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问题及原因分析

时间:2022-10-23 03:27:1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问题及原因分析

首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间接渠道与直接渠道两方面入手,随后又对其融资渠道现状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进而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问题奠定基础。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问题分析

1.1直接融资规模小

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2010年)的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98.7%的融资资金来自间接融资(即银行贷款),而直接融资(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仅占1.3%。

1.2创业板延缓推出,中小板上市门槛高

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提出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板的计划,也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其筹备工作已经进行,组织体系已经建立,已经顺利完成了创业板技术系统全网测试,然而创业板在国外已经显示出存在巨大的风险,处于谨慎性考虑,创业板延缓推出。2004年 5月,证监会同意在深交所设立中小盘股板块,当年6月在证券交易所推出了中小企业板块。具备以下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在中小板上市:最近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都大于零,且累计净利润不少于3000万元等。由上市条件可以看出,对于一般中小企业而言,中小板的上市门槛过高。总之,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通过上市融资获得所缺资金。

1.3债券市场发展滞后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程度很落后,也远远滞后于GDP的增长速度。我国债券发行总规模本身就小,而国债又占较大比重,所以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更小。从《证券法》对公开发行债券条件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即使效益较好,资信较高的中小企业都很难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方式融资。因此,针对大多数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难度太大,使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的成因分析

2.1内部成因

2.1.1企业信用文化的缺失

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差,经营风险较大,破产率较高,其不良贷款率要大于大型企业,不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拖欠供应商货款也较为常见。

2.1.2内部治理结构上存在缺陷

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存在很多不足,大部分中小企业权力过于集中,一人独断做出经营决策,甚至为了能完全控制企业而不愿任用或排斥管理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家族式管理也较为普遍,不能做到严格规范化管理,规章制度也不能有效执行,短期行为较为常见。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不能真正的分离,未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由于管理者素质较低,思想保守,导致企业不能跟上改革的步伐,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1.3抵押担保能力不足

大部分中小企业因为资金有限,其有限的资金也主要用于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设备、厂房能简就简,可供抵押的资产很少,不能提供足够的抵押品,就无法从银行获得所需贷款。

2.1.4经营规模小和经营风险高

中小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产品的竞争力较弱,即使有好的项目也可能因为资金短缺而放弃,所以经营风险很大。经营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财务风险。银行很重视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大小,若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很大,则很难在银行获得贷款。

2.2外部成因

2.2.1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依然保持着国有经济导向。在这种政策体制下,对中小企业而言,较难获得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包括从银行取得贷款,获得政策优惠待遇等)。当前,政府逐步重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各项扶持政策也逐步出台,但这些政策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其发挥效应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2.2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

一般而言,一个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应该能够同时为大型、中型、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具备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雏形,已经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板(含新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等多种股份交易平台。但是和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发行体制本质变化不大,对拟上市的大多数企业而言,门槛依然很高,依然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2.2.3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

当前,各地政府逐步重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逐步出台关于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但是,从目前银行开展的贷款担保业务的实际情况看,这些贷款业务进展依然缓慢,和中小企业的实际资金短缺需求相差甚远。同时,由于我国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在各地政府出台的政策或规定当中,对中小企业自身信用担保的条件以及担保人资产抵押或质押都有一定的限制。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部分中小企业享受政策的优惠。

2.2.4存在非正规金融抑制效应

在东部沿海地区,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当中小企业无法通过银行贷款等正规渠道筹集所需资金时,非正规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正规渠道的有效替代,从而也使得非正规金融得到较快的发展。在西部贫困地区,中小企业也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资金,但相对发展的较慢。在西方发达国家,非正规金融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其存在具有合法性。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允许非正规金融的存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做好监督控制,使其成为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补充。

2.3信息不对称

当前,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难点在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特别是信贷市场,它是信贷工具的交易市场,它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贷资金的供给者和信贷资金的需求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由此会发生相应的信息成本,以及会产生的人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会使得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不公平或者市场效率的降低。在中小企业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时,信贷配给会加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使得发展潜力较好急需发展的中小企业无法筹集到资金。

总之,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的成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银行、其他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的原因,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只有清楚造成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的原因,才能为有效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徐晓音.中小企业成长性与融资方式选择的关系――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10(3):32-36.

[2]李春光.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践与模式创新[J].中国金融,2010(1):12-13.

[3]崔学刚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资本结构选择研究――基于上市中小企业的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8(11):58-66.

上一篇:浅析从大一到大四细细规划大学英语的方法 下一篇:浅谈我国互联网保险在互联网金融元年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