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由心情说开去

时间:2022-08-07 08:02:25

日记,由心情说开去

【缘起】

我一本又一本地翻开学生日记,心情百般复杂。这些已经上五年级的孩子,写的都是些什么日记啊?且让我来给它们归归类:

(一)重复日记

有位学生,他隔三差五就交上一篇“我家老羊生小羊了”的日记来。我特意数了数,前后连续八篇日记中竟然有三篇都是以此为题材的,内容几乎一样。我不禁纳闷了,给他留下这样的评语:哪有这么能生的羊?让我大开眼界了,呵呵。

(二)抄袭日记

看看这位,平时作文写得不怎么样,可一读他的日记,不得了,篇篇堪当范文,文美、情浓,绝对是上乘之作,读着读着,令我嘴巴都惊讶成“O”形了。冷静后,稍作思考,便全明白了,“借鉴”的作文书呗!

(三)浓缩日记

都说浓缩的是精华,可眼前这些日记,怎么让我越读越无奈?你看:X月X日 今天考试了,可我考得不理想。X月X日 我今天做了一件大胆的事,那就是划船。划船真好玩,我下次还要来。X月X日 我终于知道小花狗的肚子越来越大的原因了。……我不甘心,又重新翻了一遍,算一算,已经有三十来篇了,可这位同学也就只写了三十来行。天呀,我什么时候布置一句话日记了?就算可以,也不应该每天都如此“节约”吧?呜呼哀哉,如此高浓度地压缩,令我这位语文老师情何以堪?惭愧,惭愧啊!

(四)抱怨日记

“又是日记,日记,讨厌死了!”“忙活了大半天,终于剩下了我最头疼的作业――日记。哎,师命难违,再难也得写啊!”“我咬着笔,紧皱眉头,冥思苦想,可就是想不出有啥可写的。日记,该死的日记,我恨你……”像这样直接将矛头对准日记的抱怨之词早已屡见不鲜,而且几乎都是出自优等生的口中。由此可见,日记的“可恶”已经深入人心。面对种种“日记难”现象,我陷入了沉思。

【思考】

笔者在自己执教的班级做过一次民意调查,全班40人,喜欢写日记的只有1人,其他39人都表示写日记很麻烦、费劲。问及原因,几乎是异口同声:天天写,不知道写什么!于是,我明白了,平时教给他们的“写日记就是写生活,写你在生活中所听、所看、所做、所想的”等类似的话语,压根就没进入他们的世界。在孩子们看来,生活每天都大同小异,上学、放学、吃饭、睡觉,日复一日,哪有那么多事可写,哪有那么多情可抒?看来,我得找寻一个突破点,找准一个小切口,将他们领进日记的大门。

我想到了一个关键词:心情。生活本是琐碎的,剪不断,理还乱。只有每天静下心来,盘点盘点,梳理梳理,才能找到合适的“米”倒进日记这口“锅”中。如何盘点?如何梳理?那就先问问你的心情吧!陶行知先生教诲我们每天要四问,希望我们在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那我们不妨也来个:日记,每天三问。一问:今天心情如何?是高兴、难过、安心、充实、新奇、后悔、感动还是闹心……再问:问原因,究竟发生了什么?带给你这样的心情。三问: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由此说开去,那你这一天的生活不就一目了然了吗?那你的日记素材不就水落石出了吗?

【行动】

有了初步的设想之后,我开始兴致勃勃地行动起来。我让孩子们在每天的日记正文之前,写下一个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就是当天的心情,可以是开心、难过、伤心、感动等直接表达心情的词语,也可以用复杂、说不清、无法言说等间接表达的词语,然后围绕心情想开去,写下当天的日记。几经尝试之后,我欣慰地读到了以下日记:

日记1

关键词:虚惊一场

上课铃响了,我气喘吁吁地一路小跑着来到教室门口:“报告……”

许久,未听到回音。我抬头一看,猛地愣住了:数学老师正悠哉悠哉地坐在“太师椅”上。我的心立刻凉了半截,身上的汗毛全都竖了起来。可别小瞧眼前这位刚年过三十的老师,只要他一开口,你便会立刻明白“声若炸雷”这四个字的含义了,背地里同学们都称他“魔鬼老师”。我该如何逃过眼前这一劫呢?哎,都怪那本该死的《青铜葵花》,害我忘了上厕所的时间,又迟到了,这下可好!

我偷偷抬头望了望,正好迎上数学老师的目光,他又瞪了我一眼。我的心顿时凉透了。现在,我的心已经成了坚硬的冰块了。我像个木头人似的立在门口。让我受宠若惊的是,数学老师竟然冲我挥挥手,让我进教室了。菩萨显灵,第一次碰到数学老师会善心大发呀!

虽然今天逃过一劫,但我可不敢再有下次了!

日记2

关键词:郁闷

倒霉啊,我这是招谁惹谁了呀?撞了哪门子鬼啊?一路“霉”事接踵而至。且听我慢慢道来:

语文课上,老师让大家默写《在大海中永生》。默写好之后,我满怀信心地送给老师看,结果少了三个字“祖国的”。老师让我把这一句重新默写一遍,可当时教室里声音正响,我没听清,稀里糊涂地重新默写了一段。真是气得我牙痒痒,气得我肝儿疼,可恶,倒霉――要是被我抓到是谁在老师对我说话时大叫,哼,他死定了!

下午自习课,英语老师捧着一堆试卷进来了。顿时,教室里一片哀嚎,可抱怨归抱怨,师命还是不可违呀。我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拿起试卷一看,天,鬼才会做这么难的题啊!比登天都难,我心里有一百个不乐意。

考试进行了一半,老师走到我身边,拿起我的第一张试卷,看了一会儿,她指着试卷好心地提醒我说:“这道题错了,应该这么做……”谁知说了半天,我愣是没听明白,自然在这里失了好多分。后来,分数出来了,我才考了89分,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来什么味儿。只能再一次叹气,以抒发我心中无限的郁闷,呜……

日记3

关键词:新奇+感动

“姐姐,姐姐,快来看哪!老羊生小羊啦!”妹妹一阵风似的跑过来,拉起我就跑。我紧跟着她跑进后院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老羊在羊圈里痛苦地扭动着身子,肚子上涂满了紫汞,张着嘴,时不时发出几声无力的叫声。我有点看不下去了,用手捂住眼睛,从指缝里偷偷地看。

不知挣扎了多久,小羊终于出生了,二奶奶连忙用早已准备好的布包住小羊,然后抓了一大把草点燃,把小羊身上的液体烘干。紧接着,又有两只小羊呱呱坠地,把二奶奶忙得不亦乐乎。但这可苦了老羊,这三只小羊把它们的妈妈折磨得都没有一点羊相了――肚子全都凹进去了,像是几个月没吃饭似的,眼睛也黯淡无光,有气无力地爬在地上。

我一直以为做一个母亲很容易,没想到这么辛苦,我妈妈生我的时候也是这么痛苦吗?那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她。

日记4

关键词:紧张又有趣

离考试就剩二十多分钟了,教室里的同学们“姿态各异”:有的闭目养神,似乎在梳理知识;有的窃窃私语,大概在猜测今天的试卷会有多难;有的一言不发,准备“赴汤蹈火”;有的镇定自若,想必已经成竹在胸;还有的忧心忡忡,怕是昨晚没好好复习吧!

“嗨,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马马虎虎,凑合吧。我看你平时挺用功的,这次进前十名一定没问题。”

“哪里啊,我也怕着呢。这道题你背了吧?我敢打赌肯定要考。”

“哪里?哪一条?糟了,糟了,我一眼都没看。”说着,连忙打开书,紧张地背起来。

“什么题?哪一页?”旁边又凑过来几张紧张兮兮的脸。哈,真是顺风耳。

就在此刻,该死的铃声突然响了。老师捧着试卷走进来,神情严肃。她扫视了一下全班,说:“把书收起来,开始考试。”

趁着还没发试卷,我给大家来个“紧张大扫描”:瞧那位满不在乎的样子,一定是信心十足了;看这位,无限留恋地合上了书,似乎在说:“哎!我还没看完呢,怎么就考了?”再瞧我旁边这位大侠,平时作业天天不做,现在倒也一本正经地候考呢,嘿,蒙谁呢?谁不知道他肚子里有多少货,等考完了,他就原形毕露喽!……

时间过得真快!有的答题完毕,正在一心一意地检查;有的东张西望,似乎想从旁边的同学那里“淘”点答案;也有的无所事事,正玩转笔呢。

“丁零零”,交卷了,究竟鹿死谁手,谜底只能由老师揭开了!

【感悟】

写作,一直是一大难题,困扰着学生,困扰着老师。而日记,又是写作训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究竟该如何帮助孩子们消除对日记的畏惧心理,轻松找到写作之“米”,提高日记质量,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切口要小,挖掘要深”,这句话是我曾经的老师教给我们的写议论文的方法,至今我仍铭记在心。现在,我可以把这种做法移植到帮助学生寻找日记素材上来,原来我教给孩子的切口是“所看、所听、所做、所想的”,孩子们感到很茫然,现在我将它转换为“心情”,聚焦在这一关键词上,由此发散开去,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心情”,它就像导航仪一样,带领孩子们一路前行,从而轻松地找到日记素材,写下生动的日记。

上一篇:作文“回炉课”也精彩 下一篇:捉知了记 第5期