、CR机、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血流变、脑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套病理设备、电子胃肠镜、上海――蒙城远程会诊系统,超高倍显微镜(MDL)、心电监护仪、PCR基因检测仪等大型设备80余台(件)。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现开设有急诊科、心脏病科、脑血管病科、呼吸科、消化科、脑外科、肾病科、泌尿外科、肿瘤科、普外科、妇产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科、肛肠科、儿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康复科、口腔科、中医科、中医妇科、眼科等20余个主要临床一级科室,二级专业科室10个,经省卫生厅批准,建立全县首家职业健康体验中心,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伤科、心血管科为“省重点专科”,在全省享有较高知名度;血透中心为全市首家血液透析中心,开设了断指(肢)再植治疗中心、结石病治疗中心、肿瘤治疗中心、心脑血管、呼吸、消化、肝病等专病会诊中心。并开展了多科目介入、微创治疗术,填补了蒙城县多项空白。专病有不孕不育症、乳腺病、肾病、肝病、中风、哮喘病、冠心病、结石病、风湿病、疼痛病、中风后康复等20个。

医院注重加强科研教育,多年来,全院共发表医学论文370余篇,其中部级35篇,优秀论文40篇,市科技进步奖10项,其“壮肾补骨法治疗骨质疏松症”获世界优秀成果奖,“十四经感传经络研究”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竹制夹板临床应用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舌象与胃粘膜征的比较”获市优秀科技成果奖。

医院改革多年来,靠特色立足市场,在夹缝中求生存,扩大生存空间,该院提出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的发展理念,受到省内外中医界关注,并在省内外推广了该院“坚持改革不争论,坚持发展不动摇,扎实苦干不松劲,保持特色不偏向”的成功建院改革模式,该院也成为新闻界注目焦点。近年来,该院被《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人民卫生报》、《安徽科技报》等新闻媒体刊(登)发新闻近1100余篇,成为中医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该院采访时,一提起中医院的上述发展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绩,员工们称赞道:医院取得辉煌,班子团结向上,院长领导有方!

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论文;统计分析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Papers Published by 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zhou University in 2011~2015

DUAN Zhi-qing,WANG Li-quan

(Science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15004,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2011~2015 years in 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zhou University Chinese scientific paper journals and SCI journal published papers summarize the status quo of the research,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hospital,t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Methods CNKI China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Wanfang database and Pubmed database as the basis,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etrology 2011~2015 published paper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zhou University during 2011~2015 a total of 2648 papers,of which 516 articles of SCI(19.49%),core journal 1030(38.90%),the statistical source journal 501 (18.91%),other journal 601 (22.70%);the 5 year the number increased by 3.54 during the SCI article times,the total impact factor increased by 4.86 times,the average impact factor increased by 0.29 times;in the 2648 article,intermediate and senior professional titles who authored 2074,doctoral and master authored 1702. Conclusion 2011~2015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remained stable,substantial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SCI papers,the quality of the Chinese also increased,and higher education senio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as the main document recommended hospital management group.Continue to optimize various incentive policies and measures,strengthen youth technical backbone to support efforts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 depart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Key words:Hospital;Papers;Statistical analysis

科技创新在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医院专业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既是科研成果和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反映其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衡量一个医院临床、科研工作的重要指标[1]。其中,高影响力论文更是集中表现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引起科研人员与科研机构的重视。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可靠性、学术性的数据库,SCI论文的发表愈来愈成为衡量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水平和奖惩的一个重要指标[2]。本文统计和分析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2015年医学论文的发表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医院科研论文产出的能力,为医院科研管理部门了解本单位科研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提供参考,夯实了医院科技相关档案中的科研论文总结性材料,并为医院管理层评价医院科研能力、制定管理政策、整合各项资源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中文科技论文在CNKI以及万方数据库中以单位途径检索,SCI论文在Pubmed数据库以单位途径检索,并与本院2011~2015年实际统计报表进行核对。此次统计的论文一律选择知识产权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第一完成单位,选择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由我院职工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的论文。

1.2方法 对每年年终报送到科教处的科研论文进行分析整理,作为科研论文的原始统计资料。同时,结合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采用单位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索词进索,对刊登科研论文的杂志名称按SCI、中文核心、统计源、其他类型期刊进行分类统计。数据采用Excel 2007处理,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的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数量及构成情况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2015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共2648篇,其中,2011年429篇,2012年548篇,2013年565篇,2014年509篇,2015年597篇,每年总数保持平稳,但2014年略低于前两年。其中,SCI论文数量及占比都逐年增多,从42篇(9.79%)到191篇(31.99%);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及占比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而其他类型的论文数量及占比有明显的下降,见表1。从表2可以看出,2011~2015年SCI论文不仅数量稳步增加,总影响因子也从83.896稳步上升到492.011,平均影响因子由1.996上升到2.576;2区、3区、4区的文章总数也是每年逐步增加。

2.2医疗科室论文分布情况 论文总共分布在30多个科室,数量排在前5位的科室分别是骨科、神经内科、普外科、影像科和神经外科,其发表总量占全部论文总档34.25%。其中,普外科和神经外科的SCI论文占比排第一,而其他三个科室核心期刊占比排第一。SCI论文数进步前五名的科室是普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疗科、妇产科。

2.3不同职称、学历的作者分布情况比较 从的职称来看,核心期刊仍是的主要类型,正高、副高职称人员占论文总量的比例为54.12%,相对于中级和初级占比较高;其中,职称等级越高,SCI论文的数量和占比越高,呈正相关性,见表5。从学历来看,大专及其他学历的期刊主要为其他类型期刊,博士、硕士、本科学历的主要类型都是核心期刊,硕士、博士学历的技术人员是的主力军,其发表的论文占论文总量的67.52%。其中,学历越高,SCI论文的数量和占比越高,呈正相关性。

3 讨论

3.1科研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总结

3.1.1科研平台及专科建设促进医院良性发展 在国家“科教兴国”的政策引导下,我院大力推崇“科技兴院”的方针政策,近10年间相继成立了“神经科学研究所”、“放射肿瘤治疗学重点实验室”、“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研究所”等重大科研平台,引进大量的医学硕士、博士人才,为基础实验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010年以后先后获得6个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在2011~2015年排名前5的科室中4个为省级重点专科,1个为市级重点专科,可以看出重点专科已经成为我院科研论文产出的摇篮,是医院科研活力的主要源泉和科研活动的主要阵地,有着科研及学术上的整体相对优势[3]。

3.1.2完善机制激励科研论文产出 医院不断完善和落实科研考核激励机制,在科研方面,对实行量化管理,并与年度考核、继续教育、职称评聘等联系起来,推动科室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不断提高,为科室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4]。此外,医院根据期刊的级别实施相应奖励与报销,SCI 论文则根据影响因子高低进行奖励。这些奖励举措大大地提高了医务人员论文产出的积极性,从表1中可见SCI论文和中华期刊论文在2011年开始明显增加,而省级期刊相应减少。此外,通过每年的科研表彰大会和医院官网及院内网、微信等媒介途径,对发表高层次论文的作者进行通报表彰,这样使得科研人员不仅获得了物质奖励,还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医院职工申请课题和撰写论文的积极性,近五年各类级别科研课题和论文数量的增长就是很好的证明。

3.1.3院内设立预研基金鼓励职工开展科研活动 为促进我院职工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的提高,2011年开始设立预研基金,提倡超前研究,增加争取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竞争能力。预研基金分为青年职工预研基金项目、博士、留学归国人员预研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等三类,每个研究项目资助金额从1~5万元不等。2011~2015年期间,医院获得各级各类立项课题明显增多,达329项,项目级别也明显提升。因此,从2016年开始,预研基金的资助金额和数量都有所增加,其中增加了护理专项5~10项。从中我们发现,科研项目经费的资助是论文产出的重要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医院中青年职工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科研事业的全面繁荣与进步。

3.2科技存在的具体问题与改进建议

3.2.1科室之间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存在着不平衡性 2011~2015年医院共2648篇,发表排名前五位的科室共907篇,约占34.25%,超过了医院总量的1/3,尤其是SCI论文,总共516篇,前五位科室发表了248篇,占比高达48.06%。可以看出我院论文产出较多的科室集中在重点学科、专科所在科室,有相当一部分科室科研论文很少,这与我院作为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的科研能力不相适应,而且在其他三级医院也存在这种情况[5-6]。因此,为了强化科室间的科研合作,带动医院整体科研能力的提升,医院于2015年开始进行优势临床学科群建设,构筑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主要在学科群带头人带领下,明确内部各学科的发展侧重方向,运用学科群内临床技术综合调配、人才梯队协作传承、科研方案统一规划等内部优势,克服原有学科间重复建设和不良竞争等缺陷,在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逐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色鲜明”的特点,促进学科技术、人才、服务领域实现进一步完善和增值。相信这些措施一定能增强医院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

3.2.2论文作者的结构组成有待改善 从作者职称、学历分布情况可以发现,的数量及质量与专业技术职称、学历的高低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职称、学历等级越高,其发表文章的数量越多及质量越高,说明高级职称、高学历人员在科研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但是占比较高,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年轻初级人员科研水平有待培养与提高,应鼓励他们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尤其是硕士以上研究生更应该发挥高学历在科研中的作用,适当减轻其临床负担,改善软、硬件环境,支持他们加强科学创新工作。此外,2648篇论文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有1019人,我院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51人(含医疗、药学、医技、护理和行政人员),论文作者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5.05%,论文作者在我院科技人员中占比例较略低,与专业技术队伍不相适宜;有44.95%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这5年中未发表过学术论文。针对这种情况,要加大宣传,转变观念,不要只为晋升职称和续聘而写论文,避免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减少低水平论文和欠科学价值论文的发表,提高科研和论文写作的主动性[7-8]。

3.2.3科研管理岗位工作有待改善和提高 医院科研管理工作者是各项政策、信息、计划的传播者和执行者,也是医院科研计划的制订者和各项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科研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科研水平[9]。医院近五年的科技态势整体平稳,但2014年科技数较上一年有一定的下降,这就提醒我们科研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各项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又要及时掌握当今科研发展趋势,准确的解读和把握最新科研政策和法规;②加强和临床科室的沟通和交流,提高科研管理人员协调管理能力,积极邀请专家来院进行课题和的讲解和交流,并有效引导医护人员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和;③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医院方面应着重科研管理人员医学知识、管理知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培养,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开展国内、国际考察活动,通过让管理者实地考察,切身感受差距,以提高职业o迫感和自觉性[10]。

总之,医院科研论文总体呈良性发展趋势,论文总数逐步增长,高层次论文逐年增多。本文重点研究了技术人员的学术论文水平,但这只是反映技术人员科研能力及水平的一个面,其他方面包括基金课题、专利、技术标准规范、学术论著等等都是很好的指标,并且和学术论文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的整理与分析,探索建立一个合理的、规范的、符合本院工作的科研绩效管理系统,使医务人员所从事科研工作的得到认可,激发他们继续奋斗的动力,促使医院整体研究水平向更深层次发展,使学术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从而提高科研论文的产出的质与量。

参考文献:

[1]潘利民,翟俊霞,席彪.医院科研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3):253-256.

[2]张超杰,肖蔷,张志功. SCI论文在医疗领域价值的思考[C].“SCI论文与医疗、教学”全国学术研讨会.2014.

[3]马慧君,王洁,刘蔚,等.科技兴院战略对专科医院科技论文产出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7):990-992.

[4]顾成武,陈拥军,聂本刚,等.地市级三级甲等医院科研管理方法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52-154.

[5]丁彩翠,黄明杰,李惠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5~2010年SCIE收录论文的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2011,11(6):53-56.

[6]顾怀敏,罗冰,江春艳,等.强化医院科研管理创新促进高影响因子 SCI 期刊论文产出[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3):302-305.

[7]王燕.川北医学院近10年中文期刊论文产出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7):2705-2707.

[8]沈一展,吴建国.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06~2011年国内科技论文统计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6):86-88.

[9]周瑜.高等学校科研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1(9):192-193.

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1997年,××从武警上海部队医院转业回来后分配到××人民医院从事普外科工作。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下,找他看病的人很少,但他相信,只要有过硬的医务水平,这一切一定改变的。为此,他虚心向上级医生请教,配合做好抢救病人的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手术操作规程,经常在病房加班加点工作,仔细观察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变化。他还珍惜每一次继续教育的机会,多次参加学术交流,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医学论文,探讨新的医疗方法。不久,就脱颖而出,成为医院的一名得力医生。

几年的学习与实践,使得××的医疗技术越来越精湛。他充分发挥其在部队掌握的腹腔镜胆微创手术这一特长,积极开展和推广了腹腔镜胆囊切除等微创手术。这一高难度的技术,他操作起来却得心应手,一天能做4例手术,而且准确无误。因其高超的技术,而远近闻名,宝应、扬州等周边县市的病人也慕名前来就诊。

哪里需要就战斗在哪里。去年“7·13”风灾后,他不顾年幼的女儿一人在家,依然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当得知受灾地区缺少抢救、转运救治医生时,他顾不上饥渴,直奔灾区现场。回到医院已是次日凌晨两点,但他顾不上休息,囫囵吞了几口盒饭,又继续留守值班、查房,天亮后,又随同医疗队再次赶赴灾区卫生院,协助当地医生共同救治伤病员。

作为主治医生,他给许多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些病人从内心里感激他。一次,一位病人康复出院后,连续3次要送点钱物表示心意,都被他婉言拒绝。有一位心脏病、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并发患者,因病情加重而网不得不接受医生的建议切除胆囊。在其他医师的协助下,××成功地为其施行胆囊切除手术。康复出院后,病人的儿子特地找到××家,送去一台微波炉。为了退还礼物,××找了两天,终于网将东西原物退还。

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信念坚定,青春无悔

1935年11月29日,鲁开化出生于安徽省全椒县一个清贫的职员家庭。鲁开化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跟随家庭辗转奔波中度过的。在他朦胧的记忆中,旧中国民不聊生,千疮百孔,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憧憬幸福,盼望美好,立志长大要干一番事业。他于1951年初中毕业后光荣入伍,成为了人民军队的一员,并于同年进入西北人民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西北第一军医学院,后更名为第四军医大学)学习,掀开了他人生路上新的一页。回顾那段艰苦的学习生活,那时的他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奋力苦读,不知疲劳。尽管生活困苦,学习紧张,但他觉得充实而快乐。当时的鲁开化担任学生队的团支部副书记,有较出色的组织领导才能,又有乐于助人、刻苦学习的良好品格。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工作突出,曾荣立三等功两次。正是由于当时的磨炼,培养出他坚忍不拔的优良品格,为他的未来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1957年毕业前,他在总院担任实习军医一年余。实习期间,因患者相当多,每个医师需要分管12~16张病床,那时鲁开化每天要帮助患者做检查、写病历、做手术、换药,每日的工作时间长达13~14h,可他却忙得不亦乐乎。那段艰苦、忙碌的日子里,他从未看过电影,也很少到当时西北最美丽繁华的明珠兰州城观光游览。和他朝夕相处的是患者,时时刻刻浮现于他脑海的是患者。那时的他,学习如饥似渴,那时的他,工作兢兢业业。正是那时打下的扎实基本功为他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医曲折,终成正果

1958年5月,鲁开化结束了紧张而忙碌的学生生活,留校工作。他先后在泌尿外科、骨科、普外科等各个科室轮转工作半年多,并在门诊工作一年。之后又深入基层连队,体验艰苦紧张的部队生活。新环境、新生活给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他开阔了视野,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与士兵的兄弟感情。时至今日,他仍对那时在河北塘沽新港国防189师当兵的情景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在以后的工作中,他的工作和职务几经变动:曾担任过助教军医;参加过初、中级英语短期培训;在“五七”干校“培训”8个月,喂猪、放羊、种果树等各种劳动样样在行;曾在贫穷落后的县医院带教,为广大乡亲服务。不管生活多么艰苦,工作如何变动,他始终没忘记学习,没忘记探索和追求。他从1958年开始担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医师,经过了16个不平凡的春秋,于1973年被任命为整形外科主治医师。在漫长的住院医师道路上,辛勤的工作让他付出了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但他从未叹息和停滞过,也从不灰心和失望。1960年在我国整形外科泰斗、奠基人之一汪良能教授的领导指挥下,他参与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总面积90%TBSA、Ⅲ度68%TBSA,是当时世界上Ⅲ度烧伤面积最大最严重的病例)并做出了贡献。1979年6月被任命为讲师,1983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并于1988年6月再次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早年的业绩于1992年被《中国烧伤整形外科名人传略》一书收录。鲁开化自从医起便爱岗敬业,视患者如亲人,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大面积烧创伤创面处理、皮片移植、皮瓣修复、显微外科技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瘢痕增生与挛缩矫治、手外伤及体表肿瘤的处理,每个专业领域他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这些见解在临床的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励精更始 潜心科研

只有毅力才会使事业成功,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鲁开化不仅在临床工作上尽心尽力,在科研工作中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研究的主要课题是皮肤移植、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及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临床的应用。

他在烧伤创面早期处理及后遗畸形的整形修复方面有独到之处。在烧伤创面的早期处理上,进行了烧伤三度焦痂的削痂;对猪皮在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异体皮与异种皮相间移植的观察、功能部位早期植皮、面部深度烧伤的早期处理等整形外科比较棘手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参与合作的课题“烧伤治疗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自1978年以来,鲁开化又致力于轴型皮瓣与复合皮瓣在整形外科的应用研究。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他在临床上先后开展了20余种皮瓣的移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处理的复杂整形问题。他总结了十多篇文章发表在权威杂志上,深受同行好评,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探讨和研究异体皮长期储存,又不致失去成活能力的问题,早在1963年鲁开化便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专项研究持续了20余年,经过实验证实冷冻干燥后组织结构比较完整,在人体的排斥反应又比较轻微。冻干皮能与创面组织形成比较紧密的黏附,能减少创面水份蒸发以及减少蛋白质等物质的丢失,又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在临床应用比较满意。该产品已能长期储存,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是比较理想的生物敷料,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该成果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8年以后,鲁开化进行了显微外科吻合血管游离皮瓣实验研究。他在整形外科较早地应用于临床,如前臂逆行皮瓣在拇指再造中的应用、肩胛皮瓣带胸背神经的应用、显微外科在急诊创伤修复中的应用等,都取得了同行瞩目的成绩,部分试验研究成果有较大的理论参考价值,其中有三项荣获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是鲁开化与艾玉峰等在汪良能教授指导下自1984年在国内率先研究的课题。他们用本项先进技术在国内治疗了病例总数近万例。特别是对瘢痕性突发,鼻、耳、等器官的再造,颜面、颈部瘢痕的修复,开创了整形治疗的新领域,取得了相当好的疗效。

2006年我国开展的首例异体颜面移植术,鲁开化教授积极参与其中,发挥老专家的指导作用,提意见,谈想法,全程陪同并参加手术,是课题组坚强的后盾与支柱。

为表彰鲁开化教授的科研精神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曾于2004年及2006年两次授予他学科建设贡献奖,《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中国医师协会整形与美容分会颁发了终身荣誉会员证书,并且他还荣获中国显微外科杰出贡献奖。

教书育人 无私奉献

俗话说:无古不成今。作为博士生导师的鲁开化教授明白,事业要兴旺,就得有一个好的人才阶梯,为了让青年医师茁壮成长,老一辈就要甘当人梯。汪良能教授已经离开我们,培养未来人才的重担就压在他和一些老专家的身上。

“渴望成才是年轻科技工作者的高层次追求。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也不可能去创新。”

他尽量安排一些大的手术给青年医师和自己的学生做,循序渐进地把他们推上主刀的位置。科主任郭树忠教授感慨地说:“记得我在跟鲁教授学习时,在别的医院同资质的医师连边都沾不上,更不要说主刀了,但我们已走上了主刀的位置。我很感谢老师对我的培养”。

为了避免整形外科骨干断层,他更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既引路压担子,又手把手地教,一个一个地带。病例总结可以说是年轻医师手术实践的延伸。他每两周都要安排一次讲评,对实施的手术逐个进行分析、总结。对年轻医师和自己的学生写的病历、论文,他都精心指导,逐字修改。他培养了众多的进修生,分布军内外,有的已成为整形专业的骨干,作出了较大的成绩,受到本专科的重视。

近年来,他培养的研究生在“动脉化静脉皮瓣活力方面的研究”、“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灌注兔缺血皮瓣提高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静脉加游离神经片断复合移植修复神经缺损”、“周围神经扩张延长的研究”、“静脉动脉化网状皮瓣血液动力学的研究与改建”、“皮肤撕脱伤皮瓣坏死机理”、“中性粒细胞在皮瓣缺血坏死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的调节作用”等课题的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自1987年担任硕士生导师、1995年担任博士生导师以来,鲁教授先后培养毕业硕士27名、博士16名,培养专科进修生近300余名。

如今鲁教授除了担任较多的学术职务以外,繁忙的工作之余还抽暇著书立说,勤于笔耕,审修稿件,不辞辛劳。他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以丰富理论知识,传授给同行运用,让他们不再像当初自己那样迷途。他深知时间的宝贵,充分利用分分秒秒。自1962年以来,他先后撰写论文400余篇,除在国内、军内各种专业学术会议上交流外,均已在国内杂志上发表,有20余篇论文在国际会议上交流或发表。鲁开化教授主持了5届中日整形外科学术交流会,对中日整形外科学的发展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他还主编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新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临床美容整形外科学》、《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手术学全集·整形与烧伤外科手术学》、《新编瘢痕学》、《常用美容手术及并发症修复》、《科学减肥170问》等10部专著,副主编《整形外科学》、《美容外科学》,以及参编的专著40余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整形外科部分)、《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最新诊疗常规》、《整形烧伤国内外文献索引》、《临床疾病诊断依据好转治愈标准》、《美容外科学》、《现代显微外科学》、《现代骨科手术学》、《烧伤整形再造外科学》、《现代战伤外学》、《美容整形外科学》(第3版)等。

如今鲁开化教授已经年过七旬,但是依然奋斗在医、教、研工作的第一线,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倾注到整形外科和医学美容事业上,并与自己的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鲁开化教授在自己奋斗的旅途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现在他又在为思考新课题、探索新领域,奔向新高峰奋斗。

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胃大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护理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胃大部分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常用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的护理关键是确保手术成功及术后并发症防治,若围手术期护理不到位易引起并发症,延误患者病情,增加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经济负担。我院自2000年1月~2008年12月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238例,通过围手术期的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38例,男156例,女82例;年龄22~75岁,平均53岁;胃良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61例,胃溃疡73例,十二指肠溃疡82例,复合溃疡7例;择期手术187例,急诊手术51例;毕ⅰ式98例,毕ⅱ式140例。其中并发:吻合口出血4例,肺部感染5例,尿路感染6例,切口感染15例,吻合口梗阻3例,胃排空障碍4例,倾倒综合征3例。在精心治疗护理下,结果均痊愈出院。

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患者在术前都有程度不同的紧张和恐惧,尤其是恶肿瘤患者,有轻生念头,对诊疗计划不配合或拒绝手术治疗。为消除这些不利因素,护士应针对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强调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手术和麻醉的步骤,术中术后可能要配合的一些问题,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所了解。对某些特殊的疾病需要对患者隐瞒,或者由医师专门给患者讲解。鼓励患者接受手术和面对人生的勇气,帮助患者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必胜信心,用朴素温馨的言行营造医患和谐氛围,消除患者的种种顾虑,确保围手术期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1]。

2.术后护理

(1)和生命体征的观察:术毕回房后采先取平卧位,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率、呼吸, 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及切口敷料情况,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按医嘱处理。变化时要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挤压,扭曲,拉扯脱落。

(2)胃管的护理: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应禁食2~3天,持续胃肠减压,保持胃肠空虚,使胃得到充分休息。密切观察胃管引流液的量、性质、色泽情况,若短期内从胃管引出大量鲜红色液体或呕吐较多鲜红色液体,提示吻合口出血,立即通知医师处理,同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本组有4例吻合口出现出血,3例通过胃管交替灌注冰冻生理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加血凝酶等保守治疗处理,2天后出血停止。1例手术后20小时胃管引出鲜红色血性液300 ml,报告医生,经过剖腹探查止血。

(3)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腹腔引流管放置的目的是引流出腹腔内的渗出液,预防腹腔内积液、隔下脓肿的发生,观察腹腔内是否继续出血。密切观察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量、性质、色泽情况,若短期内引出大量鲜红色液体提示腹腔内出血或吻合口出血,立即通知医师处理。本组有1例患者术后第3天拔出胃管,第5天下午患者突然主诉腹胀,检查发现下腹部稍胀,腹腔引流管引出约5~10 ml谈黄色液体,留置的尿管引出少量黄色尿液,当时误认为尿管不通畅或堵塞,拔出尿管重插后,只引出少量尿液,腹胀没有减轻。半小时后,患者出现烦躁,呼吸急促,测血压为85/34 mmhg,心率每分钟124次,腹部膨胧,腹腔引流管半小时内引出鲜红色血性液约200 ml,立即通知医生,送手术室剖腹探查,发现是胃底动脉缝线脱落,经重新缝扎止血,二次手术后第7天患者治愈出院。

(4)尿管的护理:本组病例均有留置尿管,插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要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尿道口一次,保持会清洁与干燥。拔尿管前一天要夹管,定时,进行排尿反射和提肛训练。本组有6例出现尿路感染症状,应用1∶5000的呋喃西林液给予冲洗膀胱每天2次,两天后病人症状消失。有5例第一次拔尿管后未能自行排尿,需二次重插。

(5)呼吸道的护理:本组5例肺部感染。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多数因留置胃管,麻醉插管,慢性肺病等原因,常有咽喉部疼痛不适,痰多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发展为肺部感染。特别是老年人呼吸道的护理尤为重要[2]。通常嘱患者有痰咳出,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给予用生理盐水10 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及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每日2次;同时给予多贝尔液漱口或其他化痰药,并鼓励患者深呼吸后作有效地咳痰,帮助患者翻身,叩背,促痰液松动排出等[3]。处理7天后,咳嗽、咳痰症状消失,肺部炎症消退。

(6)饮食的指导: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都禁食、留置胃管,鼓励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在床上翻身,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待有排气,肠蠕动功能恢复后给予拔除胃管,开始进食,首先进少量温开水 ,次日进流质饮食40 ml~50 ml/次,少食多餐,逐渐增多至100 ml~150 ml/次,嘱患者勿过快,过急,过量,若无不适反应,逐渐给予半流饮食,以无刺激性食物或易消化食物为主[4]。避免进食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只要能够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5],可以确保患者顺利通过围手术期。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护理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做好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护理人员在认真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因人而异,因病施护,才能确保患者顺利度过的术后恢复期,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术前全面、准确评估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术后严密、周到、细致的护理,对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郑 树,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7.

[2]卢国英.132例老年人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4):644-645.

[3]钱国英.肝叶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结合杂志.2006,15(18):2571.

[4]许 梅,石伟红,潘惠玲.浅谈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9,11:153.

[5]宋玲珍.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护理[j].右江医学,2007,35(4):480-481.

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第7篇

提高自我 天降大任

刘俊芳1980年从山西医科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省城医院的机会,回到生她养她的河套,在巴彦淖尔市医院内科当了一名临床医生。怀着对医学事业和家乡人民的热爱,她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医门似海,学无止境,每当患者忍着病痛前来投医,对她投来信任的眼光,都成为她刻苦钻研、提高医术的强大动力。她孜孜以求,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探索,又多次进京进修,很快成为巴彦淖尔市医院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临床骨干,老年病和心血管病专业学科带头人,年年被评为先进。

刘俊芳不但善于学习,还勤于总结。她不断将自己的医疗心得撰成学术于省和部级专业刊物。从医十几年,就在《亚洲医药》等部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其中两篇还分别获2000、2001两年度巴彦淖尔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即使她后来当了院长,还积极参与股骨头坏死、糖尿病及合并肾病、饮水型砷中毒等疾病的防治研究,并荣获自治区科学进步三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殊荣。她1994年被评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正高级职称,成为巴彦淖尔市最年轻的医学教授。

如果刘俊芳沿着医学专家的道路走下去,她肯定能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名医大家。然而,“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更大的责任、更重的使命正等着她。1993年,刘俊芳被任命为医院老干部保健所副所长,1995年又被任命为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老干部保健所所长。

当老干部保健所所长,就要把党对老干部的关心实实在在落实在工作中。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到如何把一个单位搞好上来。她首先建章立制,从服务态度到行为规范到开药报销等等,样样有章可循。针对一人开药全家享用这一老干部医疗费用管理的难题,她们努力与老干部交流勾通,对老干部本人的病,尽心尽力医治,全部免费,但杜绝为其家属开人情药。有的老干部行动不便,她带领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日到家中送医送药送亲情送服务,甚至给老干部们擦玻璃扫地、一起过年守岁,她把老干部人均医药费控制到全自治区最低,但老干部们的满意度却非常高,无人上访,老干部们亲切地称她为“老干部的贴心人”,为此受到自治区老干部局的表彰,并召开全区老干部工作现场会推广她的经验。同时,她积极扩大业务,将老干部保健所对社会公开,将18张床位增加到60张。因她管理有方,市电业局也将300多名职工的医疗报销事宜全权交由老干所管理。由她带领的老干部保健所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老干所的经济效益也连翻了5番。

虽然老干所的工作有声有色,但整个巴彦淖尔医院的面貌却不乐观,在全自治区地市级医院中排名倒数,七十年代盖的小楼,一天也进不来几个病人,没名医、少设备、收入低,稍重一点的病人就给打发到上级医院,职工人心涣散,院长也调离他就。不论是上级领导还是职工群众,都盼望有个强有力的领导改变面貌。盟委当时做出大胆决定:在医院“海选”产生一把手。经过层层考核选举,人心思变、人心思进的广大职工,齐刷刷把信任的目光定格在刘俊芳的身上。2001年7月,刘俊芳被任命为巴彦淖尔市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除旧布新 锐意进取

面对一个软散小的烂摊子,刘俊芳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作为一个地区人民医院的院长,对内要向一千多名员工负责,对外要向百万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眼下那狭窄破旧的小楼,在群众的心目中没有信任感,也不能满足群众求医问药的需求,全院仅460张病床使用率只在70%左右。

必须动大手术,从根本上改变面貌!刘俊芳下定决心,从改变医院环境入手,按国家三乙医院标准建一座现代化综合医院。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这么大工程如何筹措。虽然市里非常支持,但那时的穷财政爱莫能助,只能给她减免一些相关税费,资助了她100万元。100万元对于一座投资1800万元的门诊大楼和投资2500万元的住院大楼来说可谓九牛一毛、杯水车薪,这全部要自筹资金啊!靠借贷、靠施工单位垫资……许多职工想不通:何必呢,盖那么大楼有什么用,给自己背上这么重的债,这不是自找苦吃吗?刘俊芳不这么看,除了在班子里统一认识,还大会小会给全体员工做工作:我们是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办医院如果连最起码的环境设备都没有,病人如何肯进来,没有病人?还办什么医院?医院又如何发展?

两座低矮破旧的小楼被推倒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12000平方米气派的综合门诊大楼和一座14000平方米的住院大楼,床位也达到1300张。医院成为日新月异发展中的巴彦淖尔市的一道亮丽景观。看着崭新的大医院,全体员工笑了,他们看到了前途和希望;当地的百姓笑了,他们有了可以依赖的生命健康的保护神。

然而,刘俊芳的心却一刻也没有轻松,她知道吸引病人的绝不仅仅是大医院漂亮的外壳,医院更需要名医、名科室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护人员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她也深知,在这偏远后进地区,名医大家是请不来的,请来了也留不住;而原有的医生,长了本事、有了名气也想攀高枝,到大城市、大医院谋求更大的发展。医院原来的运行体制,受环境和医务人员的限制,只分了大内科和大外科,能撑起一个科室的业务骨干并不多。如今,总不能新医院建起来了却没有医生。因此,刘俊芳决定,将环境建设、病床建设、人才建设、科室建设同步进行:一方面培养留得住的人才,一方面给人才创造施展的舞台。

在新医院建设的过程中,刘俊芳就紧紧抓住创建百姓放心医院、等级医院复审等活动的机会,按照三级乙等医院的标准细分科室,重新设置了85个科室,其中临床与医技科室59个。她把一大批有医德、爱钻研的好苗子提拔到科室主任的位子,按照二级学科的标准给他们定任务、压担子。尽管经费特别紧张,她还是每年拿出100万元培养人才,将业务骨干送到全国各地先进医院去学习。

在把职工们送出去学习的同时,刘俊芳还利用六、日休假的机会,把外面的名家教授请进来会诊或做手术。许多职工不理解:请专家教授,差旅费、招待费等等要花多少钱?刘院长会不会算账啊?刘俊芳却说:“我们要学会算大账不能算小账,专家们来我们医院,会诊、手术,我们的医生坐在跟前就学会了,请来一个,教会一群,怎么不划算呢。”经过多种方法的学习培训,全院医护人员的素质得到了质的飞跃,许多专科医生崭露头角,赢得了声誉。

医院建成后经过4年运转,终于还清了盖大楼的欠款。随着医疗水平的迅速提高,医院的门诊量迅速攀升,由2001年的年门诊量11万人次,猛增到2009年的43万人次; 收入由3900万元增到2.64亿元, 固定资产由5600万元增加到3个亿,分别增长了4倍、6.5倍和5.3倍。为给患者创造更好的康复环境,医院又建了一座一小花园,硬化、美化了周边环境。巴彦淖尔市医院真正走上了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以人为本 生命至上

医院的环境创造了出来,科室的构架搭了起来,用刘俊芳对科室主任的话说:“给了你们环境就等于给了你们舞台,你们自己在那上边跳舞吧,放开手去干,你有多大心就办多大事,只要你学回来,能开展工作,我就给你买设备,名医大家的名声靠你们自己打出去,周边的病人靠你们奋斗的成果吸引来。”

话好说,事难办,刘俊芳深知培养一个重点学科有多难,为了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必须打造几个响当当的重点科室。例如要想开展心胸外科手术,那么所有相关科室如麻醉、监护、护理、检验等都要过关,这样就会带动整个医院综合实力的提高。为了打造心胸外科,她顶着压力,让老资格主任给年轻骨干腾位子,将年轻骨干送出去培养,购进先进设备逐渐开展工作,先后用了整整六年时间,才使这个科室独立开展各类心脏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工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心外科成了医院的品牌科室之一。全院手术量由过去每天三五个增到现在每天五六十台,一些重点科室出现了挂号难的现象,有的病人半夜一二点钟就来排队挂号。

治病救人,性命攸关,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她和医学院联系在本院开办研究生班,使院中一大批医生边临床工作,边攻读硕士学位,不但快速提高了员工素质,还能直接争取到上级的项目。与此同时,刘俊芳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奖罚细则,成立专门督查科室,每月进行考查考核,当月兑现绩效工资,对每年评出的“三新项目”――新技术、新项目、新疗法给予重奖,激励各个科室不断学习创新、争先创优、提高服务质量。而对责任事故或违规行为则加大处罚力度。2002年,一位病人手术后,做病理化验本院没检出癌细胞,病人又去北京进一步治疗。刘俊芳得知情况,带着分管副院长及相关人员亲自上门道歉,他们的诚意得到病人的谅解。刘俊芳抓住这个事件在全院开展医德医风和医疗责任教育,对事故责任人给予停职三个月、调离岗位的处理,通过此事给了全体员工一个深刻教训,至今再没有此类事情发生。刘俊芳说:“我是人民医院的院长,首先要对人民负责、给百姓做主。”

急诊科也是刘俊芳重点打造的科室之一,医护人员由原来的几人增加到目前的近百人,救护车从原来的2台增加到现在的十几台。对急需抢救的病人,她始终坚持先救命后收费,哪怕是无证、无钱、无陪护的“三无”病人,也要先救命。彭玉玺副院长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一个摔伤病人昏迷在医院门口,经医护人员抢救后转危为安,由于联系不到家人,医护人员捐钱为其打水喂饭,经过50多天精心治疗将其治愈,医院又派专人将其送回河南老家。像这样的例子每年都有好几起。刘俊芳动情地说:“ 我是土生土长巴彦淖尔的女儿,一定要把当地医院办好,让老百姓享受更好的医疗,对人民负责、为群众谋福祉。”

新农合进入医疗体系后,刘俊芳看到农牧民为报销医药费跑来跑去不方便,她就主动协调卫生部门和各旗县,由医院拿出钱先垫付,实行农牧民看病现场报销,然后由医院统一到医疗保障部门结算,让老百姓以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和途径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此项工作由于起步早,群众反响强烈,引起了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深切关注,国家卫生部、自治区卫生厅曾专门组织人员到医院实地调研,农合病人“一卡通”的全面推行,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为了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监督,她又给每个旗县投资5万元购买电脑联网设备。记者在采访期间随意走进一个病房,两位病人一个从磴口来,一个是从杭锦后旗来,他们连同其家属都异口同声地说:“听好多人说巴市医院病治得好,医生护士服务好,我们就奔这儿来了,果然来对了,手术做得非常好,也不收红包,我们对这个医院很满意。”

率先垂范 凝聚人心

为了医院的发展,刘俊芳超负荷地思索着、工作着,没有节假日,没有正点下过班,孩子总是最早送去,最晚领回家,后来请了保姆,家里的事都交给了保姆,甚至家里有什么东西、东西都放在哪她都不知道。因过度劳累,她两次摔倒骨折。一次是2003年“非典”期间,她五天五夜连续工作,两腿不听使唤,摔倒后将胫骨骨折。第二次是2006年与铁路医院合并期间,近300名员工要全部接收过来,许多人有顾虑、想不通,怕影响本科室效益,所以在科室协调上、人员安排上都遇到许多阻力。她连续开会、找各科室主任谈话做工作,反复给大家讲:合并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不分你我,要通过这次合并使我们医院来一次大发展。她坚持把没效益的科室撤并,把骨科搬到原来的铁路医院,办成“大专科、小综合”的特色医院。连续几天劳累又使她体力不支,走路时突然跌坐在地,当时工作忙没在意,几天后尾骨处越来越疼,排片子一看尾骨骨折了。正是合并交接的关键时刻,工作不能中断啊,她咬牙坚持着,尾骨疼不能坐下,就站着开会,直到把40多个科室全部安顿好,已是夜里10点多钟。大夫让她在家里静卧一个月,她只休息一个星期就上了班。主治大夫只好给她弄个气垫减少压力。

刘俊芳把自己全部心血和智慧都奉献给了医院,有时累得也不想干了,但看到员工们信任和热切的眼光,她就又充满了信心和动力。多年来,上级来医院对她考核,都是高票优秀。她深有体会地说:“在聚集这么多知识分子的单位,一是要付出,二是要敢负责,三是要胸怀大,要永远记住别人的优点,永远不要记他缺点,永远记他做出了什么成绩,永远不要记他曾说过你什么坏话。”

她坚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有的夫妻一方在外地,一直舍不得离开这个医院,有些已经走了又要求回来。刘俊芳的真情付出,赢得了全体员工的尊敬和爱戴,也激发了全体员工努力工作、锐意进取的奋斗激情,全院形成了比学习、比创新、比奉献的良好氛围,新技术、新疗法、名医生、名科室不断涌现,科室规模也不断扩大,重点学科如骨科拥有床位60张,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床位都在200张以上。重点学科的迅速壮大,带动了一般学科的全面发展。所开展的脊髓高颈段肿瘤切除术、甲状腺联合根治术、肾功能衰竭血透和急性心梗脑梗溶栓治疗等一大批高新技术在市、区两级均具有较高影响力,完成了三级医院必备项目156项、重点项目150项,每年开展新技术项目约60多项。目前,年开展心脏介入手术1000余例,腔镜在普外科、肿瘤外科、妇科、耳鼻喉科广泛应用,继续走在自治区前列。医院先后获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项、盟市级科技进步奖16项,自治区科技厅科研立项3项,卫生厅立项8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每年发表于国内外各级专业刊物的论文百余篇。承担着卫生部科研项目的心脏介入科主任张辉对记者说:“医院培养了我,我就要努力为医院做贡献,虽然广东等大医院想聘我过去,但我不会走的,更不会为了赚钱舍弃医生这个高尚的职业。”

在刘俊芳的带领下,医院领导班子形成了一个坚强团结的战斗堡垒,多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建设,为巴彦淖尔市医院打造了一支团结战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能打硬仗的队伍,在战胜“非典”中,他们冲锋在前、无怨无悔,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头天下令,他们第二天就开赴前线……几年来,医院赢得了数不清的荣誉: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思想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先进集体、全国职工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区百佳医院、全区“五一”劳动奖状、全区救灾防病先进集体、全区卫生系统赴川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区卫生下乡先进集体、全区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区青年文明号等等。刘俊芳本人也相继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区“五一”劳动奖章、巴彦淖尔市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当刘俊芳2010年荣获全国劳模载誉归来,她对全院员工动情地说:“我的成绩就是大家的成绩,这个光荣是全院员工的光荣。”

上一篇:医学生实习论文范文 下一篇: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