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回炉课”也精彩

时间:2022-10-23 12:08:06

作文“回炉课”也精彩

上周写的《难忘的一件事》我再也批改不下去了,准备打回去重写!哪里是难忘?整个像记流水账。文中的人物简直是木头一堆,没有语言,没有动作,没有表情。尤其是这帮男孩子,更是言简意不赅,还总是毛病百出!

这不,虽然我已经来到教室,可还有几个学生匆匆从厕所跑进教室里来。我正不耐烦呢,却听“扑通”一声,接着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循声望去,只见崔朝应声倒地,而他的同桌――贺晨正在那儿捂嘴窃笑。

我立即明白了――“抽板凳”。这个恶作剧在班里已上演了好几年,而且屡禁不止,许多学生屡屡得逞。本来就有火的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贺晨 ,过来!”我板着脸叫他。班内顿时鸦雀无声。贺晨低着头来到了台前,看样子已经做好了挨批的准备。

我克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对于他们这些调皮鬼来讲,挨批已成了家常便饭,下次依然是我行我素,还耽误了上课,太不划算了。不如……想到这次失败的作文,我顿生一计。

一、利用真实情境, 变语文课为游戏课

我故作生气地问:“同学们说我下面该怎么做?”

调皮的宇航幸灾乐祸道:“让他写检讨、罚站!”宋宇说:“道歉、罚写作业。”一向善良的明明也要求:“狠狠地批评他。”我笑言:“都不对!我们下面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抽板凳’。”我转身把这个游戏名字写在了黑板上。

学生们愣住了,一脸困惑,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作了详细的解释。当学生终于明白我是想让崔朝抽掉贺晨的板凳时,有的竟鼓起掌来,大有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再说,语文课变成了游戏课,谁不乐意?

二、揣摩人物心理,做好赛前热身

当他俩拿好板凳站在台前等待游戏开始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猜测他俩的心理活动,说得好的同学可以到前面近距离观察。学生们立刻七嘴八舌地猜测开来:

“贺晨似乎胜券在握,好像在说:‘小样儿,想摔我?没门!’”

“崔朝一定在想:下课后,我得赶快溜,免得再遭毒手!”

而宇航惟妙惟肖的描写,则获得了近距离观察权:崔朝得知要抽掉贺晨的板凳后,满脸兴奋,这家伙一定在想:“平时我忍气吞声、受苦受难,今天可要扬眉吐气了,等会儿我一定让你好看!”他不时地向贺晨做着鬼脸。而贺晨呢,习惯性地点着一只脚,满脸的不屑:“小样儿,就你那水平,根本不是我的对手!”

三、观察比赛过程, 捕捉精彩瞬间

游戏开始了,学生立即伸长脖子、瞪大双眼,唯恐错过精彩瞬间。

只见贺晨时刻准备着,当我们倒数到“1”时,崔朝猛地用脚一抽板凳,谁知贺晨反应更敏捷,屁股刚沾板凳又立即站了起来。此时此刻,我不由得佩服起了这个小家伙的沉着与机警!看着贺晨一副骄傲的样子,许多学生都不服气,一个个跃跃欲试。

我再下战书:“把刚才他俩的动作、神情甚至心里的想法写下来,分析一下贺晨为什么能赢。写得好的同学来前面继续进行游戏!”

学生一个个奋笔疾书,只怕机会错过。一番文字的较量之后,“机灵鬼”刘伟胜出。

四、剖析胜败之因,反思恶作剧后果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为了杀贺晨个措手不及,刘伟先是虚晃一下,虚张声势,然后猛地抽走了板凳。贺晨在众目睽睽之下,毕竟心虚,终于招架不住,险些跌坐在地。我急忙过去扶住了他。他向我投来了感激的目光,应该是感谢我没让他当众出丑吧!

游戏结束了,我让贺晨谈谈自己的想法。只见他伸了伸舌头(我知道,那是他歉意的表现),诚恳地说:“说实话,差点要摔倒时,我有点害怕,今天我明白了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发言让我惊喜:聪明的孩子就是与众不同,关键看我们教师如何引导。假如我只是像以往一样狠批一顿,或者让他写个检讨,那么他回敬给我的也只是像以往而已!

我友好地握了握贺晨的手说:“今天你给我们作文课当了模特,可谓将功补过,就不惩罚你了,请回吧!”他又伸了伸舌头,回到了座位上。

我趁热打铁:“是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时我们认为只是开个玩笑,但岂不知后果往往是很严重的:首先让人在大庭广众下失去尊严,他可能会记恨终生;其次,更可能带来难以弥补的身体伤害,摔骨折、撞伤头等等,留下血的教训,到那时我们会后悔莫及!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或举例或总结,各抒己见 。

我呢?偷着乐:估计“抽板凳”这个恶作剧将会只存在于学生的回忆里了。

五、连段成篇,快速成文

最后我郑重宣布:把刚才这节课发生的故事用你的笔快速写下来。要求:重点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

学生作“啊”状趴在桌子上,大喊“上当”。不过教室里很快沉静下来,只听见“沙沙沙”的写字声,而我则迫不及待走到学生身后,享受着一篇篇佳作……

【反思】

这次活动的教育和教学的效果是我始料未及的,仔细分析有以下几点:

一、用情境活动代替空洞说教,开掘作文题材

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我们喜欢说教,甚至是训斥,对我们自己来说达到了某种安慰和宣泄作用,学生也大多能当场认错。但之后还是屡犯不止!为什么?若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很多的语言已经形成了套路,科技含量很低,多是一些“正确的费话”,学生早已听得耳朵起茧,像今天的贺晨已经做好了挨批的准备。确实,学生知道你教育他的方法总是失败的!但今天我的方法(我姑且称之为换位体验法)却颇见成效,让贺晨有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感受,教育了许多孩子,还上了一节动作素描课,可谓一石多鸟。

昨天作文课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技术指导”和学生的素材储备没有很好地对接,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有素材开发意识,尤其是要有开发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的能力,否则,教师的成人意志会扼杀学生的表达意愿,教师的成人世界会漠视学生的儿童生活,造成师生心理对峙和代沟扩大,具体表现在习作上就是教师声嘶力竭,学生无动于衷,每一次的训练学生都是敷衍了事。学生往往会想,这不是我们的生活,这是你的生活,凭什么让我们去写?如果我们把习作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身段放低点,再放低点,让作文与学生生活中的“爱恨情仇”共轨,与他们的“悲欢离合”同步,使其感受到习作即生活,生活的酸甜苦辣就是习作的多姿多彩。如此,学生怎么能品尝不到成功的自豪、失败的教训、探究的乐趣?学生怎么能无话可说、有话不想说、有话无处说?

二、让真切体验代替泛泛指导,增强作文动力

长期以来我们常常脱离学生的感觉体验,大炒一些审题立意、开头结尾的冷饭。学生不明白作文与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只当做老师硬逼的作业,因而害怕作文。

今天的作文指导课,我适时地抓住课堂偶发事件,把它转化为教学资源和习作素材,情境真实,指导具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教学目标。当学生搞了恶作剧之后,我故作生气的样子,让学生猜测我会怎么做,学生很快上当,站在“正义”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我一反常态,心平气和地说要做游戏,学生愕然,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注意力立刻集中。当他们得知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时,所有的学生立即兴奋起来。在指导过程中,我允许让观察细致的学生享有特权,让动作描写好的学生继续参与游戏,每个环节紧紧相扣,激活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对课堂的投入自然变得非常主动。他们几乎没有感到课堂观察与表达训练是教师的“阴谋”。因为这一切都是如此自然,真实的事件、真实的游戏和真实的参与引发出了真切的体验、真诚的文字……

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极力隐藏自己的教学意图,用活动化、游戏化、情境化的无痕指导去激发孩子的参与兴趣,拨动孩子的表达心弦,学生的真情实感之泉才会真实活泼地涌动起来,才会在课堂上、在习作本上流淌出亲切、流畅、生动的儿童语言。

三、放慢镜头,定格观察,提升作文描写能力

学生的生活一定是多姿多彩的,以前也搞过游戏作文,但为什么写出来索然无味?分析其原因:有的光顾着兴奋,没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有的观察了,但眼、鼻、耳、手等感觉器官齐上阵,一股脑地投入到观察中去,当信息以眼花缭乱的姿势出现时,往往会顾此失彼,几乎使每一项观察活动都打了折扣,写作往往无从下手。

这一次我在活动过程中根据活动的特点,确定动作、表情是观察的重点,心理活动是思考的核心。在这些地方及时叫停游戏,做定格处理,让学生边看、边想、边说。

1.揣摩人物心理

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外在的,看得见听得到的世界,另一个即人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别人的内心想法、念头写出来,是很重要的作文能力。

在活动中,我让学生猜测我看到贺晨搞恶作剧后的心情及将要采取的做法,猜测游戏开始时贺晨和崔朝的心理活动,游戏结束后让贺晨谈谈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体会等等,目的就是及时地抓住他们内心稍纵即逝的想法,及时强化。于是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及矛盾冲突。如贺晨写道:“唉!吓死我了!我这么聪明的人,在知道有人抽板凳的情况下,还是倒了。幸亏老师及时扶住了我,才没在这么多同学面前出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今天我是明白了什么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分解人物动作,定格人物神态

写人的动作,学生最容易写得笼统。如何克服?这就要像电视里的慢镜头一样,一帧一帧地放,引导学生慢慢观察、玩味、琢磨。

游戏的关键时刻,我允许学生离开座位仔细观察他们的神情、动作,几十双眼睛,几十幅照片。一个回合之后,我立即把奖励拿出来诱惑:立即把刚才他俩的动作、神情甚至心里的想法写下来,分析一下贺晨为什么能赢,写得好的同学来前面继续进行游戏!于是一连串的动作被联系起来。刘伟写道:我们个个伸长脖子,瞪大双眼,把讲台围得水泄不通,一起大声喊道“三、二、一!”只见崔朝迅速用脚把凳子踢开,可还是慢了一步,贺晨屁股刚坐到凳子上就又敏捷地站立起来。原来贺晨早有防备,他压根就没打算坐下去,只是象征性地碰一下而已。这个狡猾的家伙,看他那得意的表情,还朝我们直伸舌头。同学们气得“吹胡子瞪眼”,都用祈求的目光看着老师,老师微微一笑,有门,我们高兴得直拍手。

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习作者内心的感受都有了,而且都很精彩,作为教师,我们还奢求什么?

上一篇:日日疏导,提炼素材 下一篇:日记,由心情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